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5篇)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5篇)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根据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确定并报劳动部备案的其他作业。
对特种作业人员,在安全技术知识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进行严格的专门培训教育。国家标准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复审,工作变迁,奖惩等,均作了严格的'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教学大纲、教材和考核试题,均应根据国家各有关标准组织编写。安全教育后,应对其进行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的考核。理论考核合格方能进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考核均合格后,发给操作证书,持证上岗。考核内容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确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可采用企事业单位自行培训,单位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发证部门或其指定单位培训等形式进行。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除机动车辆驾驶员和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人员按国家规定执行外,其他特种作业人员每隔两年需复审一次,复审内容包括本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体格检查,对事故责任者检查。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
一、总则
目的是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八大特殊作业的管理制度
八大特殊作业的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是指具有一定风险、需要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完成的
工作。为了保障特殊作业的顺利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本文将介绍八种常见的特殊
作业,并分别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在施工、维护和检修等领域中经常出现,如建筑施工、电
力线路检修等。为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具体措施包括:
1. 确定高空作业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必须具有相关证书和经验;
2. 进行合理的高空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区域划定、安全设施设置等;
3. 强制执行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帽、使用安全带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空间狭小、通风不良、存在有害物质等特殊环境
下的工作。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顺利完成作业,需要以下管理
措施:
1. 制定详细的作业程序,包括进入和离开有限空间的步骤;
2.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通风设备,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爆破作业
在矿山、建筑拆除等领域,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且需要高度专业技
能的工作。为了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性,需要以下管理措施:
1. 严格遵守当地有关爆破管理的法规和标准;
2. 只允许具备专业资质和经验的爆破工程师进行作业;
3. 设立安全警戒线和警示标志,确保爆破区域的安全。
四、电气作业
电气作业涉及到高压电、电气设备维修等工作,如果不遵循正确的
操作规程,极易造成电击、火灾等危险。为了保障电气作业的安全,
需要以下管理措施:
1. 进行电气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无缺陷;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最新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最新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特殊作业的管理,加强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特殊作业的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进行特殊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
1. 高空作业;
2. 有毒、有害作业;
3. 限制空间作业;
4. 特种设备操作等。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
1. 进行任何特殊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3.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防护装备,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在特殊作业过程中,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员进行监督,并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
第四章作业准入
1. 进行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公司的审批,并持有有效的特殊作业资质证书;
2. 进行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定期的身体检查,保证身体健康;
3.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作业的时间、地点、范围等相关规定,不得擅自进行特殊作业。
第五章管理机制
1. 公司设立特殊作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特殊作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2. 定期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考核,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3. 建立特殊作业档案,记录特殊作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和作业记录,用于事故发生时的调查和处理。
第六章监督检查
1. 公司定期对进行特殊作业的人员、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进行定期抽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 对特殊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定期评估,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岗位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岗位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殊作业岗位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中的特殊作业岗位,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机械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
第三条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关工作。
第四条特殊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特殊作业岗位管理制度,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五条公司将定期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督促改进。
第六条特殊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可靠。
第七条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
第二章高空作业管理
第八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有高空作业证书,且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方可上岗。
第九条高空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没有安全隐患。
第十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在配备好安全带和安全网的情况下上岗作业,并将安全带牢固系好,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一条高空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计划和程序进行操作,禁止擅自变更作业方式。
第十二条高空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并停止作业,等待指导或处理。
第十三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高空作业要求。
第十四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注意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细节,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五条高空作业人员在作业结束后必须彻底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整洁,防止造成其他安全隐患。
八大特殊作业的管理制度
八大特殊作业的管理制度
作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
工作环境中,有些作业可能涉及到特殊的要求、条件或者风险,因而
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以下是八大特殊作
业的管理制度:
一、高空作业管理制度
高空作业是指在较高的高度上进行的工作活动,如建筑工地上的高
空作业、电力维修工程等。高空作业涉及到较大的安全风险,必须制
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高空作业前的检查和确认、安全设备的配备
和使用、高空作业的许可程序等。
二、封闭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封闭空间作业是指进行在无法自由出入的空间内的工作活动,如船
舱内的维修作业、储罐内的清洁等。由于封闭空间内的通风、供氧等
条件受限,作业人员容易受到有害气体或窒息的危险。因此,针对封
闭空间作业,必须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包括空间内条件的检查和确认、通风设备的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等。
三、挖掘作业管理制度
挖掘作业是指进行土方工程、矿山开采等工作活动。挖掘作业需要
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环境复杂,存在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的风险。因此,必须制定挖掘作业的管理制度,包括挖掘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电气作业是指对电力设备和电气设施进行的安装、检修、维护、改造等工作活动。电气作业涉及到电流、电压等高危因素,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引发电击、电火灾等事故。因此,电气作业的管理制度需要包括对设备和设施的检修、停电操作的程序和规定、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等。
五、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临时用电是指在工程施工现场或临时活动场所临时使用的电能。由于临时用电通常是由移动电源供应,使用环境相对复杂,需要制定管理制度来确保用电安全。包括用电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电缆布线和接地的要求、用电前的检查和验收等。
安全生产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从事特种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电工、焊接工、起重工、高处作业人员、锅炉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等。
第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严格遵守本制度及国家相关法
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
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 通过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
4. 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以下培训: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2.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
3. 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定期复审,复审不合格者,不得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第七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第三章特种作业安全管理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
产职责。
第九条企业应当对特种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
其安全可靠。
第十条特种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冒险蛮干。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
特殊作业许可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许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保障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特殊作业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进行的涉及高风险
作业、特殊工艺作业等具有特殊性质的工作活动。
第三条特殊作业指对作业人员安全保护要求较高、存在较大危险和特殊工艺特殊设备的作业活动。
第四条特殊作业许可管理制度是特殊作业管理体
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特殊作业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二章作业环境评估与许可申请
第五条在进行特殊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
评估,确定高风险的特殊作业,编制特殊作业许可管理计划,并向主管部门申请特殊作业许可。
第六条特殊作业许可管理计划应当包括作业环境
评估报告、特殊作业风险评估、特殊作业落地方案、特殊作业许可申请等内容。
第七条作业环境评估应当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结果要详细记录作业环境特点、存在的危险因素、风险分析等内容。
第八条特殊作业风险评估要根据作业环境评估结果,确定特殊作业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九条特殊作业落地方案应当包括特殊作业操作
程序、应急预案、作业人员培训等内容,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十条特殊作业许可申请应当由特殊作业负责人
提出,经过单位负责人审批并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特殊作业。
第十一条特殊作业许可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特
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三章特殊作业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特殊作业许可生效后,特殊作业负责人
应当组织特殊作业人员按照特殊作业许可管理计划进行特殊作业,确保安全进行。
特殊作业班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殊作业班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特殊作业班对工作负责人和员工的管理。
第三条特殊作业班指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持证上岗的作业班组,包括但不限于高温作业班、高空作业班、浮动工作班等。
第四条特殊作业班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作业过程安全稳定、工作质量合格。
第五条特殊作业班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和作业流程,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六条员工在特殊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作业规程,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更或破坏。
第七条公司应当加强对特殊作业班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二章特殊作业班的组建与管理
第八条公司应当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特殊作业班,确定工作负责人和作业人员数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特殊作业班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证书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特殊作业班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作业程序和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
第十一条特殊作业班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
第十二条特殊作业班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工作日志和台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
第十三条特殊作业班负责人应当定期汇报作业情况和安全工作,接受公司领导的监督和考核。
第三章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特殊作业班负责人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特殊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封闭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爆破作业、电气作业、焊接切割作业等。
第三条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生命安全第一原则,保证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风险识别和评估原则,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提前采取措施防范潜在风险。
3. 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原则,特殊作业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禁止违章作业。
4. 安全设施和装备原则,特殊作业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第二章作业管理
第四条所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合法的特殊作业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殊作业。
第五条特殊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流程和方法。
第六条特殊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现场的相关安全制度和规定,完成特殊作业后,必须及时清理作业现场,保持整洁。
第七条特殊作业人员应经过定期的体检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不得患有影响特殊作业安全的疾病。
第八条特殊作业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掌握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章安全措施
第九条在特殊作业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第十条特殊作业现场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和应急照明设备,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第十一条特殊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安全网、防护栏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3篇)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对特殊作业人员的管理,防止特殊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2.特殊作业定义: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3.特殊作业管理的范围:空压机、电气、厂区机动车辆的操作人员。
4.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年满十八周岁,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者,经劳动部门教育、考试合格后,持有上岗证方可上岗操作。
5.取得上岗证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复训,复训期限:特殊作业人员二年一次。
6.特殊作业由于作业的危险性,因此对特殊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出较高要求。每二年进行一次体检,对患禁忌症的特殊作业人员应由综合管理科发通知书调离。
7.特殊作业人员应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8.对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者,应给予奖励,并记入员工档案;对违章作业和造成事故者,根据违章或事故情节有权扣证____个月,并记入操作证,对情节严重者给予扣款处理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2)
是指针对特殊类型的工作,制定的一套管理规范和流程,以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特殊作业可能包括潜水作业、高空作业、挖掘作业、爆破作业等,在这些作业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工作的安全进行。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作业前准备:对特殊作业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规定,包括人员培训、工具设备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等。
2. 作业流程:明确特殊作业的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确保作业过程中各项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完整版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特殊作业的管理,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保护员工的生
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从事特殊作业的所有员工。
三、特殊作业的定义和范围
特殊作业是指经过培训和资格审查,需要特殊技能和措施才能进行的
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和危险性。
特殊作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电焊切割作业、高温作业、高
电压作业等。
四、特殊作业管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特殊作业必须以保证员工的安全为首要任务。
2.预防为主原则: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特殊作业事故的发生。
3.综合治理原则:特殊作业管理要综合运用技术、管理和教育等多种
手段进行。
4.分级管理原则:根据特殊作业的风险程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5.实行责任制原则:明确特殊作业的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到每个作业
人员。
五、特殊作业管理的要求
1.培训要求: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相关技能和安
全知识。
2.资格审查要求: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取得相应的特殊
作业证书。
3.工作许可要求:特殊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必须取得工作许可。
4.作业计划要求:特殊作业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内容、时间、地点等。
5.安全防护要求: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
规定的程序进行安全防护措施。
6.管理监督要求:特殊作业必须在专人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
六、特殊作业的管理措施
1.培训措施:定期组织特殊作业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培训内容应
涵盖特殊作业的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篇一
1.目的
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3.定义
3.2.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4.职责
4.1.行政部负责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4.2.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员)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5、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5.1.年龄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5.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并无妨碍从事
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
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5.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5.6.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前款5.1、5.2、5.4和5.5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6、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6.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培训。
6.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6.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6.4.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
7、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通用5篇)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篇1
工程项目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2、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方可从事特殊作业。
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原作业。
4、对在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方面做出显着成绩者,给予适当奖励,对违章作业和造成事故者,根据违章或事故情节以予处罚。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篇2
一、基本定义
(一)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
(二)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电气焊工、尾矿库工、安全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等符合本制度基本定义条件的其他人员。
(三)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年满十八周岁,工作认真负责,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
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具备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经安监部门进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3、矿对特殊工种人员要建立档案、登记、培训、考试、考核相关内容,并由矿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特殊工种人员定期进行复审。
4、复审内容:
(1)复试本工种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进行体格检查。
5、对特殊工种的奖惩:
(1)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复审不合格者要没收特殊工种资格证,不得继续独立作业,直至调离工作岗位,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2)对工作认真努力钻研本工种专业技术知识,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复审合格,工作中有重大贡献,特殊工种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特殊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降低事故风险,提高作业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爆破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电气作业等。
第二章特殊作业人员资格
第一条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且证件必须在有效期内。
第二条特殊作业人员应经过公司组织的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从事相应的特殊作业。
第三章特殊作业前准备
第一条特殊作业前,作业人员应详细了解作业现场的环境、设备状况、安全措施等,确保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要求。
第二条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个人防护用品、作业工具等齐全、完好。
第三条特殊作业前,应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第四章特殊作业过程管理
第一条特殊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不得擅自改变作业程序或违反安全规定。
第二条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现场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第三条如发现异常情况或安全隐患,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五章特殊作业后的工作
第一条特殊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应进行现场清理,确保作业现场整洁、有序。
第二条作业人员应对所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条完成特殊作业后,应编写作业报告,详细记录作业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以备查阅。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一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作业过程等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规范进行。
第二条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特殊作业情况的管理制度
特殊作业情况的管理制度
一、引言
特殊作业是指在工作中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的工作。特殊作业的管理对于保障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特殊作业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因此,为了有效管理特殊作业,我们制定了特殊作业情况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特殊作业的操作,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工作的高效完成。
二、特殊作业的定义
特殊作业是指在一般工作情况下不常见的、需要特殊操作技能和设备的工作。特殊作业可能涉及到危险作业、高空作业、爆破作业、无人机作业、深水作业、高温作业、有害物质作业等。在进行特殊作业时,员工需要进行额外的培训和技能考核,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质从事特殊作业。
三、特殊作业的管理原则
1. 安全第一:特殊作业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在进行特殊作业时,员工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殊作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员工在进行特殊作业时,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行动或违反规定。
3. 资质管理:从事特殊作业的员工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证书,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并在作业前进行技能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胜任特殊作业。
4. 全员参与:特殊作业的管理不仅是特殊作业人员的责任,也是所有员工的责任。全员参与特殊作业的管理,共同做好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
四、特殊作业的管理流程
1. 作业前准备
【1】确定特殊作业的性质、范围和时间,明确特殊作业的目标和任务;
【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特殊作业前的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质;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加强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
二、特种作业的定义和分类
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作业环境、作业对象、作业工具或者作业方法的特殊性,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伤亡或者设备事故的特殊作业。
特种作业分为以下几类:
(一)高空作业;
(二)电气作业;
(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作业;
(四)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作业;
(五)起重作业;
(六)挖掘作业;
(七)爆破作业;
(八)放射性作业;
(九)其他特种作业。
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二)责任到人,管理到位;
(三)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四)现场监督,严格执行。
四、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
(一)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责任
1.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各部门、各车间负责本部门、本车间的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确保特种作业的安全。
3.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能力。
(二)特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1. 特种作业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程序、作业要求、安全措施等内容。
2. 安全操作规程应当经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审查批准,并公布于作业现场。
3.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章作业。
(三)特种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1. 特种作业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和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减少意外伤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201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59号令)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单位检维修作业、高处作业、临时起重作业、拆除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临时动火作业规定,并实行作业票制度。
一、一般要求
1.凡进行现场特殊作业的,必须制定由企业负责人批准的安全措施,作业前落实好各项措施。
2.作业票现场确认、批准、签发人:企业负责人()
3.已签发的作业票制度需存档,保存二年。
4.对超过一天的现场特殊作业,将作业内容、作业地点、安全措施提前3天报备各镇、街道、社区、开发区、区属公司安监部门(以下统称镇级安监部门)。
二、特殊作业基本要求
(一)检维修作业基本要求
定义:检维修指机械设备、设施、生产场所的保养、检修等工作。
1.检维修作业实行作业票制度,有单位负责人签发、批准。
2.重大检维修要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由单位负责人批准,并有专人监护。
3.检维修作业必须2人以上作业。
4.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必须停止机械设备的运行,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挂牌显示设备在保养检修中。
5.检维修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6.检维修的对象有坍塌、坠落等风险的,要有防范措施,保证风险受到控制后,方可作业。对已经有危险状态的检维修对象,要采取加固等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检维修作业。
7.作业中涉及其他特殊作业的按其规定执行。
(二)高处作业基本要求
定义:凡距坠落基准面2米以上,无平台、护栏,有坠落风险的作业均为高处作业。
1.高处作业实行作业票制度,由单位负责人签发、批准。
2.高处作业人员(包含搭设脚手架)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
3.无挂扣安全带的现场,设置生命线,生命线拉设垂度小于长度的5%。
4.阵风6级以上和雨雪天气禁止室外高处作业。
5.高处作业必须2人以上,1人保防。
6.单梯不得垫高使用,使用必须有人护梯。梯子与水平面成75°的夹角,梯脚要有防滑措施。
7.使用移动脚手架,移动脚手架必须符合要求,必须安装护栏,紧锁滑轮。5米以上禁止使用移动脚手架。
8.作业人员禁止踩在彩钢板、瓦棱板等不承重的物体上进行作业。
9.临边、洞口作业必须加设护围措施。
10.使用座板式单人吊具必须按照《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23525-2009)。
11.高处安装不得使用座板式单人吊具。
12.建筑施工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规程》(JGJ80-2016)执行。
13.使用吊篮高处作业按《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1992)的规定执行。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生命线。
14.安全带要符合《安全带》(GB 6095-2009)要求。
(三)临时起重作业基本要求
定义:凡利用各种吊装机具(汽车吊机、塔吊、行车、手拉葫芦等)临时性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为起重作业。
1.吊装作业实行作业票制度,由单位负责人签发、批准。
2.起重机械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
3.禁止超载、超重、超跨度起重作业。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
5.禁止使用不符合规范的起重机械、吊具、索具、钢丝绳等器具。
6.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安排现场指挥人员,警戒区内不得站人。
7.不应靠近输电线路进行吊装作业。确需在输电线路附近作业的,应报告电力部门,经电力部门同意后方可作业。
8.在靠近厂内的电源线吊装作业时,必须切断电源。
9.禁止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起重锚点。未经土建专业审查核算,不应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起重锚点。
10.禁止在起重机械工作时对其进行检修。
11.停工和休息时,禁止将吊物、吊笼、吊具和吊索悬在空中。
12.禁止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起吊。
13.禁止起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绳打结,绳不齐,斜拉重物,棱角吊物与钢丝绳之间没有衬垫时起吊。
14.禁止重物质量不明、与其他重物相连、埋在地下、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时起吊。
15.禁止单点起吊物件。
(四)拆除作业基本要求
定义:凡对民用建筑、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工程、房屋及附属设施进行破拆的统称为拆除作业。
1.拆除作业实行作业票制度,由单位负责人签发、批准。
2.按《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的要求,对拆除作业要进行风险评估,编制方案或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得冒险作业。
3.拆除人员严禁站在被拆除的物体上作业。
4.拆除作业严禁立体交叉作业。
5.机械拆除时要设立警戒区域,禁止人员进入。
6.拆除周围有电源线的,要切断电源。
7.拆除可能危及毗邻建筑、设备、设施的要有保护措施。
8.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严禁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
9.人工拆除施工应从上至下、逐层拆除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作业面要有牢固的作业平台。
10.爆破拆除必须由持有工程所在地法定部门核发的《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爆破拆除应制定方案,并办理相关手续。
11.拆除施工采用的脚手架、安全网必须由专业人员按设计方案搭设,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水平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
12.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13.涉及其他特殊作业的同时按其他特殊作业的规定执行。
(五)受限空间作业基本要求
定义: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釜、塔、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地下室、窨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发酵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的作业为受限空间作业。
1.受限空间作业实行作业票制度,由单位负责人签发、批准。
2.按《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59号令)要求执行。
3.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4.作业前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氧含量、有毒气体的检测,合格后方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