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详细》

合集下载

元代文学课件

元代文学课件

结构严谨:采 用四折一楔子
的结构形式
语言生动:运 用口语化、生
活化的语言
表演形式多样: 包括唱、念、 做、打等多种
表演形式
角色鲜明:人 物形象鲜明,
性格各异
音乐优美:采 用元曲音乐, 旋律优美,节
奏明快
元杂剧的代表作品
《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西厢记》:王实甫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
特点:元代散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代表作家:元代散文的代表作家有元好问、刘因、王恽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 历史价值。
元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明了,注重表达 思想
注重情感表达,情感真挚
注重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注重结构布局,条理清晰
第六章
元代文学的影响和地 位
元代文学发展历程
元代文学的兴起:蒙古族入主中原,带来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
元代文学的发展:元曲、杂剧等文学形式逐渐兴起,成为元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元代文学的高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文 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文学的衰落:元朝灭亡后,元代文学逐渐衰落,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散曲的代表作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代表作,被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的代表作,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代表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的代表作,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五章
元代诗文
元代文学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中国古代文学元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元代文学

(三)都市繁荣
❖ 1、元统治者重视商业 ❖ 明代方孝孺批评“元以功利诱天下” 。 ❖ 2、城市繁荣 ❖ 大都 ❖ 3、士风一变 ❖ 方孝孺指斥元代士风“习于浮夸”、“以豪
放为通尚”、“骄佚自纵”, 归因于元统治 者对“功利”的崇尚。
❖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当时大都盛况:

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
❖ 三、人物形象分析
❖ (1)关羽:对大汉赤胆忠心,大智大勇,为 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
❖ (2)乔公:对汉朝怀有浓厚的感情,反对战 争,渴望和平,欣赏关羽的英武过人。
❖ (3)司马徽:厌倦战乱,绝意功名,赞赏关 羽的勇武。
❖ 乔公和司马徽都是衬托关羽的人物。
❖ 四、戏剧结构
❖ 第一、二折主要人物关羽均未出场,均为铺 垫。关羽第三折方出场。第四折关羽单刀赴 会为全剧高潮所在,与一般元杂剧高潮在第 三折有异。
❖ 如《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志诚张主管》《乐小舍拼生觅偶》。
❖ 公案类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 有的还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直接斗争。
❖ 如《错斩崔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简贴和尚》。
❖ 2、艺术成就
❖ 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 其次,开始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刻划人
❖ 二、主题思想
❖ 剧作通过花花公子周舍欺骗、虐待歌妓宋引 章,赵盼儿以“风月”手段回击周舍,解救 受难姐妹的故事,揭示了元代妓女的不幸命 运,表达了元代人民反抗强暴的理想和愿望。
❖ 三、赵盼儿形象的分析 ❖ (1)饱经风霜,世故机智。 ❖ (2)侠义心肠,仗义救人。 ❖ (3)泼辣豪放,出语痛快。
第三章 关汉卿
❖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 平和创作
❖ 元杂剧的奠基人,元代 剧坛的领袖.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概述元代文学(1271年—1368年,共97年。

)概说中国文学发展到了元代,四种主要的文体: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首次齐备。

元朝立国,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得到确认。

朝廷设立官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元朝统治集团也尊崇各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信仰的多元化,削弱了儒家思想在群众中的影响。

元代科举考试时行时辍,儒生被忽视。

•元代文学产生的社会形态元朝统治的年間,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居住于长城内外的各族人民,既有斗争,更有沟通、融合。

蒙古铁骑是带着奴隶制时代的野蛮习性进入中原地区的,后踏着女真人的足迹,接受了汉族文明。

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

有些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还擅长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

例如贯云石(回纥人)、萨都喇(蒙古人)等所写的诗词或散曲,造诣颇高;杂剧作家则有杨景贤(蒙古人)、李直夫(蒙古人)等。

西北游牧民族特有的质朴粗犷、豪放率直的性格,注入作品的形象中,使元代的文坛更加多姿多彩。

民族杂居,也给汉族文化在固有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成分。

元代文学的定位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史家往往对元有所忽视。

《元史》被认为是中国正史草率成篇的代表。

20世纪以来,现代中国逐渐融人世界潮流,由于元蒙对世界史的巨大影响,学者们也给以元史更多的关注。

近代大史学家和文史专家们,比如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等人,都曾特别致力于元史的研究。

今天,元史已经成了世界性的显学。

在汉唐元明清等王朝之间,元代历经时间最短,仅有九十年,如果把它的属国算上,它实际领有的国土,则是世界历史之最:横跨欧亚大陆。

当然,元代不是最短的,相较于秦、隋而言它又长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元代用汉语写作的文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文坛。

在刚刚统一天下时,元代社会的一道风景线是人员、文化交流与互动。

不仅仅是文人,但文人却是这个时期历史潮流簇拥起的一朵朵浪花。

当时,有江南文人北上大都,西去北岭的,也有北方诗人远游苏杭,直抵南海的。

元代文学概况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元代文学概况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五、元曲常识
• • • • (一)角色 末 旦 净
• • • • • •
(二)其他名词 宫调 曲牌 科介 楔子 折
6.唐代参军戏 7.宋杂剧和金院本 8.元曲 9.明代杂剧,传奇及遍地开花的地方戏剧 10.京剧

三、元代文学主要表现形态
• • • • • • 1.元曲 (1)剧曲(北曲,南戏)“元曲四大家” (2)散曲 2.话本小说 3.说唱文学 4.诗文
四、叙事文学的兴盛
• • • • 1.中国文学的时代转型 2.形式多样化 3.南北分流 4.文学的通俗化
元代文学
一、元代社会概况
• • • • • 1.民族多元化 2.文化的融合 3.城市繁荣,思想活跃 4.社会矛盾激烈 5.“九儒十丐”
二、中国戏曲的形成
• • • • • 1.上古歌舞,“百兽率舞” 2.西周,优孟衣冠,优伶 3.民间傩舞,假面歌舞,变脸,鬼戏 4.汉代,角抵戏 5.南北朝大曲
• • • • •

元代文学详细-

元代文学详细-

始乱终弃的结局方式,写张生与莺莺两人为追求恋
爱自由而共同斗争,最后两人终于结成美满姻缘。
我们把这一改悲为喜的结局安排看作是普通的戏曲
大团圆模式的表现,董解元的这一改动反映了他对
崔莺莺的同情和肯定,表现出他思想意识的进步。
· 《董西厢》也提出“自古佳人,合配才子”思想,
但也把莹莹对掌声的爱与“报恩”联系在一起,削
·
· 其作品有时也赋予人物和情节以 · 浪漫主义的色 彩,突出了被压 · 迫者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体 · 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闪烁 · 着理想的光辉。
· 二、在人物塑造方面,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 物形象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
· 不但能写出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物的不同特 点,而且能写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不同风貌, 有时甚至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 少数民族诗人,如契丹人耶律楚材、维吾尔族人贯 云石、回族人萨都剌等。
· 3、白话小说在元代继续盛行
· 宋元小说话本第一次用白话文来描写社会日 常生活,主要演述市民生活的悲欢离合,表 现市民情感的喜怒哀乐,反映了市民阶层的 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 它开创了白话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样式,并 为明代拟话本短篇白话小说的出现开了先路。
[ 越调•天净沙]《秋思》
· 1. 被誉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 韵》。
· 选取旅途秋暮的多种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 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悲秋思乡的情怀。
· 2. 艺术特点: 1 精心选景,巧妙构思,构筑出鲜明的意象
。 2 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创造出深邃的意境
。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三、白朴
· 二是无论何种题材,都写得肆意畅情,肆无 忌惮。
· 三是艺术风格多样,其主导风格是本色自然, 并融入诙谐之趣。

《元代文学概况》PPT课件

《元代文学概况》PPT课件
LOGO
承前启后的诸宫调
话本 诸宫调 叙事体 代言体
戏曲
代言体
叙事体
叙事手段
LOGO
诸宫调
既以第三人称向观众直接交待故事发展过程, 又以第一人称模拟故事人物的声口,达到“ 叙述体”与“代言体”的融合。 代表作: 《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 《天宝遗事诸宫调》。
LOGO
《西厢记诸宫调》
LOGO
元代诗文
元诗:摒弃宋诗而专学唐诗,主张平和冲淡, 温润清新。 元代诗学——“雅正” : (1)诗风温柔敦厚 (2)内容歌咏生平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LOGO
前期诗文作家
一、刘因 《观梅有感》笔法简洁,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再如《白沟》,以诗评史,批评宋朝对辽金妥协之策 ,寄托了作者对宋室的深切缅怀和深隐的民族情绪。 《四库提要》云其“风格高迈,比兴深微””即评此 类诗。 二、戴表元 由宋入元,反对江西派,江湖派影响,也能略变 江湖派风格,诗风清丽婉约。“清深雅洁”以文章名 重一时
南戏
柔美典雅 生、旦、净、末、丑 演唱方式灵活 30-50出 不限宫调、灵活换韵 爱情、婚姻、道德伦理 LOGO
元代的抒情文学
元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趋向,是抒情文学的主流 地位被叙事文学所取代。
•元代抒情文体:散曲、诗歌、文赋
LOGO
散曲
文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元代抒情文学。
“元曲”:剧曲&散曲 散曲历史:宋金——元
LOGO
总结:
元代讲史话本、说经话本的盛行 对元末明初长篇小说的发展起了重要 作用,而小说话本则决定了明代拟话 本和中国短篇小说的形式。
LOGO
说唱叙事文学——诸宫调
口述文学 到 说唱文学 “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 夫皆能诵也。” 说白: 交待故事情节。 唱辞: 抒发人物情感。

《元代文学通论》(全三册)

《元代文学通论》(全三册)

《元代文学通论》(全三册)
查洪德著
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12月
《元代文学通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代文化精神与多民族文学整体研究”成果,东方出版中心申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出版。

该书以通观视野审视元代文学,全面勾勒出有元一代文学的真实面貌,认为元代文学虽然是多元复杂的,但又是一体的,都是元代这同一时空中的文学活动与创作,必然体现着共有的文化精神,因而元代文学的研究,需要以元代共有文化精神统摄,对雅俗、南北、华夷文学做一体观。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总论”九章,从宏观层面讨论元代文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元代文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元代文化的基本精神,元代文学的基本主题等,是对元代文学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深邃思考;用“大元气象”概括元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用“厌乱思治”概括元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奠定了审视元代文学的全新基点。

中编“文坛特征风气论”十章,是该书独具特色的部分,揭示了元代文坛的三大特征:文倡于下、雅俗分流、华夷一体,而文倡于下是最基本特征。

元代文坛风气则有游历、隐逸、雅集、题画、赏曲。

通过对文坛风气的探讨和描述,进入文人的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立体地把握元代文学。

下编“体派综论”九章,在通观视野下讨论了不同体裁、不同地域、不同文派文学的特色。

元代文学概况剖析

元代文学概况剖析
2.指青女。主霜雪之神。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 “ 瓊姬 ,素衣,紛紛巧剪鵝毛細。”
3.传说中 春秋 吴王 夫差 女名。 元 杨维桢 《夜行船 序·吊古》套曲:“離宫廢,誰避暑? 瓊姬 墓冷蒼煙蔽。” 明 高启 有《夫差女琼姬墓》诗。
(207页倒4行)
【行hánɡ院】1.妓院。亦借指妓女。 宋 马庄父 《孤 鸾》词:“陌上叫聲,好是賣花行院。” 元 张可久 《普天乐·收心》曲:“姨夫暗攢,行院鬭侃,子弟先 赸。”《水浒传》第二十回:“我這女兒長得好模樣, 又會唱曲兒,省得諸般耍笑;從小兒在 東京 時,只去 行院人家串,那一個行院不愛他?”
无名氏《朝天子·志感》: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 倒有人夸荐。老天只忒心偏,贤和 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 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 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鲁连,即鲁仲连,解邯郸之围后,平原 君置酒,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仲连:“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 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 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准不了:折不了,抵不得。)
白朴《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 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耐挥毫李白, 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周德清《折桂令》
倚蓬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 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 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 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 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元:天地万物赖以化生的精神本原。 乾元:充沛宇宙间,开创天地万物的
阳气。
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采用 耶律楚材的建议,考试儒生。(204 页倒2行)
忽必烈,采纳许衡等儒士“必 行汉法,乃可长久”的建议。

元代文学(讲义)

元代文学(讲义)

元代文学概述(一)戏曲1、戏曲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认为戏剧起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远古时代的歌舞,如《尚书·舜典》、《吕氏春秋·古乐》、《论语·乡党》等的记载,即为节庆或祭祀时,用于娱神或娱人的歌舞,后来发展为傩戏。

一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与歌舞的结合,由叙事体变化为代言体,即产生戏剧。

汉代,开始出现带故事性的表演,如角抵戏中的《东海黄公》。

到南北朝和隋代,民间开始出现带故事性的歌舞,如“大面”、“拨头”、“踏摇娘”等,已经具备一定的戏剧因素。

唐代,歌舞故事结合滑稽、嘲讽的“参军戏”的出现,对戏剧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宋代从汉魏“大曲”发展而来的“诸宫调”则更具备了戏剧的众多因素,并决定了中国戏剧集音乐、舞蹈、剧情为一体的综合形式,但仍是叙述形式的说唱样式。

宋金时期结合各种表演伎艺形成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则标志了中国戏剧雏形的形成。

2、杂剧和南戏(1)杂剧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

其体例是:一本四折,楔子,四角色(旦、末、净、泥),每折由主角一唱到底,不能更改宫调和韵脚。

杂剧兴盛的原因: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统治者的喜爱,三是文人的参与,四是经济的繁荣。

杂剧的分期:以成宗元贞、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2)南戏南戏,又称戏文或南曲戏文。

源于地方小戏“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其体例是杂剧的发展:分出演出,以人物上下场分若干场次,第一出通常不是正剧,为“副末开场”或“家门大意”,宫调、套曲运用比较灵活,有七个角色(生、旦、净、丑、外、末、贴),凡出场者均可演唱。

较早的南戏剧目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弟子错立身》、《小孙屠》)。

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

(二)、散曲和诗文1、散曲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源于戏曲的演唱部分,不具备表演的性质,小令近于词,套数使用戏曲结构方式。

随杂剧的南移,散曲也多变化,主要表现为文人化的特点突出。

主要作家,前期多剧作家,如关、王、白、马等,后期有剧作家作散曲,多为文人创作,如乔、张等。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元代文学》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元代文学》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元代文学》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元代文学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元代文学由查字典语文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元代文学
1、元曲四大家
①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
②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③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④马致远,名作有《汉宫秋》
2、十大悲剧(主要是前六部)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②纪君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⑤洪升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外还有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记》⑨李玉的《精忠谱》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3、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王实甫,字德信。

《西厢记》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幸福。

本文来源于,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七篇。

第一节元代文学概况

第一节元代文学概况

即兴发挥
‚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 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讲鬼怪,令羽士心寒 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说人头厮挺, 令武士快心;言两阵对圆,使雄夫壮志。谈吕相 青云得路,遣才人着意群书;演霜林白日升天, 教隐士如初学道。噇发迹话,使寒门发愤;讲负 心底,令奸汉包羞。‛ 说话——商业化行为 “说话”艺术以“说”为主,展现的是艺人口头 语言的功力。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元
远古狩猎歌舞 春秋战国俳优 汉代角抵戏 唐代参军歌舞戏 南宋 杂剧&南戏
北宋杂剧
金院本
杂剧&南戏
鼎盛期 传承期
明清 传奇
成熟期 发展期
萌芽期
元代的剧本创作
•创作概况:杂剧五百三十多种,南戏二百一十多种 , 著录作者二百二十多人 。
•元代剧作题材: “有驾头、闺怨、鸨儿、花旦、披秉、破衫儿、绿林、 公吏、神仙道化、家长里短之类。”
3
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元代社会背景
经济状况:
1 2
农业生产恢复 对外贸易活跃 城市经济繁荣
3
经济状况: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 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 城无能与比。……百 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 之不息。仅丝一项,每 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 创始者: “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 ,故列诸首云。” 思想主旨的转变 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变化 语言艺术
《西厢记诸宫调》的思想主旨
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 追求自由的爱情喜剧 “善补过”——“最恨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 第一次正面肯定了自由爱情的可贵,颂扬青年男女 对礼教反抗。 [南吕宫· 瑶台月] 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莺莺已是县君,君瑞是玉堂学士。 一个文章天下无双,一个稔色寰中无二。 似合欢带,连理枝;题彩扇,写新诗。 从此趁了文君深愿,酬了相如素志。

元代文学-PPT精品文档

元代文学-PPT精品文档

元杂剧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元代南北统一,经济繁荣,生产发展, 商业贸易南北畅通,通都大邑遍及全国。 第二、元代的统治集团不甚重视以汉族为中心 的传统礼教,遂使文学艺术有条件向通俗普 及方面发展。 第三、元代从立国之初即采取一种压制和歧视 汉族和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 以上种种情况在客观上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 元杂剧应运而兴盛起来。


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北 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 基础上,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曲以及 少数民族的歌曲而形成的。盛誉两宋 的词,本来就是歌曲。曲,则突破了 词的某些限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格律。 作为一种戏曲声腔,为与流行于南方 的南曲相区别,故称北曲。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 按一定的宫调和曲牌写成的, 是剧本的主要成分,剧作家要 精通音乐和声腔; 白 唱词中穿插的说白。有自白、 带白、背白等; 科 各种动作的舞台说明词。
3、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批语:有人来说 《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 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 4、王季思、黄秉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 传•王实甫》:王实甫以他的杰出杂剧《西厢 记》 耀中国古代剧坛。在元代堪与关汉卿比 肩;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同屈原、 司马迁、李白、杜甫、罗贯中、施耐庵、汤 显祖、曹雪芹等并列。
“西厢”故事的演变(1)
唐· 元稹《莺莺传》 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 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 君之惠也。” 张生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 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成宠娇,不 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 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 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 天下谬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 情。”

元代文学 绪论

元代文学 绪论

• “题目正名”:戏的末尾,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来概括全戏的 内容。一般用它的最后一句作为戏的全名,取全名中的几个字 作戏的简称。用于剧团演出前贴“招子”(海报)之用。如关 汉卿名剧《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 地窦娥冤”,则以“感天动地窦娥冤”为戏的全名,以“窦娥 冤”为简名。 (2)演唱体制:用北方歌曲演唱,流行的宫调有五宫四调。 每折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不重复。每剧一般只用一人 主唱,其他脚色只有说白。由正末(男主角)主唱的剧本称 “末本”,由正旦(女主角)主唱的剧本称“旦本”。打破一 人主唱惯例的剧作有《西厢记》、《望江亭》等。
• (3)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大行当。 细分有: • 旦:女角,有正旦(女主角)、副旦、贴旦(丫鬟)、小旦、 老旦、搽(chá)旦(风流妇)等。 • 末:男角,有正末(男主角)、副末、小末、冲末(与正末 是上下、兄弟关系)等。 • 净:扮演勇猛或滑稽、反面人物,如京剧之花脸,多为男性, 亦有女性。 • 杂:配角,有孤(扮官员)、孛(bèi)老(老翁)、卜(bǔ) 儿(老妇)等。 • (4)宾白:剧中称为“云”,指剧中人的说白。有韵白和 散白两类,韵白为诗句,散白为散文。细分有旁白、带白、 内白等,剧本中称为“背云”、“带云”、“内云”等。 • (5)科范:剧中称为“科”,指演员的做工、武打、歌舞 等表演,有时为音响效果。如“做悲科”、“混战科”、 “做弹科”、“内做风科”。
4.元朝统治者在思想文化的专制相对薄弱。 尊奉孔子,推崇程朱;佛、道、伊斯兰、基督诸教自由 发展,儒家思想、封建礼教相对松动。 5.元代统治者本身对音乐歌舞的爱好。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客观上促成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思 考:
• 元杂剧作家均热衷于历史剧 、公 案 戏以及水浒戏,这是为什么?

元代文学概说

元代文学概说

元代文学的起源和演变
元代文学的起源:蒙古族入主中原, 带来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元代文学的繁荣:元代文学在元朝 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元代文学的发展:元代文学在蒙古 族和汉族文化的交融中逐渐形成
元代文学的衰落:元朝灭亡后,元 代文学逐渐衰落,但留下了丰富的 文化遗产
元代文学的局 限和不足
缺乏创新和突破
文学内容单调:主要反映社 会现实、人生哲理等,缺乏 创新和突破
文学形式单一:主要以诗歌、 散文为主,缺乏其他形式的 文学创作
文学风格保守:受传统文学 影响较大,缺乏创新和突破
文学成就不高:与唐宋文学 相比,元代文学的成就相对
较低,缺乏创新和突破
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文化传承:元代文 学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现代社会的文化 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借鉴:元代文 学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状况和人文精神, 对现代社会的历史 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艺术价值:元代文 学具有独特的艺术 风格和审美价值, 对现代社会的艺术 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
思想启迪:元代文 学中的思想观念和 价值观念,对现代 社会的思想启蒙和 道德建设具有启迪 意义。
元代文学概说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史元 背代 景文
学 的 历
要元 流代 派文
学 的 主
要元 作代 家文 和学 作的 品重
响元 和代 价文 值学
的 影
限元 和代 不文 足学
的 局
趋究元 势现代
状文 和学 发的 展研
元代文学的历 史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