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合集下载

2020读《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有感

2020读《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有感

2020读《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有感在中国,包括在世界上,自称“女性主义者”的人内部差别很大。

有一些人打着“女性主义”的口号,做一些其实有悖女性主义精神的事。

比如认为女人应该奴役男人,比如有些有自己事业的女人看不起、甚至挖苦那些全职太太。

正是这些人的存在,让一部分大众对“女性主义”印象很差。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男人大多不喜欢自称为“女权主义者”的女人。

或者说,在他们眼中,一个原本可爱的女人,一旦说出“我是女权主义者”,她可爱的程度瞬间就会降低几分。

我有个朋友这样说过:“搞女权的女人,都是那些嫁不出去的丑八怪,要不就是内心太偏激——总之这样的女人都万万不能娶。

”他的这个印象还是挺典型的。

那些男人们认为,“女权主义者”试图抹去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客观事实,她们是怒气冲冲的,强硬的,仇视男性的,反自然反伦常的。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系“妇女与社会性别”译丛之一,根据女性主义的历史演进,对各派理论给予了细致的说理和精当的评价,力求作出辩证的分析,既讨论其优点,也指出其不足。

“女性主义”是如此复杂——自第一批女性“觉醒”以来,女性主义随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而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

在罗斯玛丽·帕特南·童所著的《女性主义思潮导论》中,她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为女性主义发展的开始,介绍了八种女性主义的流派;她使读者认识到,尽管女性主义致力于创造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但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以至矛盾始终存在着:例如,崇尚女性气质或是鼓励雌雄同体,生育是妇女生产的限制或是女性力量的源泉,等等。

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批评与争论,使得女性主义步步趋近完善,变得更加坚强。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主义思想有许多是抵制被归类的,尤其是基于起源之‘父’标签的归类。

”罗斯玛丽在导言中表示,尽管目前出于各种需要,我们在“女性主义”前冠以“某主义”的修饰词,但在将来,女性主义终将摆脱这些已有的标志;同时,读者需要记得,“某主义女性主义”尽管继承了该主义的部分理论和思想,但并不完全由它发展而来,并且,“某主义女性主义”和“某主义非女性主义”两种思想往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

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

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既是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挑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呼唤。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以期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首先,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出现,是对传统性别观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和要求一直存在着明显的偏见和不公平。

女性被视为柔弱、依附、从属的对象,而男性则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和自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对这种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并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声音。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就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辛酸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不公平待遇的不满和反抗。

其次,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兴起,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呼唤。

在当代中国社会,尽管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性别歧视和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女性在职场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歧视,妇女权益保护仍然不完善。

女性主义文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和批判,呼唤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重视。

比如,王安忆的散文《长恨歌》中,通过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和反思社会现象,揭示了女性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关注。

此外,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兴起,也是对女性自我认同和自我解放的呼唤。

女性主义文学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和个体经验,探讨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

通过文学的表达和呈现,女性主义作家试图为女性赋予更多的话语权和主体性。

例如,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独立性和自我追求的重要性,为女性争取了更多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思考性别问题的视角。

通过对女性的经历和体验的揭示和表达,女性主义文学呼唤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为女性自我认同和自我解放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女权主义思潮和女性主义历程的理论和实践

女权主义思潮和女性主义历程的理论和实践

女权主义思潮和女性主义历程的理论和实践第一章:女权主义思潮的起源及理论女权主义思潮是20世纪初期爆发的,它最初主要关注的是妇女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在这个时期,女性的地位低下,缺乏投票权和参政权,财产权受限,工作不平等。

因此,最初的女权主义思潮致力于争取妇女的投票权和政治平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意识不断提高,女性主义思潮也逐渐发展。

女权主义思潮从最初的关注妇女的政治权利,逐渐转向关注妇女的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经济权利和性权利。

女权主义思潮倡导解除社会性别不平等,强调男女应该平等地获得社会资源及地位,使妇女得到平等的待遇。

女权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性别歧视的反对,反对性别固化的观念,认为性别差异只是生物上的差异,并不应该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不平等的现象。

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还包括:反对男权主义、反对压迫、反对强制性的公共和私人角色,强调个体自主权、自我认同和文化多样性。

第二章:女性主义历程的实践和发展女权主义思潮的进步历程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劳动力市场、法律、政治等方面。

在教育领域,女性已经普及了教育,开始有机会参加大学、职业培训和各种课程的学习。

此外,社会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价值观逐渐转变,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地位也更加得到尊重。

在劳动力市场中,大量女性涌向工业、服务业和办公室职位,实现了自我经济独立,也为家庭财务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妇女也面临着薪金不公平和职场歧视等问题。

女权主义运动从中发掘了这些问题,并积极支持女性争取平等的薪资和权利。

在法律领域,妇女已经获得了平等的控制和保护。

女权主义者已经成功地争取到了妇女可以参与国家的各种实务,也为家暴和性骚扰等问题进行了维权和改进。

在政治方面,妇女已经拥有了选举权和公共服务职位机会,这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参政和发言自由度,推进了社会的平等进程。

第三章:女权主义思潮的争论与挑战虽然女权主义思潮在现代社会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步,但它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论。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女性主义思潮在世纪西方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认知和追求。

本文将从关键词和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对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进行评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平等、权益、社会变革、创新性、先进性女性主义是指以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世纪西方社会,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源于人们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反思和对女性地位的。

女性主义追求的是一种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状态,它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主义思想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初的性别平等观念,到女性参政、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争取,再到后来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崛起,这一系列演变过程都表明了女性主义思想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受到了家庭制度、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特点在于其创新性和先进性。

这一思潮突破了传统社会的性别观念,提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方式,为女性争取更多的权益和机会。

例如,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多元身份和差异性,反对将女性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种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女性主义思潮还推动了社会观念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当代社会,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启示在于: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从政策、法律、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女性的权益和机会;应该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发挥她们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落实,例如在教育领域进一步扩大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参与度;在就业领域,应该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规,消除性别歧视,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是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的进步,还为女性的权益争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对女性主义思潮的研究和实践,以推动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 林白: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在主流叙事 的覆盖下还有男性叙事的覆盖,这两重的 覆盖轻易就能淹没个人。我所竭力与之对 抗的,就是这种覆盖和淹没。 ——《记忆与个人化写作》
• 20世纪中国女性自觉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 一、 1920-1940年代,争取妇女与男性平 等的人格权利,侧重于“女权”抗争。 • 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做人”与 “做女人”之间挣扎,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 • 二、20世界90年代,从男权话语的宏大叙事 中转向女性的性别意识与内心世界,倾向于 “女性”体认。
• 呈现女性内心生活“潜意识场景”,具有 私人化、私语话特征。
• 翟永明:在女子气——女权——女性这样三 个高低不同的层次中,真正具有文学价值 的是后者。 • 西苏:我们一直被摈弃于自己的身体之外, 一直被羞辱地告诫要抹杀它,用愚蠢的性 谦恭去打击它……妇女必须通过她们的身体 来写作,据此创造无法攻破的语言。 • 凯洛琳:女人的写作由肉体开始,性差异 也就是我们的源泉。 • 女性躯体及其所凭藉的女性叙述与自我体 验,是对抗男性世界与菲勒斯中心话语的 核心所在。
• 新女性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 标志着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的形成,从此, 批判男权文化中心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写作从无意识场 景走向历史场景,从边缘切入中心,与后殖民主义、 新历史主义等形成一股解构思潮。
• 当代文学中男性中心主义规范下的妇女写 作: • 1、否定女性写作的差异: • 从主题、题材、情感、风格等方面,将女 作家的写作纳入男性的话语秩序,以男作 家的标准予以臧否。 • 2、限定女性写作的风格: • 在男性的批评意识中,将女性的写作风格 规定在若干种特殊的样式之中,如女性特 有的细腻、敏感、温柔等,并以此作为肯 定性的评价方式固定下来。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引言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对于女性身份和权益的关注所形成的一种流派。

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背景、相关理论与代表作品,并对其在社会变革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背景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源于对男权社会不平等待遇和剥夺的抗议,它同时也是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和自由表达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就几个重要背景因素进行介绍:1.社会历史变革:20世纪初至今,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妇女参政权、教育普及和经济地位提高方面。

这些变化为女性提供了更多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2.第二波 feminism 运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波 feminism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大量启蒙运动者开始重新思考性别和社会权力的关系,女性主义文学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

3.文学批评理论的兴起: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指出传统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不公正描绘以及男权体制对于女性创作空间的压迫。

此种启发导致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不断发展。

二、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与观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融合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下面我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方向:1.性别建构理论:女性主义文学致力于揭示和解构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和身份的刻板印象,并探索人类存在中的抑郁和奋进。

2.女性意识觉醒:这一观点认为,女性需要通过探索内心世界来找到真正的自我,并表达自己独特而有价值的声音。

3.自我故事述说:这一流派强调个人经历和亲身经历,并通过叙述个人经验来回应普遍化问题。

三、代表作品与作家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作品和作家,下面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1.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达洛维夫人》等作品,通过展示女性角色复杂而多样的内心世界,揭示了社会剥夺对于女性身份认同带来的影响。

2.阿兰娜·芒塞特(Alana Massey):代表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声音之一,《三季华尔街股市日返索引》,关注现代女性在职场、爱情和自我认同方面的挑战与反思。

黄金时代中的女性主义思潮

黄金时代中的女性主义思潮

黄金时代中的女性主义思潮黄金时代是中国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以三个人物的命运为主线,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女性主义思潮。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黄金时代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对于社会的影响。

一、性别平等的呼声在黄金时代的故事中,女性角色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性别平等的呼声。

她们摒弃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权利。

例如,田晓霞选择离开传统的婚姻制度,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并为此不惜与家庭和传统观念产生冲突。

这种个体化的追求体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引领了一股女性主义思潮的浪潮。

二、对爱情观念的拷问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对爱情观念的拷问,体现了她们对传统爱情观的不满和对自我尊重的追求。

她们不再以传统的方式看待婚姻和爱情,而是追求对等的、真实的感情。

例如,李银河在小说中提出了"男人可以有多个女人,女人也可以有多个男人"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单一婚姻制度。

这种思潮为后来女性性别平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独立自主的追求在黄金时代中,女性角色追求个体的独立自主,努力摆脱社会对她们的束缚。

她们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为男性社会服务的载体,而是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需要的存在。

她们通过接受教育、独立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陈清扬是个为生活自食其力的女性,她拥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不愿意被社会束缚,不愿意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是黄金时代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它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探讨。

正是因为这种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不仅为女性争取了更多的平等权益,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社会观念的认知和理解。

在当下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权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

我们需要继续探讨女性的自主权利、性别平等和女性价值的认可。

只有在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享受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PPT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PPT
另一方面,在80年代的整个文化心理上,出于对激进文化的反拨,则存在着向“传 统”文化的潜在倾斜与“退却”的倾向。表现在性别上,则是女性身份的重新发现, 即一种“常识”性的关于女性的文化想象和要求的出现。纯净、细腻、抒情等习惯 上被认为女性的风格得到一些批评家和读者的欢迎,也在一部分女作家的创作中得 到体现
一.女性文学渊源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如陈衡哲、冰心、庐隐、凌淑华、白薇、罗淑以及稍后的丁玲、苏雪林,在人的觉醒 的启蒙思想中下去追求作为人的权利; 十七年文学中,随着国家独立,女性走向社会,追求做与男人一样的人,女性性别被遮蔽; 新时期前后,女性做独立的人的要求与男性的规范发生冲突,女性陷入雄性化的尴尬境地; 80年代中后期,女性从性别出发,大胆引入性的描写,从自然层面肯定了女性的性别。并作为一种几点给 90年代女性写作提供了思想资源 90年代:80年代中后期的积淀,此时又恰逢人的解放进一步深化,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全球包括中国得到 广泛传播。许多女性主义文学论著在90年代问世。中国女作家长久蛰伏的女性自主意识和西方女性主义理 论相互交汇,在女性主义的启发下,开始积极探索,从而成就了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于是,在80年代女作家的创作中,存在着一种悖论式的情境:女作家被读者认可和 欢迎的女性化风格是他们的优势,而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经历促使他们超越这种 性别的特征。
三.年龄分段
(1)五六十年代或更早时间已经出名,或已届中年而在文革后才表现了创作活 力的作品。前者如杨绛、韦君宜、宗璞、茹志鹃、郑敏、陈敬容等,后者则有 张洁、谌容、叶文玲、凌力、霍达。
司绮纹的一生与中国几个重大历史阶段息息相关,少女时代的司绮纹有着对革命的热望和对爱情的向往,爱上了革命者 华志远;在传统体制面前,她牺牲了爱情,嫁到了门当户对的庄家。丈夫庄绍俭在新婚之夜就对司绮纹进行玩弄和凌辱, 婚后花天酒地的他带给司绮纹的更是屈辱的性病。司猗纹在这样的折磨下绝望了,开始用自己的女性之躯来惩罚男人。 在爱与性上她深受男性权力压迫,作为自我进行报复和发泄的手段,她施暴于另外的女性,对儿媳竹西、外孙女苏眉以 变态方式进行习惯性虐待。她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为自己定位,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儿子庄坦的早逝,儿媳竹西的出轨, 外孙女苏眉的悄然离去。她面目狰狞地生活着,最终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中国到80年代初,已正式推行改革开放,有机会提供多层结构性话语空间,但要获得合法性,还是有条件的。

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的完全政治化的一元话语受到质疑。

在1977-1979年三年中出现了中共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通过对“两个凡是”的反思,展开了“真理”标准的讨论。

1978年4月25日《光明日报》上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春天,北京的西单出现了“民主墙”。

这些意味着言论自由的空间出现了,后者也体现出中国民间话语权的要求。

1978年已出现了“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为女性说出她们真实的体验提供了必要前提。

因为,伤痕经验也可以说是一种女性化的经验。

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起步80年代初,也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第一阶段。

标志是:在中国当代文学通常的三大体裁小说、诗歌和散文领域中,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女性的声音:说出的是女人受压抑的经验,并喊出了对这种经验的不满,发出了要求改变女人受压抑处境的呼声,小说家张洁、张辛欣,散文家叶梦,诗人翟永明在当时因发出这种女性的声音而引人注目。

“为了女人,干杯!”这句象征性的话,出现在张洁的中篇小说《方舟》中。

有意思的是,说这句话的女主人公荆华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者。

张洁《方舟》中塑造的三个女人“寡妇俱乐部”实则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的第一个“女性性别群体”。

张洁在小说中喊出“为了女人,干杯”后不久,诗人翟永明在她1984的《女人》组诗前,专门写了一个“黑夜意识”的序言。

提出女人生来就与男人不同,有自己的黑夜意识。

她的诗歌就是这种意识的体现。

她们的宣言体现出中国女性文学思潮特色:它在根本上是代表了中国中国妇女一次话语权力的觉醒和表述。

换句话说,中国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独立身份的女权主义运动,关于妇女问题每一次不过是民族或政治问题的一部分。

这一次很不相同,似乎与民族或政治问题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女人有“黑夜意识”要表达。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导入:头脑风暴:什么是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西方语境“误读”中国语境“妖魔化”1、女强人/女超人2、铁娘子3、像男人一样4、女性强权5、女子霸权6、女权暴力7、独身主义,萨福主义8、女同性恋,拉拉正确解读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女权woman’s rights:一切女性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利女权主义这个词最初来自拉丁语“妇女”,传入法国意为“女性化”,指“具有女人气质或特征”。

Feminism一词最早见于1895年4月27日美国《图书》杂志,艾利斯.罗西在书评中首次提出该词。

到20世纪初,woman’s rights movement也改称为 feminist movement. 本讲座提纲一、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二、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三、西方女性主义主要流派四、西方女性主义文本解读1、第一次浪潮:19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初;2、第二次浪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3、第三次浪潮: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2、激进主义女性主义3、社会主义女性主义4、后现代女性主义1、弗吉尼亚.伍尔夫2、西蒙娜.德.波伏娃一、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1、被歧视的女性&S226;托马斯《神学大全》:女人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

&S226;亚里斯多德:女性之为女性是由于某种优良品质的缺乏。

&S226;弥尔顿《失乐园》:夏娃对亚当说.上帝是你的法则,而你是我的法则。

&S226;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妇女也只是使男子幸福的工具。

&S226;卢梭:女人是要取悦于男人、要贡献给男人、要赢得男人的爱和尊重,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蜜且愉悦。

&S226;叔本华:女人是第二性。

&S226;尼采:你到女人那边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在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时使用的居然是”ALL MEN”公然将人口半数的女性排斥在”人”和”人权”外。

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分析

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分析

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分析随着女权运动的崛起,女性主义成为了一个当代文学中的热点话题。

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特征,作家们也在不断地创作与探索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思潮初探女性主义在欧美的社会文化思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是一种强调在公共生活、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方面应赋予女性同男性平等地位的观念。

女性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自然也无法避免地受到其影响。

女性主义文学主张把女性从传统的男性视角中解放出来,为女性争取权利和平等的社会地位,探索女性特有的身份和价值的文学。

而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作品也如此,强调女性的自我认同,反对男性主导的社会准则,探索女性自由与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二、女性主义的创作风格与特点当代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与独立意识的觉醒;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批判和颠覆;强调女性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方式和策略。

女性主义作品也注重展现女性的特点和独特魅力,并反思女性的历史处境与文化遗产。

而这一创作风格与特点在诸多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作品上得到了体现,例如:爱利斯特·瑞丝的《简·爱》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等。

三、女性主义在当代英美文学中的体现在当代英美文学中,一些作家以女性主义为主题发表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阅读量。

这些作品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小说、诗歌和剧本,涉及了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女性问题。

当代英美女性作家的作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成为社会学、文学和艺术史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而且,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对现代女性的观感和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

四、女性主义在英美文学中的影响与意义女性主义思潮和观念在英美文化中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地注意和认同。

英美文学作品的女性主义内涵和思想得到了不断地发扬和传递,这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Feminist thought: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 2 e 1998 )胸怀全球生活——致中国女性主义者们的一封信鸣谢导言: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女性主义思潮的“父”标签和旧标志:教学工具1自由主义的2激进的(a自由主义的:雌雄同体和生育控制;b文化的:重估性别气质价值和母亲身份)3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a马克思主义:私有财产资本主义+b激进女性主义:父权制=c社会主义女性主义)4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社会性别的(妇女的美德及其价值)5存在主义的(第二性他者受压迫)6后现代的(他者自由反抗的优越性)7多元文化和全球的(自我是分裂的、文化殖民)8生态主义的(自我与他者彼此相关联)P10 所有的精神探求过程都是要把我们从无所不知的权威主义陷阱里解放出来,在这方面,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总有继续发展、完善、反省和拓展的空间。

第一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1 18世纪、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想根源权力高于善古典主义者、意志自由论的自由主义者不干预市场自由社会福利或平等的自由主义者弥补不利处境调节不平等1.1 18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教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9年开始写作)工业化劳动力离家进入公共场所《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Rights of Woman)太太被圈养崇拜理性牺牲感情1.2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约翰·斯图尔德·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1869)消极的妇女美德哈里雅特·泰勒(穆勒)《妇女的选举权》(1851)谋生所有阶级的妇女合作:《论婚姻和离婚的早期论文》(1832)2 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P26整个19世纪美国的女权运动,包括妇女投票权运动都和废奴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绝不是偶然的。

女性主义---社会思潮

女性主义---社会思潮

浅析西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潮摘要:发端于19世纪末叶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由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发展而来的女性主义思潮和女性主义运动,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依次经过了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当代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等阶段。

毋庸置疑,时至今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依然具有理性分析的必要性。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潮呼应和折射出西方世界的人文传统意识,它要求不分性别、同等对待的方法标示了追求两性平等的起点。

但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过于强调实现男女的同等权利,忽视了女性自身的独特性,这对其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女性主义思潮;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价值分析一、女性主义思潮及其发展「女性主义」的英文字feminism,是源自于法国的feminisme。

根据柯德教授的研究,1880年代创立第一个妇女参政权会社的法国女士奥克雷最先提出了这一词汇。

1890年代,法国妇女团体或妇女刊物虽然时常引用它,但是温和派的妇女平权倡导者往往要与他保持距离,自称她们的组织是「女性的」而非「女性主义的」。

直到二十世纪初「女性主义」才被法国各派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者所接受。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源于欧美的重要思潮,自产生起的一个多世纪里,伴随着欧美社会发展的脉动,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浪潮。

第一次浪潮发生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此时欧美各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自由、平等、民主的观点早已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政府仍然拒绝给予革命时期曾与男性并肩战斗的女性以平等权利。

受到愚弄的女性们遂奋起抗争。

她们要求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政治、经济权利,分享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果实,这就引发了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这一浪潮的思想成果,以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泰勒的《妇女的选举权》、约翰·穆勒的《妇女的屈从地位》等著作问世为标志。

由于这一次女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争取女性在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城的合法权利。

现代哲学中的女性主义哲学思潮

现代哲学中的女性主义哲学思潮

现代哲学中的女性主义哲学思潮现代哲学是指20世纪以来涌现的一系列哲学思潮和理论,其中女性主义哲学思潮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女性主义哲学思潮旨在探讨与女性相关的哲学问题,批判传统哲学中的性别偏见,并提倡性别平等与女性利益的认可。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核心概念与观点以及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女性主义哲学思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

尽管女性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权益,但在哲学领域中仍然被较为忽视。

第一波女性主义者开始对传统哲学理论进行批判,并提出了性别平等的诉求。

然而,由于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些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直到20世纪6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给予了女性主义哲学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女性主义哲学者开始研究性别和性别权力关系在哲学思考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概念。

如弗雷尔、德波、芙里德曼等女性主义哲学家提出了“女性经验”、“男权文化”、“性别标准”等概念,丰富了女性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二、核心概念与观点1. 性别建构:女性主义哲学认为性别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产物,超越生理性别的限制。

性别建构理论指出,社会和文化对于性别的期望和规范,限制了个体的性别自主和发展。

2. 男权文化:女性主义哲学批判了存在于社会和文化中的男权文化,认为它使得男性的利益和惯例成为主导,并导致了性别不平等的存在。

女性主义哲学呼吁消除男权文化的束缚,实现性别权利的平等。

3. 女性经验:女性主义哲学强调女性独特的经验和视角。

女性经验理论指出,传统哲学主要是由男性书写和思考产生的,无法涵盖女性的真实经验。

因此,女性主义哲学呼吁女性经验的被认可和重视。

三、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女性主义哲学思潮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哲学对于男性思维和经验的偏见,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范式。

其次,女性主义哲学批判了性别不平等的存在,倡导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认可。

当代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潮的探究

当代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潮的探究

当代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潮的探究自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兴起以来,女性的观点和议题逐渐开始得到文学界的关注。

女性主义思潮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女性在文学中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本文将探讨当代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潮的表现和影响,以及这些思潮对当代女性的意义。

一、女性主义思潮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女性主义思潮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和发展。

女性主义思潮的理念在文学中表现为对女性形象的重塑和对女性话语权的追求。

女性主义文学摆脱了传统文学中男性视角对女性形象进行定型的做法,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验展现得更加细腻和深刻。

在当代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影响对于女性形象和话语权的塑造尤为明显。

首先是女性形象的重塑。

女性主义的出现让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多元化和多面向。

传统文学中对于女性的描绘多数基于男性想象和审美,往往流于刻板和片面。

而在女性主义文学中,女性形象变得形态各异,展现了更为丰富的人性和女性的生命体验。

比如,当代女性小说《小时代》系列中的女性角色就十分丰富和多彩,涉及到职场女性、奢华入流的年轻女孩、成长中的少女等等。

这些角色的生命经验不仅包括了爱情、婚姻、家庭等传统领域,还包括了事业、友情、精神独立等现代女性面临的诸多问题。

这些形象塑造的细节和深度让读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女性,更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女性的情感和思考。

其次是女性话语权的追求。

女性主义让女性在文学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空间。

传统文学中女性的话语获得的关注度较低,常常被视为精神和生理上的弱者。

但是在女性主义文学中,女性话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和关注。

女性角色通过自身的思考、发言和行动大声反驳了传统对于女性的刻板定位,从而展现了其生命的价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比如,在小说《苦难世家》中,毛生在家庭重男轻女的环境中不断奋斗,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建立,成为当地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领导干部。

她所表现出的女性力量不仅是生理层面的坚韧,更是精神层面的坚强和自我超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Feminist thought: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 2 e 1998 )胸怀全球生活——致中国女性主义者们的一封信鸣谢导言: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女性主义思潮的“父”标签和旧标志:教学工具1自由主义的2激进的(a自由主义的:雌雄同体和生育控制;b文化的:重估性别气质价值和母亲身份)3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a马克思主义:私有财产资本主义+b激进女性主义:父权制=c社会主义女性主义)4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社会性别的(妇女的美德及其价值)5存在主义的(第二性他者受压迫)6后现代的(他者自由反抗的优越性)7多元文化和全球的(自我是分裂的、文化殖民)8生态主义的(自我与他者彼此相关联)P10 所有的精神探求过程都是要把我们从无所不知的权威主义陷阱里解放出来,在这方面,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总有继续发展、完善、反省和拓展的空间。

第一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1 18世纪、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想根源权力高于善古典主义者、意志自由论的自由主义者不干预市场自由社会福利或平等的自由主义者弥补不利处境调节不平等1.1 18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教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9年开始写作)工业化劳动力离家进入公共场所《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Rights of Woman)太太被圈养崇拜理性牺牲感情1.2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约翰·斯图尔德·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1869)消极的妇女美德哈里雅特·泰勒(穆勒)《妇女的选举权》(1851)谋生所有阶级的妇女合作:《论婚姻和离婚的早期论文》(1832)2 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P26整个19世纪美国的女权运动,包括妇女投票权运动都和废奴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绝不是偶然的。

《妇女、种族和阶级》安吉拉·戴维斯1840年伦敦世界反奴隶大会不许可女性发言1848年纽约塞内卡会议《感性宣言》内战安东尼、斯坦顿:全国妇女投票权协会革命和激进的女性主义纲领;露西·斯通:美国妇女投票权协会改良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纲领3 20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第十九条修正案通过冬眠1960 斯坦顿、安东尼经济机会和公民自由a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妇女权利小组,改良精英制度。

全国妇女组织(NOW)全国妇女政治核心小组(NWPC)妇女公平行动联盟(WEAL)b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妇女解放团体,以社群取代“制度”来自地狱的妇女国际恐怖主义密谋(WITCH)红袜子(Redstockings)女性主义者(Feminists)纽约激进女性主义者(New York Radical Feminists)“全国妇女组织”1966 20世纪美国第一个明确的女性主义团体4 20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男女同等对待还是区别对待?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1963)(The Feminine Mystique)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和受过教育的妇女的角度建议女人像男人一样《第二阶段》要求女人成为女人《年龄的喷泉》(1993)老年人雌雄同体离开女性主义靠近人道主义人格5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当代方向Sex不能决定gender6 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6.1 批评一:妇女能像男人一样吗?妇女愿意这样吗?她们应该这样吗?埃尔西坦《为什么女人不能更像男人》(《第二阶段》)6.2 批评二:妇女并非仅以理性和自主性生活贾格尔《女性主义政治学与人性》6.3 批评三:作为种族偏见者、阶级偏见者和异性恋者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7 结论教育、法律、职业保障第二章激进女性主义:自由派和文化派的不同角度1 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的女性主义者:对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诠释1.1 分析社会性别特征(“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压迫盖尔·鲁宾:性/社会性别制度是“一套安排,社会通过这套安排把生物学意义上的性转变为人类活动的产物”1.2 某些激进自由派女性主义者观点:米利特和费尔斯通米利特(Millett)《性的政治》(Sexual Politics)(1970)社会等级制度取代了所有其他不平等——种族、政治、或经济不平等的形式男性-女性的关系是所有权利关系的范式舒拉米斯·费尔斯通《性的辩证法》(Dialectic of Sex )1.3 某些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的观点:弗伦奇和戴利的观点《超越权力》(Beyond Power)《超越父神》(Beyond God the Father )1.4 分析在性欲方面的压迫特征(“男性主控”和“女性屈从”)1.5 色情作品:男性控制女性性欲的症候和象征还是女性控制女性性欲的机会?激进自由派:性激情无须禁忌1982激进文化派:男性是主体女性是客体/ 巴纳德血缘性学研讨会1.6 女同性恋:仅仅是性选择还是由女性控制女性性欲的范式安·科迪特《阴道性高潮神话》(The Myth of the Vaginal Orgasm)2 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生育对妇女是诅咒还是祝福?2.1 自然生育:妇女受压迫的原因激进自由派:费尔斯通皮尔西《时间边缘的女人》2.2 自然生育:妇女解放的源泉激进文化派:里奇《女人所生》(Of Women Born)女性终极权力——生育权力3 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的女性主义者:母职对妇女是有利还是不利?3.1 反对生物性母职的例证3.2 拥护生物性母职的例证3.3 使女人成为母亲的条件是什么?遗传、受孕以及/或养育关系4 对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的批评4.1 妇女本性:这是妇女“善良”的根源吗?4.2 二元对立:阻碍激进女性主义思想发展的绊脚石?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妇女受压迫并不是个人蓄意行动的结果,而是个人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1 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其中的女性主义内涵1.1马克思主义的人性概念1.2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剩余价值1.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异化1.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and the State)(1845)婚姻再生产劳动分工3 当代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3.1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家庭3.2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3.3 家务计酬运动3.4 可比性价值4 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4.1 社群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埃尔西《公共的男人/私己的女人》(Public Man/ Private Woman)家庭:经济单位/情感单位4.3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5 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妇女解放有赖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只有消灭父权制,才能摧毁资本主义制度6 在两个前线作战:向资本主义父权制的双头兽发动进攻6.1 朱丽叶·米切尔《妇女地位》、《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6.2 艾里斯·杨6.3 阿利森·贾格尔《女性主义政治学与人性》异化7 结论第四章精神分析和社会性别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雌雄同体正面气质社会性别:生物心理文化坚持女性气质1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根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 女性主义对弗洛伊德的普遍批评3在女性主义方向下对精神分析的探讨3.1拒绝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阿德勒霍尔内汤普森3.2 支持或反对双亲共同抚育的女性主义者个案丁内斯坦《美人鱼与牛头怪》乔多罗《重建母职》3.3发展女性主义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再诠释米切尔《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4 社会性别女性主义4.1卡罗尔·吉列根《不同的声音》(In a Different Voice)4.2内尔·诺丁斯:关怀、妇女、邪恶4.3对吉列根、诺丁斯关怀伦理学的批评5 结论第五章存在主义女性主义1 萨特的《存在于虚无》:《第二性》的理论背景黑格尔:自我异化的精神观照的自我;被观照的自我萨特:自由是祝福,更是诅咒自为的存在(being-for-itself)自在的存在(being-in-itself)个人是自觉的,选择与确立的负担为他的存在(being-for-others)共在2 西蒙娜·德·波伏娃:为妇女的存在主义2.1 妇女的命运和历史2.2 关于妇女的神话2.3 当代妇女的生活3 对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3.1社群主义者的批评3.2对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哲学批判4 结论第六章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妇女受压迫,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拒绝发展出一个无所不包的解释和解决方法1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国女性主义)思想所接受的主要影响2 后现代女性主义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什么女性是第二性?(波)为什么妇女是他者(后)3 后现代女性主义与解构3.1 雅克-拉康3.2 雅克-德里达批:理性中心、阳具中心、二元论4 后现代女性主义:三种视角4.1 埃莱娜·西苏4.2 露丝·伊莉格瑞4.3 朱莉亚·克里斯多娃5 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批评6 结论第七章多元文化与全球女性主义1 多元文化女性主义概述2 美国多元文化女性主义的根源3 黑人妇女和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种族和阶级的连锁系统贝尔·胡克斯沃克《紫色》妇女主义者(黑人)4 全球女性主义概述5 多样性与共性6 “妇女问题”与“政治问题”7 同一与多样:道德绝对论与道德相对论8 结论第八章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性化1 生态女性主义的根源2 生态女性主义:新的哲学还是老的梦想2.1 生态女性主义的问题:是否将妇女与自然相联系2.2 切断妇女与自然联系的论点:波伏娃奥特纳2.3 强调妇女与自然联系的论点:自然或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玛丽·戴利《妇科/生态学》苏珊·格里芬2.4 精神的生态女性主义者斯塔霍克丁内斯坦沃伦3 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3.1 自然或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3.2 精神的生态女性主义3.3 社会和社会-建构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3.4 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改革的社会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4 结论结语边缘与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