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天津医药2023年11月第51卷第11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马萌雪1,马萍2,徐清斌2△,张世昌2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纳入1061例AMI患者,分为模型构建的训练集(786例)和模型验证的测试集(275例)。
利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构建AMI患者发生HF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结果利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年龄、心率(HR)、ST段偏移、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共7个变量建立模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0.718×ST段偏移+0.042×年龄+0.037×HR+0.000294×NT-proBNP+ 0.040×Hcy+0.220×Fib-5.617×LVEF-5.781。
预测模型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817~ 0.875),敏感度为78.50%,特异度为76.60%。
校准曲线显示训练集患者HF的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相符。
利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AUC为0.848(95%CI:0.801~0.896),敏感度76.40%,特异度78.00%。
结论AMI患者发生HF与ST段偏移、年龄、入院HR、NT-proBNP、Hcy、Fib、LVEF有关,利用以上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有助于早期识别此类患者。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危险因素;预测;列线图;敏感性与特异性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58/20230055Construc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 with heart failureMA Mengxue1,MA Ping2,XU Qingbin2△,ZHANG Shichang21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and Special Needs,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750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of heart failure(HF)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and use the selected indicators to construct a risk prediction model.Methods A total of1061AMI patients were included,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model-constructed training set(786cases)and the test set(275cases).Lasso regression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build a predictive model for HF occurrence in AMI patients,and a Nomogram diagram was drawn.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d calibration curv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iscrimin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model.Results Lasso regression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select7variables to establish the model,including age,heart rate(HR),ST segment deviation,N-telencephalic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homocysteine(Hcy),fibrinogen(Fib)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The regression equation for constructing predictive model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Logit(P)=0.718×ST segment 作者单位: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老年与特需医学科(邮编750000),2心血管内科作者简介:马萌雪(1995),女,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患者背景介绍本文基于一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名为张明,是一名65岁的男性。
张明平时是一名退休教师,因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
在一次晨练时,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送至急诊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诊断,确认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张明需要接受新活素等药物治疗,并进行心血管手术。
他的家人对他的病情非常担忧,而张明本人也感到恐惧和焦虑,面对未来的康复之路充满了困惑。
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张明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帮助他尽快康复。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1.2 诊断情况在进行护理体会的探讨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清晰的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率不规则等症状。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确认患者的确诊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而心力衰竭则是由于心脏功能减退引起的机体对血液的不足反应。
合并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往往因心功能受损严重,病情变化快速,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来稳定病情。
诊断结果对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至关重要,只有准确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护理人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时,及时有效地获取和评估诊断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3 护理重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这类患者常常情况危急,需要及时、正确的护理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管理等基本护理工作,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以全方位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HF),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一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支持。
左西孟旦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功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和氧供,从而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新活素是一种利钠利尿剂,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室内压,改善心脏排血功能,从而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通过多种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行干预,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发现,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组的患者在短期内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均优于安慰剂对照组。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组的患者在心衰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实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临床研究还表明,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安全性良好。
这种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增加严重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在临床实践中,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可以安全地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有望成为临床标准治疗方案。
由于本文受条件限制,还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支持。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部分心肌坏死 、 维化 、 纤 缺血 等 并 存 , 肌 重 构 , 室 扩 大 , 心 心 心 肌 心 电功 能 异 常 , 肌 收缩 力 减 弱 或 收缩 不协 调 , 心 心输 出量 降 低 致 长 期 低 血 压状 态 。另 外 , 类 患 者 可 有窦 房 结 、 室交 界 此 房 区供 血 不 足 , 退 行性 变 , 起 心 脏 起 搏 、 导 功 能 异 常 而 出 或 引 传
[ 键 词 ]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年 人 ; 征 ; 后 关 老 特 预 [ 图分 类 号 ] R 5 2 2 中 04 .2
一
[ 献 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80 —0 4 —0 文 0 8 8 92 0 )3 3 4 2
无 痛 性 心 肌 梗死 A组 发 生 2 2例 (6 )B组 发 生 1 4% , 3例
般 老 年人 (0岁 以 上 )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较 严 重 , 累 6 冠 受
冠 脉 较 多 , 发 生 急性 心肌 梗 死 的 预后 密 切 相 关 。本 文 将 4 与 8
例老年 A MI 者 I 特 征 及 预 后 情 况 与 6 患 临床 7例 非 老 年 A I M 做 对 照 比较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临床 资 料
老 年 人 急性 心 肌梗 死后 的临床 特征 及预 后 分 析
马 金 涛 张 敬 明 ,
( .宁夏 青铜峡 市人 民医院 , 1 宁夏 青 铜峡 7 1 0 ; .宁夏 中卫 市人 民医院 , 560 2 宁夏 中卫 7 5 0 ) 5 0 0
[ 要 ] 目的 探 讨 老 年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MI后 的 临 床 特 征 及 预 后 。 方 法 对 4 摘 A ) 8例 老年 A IA 组 ) M ( 的梗 死部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和预后
急 性下壁心肌梗死 中, 近一半存在右室心肌梗死 。 研究
表明 , 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 者病死率大大增加。 合并右心室 梗死者梗死相关 血管 为右冠状动脉近、 中段( 右室支发出以
前) ,故右胸导联 s T段抬 高t01 > . mV是右室梗死最特异的 改变。下壁梗死 时出现低血压 、 无肺部哕音、 伴颈静脉充盈 或 K am u 症 ( ua a l 吸气 时颈静脉充盈 ) 是右 心室梗死的典型
正确 的治疗方案 ,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f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 心力衰竭 ; 临床特点
急 性 心 肌梗 死 是 由于冠 状 动 脉 急性 闭 塞 引起 的心 肌 缺
( 急性肺 水肿) V 心源性休克 。住 院中如 出现 KUp分 ;1指 ii 级 ≥Ⅱ者定为心力衰竭。
2 统计 学处 理
显著性意义。
问, 平均年龄为(37 04 岁。患者 明确有原发性高血压 6 .±1.) 者有 4 , 3例 糖尿病者有 1 , 0例 高血脂者有 1 5例。 患者入 院 时常规做 1 导联心 电图检查 , 院后动态 观察心电图及心 8 入 肌酶谱变化 , 并连续监护至少 3 d以检测心律失常。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衰组 , 二者有统计学差异 , 逻辑 回归 分析显示心衰与右室梗死独立相关 。 36 心衰组患者死亡人数 为 1 例( 58 , 心衰组患者 . 1 4 .%)非
年龄较大 ,提示年龄越大 , I 伴发心力衰竭 的可能性越 AMI
高, 这与老年人心脏 、 外周血 管退 行性改变有关 : 由于年龄 老化 , 心室肌纤维 的弹力蛋白和胶原 组织 变性 , 使心室顺应
1 资料和方法 20 0 5年 一 0 9年 于发病 2 h内入 院 的 A MI 20 4 I 患者 9 3 例 , 中男 性有 7 其 6例 , 女性有 1 。年 龄在 4 — 5岁 之 7例 68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1. 引言1.1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居高不下。
心力衰竭(HF)则是一种心脏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症,常常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出现。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不佳,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新药物组合。
左西孟旦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的范围,而新活素则是一种特异性调节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的药物,对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被认为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具体效果尚需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展望。
【2000字】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该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全面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优劣,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有力支持,为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组接受左西孟旦和新活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治疗方案严格按照指南和标准进行,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随访和监测。
疗效评价主要包括心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心肌梗死区域缺血情况、心脏影像学指标变化等方面。
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近期预后分析
近些年来 共收治 老年急性 心肌梗死患 者 2 4 7例 ,并 以此为临 床资料 ,并根据 年龄 的不 同进行不 同的预后 年龄不 同的老年 患者在心肺 功能 、高 血压等方 面存 在着较 大的差异 。结 论 随着心肌梗死
患者年龄的增加 ,其病症 的危 险程度 随之增 加。
【 关键词 】 老年患者;心肌梗死 ;预后
情况 进行 比较 分 析 。
死 的病症时 ,其发生梗死 的范围相对较小 ,但 是其
并 发 症 的情 况 相对 较 为严 重 ,原 因在 于 老 年 患 者其
D O I :1 0 . 3 7 6 0 / e ma . j .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3 . 1 3 . 0 3 4
者其发病率为 4 4 . 6 %,明显高于年龄低 于 7 0 岁 的患 患 者 的预后 。 者 ( 2 9 . 9 %) 。溶栓 的 比较 ,年龄超过 7 O 岁 的患者 在接受溶栓类药物治疗之后 ,其血倾 向显著提升。 但是该方 面的因素并不对患者 的死亡率造成影响 , 患 者 出现 的死 亡现 象通 常属 于 心脏性 死亡 。
血管发生一定程度 的变化 ,官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缩 小, 心脏的负荷显著增加 。 根据本院的研究结果显示 , 年龄超过 7 0 岁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 ,其预后 隋况相
1 9 81
作者单位 :3 3 3 0 0 0 景德镇市第 三人 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通信作者 :华永平 ,E — m a i l :h u a y o n g p i n g 7 8 @1 6 3 . t o m
心 肺 功 能 方 面 以及 死 亡 率 方 面 的差 异 。在 对 老 年 心 的机能将会出现 明显下降 ,导致其免疫力降低 ,进
浅议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预后
1ot em . ti 。a “ l H 日 As s 况 iat i朋 . Cl in ie司 既 no n, a.‘ 盯眨 lp n”. t and ar d co m 卜 1 -
从本文 可见老年急性 心梗 有以下特点 :① 临床症状不典 型 , 因不明显 , 诱 无胸 痛者居 多: 有的 以胸闷为主要 症状, 本 文 中无痛性心梗达 6 .4 % , 4 这可能 与老年人 痛觉迟钝 , 阂 痛 增高有关 , 老年人常合并脑血管病 , 使大脑组织供 血不足 , 感 觉迟钝所致 ;还常合并 糖尿病 , 而糖尿 病可导 致感觉神 经病 变 , 以其他症状为首发 .常见有 意识模糊 、 而 晕厥 、 脑卒中、 气 促、 呼吸困难 、 腹痛等 , 主要是 因为 老年人多有脑 动脉 硬化供 血不足 , 发生心梗时 , 心排量下降 , 一步加重脑缺血 而出现 进 神经系 统症状 ;老年人 心室舒 张功能减 退, I 时使 心室舒 AM 张末期的血压 升高 , 生肺 淤血 而使 呼吸 困难 比胸痛更 明 发 显 ;AM工 引起迷走神 经刺激 和应激性 溃疡 , 常 故部分患 者以 消化道症状为首发 ;②并 发症 多: 本文 老年组并 发心力 衰竭 及严重感染与对照组 比较有统 计学 意义( 尸< 。 ) , 年人 .o5 老 多并发急性左心衰、 心源性休克、 严重 心律失常 , 因为老 年人 心脏储备能力下降 当心梗面积较大 时对左 心室功能影 响较 大, 易出现泵衰竭, I 心排量下降更 加明显 , AM 血液动 力受影
陈树 宝 儿科学新 理论与新 技术. 上 海科技 出版社, 7 : 199
1 】 一 20 0
浅 议 老 年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临 床 特 点 及 预 后
马 焕 彩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应用新活素治疗效果观察
研究背景与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 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内 分泌激素,具有扩张血管、利尿排钠、降低心脏 负荷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心力衰竭(HF)是AMI的常见并发症,进一步增 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 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诊 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 心肌酶学检查和超声心动图等手 段。
治疗
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 疗、心脏起搏治疗、机械通气等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新活素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药物,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炎症反应等,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 一种严重的临床状况,需要及
时有效的治疗。
新活素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 药物,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和舒
张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新活素在急性 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 的治疗效果,发现新活素能够 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 功能。
新活素的使用是安全的,没有 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负担。
促进心肌修复
新活素还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修 复和再生,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和坏死,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
缺点分析
01
02
03
价格较高
新活素是一种比较昂贵的 药物,长期使用会给患者 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使用新活素后 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头痛 、头晕等不良反应,需要 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论断。
方法:对60例老年ami中并发心力衰竭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
结果:发生心力衰竭24例,检出率40%。
其中典型心前区疼痛10例,占41.7%;其他临床表现14例,占58.3%。
结论:老年ami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并发症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诊断【中图分类号】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52-01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易于并发心力衰竭疾病。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老年ami患者60例,其中24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4例均为2000年后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61~84岁,平均74.6±6.4岁。
入院时发生心力衰竭3例,其他均发生在1周内。
1.2 方法:本组分析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
在60例老年ami 中选择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统计后分析。
2.结果2.1 病情:发生心力衰竭24例,检出率为40%。
心功能(nyha)ⅱ级10例,ⅲ级8例,ⅳ级6例。
2.2 部位:3例患者发生在心内膜下,4例患者发生在高侧壁,5例患者发生在下壁,12例患者发生在前壁。
2.3 患者的临床症状:10例患者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的表现,占41.7%。
不典型疼痛14例,占58.3%,其中胸闷6例,上腹胀痛2例,剑突下疼痛伴有恶心、呕吐2例,1例患者有肩背部疼痛的表现。
3.讨论文中的患者情况显示,高龄患者发生此疾病后有40%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其主要原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其缺血缺氧后致使患者的心肌细胞发生纤维化、萎缩、退行性变性的表现,致使其收缩力出现减弱的情况,致使其心肌储备能力出现了下降的表现,从而发生此疾病。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老年病人的护理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老年病人的护理杨红蕾关键词:老年病人;肺部感染;急性肾衰竭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6.064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2C-3454-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此病发病突骤,常累及多个器官,病死率高。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又称为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或称多器官衰竭,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或大手术等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并发一个以上系统或(和)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或衰竭,一般肺先受累,其次为肾、肝、心血管、中枢系统、胃肠、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的特点是继发性、顺序性和进行性。
我院于2012年6月21日收入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脏器衰竭的老年女性病人,经过支架置入、肾脏替代性治疗等措施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82岁,于4h前晚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不适急诊入院,程度剧烈,呈刀割样,向背部放射,伴胸闷、恶心。
体检:体温36.4℃,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
触诊:剑突下压痛,Murphy征阳性,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ST段压低呈心肌缺血样改变。
平素体健,糖尿病史多年,血糖控制不佳。
辅助检查:心脏彩超示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胆囊结石并炎症;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明显增粗增多,双肺多发高密度影,以左肺及右肺门为主。
病人于入院后14h诉胸骨后持续性疼痛,伴颈部紧缩感,查心电图示下壁、前壁ST段压低较前明显,溶栓处理后,症状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趋势
J dt .Ho h n,MD ui S h c ma
frt e NRMI I v s g t r o h n e t ao s i
(5 1 例 [.% ] 2 1 86 合并心源性休 克 , 中 7 3 [9 ] 3 其 6 2% 入院时 已有心 源性休克 ) 5 。研究
维 死 合 并 心 源 性 休 克 患 者 的治 疗 和 预 后 趋 势
Tr n s i a a e e t a d e d n M n g m n n Ou c m e o te s t o s f Pa int W ih t
住 院 患 者 最 主 要 的 死 亡 原 因 。
结果 : 在有血 管重 建能力的医 院, 接 P I 直 C 率从 2.%上升到 5.% ( 0O1 , 74 47 P< .0 )
S O K随机试验。 证实 , H C 与先用 药 这与 s 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中使 用 P I C 比率 的变 化平行 。急性 冠状 动脉旁 路移 植手 物治 疗 ( 括 主动 脉 内球 囊 反 搏 术率变化不大 ( 2 1 包 从 . %到 3 2 ) .% 。倾 向校正后 多变 量分析显示 , 直接 P I C 与住 院期 间
D vd J P s a i . at a,MS
Na a v r t n E ey,MD,MPH h T n ih o s y ia Sc r v k ,MD
知之甚 少 。
目的 : 评价合并 心源性休 克的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实施早 期血 管重建 的趋 势和死亡
率 , 了解 国家指 南是 否对血 管重建率产生影 响。 以便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1. 引言1.1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
AMI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心肌坏死和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则是一种心脏功能减退、泵衰竭的病症,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心脏无法有效供应全身组织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素。
目前,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作为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新药方案备受关注。
左西孟旦作为一种强效的抗凝血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肌梗死病灶的血栓形成,减小梗死面积;而新活素则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已经说明了本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疾病的严重性,为下文正文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案的介绍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等,来探讨该治疗方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医学领域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进展。
我们将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力求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而左西孟旦和新活素作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失去正常的收缩力和泵血功能,导致组织供血不足。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坏死、心肌重构和功能损伤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功能损害: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等。
患者常伴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症状。
2. 明显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时心室容积增大,心肌重构导致心室壁厚度减薄。
这些表现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3. 全身循环功能下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导致心排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表现为乏力、气促、水肿等。
4. 心血管事件再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过重,容易导致心血管事件再发,如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等。
预后分析是对患者疾病发展及生存状态的评估和预测。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心肌梗死范围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
一般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后较差。
病情严重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更为不良。
心力衰竭的程度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心功能损害越严重,预后越差。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早期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减少心源性疾病的风险。
对于已经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诊及早期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对于已经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ACE抑制剂等,改善心功能,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对于临床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医生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关注。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症状及体 征基本 }肖失 ,心功能改 善 >2级 为显效 ;症 状及体
1 资 料 与 方 法
征好转 ,心功能改善 1级为有效 ;未达 上述标准 为无效 。总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016年 11月 ~2017年 11月本 院收 有效率 :(显效 +有效 )/总例数 ×100%。
治的 AMI后 心力衰竭老年 患者 62例作 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 1.5 统 计学方 法 采 用 SPSS19.0统计 学软件处 理数据 。计
疗 方法不 同分 为研究组 与对照组 ,每组 31例。对 照组 年龄 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柃验 ;计数资料
61~78岁 ,平 均 年 龄 (72±5.32)岁 ;研究 组 年 龄 62~79岁 ,平 以率 (%)表 示 ,采 用 检验 。P<0.05表示 差异具 有统计 学
均年龄 (71 4-5.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 意 义 。
意 义 (P>0.05),具 有 可 比性 。
2 结 果
1.2 纳 入及排 除标 准 纳入 标准 :① 符合 疾病诊 断标 准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 比较 治疗前 ,两组
且经心 电图与冠脉造影证实 ;② 经过本院伦理会 审核 ;③得 LVESV、LVEDV、LVEF水 平 比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fP>0.05)。
到患者及家属 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所选样本 心功 能分 治疗 后 ,两组 LVESV、LVEDV、LvEF水平 优于 治疗前 ,日.
级 Ⅱ~Ⅲ级 ;⑤ 2周 内未 出现出血性脑卒 中 ,6个月 内未 出 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张武静【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6【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加用rhBNP治疗.并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LVEFLVDd、Hs-CPR、NT-proBNP水平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5.71%,比对照组的64.29%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与LVDd水平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患者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LVDd水平的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LVDd水平的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PR与NT-proBNP水平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PR与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NP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患者的症状与有关指标充分改善,使患者的健康生存周期明显延长.【总页数】2页(P174-175)【作者】张武静【作者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干诊科,辽宁沈阳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 [J], 孙艳霞2.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J], 崔梅梅;杨兰3.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分析 [J], 肖淑华;戴永淦;游慧玲;林萍4.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J], 岳玉鸽5.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J], 岳玉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发表时间:2016-11-25T16:09:38.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作者: 1王沣通讯作者:刘霞[导读] 可能是由于冠脉造影提供的诊断依据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的把握时机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
南京市浦口中医院 2118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与临床预后。
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5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冠状造影情以及死亡率。
结果:528例患者中有首发心力衰竭者共214例,对照组有314例。
研究组患者中采用冠脉造影的患者有98例;对照组中采用冠脉造影的患者共有198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相较与对照组患者中服用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药物的人数也较少。
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5.8%,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见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首发心力衰竭的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发病后应尽早诊断,给予患者全面的治疗,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脉造影;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1],每年约有300万人应患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死亡。
左心室功能失调可以表现为心力衰竭或心愿新型休克,大量研究调查显示[2],心力衰竭的1年和5年死亡率极高,同时在住院率也位居前列。
我国每年约有200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而其中至少有50万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
如此庞大的患人群,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
本文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接诊的5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性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528例,男性282例,女性24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4±10.1)岁,发病到就诊时间0.5~7h,平均发病时间(0.7±0.3)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Ⅲ级:重度心力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肺罗音出现范围 O 0
大于两肺 的5%,病 死率3 ~4%。I级 :出现 心源性休 克 ,收缩压 0 5 0 V
小于9m H ,尿少于每小 时2 m ,皮肤湿 冷 ,发绀 ,呼吸加速 ,脉 0m g 0L 率 大于 10 分 ,病 死率8 ~9%。指心源性 休克 。Klp分 级 Ⅱ 0 次/ 5 5 ii l 者
1 ii .Kl 2 l p分级标准
I :指无 肺罗音 和第三心音 ,但P WP ( 毛细血 管楔 嵌压 ) 级 C 肺
可升 高 ,病 死率 0 %; Ⅱ级 :轻至 中度 心力 衰竭 ,肺 罗音 出现 范 ~5
围小 于 两 肺 野 的5 %,可 出 现第 三 心 音 奔马 律 、持 续性 窦 性 心 动 0 过速 或其 它心 律 失常 ,静 脉压 升高 ,有 肺淤 血 的x线表 现 ,病 死 率
亡原 因之 一 。老年 人伴 随疾病 多,大部分脏器 功能均有不 同程 度的减 退 ,A 并发心力 衰竭的预后往往 不佳 ,了解影响老年A 合并心力 MI MI 衰竭预 后的相关危 险因素 ,对于提 高老年A 合 并心力衰竭患 者生存 MI 率有重要 的临床意 义。本文就本 院收治 的老 年人A 合并心力 衰竭患 MI 者 的预后 作一 回顾 性对 比分析 ,从而探讨 影响老年A 合 并心力衰竭 MI 的预后 因素 。 1资 料 与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选择2 0年9 至2 1年8J 08 f 00  ̄在我 院首次就诊 的老年急性心肌梗 死 l 患者52 ,所 有患者均符合 中华 医学会急性心肌梗死 的诊断标准Ⅲ 3例 。 合并心力 衰竭的患者共9 例 ,其 中男 6 ,女3例 ,年龄6 ~8岁 ,梗 8 1 7 0 2
死部位 :前 间壁3例 ,前壁2例 ,下壁2 例 ,其 他1例。心力衰竭 部 5 7 5 1
52 MI 共有9例合并心力衰竭 ,占1. %;将性别、A 3例A 患者 8 4 82 MI 危 险因素、既往冠心病 史 ,恶性心律 失常、休克 、心肌 梗死部位及范 围 ,不同治疗方法进 行单因素分析 ,并对 各种临床 因素进行分析 ,结 果显示 高血压 、恶性 室性心律失常 、休克 、广泛 前壁 合并侧壁心梗 、 下壁合 并后壁右室心梗 及急诊介入治疗 ,是住院病死率 的影响 因素 。 详见表 1 。将上述相 关因素进行 多因素L gsc o ii t 回归分析 ,结果 发现高 血压 、恶 性室性心律 失常、休克 广 泛前壁合并侧壁 心梗是A 合并 MI 心力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 ,急诊 介入治疗是保护 因素 ,见表2 。
验 室检 查结 果 , 包括 一般 情 况 、八 院查体 、 既往病 史 、危 险 因素 、合 并 症 、并 发症、血 清 学检 查、 常规血 清 生化 检 查、 治疗情 况 、住 院期
间 死亡 情 况等 。结果 52例 AMI 3 患者共 有 9 例 合 并心 力衰竭 , 1. % 将 性别 、 MI 险因素 、 8 占 82 4 A 危 既往 冠心病 病 史 , 恶性 心律 失常 、 克、 休 心肌 梗 死部 位及 范 围 ,不 同治疗 方法进 行 单 因素 分析 ,并对各 种 临床 因素 进行 分析 ,结 果显 示 高血 压 、 恶性 室性 心律 失 常、休 克、广 泛前 壁合 并侧 壁心梗 、下 壁合 并后 壁 右 室心梗 ,是 住 院 病死率 的影 响 因素 。 详 见表 1 。将 上述 相 关 因素进 行 多 因素 L gsc 归分 析 ,结 果 发 oii 回 t 现 高血压 、恶性 室性 心律 失 常、休 克 、广 泛前 壁合 并侧 壁 心梗是 老年 A 合 并心 力衰竭 预后 的危 险 因素 。结 论 高血压 、恶性 室性 心律 失 MI
常 、休 克 、广 泛 前 壁合并 侧壁 心梗 是 A 合 并心 力衰竭预后 的危 险 因素 。 急诊介 入 治疗是 保护 因素 MI
【 关键 词 】老 年 ; 急性 心 肌梗 死 ;心 力衰竭 ;预后 中 图分类 号 :R4 .+ 5 22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 1 6 0 3— 2 6 1 8 9 21 )3— 31 0
急性心肌 梗死是一 种老年人常见 的心血管疾 病之一 ,心 力衰竭为
组间采用舛 验。计数资料采用x 佥 2 检验处理或百分率表示, 在单变量分
析的基础上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进行L g t 逐步 回归分析。 oii sc
2结 果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MI A )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其主要死
圃
固暖一 2 1 年 1 0 1 2月第 9 第 3 卷 6期
・
临床研究 ・ 31 3 辽宁凌海市人 民医院内科 ,辽 宁 凌海 11 0 ) 2 2 0
【 要 】 目的 探 讨 影 响老年 急 性心 肌梗 死合 并心 力 衰竭 的预后 因素。方 法 收 集查寻 并 记 录本组 A 合 并心 力衰竭 患者 的基 本临床 资料 和 摘 MI
定为 心力衰渴。 1 . 3方法
收集查寻并记录本组A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验 MI 室检查结果,包括一般情况、入院查体、既往病史、危险因素、合并
症 、并发症 、血 清学检查 、常 规血清生化检 查、治疗情 况、住院期 间 死亡情 况等。 1 . 4统计学分 析 采用S S I. P S 7 统计软件 进行 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 ±s 0 )表示 ,
表 1急性 心肌 梗死 合 并心 力衰竭 与 未合并 心 力衰竭 患者 临床 情 况比较 【( ] n%)
位 :并发左心力 衰竭7 例 ,并发右 心力衰竭 1例 ,并发全 心力衰 竭6 4 8 例。心力衰竭程度 : Ⅱ 4 ,Ⅲ级4 例 ,Ⅳ级2例 。从 发病 到就诊 级3例 1 3 时间0 ~6 ,平 均 (.±0 )h . h 5 0 8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