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科技翻译学会七届二次年会文件
2010上海世博会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2010上海世博会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上演。
这既是一个综合展览盛会,又是一次消费与投资的盛宴,必将成为长三角各城市拉动发展、促进转型的新机遇。
世博会历来是促进主办城市和国家旅游业及相关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据预计,本届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的观众参会,大量的参展商、赞助商将来参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媒体记者将来参观,这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拉动餐饮、住宿、娱乐、交通、地方特色产品等行业的发展,还将产生近3000小时的媒体报道,这些数量庞大的游客群体和报道将在世博会期间极大地改变、提升、强化、放大人们对上海的印象。
其间共约220万名志愿者将提供问询服务、秩序导引、接待协助、语言翻译、参观协助等服务。
上海世博会不仅在物质文明领域有创新和发展,更会留下丰硕的精神遗产,“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汲取世界智慧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构成了难能可贵的“世博精神”。
下面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四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来看上海世博会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上海世博会通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新材料等可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的财政投入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
举办上海世博会必将加大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带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二、从政治生活来看上海世博会是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海世博会将一个崭新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大大提升了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开放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基于 3D 人脸重建的光照、姿态不变人脸识别
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E-mail: jos@Journal of Software, Vol.17, No.3, March 2006, pp.525−534 DOI: 10.1360/jos170525 Tel/Fax: +86-10-62562563© 2006 by Journal of Softwar e. All rights reserved.∗基于3D人脸重建的光照、姿态不变人脸识别柴秀娟1+, 山世光2, 卿来云2, 陈熙霖2, 高文1,21(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CT-ISVISION面像识别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080)Pose and Illumination Invariant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3D Face ReconstructionCHAI Xiu-Juan1+, SHAN Shi-Guang2, QING Lai-Yun2, CHEN Xi-Lin2, GAO Wen1,21(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2(ICT-ISVISION Joint R&D Laboratory for Face Recognition,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10-58858300 ext 314, Fax: +86-10-58858301, E-mail: xjchai@, /Chai XJ, Shan SG, Qing LY, Chen XL, Gao W. Pose and illumination invariant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3Dface reconstruction. Journal of Software, 2006,17(3):525−534. /1000-9825/17/525.htmAbstract: Pose and illumination changings from picture to picture are two main barriers toward full automaticface recognition. In this paper, a novel method to handle both pose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simultaneously isproposed, which calibrates the pose and lighting to a predefined reference condition through an illuminationinvariant 3D face reconstruction. First, some located facial landmarks and a priori statistical deformable 3D modelare used to recover an elaborate 3D shape. Based on the recovered 3D shape, the “texture image” calibrated to astandard illumination is generated by spherical harmonics ratio image and finally the illumination independent 3Dface is reconstructed completely. The proposed method combines the strength of statistical deformable model todescribe the shape information and the compac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llumination in spherical frequency space,and handles both the pose and illumination variation simultaneously. This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synthesizevirtual views of a given face image and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face recogni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CMUPIE database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existing face recognition methodwhen pose and illumination are inconsistent between gallery and probe sets.Key words: face recognition; 3D face reconstruction; statistic deformable model; spherical harmonic; ratio image摘 要: 待匹配人脸图像与库存原型图像之间姿态和光照的差异是自动人脸识别的两个主要瓶颈问题,已有的解决方法往往只能单独处理二者之一,而不能同时处理光照和姿态问题.提出了一种对人脸图像中的姿态和光照变化同时进行校正处理的方法,即通过光照不变的3D人脸重建过程,将姿态和光照都校正到预先定义的标准条件下.首先,利用先验的统计变形模型,结合人脸图像上的一些关键点来恢复较为精细的人脸3D形状.基于此重建的3D形∗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6033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he “100 TalentsProgram” of the CAS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the Shanghai Municip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of China under GrantNo.03DZ15013 (上海市科委项目); the IS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资金资助)Received 2005-05-16; Accepted 2005-07-11526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 V ol.17, No.3, March 2006状,进而通过球面谐波商图像的方法估计输入图像的光照属性并提取输入图像的光照无关的纹理信息,从而将光照无关的3D人脸完全重构出来,生成输入人脸图像在标准姿态和光照条件下的虚拟视图,用于最终的分类识别,实现了对光照和姿态问题的同时处理.在CMU PIE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现有人脸识别方法对于原型集合(gallery)和测试集合中图像在姿态和光照不一致情况下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关键词: 人脸识别;3D人脸重建;统计变形模型;球面谐波;商图像中图法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 A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金融、法律、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经过近40年的发展,对于均匀光照下的中性表情的正面人脸图像其识别率已经很高[1].然而在一些更复杂的情况下,现有多数系统的识别性能受姿态和光照变化的影响特别大.这是因为当人脸的姿态或光照发生变化时,人脸图像的外观也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所以通常使用的基于2D外观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失效.尽管也有一些基于2D的方法(如基于多视图的方法[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姿态或者光照的变化问题,但我们认为基于3D信息来改善2D图像外观的方法是解决姿态、光照变化问题的最本质的方法.在研究的早期阶段,无论是针对姿态问题,还是光照问题,基于人脸图像外观低维子空间描述的方法都是主要的思路.Eigenfaces[2]和Fisherfaces[3]根据统计学习得到经验的人脸低维的姿态或光照空间.这类方法易于实现,精度较高.但是当测试图像和训练图像集合的成像条件不太相似时,其性能下降得非常严重.由Gross等人提出的Fisher Light-Fields算法[4]通过估计gallery或者测试图像对应的头部的特征光场,并将特征光场系数作为特征集合来进行最终的识别.将此工作进一步扩展,Zhou提出了一种Illuminating Light Field方法[5],其中,Lambertian反射模型被用于控制光照的变化,该方法对新的光照条件比Fisher Light Field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然而,该算法需要多个姿态以及多种光照条件下的多幅训练图像进行建模,这对多数实际应用而言是难以满足的.姿态和光照的变化对人脸图像的影响说到底是与人脸的3D结构有关的,假设人脸的3D形状、表面反射率已知或者可以估计,那么姿态和光照问题就可以更容易地解决.因此,一些基于模型的方法试图从人脸图像中将人脸内在属性(3D形状和表面反射率)和外在成像条件(光照条件、绘制条件、摄像机参数等)分离开来,从而可以消除外在成像条件的影响而仅利用内在本质属性实现准确的分类识别.其中最著名的方法包括光照锥、对称SFS和3D形变模型方法.Georghiades提出了光照锥(illumination cone)方法[6]来解决光照变化和姿态变化下的人脸识别.该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多幅(不少于3幅)相同姿态、不同光照条件的输入图像,估计出输入人脸的3D信息.其本质上是传统的光度立体视觉(photometric stereo)方法的一个变种,通过SVD迭代估计光照、人脸3D形状、表面点反射率,并最终利用人脸3D形状分布的先验知识(如对称性、鼻子为最近点等)作为约束求解人脸的3D形状.通常这种方法至少需要每个目标不同光照条件下的7幅图像,这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都太过苛刻,因此难以实用.与光照锥利用光度立体视觉方法不同,Zhao则提出了采用从影调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人脸3D形状重建的思路,在传统SFS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了人脸的对称性先验知识,提出了SSFS方法(symmetric SFS)[7].该方法只需要一幅输入人脸图像即可,但它需要通过其他方法估计输入图像的光照情况以及精确的对称轴信息,这都增加了该方法在实用上的困难.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姿态和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是3D变形模型方法(3D morphable model)[8].该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人脸的3D形状和纹理(表面反射率)分别进行统计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形状、纹理统计参数、Phone模型参数、光照参数、摄像机内外参数、绘制参数等在内的复杂成像模型,最终采用基于合成的分析(analysis-by-synthesis)技术通过优化算法估计这些参数,得到输入人脸的3D形状和纹理统计参数用于最终的分类识别.这种变形方法已经用于FRVT2002[1]中.遗憾的是,该方法需要求解一个涉及几百个参数的复杂连续优化问题,迭代优化过程耗费了大量的计算时间,整个拟合过程在一台2GHzP4处理器的工作站上,大约需要4.5分钟.这对于多数实用系统而言是难以忍受的.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3D变形模型中采用的统计建模方法是利用人脸先验3D信息的最佳方式,所以本柴秀娟等:基于3D人脸重建的光照、姿态不变人脸识别527文也采用了类似的建模方法,不同的是,为了避免3D形变模型中过分复杂的参数优化过程,我们没有采用稠密的统计模型,而仅仅采用了一个稀疏的关键特征点统计模型;同时也没有采用复杂的成像模型,而是采用了更为方便、实用的球面谐波商图像方法来处理光照估计和光照影响消除问题.这些措施极大地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使得整个处理过程可以在1秒内完成(P4 3.2G CPU的机器上).当然,与3D形变模型相比,本文算法重建的人脸3D信息的精度会有较大的差距,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对姿态、光照变化不敏感的人脸识别,并非精确的3D重建,而多数准正面人脸识别系统都对较小的光照、姿态变化有一定的容忍能力,因此,本文在算法精度和速度方面进行折衷是合理的,本文的实验也表明了这一点.本文第1节详细的描述我们提出的姿态和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方法,第1.1节介绍基于3D稀疏变形模型的3D形状重构算法.第1.2节对基于球面谐波商图像的光照不变的纹理生成方法进行描述.本文算法的一些合成结果以及对姿态和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实验结果在第2节给出.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1 姿态和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本文提出的光照、姿态不变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首先,对于给定的任意一幅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和眼睛中心的定位,根据基于视图的子空间方法得到粗略的姿态类别,然后采用ASM或者ESL算法[9]标定给定人脸图像的稀疏的关键特征点.基于3D稀疏变形模型,结合人脸图像的2D形状信息,重建对应于输入图像人脸的3D形状.借助于重建得到的特定人的3D形状,根据球面谐波商图像方法,将由输入人脸图像重新打光到预先定义的参考光照条件下,从而生成光照不变的纹理图像,即实现了参考光照条件下的3D人脸重建.进行了姿态和光照校正之后的人脸图像即可作为一般正面人脸识别系统的输入,与库存人脸图像进行匹配,得到识别结果.因此,我们的算法也可以看作是任何人脸识别系统的预处理步骤.reconstructionOriginal textureextraction texture generationFig.1 The framework of pose and illumination calibration for face recognition图1 用于人脸识别的姿态和光照校正的流程图下面,我们对上面所述框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分别进行描述,即基于3D稀疏变形模型的3D人脸形状重建和基于球面谐波商图像的光照不变的纹理生成.1.1 基于单幅图像的3D人脸形状重构由单幅人脸图像恢复出此特定人的3D结构是解决姿态问题的最直观、最本质的方法.然而,在没有任何假设的前提下,从单幅人脸图像恢复3D形状是一个病态的问题.文献[10]中明确指出,重建3D人脸所需图像的最小数目是3.为克服需要多幅图像才能重建3D人脸形状这一困难,我们对3D人脸数据集合中的形状向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建立统计变形模型.此模型即包含了人脸类的3D形状的先528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 ol.17, No.3, March 2006验知识.1.1.1 创建稀疏统计模型 本文采用USF Human ID 3-D 数据库中的100个激光扫描的3D 人脸作为训练集合创建统计变形模型[11].所有这些人脸都被标准化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方向和位置.人脸的形状由75 972个顶点表示,为简化计算,均匀下采样到8 955个顶点.在本文算法中,对形状和纹理按照不同的策略分开处理.我们认为,人脸的姿态只与一些关键特征点的位置有关,而与图像的亮度无关.通过将形状和纹理分开处理,避免了复杂的优化过程,节省了计算时间.下面,首先介绍稀疏统计模型的建立过程.我们将人脸的n 个顶点的X ,Y ,Z 坐标串接起来,组成形状向量来描述人脸的3D 形状:n T n n n Z Y X Z Y X 3111),,,...,,,(ℜ∈=S .假设用于训练的3D 人脸的数目是m ,每个3D 人脸向量可以描述为S i ,其中i =1,…,m .这些形状向量都已经在尺度上进行了配准,则任意一个新的3D 人脸形状向量S 都可表示为训练样本形状向量的线性组合形式,即∑==mi w 1i i S S .考虑到所有的人脸形状在整体上都是相似的,只是不同的人脸形状之间存在一些小的差别.由于PCA 适合于捕获同类向量主成分方向上的变化,并能够滤去各种测量噪声,因此,我们采用PCA 对训练集合中的3D 形状进行建模.通过对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进行降序排列,按序选择前)1(−≤m d 个对应最大特征值的形状特征向量,共同构成投影矩阵P ,即形成统计变形模型: P αS S += (1) 其中S 是平均的形状向量,α是对应于d 维投影矩阵P 的系数向量.当人脸发生姿态旋转时,对上面的等式进行扩展.对于3D 形状中的任意一个顶点D =(x ,y ,z )T ,根据PCA 特性,由式(1)可知此式成立:αRP R R D D D +=.其中,R 是由3个旋转角度表征的3×3维旋转矩阵,D 是S 中对应此顶点的坐标值,P D 是由P 中抽取出的对应顶点D 的3×d 维矩阵.由此可知,对于整个3D 形状向量也同样满足上面的旋转变换.我们引入符号R V 来表示这样的运算操作:对一个3D 形状向量V 按旋转矩阵R 进行旋转变换.同样,P R 表示对P 中的每一列3D 特征向量做同样的旋转变换.因此,将式(1)向多姿态情况扩展,有下面的等式: αP S S R R R += (2)有了这个扩展到多姿态的统计变形模型,则任意姿态下的3D 人脸形状都可以由变换到同姿态下的样本形状的PCA 模型来表示.但是仅仅给定一幅人脸图像,如何利用人脸形状的先验知识来进行3D 形状重建仍然是一个问题.基于此,我们进一步提出了3D 稀疏变形模型(3D SDM).目的是建立输入图像的关键特征点向量和3D 稀疏变形模型之间的对应,从而优化得到3D 稀疏变形模型的系数向量.我们认为此系数向量同样是密集的统计变形模型的系数向量.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对应于给定人脸的密集3D 形状的重建.与3D 形状表示方法相似,将2D 人脸图像上的k 个关键点的X ,Y 坐标串接起来,表示为I S .每一个2D 的关键点在3D 形状向量上都有且只有一个标号固定的点与其对应.按照这种对应关系,将3D 形状上的对应于2D 关键点的3D 点抽取出来,并同样连接起来表示,标记为S ′.对平均形状和投影矩阵做同样的处理,即形成稀疏的S 和P ′.由此得到3D 变形模型的稀疏版本:αP S S ′+′=′.同样,向多姿态情况进行扩展,即创建得到3D 稀疏变形模型(3D SDM):αP S S R R R )()()(′+′=′.1.1.2 基于SDM 的3D 重建即使有了3D 形状的统计先验知识,仅根据一幅2D 图像恢复其3D 形状仍然很困难.本文的策略是以PCA 由部分重构整体的特性为依据提出的.我们试图根据输入图像的关键点信息以及相应的3D 稀疏变形模型信息,获取PCA 模型的重构系数,最后将优化的系数向量投影到完整的PCA 模型上,以得到对应输入图像人脸的密集柴秀娟 等:基于3D 人脸重建的光照、姿态不变人脸识别 529 的3D 形状向量.我们接下来对稀疏的3D 形状S ′抽取其X ,Y 坐标,形成2D 形状分量,标记为f S ′.由于f S ′可以被认为是3D 形状S 的一部分,因此,下面的等式仍然近似成立:αP S S f f f ′+′=′.这里引入符号f V 来表示在3D 形状V 中按序抽取相应的X ,Y 坐标形成2D 形状向量.f S )(和f P )(′分别表示从稀疏的3D 平均形状S ′和投影矩阵P ′中提取的对应的2D 关键点向量,则符号Rf S )(′就表示从经过旋转矩阵R变换之后的稀疏3D 形状向量S ′中抽取X ,Y 坐标形成的2D 形状向量.因此,任意姿态角度下的3D 形状向量,其对应2D 关键点的稀疏向量的X ,Y 分量串联成的向量可以如下表示: αP S S R f R f R f )()()(′+′=′ (3)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形状系数向量α来重构完整3D 形状信息,对应于特定人的形状系数向量可如下求解:[][]R f R f R f S S )P α)()((′−′′=+ (4) 其中,+′])[(Rf P 是伪逆转置矩阵,可通过[][]()[]TT))()()()(1R f R f R f R f P P P P ′′′=′−+来计算.此系数向量是根据PCA 的部分向量求得的,我们认为它同时也可作为完整PCA 各分量对应的系数.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图像关键特征点向量I S ,计算出向量Rf S )(′.I S 和R f S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T S S Rf +′=])[(c I (5)我们用对应于x ,y ,z 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γβα,,来刻画旋转矩阵R .利用人脸图像上的5个关键特征点及其对应的3D 模型S 上的5个关键的3D 点,其组成的向量分别表示为5−I S 以及5S ′,我们可以通过投影计算得到3个旋转角度参数.用于计算旋转姿态参数的5个特征点是左、右眼中心,鼻尖,左、右嘴角.下面,我们将对此3D 形状重建算法进行详细介绍.迭代优化过程如下:A. 通过对选择的5个关键特征点,在输入人脸图像以及对应的3D 形状上的点之间建立透视投影关系,S I −5=s QRS ′5+(tx ,ty )T 联立方程组,求解计算得到旋转矩阵R 的参数.其中,Q 为2×3的投影矩阵,即⎟⎟⎠⎞⎜⎜⎝⎛=010001Q ,仅获取y x ,方向的信息用来计算.s 是尺度因子,ty tx ,分别是x ,y 方向平移分量. B. 在I S 和Rf S )(′两个向量对应的位移向量T 和尺度变化因子c 通过下面等式计算:尺度因子为()()∑∑==+∇−+∇−=k i i i ki i I i i I i Y X Y Y Y X X X c 122100)()()()(.然后,更新位移向量分量:,)(110∑=−=∇k i i I i X c X k X ∑=−=∇k i i I i Y c Y k Y 10)(1, 位移向量为 T Y X Y X ),...,,,(∇∇∇∇=T .其中,0X ∇和0Y ∇分别是X ∇和Y ∇在前一次迭代计算得到的值,在第1次计算时被设置为A 步骤中求解得到的tx 和ty .I i X 和I i Y 是输入人脸图像中的特征点的坐标值.i X 和i Y 是Rf S )(′中对应的点的x ,y 方向分量值.重复B步骤2~3次即可计算出恰当的位移和尺度因子.C. 利用B 中得到的T 和c ,通过等式(5)更新Rf S )(′.D. 得到了新的Rf S )(′,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根据等式(4)来计算形状系数向量α.E. 根据等式αP S S ′+′=′,我们可以重构出对应于特定人的稀疏的3D 人脸形状S ′.F. 重复步骤A~E,直到形状系数向量收敛.530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 ol.17, No.3, March 2006最终,由密集的统计变形模型(等式(1)),我们可以重构得到对应于输入人脸的3D 形状.为得到更加精细的3D 形状的解,我们按照给定2D 图像上的特征点的坐标来对3D 形状顶点进行进一步调整.一旦得到了人脸精细的3D 形状信息,再结合此特定人的纹理图像,对姿态的校正就可以简单地通过旋转3D 人脸模型来实现了.1.2 基于球面谐波商图像的光照不变的纹理生成根据上节中恢复得到的3D 形状和姿态参数,人脸区域可以直接从给定的2D 人脸图像中抽取得到.然而,所得到的人脸图像并不是真正的纹理图像,而是随着光照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生成特定人本质的纹理是很直观的想法,但是本文并不直接恢复纹理信息,而是转而采取去光的策略来消除光照的影响,将提取的人脸区域的光照条件校正到参考光照条件下,即形成光照不变的纹理图像[12].最终,这个标准参考光照下的纹理可以被绘制到3D 人脸形状上,从而重建出完整的与光照无关的3D 人脸.由于反射等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卷积,因此很自然地在频域空间来对其进行分析.对于球面谐波,Basri 等人[13]证明了亮度的绝大部分能量都限制在3个低阶的部分,其频域公式为∑∑∑∑∑∑∞=−==−=∞=−=≈==0200),(),(),(),(l l l m l ll m lm lm l l l l m lm lm l lm lm Y L A Y L A Y E E βαβαβαβα (6) 其中,)4π,3π2,π(210===A A A A l [13]是Lambertian 反射的球面谐波系数,lm L 是入射光线的系数,lm Y 是球面谐波函数.给定一幅纹理图像I ,对于每一个像素(x ,y ),下面等式几乎都成立:()),(),,(),(),(y x y x E y x y x I βαρ=.这里,),(y x α和),(y x β可由3D 人脸形状的法线向量计算得到.假设人脸的反照率ρ为常数,lm l A Y E lm =表示谐波图像,E 是lm E 的9×n 维矩阵.其中,n 是纹理图像的像素总数,则光照条件L 的系数就可以通过最小二乘解得: I L E L L−=)(min arg ˆρ (7) 如果我们已经估计得到给定图像的光照条件,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其重新打光到标准光照下.对图像上(x ,y )处一个确定的点P ,它的法线为),(βα,反照率为),(y x ρ,则原始图像上和光照校正后P 点的亮度分别是:⎪⎪⎭⎪⎪⎬⎫==∑∑∑∑=−==−=2020),(),(),(),(ˆ),(),(l l l m lm can lm l can l ll m lm lm l org Y L A y x y x I Y L A y x y x I βαρβαρ (8) 两种不同光照下的商图像定义为 ∑∑∑∑∑∑∑∑=−==−==−==−====20202020),(ˆ),(),(ˆ),(),(),(),(),(),(l l l m lm lm l l ll m lm can lm l l l l m lm lm l l l lm lm can lm l org can Y L A Y L A Y L A y x Y L A y x y x I y x I y x R βαβαβαρβαρ (9)由于给定图像的光照条件和参考光照条件都是确定的,因此对于给定人来说,参考光照条件相对于原始光照条件下的商图像就已经确定了.进而,基于原图像和商图像,光照校正后的纹理图像可以如下计算得到: ),(),(),(y x I y x R y x I org can ×= (10)得到了精细的3D 形状和去除光照影响的纹理后,我们就实现了根据输入的单幅任意光照下的非正面图像重构出对应于特定人的标准光照条件下的3D 人脸.对于纹理图像上不可见的点,采取插值策略进行填充. 2 实验与分析在这一节,我们通过姿态和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来评价本文提出的姿态和光照校正算法的性能.对于一幅任意光照下的非正面人脸图像,重建它的与光照无关的3D 人脸,即无论输入图像的光照条件如何,最终重构的柴秀娟等:基于3D人脸重建的光照、姿态不变人脸识别5313D人脸对应的纹理都被校正到预先定义的参考光照条件下.姿态的校正是通过将3D人脸旋转到预先定义的标准姿态下实现的.经过校正后的人脸图像被作为一般人脸识别系统的输入来进行识别.2.1 姿态不变的人脸识别实验结果首先,对仅仅是姿态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测试,在CMU PIE数据库[14]中对4个姿态子集进行测试,分别是姿态集合05(右转22.5°)、姿态集合29(左转22.5°)、姿态集合37(右转45°)和姿态集合11(左转45°).Gallery中的图像来自姿态集合2,其中都是正面图像.本节仅仅对姿态变化情况进行测试,假设给定的图像其光照条件是均衡的.因此,不必对光照进行特别处理,即用从图像中提取出来的人脸区域来近似标准光照条件下的纹理图像,然后进行3D人脸重建,实现姿态校正.我们采用的人脸识别方法是Gabor PCA 加 LDA方法,其思想与GFC相似[15].训练图像从CAS-PEAL数据库[16]中选取,共300个人,平均每人选择6个姿态图像,10个正面图像.由于CAS-PEAL库采集条件与CMU PIE 库相距甚远,因此,避免了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之间条件相似给识别结果带来的影响.在此实验过程中,特征点是手工标定的.对于姿态校正策略进行人脸识别,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校正后的视图一定要在外观上与Gallery中的原型视图很相似.我们在图2里给出了一些基于3D人脸重建的姿态校正后的结果,用来进行视觉上的评价.图2中第1行是原始的4个非正面姿态下加了掩模的图像,第2行是对应的姿态校正后的图像,校正视图右侧的一列是来自姿态集合27的gallery图像,用作校正视图的参考.可见,对4个姿态的人脸进行姿态校正,校正后的人脸与Galley中原始正面人脸图像极为相似.并且,在P4 处理器,主频3.2GHz的电脑上,本文的方法进行一次完整的人脸重建只需1秒的时间.与文献[8]中的3D变形模型方法相比,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3D变形模型方法的一次拟合过程在一台2GHz,P4处理器的工作站上,大约需要4.5分钟[8].我们对这4个姿态子集的图像进行姿态校正,继而进行人脸识别,识别结果在表1中列出.校正之后,在4个姿态集合上的累积识别率比用原始人脸图像进行识别的情况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首选识别率平均达到94.85%.我们还将此结果与特征光场方法(eigen light field)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征光场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人脸识别中的姿态和光照问题[17].该方法通常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化策略,分别是3点标准化和多点标准化.我们的结果与这两种标准化策略的结果进行比较,识别率都有提高(见表1).实验结果表明,基于3D人脸重建的姿态校正方法具有很好的性能.因此,我们认为在计算时间降低的情况下,基于本文方法进行的姿态不变的人脸识别仍然取得了另人满意的识别率.OriginalPose normalization P11 P11P29 P29 P05P05 P37 P37P27 P27Fig.2 The pose normalized images图2 姿态校正的结果由于这里用于3D人脸重建的特征点是手工标定的,而各种多姿态特征点定位方法在定位人脸关键点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为了衡量本文算法对特征点定位误差的鲁棒性,我们人为地对手工标定的特征点加高斯噪声.基于有高斯误差的特征点定位结果,我们重新进行3D人脸重建、姿态校正以及后续的人脸识别,从而验证定位的误差对使用本文策略进行姿态不变的人脸识别结果的影响.这里为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精确地分析特征点定位误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我们采用简单的计算相关性的方法作为识别的度量.我们还尝试了对手工标定的人脸关键特征点增加5组不同的噪声,其均值为0,方差分别为1.0,1.5,2.0,2.5以及3.0.对特征点定位结果加入高斯噪声的姿态不变人脸识别结果见表 2.我们发现,对特征定位结果增加不同程度的高斯扰动,并没有造成识别结果发生较大的变化.。
上海翻译
定 价 : .0元 75
维普资讯
上 海 市 科技 翻 译 学会 翻 译 服 务部
语 种 齐 全 专 业 广 泛 质 量 保 证 价 格 合 理
上 海市科 技 翻译 学会 翻译 服 务部 是上 海 市开展 翻译 服务 最早 的 单位之 一 , 2 年之 经验 。本部 翻译 积 0余 语种 达 2 0余 种 , 已为上 海 市和 市外 的一 大批 大 中型企 业 以及 科研 设 计 院所 、 司等 翻译技 术资料 数 亿 字 ; 公 为 技 术谈 判 、 场施 工 和安 装提供 1译上 千人 次 ; 我 国 的各 种技 术 文 献翻 译 成 外 文 数 千 万 字 ; 现 2 将 用英 、 、 、 法 俄 西 、 阿等 文字译 制科 教 影 片或 录像 片数 百部 , 中有 的翻译 片曾在 国际电影 节 上 获金 奖 。 葡、 其
4 承接 科技 人 员晋 升 、 . 出国的 外语培 训和 考核 。
5 承接 科技 影视 片的翻 译 与配 音 。 .
6 承接 以上有 关翻译 文 本 的打 字 、 . 复制址 : 海市淮 海 中路 14 上 6 3号 ( 上海 图书 馆对 面 , 市情 报所 内) 邮 编 20 3 原 , 0 01
电 话 : 3 8 7 6 3 1 8 .0 4 6 7 0 3 4 19 867 传 真 : 3 8 7 4 6 7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I I I l I I I l II I l I I I l I I I, I I , , I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翻译期刊
3.国内外重要翻译类学术期刊(1)《中国翻译》,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刊(2)《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3)《上海科技翻译》,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刊(4)《翻译学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学术期刊(5)Targ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John Benjamins, PO Box 27519, Philadelphia, PA 19118-0519(6)Babel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O Box 27519, Philadelphia, PA 19118-0519(7) Translation Review ALTA(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O Box 830688, Richardson, TX 75083. Quarterly(8) ATA Chronicle(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The best periodical publication for translators in the U.S. Monthly, with one issue for November-December), 225 Reinekers Lane, Suite 590, Alexandria, VA 22314(9)META (Translat ors’ Journal)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 Montreal, C.P. 6128/ Succursale cen tre ville, Montréal, Quebec, Canada, H3c 3J7 Quarterly4.国际及部分国家翻译组织机构简介(1) 国际翻译工作者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Traducteurs) (简称FIT) 地址:P.O. Box 21, Dr. Heinrich Maierstrasse 9, A-1184, Vienna, Austria Phone: +(43) 1-440 36 07 Fax: (43) 1-440 37 56 Web site:(其成员有53个国家和地区共个74成员协会)(2) 中国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TTACAS)(国际译协会员), 中国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邮政编码:100864 电话:+86 10 836 14 53 Fax: +86 10 851 10 95(3)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国际译协会员), 中国北京市百万庄路24号外文楼,邮政编码:10037 电话/电报:+86 10 68 32 66 81(4) 爱尔兰翻译工作者协会(Irish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Irish Writers’ Centre, 19 Parnell Square, Dublin 1, Ireland Tel: +353 1 872 13 02 Fax: +353 1 872 62 82 Web site: homepage.tinet.ie/~translation(5)新西兰笔译及口译工作者协会(New Zealand Society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Inc.) ), c/o Dr. Sabine Fenton, Director, Center for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 Studies/ Aucklan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vate Bag 92006, Auckland 1020. New Zealand Tel: +64 4 761 216 Fax: +64 4 360 16 41(6)英国翻译工作者协会(The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84 Drayton Gardens, LondonSW109SB, England Tel: +44 171 373 66 42(7)美国翻译工作者协会(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 ion)(简称ATA), 225 Reineckers Lane, Suite 590, Alexandria, VA 22314 Tel: +1 703 683 6100 Fax: +1 703 683-6122 Web site: 。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整理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2012年第01期国家机构对外翻译规范研究——以“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为例耿强会讯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王晓元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国外“本地化”翻译研究学术话语的构建李广荣《道德经》英译研究在中国文军;罗张回顾与反思:国内翻译伦理十年研究(2001-2010) 吴慧珍;周伟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陈小慰科技翻译研究近些年相对停滞的原因探析范武邱政治文本翻译探析杨大亮;赵祥云科普翻译的挑战徐彬;郭红梅论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关联性——以无锡市为例赵芝英涉华文献翻译中的回译问题——《我们如何进入北京——1860年在中国战役的记述》译后叶红卫谈MTI培养体系中的本地化课程设置冷冰冰意境原则指导下的中国画画题翻译——以《毕瑞画集》为例刘继华会通中西的文化阐释——以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为例谭晓丽对联翻译的抗译性和可译性王志娟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格言翻译卜爱萍“译才”不只是“通才”——与何刚强教授商榷——兼评《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张霄军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著作英译本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许瑾;杨秀文2012年第02期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一个译学中哲学误读的纠正吕俊西方译论与《圣经》教义的思想关联李龙泉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会议通知定量乎?定性乎?——对构建翻译标准的理论思考刘峥贾文波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赵联斌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 方梦之地名标志译写亟待国家规范乌永志论旅游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杨萍贺龙平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毛梅兰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卢小军MTICAT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张政杨义宽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詹成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杨玮斌中国传统译论对于译学建设的积极意义——以“信达雅”翻译标准为例陈飘平POSSIBLY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的生成为例万兆元平行文本与网络旅游广告英译梁君华第六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获奖名单“天下奇书”《山海经》及其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本出版王宏出版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研究郑艳杰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题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2012年第03期论翻译矛盾——从《德译中国成语故事》谈起桂乾元翻译中的认知视角——概念结构与翻译(3) 王斌动态投射与译者主体性束慧娟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策略与元理论向度探讨方仪力从母语译入外语:国外非母语翻译实践和理论考察马士奎白皮书英译文本中动宾搭配调查与汉英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对比语料库唐义均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王树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上海楼盘案名英译策略研究陈珊珊;高嘉正中西方修辞传统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张雯;卢志宏MTI教学:基于对职业译者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丁大刚;李照国;刘霁制度文化话语口译认识论与方法论包通法;魏星妮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王斌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姜倩当代译论的探索者——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王晓凤;张丽娟;张建青论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误读熊宣东化境:译作应比原作更好——从《林纾的翻译》说开去贾兴蓉众包翻译模式研究陆艳简评《翻译写作学》郭建中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第二号通知本刊稿件体例及相关要求2012年第04期论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体系整合与拓展的逻辑基础曾利沙对立与统一排斥与互补——翻译的语言学视角冯奇万华翻译选择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宋志平论译者隐身——一个社会性视角周红民程敏《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巫和雄英汉翻译中的褒贬词语选择杨平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仿拟辞格及其翻译研究刘金龙戴莹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研究吕健吴文智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曾利沙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李静民族侮慢语——国际现场口译无法回避的领域刘夏青刘白玉基于云服务的校企合作翻译教学生产平台设计研究曾立人肖维青闫栗丽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王宏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Díaz Cintas访谈董海雅ASSURE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浅谈中国社会变迁下“农民工”一词的英译刘洪泉专有名词的汉译与译者的素养杨清波杨银玲论全球化语境下科技翻译的文化共享与渗透——《时报信息》翻译个案研究吴波“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彭文青一本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中心的MTI教材——《高级汉英翻译》评介苏艳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公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吕俊信息化时代应用翻译研究体系的再研究王华树冷冰冰崔启亮苏、俄翻译理论文艺学派的思想演变及其研究毛志文论语境类型与翻译刘英蘋耿智《中庸》英译研究在中国陈梅文军多元互补、和谐共进——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综述王宏罗修筠译创:一种普遍的实践黄德先殷艳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翁凤翔且编,且译,且写——论形象片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吴自选专利文件要点分析及其对机译校改的启示罗建华何以用“独立成篇”取代“忠实”?——试谈翻译教学理念的创新刘季春试论宗教词汇隐喻的英译汤金汶学术模因跨语际复制的变异和对策樊林洲“邓小平理论”就是Deng Xiaoping Theory吗?——从词语搭配的视角谈唐义均语料库和应用翻译——以蚕学馆旧址纪念碑碑文的翻译为例黄海军王昌米翻译记忆系统的语境观王正《华英翻译捷诀》——近代第一本翻译教材刘明孙增德简评几本警务英语教材的翻译实例杨廷友翻译策略的理据、要素与特征方梦之和合翻译思想之整体模型研究途径钱纪芳释“对译”黄忠廉贾明秀翻译批评模式多元互补刍议——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启示李和庆薄振杰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 崔启亮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1993—2012) 宋庆伟匡华吴建平中国周边涉美军事协定的“模糊战略”与翻译陷阱孟祥春全球化背景下财经报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黄樱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英译专门科技文本——以航海技术领域论文为例汪洋彰现特色,知行并举——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何刚强关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以评注式翻译和同伴互评为例李小撒柯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李昌银谈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英译张顺生《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王宏ORDER用法译评吴国良张瑜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试题伦理回归后的汉字术语译介思考——以《中国园林》英译本为例梁君华翻译研究中的词语误判与误评——以翻译与意识形态的研究为例李贵升罗国青李艳冰Translation Peripheries:Paratextua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述评——翻译研究的副文本视角张玲2013年8月教育部高校外语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在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黄友义应用翻译学理论逻辑范畴拓展方法论——兼论译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和价值论曾利沙复杂性科学观照下翻译标准问题的再探讨——论底线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和合法李春芳吕俊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方梦之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王传英翻译项目管理实务(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l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王华伟王华树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2012年中国翻译研究评析王祥兵邹兵伍志伟国内翻译竞赛综述吕立松穆雷2013年第五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隆重召开应用翻译研究的新起点方梦之简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雕塑群说明文字的英译居祖纯国际会展名称英译:问题、模式与译名建构罗国华基于概念整合,追求地道译文朱音尔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张媛梁霞第四届“学府杯”科技翻译大赛翻译专业教学的国际化经验:来自澳大利亚的启示王非陈向京韩翀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课程设置为例吴自选也谈“邓小平理论”的英译——兼与唐义均先生商榷朱明炬云计算下的翻译模式研究陆艳国外机辅条件下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王娟影视翻译中情色禁忌语的归化策略彭典贵浅谈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曾薇薇对“标本”的标本兼治——《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有关问题稽考杨全红曾咪学好中文,做好翻译——翻译专业本科生《中文读写教程》评介王冬梅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2013年第04期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思创·哈格斯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张美芳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傅敬民浅谈汉语对联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吴伟雄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以晚清法律翻译实践为例吴苌弘文本类型学视角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英译研究石秀文吕明臣词源学视角下的奥巴马演讲辞翻译策略研究李国华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顺利换届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以TEM8(2013)汉译英试题邵惟韺邵志洪一项中国EFL学习者英译汉笔试成绩预测因素的实证研究张新玲刘君玲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张琳琳从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看“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翻译策略扈珺刘白玉APPEAL用法译评吴国良吴雷《上海翻译》扩版、编辑部迁址启事法律语篇中shall和may的翻译对比研究王子颖电子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刘稳良《老子》汉英翻译平行语料库建设汪定明李清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翻译研究立项10年观——基于翻译研究分类的统计分析年晓萍2000—2012年间西方视听翻译的研究吕洁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评述程敏刘金龙《商务英语翻译》的失范与误译梁雪松“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论坛通知2014年第01期研究接地气,文章追技道——《上海翻译》不变的办刊追求何刚强先行者、推动者、建设者——方梦之教授对我国译学建设的贡献郭建中方家译道、梦而圆之任东升翻译研究三人谈(上)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语义透明与汉语熟语的直译趋近万华国际公示语误译举隅王树槐Keith Wood 商务信函翻译探究慎丹丹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王少爽高乾语篇语调翻译李发根龚玲芬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滕梅商务翻译策划——以蒙牛广告语英译失误为例周剑波蒋璐吕和发译笔带批判锋芒,阐述现宗教偏见——高大卫《论语》英译本特色评析张晓雪论早期《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伪翻译现象——以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的译本为例李海军论清末民初的译名统一及其学术意义张景华论中国政治术语英译再创建的三个维度冯雪红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李跃平医学冠名术语的转喻及其翻译研究冯梅第四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边立红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卜爱萍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圆满落幕口译课堂训练中的“非常”之道赵燕明清译者的构成及其地域分布李亮亮贺爱军“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徐正威Whistleblower or Leaker?——管窥语言的意识形态之维潘平亮美国密苏里州别名Show Me State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李应清浙江省翻译协会年会暨浙江省第七届高校翻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冯春灿中国各种山名翻译背后的学问连真然翻译的功能视角——从翻译功能到功能翻周红民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一号通知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如何自我定位与发展——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访谈录黄新炎许钧经典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翻译与经典:文化历史中的身份变化》评介张汨文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招聘计划《上海翻译》(2014起)主要栏目设置说明“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研讨会通知2014年第02期应用(文体)翻译学的内部体系方梦之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译者的母语对英译文本的影响王建国何自然翻译研究三人谈(下)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功能决定形式——探讨港澳地区诗型公示语英译陈曦第九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决赛落下帷幕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程维翻译与“国家富强”:析严复翻译之用意李涛社会学视阈下的林纾现象解读张祝祥刘杰辉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介绍蒲欣玥高军在线教翻译——基于QQ即时通讯软件的实证研究陈凌陈广益本刊开通网上投稿系统(试运行)启示网络翻译社区初探马旭燕海外《论语》漫画英译评鉴强晓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纪蓉琴《中国翻译家研究》组稿工作接近尾声述往事思来者明道理——有关翻译史编写的思考贾洪伟姜闽虹方梦之译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兼论翻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路向曾利沙从迁移理论看鲁迅的翻译语言对创作语言的影响朱湘军康翠链翻译资质认证identification of translator大学英语需要从“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过渡——评析“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陆仲飞《译林回望》方梦之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舒晓杨ARGUE的用法与含义种种吴国良吴雷雷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李海清刘华文国际组织中的职业译员——对布莱恩·福克斯和安妮·拉费贝尔的访谈戴惠萍曹嬿《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被大幅剽窃——析剽窃者的卑劣手法王冬梅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外语学科多模态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CHL系统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吕俊书讯翻译中的“共注观”王斌钱锺书“化境”翻译思想新探王军平赵睿语义指向分析与翻译研究陈洁陈粤变译伦理:“舍”与“得”思考胡东平喻艳立法文本中模糊性语词的翻译原则吴苌弘英语影视剧剧本的语类及其翻译处理孔倩海关条法的语篇翻译策略探究韩健谈谈焊接标准文献中几个常见词的译法刘榴何德孚试析方梦之教授的译学思想线路图钱纪芳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付智茜商务翻译项目化教学设计蒋阳建网络环境下口译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陈卫红“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通知翻译教学:继承与创新丁卫国从佛典译场管窥提高当今翻译质量的途径熊宣东第六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对王尔德作品的不同评判袁丽梅《鹿鼎记》英译本中的语境重构与译者显形刘雪岚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本、文体与翻译方法的选择梅阳春试论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局限付仙梅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之偏差吴育红刘雅峰一场瞎子和聋子的对话——重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的翻译过程刘黎历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综述贾文波《马赛克重构——翻译研究的构式语法途径》述介杨子王雪明跨界的感觉林巍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高层论坛”如期召开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通知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王建开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傅敬民许志芳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译论现代化新论陈达龚小萍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赵艳秋“外宣”宣何?“外宣翻译”译何? 吕和发邹彦群“非常+名词”结构的语义特征与英译策略周永模《外语与翻译》公开发行启事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译主体性徐岚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邢杰甘露汉译英误译现象剖析单伟龙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究吕亮球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苏广才李双娟视译教材的编写:现状与问题许庆美刘进第三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从施莱辛格的学术轨迹看国际口译研究的发展态势王斌华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王华树张政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黄忠廉孙秋花李亚舒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红楼梦》英译乔小六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苗福光王莉娜翻译与守土有责——从钓鱼岛争端中的翻译事例谈起杨全红欢迎订阅2015年度《上海翻译》杂志翻译的语义探索与语用意识——吴国良教授访谈录吴国良刘欣对一起一稿两投事件的谴责和处分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年会纪实李正栓李娜《上海翻译》投稿系统及用稿体例说明2015 TESOL国际研讨会通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译论——探索构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郭建中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中观翻译研究——宏微之间的探析方梦之译学理论何为——对我国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思考蓝红军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林元彪译事双“无”议左飚翻译与中国文化外交:历史发展及策略分析孙三军文军“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在海口经济学院成功举行法律英语中的隐喻研究及其汉译王骞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维波王宏印李正栓认知-功能视角下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耿智马慧芳论手语新闻节目中手语译员的角色定位倪兰从默会性知识论翻译教材的范例李洪金《心经》英译释要安全勇尊重史料,还原《毛泽东选集》英译历程潘卫民董维山《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意识形态操纵之分析潘苏悦西方语用翻译研究:述评与前瞻李占喜2004—2013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与走向王茜刘和平续说“镣铐”与“跳舞”——对“翻译研究三人谈”的延伸思考刘爱兰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通知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翻译与社会导论》述介覃江华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看山看水”的启迪潘文国走向复杂性科学范式的翻译学吕俊侯向群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刘敬国公示语翻译质量评价探索冯奇第十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成功落幕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研究王吉会中国电影字幕翻译之“切”的原则高红“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李红霞张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功举办翻译技术沙龙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宁立正汉英数字口译的极限取整策略和模糊介词的妙用王小济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与技能体系研究黄海瑛刘军平探索翻译教材建设,促进翻译专业教育——《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理论构建与对策研究》述评张美芳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崔启亮第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通知本地化翻译规范研究王传英卢蕊《孟子》译本精神构式比较研究刘翌包通法“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5)通知《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李宁CLAIM用法译评吴国良中-英译写要兼顾“达意”与“漂亮”——Shanghai Daily原主编张慈赟访谈录袁丽梅何刚强记老当益壮的翻译学者李亚舒教授刘金龙姜闽虹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学科介绍华东政法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简介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全国ESP高端学术论坛一号通知从“异语写作”到“无本回译”——关于创作与翻译的理论思考王宏印上海翻译技术沙龙举办第三次活动王启华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韩子满翻译行为研究评述与展望钱春花徐剑李冠杰网络流行语认知价值及翻译谢之君杨月华法治关键词汇及若干重要提法的译研屈文生汉英认知模式的异同与翻译的转换王子颖从语态选择的编译改动看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徐英多维整合原则关照下的时政党政话语翻译周丽译者主体性在“对话”与“视域融合”中的彰显余斌翻译学博士生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借鉴穆雷邹兵董冀卿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潘卫民基于培养职业意识的翻译教学思路李艳翻译教学与地方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模式探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贺义辉李春慧吕毅国内外译员角色研究的进展与思考(1976—2014)——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邢星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2016年招聘计划MTI口译课程设置反思——以教学实践为例朱珊刘艳芹本地化技术研究纵览王华树刘明刘殿爵典籍英译述评王亚光不可译性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刘成萍陈家晃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闫晶晶司耀龙《上海翻译》创刊30周年座谈会征稿。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11年大事记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11年大事记一月1月27日,我会召开资深翻译家迎春茶话会,参加会议的有2009年和2010年受表彰的资深翻译家21人,老资深翻译家钱绍昌、卢思源、方梦之、亢国义,以及香港文汇报驻上海办事处出版编辑部副主任朱小丽出席会议。
方梦之教授(前任理事长)代表老资深翻译家向近两年荣获中国译协表彰的资深翻译家致贺词。
会上,老资深翻译家卢思源、方梦之、亢国义向2009年和2010年受表彰的资深翻译家转颁资深翻译家证书。
会上,新老资深翻译家交流了各自翻译经验和体会。
三月3月19日,理事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左飚教授在同济大学汇文楼418报告厅给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新词新语:社会文化渊源及翻译”的精彩报告。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梅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左飚教授对热点新闻词汇、流行网络用语,以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各个层面的新词、新语的产生原因、构成途径以及如何灵活翻译等作了详尽的阐述,并透过这些语言现象精辟地总结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受到与会者好评。
五月5月27日下午,我会与华东理工大学、日中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在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一楼会场举办“山中恒作品国际研讨会”。
大会主席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黄育红博士。
新闻晨报、新民晚报和嘉华世达留学网等媒体记者以及华东理工大学等校50名师生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华东理工大学领导致开幕词,日本著名作家山中恒发表《如何创作少年儿童喜闻乐读的文学作品》,日本小学馆著名评论家野上晓发表《山中恒在日本文学界的功绩》,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黄育红博士(儿童文学)发表《山中恒作品的浓浓趣味》,上海电视台制片人、作家简平发表《阅读的快乐和思考的空间》,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翻译专家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翻译家、教授叶荣鼎发表《山中恒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华东理工大学日语本科生沈嘉恒和吴娟分别发表《山中恒作品让我回想起孩提时代》和《山中恒作品传达了孩子们的心声》等。
简论李约瑟及其_中国科学技术史_
,
教鼻祖老 子 即 李 耳 的崇 拜 他们夫妻 二 人 特 取 汉 名李
,
其 活 动 很 快将 成为科 学 史 学 界 研 究的 热 门 话题
约 瑟和 李大斐
年 李 约瑟发表 第 一 篇 中 国科 学
,
年
月 上 海经 济 区 科技 翻 译 学 术研讨 会 暨
,
技术史 论 文
上 海 科技 翻 译 协 会 成 立 大 会 期 间 我 国 著 名 英语 教 授
、
,
”
。
世 界 舆 论普 遍 强 调 李 博 士 的
, ,
。
而 把 一 切 国 家 的劳 动 人 民 团 结到 一 座 共 同的 合 作 的
工作给 西 方 人 民 展 示 了 中 国这 样 一 个 新 的 世 界 今 后
几 代 人 都受 益 匪 浅 堪 称一 项 不 朽 的事 业 从
,
、 、
世 界 大 厦 的基础就 是 相互 谅 解 就 是 对 其他 民 族 的成
,
议发 挥有 中外 文 功 底 和 在 省 图 书 馆 工 作 的优 势 为介
,
绍 李 氏 巨 著做点工 作 从 此 笔 者 投 入 了学 习 研 究和
,
。
、
,
、
、
译介李 约 瑟 的 活 动 先 后 在《江 西 日报
,
》《艺 术 科技 》
,
、
人 文 和 科 技 为《中 国 科 学 技 术史 》 研 究 与 写 作 广 泛 的
个世 纪 的 人 生 历 程 在 剑 桥大 学 的家 中谧 然 长 逝
,
、
《生 物 化学 形 态 学 》
年 等名 著 的 问 世 李 约瑟
・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by Mutlaq Al-Qahtani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Mutlaq Al-Qahtani ÃAbstractThe creation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represents newglobal visions.The SCO is one of the most recent regional organizations toemerge in the new millennium.It is established within an important region andin a very critical stage.The SCO fulfils the criteria of the status of a regiona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However,the SCO needs someimprovement,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its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s andbetter appreciation of its enforce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goals andobjectives.I.Introduc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ghai Five’’and creation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1represent new global visions.They initiated a new global vision with regards to security,containing principles of mutual trust,disarmament,co-operation and security,and enriched a new type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started mainly by Russia and China.This new world vision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SCO from 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In so doing,we will highlight its establishment,and its status as to whether it falls within the criteria of attri-bution of the status of an international regiona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as well as its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memberships and withdrawal.We will further examin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available to Member States within the SCO Charter.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and it further details the insti-tutional enforcement mechanisms and sanctions available to the SCO.Finally,we will discuss the granting to the SCO of an observer status in the General Assembly (GA)and granting an observer status under the SCO Charter,before we reach the final conclusion.....................................................................................................................................................................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6),Vol.5,No.1,129–147doi:10.1093/chinesejil /jml012ÃLL.B,LL.M,PhD,Legal Expert,State of Qatar (email:mutlaqm@).This paper was completed inDecember 2005.1The official homepage is .#The Author 2006.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All rights reserved.Advance Access publication 20March 2006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II.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OThe Heads of State of five countries—Kazakhstan,Kyrgyzstan,China,Russia and Tajikistan,later named the ‘‘Shanghai Five’’,signed ‘‘the Agreement on deepening military trust in border regions’’on 26April 1996at the summit talks in Shanghai and ‘‘the Agreement on reduction of military forces in border regions’’on 24April 1997after their second summit in Moscow.Thereafter,such a form of annual meetings has become an established practice and is being held alternately in each of the five countries.The principles embodi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agreements have determined the basis of the mutual relations among the SCO Member States.In the 2000summit in Dushanbe,the President of Uzbekistan,I.Karimov,was invited by the host State to take part in the meeting as a guest.The content of the meetings was also gradually extended from discussing matters of strengthening mutual trust in border regions to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in spheres of politics,security,diplomacy,as well as trade–economic,cultural–humanitarian and other areas.Besides Heads of State meetings,mechanisms of regular meetings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ministers of defence,law enforcement bodies,ministers of economy,culture,trans-port,extreme situations,border services,Public Prosecutor and National Coordinators have also been established.On 14September 2001,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of the SCO Member States took place in Almaty.The Heads of Government of six States signed a ‘‘Memorandum among Governments of SCO member-states on the basic goals and direction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launch of the process for creating favourable conditions in the field of trade and investments’’,and declared official establish-ment of regular meetings of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mechanism within SCO frameworks.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celebrating the fifth anniversary of the ‘‘Shanghai Five’’on 15June 2001at a meeting in Shanghai,‘‘cradle’’of the mechanism,the Heads of State of the ‘‘Shanghai Five’’Member States and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unanimously decided to lift the mechanism of the ‘‘Shanghai Five’’to a higher level,in order to make it a strong base and important support for developing under new conditions co-operation among the six States.To realize these purposes,the Heads of State of the six States signed the Declaration on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2and declared the birth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of regional co-operation—the SCO.On 7June 2002,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Heads of the SCO Member States took place in Saint Petersburg.The Heads of the six States adopted The Charter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3precisely fixing the goals,principles and basic directions of co-operation,and endowing the SCO with legal personality.On 29May 2003,the third meeting of the Heads of the SCO Member States took place in Moscow.The main achieve-ment of this meeting was passing a number of regulations and decisions regulating the func-tioning of the organization’s internal mechanism.During this meeting,the assignment of 2SCO Establishment Declaration ( /news_detail.asp?id ¼88&LanguageID ¼2).3SCO Charter ( /news_detail.asp?id ¼96&LanguageID ¼2).130Chinese JIL (2006)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Zhang Deguan,a citizen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for the post of SCO Executive Secretary was approved.On 23September 2003,the meeting of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took place in Beijing.During the meeting,the Program of Multilater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SCO Member-States was signed and the first budget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2004was approved.The Program precisely determined basic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in the SCO framework,prioritized directions and concrete practical steps of co-operation,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long-term planning,and it also pointed out a course of the SCO.On 15January 2004,the official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SCO Secretariat took place in Beijing.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cretariat has symbolized the end of the formation phase of the SCO and the beginning of a completely new phase of its development.Yet,the question that remains to be answered is whether the SCO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nternational regional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The next section will answer this question.III.The SCO a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organization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provides no precise definition of regional arrangements and agencies which are dealt with in Articles 33,45,52,53and 54of the Charter.At the San Francisco Conference,the Egyptian delegation proposed a definition of regional arrange-ments or agencies.It read ‘‘There shall be considered as regional arrangements organizations of a permanent nature grouping in a given geographical area several countries which,by reason of their proximity,community of interests or cultural,linguistic,historical,or spiri-tual affinities,make themselves jointly responsible for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any disputes which may arise ...as well as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ir intere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4Nevertheless,this proposed definition was eventually rejected for being too ‘‘restrictive’’.5The definition was detailed,but there was a prevalent desire not to accept a detailed defi-nition that could hinder further developmen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hapter VIII.6That desire was reflected in the Agenda for Peace,promulgated by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1992.He proposed a wide and flexible definition of regional arrange-ments and agencies to include ‘‘regional organizations for mutual security and defence,organizations for gene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or for co-operation on a particular economic topic or function,and groups created to deal with specific political,economic or social issues of current concern’’.7412UNCIO,850,957.5Ibid.6W.Hummer and M.Schweitzer,Comment of Article 52,in:B.Simma et al.(eds),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A Commentary (2nd ed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807,817.7A /47/277-S /24111,17June 1992,An Agenda for Peace,Preventive Diplomacy,Peacemaking and Peace-Keeping,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pursuant to the statement adopted by the Summit Meeting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on 31January 1992,para.61,reproduced in 31ILM (1992),970.Al-Qahtani,SCO and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31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This flexibility was suggested to enable diverse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sub-regional organ-izations to contribute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8and for more integration and further effectiveness of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Therefore,the traditional distinction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must now be considered obsolete.9Hence,the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finition of a regional organ-ization is not the na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at hand,but rather the type of action undertaken by such an organization.10This proposition is illustr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n the Land and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Cameroon and Nigeria case.In that case,Nigeria contended that the role of the Statute of the Lake Chad Basin Commission,which was annexed to an Agreement of 22May 1964signed between Cameroon,Chad,Niger and Nigeria,must be understoo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gional arrangement or agencies referred to in Article 52of the Charter,and thus should have exclusive competence in relation to issues of security and public order in the region of Lake Chad,and that these issues encom-passed boundary demarcation.The Court noted that ‘‘[T]he Lake Chad Basin Commiss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exercising its powers within a specific geographical area;that it does not however have as its purpose the settlement at a regional level of matters relating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thus does not fall under Chapter VIII of the Charter’’.11It is thus imperative for a regional arrangement or agency,in order to assume the status of a regional organization or agency withi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to be created by States within as specific a region as possible and to be based on a collective treaty 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whose primary task is the maintenance of peace and security under the control an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UN’’,12and the settlement of regional international disputes among its Member States.The SCO fulfils these criteria.First,it is open for other States in the region that undertake to respect the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SCO Charter and to compl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othe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instruments adopt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CO.13This,of course,includes the obligations incumbent upon a Member State under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14In addition,the SCO regards the maintenance of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s its mission.Its Member States are 8See also the Secretary-General report of 1995to the General Assembly on co-operation with regional organizations,UNYB (1995),116.See generally,B.Boutros-Ghali,An Agenda for Peace (2nd edn,United Nations,1995).9C.Schreuer,Regionalism v.Universalism,6EJIL (1995),477,490.10C.Gray,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Use of For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206.11Land and Maritime Boundary (Cameroon v.Nigeria)Preliminary Objections,ICJ Reports 1998,para.67.12W.Hummer and M.Schweitzer,Comment of Article 52,above n.6,828;see also R.B.Russell and J.E.Muther,A Histo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0–1945(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1958),705–07.13See SCO Charter,above n.3,Art.13.14Notwithstanding this provision,SCO Member States are obligated to comply with their obligations under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See Article 103of the UN Charter,which states that ‘‘In the event of a conflict between the obligations of the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der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their obligations under any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their obligations under the present Charter shall prevail’’.For analysis of Art.103,see R.Bernhardt,Comment of Article 103,in:B.Simma,above n.6,1292–302.132Chinese JIL (2006)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committed to:strengthening mutual trust and good neighbourly friendship among the Member States;encouraging effective co-operation among the Member States in political,economic and trade,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cultural,educational,energy,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 and other fields;15devoting themselves jointly to preserving and safe-guarding regional peace,security and stability;and establishing a democratic,fair and rational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16These commitments have already been stated in the Declaration on the Creation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of 15June 2001,and have been unequivocally agreed upon in the SCO Charter.In the Charter,Member States adhere to the UN principles.Article 2of the Charter states that Member States of the SCO shall adhere to:the principles of mutual respect of sovereignty,independence,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States and inviolability of State borders,non-aggression,non-interference in internal affairs,non-use of force or threat of its us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seeking no unilateral military superiority in adjacent areas;equality of all member States,search of common positions on the basi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for opinions of each of them;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activities in the spheres of mutual interest;peaceful settlement of disputes between the Member States;the SCO being not directed against other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evention of any illegitimate acts directed against the SCO interests;and implementation of obligations arising out of the Charter and other documents adop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CO,in good faith.Thus,in his letter of 3February 2004,enclosed with the letter of Wang Guangya,the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United Nations,requesting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include in the provisional agenda of the 59th session of the GA an item entitled ‘‘Observer status for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n the General Assembly’’,Zhang Deguang,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SCO,stated that the SCO strictly observes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Charter and stands for maintain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ts irreplaceable rol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17The SCO also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non-alignment,and does not target any other country or region,and is open to the outside.In addition,the SCO i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various forms of dialogue,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organizations.18The Declaration also stated that the SCO Member States will strengthen their consultations and co-ordination of activities in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support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closely on major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issues,and jointly promote and consolidat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the region and 15See SCO Charter,above n.3,arts 1and 3.16See SCO Establishment Declaration,above n.2,para.2.17A /59/141,2.See also SCO Establishment Declaration,above n.2,para.5,which states that ‘‘The SCO member States shall abide by strictly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mutually respect independence,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not interfer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not use or threaten to use force against each other,adhere to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resolve all problems through mutual con-sultations and not seek unilateral military superiority in contiguous regions’’.18See SCO Establishment Declaration,above n.2,para.7.Al-Qahtani,SCO and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33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the world.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it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to preserve global strategic balance and stability.19Although there is no permanent body to settle disputes among SCO Member States,nevertheless,the SCO Charter stipulates as a mechanism that its purpose is the settlement at a regional level of matters relating to disputes and controversies arising out of interpreta-tion or application of the SCO Charter.These disputes and controversies may relate to matters relating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or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thus falls under Chapter VIII of the Charter.IV.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COTo realize its goals and objectives,the Charter of the SCO establishes various bodies.Its structure is classical to large extent.It has four main Councils: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Council of Heads of Government (Prime Ministers),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 and Council of National Coordinators.The SCO has also some permanent bodies:the Secretariat,the Regional Anti-Terrorist Structure and two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s from each Member State.20The functions and working procedures of these bodies,other than the Regional Counter-terrorist Structure,shall be governed by appropriate provisions adopted by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21However,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may decide to establish other SCO bodies.Yet,these new bodies shall only be established by the adoption of additional protocols to the Charter which enter into force in the procedure,set forth in Article 21of this Charter.22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s is the supreme body responsible for decision-making in the SCO.It holds regular sessions once a year in Member States,in r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ussian alphabetical order of the country names.The host country of the session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assumes the rotating presidency of the organization.The Council makes decisions and issues instructions on all the important matters of the organ-ization.It is responsible for determining priorities and defining major areas of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zation,deciding upon the fundamental issues of its internal arrangement and functioning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s well as considering the most topical international issues.2319See SCO Establishment Declaration,above n.2,para.10.20See SCO Charter,above n.3,arts 4and 18.21SCO Charter,above n.3,art.4(2).22SCO Charter,above n.3,art.4(3).Article 21of the Charter provides:‘‘This Charter shall be of indefinite dur-ation.This Charter shall be subject to ratification by signatory States and shall enter into force on the thirtieth day following the date of the deposit of the fourth instrument of ratification.For a State which signed this Charter and ratified it thereafter it shall enter into force on the date of the deposit of its instrument of ratification with the Depositary.Upon its entering into force this Charter shall be open for accession by any State.For each acceding State this Charter shall enter into force on the thirtieth day following the date of receiving by the Depositary of appropriate instruments of accession.’’23See SCO Charter,above n.3,art.5.134Chinese JIL (2006)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The Council of Heads of Government is the second important Council in the Organization.Its responsibilities are to adopt SCO budgets,and study and determine the principal or major issues related to specific areas within the SCO framework,especially in the economic field and spheres of interaction within the Organization.The Council shall hold its regular meetings once a year.24A meeting of the Council shall be chaired by the Head of Government (Prime Minister)of the State in whose territory the meeting takes place.However,the venue of a regular meeting of the Council shall be determined by prior agreement among Heads of Government (Prime Ministers)of the Member States.25The third Council is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It’s accountable to con-sider issues related to day-to-day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zation,the preparation of meetings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and holding consultations on international problem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The Council may,as appropriate,make statements on behalf of the SCO.It also shall generally meet one month prior to a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Additional meetings of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 shall be convened on the initiative of at least two Member States and upon consent of the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 of all other Member States.The venue of a regular or additional meeting of the Council shall be determined by mutual agreement.The Council shall be chaired by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Member State on whose territory the regular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takes place,during the period starting from the date of the last ordinary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to the date of the next ordinary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The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 shall represent the Organization in its external contacts,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Council.26The fourth Council is the Council of National Coordinators of SCO Member States.It is a body that serves as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within the SCO framework.It is basically a co-ordinator and management organ of the routine activities of the SCO.It makes the necessary preparation for the meetings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the Council of Heads of Government (Prime Ministers)and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National co-ordinators shall be appointed by each Member State,in accordance with its internal rules and procedures.The Council shall hold its meetings at least three times a year.A meeting of the Council shall be chaired by the national co-ordinator of the Member State on whose territory the regular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takes place,from the date of the last ordinary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to the date of the next ordinary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The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of National Coordinators may,on the instruction of the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represent the Organization in its external contacts,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Council of National Coordinators.2724See ibid.,art.6.25See ibid.,art.8.26See ibid.,art.7.27See ibid.,art.9.Al-Qahtani,SCO and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35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The SCO also established a body called the Regional Anti-Terrorist Structure (RATS).It is established by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to Combat the Terrorism,Separatism and Extremism of 15June 2001.28It is based in Tashkent—the capital of Uzbe-kistan.Its main objectives and functions,principles of its constitution and financing,as well as its Rules of Procedure shall be governed by a separate international treaty decided by the Member States,and other necessary instruments adopted by them.29The RATS is composed of the Council and the Executive Committee.The Council—a decision-making and leading body of RATS—is composed of leading officials of the various authorities of the Member States.The Director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which is RATS’usual executive body,is appointed by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The RATS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threat of destabilization in Central Asia and to counter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nd the destructive impact of extremism and drug trafficking.This SCO mechan-ism is recognized as a practical contribution to solving this problem.The mandate of the RATS is to prevent terrorism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and the co-ordination of such services as border police,customs and national security services.The SCO standing executive organ is the Secretariat.It is located in Beijing—the Chinese capital.It is headed by the Executive Secretary,to be appointed by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on nomination by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The Secretariat officials shall be recruited from among nationals of the Member States on a quota basis.The Execu-tive Secretary shall be appointed from among the nationals of the Member States on a rotational basis,according to the Russian alphabetical order of their country names,to serve a three-year term without the right of re-appointment.The Secretariat’s main functions are to provide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SCO activities,and to prepare pro-posals on the annual budget of the Organization.There are also three Deputy Executive Secretaries and an assistant to the Executive Secretary.The three Deputy Executive Secretari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first is for the political group which deals with matters,reports to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s and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 and Regional Anti-Terrorist structure and the Bishkek group,the meeting of Heads of Ministers of Defence and force departments and Council of National Coordinators,and has contacts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Member States and the host State,as well as other contacts with other organizations and countries.The second deputy is for the economic group which deals with matters related to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Government or Prime Ministers,and meetings of Heads of Ministers and /or departments on economic and humanitarian directions and has contacts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business circles of Member States.Finally,the third deputy i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group which deals with legal matters,depositary and personnel matters,as well as matters of financing and the SCO budget and accounts and cash departments of the Secretary Chancellery and economic maintenance of the Secretariat.28In the Tashkent Summit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Member-States of the SCO,which took place on 16–17June 2004,the RATS was official launched.29See SCO Charter,above n.3,art.10.136Chinese JIL (2006)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The assistant to the Executive Secretaries works with the mass-media or the press-secretary,and on the SCO website and preparation of SCO newsletters and translators.The Executive Secretary deputies shall be appointed by 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 on nomination by the Council of National Coordinators.However,they cannot b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tate from which the Executive Secretary has been appointed.The Executive Secretary,his deputies and other Secretariat officials,in fulfilling their official duties,should not request or receive instructions from any Member State and /or govern-ment,organization or physical persons.They should refrain from any actions that might affect their status as international officials,reporting to the SCO only.Member States shall undertake to respect the inter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duties of the Executive Secretary,his deputies and Secretariat staff and not exert any influence upon them as they perform their official functions.30Finally,Article 18of the Charter requires Member States,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domestic rules and procedures,to appoint their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s to the SCO Secretariat,which will be members of the diplomatic staff of the embassies of the Member States in Beijing.31V.Membership and withdrawal from the SCONormally,the constituent instru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pecifies the types of membership it adopts,either in the form of a closed type or an open type.It sometimes differ-entiates between the original members and other States that may later be admit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For instance,Article 3of the UN Charter states that ‘‘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hall be the States which,having participat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t San Francisco,or having pre-viously signed the 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 of 1January 1942,sign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ratify i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10’’.Another type of constituent instrument specifies the region from which a State can become a member,such as membership under Article 237of 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or membership under Article 1of the Pact of the League of Arab States,while other instruments open the membership to States in the region without defining the region.The classic example is probably the SCO.Under Article 13of the SCO Charter,‘‘membership shall be open for other States in the region that undertake to respect the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this Charter and to compl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othe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instruments adopt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CO’’.By implication,however,the region mentioned in Article 13is most likely the region of Central Asia.Yet,the term ‘‘region’’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its geographical meaning,but should depend on the interest involved and the purposes of the organization.32In any event,the SCO has its own procedures for admitting members.30See SCO Charter,above n.3,art.11.31See SCO Charter,above n.3,art.18.32See,e.g.H.Schermers,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Vol.1(A.W.Sijthoff,Leiden,1980),108.See also the memberships in British Commonwealth.See also the Charter of the Organization of Islamic Conference,in which the membership spreads over three continents and is based on religious foundations.See,generally,Al-Qahtani,SCO and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37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June 30, 2010 Downloaded from。
上海翻译.docx
上海翻译
期刊简介
《上海翻译》(季刊)创刊于1986年,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主办。
《上海翻译》(季刊)是学会会刊,也是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源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海翻译》(季刊)办刊宗旨:探讨翻译理论,传播译事知识。
总结翻译经验,切磋方法技巧。
广纳微言精理,侧重应用翻译。
把握学术方向,推动翻译事业。
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 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4.希望作者投稿时务必将以上要素补充完整、以减轻编辑部的后期工作负担,谢谢合作。
5.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6.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融入点思考与实践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融入点思考与实践*王利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620)摘要: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等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
本文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概念出发,探析思政融入点的系统化,并以探索实践案例说明如何有效实施,使之与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活动有机自然融合。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小组探究学习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6-0006-021引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青年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自信与热爱,对国家治理的价值认同,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归属,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思考并付诸教学实践的崇高使命。
如何充分挖掘《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团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实践,提出实施了“小组探究学习法”。
实践表明,组建探究小组,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深挖、呈现课程思政资源,不但可润物无声地实现自然丰富的思政教育,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程专业翻译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资源之发掘整合“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要有效实施课程思政,首先需要提升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与理解,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找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源头活水。
因此,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之前,教学团队首先深入学习了党中央、教育部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文件和指导精神,明确了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思政资源选取的指导原则与教育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1]。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网站简介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网站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翻译》
【年(卷),期】2011()1
【摘要】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网站(http://www.sstts.org.cn)设首页、学会概况、学会动态、翻译服务、会刊、翻译专家、翻译资源、下载中心、友情链接、联系我们、English等共12个栏目。
【总页数】1页(P11-11)
【关键词】科技翻译;上海市;学会;网站;English;简介;翻译服务;友情链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欢庆成立十周年 [J], 舟晓航
2.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翻译服务部 [J],
3.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上海远东出版社、德国驻沪总领事馆联合举办德语■汉语
翻译竞赛 [J],
4.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翻译服务部 [J],
5.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召开20周年庆祝会暨年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翻译(supplements) 2012
科技英语翻译补充材料2012年11月Part OneFull Translation☎Section On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Text 1四川简介四川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其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幅员辽阔,风光秀丽,历史悠久。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内陆腹地。
从地势上看,它西为青藏高原扼控,东为长江三峡之险,北为秦岭巴山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全省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南北最宽为900多公里,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百分之六,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和内蒙。
四川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盆地,滔滔的长江在四川境内由西向东,横贯而过。
其地形为西高东低。
西部为川西高原,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是横亘高原的第一峰。
东部为盆地,盆地西部是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
全省气候东西各异。
西部除河谷地带外,属大陆性高寒气候,气温低,日照长,长冬无夏。
东部属亚热带湿润东南风气候,冬暖,春早,夏长,最冷的一月份为5c—8c,最热的七月份为25c---29c,全年无霜期可达300 天以上。
深受中国和世界人民喜爱的珍奇动物---大熊猫,就生长在盆地西北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和王郎自然保护区。
Text 2新都简介新都区位于成都市北大门,面积480平方公里,人口62万,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都市区。
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着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制药旅游和物流基地的功能。
新都镇、新繁镇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四川省优先发展“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10个中等城市”的平原都市群发展战略,新都区处于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桥头堡。
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90.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5.9亿元。
2003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可达10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可达8亿元。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01年大事记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01年大事记一月1 月 13 日 我会在淮海中路1634号101室召开第五届理事会全体理事会议,总结2000年工作,讨论2001年工作计划。
1 月 19 日 我会假座市社科院会堂,邀请世界银行特约顾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同济大学世界银行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外文学会副会长彭运鄂教授作题为《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加入 WTO 的最新趋势》学术讲座。
1~6 月 我会建立会员人才数据库,由办公室对会员进行重新登记整理,现已将600余名会员个人基本信息输入我会人才数据库。
六月6 月 23 日 我会召开第五届理事会第十五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翻译服务及会员发展等事项。
会议还决定建立电脑系统会员人才数据库。
七月7 月 3 日 我会在淮海中路1634号会议室召开“爱心科普知识讲座”,聘请中科院上海分院专职讲师作《关于提高人体健康质量》报告。
八月8 月 25 日 办公室主任杨美莲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
会上成立了“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我会成为该协作网首批成员单位之一。
九月9 月 22 日 我会与上海市外事翻译学会和上海市工程翻译协会假上海文艺会堂共同举办华东地区国际翻译日庆祝活动。
我会130名会员参加。
十月10 月 25~28 日 华东地区译协第六次翻译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市召开。
该会议主题为“新世纪与翻译”。
我会45名会员发表论文30篇。
常务理事陈忠良出席会议并发言。
十一月11 月 5~6 日 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管理办法”,推选产生全国翻译企业协作网领导小组成员。
常务理事陈忠良入选领导小组成员。
11 月 17 日 我会召开第五届理事会第16次常务理事会议,专题讨论与上海邦德学院联合创办翻译学院等事项。
11 月 24 日 我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刘祖慰、现任理事长卢思源、副理事长钱绍昌、方梦之、秘书长汤杰、常务理事亢国义等参观了民办上海邦德学院。
翻译工作中的科技翻译与技术文档处理
人工智能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机器翻译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机器翻译能够自动将源语言翻译 成目标语言,提高翻译效率。
自然语言处理
通过分析自然语言文本,提取关键信息,使译文更加 准确、流畅。
语音识别与合成
将语音转化为文本,或将文本合成为语音,实现语音 翻译和交互。
技术文档处理的数字化转型
1 2
电子文档管理
特点
科技翻译涉及专业性强、技术术语多 、表述规范、逻辑严密等特点,要求 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和专业知识 储备。
科技翻译的重要性
01
促进科技交流
科技翻译是国际间科技交流的桥梁,有助于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本国科技进步。
02
保障技术传播
科技翻译能够准确传递技术信息,保障技术的有效传播 和应用,避免因语言障碍造成的技术传播障碍。
翻译工作中的科技翻 译与技术文档处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科技翻译概述 • 技术文档处理基础 • 科技翻译的难点与技巧 • 实际案例分析 • 技术文档处理的实践经验 • 未来科技翻译与技术文档处理的发
展趋势
01 科技翻译概述
科技翻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科技翻译是指将科技领域的专业技术 文献、论文、专利、操作手册等资料 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实践 活动。
长句子的含义。
03
在翻译长句子时,译者需要遵循原文的逻辑关系和语
法结构,同时要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通顺性。
科技文本的文体特点
科技文本通常具有严谨、客观、准确的特点,要求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译者需要了解科技文本的文体特点,并注意在翻译中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 点。
此外,科技文本中还可能涉及到图表、公式等专业符号,译者需要了解这 些符号的正确用法和含义,以确保准确翻译。
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示语为例的开题报告
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示语为例的开题报告摘要: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体,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示语为例,探讨汉英翻译中公示语的特点与翻译方法,并对公示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特点;翻译方法;应用Abstract:Public language is a special language style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real life. Taking th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public langua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methods of public language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and looks ahea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public language.Keywords: public languag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transl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引言:公示语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专门用来告知、提醒、警示、劝告等目的的文字语言。
如在商店、银行、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内张贴的告示、标语等,以及赛事、节庆等活动中发布的宣传语等都属于公示语范畴。
公示语与其他语体相比,具有信息性强、语言简练、直观易懂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跨文化传播中,公示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准确的翻译不仅可以传达准确的信息,还能增强文化的交流。
本文拟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示语为例,探讨汉英翻译中公示语的特点与翻译方法,并对公示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编撰《2009上海科技进步报告》和《2010上海科技年鉴》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编撰《2009上海科技进步报告》和《2010上海科技年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0.20•【字号】沪科〔2009〕第456号•【施行日期】2009.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编撰《2009上海科技进步报告》和《2010上海科技年鉴》的通知沪科(2009)第456号各有关委办局,各区县科委,有关单位:《上海科技进步报告》(以下简称“年报”)是市政府每年向“两会”汇报全市科技进步情况的一份年度报告,《上海科技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一部按年度记录上海科技发展情况的年刊,由市科委牵头组织,各委办局、区县科委及有关单位共同编撰完成。
2009年报和2010年鉴编撰工作已启动,为更好地完成编撰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各单位的年报年鉴组稿人如有更替,请填写组稿人信息回执(附件)于11月9日之前传真或寄送至编辑部。
如组稿人联系方式等信息有所调整,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
2、2009年报截稿时间为11月30日(网上填报系统全年开放,不影响组稿人补充年报素材和提交年鉴条目)。
3、市科委将于近期召开全市组稿人会议,部署相关工作(会议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望各有关单位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确保《2009上海科技进步报告》和《2010上海科技年鉴》编撰任务的顺利完成。
联系人:刘华林向辉地址:中山西路1525号技贸大厦4楼邮编:200235电话:64680066转3425、3428分机传真:54893540e-mail:**************.cn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日。
上海大学翻译硕士导师介绍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导师介绍(翻译硕士)1.朱振武2.唐述宗3.庄恩平4.朱巧莲5.王晓元6.谢之君7.尚晓进8.庞好农9.程琪龙10.唐青叶11.肖福寿12.周平13.冯奇11.朱振武教授朱振武教授简介:朱振武教授为文学博士,外国文学与翻译博士后,博导;作家,翻译家,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和纽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学术带头人,上海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朱振武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英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和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理事,上海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 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三峡大学特聘高级教授,四川外语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和教育部社科项目通讯评委。
朱振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化和翻译学,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出版著作《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爱伦·坡研究》、《解密丹·布朗》和《丹·布朗们的居家密码》等近10种,出版编著四十余种,译著二十种。
朱振武教授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中国翻译》、《外国语》等核心杂志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120多篇,在《人民日报》、《社会科学报》、《文汇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文学报》和《文汇读书周报》等多家重要报纸上发表论文多篇,另有文学创作多种。
朱振武教授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数字城堡》、《骗局》和《失落的秘符》等丹·布朗的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研究书籍在国内引起轰动,并获多种奖项,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上海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近百家媒体和网易、新浪、都市快报和九久读书人等多家网站对他有专门介绍和报道。
上海翻译 2009-2010 载文汇总
批量导入专业期刊文献1. 在CNKI的【期刊导航】搜索刊名,找到特定年份。
2. 检索到某期期刊后,点击全选,可以点下页继续全选,直到满50个条目。
一般一份期刊的文章数目在25篇左右。
4. 选择完毕后,点击存盘。
5. 选择引文格式。
暂时推荐选择RefWorks格式。
因为近期(2011年3月)CNKI的EndNote导出和NoteExpress导出等会缺作者名。
可能是导出设置有误。
6. 选择引文格式后可以点击右上角的预览,看各种信息是否齐全。
7. 确认信息正确,点击输出到本地文件。
8. 这是输出的供导入EndNote用的本地文件的样子。
Option里选择RefWorks Import。
Duplicates(重复项)处理模式选择删除重复项(Discard Duplicates)。
文件编码一般是UTF-8,和导出的时候采用的编码一致。
否则易产生乱码现象。
10. 点击Import导入所有文献。
如果有时间,可以把需要研读的文献复印或下载下来。
下载的PDF文档可以附加到EndNote中导入的条目中,更便于文献的管理。
《上海翻译》2008-2010 载文汇总1. 卜爱萍, & 宫金燕. (2010). 中外译学术语的差异比较. 上海翻译(01).2. 蔡青, & 文军. (2010). 中国翻译工具书回眸(1949-2009). 上海翻译(01).3. 蔡石兴. (2010). 典籍英译与文化意识——兼议《古文百篇英译》的文化传递. 上海翻译(02).4. 蔡新乐. (2011). “魔变”的思想创造:尼采的翻译思想初探. 上海翻译(01).5. 岑秀文, 张尚莲, & 赵淑华. (2009). 信息化背景下体验式小组合作应用翻译教学. 上海翻译(04).6. 陈吉荣. (2010). 汉语重叠词的突显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识解型式——《干校六记》重叠词英汉语料的比较分析. 上海翻译(04).7. 陈明瑶, & 邱辉. (2009). 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论《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的英译. 上海翻译(01).8. 陈明瑶. (2009). 企业财务报表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上海翻译(04).9. 陈飘平. (2010). 承前启后高瞻远瞩——评《中国译学大辞典》. 上海翻译(03).10. 陈小慰. (2010). 翻译教学中“守土有责”意识的培养——中式英语遭追捧现象剖析. 上海翻译(03).11. 程维. (2010).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新闻编译——以《参考消息》防控甲流的几则新闻稿为例. 上海翻译(03).12. 褚孝泉. (2010). 译文·异文·易文——翻译行为的第三个度向. 上海翻译(03).13. 戴朝晖. (2011). 中国大学生汉英口译非流利现象研究. 上海翻译(01).14. 邓隽. (2010). 从目的论管窥严复译《天演论》. 上海翻译(02).15. 范勇. (2011). 美国主流媒体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显异策略——基于对2009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研究. 上海翻译(01).16. 方梦之. (2009). 《翻译学理论的系统建构》序——为纪念杨自俭教授而作. 上海翻译(04).17. 方梦之. (2009). 《上海翻译》百期回眸. 上海翻译(03).18. 方梦之. (2010). 《中国译学大辞典》编辑出版始末. 上海翻译(03).19. 方梦之. (2011). 论翻译生态环境. 上海翻译(01).20. 冯奇, & 薛娟. (2009). 形兮义之所依,义兮形之所伏——以标识语的翻译为例. 上海翻译(04).21. 冯志杰. (2010). “科学发展观”英译商榷——兼论重大政治理论术语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上海翻译(02).22. 傅惠生. (2010). 我国的佛经译论体系. 上海翻译(01).23. 傅敬民. (2009). 英语特殊隐喻研究及其汉译. 上海翻译(01).24. 高嘉正, & 高菁. (2010). 成语典故的英译. 上海翻译(01).25. 高永伟. (2010). 名不经“传” 译有止境——谈英汉词典中的译名改进问题. 上海翻译(01).26. 葛校琴. (2009). 国际传播与翻译策略——以中医翻译为例. 上海翻译(04).27. 耿智, & 王玉平. (2009). 论句调精神与翻译. 上海翻译(01).28. 官忠明. (2009). 英文期刊《经济学人》汉译英时政词语点评. 上海翻译(02).29. 郭英珍. (2009). 翻译教学中的预设诱导. 上海翻译(04).30. 郭英珍. (2010). 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的本科教学实践为例. 上海翻译(03).31. 何刚强. (2009). 英语社科文著汉译行文五诀. 上海翻译(02).32. 何刚强. (2010). 切实聚焦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 上海翻译(01).33. 贺爱军. (2009). 鲁迅“硬译”的文化解读. 上海翻译(04).34. 贺显斌. (2009). “欧盟笔译硕士”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上海翻译(01).35. 侯国金. (2009). 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兼评姜望琪(2005). 上海翻译(02).36. 胡芳毅, & 贾文波. (2010). 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 上海翻译(01).37. 胡庚申. (2009). 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 上海翻译(02).38. 胡庚申. (2010). 翻译生态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 上海翻译(04).39. 黄琛, & 唐青叶. (2010). 语篇话题在翻译过程中的导入、延续与转换. 上海翻译(04).40. 黄德先, & 杜小军. (2010). 翻译的职业化及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上海翻译(01).41. 黄忠廉. (2009). 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 上海翻译(04).42. 贾洪伟. (2011). 编译研究综述. 上海翻译(01).43. 贾文渊, & 贾令仪. (2009). 论译感. 上海翻译(01).44. 姜荷梅. (2011). 商务英语的汉译原则. 上海翻译(01).45. 姜望琪. (2010). 再论术语翻译的标准——答侯国金(2009). 上海翻译(02).46. 蒋骁华. (2009). 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 上海翻译(04).47. 焦卫红. (2010). 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上海翻译(04).48. 蓝红军, & 穆雷. (2010). 2009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上海翻译(03).49. 李百玲. (2009). 从翻译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上海翻译(01).50. 李龙泉. (2009). “改写论”的缘由及弊端. 上海翻译(01).51. 李梅, & 蔡文婷. (2011). “外来语”存亡的模因剖析. 上海翻译(01).52. 李淑敏. (2009). Chinglish:英式汉语? 上海翻译(01).53. 李兴福. (2010). 论在线翻译的利用原则. 上海翻译(03).54. 李占喜. (2010). 西方影视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影视翻译:屏幕上的语言转换》介评. 上海翻译(04).55. 李志萍. (2009). 回归翻译——兼评文化学派的改写论. 上海翻译(04).56. 梁艳君, & 耿智. (2009). 论推理与句层翻译. 上海翻译(04).57. 梁志芳. (2010). 翻译·文化·复兴——记上海“孤岛”时期的一个特殊翻译机构“复社”. 上海翻译(01).58. 廖七一. (2011). 晚清集体叙述与翻译规范. 上海翻译(01).59. 林克难. (2009). 试论翻译理论的成分构成——从“看易写”定性之争谈起. 上海翻译(04).60. 刘大燕. (2010). 析avt名称演变:从电影翻译到多媒体翻译. 上海翻译(04).61. 刘洪泉, & 吴长青. (2009). 英文人名汉译规范之管见. 上海翻译(01).62. 刘季春. (2010). 独立成篇:超越“忠实”的忠实. 上海翻译(01).63. 刘金龙. (2009). 新闻翻译研究的新收获——评张健教授新著《报刊语言翻译》. 上海翻译(03).64. 刘金龙. (2010). 《上海翻译》(2005—2009)载文分析与研究. 上海翻译(02).65. 刘美华, & 贾玮品. (2009).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应用翻译. 上海翻译(01).66. 刘艳芳. (2009).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新闻报道中隐喻习语的翻译. 上海翻译(04).67. 吕俊, & 侯向群. (2009). 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变迁与翻译研究. 上海翻译(03).68. 罗列, & 穆雷. (2010). 翻译学的学科身份:现状与建设. 上海翻译(04).69. 罗新璋. (2009). 非新无以为进. 上海翻译(02).70. 马会娟. (2010). Mti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以北外奥组委翻译班毕业论文撰写为个案. 上海翻译(02).71. 马永良, & 张尚莲. (2010). 对话主义与意象翻译中的他性解读. 上海翻译(04).72. 马跃珂. (2010). 汉语句子话题与英语句子主语对比分析与翻译. 上海翻译(03).73. 毛梅兰, & 高嘉正. (2011). 略论国俗词语的汉英翻译. 上海翻译(01).74. 孟广君. (2009). 商务文体翻译虚实语义语际比较分析. 上海翻译(02).75. 莫莉莉. (2009). 景观设计英汉口译中明示记忆的运用机制. 上海翻译(03).76. 莫运国. (2010). 翻译和合说的哲学思考. 上海翻译(01).77. 钱纪芳. (2010). 和合翻译思想初探. 上海翻译(03).78. 邱立中. (2009). 中国早期商务英语变体考. 上海翻译(02).79. 任东升, & 袁枫. (2010). 清末民初(1891-1917)科幻小说翻译探究. 上海翻译(04).80. 邵毅. (2011). 潮起潮落潮不息:上海电影翻译发展研究. 上海翻译(01).81. 佘烨, 易奇志, & 佘协斌. (2009). 中外译论百部述要. 上海翻译(03).82. 沈华东. (2010). 适度延异: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 上海翻译(04).83. 束慧娟. (2010).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 上海翻译(02).84. 宋以丰. (2010). 翻译的亲社会性——近现代中国翻译史研究之一. 上海翻译(04).85. 苏伟. (2009). 社区口译在中国. 上海翻译(04).86. 孙宁宁. (2010). 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 上海翻译(01).87. 孙迎春. (2009). 张谷若与“适应”、“选择”. 上海翻译(04).88. 孙志祥. (2009). 国内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上海翻译(02).89. 陶友兰. (2010). 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的功能主义模式探讨. 上海翻译(02).90. 田传茂. (2010). 基于网上数据库定量定性分析的术语翻译. 上海翻译(01).91. 田怡俊, & 包通法. (2010). 辜鸿铭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思想初探. 上海翻译(01).92. 外科鼻祖华佗. (2009). 上海翻译(02).93. 万华. (2010). 论翻译中的组合与原则. 上海翻译(03).95. 王德春. (2009). 略论翻译——四川外国语学院翻译论坛上的即兴发言. 上海翻译(03).96. 王德福. (2011). 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译引导式教学法——口译教学中采用不同译文的可行性研究. 上海翻译(01).97. 王峰, 彭石玉, & 严丹. (2010). 基于Google新功能辅助汉译英的研究——以高校网页英文翻译为例. 上海翻译(04).98. 王宏. (2009). 典籍英译教材建设的新尝试——介绍本科翻译专业教材《中国典籍英译》的编写. 上海翻译(01).99. 王宏. (2010). 《梦溪笔谈》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上海翻译(01).100. 王宏. (2010). 对当前翻译研究几个热点问题的再思考. 上海翻译(02).101. 王洪涛. (2010). 互文性理论之于翻译学研究:认识论价值与方法论意义. 上海翻译(03).102. 王继红. (2009). 国内外手语翻译研究:历史与现状. 上海翻译(02).103. 王颉, & 王秉钦. (2010). 漫话宗教神话与翻译. 上海翻译(01).104. 王金岳. (2009). 应用文翻译岂可再“免检”. 上海翻译(03).105. 王璟. (2009).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的解读与评论. 上海翻译(03).106. 王静. (2010). 外宣资料的功能性编译法探讨. 上海翻译(03).107. 王萍, & 冯奇. (2011). 整体论视阈下的惯用语对比与翻译. 上海翻译(01).108. 王沁. (2009). 汉英中介语——Tem 8翻译语料研究. 上海翻译(02).109. 王树槐. (2009). 西方翻译教学研究:特点、范式与启示. 上海翻译(03).110. 王晓凤, 张丽娟, & 王定安. (2010). 模糊视阈下的汉英数字翻译思辨. 上海翻译(03).111. 王晓莺. (2011).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离散”内涵与命题. 上海翻译(01).112. 王彦. (2009). 政治语篇翻译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上海翻译(03).113. 王一多. (2010). 当代译学术语研究概述. 上海翻译(02).114. 王瑛, & 谭业升. (2010). 视觉化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观. 上海翻译(02).115. 王云霞, & 李寄. (2009). 《域外小说集》欧化标点符号的文体效果及语言史意义. 上海翻译(04). 116. 王振南. (2009). 当前对外会展宣传翻译中的常见问题. 上海翻译(04).117. 王正, & 孙东云. (2009). 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在网络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上海翻译(01).118. 王宗英, & 郭高攀. (2010). 概念结构的认知理据与专业英语翻译. 上海翻译(02).119. 魏晓红. (2009). 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上海翻译(02).120. 文军, & 张瑜清. (2009). 国内口译教材(1988-2008)研究. 上海翻译(02).121. 我国首部具有析误匡谬功能的汉英英汉专科词典问世. (2010). 上海翻译(04).122. 吴国良, & 吴春. (2010). Blame用法译评. 上海翻译(02).123. 吴国良, & 吴春. (2010). Welcome用法译评. 上海翻译(04).124. 吴国良, & 姚兰芝. (2009). Offer用法译评. 上海翻译(01).125. 吴国良, & 姚兰芝. (2009). Request用法译评. 上海翻译(03).126. 吴国良. (2009). Avenge与revenge用法译评. 上海翻译(04).127. 吴建, & 张韵菲. (2011). 企业外宣英译:一个多层次重构的过程. 上海翻译(01).128. 吴建, & 张韵菲. (2011). 企业外宣英译:一个多层次重构的过程. 上海翻译(01).129. 吴英俊, & 赵秀琴. (2009).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网络辅助翻译教学. 上海翻译(03).130. 吴自选, & 许建忠. (2011). 论电视软新闻英译的重写策略. 上海翻译(01).131. 吴自选, & 许建忠. (2011). 论电视软新闻英译的重写策略. 上海翻译(01).132. 肖慧. (2009). 语用预设与翻译方法. 上海翻译(03).133. 肖维青. (2009). 译者权益与翻译出版合同. 上海翻译(02).134. 肖晓燕, & 张梅. (2009). 美国电话口译的职业现状及理论分析. 上海翻译(01).135. 谢家成, & 刘洪泉. (2010). 基于体裁分析的专门用途语篇翻译模式及运用. 上海翻译(02).136. 熊兵. (2009). 透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扇窗户——《翻译研究指南》评介. 上海翻译(01).137. 徐彬. (2010). 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 上海翻译(04).138. 徐方赋. (2009). 关于翻译研究及其各种“转向”——蒙娜·贝克访谈录. 上海翻译(03).139. 徐莉娜. (2009). 翻译中的限制和自由——谈《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 上海翻译(02).141. 许进兴. (2010). 翻译中常见的几种引申现象. 上海翻译(02).142. 杨全红. (2010). “唐僧”是谁——“唐僧”的姓名及其它. 上海翻译(03).143. 杨自俭, & 王菊泉. (2009). 我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上海翻译(01).144. 姚斌. (2011). 远程会议口译——回顾与前瞻. 上海翻译(01).145. 姚喜明. (2010). 汉英词典编纂中文化特色词的处理. 上海翻译(04).146. 叶红卫. (2009). 谈“山寨”的翻译. 上海翻译(03).147. 叶苗. (2009). 关联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变译策略. 上海翻译(03).148. 尹延安. (2010). 杨自俭翻译学系统理论探究. 上海翻译(04).149. 曾利沙. (2009). 基于实践的翻译批评应具学理性与客观论证性——兼论旅游翻译中的“商业伦理”. 上海翻译(02).150. 曾艳. (2010). 从词典翻译功能谈双语词典的翻译——以《牛津英汉汉英词典》为例. 上海翻译(01). 151. 曾昭涛. (2009). 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 上海翻译(01).152. 张玫. (2009). 《科学》杂志摘要语态及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实证研究. 上海翻译(03).153. 张美芳. (2009). 文化途径看澳门——浅谈澳门世界遗产景点译名. 上海翻译(02).154. 张庆路. (2009). 译文商榷. 上海翻译(01).155. 张书健, & 李玲. (2010). 汉英无主句翻译策略探究. 上海翻译(04).156. 张顺生. (2009). 对翻译中“约定俗成”的再思考. 上海翻译(02).157. 张顺生. (2010). “Smart Power”的由来、内涵与译法. 上海翻译(03).158. 张威. (2010). 科技口译质量评估:口译使用者视角. 上海翻译(03).159. 张晓雪. (2010). 虚同、约制与隐匿——“镜像理论”观照下翻译“自我”实现过程探究. 上海翻译(04). 160. 赵德全, & 宁志敏. (2009). 多元文化系统视角下的“直译”和“意译”. 上海翻译(03).161. 赵红梅, & 胡忆沩. (2010). “Online”一词的演变及规范译法. 上海翻译(03).162. 赵巍, & 石春让. (2009). “文质”的现代转化问题——兼论传统译论的价值和现代阐释. 上海翻译(03). 163. 郑庆珠. (2011). 本科翻译专业(Bti)教学探微. 上海翻译(01).164. 钟利平. (2010). 当代汉语流行词汇的译法与问题. 上海翻译(03).165. 周朝伟. (2010). 从“有机体”角度整体透视翻译系统. 上海翻译(03).166. 周红民. (2010). 意境能翻译吗? 上海翻译(02).167. 周领顺. (2010). 两则经典“翻译”定义的汉译与两种译评观——译者行为研究(其二). 上海翻译(02). 168. 周晔, & 孙致礼. (2009). 书名、篇名的翻译. 上海翻译(04).169. 朱桂成. (2010). 整体生态译论场发生机理图式论. 上海翻译(02).170. 朱巧莲, & 张楠. (2009). 礼仪祝辞类口译中预测作用的实证研究. 上海翻译(02).171. 朱晓敏. (2010). 信息时代下的翻译教学——柯平教授的语言与翻译技术课程介绍. 上海翻译(04). 172. 左飚. (2009). 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对原文本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例. 上海翻译(01).173. Shanghai Sci-Tech Translation Societ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 U. (2008). 热烈庆祝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召开. 上海翻译(03).174. 万兆元. (2008). 因特网辅助翻译. 上海翻译(03).175. 任东升. (2008). 圣经汉译与佛经翻译比较研究. 上海翻译(03).176. 何三宁. (2008). 翻译教学中的意识观培养. 上海翻译(04).177. 何刚强. (2008). 会展、仪式横幅名称英译刍议. 上海翻译(03).178. 刘彬, & 祖利军. (2008). 中国翻译专业建设的“蓝皮书”——《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评介. 上海翻译(02).179. 包彩霞. (2008). 全球化与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综述. 上海翻译(01).180. 卢彩虹. (2008). 翻译认知过程与翻译偏差. 上海翻译(04).181. 司继涛. (2008). 语际转换中的语感机制. 上海翻译(01).182. 吕和发, & 周剑波. (2008). 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 上海翻译(01).183. 吴国良. (2008). Get语义译评. 上海翻译(02).184. 吴国良, & 姚兰芝. (2008). Destroy用法译评. 上海翻译(04).185. 吴建. (2008). 中英口译中的文化输出. 上海翻译(03).186. 周学艺. (2008). 政治名言翻译探讨. 上海翻译(01).187. 周红民. (2008). 论汉语的语言资源与原文语言的融合. 上海翻译(04).188. 官忠明. (2008). “Culture”与“文化”新解. 上海翻译(03).189. 巫和雄. (2008). 《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上海翻译(04).190. 廖涛. (2008). 也谈“枪手”的英译. 上海翻译(03).191. 张曼. (2008). 中外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研究. 上海翻译(02).192. 张顺生. (2008). 信:译者主体性的底线——也从Times Square的译法谈起. 上海翻译(02).193. 彭永和. (2008). 引语译、评的应对策略. 上海翻译(01).194. 文军, & 张金陵. (2008).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50年(1951-2005)回眸. 上海翻译(02).195. 方梦之. (2008). 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 上海翻译(01).196. 曾利沙. (2008). 从翻译理论建构看应用翻译理论范畴化拓展——翻译学理论系统整合性研究之四(以旅游文本翻译为例). 上海翻译(03).197. 朱献珑. (2008). 英语对外报道导语的语篇分析及译写策略. 上海翻译(04).198. 朱琦. (2008). 建构还是“解构”:中英大学翻译课教学模式之对比研究. 上海翻译(01).199. 李占喜. (2008). 国内外语用翻译研究:回顾、述评与前瞻. 上海翻译(01).200. 李广荣. (2008). 文本隔栅假设在英汉翻译中的验证及应用. 上海翻译(03).201. 李玉良, & 于巧峰. (2008). 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 上海翻译(01).202. 杨劲松, & 曾文雄. (2008). 旅游翻译中的修辞偏离操作及其顺应性美学传真. 上海翻译(04).203. 杨自俭. (2008). 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序. 上海翻译(01).204. 林克难. (2008). 英文语文词典翻译原则探讨. 上海翻译(01).205. 段平, & 顾维萍. (2008). 简化英语及其应用. 上海翻译(02).206. 毛忠明, & 刘凯红. (2008). 戴望舒的翻译思想. 上海翻译(03).207. 汤富华. (2008). 翻译:诠释自我与融合他者的过程. 上海翻译(02).208. 温年芳. (2008). 口译笔记的认知分析和反思. 上海翻译(04).209. 王云松, & 王大伟. (2008). 利用网络资源研究英语冠词的使用——译者使用英语冠词可发挥的主体性及倾向性. 上海翻译(04).210. 王宏. (2008). 这些句子是Chinglish还是英美人士广泛使用的英语?——兼议英语学习以及衡量汉译英质量的标准. 上海翻译(01).211. 王洪涛. (2008). 傅雷与霍姆斯面对面——在中西互鉴中走向翻译标准的解构与重建. 上海翻译(04). 212. 王湘玲, & 毕慧敏. (2008). 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兼评《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上海翻译(02).213. 王金娟. (2008). 移就修辞格的类型和翻译策略. 上海翻译(02).214. 王雪明, & 杨子. (2008). “-friendly”复合结构的汉译. 上海翻译(02).215. 穆凤良. (2008). 由悟性转向理性——论基于逻辑对比的翻译模式. 上海翻译(02).216. 胡庚申. (2008). 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 上海翻译(02).217. 艾琳. (2008). 访谈节目中英汉双关构成手段的对比研究. 上海翻译(04).218. 苏广才. (2008). 论翻译与双语教学. 上海翻译(02).219. 范武邱, & 范头姣. (2008). 中国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 上海翻译(02).220. 葛建平, & 范祥涛. (2008). 网络技术辅助下的翻译能力. 上海翻译(01).221. 蔡新乐. (2008). 自我翻译:行走在翻译“间性”之上的思想家的苏格拉底简论. 上海翻译(01).222. 薛清. (2008). 游移于问题与对策之间的翻译专业教育思考. 上海翻译(02).223. 许婺, & 吴玲娟. (2008).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科技文本翻译. 上海翻译(01).224. 贺爱军. (2008). 中国译学三路向:文艺·科学·文化. 上海翻译(03).225. 贾卉. (2008). 意识形态与美国《新闻周刊》涉华词语的翻译. 上海翻译(02).226. 赖月珍. (2008). 中医英译的把握. 上海翻译(03).227. 赵巍, & 薄振杰. (2008). 关于传统译学术语系统. 上海翻译(03).228. 赵文静. (2008). 翻译学科建设——兼谈语际改写与翻译的外部研究. 上海翻译(04).229. 过家鼎. (2008). 成语的直译和意译. 上海翻译(01).230. 邓笛. (2008). 翻译界外的翻译. 上海翻译(04).231. 邵志洪. (2008). 汉英语言审美与写景语篇翻译——Tem8(2007)汉译英试卷评析. 上海翻译(04). 232. 邵璐. (2008). 再论翻译中的模糊特性——从The Da Vinci Code的翻译选例. 上海翻译(03).233. 郭尚兴. (2008). 论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的历史与文化认知. 上海翻译(04).234. 陈刚. (2008). 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例为例. 上海翻译(04).235. 陈可培, & 刘红新. (2008). 理雅各研究综述. 上海翻译(02).236. 陈吉荣, & 李丙奎. (2008). 评《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翻译(04).237. 陈志杰, & 潘华凌. (2008). 回译——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汇处. 上海翻译(03).238. 陈明瑶. (2008). 误读误译现象的认知探析. 上海翻译(02).239. 陈珊珊, & 高嘉正. (2008). 佛教圣地旅游文本英译探讨——以九华山风景区的汉英翻译为例. 上海翻译(03).240. 项东, & 刘敬国. (2008). “整合”一词的英译. 上海翻译(03).241. 顾维勇. (2008). 商务英语词典原语语用信息的读取与翻译. 上海翻译(01).242. 高嘉正, 董玮, & 高菁. (2008). 略论英语八级考试英译汉的文化内涵. 上海翻译(01).243. 高金岭. (2008). 翻译与政治——1949年后朱光潜西方美学的翻译与政治关系初探. 上海翻译(02). 244. 魏耀川. (2008). 中译外策略分析与文化彰显. 上海翻译(04).245. 黄建滨, & 卢静. (2008). 翻译:是专业,更是职业——让·德利尔教授的翻译教学观及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上海翻译(03).246. 黄德先, & 杜小军. (2008). 翻译研究的现实转向. 上海翻译(03).247. 黄忠廉. (2008). 全译转换的思维—语言过程——小句中枢全译说研究之一. 上海翻译(02).248. 黄远鹏, & 孙迎春. (2008). 论翻译经验与翻译理论的关系问题——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启示. 上海翻译(03).249. 龚晓斌. (2008). 数量象似性原则在汉英互译中的应用. 上海翻译(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七届二次年会会议文件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坚持发展理念,开创崭新局面——元旦献词(左飚) (3)文件之一七届二次会员大会主题报告 (4)文件之二 2010年度工作总结 (11)文件之三 2011年工作设想 (18)文件之四 2010年大事记 (21)文件之五学会网站介绍 (25)文件之六会员意见征询 (31)坚持发展理念,开创崭新局面——元旦献词左飚每当辞旧迎新之际,总免不了会发一些诸如“时光荏苒,斯年已逝”,“光阴似箭,岁月如歌”或“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之类的感慨。
虽是老话、套话,却有助于人们把本来连绵不断的时间流人为地切割成时间段,以便在恰当的时机回顾过去,规划未来。
据有人悉心统计,建国以来60多篇《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发展”。
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成立后的第一份计划和第一份报道中都把“继往开来,创新发展”列为本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理念,可见学会是顺应潮流入主流的,在过去的一年中也确实在“发展”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2010 年度,学会在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了《上海翻译》创刊25周年座谈会,有来自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会上,学刊主编方梦之教授介绍了《上海翻译》近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与会专家也畅谈了学刊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学会宣传部成员通力合作,做好学会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使网站以简洁、清晰、色彩和谐、栏目齐全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广大会员面前,学会秘书处和办公室不断充实其中内容,为学会对外宣传和内部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学会学术部组织了迎世博系列讲座,五次讲座涵盖了语言对比以及翻译的标准、原则、质量判定标准和思维考量等多方面内容;学术部还举办了与世博会有关的学术沙龙活动,拓宽了学会学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为学会的发展又添一筹。
学会组织联络部曾先后几批审议了申请入会的人员资格,及时吸收了有学术潜力和学术成就的新人入会,并召开新会员会议,介绍学会情况,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学会还与上海交大昂立新日语学院、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和沪江网等单位共同主办全国性的口译竞赛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信息资料包编撰团队,由学会资深人员出任主编及副主编,组织并动员会员参与服务世博的各项活动,探索了与外界合作的发展模式。
学会也不失时机地选派代表参加上海市及全国关于翻译或翻译服务的高层会议并发言,保持在翻译界有我会的“声音”,始终关注影响学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学会尝试充分利用网站资源,以网络会议的形式进行主题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向模拟空间发展。
即便学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的开会方式,也有了小小的“发展”,不再沿用死守一地的固定模式,而采用了轮流坐庄的流动方式,在流动中产生活力、新意和交流合作的机会。
总而言之,过去的一年,是学会全面探索如何发展并有一定成效的一年。
云聚云散,花落花开,过去一年中学会的发展算得上多姿多彩;阴晴圆缺,星移物换,未来的一年中学会必须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顺应潮流入主流。
唯有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学会在千变万化中立足社会,进而服务社会。
我真诚希望学会广大会员坚持发展理念,与理事会共同努力,在组织联络、网站建设、社会宣传、学术活动、翻译服务、教学培训及学刊编辑发行等方面继续有所开拓,有所创新,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开创学会的崭新局面。
2011年的第一缕晨曦即将升起,请允许我在元旦的曙光来临之际,代表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恭祝全体会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七届二次会员大会文件之一七届二次会员大会主题报告一百七十年风啸浪涌——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综观左飚我国改革的深入与开放的扩大,形成极为广泛的文化交流局面。
尤其是中西文化交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
在多元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中,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心态,有欢欣鼓舞者,有悲叹拒斥者,也有困惑迷茫者。
正常的心态是既有欢迎文化交流的激情,又能保持辨明优劣、区别真伪的冷静,既不能极度崇尚外来文化,也不能绝对维护传统观念。
本文旨在以平和的心态探讨文化交流的历史必然,综观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文化交流的历史必然冲突、互补、共存,是文化交流的历史必然。
各种文化唯有在冲突中彼此融合,在互补中各自增添活力,在共存中寻求共荣,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
1.1 文化冲突文化交流,冲突在所难免。
不同的观念信仰、思维方式、传统习俗及行为模式,必然会在交流中互相碰撞,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如果发生在个人身上,可能表现为人们对于异质文化在思想上的不解、困惑、震惊甚至愤怒,以及在行动上的迟疑、排斥、指责和抵制;如果发生在文化群体之间,则可能表现为异质文化的互相封锁、拒斥甚至对抗,战争便是这种对抗的最高形式。
若两种文化有强势、弱势之别,则有可能出现强势文化强行传布所引起的激烈冲突。
若某一文化群体抱有文化中心主义观念,认为自己的文化独优,傲视其他文化,也必然会产生与其他文化的冲突。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冲突由来已久。
1.1.1 夷夏之辨夷夏之辨,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文化冲突,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便已开始。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不同部落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华夏民族,自称“诸夏”。
“诸夏”自感文化上的优越,而对那些与自己的信仰、礼仪、服饰、风俗、饮食等不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蛮”、“戎”、“狄”,认为他们落后。
《诗经》、《尚书》等先秦典籍都记载了“诸夏”的文治武功及其对周围蛮夷的征讨和同化。
孔子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可见儒家继承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战国以后,随着诸子百家的蜂起,道家、墨家、法家等向儒家提出尖锐的挑战,中国文化始出现多元发展的局面,“夷夏之辨”也逐渐淡化。
但这种积淀在民族意识中的夷夏观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仍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1.1.2 儒佛之争儒佛之争,是文化冲突在我国的又一重大表现。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迅猛发展,至隋唐蔚为大观。
佛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必然引起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的回应。
“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圣人之所纪也。
”(牟融《理惑论》)儒家反对佛教,主要以孔孟的礼乐孝悌之教和无神论思想作为武器。
两晋南北朝时代文人纷纷著述反佛,大臣们上疏排佛者也不乏其人,“儒佛之争”达到了十分激烈的程度。
一时间,涌现了《辨命论》、《三破论》、《法性自然论》等论著,从政治、经济、礼仪、道德教化等诸方面系统驳斥佛论。
还有人重操“夷夏之辨”武器,从民族差异上排佛,“今有奉佛者,必是羌胡之种”(张融《三破论》),认为佛教乃夷种人之教,华人不应信奉。
即使在佛教鼎盛的唐朝,反对、排斥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中唐韩愈便是著名的反佛人物。
1,1,3 闭关禁耶明清闭关禁耶,开始展现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中西文化冲突。
中西文化交流始于西汉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
但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以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居多,真正的“西学东渐”,发生在明清时代。
然而,明清两代以法律的形式实施关禁、海禁,对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作了严格的限制。
早期西方文化的输入,从伴随海上贸易的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发端,从此中国开始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明代嘉靖年间,天主教徒利玛窦等来华传教,此后人数逐渐增多。
在传教的同时,传教士们讲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还翻译和编撰了大量介绍西方文化的著作。
这些活动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促进了中国器用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学术逐渐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然而,当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表现出挑战姿态时,排斥、抗拒便成为主流。
康熙晚年连颁谕旨斥责“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并下令“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康熙禁耶,逐渐发展成雍正之后的完全闭关锁国,甚至“销毁西洋人私刊书籍”,禁绝西方文化的传入。
1.1.4 农民运动与侵华战争近代农民运动与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是中西文化冲突最激烈的表现形式。
群体间的文化冲突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便以暴力的形式出现。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的暴力冲突不少,最突出的有太平天国起义、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起义打的旗号是基督教的上帝,是由中国人发起的拥护西方文化、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场激烈的文化冲突。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是“坚船利炮与刀矛弓箭之战”。
西方国家用先进武器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这既是军事入侵,也是文化的强行传布。
义和团运动的主题是彻底地反洋人和洋教,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
上述的战争和暴力革命,都是文化冲突带敌对、仇恨情绪的极端表现形式。
1.2文化融合与互补在文化交流中,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几乎同步发生。
文化共性,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基础;文化差异,是文化互补的前提;文化互补,则是各种文化保持活力的源泉。
1.2.1 文化共性:融合的基础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同性。
不管生活在什么历史时代,也不管生活在什么地理区域,人们都有大致相同的视、听、嗅、味、触各种感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情感;也有大致相同的生存、性爱、人际交往、获得尊重等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愿望和行动;还有大致相同的进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
这些“大致相同”,使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互相理解,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成为可能。
文化又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及可融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通讯、交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
不同文化在“地球村”中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借鉴,必然促进文化的融合。
1.2.2 文化差异:互补的前提尽管文化的共性使人们很难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划一条绝对的界线,但由于千百年的文化积淀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传统有着强劲的连续性,从总体上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依然十分明显。
就主流倾向而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这里指两种文化的精萃部分)仍然对照鲜明,互补性很强。
要比较,就得分类;要分类,就必须概括。
戴维·卡登(2004:96)指出,“如果不进行概括,就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作解释和详细说明,也就不可能从学术研究中得益。
”尽管在探讨文化差异时要避免陷入以偏概全的简单化、绝对化误区,但是,很多学者对中西文化所作的概括性对比结论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下表所列: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大陆文化海洋文化喜静文化爱动文化内向涵容型文化外向斗争型文化向内重修身的耻文化向外求解脱的罪文化倡导整体统一倡导个体独立强调和谐稳定提倡开拓进取长于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重视伦理与自律重视科学与自由善长综合追求含蓄善长分析推崇清晰中西文化比较大可不必抽象地从整体上判定孰优孰劣,而应该做具体分析,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