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汇总1
煤制油技术总结
煤制油技术总结
煤制油技术总结篇2
煤制油技术是指利用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油类产品的技术。煤制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成为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以下是煤制油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1.煤气化技术:煤气化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气化剂将煤炭转化为气体燃料,然后通过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反应生成油类产品。目前常用的煤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煤气化、流化床煤气化、气流床煤气化等。
2.油品加工技术:油品加工技术是将煤制油过程中产生的油类产品进行精炼和加工,生产出高品质的燃料油和润滑油等产品。该技术包括蒸馏、裂化、重整、加氢处理等。
3.催化剂技术:催化剂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反应效率。煤制油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包括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等。
4.控制系统技术:控制系统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等。这些技术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环保技术:环保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技术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废渣处理等。煤制油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煤制油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石油化工、能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军事等领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煤制油技术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煤制油技术总结篇3
煤制油技术是指利用煤炭生产出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技术,是目前全球煤炭深加工的重要方向之一。煤制油技术主要包括气化、催化裂化、蒸馏和分离等几个主要环节,以下是煤制油技术的详细总结。
国内外煤制油技术
国内外煤制油技术
煤制油概述
煤制油是指利用煤作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转化,将煤中的碳、氢等元素转化为燃料油、化工原料等。煤制油技术是一种能源转
化技术,可以将煤等非石油资源转化为可替代石油的液体燃料,解决
能源短缺和环保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能源环境愈加严峻,煤制油在解决能源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被越来越多地认可和重视。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的煤制油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国内煤制油技术
中国的煤制油技术历史悠久,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从煤制取燃料油、化工
原料、减烟剂等的技术,并建立了煤制油行业的产业链。
煤间接液化技术
煤间接液化技术是指通过先将煤转化为合成气,再通过催化剂的作
用将气体进一步转化为燃料油、化工原料、蜡等。这种技术适用于煤
的深加工,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但受制于多个因素,如
催化剂、气体分离、反应条件等,技术难度较高。
目前,我国的煤间接液化技术主要由三个技术路线组成:
•Lurgi-MtS技术:由德国Lurgi公司引入,是我国较早采用的间接液化技术之一。该技术产油效率较高,适用于高灰分煤的利用,但已经不再新建。
•Mobil化工技术:由美国Mobil公司引入,是我国第一个在工业上成功应用的间接液化技术。该技术具有反应器积碳少、催化剂寿命长等优点,但由于生产成本高,目前在中国并没有被广泛应用。
•Shell-GRI技术:由荷兰Shell公司和美国GRI公司联合开发的煤间接液化技术。该技术以其高效、稳定的产油效果,成为我国煤制油行业的领先技术之一。
煤制油2篇
煤制油2篇
煤制油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它通过煤炭气化产
生合成气,再通过合成气转化制造石油产品。煤制油在能源转换和碳
排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介绍
煤制油的相关内容。
第一篇:煤制油的技术原理
煤制油技术采用了煤炭气化和合成气转化两个主要步骤。煤炭气
化是指将煤炭在高温和高压下与水汽、空气或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称
为合成气的混合气体。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煤炭气化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C + H2O → CO + H2
煤炭气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固定床和流化床。固定床煤气化是将
煤炭装入气化炉内,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气体流动速度来实现反应。在固定床气化过程中,煤炭与气化剂接触面积小,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但其反应效率较高。流化床煤气化是通过将煤炭在气化剂上流化,在
高温下实现反应。流化床气化过程中,煤炭与气化剂接触面积大,反
应速度较快,但反应效果可能稍逊于固定床气化。
合成气转化是将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通过催化剂转化为有
机化合物,进而生产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等。合成气转化过程主
要通过费托合成和魏格纳合成来实现。费托合成是指利用费托催化剂
将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催化转化为长链烃燃料的过程。魏格纳
合成是指利用魏格纳催化剂将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催化转化为
短链烃燃料的过程。
煤制油技术虽然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但其过程会产生大
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尽管煤制油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的依赖,
但其对环境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因此,在推广和应用煤制油技术时,要求对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治理。
煤制油
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汇报材料提纲
一、煤制油项目
1、煤制油简介:煤制油也称煤液化,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化工技
术的简称。通常有两种技术路线,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2、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是煤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直接催化加氢裂化,使其降解
和加氢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煤直接液化也称加氢液化。
煤直接液化技术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并建设了许多中试装置,但是目前世界
上并没有正在商业运行中的工业化装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神华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
示范装置2010年5月投产,预计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百万吨级的直接液化煤制油商业示范装置。但去年实地考察了解到,该装置现在只能生产30万吨/年成品油,主要靠煤焦油加氢来生产,
技术还是不成熟。
国外煤直接液化技术
二战期间德国建设了大量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装置,煤制油成为其油品的主要来源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及前苏联等国相继开展了煤直接液化
技术研究。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完成了中间放大试验,为建立商业化示范厂奠定了基础。典型
的煤直接液化工艺主要包括德国IGOR工艺(装置规模200吨/天)、美国HTI工艺(装置规模600吨/天)及日本NEDOL工艺(装置规模150吨/天)。
国内煤直接液化技术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20多年来,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对我国上百个煤种进行了直接液化试验研究,并开发出高活性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同时也进行了煤液化油品的提质加工研究。
1997-2000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别与美国、德国、日本等有关机构合作,完成了神华煤、云南先锋煤和黑龙江依兰煤直接液化示范工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煤制油研究报告(一)
煤制油研究报告(一)
煤制油研究报告
1. 简介
•煤制油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液态燃料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报告旨在对煤制油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2. 煤制油技术概述
•传统煤制油技术
•新型煤制油技术
3. 煤制油研究的意义
•能源安全 - 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 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环境保护 -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 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4. 煤制油研究进展
•国内煤制油研究
•国际煤制油研究
•煤制油研究的前景
5. 煤制油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 高能耗问题 - 高成本问题 - 环境污染问题
•解决方案 - 探索低能耗高效率的煤制油技术 - 降低生产成本 - 强化环境管理和治理
6. 结论
•煤制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面临挑战的同时,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煤制油技术有望取得突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以上就是关于煤制油研究的报告的大致框架,不同点可以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调整。注意报告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煤制油研究报告
1. 简介
•煤制油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液态燃料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报告旨在对煤制油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2. 煤制油技术概述
•传统煤制油技术:
–煤气化:将煤炭在高温和压力下转化为合成气。
–催化合成:利用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液体燃料。
•新型煤制油技术:
–分子筛催化:利用特殊的催化剂将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
–生物转化:利用微生物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
3. 煤制油研究的意义
•能源安全:
–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
•环境保护: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煤制油技术总结(精品4篇)
煤制油技术总结(精品4篇)
煤制油技术总结(精品4篇)
煤制油技术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煤制油技术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煤制油技术总结(精品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煤制油技术总结篇1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利用煤炭生产燃油的新技术,其主要包括煤气化、催化裂化、重油加工等过程。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煤制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煤炭通过气化、催化裂化、重油加工等过程,转化为燃油。具体来说,首先将煤炭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通过催化裂化将一氧化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最后将可燃性气体与重油进行加工,生成燃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中国为例,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煤制油生产国,年产量超过3千万吨。此外,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俄罗斯、美国等国家也有着大规模的煤制油生产装置。煤制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着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环保的方向发展。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了
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如采用新型催化剂、优化重油加工工艺等,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煤制油技术的成本也将逐渐降低。此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煤制油技术也将向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煤制油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能源转化率高、环境污染小等。该技术的缺点主要包括技术难度较大、设备投资较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多等。总之,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煤制油技术总结篇2煤制油技术总结一、概述煤制油技术是指利用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出油品和化工产品的技术。煤制油技术是目前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技术原理煤制油技术主要包括气化技术、油品分离技术和化工产品生产技术。气化技术是将煤炭通过高温水蒸汽转化成气体燃料的过程;油品分离技术则是将气体燃料进一步分离成油品和气体废料的过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则是利用油品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过程。三、技术特点1.原料丰富:煤炭是一种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大规模利用,能够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2.环境污染小:相比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煤制油技术产生的废气和废渣较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3.
煤制油的工作原理
煤制油的工作原理
煤制油是一种将煤转化为石油产品的技术,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煤气化、合成气制备和后处理等三个阶段。
首先是煤气化阶段。煤气化是指将煤通过热化学反应转化为一种混合气体,称为合成气。这个过程需要高温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一般在800-1300摄氏度和
30-40大气压之间。煤炭在氧气和蒸汽的作用下发生气化反应,产生合成气体。合成气是一种由氢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化学组成可以通过调节氧气和蒸汽的供给比例来控制。
其次是合成气制备阶段。合成气是煤制油的原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催化转化和反应过程才能转化为可用于生产石油产品的化学品。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合成气中的碳一气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石油产品的主要成分,如烃类。这个过程中会有多个反应路径,包括费托合成法、马尼斯曼合成法等。不同的反应路径和催化剂会导致不同的产物选择性和产物组成。
最后是后处理阶段。经过合成气制备后,得到的产物中会包含很多杂质和不需要的组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来提纯和分离目标产品。这个过程包括升压、净化、分馏等操作步骤。其中,升压是将合成气中的压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以利于后续的处理和分离操作。净化是将产物中的硫化物、氮化物、氨基化合物等杂质去除,以减少对后续催化剂的毒性。分馏是将混合产物按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以得到不同组分的产品。
总的来说,煤制油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煤进行气化,得到合成气,然后经过催化反应将合成气转化为石油产品的主要成分,最后通过后处理步骤来提纯和分离产品。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利用煤炭这种丰富的资源,还有利于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可以减少煤炭的燃烧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煤制油技术仍然面临着工艺复杂、投资大、能耗高等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优化,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性。
煤制油技术总结
煤制油技术总结
引言
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的方法。随着石油资源的
减少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煤制油技术在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对煤制油技术的原理、工艺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煤制油技术的原理
煤制油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煤炭中的有机物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热解、裂解和氢化等反应,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煤制油技术可以分为间接煤液化和直接煤液化两种方法。
1.间接煤液化:间接煤液化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由CO和H2组成的
气体),然后再通过合成气的催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石油产品。间接煤液化的主要步骤包括煤气化、合成气的净化、合成气的催化反应和产品分离等。
2.直接煤液化:直接煤液化是将煤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不
经过合成气的步骤。直接煤液化的主要反应种类有热解、裂解、氢化和重聚等。
二、煤制油技术的工艺流程
煤制油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煤气化、合成气的净化、合成反应、产品分离和废水处理等环节。
1.原料预处理:将煤炭进行粉碎和筛分,去除杂质和含硫等有害物质。
2.煤气化:将预处理后的煤炭在高温下与氧气或蒸汽进行反应,产生合
成气。煤气化可以采用固定床、流化床或床浆等反应器。
3.合成气的净化:对合成气中的灰尘、硫化物、苯等有害物质进行净化
和除尘处理。
4.合成反应:将净化后的合成气经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一系列的热解、
裂解、氢化和重聚等反应,将其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
5.产品分离:将合成反应产生的产品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液体燃料和
化工产品。
6.废水处理:处理工艺中产生的废水,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处理,
煤制油工艺流程
煤制油工艺流程
煤制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通过煤的气化和合成油的加工,可以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下面我们将介绍煤制油的工艺流程。
首先,煤的气化是煤制油的第一步。煤经过气化反应,生成一
氧化碳和氢气,这是合成油的原料。气化反应一般采用高温和高压
的条件,通过气化炉将煤转化为气态产物。
接下来是合成气的净化和转化。合成气中含有各种杂质,需要
通过净化装置去除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得到纯净的合成气。然后,合成气经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合成反应,生成合成油
和其他化工产品。
合成油的加工是煤制油的关键环节。合成油含有各种碳链长度
的烃类化合物,需要通过精馏、裂化、加氢等工艺,将其分离和转
化为汽油、柴油、润滑油等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直接用作燃料,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进一步加工。
此外,煤制油工艺还包括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煤气化和合成
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需要经过处理设备,去除
其中的有害物质,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最后,煤制油工艺流程中还包括产品储运和安全环保等环节。合成油产品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的来说,煤制油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种化工工艺的配合和协调。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煤制油工艺将会更加高效、环保,为我国的能源结构和化工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制油工作总结
煤制油工作总结
煤制油是一项重要的能源转化技术,通过将煤转化为油和其他燃料,可以有效
地利用煤炭资源,满足能源需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煤制油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在煤制油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通过改进传统的煤制油
工艺,我们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高效、低排放的煤制油工艺,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我们还对煤制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为煤制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我们在煤制油工程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我们参与了多个煤
制油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煤制油工程的改进和优化工作,为提高工程效率和降低成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后,我们在煤制油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煤制油领域的研究论文,为学术界和工程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国内外的煤制油技术交流会议和展览会,与同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为煤制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我们在煤制油领域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和经验,为煤制油
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推动煤制油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制油的工艺流程
煤制油的工艺流程
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热解、气化、催化等过程,将固体煤转化为液态或气态的烃类燃料。其主要流程包括煤的干馏、气化、合成和精制等步骤。
煤制油(Coal-to-liquids, CTL)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具有对煤的种类适应性差,反应及操作条件苛刻,产出燃油的芳烃、硫和氮等杂质含量高,十六烷值低的特点,在发动机上直接燃用较为困难。费托合成工艺是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备烃类化合物的过程。合成气可由天然气、煤炭、轻烃、重质油、生物质等原料制备。根据合成气的原料不同,费托合成油可分为:煤制油(Coal-to-liquids, CTL)、(生物质制油Biomass-to-liquids, BTL)和天然气制油(Gas-to-liquids, GTL)。煤的间接液化首先把煤气化,再通过费托合成转化为烃类燃料。生产的油品具有十六烷值高、H/C含量较高、低硫和低芳烃以及能和普通柴油以任意比例互溶等特性。同时,CTL具有运动粘度低,密度小、体积热值低等特点。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动力生产的首选燃料。在本世纪前50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预计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由1999年67.8%、2000年63.8%、2003年67.8%达到2005年50%左右。我国每年烧掉的重油约3000万吨,石油资源的短缺仍使煤代油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以煤制
煤制油技术总结(5篇)
煤制油技术总结(5篇)
煤制油技术总结(精选5篇)
煤制油技术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煤制油技术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煤制油技术总结(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煤制油技术总结篇1
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利用煤炭生产燃油的新技术,其主要包括煤气化、催化裂化、重油加工等过程。这项技术对于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该技术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结果及其讨论进行概述。
背景介绍: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利用煤炭生产燃油可以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煤制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石油替代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研究方法:本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煤气化、催化裂化、重油加工等过程。其中,煤气化过程是将煤炭转化为气体燃料,催化裂化过程是将气体燃料转化为液体燃料,重油加工过程则是将重油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从而得到高质量的燃油。
技术优势:煤制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生产出不同质量的燃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结果分析:本技术的实验结果表明,煤制油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煤炭转化为燃油,并且燃油的质量和产量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结论:煤制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石油替代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煤制油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煤制油
煤制油
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2003年我国总能源消费量达
11.783亿吨油当量,其中,煤炭占67.86%,石油占23.35%,天然气占2.5%,
水电占5.43%,核能占0.83%。我国拥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2000~2003年探明
储量均为1145亿吨,储采比由2000~2001年116年下降至2002年82年、2003年69年。而石油探明储量2003年为32亿吨,储采比为19.1年。在较长一段
时间内,我国原油产量只能保持在1.6~1.7亿吨/年的水平。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成为中国动力生产的首选燃料。在本世纪前50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预计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由1999年
67.8%、2000年63.8%、2003年67.8%达到2005年50%左右。我国每年烧掉的
重油约3000万吨,石油资源的短缺仍使煤代油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以煤制油己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由煤炭气化生产合成气、再经费-托合成生产合成油称之为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法早在南非实现工业化生产。南非也是个多煤缺油的国家,其煤炭储藏量高达553.33亿吨,储采比为247年。煤炭占其一次能源比例为75.6%。南非1955年起就采用煤炭气化技术和费-托法合成技术,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合成蜡、氨、乙烯、丙烯、α-烯烃等石油和化工产品。南非费-托
合成技术现发展了现代化的Synthol浆液床反应器。萨索尔(Sasol)公司现有二套"煤炭间接液化"装置,年生产液体烃类产品700多万吨(萨索尔堡32万吨/年、塞库达675万吨/年),其中合成油品500万吨,每年耗煤4950万吨。累计的
煤制油化工知识
煤制油煤化工知识
煤制油煤化工知识
现代新型煤制油化工技术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经过气化、合成、液化、热解等煤炭利用的技术途径,生产洁净能源和大宗化工产品,如合成气、天然气、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聚乙烯、聚丙烯、甲醇、二甲醚等。改变传统的煤炭燃烧、电石、炼焦等以高污染、低效率为特点的传统利用方式。
1、煤炭液化技术之——煤炭直接液化(煤加氢液化,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煤直接液化,将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液化生成粗油,再经加氢精制转变为汽油、柴油等石油燃料制品的过程,因液化过程主要采用加氢手段,故又称煤加氢液化法。煤直接液化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催化剂制备、氢制取、加氢液化、固液分离、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液化大规模制备氢气通常采用煤气化或者天然气转化。
煤加氢液化的过程基本分为三大步骤。
(1)当温度升至300℃以上时,煤受热分解,即煤的大分子结构中较弱的桥键开始断裂,产生大量以结构单元为基体的自由基碎片,自由基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百范围;
(2)在具有供氢能力的溶剂环境和较高氢气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基加氢得到稳定,成为沥青烯及液化油分子。能与自由基结合的氢并非是分子氢(H2),而应是氢自由基,即氢原子,或者是活化氢分子,氢原子或活化氢分子的来源有:①煤分子中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②供氢溶剂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③氢气中的氢分子被催化剂活化;④化学反应放出的氢。当外界提供的活性氢不足时,自由基碎片可发生缩聚反应和高温下的脱氢反应,最后生成固体半焦或焦炭;
煤制油简介
煤制油简介
间接液化概念
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使煤炭全部气化、转化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然后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为液体燃料的工艺技术。
间接液化首先将原料煤与氧气、水蒸汽反应将煤全部气化,制得的粗煤气经变换、脱硫、
脱碳制成洁净的合成气(CO+H2),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合成反应生成烃类,烃类
经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汽油、柴油和LPG等产品。在煤炭液化的加工过程中,煤炭中
含有的硫等有害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燃烧后转化成灰分)均可脱除,硫还可以硫磺的形
态得到回收,而液体产品品质较一般石油产品更优质。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煤间接液化中的合成技术是由德国科学家 Frans Fischer 和 Hans Tropsch 于1923
首先发现的并以他们名字的第一字母即F-T命名的,简称F-T合成或费托合成。依靠间接
液化技术,不但可以从煤炭中提炼汽油、柴油、煤油等普通石油制品,而且还可以提炼出
航空燃油、润滑油等高品质石油制品以及烯烃、石蜡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自从Fischer和Tropsch发现在铁催化剂上可生成烃类化合物以来,费托合成技术就
伴随着世界原油价格的波动以及**因素而盛衰不定。费托合成率先在德国开始工业化应用,1934年鲁尔化学公司建成了第一座间接液化生产装置,产量为7万吨/年,到1944年,德
国共有9个工厂共57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在同一时期,日本、法国、中国也有多套装置
建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东大油田的发现使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陷入低潮,但南非是例外。南非因其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而遭到世界各国的石油禁运,促使南非
煤制油煤化工知识
煤制油煤化工知识
煤制油煤化工知识
现代新型煤制油化工技术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经过气化、合成、液化、热解等煤炭利用的技术途径,生产洁净能源和大宗化工产品,如合成气、天然气、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聚乙烯、聚丙烯、甲醇、二甲醚等。改变传统的煤炭燃烧、电石、炼焦等以高污染、低效率为特点的传统利用方式。
1、煤炭液化技术之——煤炭直接液化(煤加氢液化,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煤直接液化,将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液化生成粗油,再经加氢精制转变为汽油、柴油等石油燃料制品的过程,因液化过程主要采用加氢手段,故又称煤加氢液化法。煤直接液化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催化剂制备、氢制取、加氢液化、固液分离、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液化大规模制备氢气通常采用煤气化或者天然气转化。
煤加氢液化的过程基本分为三大步骤。
(1)当温度升至300℃以上时,煤受热分解,即煤的大分子结构中较弱的桥键开始断裂,产生大量以结构单元为基体的自由基碎片,自由基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百范围;
(2)在具有供氢能力的溶剂环境和较高氢气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基加氢得到稳定,成为沥青烯及液化油分子。能与自由基结合的氢并非是分子氢(H2),而应是氢自由基,即氢原子,或者是活化氢分子,氢原子或活化氢分子的来源有:①煤分子中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②供氢溶剂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③氢气中的氢分子被催化剂活化;④化学反应放出的氢。当外界提供的活性氢不足时,自由基碎片可发生缩聚反应和高温下的脱氢反应,最后生成固体半焦或焦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制油
一、政策导向
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7月17日发布文件称,煤制油品和烯烃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应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
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能源优先主题: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4)
第三章建设重点
三、石油替代工程
按照“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加快发展煤基、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煤化工技术,统筹规划,有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为“十二五”及更长时期石油替代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1)
三、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和目标:
深度加工、洁净利用: 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推进煤炭气化、液化示范工程建设,弥补油气供应不足,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1)
四、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4.有序推进煤炭转化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气化液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做好煤化工基
地规划,调控煤化工建设规模,防止低水平、小规模盲目建设,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的工业化示范,为后十年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示范工程包括:采用国内开发的工艺和高效催化剂技术,建成100万吨/年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工艺的工业化示范;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建设300万吨/年的间接液化工厂,并完成商业化运行示范;采用不同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分别完成16万吨/年和100万吨/年间接液化示范装置和示范工程;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完成6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1)
六、政策措施
(六)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矿区环境
3.鼓励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强技术攻关,解决煤炭气化液化的技术障碍,制定生产和使用煤制油、醇、醚等替代燃料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
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高位回落,加上煤液化过程中的高耗能和高耗水的特点,煤制油项目广受争议。
为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于 2008年8月4日印发《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内容如下:
(一)目前我国煤制油仍处于示范工程建设阶段,不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应坚持通过煤制油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分析论证,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煤制油技术发展主导路线,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确定下一步工作。
(二)经我委报请国务院批准,目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的煤制油示范工程项目有已开工建设的神华集团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神华宁
夏煤业集团公司与南非沙索公司合作的宁夏宁东煤间接液化项目,需在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按程序报批,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开工。除上述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立即停止煤制油项目的核准,严禁化整为零、巧立名目、违规审批。
(三)对确定可以继续的示范工程项目,有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要集中力量,加强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发,对技术可靠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用水需求保障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如具备核准条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上报国家能源局,经国家能源局审查报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如可行需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在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能效、降低排放的先进技术,加快大型和专用设备自主化进程,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强技术队伍培训,尽量减少示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全文,明确要求要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项目,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五类示范工程。
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在2009年9月22日召开的“煤代油技术及政策”国际研讨会上
了解到:随着伊泰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神华包头煤间接液化以及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成功投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及摸索,在总结示范项目经验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当会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鼓励煤制油产业的发展。
二、市场需要
中国煤炭液化发展的必要性
(1)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与
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能源资源特点是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为 1145 亿t,储采比为93,按同等发热量计算,相当于目前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总和的17 倍。石油探明储量为38 亿t,占中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5.6%,储采比为24。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37 万亿m3,占化石能源探明储量
的2%,储采比为56。煤炭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可依赖能源。此外,从
经济上看,煤炭也是最廉价的能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能源消费大国,经济实力和能源供应都要求中国的能源消费必须立足于国内的能源供应,这就决定中国的能源结构必须是以煤为主体。到2050 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仍将占50%左右。煤炭大量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S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酸雨覆盖面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13%,列世界第二,而其中燃煤造成的SO2、CO2和氢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