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04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教育目标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01
使幼儿能够主动与人交往,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懂得
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
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
02
帮助幼儿了解社会规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培养幼儿的道德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幼儿的自我调控能力
03
使幼儿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遵守社会规则,形成良好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汇报人:XXX
2024-01-22

CONTENCT

• 引言 •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实施与评估 • 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未 来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 重要影响。
实践锻炼法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 践所学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社会 认知知识,提高幼儿的社会适 应能力。
05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实施与评估
教育实施
制定教育计划
开展教育活动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目标 ,制定具体可行的教育计划,包括教 育内容、方法、时间等。
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多样化 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社会规则、 交往技能,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育方法
01
02
03
04
情境模拟法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 让幼儿在模拟的社交环境中学 习和实践社交技能。
游戏活动法
通过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 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和社会 认知知识。

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教育
的了解和信任。
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 教育能力,使其能够更 好地引导幼儿的社会性 发展。例如,可以组织 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分 享会等活动,促进教师
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未来的人际交往、社 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阶段性、互动性、情境性和可塑性等特点,需 要关注幼儿在不同阶段的社会性发展需求。
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实践验证,采用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 发展,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拓展研究领域
加强实践应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社会性发展 的研究领域,如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 社会性发展的差异和特点。
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通过家园合作,成功帮助一个害羞、不合群的幼儿融入集体,提 高其社交技能。
案例二
针对一个攻击性较强的幼儿,采取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的策略,有效改善其行为问题。
案例三
通过家庭教育策略的实施,成功培养了一个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 性,为其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05
评估与反思
家园合作策略
01
02
03
定期沟通
家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分 享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表 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进步。
共同参与活动
家长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 、家长会等,增进对学校 教育的了解,与教师协同 教育孩子。
教育资源互补
家长和教师互相提供教育 资源,如分享教育经验、 推荐教育资料等,丰富孩 子的学习体验。
02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学会设计和实施适宜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为将来从事婴幼儿教育或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及其意义。

3、掌握设计和实施适宜的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4、提高学生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评价和干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婴幼儿教育环境。

三、课程内容1、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及其意义。

4、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5、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评价与干预方法。

6、婴幼儿社会性教育实践案例分析。

四、课程实施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到幼儿园观摩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案等。

3、综合运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反馈与改进:通过作业、测验、期中考试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程评价1、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面。

2、结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水平,包括作业、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水平,以及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六、课程资源1、教材:《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博客等网络资源。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儿童的性灵是指儿童的性情与()。

A、心情B、思维C、心灵D、情绪2、1904年1月,()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老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A、唐朝B、汉朝C、宋朝D、清朝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这是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

A、1996B、1994C、1990D、2001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幼儿期年龄阶段为()。

A、0-2岁B、2-4岁C、3-5岁D、2-5岁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前道德阶段的年龄阶段为()。

A、4岁以前B、4-5岁之间C、4-5岁以前D、4-5岁以后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A、讲解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动作法7、()认为人格包括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A、荣格B、弗洛伊德C、弗洛姆D、埃里克森8、()先生出版的《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

A、陈鹤琴B、张宗麟C、张宗琴D、陈鹤麟9、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年龄阶段通常4-5岁应接受()教育。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0、()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

A、自我认识B、自我评价C、自我控制D、自我意识11、教育活动方案的拟定不包括()。

A、活动时间B、活动名称C、活动准备D、活动评价1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原则不包括()原则。

A、导向性B、可能性C、科学性D、客观性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不包括()原则。

A、目标性B、基础性C、实质性D、时代性14、学前儿童生活教育评价中信息收集方法不包括()。

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测量法15、()非常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于1989年颁布了新的《幼稚园教育要领》。

A、日本B、美国C、中国D、英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师等工作,他们是进行幼儿社会教育的主导性力量。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论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张利2008010521 我们都知道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直接影响其心理过程的发展,也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形成。

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在科学教育中,既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又使他们获得了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懂得了怎样交往。

这些无疑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新《纲要》颁布之后又把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呢?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尝试,从而认为科学教育活动对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能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并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等。

这无疑体现出科学教育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

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在幼儿园。

”并说自己在幼儿园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相反,如果儿童在学前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后继阶段的社会化就会出现困难。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全套整理课件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全套整理课件

02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重要性
塑造儿童性格
家庭教育是儿童性格形成的主要 影响因素,健康的家庭教育有助 于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性格特质

培养社会技能
家庭教育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社会交 往技能的机会,如沟通、合作、分 享等,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 生活。
传递价值观念
家庭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价值观 念和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对儿童 的社会化过程具有深远影响。
家庭教育策略与方法
01
02
03
04
建立亲密关系
家长应与儿童建立信任、尊重 的亲密关系,为儿童提供情感
支持和安全感。
积极引导与示范
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 良好榜样,同时积极引导儿童 参与家庭活动和社会实践。
倾听与理解
家长应耐心倾听儿童的想法和 感受,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性
和需求。
适度要求与期望
家长应对儿童提出适度、明确 的要求和期望,鼓励儿童努力
儿童社会性发展阶段
婴儿期(0-2岁)
建立基本信任感,形成依恋关系,开始模仿 和学习简单社会行为。
学龄初期(6-12岁)
认知能力提高,同伴关系日益重要,逐渐形 成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幼儿期(2-6岁)
自我意识萌芽,学会初步控制情绪和行为, 开始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
青少年期(12-18岁)
追求独立和自主,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和价 值观,社会责任感增强。
学龄期儿童
关注其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 供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其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儿童
关注其身心变化和情感需求,提 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其
应对挑战和压力。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考试题型:1.填空(10题)2.名词解释(5题)3.简答题(4题)4.论述题(1题)5.应用题(活动设计1题)考核要求:作业一:10分:谈谈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认识.作业二:20分:分析你所在的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闭卷考试:70%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2、依恋的发展;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6、幼儿品德的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1、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3、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4、幼儿社会性教育评价;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1、什么是幼儿社会性?P13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13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P16。

什么是幼儿社会性?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掌握定义)1、社会情感;2、社会行为技能;3、社会认知;4、自我意识;5、道德品质;6、社会适应;什么是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指幼儿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包括积极情感、情绪表达和控制、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

什么是社会行为技能?1、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

2、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谈的技能、非语言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技能,合作、轮流、遵守规则、解决冲突的技能等。

什么是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

4、包括行为动机和后果的分辨能力,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浅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浅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和约定。
道德意识
幼儿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意识 ,能够区分一些简单的对错和
好坏。
性别认同
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 并表现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和
兴趣。
XXX
PART 03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 素
REPORTING
家庭环境
家庭氛围
家长榜样作用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形 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相反, 冷漠、紧张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幼儿 出现社交障碍。
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掌握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03
为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培
养幼儿的社会技能、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
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XXX
PART 02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REPORTING
认知发展
感知能力
幼儿通过感觉器官接收 并处理外部信息,逐渐 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知
形成。
XXX
PART 06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评价与 反思
REPORTING
教育评价
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幼儿的社会技能、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评价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手段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 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育结果的影响力
探讨幼儿社会性发展 的内涵和特点
强调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个体成长和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幼儿社会性发展 的影响因素和教育策 略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01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发展标题:幼儿社会性发展引言概述: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互动中逐渐学会适应社会规范、建立友谊关系和发展人际交往技能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1.1 促进幼儿情感发展:通过与他人互动,幼儿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培养情感沟通能力。

1.2 建立自我认同:在社交中,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1.3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社交活动,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2.1 提供合适的社交机会:为幼儿创造各种社交场合,如游戏、合作活动等,让他们有机会与同龄人互动。

2.2 鼓励幼儿表达情感: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2.3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团体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挑战3.1 羞怯和社交焦虑:部份幼儿可能会因为羞怯或者社交焦虑而难以融入社交活动,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支持。

3.2 冲突处理能力不足:幼儿在社交中可能会浮现冲突,缺乏有效的冲突处理能力,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妥善处理矛盾。

3.3 社会规范认知不清:幼儿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匡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家庭和学校合作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1 家庭支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赋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预社交活动。

4.2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社交机会和培训课程,匡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4.3 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干估计划。

五、结语幼儿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引导。

惟独通过共同努力,才干匡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六章__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第六章__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可以操作和控制日常的社 会生活环境,有助于儿童与他人合作、竞争、开 展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比较确切地预测他人的认 知和情感状态,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 为、个体之间的理解与社会交往方面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因此,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 社交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 发展规律和特点并探究相应的教育策略已经成为 当今儿童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热点关注:儿童心理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指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儿童向着 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这种 要求的过程。它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 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 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 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 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的活动。
主题活动 幼儿的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实现 的,受到一定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这个大环境 以多元化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对幼儿发展起着重 要的影响作用。这要求幼儿园教育相教育环境,每个 月都安排一项主题不同的社会活动,提供多元化的 信息、创设多元化的环境,使幼儿有机会在具有开 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二、社会能力的价值 (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有助于幼儿情绪和人格的积极发展以 及心理健康 (三)有助于幼儿认知发展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三、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 首先,幼儿的人格和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 互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观点采择能力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能力; 最后,社会信息加工技能影响幼儿社会能力。 (二)同伴 (三)教师 (四)文化差异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与他人和环境互动过程中,逐渐学会理解、表达、交流、合作、自律等社会行为,并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情感的过程。

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幼儿园、社区等环境因素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信任的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开展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可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从而促进同情心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教育者应该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教育者应该为幼儿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如参加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规则,提高社交技能。

家庭教育:家长在家庭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等。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及家庭教育,我们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和情感的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共同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搭建坚实的基石。

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模式的研究旨在探讨幼儿时期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模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本文将从家庭、幼儿园、社区、自然环境、亲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家庭是幼儿接触最早、最亲密的社会环境。

家长的言传身教、亲子沟通、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教育心理学》笔记北师大版-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笔记北师大版-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社会性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研究者视野是在20世纪30年代幼儿社会能力是影响其认知、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节社会性概述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解读社会性包括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社会性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里特性。

二、社会性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社会品质、社会行为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性情绪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社会能力主要有三个维度:社会交往能力(交往主动性、交往策略)、亲社会行为能力(助人、合作、分享等)、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发起、维持和调整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基本能力(前提、条件)亲社会行为能力——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给予对他人或群体利益的利他态度和行为能力(带动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二、社会能力的价值1.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2.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人格的积极发展和心理健康3.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三、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幼儿的人格、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主动性的重要因素被拒绝和被忽视型幼儿比受欢迎型幼儿在人格、个性品质上表现出更多的内向、冲动等特征培养幼儿形成积极的人格、个性品质;特别关注内向、自卑、情绪低落、易激惹的幼儿•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特别是亲社会能力的重要因素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发现不同观点间关系的能力站在他人角度,感知、判断他人情绪状态,理解他人需求•社会信息加工机能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幼儿的社会行为是一系列信息编码的过程,包括社会线索编码,对社会线索的解释理解、目标澄清、达成反应建构、反应决定,及实施行为等过程影响社会能力的认知因素主要有两种社会加工模式,认知理解归因模式-儿童如何理解、解释他人的行为;心理理论的反应决定模式,即幼儿根据社会情境的线索、已有的社会交往经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预期,并付诸行动。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总编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总编

1.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_______个月时在具备完善的视力。

标准答案:D ( D.12 )11.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直到______个月大他们才能看清楚。

A.3B.6C.10D.12 标准答案:B 2.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

这中现象属于_________标准答案:A A.客体代替3.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标准答案:A A.临床法4.以下表扬行为中,哪些是有效的?A.做得不错,你太棒啦B.你今天的表现真好。

C.上次你爬到第一层,这次已经爬到最高层了。

标准答案:C 10.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行为维度中典型的行为策略包括_________现场指导、改变方向、讨论、使结果生效。

标准答案:B B.模仿5.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对照看者明显偏爱,但还没有自我意识。

7个月的婴儿会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恐惧和提防,这是“认生期”。

A.1B.2C.3D.4 标准答案:C 6._________方位是最直接的身体朝向,这是表示问候、安慰、打斗和亲密对话的方位。

标准答案:C C.面对面7.儿童通过_______习得了家庭和邻居间交流策略的特点。

标准答案:A A.模仿8.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标准答案:A 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12.女孩们倾向于表演社会性的角色,而男孩们则倾向于选择表现权力关系的角色。

下面哪些游戏或角色是女孩子们更青睐的?标准答案:B B.房间饰物17._________方位常常表示逃避或有隐瞒的意图。

标准答案:AA.回避B.背靠背C.面对面D.肩并肩13.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

婴儿在______岁时,他或她能给玩具指派角色,换句话说,玩具娃娃要去“拿起汤匙”,然后“吃东西”。

A.3B.2C.1 标准答案:A 14.埃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言语行为的一些作用。

就像握手、点头或挥手这样的姿势通常被作为________来使用。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
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幼 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学习 和生活奠定基础。
教育对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 一,通过教育活动,幼儿可以学习社 会规则、道德规范和社交技能,促进 社会性发展。
教育可以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中的冲突和矛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应对挫折的勇气。
,为幼儿创造有利于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环境。
集体活动的组织
02
幼儿园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角色扮演、团队游戏等,让幼儿
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教师引导与支持
03
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促进幼
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和提升。
案例三
社会文化背景的多样性
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背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幼儿需要逐渐适应并融入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自豪感。
倡导文明礼仪
结合日常生活场景,教育幼儿遵守 社会规范,学习文明礼仪,提高他 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利用社区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图书馆、博 物馆、公园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 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机会。
06
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家庭氛围的营造
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创造 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提供安 全、稳定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培 养幼儿的社会信任感和安全感。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集 体主义等,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
04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社会性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 儿认知、情感、行为等方 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幼儿更 容易适应学校生活,与同 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 而提高学习效果。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CHAPTER
家庭教育环境
01
02
03
家庭氛围
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 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安 全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亲子关系
建立亲密、互动的亲子关 系,通过日常交流、游戏、 共读等活动,促进孩子的 情感表达和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方式
采用民主、鼓励的教育方 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 求,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05 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挑战与展望
CHAPTER
挑战:如何平衡知识学习与社会性学习?
平衡知识与社会性
幼儿教育不应过分强调知识的学 习,而应注重社会性的培养,使
两者达到平衡。
培养独立个性
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应注重培养 幼儿的独立个性,让他们在社交
中展现自信和勇气。
促进全面发展
知识学习与社会性学习应相互促 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环境
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应关 注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为其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集体生活
通过参与集体活动、游戏和合作,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促进其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教育资源
利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如图书、 教具、多媒体等,激发孩子的学习 兴趣和社会性发展。
社会环境与资源
社会适应性
评价幼儿是否能适应新环境和 新情境,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
和面对挑战。
评价方法与工具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 戏中的表现来评价其社会性发
展水平。
问卷调查法
向家长或教师发放问卷,了解 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表现

实验法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教案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教案

别角色发展的角色游戏。
教师准备:教学 PPT、教案、案例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准备任务
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
本课的教学主线为“学习—思考—案例分析—反馈”,通过学习了 解基本知识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将所学、所感融入实践中, 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巩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利于理论与实 践的相互融合,
图,深入了解巩固婴 发展”相关内容的思维 固对知识的理解,
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 导图。
将所学知识运用
相关知识点。
设计促进婴幼儿性别角 于 日 后 的 教 育 过
色发展的实训游戏。 程中。
课后提升 教学评价
在见习活动中尝试实施促进婴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实训游戏。
会在教育实践中理解婴幼儿的性别角色发展特点,引导婴幼儿正确 地发展他们的性别角色。
发展的基本理论,在实际操作层面介绍了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评估
方法以及教育方法。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后,应注重知识的
运用,将所学的内容渗透到实际教育与生活中。
了解婴幼儿性别角色的基本概念; 了解婴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知识目标 了解影响婴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掌握婴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基本理论。 掌握婴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评估方法; 能够结合所学的评估方法对婴幼儿的性别角色发展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教案
课题名称
第二章 婴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教育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讲 授 法 、 小 组 讨 论 法、案例法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数 3 课时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本章在理论层面主要介绍了婴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基本概念、
性别角色发展的三个阶段、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性别角色

07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07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07第七章幼儿 社会性学习与教 育
汇报人:XXX 2024-01-22
contents
目录
• 幼儿社会性学习概述 • 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 • 幼儿社会性学习的途径与方法 •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幼儿社会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01
CATALOGUE
01
问题表现:幼儿常常表现出任性、固执、不听劝告等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社交障碍等问题。
02
原因分析:幼儿任性行为可能与自我中心意识强、情绪不 稳定、缺乏规则意识等因素有关。
03
教育对策
04
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培养规则意识 。
05
引导幼儿学习控制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社会性学习概述
社会性学习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社会性学习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中, 通过与他人互动和观察模仿,学习社 会规范、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交技 能的过程。
意义
社会性学习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适应社会生活,培养积极的社 会情感、态度和行为。
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
促进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
社会性学习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认知 和语言学习机会,通过与他人的交流 和合作,幼儿可以拓展视野、增长知 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02
CATALOGUE
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
人际交往
学习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01
幼儿应学习如何与家人、朋友和同龄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关系
,包括分享、合作、互助和尊重他人等。
选择教育内容
制定教育步骤和时间安排
选择符合教育目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 认知水平的社会性教育内容,如人际交往 、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

幼儿教育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

幼儿教育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
社会性学习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认知经验,通过与他人的 交流和合作,幼儿可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思 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学习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 能,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 系,并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原则
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注重 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学习 和成长;强调家园共育,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为幼儿 的社会性学习提供支持。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促进家园共育。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掌 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
05
社会性学习在幼儿成长中的影 响
Chapter
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社会性学习促进幼儿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
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特点,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差 异和相似之处。
鼓励幼儿参加各种表演和展示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鼓励幼儿参与社会实践
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 ,接触社会,了解社 会规则和道德规范。
鼓励幼儿与不同年龄 段的人交往,提高他 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 技巧。
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志 愿服务活动,培养他 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
加强家园合作与沟通
定期与家长交流幼儿的学习和发 展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 ,提高其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 力。
定期开展教师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教 师之间的合作与分享,提升整体教育 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论坛 等活动,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 动,增强家长对幼儿社会性学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考试题型:1.填空(10题)2.名词解释(5题)3.简答题(4题)4.论述题(1题)5.应用题(活动设计1题)考核要求:作业一:10分:谈谈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认识.作业二:20分:分析你所在的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闭卷考试:70%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2、依恋的发展;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6、幼儿品德的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1、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3、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4、幼儿社会性教育评价;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1、什么是幼儿社会性?P13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13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P16。

什么是幼儿社会性?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掌握定义)1、社会情感;2、社会行为技能;3、社会认知;4、自我意识;5、道德品质;6、社会适应;什么是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指幼儿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包括积极情感、情绪表达和控制、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

什么是社会行为技能?1、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

2、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谈的技能、非语言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技能,合作、轮流、遵守规则、解决冲突的技能等。

什么是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

4、包括行为动机和后果的分辨能力,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什么是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是指幼儿对自我与周围关系的意识。

2、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等。

什么是道德品质?1、道德品质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幼儿身上的反映,即幼儿内化了的道德规范,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包括关心他人、诚实、分享、勇敢等。

什么是社会适应?1、社会适应是指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盾冲突情境的能力。

2、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1、整体——系统性;2、社会制约性;3、能动性;4、动态性;5、关键期;6、情绪性和行为习惯;二、幼儿社会化1、什么是社会化?P22;2、幼儿社会化的功能;3、幼儿社会化的动因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掌握社会规范、社会技能、价值体系等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品质,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幼儿社会化的功能:1.规范人的行为;2.培养人的社会角色意识;3.影响人的价值趋向;4.传递社会知识经验和技能;5.形成人的个性;幼儿社会化的动因1、气质的因素;2、社会文化;3、家庭教育;4、师幼互动;5、同伴交往;6、电视;7、游戏;气质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质。

(1)气质通过影响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塑造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2)气质中反应性水平的差异影响个性和社会性的形成。

家庭教育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1.家庭结构;2.家庭环境:(1)物质环境(2)精神环境;3.亲子相互作用;4.家长的教育方式;5.家长教育观念(什么是家长教育观念?);6.家长特征;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的影响:1.教师有目的导向教育的影响;2.教师个性特征的影响:教师性格、教师认知风格、教师价值观;3.教师与幼儿的关系;4.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1.能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2.可以满足幼儿归属与爱的需要;3.对幼儿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4.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电视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积极方面:1、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扩大儿童语汇;2、培养儿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3、认识社会角色和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消极方面:1、损伤幼儿大脑;2、使幼儿视力下降;3、使幼儿手和身体的活动能力下降;4、使幼儿遭受微波辐射;游戏对幼儿社会化有什么影响?P421、游戏活动是幼儿实现内化的过程;2、游戏活动是幼儿产生内部矛盾的基本途径三、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1、什么是自我意识?P77;2、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P80;3、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P85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P801、依从----独立;2、片面----全面;3、外部----内心品质;4、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5、基本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身体外表;6、评价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7、自我评价能力无性别差异;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1、增加交往活动;2、浓化交往气氛;3、榜样示范;4、讲明行为规则;5、评价外部行为;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1、什么是自信心?P88;2、自信心的心理结构 P89;3、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 P92;4、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P95什么是自信心?1、自信心又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

2、自信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影响人的整个个性社会性的健全发展,具有自信心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自信心的心理结构1、自我评价;2、自我表现;3、独立性;4、主动性;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1、体验的作用;2、活动的积极性;3、家庭因素:a、父母的影响;b、家庭结构及环境的影响;4、幼儿园教育:a、专家在幼儿园实施的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各项研究;b、幼教人员的参与意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儿童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4、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五、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1、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 P107;2、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要素 P114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1、生理因素;2、父母控制模式;3、言语指导:a、儿童自我言语指导b、成人言语指导;4、其他因素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要素1、具有趣味性和规则性的外部活动情境;2、幼儿具有活动的动机;3、成人对幼儿讲解目标、规则,评价幼儿和用奖励、表扬等诱因激发幼儿的言语指导;4、幼儿对自我控制的目标、规则的理解;5、幼儿按规则扮演角色的自主性;6、幼儿校正、调节自己心理品质的主动性六、幼儿依恋的发展1、什么是依恋?2、依恋的类型;3、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的特点 P123;4、早期依恋对以后行为的影响 P129;什么是依恋?依恋是指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等行为。

依恋的类型:1、安全性依恋;2、回避型依恋;3、反抗性七、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电视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 P143;3、攻击性行为的控制;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

如,身体上的进攻(打、踢、咬)、言语上的攻击(大声叫嚷、贬低人),也可以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

电视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1、它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2、它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3、它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4、它使儿童对现实的想象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之上,过分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方法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2、提高幼儿认知水平;3、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4、教会幼儿如何宣泄侵犯性行为;5、给予榜样示范;6、家庭干预;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八、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三个阶段 P15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三个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第一阶段:前运算阶段(7岁以前);第二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三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九、幼儿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1、什么是性别角色和性别化?2、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什么是性别角色和性别化?1、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2、幼儿性别角色是在其性别角色社会化即性别化的过程中获得与发展的。

3、性别化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男性和女性)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1、父亲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基础;2、父亲性别行为榜样的作用是促使儿童性别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3、父亲作为社会力量的象征,是推动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十、幼儿品德的发展1、什么是品德?2、柯尔伯格认为幼儿品德发展的三个水平P1973、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4、教师要如何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P2145、矫正幼儿不良品德的措施什么是品德?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

2、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道德行为准则或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品德是个体个性社会化方面的核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柯尔伯格认为幼儿品德发展的三个水平A.前道德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与天真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B.因袭、依顺的道德水平即遵守传统习俗的道德水平:包括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与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按照自己认可或接受的道德准则行动的道德水平:包括履行准则与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与良心和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1、具体性;2、他律性;3、情境性;4、模仿性;5、情绪性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努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