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朝花夕拾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2. 以下哪篇文章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A. 《故乡》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 《祝福》D. 《春》3. 《朝花夕拾》主要记录了作者的哪些时期的生活?A. 童年B. 青年C. 成年D. 老年4.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A. 完全接受B. 完全否定C. 批判与继承并重D. 漠不关心5. 《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多采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A. 讽刺B. 抒情C. 叙事D. 议论二、填空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________作品,收录了他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文章。

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通过对________的回忆,展现了自己对旧社会习俗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3. 《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一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在百草园的趣事,表达了对自然和童年的怀念。

4.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多次提到了他的老师________,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怀念。

5. 《朝花夕拾》不仅是鲁迅个人的________,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主要内容。

2. 《朝花夕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3.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展现了怎样的童年观?4. 请分析《朝花夕拾》中《社戏》一文的艺术特色。

5. 《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四、论述题1. 论述《朝花夕拾》中《故乡》一文的主题思想及其对现代人的影响。

2. 分析《朝花夕拾》中《白光》一文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3. 论述《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如何通过童年视角反映社会现实。

4. 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哪些态度,并论述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5. 论述《朝花夕拾》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朝花夕拾》收录了多少篇文章?A. 10篇B. 20篇C. 30篇D. 40篇答案:A3. 下列哪篇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社戏》C. 《阿长与《山海经》》D. 《风筝》答案:B二、填空题4.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________散文集。

答案:回忆性5.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展现了________的生活场景。

答案:清末民初三、简答题6. 简述《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童年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渴望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7.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答案:阿长是鲁迅童年时期的保姆,她的形象朴实、善良、勤劳,对鲁迅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她对鲁迅的关爱和教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姆角色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8. 论述《朝花夕拾》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朝花夕拾》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鲁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回忆性叙述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开创了现代散文的新风格。

作品中对童年记忆的回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成长经历的深刻剖析,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他们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五、阅读理解题9. 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任意一篇文章,分析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哪些情感和思想。

答案:(此题答案根据所选阅读的文章内容而定,需要具体分析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六、作文题10. 以“童年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此题需考生自行创作,不提供标准答案)注:本试题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和形式请以实际考试为准。

《朝花夕拾》复习题(含答案)

《朝花夕拾》复习题(含答案)

实验中学必读书目《朝花夕拾》复习题(含答案)时间:45分钟每小题2.5分,共100分1.关于《朝花夕拾》中的短篇,以下正确的是()A.《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B.《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日本好友的故事C.《二十四孝图》——赞扬封建孝道的美好D.《五猖会》——描绘父亲对自已学业上的帮助2.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半部分写阿长的粗鄙,是为了突出后半部分阿长对“我”的无私关爱。

B. 《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C. 《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D. 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3..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4.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

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5.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A 短篇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杂文集答案:B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阿长,她的名字叫()A 长妈妈B 阿妈C 阿长妈D 长阿妈答案:A解析: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称她为长妈妈。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回忆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先生,他的名字是()A 寿镜吾B 寿镜湖C 寿镜无D 寿镜吾先生答案:A解析: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

4、下列不属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是()A 《社戏》B 《藤野先生》C 《范爱农》D 《父亲的病》答案:A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并非《朝花夕拾》。

5、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下不属于此类的是()A 衍太太B 闰土C 无常D 藤野先生答案:B解析:闰土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二、填空题1、《朝花夕拾》原名《_____》,共收录了 10 篇回忆性散文。

答案:《旧事重提》2、《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我”感到痛苦。

答案:《鉴略》3、《琐记》中,鲁迅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

答案:《天演论》4、《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

答案:要从精神上拯救国民5、《无常》中,通过对_____的描写,讽刺了现实中的所谓正人君子。

答案:无常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2、说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有怎样的特点?答案:百草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地方,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以及油蛉、蟋蟀等昆虫,还有何首乌、木莲等植物,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一、简答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一部代表作?《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2. 为什么鲁迅选择《朝花夕拾》作为书名?鲁迅选择《朝花夕拾》作为书名,寓意着对旧时的追忆和对逝去的岁月的怀恋。

3. 《朝花夕拾》中的故事大都取材于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吗?是的,《朝花夕拾》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4. 《朝花夕拾》以什么主题贯穿整个故事集?《朝花夕拾》以对旧日时光的回忆和对人性的思考为主题贯穿整个故事集。

二、选择题1. “无草胜有青,无鸡强求鸣。

”这句名言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作品?A.《八千字的疼痛》B.《热风》C.《许老头的后半生》D.《阿英》答案:C.《许老头的后半生》2. 《朝花夕拾》中的《药》一文主要写了鲁迅小学时冬天放学后回家戴氯酸钾药水眉毛上的原因。

下列哪项不是原因?A.为了防止冻伤B.为了防备鬼继续作祟C.为了对他人表示“不合作”D.为了标榜时髦答案:C.为了对他人表示“不合作”三、问答题1. 《朝花夕拾》中的《厌倦》一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在上学的过程中对教科书的厌倦,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反思。

请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厌倦》一文揭示了教育体制对学生个性的束缚和限制,以及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单一和陈旧。

学生在读教科书时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记忆。

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也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探索。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朝花夕拾》中的《自杀日记》一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期的自杀念头,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对现实的不满。

请谈谈你对这个题材的看法。

观点:《自杀日记》一文展示了童年时期作者对生活的极度失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让读者深刻意识到社会对人的压迫和环境对人的限制,对改变现状的呼唤。

这篇文章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提醒人们关注生活中的痛苦,呼吁改变社会制度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鲁迅的作品?a) 《红楼梦》b) 《骆驼祥子》c) 《围城》d) 《朝花夕拾》答案:d) 《朝花夕拾》2.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鲁某b) 鲁炀c) 鲁正d) 鲁迅答案:b) 鲁炀3. "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指的是谁?a) 鲁迅b) 杨绛c) 鲁班d) 王安石答案:a) 鲁迅4. 鲁迅是哪个朝代的作家?a) 元朝b) 清朝c) 明朝d) 民国答案:d) 民国5. 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是哪本?a) 《呐喊》b) 《红楼梦》c) 《水浒传》d) 《围城》答案:a) 《呐喊》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的开山鼻祖。

答案:正确2. 鲁迅的原名是鲁迅。

答案:错误3.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小说集。

答案:正确4. 《朝花夕拾》是鲁迅晚年的作品。

答案:正确5. 鲁迅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与控诉。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简答题/问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朝花夕拾》的主题是什么?答:《朝花夕拾》集中表达了鲁迅对于旧时代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审视,以及对于时代变迁的反思。

作品主要主题包括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民众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等。

2. 鲁迅的《朝花夕拾》在文学史上具有何种地位?答:《朝花夕拾》是鲁迅晚年的一部作品,其以自传体的形式呈现了鲁迅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经历的回忆。

这部作品语言简练而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社会的残酷现实,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家和文化人。

《朝花夕拾》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展示了鲁迅独特的文风和思想深度。

3. 鲁迅有哪些其他重要的作品?答:除了《朝花夕拾》,鲁迅还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如《呐喊》、《野草》、《故事新编》等。

这些作品在形式和主题上都具有鲁迅独特的特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通过这份测试题,我们能更加了解鲁迅以及他的代表作《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我爱吃烤肠作文朋友!你爱吃烤肠不?哇,我可太爱那玩意儿了。

烤肠啊,对我来说就像是魔法棒一样,只要一看到,我这眼睛就放光,嗯。

我记得我第一次吃烤肠的时候,那好像是在我们小镇的集市上,嗯,具体哪一年我记不清了,反正是好久好久以前了。

当时那个小摊位啊,就摆在卖糖人儿的旁边。

那烤肠在烤架上滋滋作响,那声音就像小恶魔在我耳边低语:“来吃我呀,来吃我呀。

”那香味儿呢,直往我鼻子里钻,就像一只无形的小手,把我的魂儿都勾走了。

我当时就想啊,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香的东西呢?我这人吧,有时候特别馋。

一看到烤肠,就啥都顾不上了。

有一回啊,我着急去赶火车,路过一个卖烤肠的小推车。

我心里想,我这时间紧,不能买。

可是我的脚啊,就像不听使唤似的,自己就朝着那烤肠摊儿迈过去了。

等我反应过来,手里已经拿着一根烤肠在啃了。

结果差点没赶上火车,唉。

咱再说说这烤肠的种类吧。

我觉得那纯肉的烤肠是最棒的,咬一口,肉汁在嘴里爆开,哇塞,那感觉就像在嘴里开了一场小派对。

不过呢,我也试过那种淀粉含量比较高的烤肠,虽然没有纯肉的那么香,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你说怪不怪?就像有些人,看着不起眼,但是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他们的好。

我听说啊,在烤肠这个行业里,有好多小秘密呢。

有人说有些便宜的烤肠里面根本就不是什么好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就想啊,那些商家怎么能这么干呢?哼!不过我也知道,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肯定也有很多良心商家的。

我以前还试过自己做烤肠呢,那过程可真是一言难尽啊。

我记得我按照网上的教程,买了一堆材料,什么肠衣啊,肉馅儿啊。

可是做的时候,那肠衣老是破,我就纳闷儿了,这是咋回事儿呢?我想我肯定是哪里做错了,嗯,好像是灌肉的时候太用力了,也可能不是,我这脑子也记不太清了。

最后做出来的烤肠,虽然样子不咋地,但是吃起来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你有没有自己做过烤肠呢?如果没有的话,你想不想试试呀?我觉得自己做烤肠就像是一场小冒险,虽然可能会失败,但是过程很有趣呢。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郭沫若B. 鲁迅C. 钱钟书D. 老舍答案:C. 钱钟书2. 《朝花夕拾》一书中主要记载了作者的哪个阶段的生活?A. 童年B. 青年C. 中年D. 老年答案:A. 童年3. 《朝花夕拾》这个名字的寓意是什么?A. 描绘白日景象B. 描述人生悲欢C. 记录晨昏之事D. 怀念往事答案:D. 怀念往事二、判断题1. 作者在书中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正确√ 错误答案:√ 正确2. 《朝花夕拾》是一部小说作品。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朝花夕拾》一书主要描写了作者的青年时期经历。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朝花夕拾》是钱钟书回忆童年时代的散文随笔集,记载了作者在童年时期的生活点滴,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朝花夕拾》的名字有何含义?答:《朝花夕拾》的名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之情,揭示了人们对美好过往的珍视和向往之情。

四、综合题请你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作者钱钟书和他的创作风格。

答:钱钟书,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学者,以其文学作品和学术成就著称。

他的作品注重细节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以平实的语言叙述生动的故事,温情地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朝花夕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深受读者喜爱和推崇。

以上是关于《朝花夕拾》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作品。

朝花夕拾的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的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的练习题及答案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老舍答案:A2. 《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哪些童年往事?A. 读书和游戏B. 家庭变故C. 学校生活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态度是什么?A. 支持B. 中立C. 反对D. 未提及答案:C4. 下列哪个不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章?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阿Q正传》C. 《父亲的病》D. 《故乡》答案:B5. 《朝花夕拾》中,鲁迅对童年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怀念?A. 童年的无知与纯真B. 童年的自由与快乐C. 童年的友情与亲情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____作品,收录了他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文章。

答案:散文集7.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通过《____》一文,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父亲的病》中,描述了父亲因____而遭受的痛苦。

答案:中医误诊9. 《朝花夕拾》中的《____》一文,鲁迅回忆了与儿时伙伴的友谊。

答案:故乡10.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____》中,回忆了童年时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

答案:社戏三、简答题11. 简述《朝花夕拾》中鲁迅对童年的总体态度。

答案: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童年的总体态度是怀念与批判并存。

他怀念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同时也批判了封建礼教对童年的束缚和影响。

12. 请列举《朝花夕拾》中的几个篇章,并简述它们的主题。

答案:《朝花夕拾》中的几个篇章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故乡》和《社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父亲的病》主题是批判中医误诊和封建迷信;《故乡》主题是对童年友情与亲情的怀念;《社戏》主题是表达对自然和童年游戏的热爱。

四、论述题13. 论述《朝花夕拾》中鲁迅如何通过个人经历反映社会现实。

朝花夕拾练习题(打印版)

朝花夕拾练习题(打印版)

朝花夕拾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 A. 诗歌集- B. 小说集- C. 散文集- D. 戏剧集2. 《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主要描写了作者: - A. 童年的读书经历- B. 童年的游玩经历- C. 成年的思考与感悟- D. 老年的怀旧与回忆3.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多次提到了“阿长”,阿长是:- A. 鲁迅的保姆- B. 鲁迅的儿时玩伴- C. 鲁迅的亲戚- D. 鲁迅的邻居二、填空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______。

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通过回忆童年,表达了对______的怀念和对______的批判。

三、判断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

()2. 《朝花夕拾》中的文章都是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

()3.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主要内容。

2. 请分析《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童年记忆的描写特点。

五、论述题请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谈谈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如何通过个人经历反映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二、填空题1. 散文集2. 童年生活,封建社会的黑暗三、判断题1. √2. ×3. ×四、简答题1.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回忆儿时保姆阿长的故事。

文章通过阿长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对阿长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对童年记忆的描写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真实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童年的生活场景;二是深刻性,他通过童年的点滴回忆,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落后和黑暗;三是情感性,他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五、论述题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通过个人经历,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全篇共16篇,涵盖了鲁迅先生的童年时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批判。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关于《朝花夕拾》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经典之作。

测试题一: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哪一部作品?A. 《呐喊》B. 《阿Q正传》C. 《狂人日记》D. 《朝花夕拾》答案:D2. 《朝花夕拾》一共有多少篇?A. 16篇B. 14篇C. 18篇D. 20篇答案:A3. 以下哪篇不是《朝花夕拾》的一部分?A. 《故乡》B. 《记忆》C. 《狂人日记》D. 《我的母亲》答案:C4. 以下哪篇是鲁迅先生的童年回忆?A. 《故乡》B. 《记忆》C. 《小杂感》D. 《我们仨》答案:A答案解析:第一题是考察学生对《朝花夕拾》的基本了解,通过直接记忆即可得到正确答案;第二题也是考察学生对作品整体情况的了解,阅读过作品的人应该能够准确回答;第三题是考察学生对《朝花夕拾》具体篇章的了解,通过阅读作品即可确定正确答案;第四题是考察学生对鲁迅作品中的不同主题的辨析,通过全面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测试题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那是一幅美丽的画,通红的粉墙,圆圆的玛瑙窗,瓦红地黄的屋顶下,寥若晨星地点缀着若干白蝙蝠,远处是一片隐荫,老去的桑葚树一座,小水也一座,石阶,还有斜躺的牧童一多,一尘不染的钻石缀蓬,这就是外祖母家的像。

”5.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篇《朝花夕拾》中的故事?A. 《故乡》B. 《记忆》C. 《我们仨》D. 《天才与白痴》答案:A6.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得知,作者对童年的记忆是怎样的?A. 美丽的画面B. 混乱的场景C. 无趣的生活D. 苦难的经历答案:A答案解析:通过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我们可以得知这是鲁迅对自己童年时家庭环境的描写。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的《故乡》,我们可以找到和这段文字对应的描述,因此第五题的答案是A。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1. 以下哪个是朝花夕拾的作者?A. 鲁迅B. 莫言C. 鲁教授D. 鲁山人2. 朝花夕拾是哪个时期的作品?A. 古代B. 清朝C. 民国D. 当代3. 朝花夕拾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A. 诗集B. 长篇小说C. 短篇小说集D. 传记4. 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原名是什么?A. 周作人B. 周树人C. 周从容D. 周立波5. 朝花夕拾中的《阿Q正传》主要讲述了哪个人物的故事?A. 阿QB. 鲁迅C. 阿XD. 阿Z答案:1. D. 鲁山人2. C. 民国3. C. 短篇小说集4. B. 周树人5. A. 阿Q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十篇短篇小说组成。

这些小说以鲁迅自己的真实经历和观察为基础,描绘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它以尖锐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批判。

《朝花夕拾》的作者原名周树人,后来改名为鲁迅。

这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朝花夕拾的名字取自《孟子·公孙丑下》:“且夫天下之纰漏皆聚于吾躁,而捐朝菌、夕拾者众矣。

”意思是指天下的瑕疵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朝菌和夕拾的人却很多。

鲁迅以此寓意自己在作品中提出的社会问题象征着整个时代,而他则是朝花夕拾之人。

朝花夕拾的每一篇都具有独特的主题和风格。

其中,《故乡》讲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与思念,《白光》描绘了一个百姓被当官的之后沆瀣一气的现象,《阿Q正传》以讽刺的方式展现了阿Q这个具有自以为是和自欺欺人特点的人物,成为作品中最著名的一篇。

朝花夕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深受读者喜爱。

它不仅展示了鲁迅作为一位作家的才华,更传递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怀。

尽管时代变迁,朝花夕拾仍然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它依然是思考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要参考之一。

以上就是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朝花夕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社会的真实与扭曲、黑暗与光明的画面,值得与当代的读者共同探讨与思考。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

原名《________》,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答案:散文旧事重提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________》。

答案:无常3、《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长是一个________的劳动妇女。

答案:粗俗、好事、迷信但又心地善良、淳朴真诚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答案:《鉴略》5、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的藤野先生,________的范爱农。

答案:严谨正直、没有民族偏见倔强耿直、愤世嫉俗6、《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答案:“卧冰求鲤”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回忆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在百草园里作者的乐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听油蛉和蟋蟀唱歌翻砖找蜈蚣按斑蝥脊梁拔何首乌藤摘覆盆子吃8、《父亲的病》中,庸医误人,揭示了这些人________、________的实质。

答案: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二、选择题1、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 《风筝》B 《无常》C 《父亲的病》D 《藤野先生》答案:A2、“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A 形象好看B 活泼诙谐C 能勾摄恶人魂魄D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答案:D3、《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不是阿长性格特点的一项是()A 迷信B 不拘小节C 马虎D 善良答案:C4、《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 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 先生不重视自己C 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 学医太难答案:C5、下列对《朝花夕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朝花夕拾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 鲁迅2. 下列哪篇文章不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目?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故乡》C. 《社戏》D. 《白光》答案:B. 《故乡》3. 《朝花夕拾》中提到的“百草园”是作者童年时的什么地方?A. 学校B. 游乐场C. 家族的花园D. 亲戚家答案:C. 家族的花园4.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A. 完全接受B. 完全否定C. 批判并继承D. 漠不关心答案:C. 批判并继承5. 《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是哪个时期?A. 抗日战争时期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D.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答案: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简答题1. 简述《朝花夕拾》中的《社戏》一文的主要情节。

答案:《社戏》讲述了作者童年时随家人回乡参加社戏的经历。

在乡村的社戏中,作者感受到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风俗和人情。

他对乡村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以及社戏的热闹场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文章也反映了作者对旧社会习俗和封建迷信的批判。

2. 描述《朝花夕拾》中《白光》一文的主题思想。

答案:《白光》通过讲述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祥林嫂因为丈夫的早逝而被迫改嫁,但在新家庭中遭受虐待和歧视。

文章通过祥林嫂的命运,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

三、论述题1. 论述《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比作者童年时在百草园中的自由探索和后来在三味书屋中的严格学习,反映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

文章启示我们,现代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而不是仅仅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

同时,教育应当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出更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一、引言(一)介绍《朝花夕拾》的重要性(二)简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二、《朝花夕拾》练习题(一)选择题 1. 《朝花夕拾》是一部( ) A. 小说集 B. 散文集 C. 诗歌集 D. 戏剧集 2.《朝花夕拾》原名( ) A. 《旧事重提》 B. 《呐喊》 C. 《彷徨》 D. 《野草》 3. 《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是哪篇文章( ) A. 《琐记》 B. 《无常》 C. 《二十四孝图》 D. 《狗·猫·鼠》 4. 《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A. 迷信 B. 不拘小节 C. 马虎 D. 朴实 5.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 A. 范爱农 B. 藤野先生 C. 寿镜吾 D. 闰土(二)填空题 1.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 )集,共收录了他的( )篇回忆性散文。

2.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3.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4.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 )的深切怀念。

5.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表达了对阿长的( )之情。

(三)简答题 1.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狗·猫·鼠》一文中,为什么不喜欢猫? 2.《朝花夕拾》中,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两个故事存在什么问题? 3. 《朝花夕拾》中,鲁迅在《无常》一文中,描述了无常的形象,请简要概括无常的形象特点。

中考必读名著之《朝花夕拾》测试100题【有答案】

中考必读名著之《朝花夕拾》测试100题【有答案】

中考必读名著之《朝花夕拾》测试100题【有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A、周树人B、鲁迅C、周豫才D、周作人2、《朝花夕抬》是一本(A)A、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A、浙江杭州B、浙江温州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右面6、《从百苹回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星”是(D)A、学堂名B、书房名C、书院名D、私塾名7、寿镜吾老师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A、本城私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10《藤野先生》回亿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C)、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11、《朝花夕抬》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抬》正文共有多少篇(B)A、12B、10C、14D、814、《朝花夕抬》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15、《朝花夕抬》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16、《狗·猫·鼠》是一篇(B)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A、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A、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1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A、长工B、短工C、日工D、钟点工20、《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D)A、打工仔B、打工妹C、小保姆D、老妈子21、《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对本人的(A)A、尊称B、蔑称C、昵称D、一般称呼22、《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A)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4、《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C)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憎恶她的时候”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6、《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阿长”这个称呼体现其人的特点是(D)A、她的姓氏B、她的身材C、她的名字D、沿用其前对一个女工的称呼27、《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A)A、地理著作B、天文著作C、神话(文学)著作D、历史著作28、《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C)A、“山海经”B、“画儿书”C、“三哼经”D、都不是29、《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A)A、封建孝道B、封建迷信C、因果报应D、都不是30、下列神话出自《山海经》的是(C)A、精卫填海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患公移山31、下列神话不出自《山海经》的是(D)A、黄帝战蚩尤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愚公移山32、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子路负米B、刻舟求剑C、拔苗助长D、智子疑邻33、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郑人买履B、黄香扇枕C、陆绩怀橘D、哭竹生笋34、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C)A、破釜沉舟B、卧薪尝胆C、卧冰求鲤D、中流击楫35、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D)A、老莱娱亲B、郭巨埋儿C、黄香扇枕D、闻鸡起舞36、《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A、迎神赛会B、祭祀活动C、民间艺术D、杂技表演37、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B)A、绍兴城西关B、绍兴城东关C、绍兴城南关D、绍兴城北关38、“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A、五通神B、五种人C、五种动物D、都不是39、下列项目中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A)A、高跷B、早船C、秧歌D、舞狮4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D)A、高跷B、抬阁C、马头D、舞狮41、《五猖会》中作者写急于去看五猖会的情景类似于(A)A、去看社戏B、去百草园玩C、去三味书屋读书D、去仙台医专求学42、《五猖会》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B)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形象描绘了D、详细描绘了43、《五猖会》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一笔带过D、都不是44、《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5、《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B)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6、《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B)A、一个人B、一种鬼神C、一个形容词D、一种动物47、下列各项中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A)A、鬼王B黑旋风李逵C、阎王爷D、红脸关公4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C)A、蜘蛛B、蜜蜂C、蟋蟀D、蝎子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星》中未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D)A、鸟蝉B、黄蜂C、斑蝥D、蚂蜂5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B)A、薔薇B、何首乌C、月季D、玫瑰您的一点点心意,给我很大鼓励!欢迎投稿·赏金80%归作者二、多选题1、《从百草回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ABCD)A、覆盆子B、何首乌C、木莲D、皂英树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星》中写到的百草回里的动物有(ABCD)A、云雀B、蜈蚣C、鸣蝉D、蟋蟀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ABC)A、菜畦B、石井栏C、皂英树D、花园4、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从事的学习活动有(ABC)A、读书B、习字C、对课D、学算术5、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AB)A、《荡寇志》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棱梦》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星》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无关的人物是(ACD)A、双武帝B、东方朔C、魏征D、刘伯温7、《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不是(ABD)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不是(ACD)A、小说中虚构的B、生活中真实的C、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D、戏剧中的主角9、《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医生有(AB)A、一位不知名的“名医”B、陈莲河C、张仲景D华佗10、《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BCD)A、水肿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D、急性肠胃炎11、给父亲看过病的那位不知名的“名医”常用的“药引子”有(ABCD)A、冬天的芦根B、经霜三年的甘蔗C、原对的蟋蟀D、结子的平地木12、《朝花夕拾》中提到“百草园”的作品有(AB)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父亲的病》C、《五猖会》D、《琐记》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是(AB)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BC)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BC)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BCD)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BC)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18、藤野先生不是(BCD)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CD)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BC)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CD)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弃文从医22、导致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CD)A、赏樱花事件B、学跳舞事件C、匿名信事件D、看电影事件23、下列各项属于藤野先生相貌特征的是(ABC)A、黑瘦B、八字须C、戴着眼镜D、穿一件旧外套24、为说明“物以稀为贵”,作者举的例子有(AB)A、北京的白菜B、福建的芦荟C、广东的荔枝D、新疆的哈密瓜25、“匿名信事件”中引用《新约》上的句子不是(ABD)A、阿弥陀佛!B、阿门!C、你改悔罢!D、我的上帝!三、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一、选择题1、《朝花夕拾》是一部()A 童话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小说集答案:B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2、《朝花夕拾》原名()A 《旧事重提》B 《忆往昔》C 《童年往事》D 《岁月回忆》答案:A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是哪篇文章()A 《阿长与〈山海经〉》B 《无常》C 《二十四孝图》D 《父亲的病》答案:B解析:《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4、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 《风筝》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 《藤野先生》D 《范爱农》答案:A解析:《风筝》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5、下列人物不是出自《朝花夕拾》的是()A 长妈妈B 藤野先生C 闰土D 范爱农答案:C解析:闰土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二、填空题1、《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分别是《》《》和《山海经》。

答案:《鉴略》《二十四孝图》2、《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阿长衍太太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两位老师,一位是________,另一位是________。

答案:寿镜吾先生藤野先生4、《父亲的病》中,鲁迅为父亲请的第一位医生是________,第二位医生是________。

答案:陈莲河叶天士5、《朝花夕拾》中,作者回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是________,他的姓名是________。

答案: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形象。

答案:阿长是一个粗俗、迷信、饶舌多事,但又善良、真诚、关心孩子的劳动妇女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
A、周树人
B、鲁迅
C、周豫才
D、周作人
2、《朝花夕拾》是一本( A )
A、散文集
B、论文集
C、文学评论集
D、杂文集
3、《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
A、《莽原》
B、《申报》
C、《奔流》 D《晨报副刊》
4、下列文章中,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 )
A、《社戏》
B、《范爱农》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5、《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6、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7、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
A狗猫鼠 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8、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9、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 D )
A. 败鼓皮丸
B.一对原配的蟋蟀
C. 平地木
D.经霜三年的甘蔗
10、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 D )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A.衍太太 B. 我母亲 C. 阿长 D. 沈四太太
11、下列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C )
A.《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猫的原因是因为猫吃了他的隐鼠。

B.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因为他不赞成裹脚。

C.《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两个医生是叶天士、陈莲河。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12、下列神话出自《山海经》的是(C)
A、精卫填海
B、夸父追日
C、大禹治水
D、愚公移山
13、《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
A、迎神赛会
B、祭祀活动
C、民间艺术 D杂技表演
14、《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
A、印象深刻
B、印象一般
C、印象模糊
D、完全忘却
15、《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是(A)
A、水肿
B、肺结核
C、流行性感冒
D、急性肠胃炎
多选
16、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有提及迎神赛会、看戏等儿时生活情节的篇目。

( AB )
A、《无常》
B、《五猖会》
C、《狗·猫·鼠》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7、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A E F );而(B )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C )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最让“我”反感的是( D G )。

A、子路负米
B、哭竹生笋
C、卧冰求鲤
D、老莱娱亲
E、黄香扇枕
F、陆绩怀橘 G 郭巨埋儿
18、“无常”的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D ),还因为( ABC )
A、形象特别
B、活泼诙谐
C、心地善良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19、下列关于范爱农的介绍哪些是正确的?( CE )
A.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和鲁迅的关系一向很好。

B.范爱农向往城市生活,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

C.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

D.范爱农回国后,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和重用。

E.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相识的,回国后他和鲁迅曾经共事过。

20、我得到《二十四孝图》高兴的原因有哪些?( BCE )
A.能够更好的学习怎样做个孝子,报答父母的恩情。

B.归我一人独有。

C.和我之前的读物比起来,这本书鬼少人多。

D.这本书的制作精美。

E.书里的故事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

二、判断题:
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
2、《范爱农》是一篇小说。

(×)
3、《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里引用《新约》上的句子是“你改悔罢!”(∨)
4、“黑瘦”、“浓墨的隶体‘一’字须”都是藤野先生的相貌特征。

(×)
5、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

(∨)
6、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在北京读书。

(×)
7、《父亲的病》中也提到过“百草园”。

(∨)
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是虚构的人物。

(×)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东方朔。

(∨)
10、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宣纸绣像。

(×)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

(∨)
12、红脸关公属于《五猖会》中所写的迎神赛会上装扮的鬼物。

(×)
13、《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一种鬼神。

(∨)
14、《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

(∨)
15、《五猖会》中作者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没有具体描绘。

(∨)
16、“五猖会”上表演的节目有高跷、抬阁、马头。

(∨)
17、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18、《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
19、《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画儿书”。

(×)
20、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10篇。

(∨)
三、简答题
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本文中提到狗、猫、鼠,有怎样的用意?
2. 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3、“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在《阿长和<山海经>》一文中,我对她的感情发生过哪些变化?
答案:
1. 一、它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捕到猎物定要尽情玩弄,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
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二、天生一副媚态,配合时候的嗥叫,闹得别人心烦。

三、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提到狗是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

猫在本文中是令人憎恶的,它“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

借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 招我反感的是“诈跌”,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这样说,违背儿童心理。

3、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

在“憎恶她的时候”叫她“阿长”。

我起初“实在不大佩服她”,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

后来“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

我的隐鼠被害死了之后,我便当面叫她阿长,表现对她的不满。

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