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类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蔬菜种子发展趋势的探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长期性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种业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状况,分析了蔬菜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探究国内外各大种子企业的典型生产运营模式,提出了有利于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蔬菜种业; 基本状况; 主要问题; 种子企业; 若干建议蔬菜在人类生活占据重要的位置,其地位仅次于粮食作物。无论是选择采取先进的工具或是应用现代化技术,蔬菜生产的先决条件都要通过蔬菜的种子才能得以体现。蔬菜种业是蔬菜产业的核心生产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可以说没有蔬菜种子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就不能得以实现。种子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农业发展是国家之命脉,小小的一颗种子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

随着科技的发展,种子从起初的良种、杂交品种演变成现在的商品化种业,一颗种子的生产优质化程度标志着农业的发展。认清我国蔬菜种业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吸取各方经验,对我国种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 我国蔬菜种业概况

1.1 我国蔬菜种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国种业从“九五”到2000 年之间经历了农家自留种集体调剂时期到计划管理、统一供种时期。2000 年加入WTO 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种子法》实施,种子行业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阶段,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的垄断格局。由此开始,我国的种子公司开始进入整合期,没有实力的公司逐渐被淘汰,种子市场开始通过整合少数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蔬菜常年用种量约为4万t,其中进口蔬菜种子量约为6200 t。据估计,蔬菜种子的年总市场规模为100亿~120 亿元人民币,销售额为50亿~60亿元人民币,进口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10多亿元人民币,蔬菜种子商品化率在50% 以上。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从6个层面、23个要求规划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及措施,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在于种业科技创新。

1.2 我国蔬菜种业基本优势

我国地理条件优越,南北跨越约50 个纬度,气候多变,地势复杂,为我国育种多样性提供了先决条件。例如,汕头蔬菜种业以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素以良种多,技艺精,单产高而闻名遐迩。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种业发展的需求也尤为迫切。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既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加大了对种企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我国一些科研团队正为蔬菜种子研发作着努力。“中国蔬菜之乡”正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先后培育出了12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蔬菜种子本土化比重有所提高。

1.3 我国蔬菜种业存在主要问题

1.3.1 科技投入较少,商业化育种起步晚,育种技术大多停

留在传统育种水平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我国的农业科技也在逐年提高并获得进步,但在技术推广应用及转化方面仍处于劣势。仅在“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 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 以上的水平。中国整个种子产业链条仍处于断裂的状态,也就是说科研、繁种、推广和经营脱节,整个过程都不具备育种研发体系。研发是种子企业发展的基础,西方跨国企业每年拿出9% 左右的销售收入开展研发活动,美国孟山都公司经过兼并重组后对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不断进行探索深入,而先锋公司铁打不动的一条运营守则就是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投入,每年大约投入2 亿美元。资金的投入使得企业的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形成稳定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而我国蔬菜种业研究的主要工作由国内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承担,绝大多数的国内种子企业并不具备能够进行科研研究的条件,有限的财政补贴更是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中国蔬菜种业缺乏品种的科技创新能力,资本集中程度不够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不足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蔬菜作物育种历史较短,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导致许多蔬菜作物育种明显滞后,难以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引导全球作物育种革新的关键技术,从全球分子育种技术发展的水平来看,依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处于先进领导地位,一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体系都掌握在少数几个跨国公司如孟山都、先锋手里。我国农业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步稍晚。

1.3.2 国产种子产量低,品质差,种质资源匮乏作为培育新品种原材料的蔬菜种质资源是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种质的优劣决定着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决定着社会经济效益。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国家科研体制转轨中的某些问题,导致包括国家蔬菜专业研究所及民间农民育种家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商业品种的研究开发上,却对现有种质资源缺乏深入挖掘,种质创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近一段时期我国蔬菜育种难以有所突破、缺乏后劲的根本原因。

从1995 年至今我国虽已有大量特色蔬菜种质资源保存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但高端品种克隆基因仍然被国外种子公司掌控。在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地———山东潍坊寿光市,每年蔬菜种子交易额在 6 亿元人民币左右,蔬菜品种的70% ~80% 为国外品种。从2000 年我国加入WTO 世贸组织开始,国外种子大举进入寿光蔬菜种子市场,以其产出的蔬菜品相好、口感佳等优势,逐步占据了种子市场的统治地位。据了解包括瑞士先正达种子公司在内的7 家国外种业巨头都已经在寿光布局,建立了试验站、展示基地。鞍山周边蔬菜大棚中高端蔬菜品种70% 都用国外种子。例如,日本香葱,因其产量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的高速扩张,我国内资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国内种子市场中外资份额不断加大,国内种业安全受到威胁、民族种业面临挑战。

1.3.3 种子企业门槛低,政府监管不力,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充市,时有事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种业仍然存在着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 与此同时,跨国种子公司抓住机会,布局国内种业市场。我国蔬菜种子企业由于起点低、起步晚、受到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的思想限制,尚未意识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对于建立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大型产业观念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形成独有品牌和技术,难以做大做强。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近年来我国种子事故仍频繁发生: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陈店、上洋两村 4 户菜农于2007 年购进莴苣种子,收获后发现存在严重品质问题; 2012 年浙江温州乐清虹桥镇上千户瓜农因种子问题而出现只长藤不见瓜的现象,以致毫无收成,两千亩瓜地,估量经济损失达2 千多万元;同年厦门翔安十多名种植大户,买了200 多万元假种子,导致900 多亩胡萝卜几成废品,经济损失达1 000 多万元。

诸如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假种子严重坑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市场管理势在必行。

1.3.4 国内公司大多小而分散,不具抗风险能力我国各种子企业的发展水平高低不齐,总体来说我国种子企业规模较小。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种子营销合法注册单位逾 3 万家,尽管中国种子公司遍地开花,但经过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正常存留下来的种子公司不过 1 600 家。由于企业体制、资金、品种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省、地、县国有种子公司纷纷夭折,即使知名的几家上市种业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