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1标工程桩检测方案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土建1合同段工程桩检测方案审批单

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土建1合同段CFG桩工程桩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检测单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日期:2015年03月02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检测目的及检测计划 (2)

四、检测原理 (4)

五、施工单位配合事项 (16)

六、安全管理 (16)

七、检测成果的提交 (18)

八、附表 (18)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第1合同段道路起点为K0+000,接太史村老塘嘴约400m的环湖南路K28+586.395处,止点K2+600,全长2620.3m(含长链20.3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设计时速为40km/h,全线双向四车道,红线宽为26.0m(路基段)、31.0m(桥梁段)。本合同段内有三段路基,分别为K0+000~K0+741.96、K0+764.04~K0+912.96、K0+935.04~K2+600,均为软土路基,其余均为桥梁段。

结合《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为保证路基稳定及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不同路段的软土层厚度、含水量及空隙比情况,结合路基的填土高度,本合同段K0+105~K0+662、K0+764.04~K0+912.96、K0+935.04~K1+120、K1+430~K2+600,设计采用CFG桩加固方案进行路基处理,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CFG 桩的设计桩径为0.5m,桩长8~17m,呈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有1.8m和1.5m 两种。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桩尖为C30预制混凝土与桩身连接。桩基顶端铺设一层30cm厚级配碎石褥垫层,夹单层钢塑土工格栅,桩基间的土体换填40cm厚的片石。本合同段CFG桩设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CFG桩设计参数表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 2004)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桩基低应变动测规程》(JGJ/T93-95)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第三方监测、检测项目(第一标段)技术服务合同》

(8)《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图》

三、检测目的及检测计划

3.1检测目的

3.1.1、低应变检测:检测桩身完整性,判断桩身的缺陷程度及位置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2.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测试工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3.3、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测试工程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3.4、桩间土检验(静力触探):测试桩间土层的承载力;

3.3.5、桩钻芯检测:检测桩长、桩身质量、桩身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2检测计划

根据《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第三方监测、检测项目(第一标段)技

术服务合同》及《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图》相关内容暂定检测数量,根据施工进展情况,我单位以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开工令为准进行检测。检测期间如遇天气,交通等不可抗力的因素,检测时间将相应顺延。现场检测桩号及检测点由设计、业主、监理抽取并指定或根据打桩记录,经过综合分析,抽检质量可能较差的桩,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度。检测工程量见下表:

检测流程:

施工方调整

满足设计要求

四、检测原理

4.1低应变检测

4.1.1、检测设备

工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器设备装置与检测试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 低应变检测示意图

4.1.2、技术要求

(1)检测要求

根据《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第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要求,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混凝土龄期应大于28d。

(2)传感器安装

1)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方向

由于反射波法是建立在一维纵向振动波动理论的基础上,传感器的轴线与桩身的纵轴线是否平行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将产生夹角(相位差),二维效应将难以克服。由实践可知,传感器的安放点应距桩心沿半径方向约2/3R(半径)处(见图2),这样将得到最小的反冲信号的出现,有利于浅部缺陷的评判,且对于直径桩的检测测点数应不小于4个,每个测点至少有3个锤击点。另外检测点与锤击点应有足够的距离以消除二维效应。

2)传感器与桩顶面的耦合

传感器与桩顶之间的耦合是非常重要的,安装方式不慎,粘结状态不好,就会降低传感器的安装谐振效率,严重情况下还将制约加速度计的有效使用频范,

使测试失败。

3)在一个检测工地中,应尽量保持接收参数和传感器的一致性,以便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

4)根据不同激发频率要求,应采用不同重量和材质的击锤进行激振。当随机干扰较大时,多次重复激振,以增强反射信号,压制随机干扰,提高信噪比。

图2 传感器安装点、锤击点布置示意图

(3)采样注意事项及要求

为提高反射波的分辩率,应采用小能量激振,用截止频率较高的传感器和采用宽带放大器;放大器增益选择,不允许产生波幅削波现象。在满足能记录到桩底2次反射波的情况下,宜采用较高的采样率。

在桩头上进行竖向激振,对浅部断桩,缩径和严重离析等缺陷有较明显的反映,可与竖向激振检测配合进行。

对每根被检测的单桩,均应重复测试,时域波形应有较好的重复性。当重复性不好时应及时清理激振点,改善传感器安置条件或排除仪器的故障后重新进行测试。

对于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分析研究,首先排除可能存在的激振或接收条件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再重复测试。

(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桩身完整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施工情况、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波型特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2)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