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强度指标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1. 引言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对不同体力劳动任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在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领域,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被广泛应用于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评估、工作能力评定和劳动者健康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定义、分类方法和应用。
2.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定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根据劳动任务的体力需求将劳动工作分为不同强度等级的方法。
体力劳动强度主要以人体代谢率和肌肉活动强度为依据,通过对劳动者的心率、氧耗和肌肉疲劳程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确定劳动任务的体力强度等级。
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分类方法根据劳动任务的体力需求和特点,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可分为以下几种分类方法:3.1. 能量消耗法能量消耗法是根据劳动者在特定劳动任务下的能量消耗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劳动者的氧耗和心率等指标,结合能量消耗表,将劳动任务分为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等级。
3.2. 肌肉活动强度法肌肉活动强度法是根据特定劳动任务中相关肌肉的活动强度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肌肉电活动、肌肉疲劳程度等指标,将劳动任务分为低强度肌肉活动、中强度肌肉活动和高强度肌肉活动等级。
3.3. 劳动人数法劳动人数法是根据特定劳动任务中所需的劳动者数量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劳动者数量的多少,将劳动任务分为单人工作、小组工作和团队工作等级。
4.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应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在以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4.1. 工作环境评估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可用于评估劳动任务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劳动任务的体力需求和特点进行分级,可以评估工作环境的体力劳动强度,为优化工作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4.2. 工作能力评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可用于评定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根据劳动任务的体力强度等级,评估劳动者是否适合从事特定体力劳动工作,为职业选择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4.3. 劳动者健康监测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可用于监测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中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
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综述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中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
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29日发布1984年12月1日实施)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基本定义平均劳动时间率平均劳动时间率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方法见附录A。
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
劳动强度指数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计算方法见附录A。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及分级
劳动强度是以作业过程中人体的能耗量、氧耗、心率、直肠温度、排汗率或相对代谢率等指标分级的。
(1)我国的劳动强度分级。
WBGT 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2)体力劳动强度指数I。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I 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体力劳动强度按大小分为4 级,见下表。
(3)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I 的计算方法为
I=T •M •S •W •10
式中T 一劳动时间率,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净劳动时间(min)/工作日总工时(min),%;
M 一8h 工作日能量代谢率,kJ/(min·m2);
S 一性别系数,男性=1,女性=1.3;
W 一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1,扛=0.40,推/拉=0.05;
10 一计算常数。
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描述见下表。
一二三四级劳动强度指数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二三四级劳动强度指数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整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以及概括性地阐述一二三四级劳动强度指数表的研究意义和重要性。
概述劳动强度指数是衡量劳动强度的一种重要指标,对于评估劳动条件和劳动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二三四级劳动强度指数表作为一种针对劳动强度的分类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价不同劳动工种和工作环境的劳动强度水平。
在当前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日益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也不断增加。
因此,研究劳动强度的评估方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一二三四级劳动强度指数表,系统地研究劳动强度的分类和评价方法,为劳动者提供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劳动管理基础。
本文将先介绍一二三四级劳动强度指数表的构建思路和方法,然后详细阐述各个级别的劳动强度指数的特征和评价标准。
最后,将总结一二三四级劳动强度指数的应用意义,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指数表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改善劳动条件。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科学的劳动强度评估参考工具,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不同劳动强度等级下的挑战和需求。
相信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架构和目录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劳动强度指数及其重要性。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一级劳动强度指数、二级劳动强度指数、三级劳动强度指数和四级劳动强度指数四个小节。
在每个小节中,将介绍相应级别的劳动强度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同时可以结合案例或数据进行说明和分析。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
1、Ⅰ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dao能值为3558.8百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Ⅱ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3、Ⅲ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4、Ⅳ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指数Ⅰ计算方法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I=3T+7M式中:Ⅰ——劳动强度指数;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2);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注:净劳动时间,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全部时间。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永中、李天麟。
编辑本段关于劳动保护的规定1、国家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的劳动有哪些?(一)矿山井下作业以及人工锻打、重体力人工装卸冷藏、强烈振动的工作;(二)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三)国家标准规定的第四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四)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五)单人连续负重量(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六次以上)每次超过二十公斤,间接负重量每次超过二十五公斤的作业;(六)女职工在月经、怀孕、哺乳期间禁忌从事的其它劳动。
2、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实行哪些特殊保护?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和冷水、野外露天和国家规定的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从事以上工作的经期应尽可能调整其从事适宜的工作,如不能调整时,根据工作和身体情况,给予经期假1-2天,不影响考勤。
3、已婚待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有哪些?已婚待孕女职工禁忌从事铅、汞、苯、镉等作业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第Ⅲ、Ⅳ级的作业。
4、对怀孕女职工有哪些特殊的劳动保护?女职工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从事国家规定的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孕妇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承受原劳动的,应根据医务部门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劳动。
工程部门从事野外勘测工作及施工一线的女职工,应安排适当工作。
5、对怀孕的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有哪些?(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乙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2)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乙烯雌酚生产的作业;(3)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性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4)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的作业;(5)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捣固机、锻造等作业,以及拖拉机驾驶等;(6)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如焊接作业;(7)《高处作业分级》标准所规定的高处作业。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83.09.29•【文号】•【施行日期】1984.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 (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29日发布1984年12月1日实施)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1.1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计算方法见附录A。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Ⅰ<15┃┃Ⅱ~20┃┃Ⅲ~25┃┃Ⅳ>25┃┗━━━━━━━━━━━━━━━━━━━━━━━━━━━━━┛2.1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劳动强度怎样分级
劳动强度怎样分级劳动强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劳动者身体和精神所承受的负荷程度。
我们可以根据劳动的要求和负荷,将劳动强度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下面将从几方面阐述如何分级劳动强度。
一、职业分类不同的职业对身体和心理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职业的类型进行分级。
例如,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可以分为重度劳动、中度劳动和轻度劳动三个级别。
对于重度劳动职业,如铁路工人、挖掘机司机等职业所需的体力和精神耗费较大,对身体的负荷程度较高,是最高级别的劳动强度。
中度劳动职业,如工程师、教师等职业所需的身体和精神负担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承担一定的劳动强度。
轻度劳动职业,如办公室职员、设计师等职业所需的精神和体力的负荷相对较低,在劳动强度分级中最低。
二、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参数包括气味、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因素,可以通过劳动条件所需要的不同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者需要承受更大的劳动强度。
例如,矿工的工作环境如果空气缺氧,他们就需要更长时间地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对身体产生更大的负担。
工作环境好的,会使员工更愉悦,精神更集中,从而低于劳动压力,减小劳动强度。
三、工作强度根据工作强度,可以将劳动强度分为重度劳动、中度劳动和轻度劳动。
不同的工作项目对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工作的强度和负荷进行分级。
例如,搬运重物和操作重型机械需要身体的力量,而分析数据和思考解决问题需要较强的思考能力,这些不同的劳动都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不同程度的负担。
四、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也会对劳动强度产生影响。
如果工作时间过长,员工身体和精神会承受更大的负荷。
工作过度会导致心理压力,脾气暴躁。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一份好的工作需要正确的时间安排,才能使员工更具生产力。
有规律的工作节奏,劳动力的来源和分配,会使员工更加轻松。
综上所述,劳动强度的分级可以根据职业分类、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等方面进行划分。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将劳动岗位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科学评价和管理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意义。
1. 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通过对劳动强度进行科学的分级,可以避免过重的劳动强度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的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可以使劳动者在适宜的劳动强度下进行工作,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规范劳动管理。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可以对不同劳动岗位进行科学的分类,有利于企业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
二、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应该基于科学的劳动生理学和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人体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
2. 公正公平原则。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应该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
3. 可操作性原则。
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便于实施和监督。
三、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
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根据工作中所需的体力消耗和负荷大小,将体力劳动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具体标准可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进行细化。
2. 精神劳动强度分级。
根据工作中所需的脑力消耗和心理压力大小,将精神劳动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具体标准可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进行细化。
3. 综合劳动强度分级。
根据工作中所需的体力和精神消耗综合评定劳动强度,将劳动岗位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具体标准应该考虑到体力和精神劳动的综合影响。
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实施。
1. 制定标准。
各行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劳动生产过程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2. 落实到岗位。
企业应根据制定的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将其落实到各个具体的劳动岗位上,对劳动强度进行科学评定和分类。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4。
8H),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5.3H),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5.8H),相当于重强度劳动.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6。
1H),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具体计算方法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
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表A1 劳动时间测定记录表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根据表A1的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然后分别计量从事各类劳动与休息时呼出气的体积,按表A2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表A2 能量代谢率测定记录表6 换算每分钟呼气量: 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时间升/分7 换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体表面积升/分·米8 计算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logYe = 0。
0945-1。
15984 …….。
(1)log (13.26-4。
1868Ye)= 1.1648-0.0125x (2)劳动强度指数Ⅰ计算方法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I=3T+7M式中:Ⅰ-—劳动强度指数;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2);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劳动者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将体力劳动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和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主要是依据工作强度和劳动强度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体力劳动主要指的是劳动者在工作中主要依靠手部和脑力的劳动,如写作、绘画等;中度体力劳动主要指的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体力活动,如搬运轻型物品、站立工作等;而重度体力劳动则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需要进行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如搬运重型物品、高强度体力劳动等。
其次,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和适应能力。
不同的人群对于体力劳动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的差异。
比如,对于年长者和女性劳动者来说,他们的体力劳动适应能力可能相对较弱,因此在制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时,需要对他们的劳动保护措施进行特别考虑。
另外,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环境的影响。
工作环境的不同可能会对体力劳动的强度产生影响,比如高温、高湿度、高海拔等环境因素都会对体力劳动的强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制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时,需要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最后,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和意见。
劳动者是体力劳动的主体,他们对于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与意义。
因此,在制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时,需要充分听取劳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总之,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制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只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才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 基本定义1.1 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方法见附录A.1.2 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1.3 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计算方法见附录A.2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2.1 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 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 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4 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附录A: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补充件)A.1 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
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第四级体力劳动就是在8小时工作日内,人体的平均能量耗费为2700大卡,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例如,煤厂的煤仓装煤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29日发布1984年12月1日起实施)全文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1.1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计算方法见附录A。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Ⅰ<15Ⅱ~20Ⅲ~25Ⅳ>25--------------------------------2.1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4。
8H),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5.3H),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5.8H),相当于重强度劳动.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6。
1H),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具体计算方法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
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表A1 劳动时间测定记录表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根据表A1的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然后分别计量从事各类劳动与休息时呼出气的体积,按表A2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表A2 能量代谢率测定记录表6 换算每分钟呼气量: 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时间升/分7 换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体表面积升/分·米8 计算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logYe = 0。
0945-1。
15984 …….。
(1)log (13.26-4。
1868Ye)= 1.1648-0.0125x (2)劳动强度指数Ⅰ计算方法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I=3T+7M式中:Ⅰ-—劳动强度指数;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2);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
•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
•工作班制的评判标准
•劳动紧张程度的评判标准
•劳动姿势的评判标准
•工时利用率的评判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判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判标准
注:a、该标准执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83)
b、该标准是通过测定劳动时刻率、能量代谢率来运算分级指数
c、为了区别轻体力劳动与较轻体力劳动的差别,依照实践工作需要增设了0.5级,这与国家标准略有不同。
工作班制的评判标准
注:依照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过程所需规定的工作班制分级。
劳动紧张程度的评判标准
注:a、器官紧张时刻率指制度工作日内器官紧张连续时刻占净劳动时刻的百分比。
b、器官紧张一样指劳动过程中引起劳动者紧张的生理器官。
生理器官一样指眼、耳、手、足。
不同类型的劳动引起不同的生理器官紧张。
劳动姿势的评判标准
注:a、姿势所占百分数均为制度工作日内姿势连续时刻占净劳动时刻的百分数。
b、难适应姿势指容易引起疲劳的慢动作、半蹲、弯腰、仰卧和前俯等姿势。
工时利用率的评判标准
注:有效工时利用率指制度工作日内净劳动时刻与制度工时之比。
所谓净劳动时刻必须是直截了当与岗位劳动有关的动作连续时刻,而且这种劳动必须是有效的劳动。
该标准能够衡量岗位劳动者纯有效劳动时刻。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劳动强度分级》体⼒劳动强度分级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国家标准局1983年9⽉29⽇发布1984年12⽉1⽇实施)本标准适⽤于以体⼒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1.1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个⼯作⽇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作中间持续⼀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作⽇总时间的⽐,以百分率表⽰。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将某⼯种⼀个劳动⽇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作⽇总能量消耗,再除以⼯作⽇总时间,以千焦⽿/分·⽶2来表⽰。
计算⽅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反映劳动强度⼤,指数⼩反映劳动强度⼩。
计算⽅法见附录A。
2体⼒劳动强度分级体⼒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分为四级见下表。
2.1Ⅰ级体⼒劳动8⼩时⼯作⽇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劳动8⼩时⼯作⽇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Ⅲ级体⼒劳动8⼩时⼯作⽇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4Ⅳ级体⼒劳动8⼩时⼯作⽇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附录A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法(补充件)A.1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上⼯开始⾄下⼯为⽌,整个⼯作⽇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之欧阳学创编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4.8H),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5.3H),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5.8H),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6.1H),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具体计算方法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
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表A1 劳动时间测定记录表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根据表A1的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然后分别计量从事各类劳动与休息时呼出气的体积,按表A2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表A2 能量代谢率测定记录表5 换算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量乘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升6 换算每分钟呼气量: 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时间升/分7 换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体表面积升/分·米8 计算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logYe = 0.0945-1.15984 (1)log (13.26-4.1868Ye)= 1.1648-0。
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
Ⅰ<15
Ⅱ~20
Ⅲ~25
Ⅳ>25
2.1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0。"0125x„..
(2)
A.3劳动强度指数Ⅰ计算方法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I=3T+7M
式中:
Ⅰ――劳动强度指数;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2);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2.3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4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附录A
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补充件)A.1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注:
净劳动时间,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全部时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永中、李天麟。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精)
• 中国于1983年制订了按劳动强度指数划分的《体力劳动
强度分级》国家标准(GB3869-83),如表4-4所示。
• 该标准是以劳动时间率和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为标准制
订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作业时人体负荷的大小
• 表1 体力劳动强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
劳动强度等级 Ⅰ Ⅱ Ⅲ Ⅳ 劳动强度指数 ≤15 ~20 ~25 >25
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I = 3T + 7M 式中: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 M——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 3——劳动时间率计算系数 7——能量代谢率计算系数
• 表1中各级别的8h工作日平均能耗值分别为:Ⅰ
•
级——3570 kJ/人,相当于轻强度劳动;Ⅱ级— —5578kJ/人,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Ⅲ级—— 7333 kJ/人,相当于重强度劳动;Ⅳ级—— 11340 kJ/人,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劳动时间率为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 和工作时间持续1min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 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比表示,即 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工作日总工时(%)。可通 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 能量代谢率M的计算方法是:将某工种一个工作日
内各种活动和休息加以归类,求出各项活动与休息 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最后 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合计能量消耗 总值,再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 量代谢率 各项活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用式(4-13)~ (4-16)计算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 劳动强度是以作业过程中人体的能耗量、氧
耗量、心率、直肠温度、排汗率或相对代谢 率等作为指标分级的 • 由于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量消耗一般不超 过基础代谢的10%,而体力劳动的能量消耗 可高达基础代谢的10~25倍,因此,以能量 消耗或相对代谢率作为指标制订的劳动强度 分级,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
国家标准总局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国家标准总局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29日发布1984年12月1日起实施)全文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1.1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计算方法见附录A。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Ⅰ<15Ⅱ~20Ⅲ~25体力劳动强度分级Ⅳ>25--------------------------------2.1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4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标准
工作班制的评价标准
劳动紧张程度的评价标准
劳动姿势的评价标准
工时利用率的评价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标准
注:a、该标准执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83)
b、该标准是通过测定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来计算分级指数
c、为了区别轻体力劳动与较轻体力劳动的差别,根据实践工作需要增设了级,这与国家标准略有不同。
工作班制的评价标准
注:根据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过程所需规定的工作班制分级。
劳动紧张程度的评价标准
注:a、器官紧张时间率指制度工作日内器官紧张持续时间占净劳动时间的百分比。
b、器官紧张一般指劳动过程中引起劳动者紧张的生理器官。
生理器官一般指眼、耳、手、足。
不同类型的劳动引起不同的生理器官紧张。
劳动姿势的评价标准
注:a、姿势所占百分数均为制度工作日内姿势持续时间占净劳动时间的百分数。
b、难适应姿势指容易引起疲劳的慢动作、半蹲、弯腰、仰卧和前俯等姿势。
工时利用率的评价标准
注:有效工时利用率指制度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与制度工时之比。
所谓净劳动时间必须是直接与岗位劳动有关的动作持续时间,而且这种劳动必须是有效的劳动。
该标准可以衡量岗位劳动者纯有效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