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摘要: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多项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产业,由于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使得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自动协调,但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区域旅游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应在探讨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看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并将其贯彻于政府、企业、市场机制、协调机制等方面来加以实现。关键词:区域旅游;协调开发;利益协调机制;中小企业Abstract:Tourismisanintegratedsocialandeconomicsystem,whichinvolvesm anybenefitentities;Thefactthateverybenefitentitywantstheprofitasmostasp ossibleleadstothe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uncoordinatedly.However ,withthefast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today,synergicdevelopmenthas beentoonecessarytobeignored.Asaresult,basedontheanalysisofcurrentsitu ationsandrelativereasonsthatimpedethesynergicdevelopmentofregionalto urism.Thisarticlepointsouttha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mistheessenceinto urismsynergicdevelopment,andcarriesitthroughregionalgovernment,touris mcorporation,marketmechanismandsynergicmechanism.Keywords:regionaltourism;synergicdevelopmen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 m引言各个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互代性或互补性的特点,对于拥有互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如果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容易被认知为具有相似形象的旅游地,产生同等级旅游地之间的替代选择,因此具有可替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此外,对于拥有互补性质的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性质单一、客源市场有限,而开发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不仅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因而互补性的旅游地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协调发展已经被很多地区提上日程并开展起来,以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分额。一、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表现1.各自为政由于旅游业的经济性特点,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其提高政绩和地方GDP的手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现象:只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从而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各次区域的旅游业发展。2.管理无序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内,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条块割据式的管理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是对等的,机构的平行和交叉带来了管理上的“重叠”与“真空”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虽然各合作方常会组建一个旅游协作会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但它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无行政管理权,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不足,导致管理失效。3.开发无序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其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区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导致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4.竞争无序区域相当于一个市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区域市场进行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区间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常会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夺客源、争夺资源的恶性竞争,使原本就难以统一的区域市场发生混乱。二、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原因1.行政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发育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像过去那样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由政府主导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财政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各地方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本地经济增长,并通过更多手段干预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政府的局部协调与随机协调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直接到位,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协调失灵问题。2.区域协调整合难度加大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协调主体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协调主体结构上的复杂化、差异的扩大化。由于参与协调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赋存、历史基础、经济水平上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均不相同,因而其在区域旅游协调中的心理状态、利益驱动、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等难于完全协调一致,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难度加大。3.合作各方忽视利益机制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注重空间、产业等的协调,大多提出一个“整体利益”,倡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缺乏对利益的正确评估和有效的分配机制,不能保障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大于成本的绩效或补偿,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合作的积极性。4.经济效用函数的复杂化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即要同时考虑三重因素:(1)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通过发展旅游业满足政府层面自身的利益。(3)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兼顾市民和投资者的偏好。这种复杂的效用函数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完全用经济来考量。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就比自己获益或升迁的机会要大,这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合作态度。5.微观合作主体有限理性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主体,力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冲突。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分析区域旅游协调的主体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区域旅游协调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只“轮子”。此外,还必须有一个链接机制,即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的市场是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链接机制运作得好则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名存实亡。。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摘要:当今世界科学进步、经济发展、闲暇的时间增多。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被人们所亲睐。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系统的、协调的、不破坏旅游生态环境为目的发展。

是为千秋万代造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环境保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速的发展。

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国的旅游业扩展空间非常强大。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先决条件的基础。

即旅游业的发展依托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而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资源本身的科学认识和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之上。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璀璨夺目,有其独特的东方神韵和色彩。

这些都是吸引国内外旅游客人的先决条件。

我国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怎样在提高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护好我国旅游的资源,使其我国旅游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又注意环境的保护,这是当今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是我国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环境的保护重要战略之一。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鼓励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要求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允许浪费和各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倡低碳消耗,高效率的统一经济增长模式。

(2)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为基础,强化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持续发展。

资源有效科学、合理、永久利用,是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资源是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基础,因此保持好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环节。

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的条件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步伐加快,人们生活的高质量、高标准、高物质的需求是相对丰富。

旅游的社会需求增大,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

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

本 文 以安 徽 省 黄 山 巾 为 例 , 埘 其 旅 游 与 生 态 环 境 祸合协调发展状 态进行 测度 , 旨在 探 讨 旅 游 与 生 态 环
( 2 0 1 0) 基于中国四大世界 自然 与_ 文化遗产旅 游 目的地 的面板数 据分 析 , 探 索环境 保护 与旅游 经济 协调发 展
旅游业 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 展研究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安 徽 省 黄 山市为 例
鲍 捷

要: 通过 建 立旅 游 经济 与 生 态环 境 系统 协 调 发展 的 理 论 框 架 及 动 态 耦 合 模 型 , 对安 徽 省 黄 山
市1 9 9 0~ 2 0 1 0年旅 游 业 与 生 态环 境 耦 合 协 调 发 展 状 况 进 行 测 度 , 结 果表 明 : 黄 山 市 旅 游 业 与 生 态环 境
量 到 旅 游 生 态 环 境 承 载 力 的研 究 ( 保继刚, 1 9 8 7 ; 赵 红 红, 1 9 8 3 ; 崔风军 , 1 9 9 5 ; 崔风 军 等 , 1 9 9 7 ) , 较 少 有 文 献 将 旅 游 活 动 的 经 济 效 益 与 区 域 生 态 环 境保 护 结 合 起 来 分析 , 从 发 生过 程 和 机 理 的角 度 探 索 旅 游 业 发 展 与 区 域 生 态 环 境 的互 动 关 系 。 实 际 上 , 通 过 旅 游 业 引 导 区 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旅 游发展的重要 目 标, 当前的研究( 包 括 一 定 量 研 究 ) 对 此 有 一定 的探
的生态环境效应更 加 明显。在 此情 形下 , 考察 旅游业 与生态环境的互动耦合 关系 , 分析 二者 协调发展程度 ,

地理学科与地方旅游规划的融合

地理学科与地方旅游规划的融合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分析:地理学科与地方旅游规划融合的具体案例 案例总结:地理学科在地方旅游规划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案例启示:如何更好地将地理学科与地方旅游规划融合 案例应用:将案例应用于实际旅游规划中的方法和步骤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地理学科与地方旅游规划融合的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自然地理要素的考虑:在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 这些要素对游客体验的影响。
人文地理要素的融入:旅游规划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等人文资源, 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中,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地理学理论的应用:地理学理论可以为旅游规划提供指导,例如地方性理论、空间结构理 论等,帮助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和规划旅游空间布局和发展路径。
加强对地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 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 案
提升地理学科在地方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学科与旅游规划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地理学科在旅游规划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提升地理学科地位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发挥地理学科作用需要加强实践应用和创新研究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地理学科与地方旅游规划的协同发展
地理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地理学理论为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旅游规划实践应用:将地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旅游规划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协同发展目标:通过地理学科与旅游规划的融合,实现地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合作与创新:加强地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推动旅游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地理学科在旅游规划中的综合应用:将地理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相结合,制定科 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方案。
04
地理学科与地方旅 游规划的融合模式

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地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人类的活动又对地理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气温、降水以及季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在气温较高、降水充足的地区,适合种植稻谷;而在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的地区,则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

因此,农业生产的布局和产量水平都受到气候的制约。

2.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对交通运输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畅通,便于发展交通运输。

因此,地形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交通线路的规划和交通效率的提升。

3. 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城市通常需要有充足的水资源来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河流、湖泊等水体资源为城市提供了可利用的水源。

因此,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往往与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

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土地被用来建设城市和工业区,导致农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了大量人口聚集,城市交通、垃圾排放等问题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这些污染物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给生态平衡带来了威胁。

3. 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农业活动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例如灌溉农田,养殖水产等。

过度的农业活动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水土流失的加剧,破坏了水资源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专题复习设计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专题复习设计

旅游专题复习设计福建连城二中陈立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二选学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通过对其要点的深入分析和阐述,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化解难点,并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分析的方法。

[主干知识点击](一)旅游业知识阐述。

1.旅游业是为旅行、观光、游览服务的一项综合性行业,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既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又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社会秩序的稳定。

同时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资金,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因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为人们外出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3.旅游业具有能够提高人们素质和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扩大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

4.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它是服务性行业,对能源、矿产资源利用少,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又被称为“无烟工业”。

(二)“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主要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一方面要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另一方面应注意不能超过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如果规模超过环境的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产生破坏,使环境恶化。

①旅游活动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包括交通工具排放出来的废气,各种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旅游者乱抛的垃圾等。

②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指当地居民为从事商业旅游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旅游资源。

③对背景环境和文物古迹的破坏。

指各种旅游服务性设施设计建设不当,对风景造成的破坏。

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指旅游活动对当地生产、交通、公共设施生活供应带来的影响。

2.全面分析旅游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主要从人为方面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3.辩证和综合地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劣,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包括: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

生态保护
03
政府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
动植物保护、推广生态旅游等,以保护的生态环境。
*的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生态旅游的发展
*政府将生态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广生 态旅游,引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环保意识的提高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向游客传递了环保意识,使游客在旅游 过程中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植物资源
黄山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包括各种珍稀植物和独 特的黄山松。
动物资源
黄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 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如 云豹、金钱豹、黑鹿等。
风景资源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 、温泉四绝著称,具有独 特的风景资源。
黄山的环保措施
森林保护
黄山实行严格的森林保护措施,防止滥砍滥伐, 维护生态平衡。
污染控制
张家界市还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开发旅游资源而受损的环境进
行补偿和修复。这种机制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
现双赢。
03
绿色发展理念
张家界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通过
推广绿色旅游、倡导环保行为、加强生态保护等措施,实现了旅游业
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04
案例四:桂林的生态旅游 与环境保护
九寨沟的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九寨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注重旅游开发,也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了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保意识的普及
九寨沟通过多种方式普及环保意识,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 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层面的地理要素和旅游现象。

一、地理要素的研究对象1.地形地貌:旅游地的地形地貌对旅游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地形地貌景观成为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资源。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地形地貌如何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以及如何开发利用地形地貌资源。

2.气候环境:气候是一个旅游地的重要特征,也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气候对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影响,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开展旅游活动。

3.土壤与植被:土壤与植被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植被景观对旅游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森林、草原、沙漠等。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土壤与植被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及如何保护和管理土壤与植被资源。

4.水资源:水资源是旅游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湖泊、河流、瀑布等景观资源。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水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5.人文地理要素:旅游地的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人文地理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吸引力,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人文地理资源。

二、旅游现象的研究对象1.旅游者行为: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旅游动机。

通过对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可以了解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原因、旅游活动的规律以及旅游者对地理环境的感知与评价。

2.旅游路线与交通:旅游路线和交通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旅游路线的规划与设计,以及交通对旅游活动的便利程度和效果。

3.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旅游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旅游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地理学研究了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旅游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可以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第34讲旅游活动课件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第34讲旅游活动课件

(1)观赏 “ 黄山云海 ” 的最佳季节和天气应如何 观赏“ 黄山云海” 观赏 选择? 选择? (2)黄山四绝之一的 “ 怪石 ” , 在游览时怎样才 黄山四绝之一的“ 黄山四绝之一的 怪石” 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黄山景观中 , 地貌的逼真憨态构成 黄山景观中, 黄山景观中 地貌的逼真憨态构成________ 蓝天、 白云、 金灿灿的阳光、 美 ; 蓝天 、 白云 、 金灿灿的阳光 、 灰色的岩石 构 成 ________ 美 ; 流 云 飘 烟 、 海 浪 波 涛 构 成 ________美和 美和________美 。 其中 美和 美 其中________是最 是最 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4)听松涛 、 看云海 、 赏怪石 、 浴温泉 , 从不同 听松涛、 听松涛 看云海、 赏怪石、 浴温泉, 侧面体会黄山之美, 侧面体会黄山之美 , 这属于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中的________,是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中的 ,是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3.旅游活动的作用 . 作用 满足人 类需求 具体表现 弥补消耗,恢复_____和脑力 ①弥补消耗,恢复 体力 和脑力 获得全面、 ②获得全面、综合发展 丰富_________, ③丰富 文化生活 ,锻炼身体 发展国际旅游业, ①发展国际旅游业,增加国家外汇收 入 发展国内旅游业, 回笼货币 , ②发展国内旅游业,_________,稳 定市场 发展旅游业能_________, ③发展旅游业能 扩大就业 ,促进国 民经济发展 科技切磋、文化交流、 科技切磋、文化交流、商务往来
四、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 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 旅游交通工具、能源使用→ 旅游交通工具、能源使用→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 旅游设施排污→ 旅游设施排污→水污染 旅游者乱抛垃圾→ 旅游者乱抛垃圾→固体废弃物污染 动植物资 源的破坏 旅游商业活动 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 ______________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 动植物资源

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走出家门,去探索世界各地的美景和文化。

而地理环境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如何实现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

首先,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比如,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张家界的奇峰异石,九寨沟的多彩湖泊等,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其次,气候条件也对旅游业有着显著的影响。

温暖宜人的气候往往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例如海南的热带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在冬季前往避寒度假。

再者,地理环境还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类型。

山区适合开展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海滨地区则以沙滩、海洋活动为主;草原地区可以提供骑马、观赏草原风光等旅游项目。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大规模的游客涌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游客的活动可能导致植被受损、土壤侵蚀、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干扰。

一些旅游景区过度开发,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

比如,为了建设更多的酒店和旅游设施,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此外,游客产生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地、水源,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实现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规划和管理是关键。

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要根据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和游客超载。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例如设置明显的环保标识,提醒游客爱护环境。

推广生态旅游理念也是重要的手段。

生态旅游强调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旅游企业可以开发更多的生态旅游产品,如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考察、野生动物观察等项目,引导游客以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旅游。

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世界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旅游与地理空间关系的学科。

它以地理学为基础,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演变、影响和管理等问题。

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跨学科性质世界旅游地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这使得世界旅游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释旅游现象的地理特征和空间格局。

二、地理空间视角世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变规律,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地理学特色。

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活动和旅游环境等地理要素的分析,可以揭示旅游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差异和联系,为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区域差异性世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旅游现象,不同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世界旅游地理学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世界各地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域特征,为不同地区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世界旅游地理学强调旅游与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倡导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中,世界旅游地理学注重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提倡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福祉。

通过研究旅游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世界旅游地理学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五、信息技术应用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旅游地理学开始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工具,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对旅游活动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旅游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世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方法,推动了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3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精品课件 人教版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3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精品课件 人教版

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等。
(2)AC
制定旅游环境容量能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以
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高山(雪山)、高原草地、冰川、高原湖泊 拉宫 (2)CG
布达
(3)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1990年后逐年
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4~10月游客数量多,11~3月游
客数量所占比例小。 (4)有必要。因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制定旅游环境
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
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 以评价。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图表,分析、归纳、阐述实际 问题的能力。
(1)壮 (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 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1)青藏高原旅游资源丰富,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独特 自然景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2种); 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多项选择)。 CG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入藏游客数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人士提出制订西藏旅游 环境容量的建议。对此,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青藏高原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有高山(雪山)、高原草地、
冰川、高原湖泊,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布达拉 宫;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3)地区接待能力: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接待能力高(低)、

旅游地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同, 区域性 是 旅游 地 的本 质属 性 。区域 性 是 可 持续 发
1 . 旅游地可 持续发 展的概 念与内涵
展 系统 的本 质特性 和 区 际关 系理 论 的基 础 , 是 区域 也
可持续系统 的基本原则。 可见 , 四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化和具体化 ,是特定 区域 的可持续 1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 区际关系、 代 可持 续 旅 游 (ut altui 是从 可 持续 发 展 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 ss beorm) mn s 际关系协调统一的区域 自然 一经济 一社会复合系统 , 研 派生而来 的词汇 , 国学者吸收国外“ 我 可持续旅游” 思 想, 提出“ 旅游 ( ) 业 可持续发展” 这一名词 。旅游业可 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发展 , 而 生态 一经济 一社会 ” 三维复合 系统整 体的可持续 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改善旅游业 的经营机制 , 以不损害 是 “
[ 旅 游者

压力 , 除了来 自本地居 民外 , 还体现在旅游者对旅游 性生产资源的间接利用 , 它在人 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 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乃至破坏上 。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中 间插入了一个 中间环节——物质生产 , 并通过物质生 的人地关系协调 , 更多地针对旅游者和旅游环境及资 产将环境生产提供 的生产资源转变成生活资料 以供 源 的协 调 ; 在 人 与人 的关 系上 , 更 注 重 当地 居 民 消费。 游 资源不同于一般资源的改造利用 , 而 则 嗽 旅游资 与旅游者 的协调。 源经过加工 、 改造后 , 将提供给旅游者长期的、 重复的 第二 , 旅游业在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中起着重要作 消费( 参观 、 游览 ) 。这种重复消费使人们误认为旅游 用。 各种活动都以旅游业能为地区发展带来最优利益 资源可以永续利 用 , 而进行过度开发 , 不加 限制地消 为目 , 标 而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旅游业 的发展与 耗。旅游资源绝大部分是非再生性资源 , 合理 的旅游 全社会经济水平 的提高相结合 , 实现整个 区域经济和 开发既能使旅游地 的旅游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又能使 社 会 的持 续发 展 。 当地居 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过度 的开

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繁荣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休闲体验,也为众多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然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只有实现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旅游业的长久繁荣。

地理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不同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各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如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壮丽的海滩、古老的城镇等。

这些独特的地理元素构成了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以黄山为例,其奇特的花岗岩峰林景观、多变的云海和清澈的温泉,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再如桂林,那如诗如画的喀斯特地貌和清澈的漓江,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这些地方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游客,正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可能给地理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过度的旅游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文化侵蚀。

一些热门景区由于游客数量过多,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比如,一些山区的徒步路线由于游客频繁踩踏,导致植被难以恢复,甚至引发山体滑坡等灾害。

此外,大量游客的涌入还会带来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的增加,对当地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过度的商业开发可能使传统文化失去原有的韵味,甚至遭到破坏。

为了实现地理环境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科学规划是关键。

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前,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评估,充分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和承载能力,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规模。

例如,可以根据景区的生态承载能力,设定每日游客上限,通过预约等方式进行限流,确保游客的游览活动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景区应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对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与文化旅游的发展

地理环境与文化旅游的发展

地理环境与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富有内涵和深度的旅游形式,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环境不仅塑造了各地独特的文化景观,还对文化旅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如人口、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旅游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不同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比如,高山峻岭往往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和追求刺激的游客;广阔的草原让人感受到一望无际的辽阔,成为骑马、露营的好去处;而秀美的水乡则以其宁静的河道和古朴的建筑,让游客陶醉在江南的柔情之中。

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文化旅游的重要因素。

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开展户外活动和节庆活动,寒冷的地区则有独特的冰雪景观和冬季运动项目。

例如,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凭借其寒冷的冬季和丰富的冰雪资源,打造了著名的冰雪大世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还影响着当地的物产和民俗文化。

在山区,人们可能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形成了独特的山林文化;在沿海地区,渔业成为主要的产业,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文化。

这些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传统技艺。

比如,云南的傣族生活在热带地区,水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有了盛大的泼水节;而内蒙古的蒙古族,长期在草原上放牧,形成了豪迈奔放的性格和独特的那达慕大会。

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老的城市、建筑、遗址等,见证了一个地区的兴衰和变迁,成为游客了解过去的窗口。

例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等,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协调

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协调

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协调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风景区开发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

然而,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浮现。

一方面,风景区开发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可能破坏了地理环境,危及生态平衡。

因此,如何协调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风景区开发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保护需求。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如山水、湖泊和森林等。

在进行开发规划时,应该充分了解并考虑这些地理特点,避免破坏和恶化地理环境。

例如,对于具有丰富水资源的地区来说,应该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避免出现水资源枯竭的情况。

而对于山区来说,应该控制开发规模,保护山区的植被和土壤,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山体滑坡的风险。

其次,风景区开发需要与地理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

在风景区开发中,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遵守环保原则,以确保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在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时,可以选择那些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如开展生态旅游,推广文化和农业旅游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此外,地方政府在促进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对地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政府应建立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风景区开发的监管,限制过度开发,提高开发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政府还应加强与开发商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努力推动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最后,公众的参与也是实现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协调的关键。

公众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环境规范,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损害自然资源。

同时,公众也可以积极参与风景区的规划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监督风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总之,风景区开发与地理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二者并非不可调和。

考研旅游地理知识点详解

考研旅游地理知识点详解

考研旅游地理知识点详解考研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与地理相结合的学科,旨在探究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本文将从旅游地理的概念、旅游地型、旅游资源和旅游规划等方面对考研旅游地理的知识点进行详解。

一、旅游地理的概念旅游地理是旅游学科与地理学科的交叉领域,旨在通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旅游地理关注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特色的影响,涉及旅游地的选择、开发、经营和管理等方面。

二、旅游地型旅游地型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活动的需求,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

常见的旅游地型有海滨旅游地、内陆旅游地、山地旅游地、城市旅游地等。

不同的旅游地型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和发展潜力,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三、旅游资源1.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自然形成并能够为旅游活动提供吸引力和便利条件的地理要素。

包括景观资源(如山、水、岛屿等)、动植物资源、地质地貌资源等。

自然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中起到重要的吸引力和基础条件作用。

2. 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所形成的旅游资源要素。

包括历史遗迹、文化景观、传统节庆、民俗风情等。

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

四、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指为了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旅游资源利用,对旅游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整合与安排。

旅游规划涉及旅游地的选址、开发利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旨在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融合,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旅游的需求,同时保持旅游地的长期发展潜力。

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合理的旅游规划、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手段来实现。

总结:考研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与地理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对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特色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来探究旅游资源的选择、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山西省考研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学理论解析

山西省考研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学理论解析

山西省考研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学理论解析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规划、旅游业发展和地理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山西省的旅游地理学理论进行解析,旨在探讨该领域在山西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山西省旅游地理概况山西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毗邻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份。

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西以太行山、汾河、黄河为界,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河谷平原,西部为连绵山区。

这种地貌特点为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

二、山西省旅游地理学理论1. 旅游地理环境理论旅游地理环境理论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山西省的旅游地理学中,该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山西省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如太行山的雄伟壮丽、黄河的壮丽景观等,以及这些地理环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影响。

2. 旅游地理空间组织理论旅游地理空间组织理论研究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在山西省的旅游地理学中,该理论可以应用于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以及旅游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布局,以实现山西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 旅游地理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地理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山西省的旅游地理学中,该理论可以指导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山西省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通过研究山西省的旅游地理学理论,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

根据山西省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可以发展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推动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

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商文化、古建筑群等。

旅游地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文化符号,促进山西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旅游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自然环境方面自然环境是旅游业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受到旅游业的影响。

以下将分别从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三个方面探讨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资源利用旅游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例如,旅游景区需要大量的用水来维护花草树木等生态景观,在旅游过程中还需要用水洗车、供游客饮用等。

此外,旅游业还需要占用土地作为旅游景区、酒店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而一些旅游景点的建设和运营,往往会破坏本地的自然环境,例如新建酒店、度假村等,需要开发大量的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往往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

1.2能源消耗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能源消耗,例如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旅游景点的照明、供暖等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

而这些能源的消耗,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或资源浪费。

例如,车辆排放的尾气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能源的浪费则会带来节能减排难度的加大。

1.3大气污染旅游业带来的交通、餐饮、娱乐等消费需求,也会增加大气污染的排放。

例如,运输工具的尾气、酒店的燃料、餐厅的烹饪和燃气消耗,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对大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加剧环境压力。

二、人文环境方面除了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旅游业对人文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将从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探讨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2.1文化方面旅游业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旅游可以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历史知识和民间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促进文化多元化。

但另一方面,旅游业也会对文化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

在旅游景点,一些商家或各类推销人员,往往会滥用文化资源、教唆游客文化消费,有的甚至会破坏文化景观,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

旅游地理学涉及的名词解释

旅游地理学涉及的名词解释

旅游地理学涉及的名词解释介绍: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与旅游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影响以及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通过解释旅游地理学涉及的一些常见名词,探讨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

一、旅游景观旅游景观是旅游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人们旅游活动的目的地或旅游区域中具有观赏、休闲、娱乐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旅游景观具有时空分布和可塑性两个重要特点。

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海滨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如文化遗址、城市景观等。

旅游景观的品质和多样性直接影响着旅游业发展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活动,保护和维护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倡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未来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生态保护的三者协调发展。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目标之一是探索和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三、旅游空间结构旅游空间结构是指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塑造旅游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旅游空间结构可以表现为集聚效应和中心地理论,即一些地区由于其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而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同时,中心地区也会通过吸引力和连接性影响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四、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地理学研究和管理的工具。

它可以综合地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与旅游相关的地理数据,如旅游景点分布、旅游交通网络、旅游经济指标等。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空间规划和风险评估,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五、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旅游目的地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的过程。

它有助于了解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为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评价可以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文化资源、交通设施等多个维度进行,以全面了解旅游资源的状况和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公德意识及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如何促进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难点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市场距离与最优吸引半径”“环境承载量”的概念、内含。

●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比较法●教学手段电化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旅游景观欣赏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到旅游地进行赏景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才能达到不虚此行?[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几节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作用、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掌握了对景区旅游景观的一些欣赏方法和要求,那么,如何使旅游资源得到长期开发,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讲授新课]板书: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问:我们在高一地理课上学过了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环境问题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过渡: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又包括哪些内容呢?板书: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旅游交通工具或景区饭店烟囱排放废气;旅客随便丢弃废物。

提问:这两幅图片反映出旅游活动会产生什么问题?生答:会产生环境污染。

板书:1.环境污染讨论:旅游活动除了上述两种原因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环境污染?分别产生哪些污染?教师归纳小结: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也产生各类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如:旅游交通工具和旅馆、饭店排放的废气会污染大气;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游客乱抛垃圾,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若景区环境受到污染,将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这不仅会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

板书: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点击课件:(展示资料)材料1 1955年以前,黄山森林覆盖率为75%,现为不到56%。

黄山北海景区原号称“万松林”,而今成为“百松林”,年均砍伐木材500 m3,1979年砍伐1200 m3,这些林木被伐,均因旅游建筑用地、用材所致。

北京香山饭店在香山静宜园内选址建造,虽然大建筑师贝聿铭在设计时几易其稿,尽量保护名木古树,但最终还是砍掉百年古树179棵。

材料2 峨眉山是我国著名旅游景区,山上猴子受到保护后,繁殖过多,数量激增,这就加剧了争夺食物的“战争”,弱小猴子常常处于饥饿状态,导致旅游者经常受到猴子的袭击,影响峨眉山的旅游形象。

非洲是野生动物丰富的大洲,很多到非洲旅游的游客喜欢购买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纪念品,这样,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猎杀。

1973年,非洲每月至少有1000头大象被杀害,在肯尼亚每年有25000张斑马皮出口。

材料3 青海湖的鸟岛是青海重要的旅游资源,被青海省列为发展旅游的王牌之一。

为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景区管理处在景观最奇特的保护区的核心区蛋岛旁边建设了敞开式的观景台,以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鸟类孵化产卵,这种措施导致鸟岛的种群数量在近10年中下降了70%左右。

提问:上述三个材料,反映了旅游活动中存在的什么问题?生答: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教师讲解: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由于景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致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造成生态结构失衡,环境功能减退。

板书: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点击课件:(展示材料)黄果树瀑布下游7公里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量过大,黄色琉璃瓦屋顶茶室,与景区似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的特色很不协调。

提问:这段材料反映出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生答: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教师讲解:上述材料中出现的茶室,与当地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这种行为就是对景点背景环境的破坏。

有的景点虽然不是修建茶室,但修建的索道、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同样会带来美的不协调,对背景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

板书: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游客在故宫大殿内吸烟漫画;游客在景点刻字留念漫画。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反映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为什么故宫大殿内禁止游客拍照?生答:上述行为都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讨论:除了上述三种行为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外,还有哪些行为也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教师归纳: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少数旅游者每到一处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更是对文化景点造成直接破坏。

还有的旅游者在旅游欣赏过程中随便丢弃烟头,引起火灾。

据统计,在近20年中,黄山分别在天都峰、浮溪、眉毛峰和大小洋湖等处发生过5次大的山林火灾,烧毁森林3000余亩,损失惨重,这些火灾多与旅游者用火不慎有关。

板书: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讨论:旅游活动会对正常社会秩序造成哪些方面的冲击?教师归纳讲解:旅游活动促使人流和物流增多,引起交通运输紧张;旅游活动中购物,会引起旅游地的物价抬高,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每当旅游旺季到来,大批游客在旅游地出现,使旅游地拥挤不堪,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游客的行为习惯会对旅游地居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造成冲击;旅游活动是一种异地活动,这就为一些不道德的人提供了卖淫、嫖娼、偷窃、赌博、黑市交易便利的条件,因为旅游意味着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生活的清规戒律,到没有熟人的远离自己住地的地方,所以受到约束力小,很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承转:旅游活动中的环境,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板书: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板书:1.游览价值提问:从游览价值角度考虑,旅游资源开发要考虑哪些条件?学生看书回答:第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质量条件,即是否具备比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第二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第三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教师讲解: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价,第一是资源的质量,它体现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非凡性,只有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游人产生强烈的诱惑力。

如北京八达岭长城、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体现出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属“人无我有”,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体现出旅游资源的非凡性,属“人有我优”。

第二是资源的集群状况,即旅游区的景点多少、分布疏密等状况。

如北京旅游景点有故宫、颐和园、天坛、八达岭长城、香山红叶、圆明园、中华世纪坛、奥林匹克村等,且这些景点相距很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好,吸引着海内外大批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相反有些旅游资源虽然质量很好,但在一定范围内只是一个孤独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

第三是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如果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

如前一时期各地都兴建“西游记宫”“水上世界”,形成一哄而上类同的景观,结果导致这些景点游客稀少,资源浪费。

提问:旅游地的游览价值越高,其经济价值也就越高吗?生答:不是。

讲解: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必须考虑市场因素。

旅游消费市场是指游客的来源地,主要是指经济发达地区。

板书:2.市场距离点击课件:(展示材料)1983年杭州市出租汽车司机对外地来杭的6125名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如下表:共抽样调查来杭旅游人数:6125人上海市江苏省本省其他地区全国其他省、市、区2424人2264人634人803人占39.6% 占37% 占10.3% 占13.1%根据上述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到杭州游客为什么以上海、江苏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从上述材料看,到杭州旅游的人以上海、江苏为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这是因为上海、江苏离杭州近,且江苏、上海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进行外出旅游,而北京虽然经济发达,但离杭州较远,安徽离杭州较近,但经济又比较落后。

因此,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首先,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其次,旅游消费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长的生活消费活动,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

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

附板图:2AB=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说来,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什么是旅游最优吸引半径呢?附板图:板书: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天柱山风光设疑: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

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

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

遗憾的是游人稀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生答:交通不便。

点击课件:(展示案例)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张家界群山环抱,苍松密布,岩峰千仞,溪泉长流,山重水复,地貌奇特,一派天然风光。

令中外游人瞩目。

九寨沟和张家界在世界旅游资源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地位和知名度。

但九寨沟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松南公路东侧的崇山峻岭之中,距成都公路距离438公里,没有铁路相通,乘汽车要两天才能到达。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部大庸市北郊,距长沙公路距离430公里,铁路距离732公里。

讨论:两地中哪一个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快一些?为什么?生答:张家界。

因为张家界有铁路相通,交通的通达性比九寨沟优越。

教师讲解:现代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型喷气客机的普及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可能。

一是加快了旅行速度,缩短了旅行时间;二是降低了旅行费用;三是提高了旅游活动中的舒适度。

在构成旅游的“行、住、食、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行”往往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产生很大影响,成为吸引游客的决定性因素。

如云南大理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由于没有国际机场,外国游客较少,航空制约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

板书:4.地区接待力指导学生看书,理解地区接待力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板书: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提问:什么叫旅游环境承载量?学生看书回答: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