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分析04.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04.05
一、大学生大一到大三的学习情况
我觉得大学生进入学校之后有很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比如说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长希望孩子学什么,就让孩子报考什么专业;学生自己方面的原因:自己对高考报志愿没有准备好,所以到报考志愿的时候马虎了事导致最选报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有关大学方面的原因:老师的水平有限等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产生厌学情绪。
就我切身体验而言感觉大学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脑子不很聪明但是踏踏实实学习的人、脑子很聪明又踏踏实实学习的人、游手好闲整天玩乐的人、家庭背景很强的人、积极向上的活跃分子以及每天忙着考证的人。每种人都有自己的旋律,每种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
脑子不是很聪明但是踏踏实实学习的人,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所以虽然进入了大学,有了大把的玩乐时间但他们仍然像在高中一样的勤奋,每天定时起床,上课,上自习。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在他们眼里时间真的就是金钱,四年的大学生活看似千篇一律,等到毕业的时候他们大多能凭借自己在学校拼来的知识找到一个好工作。
脑子聪明又踏踏实实学习的人,他们大多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脚踏实地而学业有成!
整天游手好闲的人,他们感觉在高中受了很多压迫,所以要在大学好好享受一下。大一的时候对大学充满了新鲜感:打游戏,K歌,聚餐成了他们的主题。他们上课睡觉,下课玩乐,等到考试的时候稍一努力就及格万岁,等到大二的时候他们开始物色女朋友,陪女友逛街。大三感觉压力的时候基本为时已晚。
家庭背景很强的人,他们大多数不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做多大的努力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
积极向上的人,他们大都性格比较开朗,喜欢交际,游走于各种社团和导师之间,专业知识不是很强,但是人缘极好,两三年的交际历练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人际关系。他们大多在毕业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关系圈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工作。
每天忙于考证的人,在他们的心里证明自己能力的只有各种证书,从进入大学他们就开始考各种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证等等,他们既要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又要考试。所以每天都很忙碌,很多人最后的结果是:专业课没学好,证书没考过。
二、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方向一般有一下几种:直接就业,转行,参加培训,考研或考公务员。
直接就业:以上提到的脑子不是很聪明但是学习踏实的同学和既聪明又踏实的同学往往能够在毕业期间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些专业知识不是很强但是人际关系很好的同学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关系找到一份还可以的工作。
转行:2009年全国毕业生620万左右,2010年全国毕业生700万左右,2011年全国毕业生758万左右。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好多单位都是私有企业,他们招聘人才都是希望能立即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应届的毕业生虽然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但是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好多企业在面试时一听见是应届毕业生,就基本立马婉拒,另外相同专业的人员过剩更加加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他们为了不毕业即失业,宁愿降低要求甚至转行。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根本就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所以他们也会选择转行。
考研或考公务员:这类学生要么是恐惧就业,要么是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是很好想要进一步深造自己。
参加培训:这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但是不太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他们又不想放
弃自己的专业就希望通过培训来间接地就业。
三、目前软件企业用人存在的问题
不少软件企业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或不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有的用人机构对学历没有限制。同样的工作岗位可以中学生来做或是本科生来做,但是开的工资很低,从而中学生和大学生竞争致使大学生失业。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