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会计之职工薪酬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将对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对其定义、核算方法以及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本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基本信息和重要性的背景知识。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是指企业对员工所应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以及各种补偿费用进行核算的科目。
它是企业会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核算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按照实际发生的薪酬支付数额进行核算,即当实际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发生变动时,相应的凭证也需要进行调整。
二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即当发生职工薪酬的权责发生时,相应的凭证就需要进行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成本费用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状况。
其次,它也是企业对外承诺的一种体现,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利益的关注和承诺。
此外,它还可以反映企业的员工福利待遇和员工管理水平,对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正确核算和重要性评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准确地核算和披露企业的职工薪酬,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竞争力。
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定义和核算方法,并分析其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可按照以下方式展开: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展开讨论。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接下来,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
项目七 职工薪酬核算岗位 《财务会计实务》PPT课件

(二)一般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 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短期薪酬确 认为当期损益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 短期薪酬为非货币性福利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 短期薪酬的确认原则
• 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职工发生的应付职工薪酬 • 日常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提供服务的职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价)
贷:库存商品
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公允价值+增值税)
(二)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等
外伤害保险等。 ◦ 7.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金及福利基金。 ◦ 8.按照国家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开支的其他支出,如独生子女保健费、职
工洗理费、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等。
(二)职工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1.职工福利费的支出 企业实际发生各种福利费支出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二、职工薪酬岗位业务核算程序
5
模块二 职工薪酬概述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 (一)职工薪酬的概念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 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二)职工的范围
没签订合同 但是正式任 命的
提供了类似 服务的人员
二、短期薪酬 (一)短期薪酬的内容
1.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 职工福利费 3. 医疗保险费 4. 住房公积金 5.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 短期带薪缺勤 7. 利润分享计划 8. 非货币性福利 9. 其他短期薪酬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 展,并为企业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01
02
03
资产负债表观
新准则更加注重资产负债 表观,强调经济业务的实 质而非形式,关注资产、 负债的变动。
公允价值计量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更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 的市场价值。
场价值相符。
消除主观因素
公允性原则要求尽量消除主观因素 对薪酬核算的影响,确保核算结果 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透明度和公开性
遵循公允性原则,企业应当公开薪 酬核算的方法和标准,增加薪酬体 系的透明度,便于内部和外部监督 。
薪酬核算的及时性原则
及时确认和记录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同时 ,及时确认和记录相应的薪酬费 用,确保薪酬核算与业务活动的
社保、公积金等福利是企业职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 。
核算方式
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核算社保、公积金等福利的缴费基数和 缴费比例,并及时进行会计分录和支付处理。
核算注意事项
要确保福利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防止漏缴、少缴等问题的出现, 保障职工的权益。
实践操作
分录处理:演示薪酬核算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包括计提、发放、结转等各个环节的分录处
理。
通过现场演练实践操作,参与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新 会计准则下薪酬核算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自己的核
算技能水平。
科目设置:详细解析新会计准则下薪酬核算的 科目设置,如工资、奖金、社保、公积金等科 目的设置和关联。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案例一
调整背景
职工薪酬核算

职工薪酬核算一、规范公司应付职工薪酬的统计、核算及管理,准确反映人工成本。
二、员工类型(一)合同化员工:指与各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包括在岗职工、不在岗职工。
1、在岗职工:指合同化用工中,在岗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各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2、不在岗职工:指内退内养职工、停薪留职员工等。
(二)市场化员工:指除合同化员工外,各单位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通过市场配置并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日制用工,包括人事代理人员和放弃人事代理人员。
(三)借聘员工:指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互相借聘,或从其它单位借聘到各单位工作,但劳动合同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的员工。
(四)劳务派遣用工:指未与各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本人与劳务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由劳务公司派遣、各单位直接管理并组织生产的人员。
(五)外籍雇员:聘用的非中国籍雇员。
(六)非全日制用工:指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小时计酬为主,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人员。
根据集团公司人事部规定,聘请原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只能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管理;通过劳务公司聘请的原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也应当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管理。
(七)有偿解除劳动合同返聘人员: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后返聘到各单位工作的人员。
(八)退休返聘人员:分为公司退休返聘人员和公司外退休返聘人员。
1、公司退休返聘人员:原为公司正式员工的退休返聘人员。
2、公司外退休返聘人员:指公司聘用的外单位退休人员。
(九)临时用工:指为突击完成短期的、临时的工作任务而临时雇用的人员。
三、职工薪酬的范围职工薪酬是指单位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包括货币性薪酬及非货币性薪酬;在职薪酬及离职后薪酬;常规性薪酬及以权益工具为计量基础的新型薪酬(认股权等);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及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物资性薪酬及教育性福利等。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根据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薪酬的确认、计量以及相关会计科目的处理。
首先,施工企业应通过确认薪酬相关的经济事项来确定应付职工薪酬。
薪酬的确认主要是确认企业应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其他福利费用等,这些费用应当与员工的劳动密切相关,并且是企业需要根据相关劳动合同或者劳动法规来支付的。
此外,企业还应确认与职工相关的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其次,对于薪酬的计量,施工企业应当选择采用合适的计量方法。
根据新准则,企业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或者公允价值法来计量薪酬。
实际成本法是指以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计量基准,根据实际支付的薪酬金额来确认和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而公允价值法是指根据市场上同类人员相同或类似劳动所得到的薪酬水平来计量薪酬。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科目的处理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处理薪酬相关的会计科目。
一般来说,企业会使用以下几个科目进行薪酬的会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用于确认和计量企业应付的员工薪酬,工资福利费用科目用于确认和计量工资、奖金等直接与员工劳动成果相关的费用,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科目用于确认和计量企业应向社会保险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支付的费用。
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注意各项费用的正确记录和分类。
例如,应将各类薪酬按是否涉及劳动成果、是否存在义务以及是否导致资金的支付等因素进行分类。
同时,还需要考虑在确定薪酬金额时应该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等。
综上所述,根据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薪酬的确认、计量以及相关会计科目的处理。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并正确处理各项费用的记录和分类。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对薪酬金额的影响,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谈企业如何正确进行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管理费用 2 5 0 0 0
解 除与职工 的劳 动关 系给予的补偿 、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 的 服 务相 关 的支 出 。 即: 无 论 是 货 币 性 还是 非货 币性 薪 酬 , 无 论 是在职还是离职后薪酬 . 无 论 是 提 供 给 职 工 本 人 的薪 酬 还 是 提供 给职工配偶 、 子女 或其他被赡 养人福利 。 无 论 是 物 质 性
1 . 对“ 职工” 一 词认识存在误 区 : 很 多会 计 人 员 认 为 企 业 职 工 只 是 企 业 的正 式 职 工 . 也 有 一 部 分 企 业 会 计 人 员 认 为 企 业 职 工 是 包 括 企 业 正 式 职 工 和 与企 业 签 订 正 式 、 临 时 劳 动 合 同 的职 工 。 对《 企业会计准则》 职工薪酬里的“ 职工 ” 一词 正确 的理 解 是 : 只要 是 为 企 业 提 供 服 务 的 人 员 就 是 企 业 的 职 工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段光勋2006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的上市公司(含实施新准则的其它公司)已经实施一年有余,不仅得到了国际上对中国会计商业语言的认可和赞同,而且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节省了部分上市成本。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最大特色是,取消了过去分行业的会计核算体系,给予了企业在国家财会法规、会计准则指导下自行组织会计核算的自主权。
习惯了按照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的部分财务人员,也正因为这个特色,使得部分财务人员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时,对一般的帐务处理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无所适从。
笔者拟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对新会计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作如下探讨。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定义与特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不仅包括企业一定时期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也包括按照工资薪金的一定比例计算并计入成本费用的其他相关支出。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医疗费用以及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
从上述可以看出,新准则下的职工薪酬与原会计制度的应付工资比较类似,但是又不完全一致,它具有以下的特点:1、职工薪酬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真正实现了趋同,改变了我国50多年的“工资核算”传统模式。
2、职工薪酬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了工资薪金,而且还将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纳入其中。
3、核算内容上,现在的“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比原会计制度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科目的核算内容更广泛。
4、会计处理上,“应付职工薪酬”的帐务处理是一个全新的模式,与原会计制度相比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一、引言职工薪酬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在企业会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涉及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因此,企业应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来正确核算和处理职工薪酬。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范围企业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为: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以及各种形式的离退休费用等。
范围涵盖了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各项报酬。
三、职工薪酬的核算和处理1. 薪酬的确认企业应根据劳动合同或者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确认职工的基本工资。
其他的奖金、津贴、补贴等应根据企业的规定和实际发放情况进行确认。
2. 薪酬的计量企业应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职工薪酬。
在计量过程中,应注意对职工薪酬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类,如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明确分开计量。
3. 薪酬的计提和支付企业应按照职工薪酬的实际发放情况,及时计提和支付薪酬。
对于已计提但尚未支付的薪酬,应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明确说明。
4. 薪酬的披露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按照相关规定披露职工薪酬的金额和构成情况。
同时,还应披露职工薪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
四、职工薪酬的特殊问题与处理1. 薪酬的税前和税后处理企业在核算职工薪酬时,应注意将其分为税前和税后两部分进行处理。
税前薪酬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金额,税后薪酬是指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的金额。
企业应按照相关税法规定进行计算和处理。
2. 薪酬的福利成本企业除了直接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外,还会提供一些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餐饮补贴等。
这些福利待遇也应计入企业的成本中,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3. 薪酬的变动与调整企业在核算职工薪酬时,应注意薪酬的变动与调整。
例如,企业可能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奖励或者调整薪酬水平。
这些变动与调整应及时记录和计算,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
五、职工薪酬的影响与管理1.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职工薪酬的高低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新准则下施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2、职工福利费: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精神,主要包括: 1)企业内设的职工食堂、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设施, 其固定资产折旧及维修保养费用,以及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2)企业向职工发放的住房补贴、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供暖 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周转房的折旧、租金、维护等支出,以及与 职工住房相关的其他补贴和补助。 3)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 工的基金支出。 4)其他以实物和非实物形态支付职工的零星福利支出,如丧葬补助 费、抚恤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误餐费、午餐费或职工食堂经 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及救济费、离休人 员的医疗费及节日慰问费、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外费用等。 对于 2008年前累积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以后发生的职 工福利费先冲减以前年度的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在 按规定在限额内扣 除。 为了核算便利,可以将上一年职工福利费的实际开支水平设置 为了准确核算职工薪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 以及财政部“财会〔2006〕18号”规定,企业应该设置“应付职工薪 酬”总分类账户。它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借方记录各项职工薪酬(工 资薪金、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住房公积金等)的实际发生额,贷方记录按照受益对象分配的金 额,本账户一般说来无余额。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期末尚未支付的职工薪酬,这时“应付职工薪 酬”账户就是负债类账户,而不是集合分配账户。 1、本账户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外商投资企 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2、本账户可按“工资薪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 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非货币性福利”、“辞退 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工程施工工资如何记账

工程施工工资如何记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规模的工程项目层出不穷,而施工工资是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正确、规范的记账,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记账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准确了解工资支出情况,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管理效率,确保工人权益。
本文将就工程施工工资如何记账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施工工资的组成在进行施工工资的记账之前,需要了解施工工资的组成构成。
一般来说,施工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津贴、补贴等多个部分组成。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施工人员的稳定的工资收入,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核算的。
对于新进的员工,应根据其工龄、技术水平等情况确定其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业绩和表现而定的一项奖励。
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定,发放相应的绩效工资。
3.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而定的工资补贴,通常是技术性、管理性较强的员工所享有的一项工资福利。
4.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情况而定的一种额外报酬,比如高温津贴、夜班津贴等。
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的员工,可能还会有一些专门的补贴。
二、工程施工工资的记账方式1.建立健全的工资结算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工资结算制度,明确工资支付的相关流程、标准和责任,确保施工工资的支付能够合法合理。
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用工台账,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工资支付记录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归档。
2.加强工资核算管理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核算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工资情况,确保工资支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于施工人员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进行详细核算,避免因为工资核算不当而导致工资纠纷。
3.合理控制工资支出施工单位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工资支出,尽量减少人为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对于绩效工资的发放,需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不会因为工资支出增加而导致施工单位的财务负担。
4.规范工资发放流程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工资发放的流程和时间,同时将工资支付的流程公示,让施工人员了解到自己的工资是如何发放的。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与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与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摘要:当我们去某家企业应聘时,主要考虑该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在市 场中的地位。其次,该公司的工资福利也成为我们选择某企业的主要因 素。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会计 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准则规定,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 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同时,新准则 规定。所以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均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既保证了职工薪酬核算渠道的统一性,还保证了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 性。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一)职工薪酬的确认 1、国家确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标准的,按规定标准计提。 这部分包括 “五险一金两费”,“五险”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补充养老 保险)、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一金”即住房公积 金。“两费”为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2、没有规定计提比例和计提基础的,企业应该根据历史经验和实际情 况,合理的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数,应该补 提;实际发生额大于预计数,应冲回。 3、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选 择恰当的折现率,按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折现前与 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不折现。 4、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 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 金”科目。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 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 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 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工程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制度规定

工程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工作,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员工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工程施工单位,具体包括各类建筑、水利、公路、桥梁、电力、石油、化工等单位。
第三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员工薪酬水平,确保员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第四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薪酬核算制度,明确工资核算标准和流程,加强薪酬管理,保证工资支付准确、规范。
第五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员工薪酬信息保护,严格保密员工薪酬信息,不得泄露、传播。
第六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薪酬核算监督机制,定期进行薪酬核算审计,确保薪酬核算工作规范。
第二章薪酬核算标准第七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员工岗位、工作性质、工作量、绩效等因素合理确定薪酬核算标准,制定薪酬核算规则。
第八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员工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员工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第九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员工实际工作表现、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确定绩效工资,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第十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员工加班、夜班等工作情况,支付加班工资、夜班工资等津贴。
第十一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员工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合理分配企业利润、年终奖金等福利。
第三章薪酬核算流程第十二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薪酬核算流程,明确薪酬核算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并建立相应的薪酬核算数据库。
第十三条薪酬核算流程应当包括员工信息录入、考勤记录汇总、薪酬计算和核对、工资支付等环节,确保薪酬核算准确、及时。
第十四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薪酬核算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薪酬核算风险,保证薪酬核算结果正确。
第四章薪酬核算管理第十五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薪酬核算管理制度,明确薪酬核算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薪酬核算管理。
第十六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薪酬核算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薪酬核算效率,降低薪酬核算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之职工薪酬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一定的税率计 算得出。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 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包括成本、费用和税金。成本是指企业在 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直接费用;费用是指企 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税金是 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各种税金。
奖金的发放应遵循公 平、公正、激励的原 则,不得违反国家法 律法规。
奖金的种类包括年终 奖、项目奖、销售提 成等。
津贴
津贴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生活和 工作中的便利和补偿,是对职工
的一种福利待遇。
津贴的种类包括交通津贴、通讯 补贴、住房补贴等。
津贴的标准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执行,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计量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和实际情况, 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合理确定货 币性职工薪酬和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的金额。
计量依据
应付职工薪酬的计量依据包括服务 期限、工作量、市场价格、公允价 值等。
应付职工薪酬的支付
支付方式
应付职工薪酬应当以现金或非现 金方式支付。
支付时间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 期间结束后1年内支付应付职工
披露的形式
1 2 3
财务报表附注
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职工薪酬的相 关信息,包括职工薪酬的种类、计提标准、实际 支付情况等。
人力资源报告
企业可以编制人力资源报告,专门披露职工薪酬 的相关信息,包括职工薪酬的结构、水平、支付 情况等。
信息披露网站
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分二步,第一步是工资和单位负担社保和公积金的计提,第二步是工资的发放及社保、个税的缴纳。
应发工资是指员工因任职而取得的工薪、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任职有关的收入合计;实发工资是指在应发工资的基础上扣除个人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发放给职工的工资数。
一、职工薪酬中工资和社保的计提:1、根据工资表金额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工资(应发数,针对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工资(应发数,针对销售人员工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费-工资(应发数,针对生产人员工资)制造费用—工资(应发数,针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在建工程-待摊支出-工资(应发数,针对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2、计提公司负担部分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金额,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生育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生育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提示:其他属于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在建工程的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与管理费用一样进行明细核算。
工程施工账户如何核算

工程施工账户如何核算一、施工账户核算的基本内容1.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1)人工费用:即施工人员的工资与福利费用,包括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2)材料费用:包括各类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费用。
3)机械使用费用:对于租赁的各类机械设备的费用。
4)施工服务费用:即各种施工服务的费用,如安装、检验、监理等。
5)其他费用:包括水电费、住宿费、办公费等。
2. 从核算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核算单据:包括各种费用的发票、凭证及相关文件。
2)核算范围:要明确核算的范围,涉及到的是否只是主合同范围内的费用还是所有相关的费用。
3)核算标准:对于各项费用的计算标准和依据进行明确。
二、施工账户核算的步骤1. 收集费用单据:施工账户核算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各类费用的单据、凭证和相关文件,这是整个核算工作的基础。
2. 统计费用数据:将收集到的费用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明确每一笔费用的具体金额和性质。
3. 分类核算费用:根据施工费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核算,比如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
4. 记账核算:将分类好的费用数据进行记账核算,确保每一笔费用都能够被准确记录和追溯。
5. 汇总核算:最后将所有的费用数据进行汇总核算,形成完整的施工账户记录。
三、施工账户核算的注意事项1. 严格依据合同执行:施工账户核算的依据应该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 及时记录费用:费用应该及时记录并核算,避免遗漏或重复记账等情况。
3. 核实费用真实性:费用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不得虚报、造假。
4.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费用的及时支出和核算。
5. 定期复核施工账户:对施工账户进行定期复核,确保核算数据的准确无误。
总之,工程施工账户核算是一个繁琐的工作,需要施工单位的财务人员严谨细致地进行操作,只有准确地核算各项费用,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合理支出,最终实现工程目标。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有哪些

职⼯薪酬的核算内容有哪些职⼯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出。
那么具体来说,职⼯薪酬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职⼯⼯资、奖⾦、津贴和补贴,即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构成⼯资总额的内容。
(2)职⼯福利费。
职⼯福利⼀般只⽤于改善职⼯⽣活条件,如内部职⼯医院、浴室及⾷堂等⽅⾯的⽀出。
(3)“五险⼀⾦”,即医疗保险费、养⽼保险赞、失业保险费、⼯伤保险费和⽣育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它们由企业根据⼯资总额的⼀定⽐例计算确定。
其中,养⽼保险费包括基本养⽼保险费和补充养⽼保险费,基本养⽼保险费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养⽼保险费;补充养⽼保险费是企业根据《企业年⾦试⾏办法》、《企业年⾦基⾦锊理试⾏办法》等相关规定,向有关单化缴纳的养⽼保险费。
(4)⼯会经费和职⼯教育经费。
这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化⽣活、为职⼯学习先进技术和提⾼⽂化⽔平与业务素质,⽤于开展⼯会活动、职⼯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的相关⽀出。
(5)⾮货币性福利。
这是指企业将⾃⼰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作为福利,企业提供⾃⼰拥有的资产给职⼯⽆偿使⽤,或租赁资产供职⼯⽆偿使⽤,以及为职⼯⽆偿提供服务等。
(6)因解除与职⼯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这是指企业在职⼯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职⼯的劳动关系,或者为⿎励职⼯⾃愿接受员⼯裁减⽽给予职⼯的经济补偿。
(7)其他与获得职⼯提供的服务相关的⽀出。
业务要点1.货币性职⼯薪酬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职⼯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职⼯薪酬确认为负债,贷记“应付职⼯薪酬”科⽬。
同时,除因解除与职⼯的劳动关系⽽给予职⼯的补偿外,根据职⼯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薪酬全部计⼊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主要分为以下⼏种情况。
(l)应由⽣产部门负担的职⼯薪酬,借记“⽣产成本”、“制造费⽤”或“劳务成本”等科⽬。
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

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引言职工薪酬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支出之一,对于企业而言,正确核算和管理职工薪酬费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薪酬构成职工薪酬费用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等组成。
企业在核算职工薪酬费用时,需要明确各项薪酬的构成,确保按规定发放。
薪酬核算方法1. 基本工资核算基本工资是职工薪酬的基础部分,通常按月支付。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和职务等级确定基本工资的金额,并记录在工资核算表中。
2. 绩效奖金核算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的额外奖励,一般按月或季度发放。
企业需要建立绩效评定制度,明确评定标准,合理核算和分配绩效奖金。
3. 津贴补贴核算津贴补贴包括交通补贴、餐费补贴、通讯费补贴等,是为了补偿员工的额外费用。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核算津贴补贴,确保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 加班费核算加班费是对于加班工作所支付的额外报酬。
企业需要记录员工的加班时间和工资标准,合理计算加班费用,确保符合劳动法规定。
薪酬管理注意事项1. 合理设计薪酬制度企业需要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严格执行薪酬政策企业应确保薪酬政策的执行和管理,及时核算和发放薪酬,避免出现错发、漏发等问题。
3. 做好薪酬数据的保密工作企业需要对薪酬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防止泄露或被恶意利用。
结语正确核算和管理职工薪酬费用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薪酬资源,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以上是关于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的一些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或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我们的专业人员。
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制度

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制度一、引言施工单位是建筑项目的执行主体,也是员工的直接雇主。
由于工程管理和项目进度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薪酬计算方式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介绍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薪酬核算主要内容1. 薪资构成施工单位薪资构成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加班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项目。
其中,基本工资占据较大比例,其他项因工程性质和当地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
2. 薪资核算方式施工单位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薪资核算:•计时工资制度: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资;•计件工资制度:按照员工完成任务或生产产品数量计算工资;•绩效工资制度:按照员工完成的工作绩效和绩效考核情况计算工资;•固定工资制度:直接发放固定工资,不考虑实际工作时间或完成情况。
3. 薪酬核算周期薪酬核算周期通常为一个月。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将在月末进行薪资计算和发放。
4. 固定支出和变动支出固定支出是指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的支出,如基本工资等。
变动支出是指薪酬核算周期内变化的支出,如奖金、补贴、加班费等。
5. 薪资核算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薪资核算管理制度,包括人事档案管理、薪资核算系统、薪酬管理人员职责等,确保薪酬核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薪酬核算的作用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具有如下作用:1. 保证员工权益薪酬核算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可以保证员工的权益不受侵害,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2. 提高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薪酬核算制度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工资组成、核算方法等,可以激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价,提高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
3. 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度薪酬核算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总结施工单位薪酬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员工权益保障的必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工资的结算 (一)内部职工的人工费核算
1、 计时工资的核算 计时工资=(岗位工资/月平均天数)×出勤天数 2、 计件工资的计算 计算公式: 班组计件工资=∑(实际完成合格工程量× 计件单价) 个人计件工资=该职工工作时数×(班组计件工资/班组总工作时数) 3、 工资单的编制 项目劳资员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工资单职工收入部分,为了和工资 核算年关资料规定接轨,把职工实际应得报酬作为应发工资总额,再按 档案工资标准余额,不论是正数、负数均作为生产奖处理。 4、 帐务处理 (1)发放工资时,根据审核无误的工资单作。 (2)月末根据劳资人员提供的工资分配单作。
《施工企业会计》之
职工薪酬的核算
【学习目标】职工薪酬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施 工企业经营成果影响较大。加强职工薪酬的核算,是会计核算的主要 任务之一。本章主要介绍职工薪酬核算的要求、程序和方法。通过学 习,应熟悉职工薪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掌握职工薪酬的核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职工薪酬的核算。
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二是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 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 偿离职。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1、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 即将实施。
2、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
三、职工薪酬的核算 会计核算时,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根据薪酬类别如
工资薪酬、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辞退补偿、带薪休假费用等,设 置二级科目,如“应付工资”、“应付辞退补偿”、“应付社会保险费”、 “应付住房公积金”、“应付福利费”等,取消原先的“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一级科目。
(一)非货币性福利的处理方法 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的,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将企业拥有的住房或租赁住房等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将应计提的
折旧或租金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费用 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除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以外,还要确认主
营业务收入并结转成本。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式的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对职工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
二、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
(一)职工薪酬的确认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 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 无形资产成本。
(3)上述l、2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二)职工薪酬的计量
(三)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辞退福利包括:一是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
(二)外包工资的核算(包清工工资核算) 1、外包工资的核算
外包工资单价的确定现有两种方法:① 按工种 确定的工资单价② 按工程建筑面确定的综合承包 工资单价。
2、帐务处理
(1)月末根据审核后的分包人工费结算单(根据 分包合同注明的条款确定外包工资外包管理费的比 例)作。
(2)结转工程成本 (3)支付分包工资,根据批准单、发票作:
第三节 职工福利费和其他薪酬的核算
一、应付福利费的核算
(一)应付福利1)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
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
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
润
弥
补
。
(2)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
第一节 职工薪酬概述
一、职工薪酬的主要内容 职工薪酬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
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四、工资的分配
根据不同的工资支付方式,人工费应按照有关 受益对象计入有关工程成本。对于计件工资,一般可以 分清其受益对象,可以直接计入有关工程成本;对于计 时工资,一般按照当月工资总额除以当月工人总出勤工 日计算的日平均工资,乘以各工程当月实际总工日,进 行分配。各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本月应负担的工资额,借 记“工程施工—某工程”账户,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资”账户。
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 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 成本费用,相应增加负债。
第二节 工资的核算
一、 工资总额的组成 工资是施工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
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劳动报酬)。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规 定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组成工资总额,由以下内容 组成: (1)计时工资。是指按规定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 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是指根据职工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和计件 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3)奖金。 (4)津贴与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三、工资的核算方法
为了进行工资发放及分配的核算,财会部门还应将 各内部单位、部门的“工资结算单”汇总,编制 “工资结 算汇总表”,据以向银行提取现金,发放工资,并作为工资 核算的原始依据。
在工资核算时,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1)凡属于当月工资总额组成内容的,不论是否在当
月支付,都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账户核算。随工资一起发放,但不包括在工资总额 内的款项,如医药费、福利补助、退休费等,通过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 等账户核算,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账户核算。 (2)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应转入“其他 应付款”账户,不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 工资”账户核算。 (3)由于“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账户的贷方 发生额反映的是企业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所以一 切有关调整减少应付工资总额的会计事项都应用红 字记入其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