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排斥_职场边缘化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_员工绩效的调节作用_叶仁荪
组织行为学职场排斥
视对待。 特点: 受主观归因和评价影响(Williams,2001)“冷暴力”、
总体排斥感受(没有严格区分排斥源) 常见现象: 被隐藏或故意截留有用信息、被同事忽视或冷落、 别人不愿搭理自己、避免接触或者躲避自己、需求 和感受被忽视、被打入冷宫不受重用或雪藏
10
职场排斥行为分类
按行为性质 按排斥实施者
行为排斥 (工作|一般)
语言排斥
上司排斥 (架空|重压)
同事排斥
11
研究方法和工具
情景模拟实验 收集故事情境——加工整合编撰两个典型情境代表职场接
纳和职场排斥——被试进入角色体验当事人感受后填 写问卷 职场排斥量表 Ferris:Workplace Ostracism Scale,WOS 单因素结构 Hiltan : Workplace Exclusion Scale,WES 双因子(一般性职场排斥 & 语言排斥,2006) 三因子(语言排斥、同事排斥、主管排斥,2009)
结构、过大权力距离以及过分强调竞争的企业氛围
13
举例:中国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
王勃“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
屈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鸷鸟之不 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 安?”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原因分析: • 被排斥者:少年得志、才华横溢、性格清高孤傲不愿与
世俗同流合污 • 排斥者:多嫉贤妒能、两面三刀的奸佞小人 • 排斥环境:封建社会结党营私、黑暗腐败、等级森严
14
采访结果回顾分析——排斥环境导致差异
关于职场排斥的研究综述
管管理萃关于职场排斥的研究综述吴家宝摘要:如果组织中存在职场排斥现象,那么将对相关员工的心理和行为造成消极影响,也不利于和谐工作氛围的构建,这是学界、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
首先,本文研究整理评述职场排斥的内涵、结构与测量工具。
其次,罗列现有研究中职场排斥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职场排斥;综述;组织行为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一、引言在一项由智联招聘发起的调查中,一万多名员工中的50%以上表示,曾经在职场中遭遇过排斥。
办公室不同于车间,员工也不同于固定资产,职场中,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多数员工都需要经营与同事、上级领导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的氛围,避免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带着消极情绪上班。
但有时可能因为他人或自身的原因,事与愿违,会岀现被共事者孤立或忽视的情况,即遭遇职场排斥。
职场排斥的现象较为多见,其概念首先由外国学者提岀,并对这个概念进行细化探索,开发了职场排斥量表(Fer-ris, 2008),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基础遥国内学者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职场排斥进行综述(肖雄松,2011;乐嘉昂等,2012;曾婷等,2013;陈晨等,2017;刘兵等,2018曰陈晓暾等,2018)遥笔者通过学习国内关于职场排斥的研究成果,首先研究整理了评述职场排斥的内涵、结构与测量工具。
其次,罗列了现有研究中职场排斥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岀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未来研究展望,为今后开展与职场排斥有关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二、职场排斥的内涵、结构与测量1.职场排斥的内涵。
早期,古希腊的宪法保障制度中岀现了“排斥”(ostracism)这个词,那时,雅典人民会实施“陶片放逐制冶(ostrakismos),即Williams(2007)解释的,如果有人经过集体投票被判定为不愿合作或可能会威胁他人安全,便会被放逐,他们以此维持政治稳定遥排斥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组织中,但在组织研究领域,成果还有待扩充。
浅析职场排斥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浅析职场排斥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及管理对策作者:饶景龙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3期【摘要】企业员工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企业员工离职率却居高不下。
较高的员工离职率不但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更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如何将企业员工的离职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试图探究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职场排斥离职倾向离职率管理对策在国内经济动态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势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更换意愿不减反增,而随着网络的发展,招聘网站的不断普及,人们寻找新工作的难度也逐渐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呈现每年上升的势头。
显而易见的是,员工的高离职率显然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添加负担。
因此,如何稳定企业员工队伍,吸引并保留住企业的人才是企业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那么从管理的角度,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离职倾向,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控制企业的离职率,这些问题都值得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一、职场排斥的概念排斥的定义为个体被其他人冷落或躲避的感知程度。
职场排斥作为排斥的一个分支,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感受到来自于同事或领导的冷落或排挤。
职场排斥在大多数企业内部都普遍存在,职场排斥对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负向的影响。
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感知到的职场排斥常见的包括眼神避免接触、冷落对待等。
职场排斥相对另外的职场负面行为来说,较为隐蔽并不容易发现,不太涉及肢体冒犯和言语攻击,因此其实际属于职场“冷暴力”的范畴。
正常情况下,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经常遇到的排斥行为诸如不赋予其重要的工作信息、冷落性对待、不与其进行语言沟通也避免与其做非肢体语言的交流,甚至出现忽视和排挤等。
员工在工作场所感知到的职场排斥可能给员工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影响员工在工作方面的情绪。
因此无论别人的冷落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员工本身感知自己受到忽视,便会影响着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并容易对员工本身身体和心理各方面造成严重性的后果。
职场排斥对员工职外绩效的影响_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
摘要: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探讨职场排斥对员工职 外绩效的影 响以及组织 认同和工作 投入 在该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 以珠三角地区企业 组织的员工 和直接主管 为调查 对象,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职场排斥、 组织认同、 工作投入与职外绩 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 明, 职场排斥对员工职外绩效的工 作奉献 和人际促 进两个 维度均具 有显著 的负向影 响, 说明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职场排斥会抑制员工的职外绩效; 组织认同 和工作投入 在职场排斥 与工作 奉献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在职场排斥与人际促进之间 起部分中介 作用。研究结果 有助于 揭开职场排斥影响职外绩效的黑箱, 对于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职场排斥; 职外绩效; 组织认同; 工作投入 中图分类号 : C9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0334( 2010) 03- 0023- 09
24
管理科学 ( Journal o fM anag e m ent Sc ience)
2010 年 6 月
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流放 和充军代 表着最 为极端的 排斥形式, 但排斥现象也包含一些较 为委婉的 方式, 如沉默对待、 避免 目光 接触、 冷 漠慢 待等, 无论 其背 后 的动机 是什 么, 排 斥都 是一种 令人 痛苦和 厌恶的 经历。脑功能 磁共 振成 像的 研究 表明, 个 体遭 受社 会排斥所激活的大脑区域 与身体受 到伤害 而引起的 活 跃区域 非常 相似, 说明 排斥造 成的 痛苦与 身体受 伤 害的痛 苦可 能具有 共同的 神经 机制, 排斥 可以引 起 社 会 性 疼 痛 [ 5, 6] 。 此 外 , 排 斥 还 会 威 胁 人 类 的 4 种 基 本 需 求 [ 4, 7] 。 自 尊 需 求 。 遭 受 排 斥 的 个 体 会 怀 疑自己 是否 犯了什 么错, 或者 觉得 自己带 有某些 不 受他人 欢迎 的人格 特征而 缺少 人际吸 引力, 此种 知觉和感受会对他们的 自尊造 成直接的 伤害。 归 属需求。排斥通过威胁将 个体从群 体中排 除出去而 影响个体 的归属 感。研 究发 现, 即使 是较 为细 微的 排斥形式也会削弱个体的 归属感并 降低其 对群体的 认同度。 控制需 求。当 个体 受到 排 斥时, 由 于其 行 为无法 引起 别人的 反应, 并且 自己 又无力 结束这 种排斥, 他们的控制感便会减弱。 有意义的 存在。 在很多文化中, 遭受排斥代表着一种 社会死亡 , 使 个体的存在不再具有意义。 职场排斥属于排斥的一种具体形式, 特指员工在 工作场所 中 所 感受 到 的 被 其他 人 忽 视或 孤 立 的现 象 [ 3] , 它 属 于 职 场 冷 暴 力 的 范 畴 。 常 见 的 职 场 排 斥 行 为包括 被其 他人忽 视和冷 落、 其他 人不愿 搭理自 己、 其 他人避 免与自 己接 触或躲 避自 己以及 自己的 需求和感受被其他人忽 视等。职场 排斥是 个体的一 种 主观性 的知 觉和判 断, 个体在 工作 场所中 是否感 到遭受排斥以及遭受排斥 的程度往 往受其 主观归因 和 评 价 的 影 响 [ 7] 。 这 意 味 着 , 即 使 是 其 他 人 的 某 一 无意的行为 (如同 事由于 全神 贯注 于工 作而忽 视了 个体 ) , 可能会被个体理解为故意排斥自己; 相反, 其 他人有意 的 排 斥行 为 却 可 能被 个 体 解释 为 无 心之 举。由于职场排 斥可能 给个 体造 成严 重的 后果 (如 损失资源、 失去群 体或组 织成 员身份 等 ), 因此 无论 别人是否有意为之, 只要个体知觉自 己受到排 斥, 便 会对其认知、 情绪、 行 为等 带来 很大 的影响, 并 对其 身 体 和 心 理 健 康 造 成 破 坏 性 后 果 [ 3] 。 2. 2 职 场 排 斥 对 员 工 职 外 绩 效 的 影 响 职外绩效是与任 务绩 效或角 色内 绩效相 对的一 个概念, 指一系列自愿的、 面向 组织或群体 的积极行 为, 如自愿承担额外工作、 帮 助 同 事 等 [ 8] 。 Bo r m an 等 的 研究显 示, 职外绩 效包 括工作 奉献 和人际 促进两 个 维 度 [ 8] 。 工 作 奉 献 是 如 遵 守 规 章 、 努力工作、 主动 解 决工作 中的 问题等 自律行 为; 人际 促进指 有助于 组 织目标 达成 的人际 取向的 行为, 这 些行为 能够营 造提高士气、 鼓励合作、 支持任 务绩效完成 的组织氛 围。作为角色 外行 为, 职外 绩效 在通 常的 工作 职责 范 围中并 没有 明确列 出, 但这些 行为 营造了 一种良 好的心理和社会环境, 能够改善组织 内的沟通, 降低 紧 张的情 绪反 应, 并 对任 务绩效 起到 积极的 促进作 用, 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有效性。另 外, 目 前中国企
职场排斥_职场边缘化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_员工绩效的调节作用_叶仁荪
理论背景: 社会认同理论与关系视角的职场排斥
[5 ] 社会认同理论是一个解释组织内人际互动过程中认知与行为的社会心理理论 。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 组织内个体的行为依据其对自己的归类 , 即个体依据其自己对所述群体的归类而力图使自己的行为保持与所
属群体一致, 同时排斥其他群体。该理论认为, 在这种群体互动的过程中, 群体中的成员藉此获得自尊和自我 “个体中的群体 ” , 提升的机会。因此, 与其他的社会心理理论不同, 社会认同理论聚焦的是 个体对自认为“属 ( 包括群体中的其他个体 ) 有强烈认同感而排斥“不属于自己的群体 ” ( 包括群体中的个体 ) 。 于自己的群体” 换言之, 社会认同理论的起点是社会群体而非个体 , 而社会群体的属性本身即规定了群体成员的自我归属感
[2 ]
。这些学者对职场排斥进行了界定并初步探讨了其与员工的组织承诺 、 工作满意、
领导成员交换和偏差行为等变量间的关系 。国内学者在致力于职场排斥量表本土化工作的同时 , 也探讨了职 场排斥对员工心理、 工作绩效、 工作卷入和组织认同的作用。现有研究基本上是把职场排斥作为单一维度来 对待的, 由于主管领导的排斥与同事排斥职场排斥的两个来源 , 这两种排斥对员工离职的影响可能存在差 异, 因此, 对中国情景下这种差异以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就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 有研究认为, 中国组织中的职场关系可能是影响员工心理与行为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 例如这种关系状态 [3 ] 影响着员工对组织、 对领导、 对工作等的安全感知, 并继而引发其他负面心理与行为 。 实证研究表明, 员工
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
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作者:刘素雅来源:《商情》2016年第08期【摘要】鉴于现有研究中,职场排斥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并未有清晰理论框架,本次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三元交互作用,提出职场排斥是通过降低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来负向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即:自我效能感在职场排斥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职场排斥;自我效能感;工作绩效;社会认知理论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上社会公平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恶化,员工与领导者,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显性摩擦与隐形摩擦逐渐频繁出现。
某些情境中,小摩擦、小矛盾常常会演化成职场排斥。
通过媒体报道或影视演绎,我们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员工在工作中都曾有过“坐冷板凳”或“被穿小鞋”的经历。
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圈子文化、宗派文化影响深远,个人需要的人际关系网和组织归属感更加强烈。
同时,善于“隐忍”的人格特质使得“职场冷暴力”的长期影响会更为深远。
本次研究想以文献综述法讨论出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
经过大量文献阅读,本研究发现,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绩效有着正相关影响效应,自我效能感在职场排斥影响工作绩效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作为排斥的一种具体形式,职场排斥特指员工在组织情境中能感知到的被孤立或被忽视的现象(Ferris,2008),它属于职场冷暴力的一种。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职场排斥包括被其他人忽视、别人对自己爱答不理、其他人避免与自己接触或躲避自己、以及其他人刻意地忽视自己的感受或需求等。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的,一个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Bandura(1986)将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和信念”;或“个体在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而工作绩效呢?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梅奥提出的“非正式组织“,从法约尔的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到西蒙提出的“决策理论”,工作绩效一直是我们管理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拖延的影响:探讨情感承诺与心理困扰的中介效果,心理韧性的调节效果
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拖延的影响:探讨情感承诺与心理困扰的中介效果,心理韧性的调节效果摘要:当前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职场环境复杂化,如职场排斥现象在组织中蔓延。
当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心理状况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时,员工可能出现反生产行为,致使组织效率下降。
本研究探讨职场排斥与员工工作拖延的关系,以及情感承诺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与员工工作拖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职场排斥与心理困扰、心理困扰与员工工作拖延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论能够丰富职场排斥的研究局面,同时也能使组织领导对职场排斥现象加以重视,尽可能的去消除、化解组织中存在的职场排斥。
关键词:职场排斥;工作拖延;情感承诺;心理困扰;心理韧性1职场排斥概述职场排斥是指个体处于组织中时,遭遇了来自他人的忽视、否定、冷漠、恶语、嘲讽等行为,是对个体的价值贬低。
职场排斥与打架等正面冲突不同,其并不直接对个体身体造成明显伤害,因此将其称之为“冷”暴力。
在组织中,职场排斥相比较“热”暴力更为常见。
2工作拖延概述工作拖延是指员工在工作情境中,对于预期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或决策行为,表现出与组织目标不匹配的延迟倾向,具体包括延迟行动、分心规避、压线赶工、意图差距这四个主要成分。
工作拖延意味着员工在工作任务中的自我调节失败,这种行为的产生往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对员工自身和组织都将造成消极影响。
3情感承诺概述情感承诺是个体对组织的心理依恋状态,这种依赖坚定了个人对组织的认同、对工作的投入以及作为组织成员的荣誉感。
情感承诺是组织承诺的核心部分。
情感承诺体现了员工对组织的支持,愿意为企业战略愿景的实现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4心理困扰概述心理困扰指个体出现抑郁、紧张、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类状态会对个体造成暂时或永久的伤害,例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工作压力大、情绪耗竭严重、内心抑郁消沉等心理问题。
出现心理困扰时,员工一般表现出几种常见的内化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0, 10(5), 632-638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20.105078The Effect of Workplace Exclusion onEmployees’ Silent Behavior: The MediatingEffect of Emotional ExhaustionShuoshuo Cheng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Received: Apr. 7th, 2020; accepted: May 15th, 2020; published: May 22nd, 2020AbstractWorkplace rejection is a complex interpersonal conflict experienced by employees in the workplace, which often leads to some avoidance and retaliation reactions, such as the silent beha-vior of employe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cognitive factors of workplace rejection and silent behavior, while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factors on em-ployees. In this study, 222 on-the-job employe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the above relationships wa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al pathways through the basic framework of workplace exclusion and silent beha-vior of employe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orkplace rejection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ree kinds of silent behaviors of employees.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the workplace exclusion and three kinds of silent behavior of employees play a part in the mediating role. Based on this, organizations and lead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workplace work atmos-pher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employees’ emotions on their silent behavior, and encour-age employees to make positive suggestions.KeywordsWorkplace Exclusion, Emotional Exhaustion, Tacit Silence, Defensive Silence, Indifferent Silence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程硕硕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收稿日期:2020年4月7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22日程硕硕摘要职场排斥是员工在职场中所体验到的一种复杂的人际冲突,往往会导致员工出现一些回避反应,例如员工的沉默行为。
职场排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效应研究
职场排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效应研究一、概述在当今职场环境中,员工创新绩效的提升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职场排斥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负向职场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职场排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双刃剑”即职场排斥既可能对员工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又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职场排斥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之中,它可能源于个人差异、组织文化或管理策略等多种因素。
这种负向的职场互动不仅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还可能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在创新绩效方面,职场排斥可能通过削弱员工的自信心和合作意愿,进而抑制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产出。
值得注意的是,职场排斥并非总是带来负面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职场排斥可能激发员工的自我证明动机,促使他们通过创新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职场排斥也可能促使员工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或创新资源,从而拓展其创新网络和创新思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职场排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复杂影响机制,并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职场排斥现象,以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提升。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将为组织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职场排斥现象,从而创造更加积极健康的职场环境。
1. 职场排斥现象的背景与现状职场排斥现象,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被他人冷落、无视或孤立,其表现形式多样,如避免沟通、沉默以待、冷漠等,甚至有时是无意识的言语和行为导致的。
职场排斥不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和职场行为,更对组织的存续和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随着产业结构的日趋服务化、新生代员工的快速崛起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多元化,职场排斥现象愈发普遍。
据智联招聘等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中国企业中,近七成的职员遭受过职场排斥。
这一现象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均存在,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在结构维度、表现形式、发生场所和受害者的回应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工作绩效对员工离职影响作用的机理分析
工作绩效对员工离职影响作用的机理分析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工作绩效对员工离职影响的作用,并通过绩效可识别性与回报一致性的高低四种不同组合得出具体结论。
标签:离职工作绩效绩效可识别性回报一致性一、问题的提出过去十年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员工离职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壮大的紧迫问题。
不同员工离职对企业产生的后果也不同。
高绩效员工特别是关键技术人员或高管离职可能带来重要客户流失、商业秘密泄露、竞争力下降、工作团队凝聚力受挫等负面影响,加大经营风险。
相反绩效最低的员工离开,则有利于企业绩效提高和长远发展。
个人工作绩效影响离职意愿的产生,进而离职行为的发生;反过来一旦员工产生了离职意愿,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态度,如缺乏创造力、迟到等影响其工作绩效,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探究工作绩效对员工离职的影响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较早有影响力的离职模型出现在March和Simon的《组织论》中,他们在理性决策的假设下建立了一个离职模型,分析离职意愿和离职可能性问题,认为当离职意愿和离职可能性较高时,个体结束与组织间雇佣关系的可能性较大,该模型对后来的离职模型研究影响深远。
20世纪70年代以后, Porter等提出将离职员工分为对公司有影响作用和无明显影响作用的两类。
进入80年代后,Mobley 提出有必要在离职过程中对工作绩效进行研究。
Lee和Mitchell的展开模型则指出离职存在多路径,离职过程通常是由系统的“震撼”开始的。
迄今为止,工作绩效与离职间的关系仍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正相关,有人认为负相关,有人认为没有直接相关关系,还有人认为是“U型”关系。
近年来,国内学者张勉,李树茁,叶仁荪等对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及离职过程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工作绩效和员工离职关系的研究还很少。
到底高绩效者更容易离职,还是低绩效者?高绩效员工在什么情况下离开的可能性大?本文第三部分将予以探讨。
三、工作绩效对员工离职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工作绩效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影响员工做出离职决定:1.员工对离职期望的估计。
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女性在职场中的参与度逐渐增加,对于性别平等及女性工作环境的关注也逐渐增强。
然而,职场排斥现象依然存在,对女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性别平等的职场环境。
一、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的定义职场排斥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某些人或某些群体因为性别、种族、年龄或其他特征而受到排斥或歧视。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重点聚焦在女性知识型员工可能面临的职场排斥。
二、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1. 工作压力与情绪困扰职场排斥往往导致女性知识型员工感受到更大的工作压力,因为她们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来弥补与同事之间的差距。
这种工作压力会影响员工的情绪状况,导致情绪困扰,从而影响工作绩效。
2. 抑制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环境造成一种不安全感,使得她们不敢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抑制会限制员工的发挥空间,降低其工作绩效的潜力。
3. 降低职业发展机会职场排斥往往导致女性知识型员工在晋升和提升机会方面受到限制,进而影响职业发展。
无法获得适当的职业发展,会导致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
4. 形成消极工作态度职场排斥对女性知识型员工产生消极工作态度,使她们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消极工作态度会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降低工作绩效。
三、促进性别平等的建议1. 建立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组织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
通过加强员工的多元意识,减少职场排斥现象的发生,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
2. 提供平衡的工作机会和资源分配组织应该公平地分配工作机会和资源,避免因性别而对员工进行区分对待。
通过提供平等的机会,激励员工充分发挥潜力,提高工作绩效。
3. 建立性别平等的晋升机制组织应该建立公正的晋升机制,避免因性别而对员工的晋升产生限制。
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实证研究归因稳定性的调节作用
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实证研究归因稳定性的调节作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职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多变,工作压力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众多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离职决策。
现有的研究多从压力源、压力感知或应对策略等单一视角出发,忽视了员工个体差异在离职过程中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压力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并重点分析归因稳定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归因稳定性是个体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时,对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因素稳定性评估的一种心理倾向。
具有不同归因稳定性的员工在面对相同的工作压力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选择。
本研究将归因稳定性作为重要的调节变量,分析其在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揭示工作压力、归因稳定性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构建工作压力、归因稳定性与离职意愿之间的理论模型。
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归因稳定性在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为企业管理和员工辅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还能为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关注员工的归因稳定性差异,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员工的离职风险,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离职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工作压力,作为工作环境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通常被定义为个体在工作过程中所感知到的外部需求与其应对能力之间的不平衡(Lazarus Folkman, 1984)。
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个体的负面情绪反应,如焦虑、紧张和挫败感。
工作压力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工作需求控制模型(Karasek, 1979)、工作压力问卷(Cary Spector, 1985)等。
绩效管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分析
绩效管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分析绩效管理是组织中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估和改进过程,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
然而,尽管绩效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但它也可能对员工离职倾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绩效管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正式的反馈和认可通过绩效管理,员工可以获得正式的反馈和认可,这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持续留任意愿意有着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员工更倾向于留在一个能够给予他们正式的工作表现反馈和认可的组织中。
绩效管理可为员工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期望,使其感到被重视和关注,从而减少离职倾向。
二、激励和成长机会绩效管理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激励和成长机会,这对降低员工离职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当员工得到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时,他们更有动力去留在组织中,同时也更愿意为组织的成功做出贡献。
此外,通过绩效管理,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发展需求,从而有机会得到培训和提升,提高其职业发展的机会,进一步降低离职倾向。
三、公平和公正的评价绩效管理中的公平和公正的评价过程,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不可忽视。
员工倾向于留在一个公平和公正的工作环境中,这需要绩效评估过程能够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避免主观偏见和不公正的评价结果。
公平的绩效评价可以建立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感,促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其离职倾向。
四、沟通和支持绩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沟通和支持的平台,这对降低员工离职倾向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反馈,管理者可以与员工沟通,了解其工作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在这种支持和倾听的环境中,员工更有可能感到满意和受到关注,减少对离职的倾向。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正式的反馈和认可、激励和成长机会、公平和公正的评价、沟通和支持等因素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离职倾向。
然而,绩效管理也需要避免主观偏见和不公正的评价,建立公正的工作环境,真正地关注和支持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职场排斥如何影响员工沉默——工作投入与心理弹性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职场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员工往往认识到组织潜存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对这些问题保留个人观点,即表现出员工沉默行为[1]。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而员工沉默的负面作用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2],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及组织竞争力、人力资本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如何打破员工沉默成为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
已有研究主要从个体视角、领导视角或组织视角来探讨沉默行为的原因,鲜有文献从员工个体和组织共同作用的整合视角研究员工沉默的原因和路径。
作为一种负向人际对待方式,以职场排斥为代表的职场冷暴力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3],对员工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均存在显著影响,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这也为员工沉默行为的前因变量切入了职场排斥的新视角。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对员工而言,和谐的同事关系及工作氛围是重要的组织和心理资源。
职场排斥易营造一种不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大员工冲突及人际摩擦,造成员工所感知到的组织及心理资源减少。
为了获得更多的组织及心理资源,被排斥者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经营与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以减少排斥。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资源的过度损耗,员工会减少对工作的专注度及精力投入,即降低工作投入,从而进一步导致员工在面对工作时保持沉默。
职场排斥的后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心理感知,而心理弹性不仅有助于员工抵御职场排斥对自我心理感知的干扰,还能使员工在面对排斥时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综上可知,学者们对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行为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现有关于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较少,尚没有研究将职场排斥和心理弹性同时纳入模型,以检验两者的共同作用如何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和员工沉默,探讨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
为此,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出发点,建立了一个以工作投入为中介变量、以心理弹性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拟实证分析三个问题:①职场排斥会对员工沉默产生怎样的影响?②员工是否会因为职场排斥的影响而减少工作投入,做出更多的沉默行万华(副教授),薛真真,周小刚(教授)职场排斥如何影响员工沉默——工作投入与心理弹性的作用【摘要】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对员工的心理、态度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职场排斥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职场排斥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职场排斥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创造力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在职场中,员工的创造力却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和压抑,其中职场排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研究职场排斥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有效提升员工创造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职场排斥的定义和形式职场排斥是指在组织中,员工遭到他人的故意孤立、歧视或忽视,以及因为内外因素产生的持续性的边缘化行为。
其形式包括社交排斥、信息排斥和任务排斥。
社交排斥表现为他人的忽视、冷落或歧视,信息排斥表现为他人故意隐瞒或拒绝分享信息,任务排斥则是他人刻意剥夺个体参与或完成任务的机会。
二、职场排斥对员工创造力的负面影响1. 心理健康问题:职场排斥给员工带来心理负担,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发挥。
2. 自我评价下降:遭受职场排斥的员工常常会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降低了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导致创造力的抑制。
3. 没有安全感和目标导向:职场排斥会使员工感到失去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缺乏安全感和目标导向,从而无法发挥出创造力的潜力。
三、职场排斥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1.对员工动机的负面影响职场排斥会给员工带来挫败感和沮丧情绪,降低他们从事工作的动机。
失去动机会使员工对工作变得消极、不积极,从而无法发挥出创造力。
2.对员工认同感的负面影响职场排斥降低了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缺乏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感,员工难以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对创造力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
3.对员工资源获取的负面影响职场排斥会导致员工无法获得必要的工作信息和资源,限制他们的行动空间,从而制约了创造力的释放和发挥。
四、提升员工创造力的管理策略1.改善组织氛围组织应建立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氛围,减少职场排斥的发生。
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意向:工作不安全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意向:工作不安全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职业排斥与员工离职意向也愈加常见。
在职场中,职业排斥是指因为某些原因,某些职工受到公司或组织的一定程度的歧视和排斥。
而员工离职意向,则是指在职的员工对当前工作环境的不满和认知偏差,不再对当前工作岗位产生热情,准备寻找新的机会。
那么,职业排斥与员工离职意向与工作安全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工作不安全感是指员工在职场上的一种心理状态,即对于员工在当前工作环境中的未来、发展前途和个人生存状况存在的不确定感和危机感。
而一般自我效能感则是指个人信心和能力的表现,也是员工在工作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心理需求。
当一个人没有工作安全感或一般自我效能感时,他或她容易发展出职业排斥与员工离职意向。
首先,工作不安全感会导致员工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狭窄化。
例如:某员工因不断的合并和架构改变导致工作不安全感,他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在试图获得更多可能的职业机会上。
因此他只能抓住现有的职位和岗位,而不能进一步发展和成长。
其次,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的负面影响很大。
例如:某位员工在面对公司经济困难时,不断接受业务转型和裁员方案,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能力的丧失。
这样的情形会影响到这位员工的职业发展前景以及其在公司中的地位与身份。
其三,工作不安全感会加速职业疲劳的发展。
例如: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不安全感,某些员工感到缺乏职业上的成就感和个人满足感,而容易出现职业疲劳。
此时,即使老板重新安排了工作,很可能也无法恢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效率。
其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欠缺会导致职业排斥。
例如:某位员工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应对问题和挑战的信心和能力,就可能感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从而发展出职业排斥的行为。
最后,工作中的心理偏见和歧视也是职场排斥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会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对公司的认同感。
例如:某些公司会有固化的认知模式,认为特定的人种、性别、年龄等存在的优劣差别,此时,公司就失去了员工的忠诚度和信任感,导致员工主动离职。
职场排斥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_组织认同与集体主义倾向的作用 (2)
本文关注职
从 组织公民行为的具体指向来 看,组织公民行为既可以 针对组织,也可以针对其他员工,因此学术界 往往又将 组织公民 行为分为 利于 组织的 公民 行为( O C B O) 和 利
[ 11] 于他人的公民行为( OCBI) 。
场排斥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其次,以社会认同理 论( Social Identity Theor y)为基础,本文将探讨组织认同 (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在链接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 为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力求揭开职场排斥发挥 作用的机制 “黑箱” ( Bl a ck Box) ; 最后,本文将从员工个 体价值观取向角度分析员工集体主义倾向 ( C ol le c t iv i s m) 对以上关 系的权变 影响,以更 好地去诠释中国组织情 景 下 职场 排斥的作用过 程, 以及 对作用边界( C on d it ion a l Boundary)加以识别。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1 所示。
组织公民行为一般包含以下五个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0, Vol. 13, No. 3, pp 3 6-4 4
37
人力资源管理
低 组 织 认 同, 严 重 时会 影 响自我 概 念 甚 至 歪 曲自我 认 知。 我们认为职场排斥会削弱员工的组织认同, 因为它
[ 9 , 19 ] 直 接 威 胁 到了人 的四 种 最 基 本的 需 要 : ( 1) 归属的 需
[ 10 ] 工积极参加重要 但 并非规定要参加的各项组织活动。
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影响时, 研 究者应尽可能 地 将员工的 个体特质( I nd iv idu al Cha r acter ist ics)纳入研究框架中, 而这恰恰是以往研究所忽视的。
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倾向:组织认同与职业生涯韧性的作用
Workplace Ostracism and Turnover Intention: the Role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Career
Resilience
作者: 尹奎[1];刘永仁[1]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山东威海264209
出版物刊名: 软科学
页码: 121-12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职场排斥;组织认同;离职倾向;职业生涯韧性
摘要:以社会认同理论与人格特质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山东地区263名员工为被试,研究职场排斥对离职倾向影响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组织认同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在职场排斥与离职倾向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职业生涯韧性能缓冲职场排斥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即高职业生涯韧性的员工在相同职场排斥情况下,其离职倾向更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引
言
[ 1 ]
员工离职特别是大规模离职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一种损耗 。因此, 对员工离职过程的关注从来没有离开过 人力资源研究者的视线。离职研究已从早期的关注员工特征、 组织特点与外部环境等因素逐渐转向探讨员工心 理过程、 职场关系等变量的作用。职场排斥问题正成为中国组织情境中职场关系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从学术层面上定义, 职场排斥是指在工作场所中某个个体或群体感受到的被其他个体或群体拒绝 、 忽视 或排斥的一种主观感受
已经验证了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反生产性工作行为的影响 , 本文探讨的是员工的被排斥感对员工离 职意愿( 一种工作心理) 的影响及其路径。那么, 两类排斥对员工的影响有差异吗 ? 基于关系理论, 本研究认为, 同事排斥和主管排斥对员工的影响是不同的 。 关系理论强调员工在工作场 [9 ] 所中的关系对其心理和行为的重要性 , 相关的研究也已反复论证了关系对员工之重要 。 工作场所中涉及 两类重要关系: 与主管的关系和与同事的关系。那么这两类关系对员工来说有何不同意义? 本文认为, 回答 这一问题必须考虑关系产生的基础和中国的文化情境 : ( 1 ) 良好关系产生的基础是互动机会的增多 。 在工作 场所中, 员工更有机会接触的是朝夕相处的同事而非主管领导 , 因此, 在构建关系的投入上员工对同事关系的 投入会更多也更有可能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 。 ( 2 ) 中国的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占主导, 权力距离较大, 领导 的权力影响更大。主管领导对下属的权力影响更大 , 对员工在组织中的发展有更大的决定权, 在工作任务分 。 , 。 , 配上也有更大权力 因此 员工必须要与主管领导处理好关系 尽管如此 权力距离决定了一般员工不太可 能跟领导有太多机会发展关系。( 3 ) 在集体主义文化下, 同事在员工的发展上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 在 集体文化主导的情况下, 主管对员工的判断( 包括绩效评价、 晋升等 ) 离不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事对 128 管理评论 Vol. 27 No. 08 ( 2015 )
研究假设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确认上述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意愿间可能存在的理论联系 , 本研究团队进行了基于扎根理论 ① 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 。通过搜集中国十多年来有影响的数十起离职事件 , 并基于扎根理论对这些 离职事件的前因、 过程与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描述了离职的分布特点、 表现特征, 构建并分析了离职过程 的作用模型, 并分析了这些离职事件对企业的正 、 反方面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离职事件进行开放编码 、 轴心编 码和选择性编码发现, 在中国的各类组织中, 已有研究中传统的离职的因素大部分都能在这些离职事件中找 “铁了心” 到根据。但是, 促使员工 要离开组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很多离职事件中同时也是直接导致员 工离职的导火索) 是员工及其所在团体( 群体) 受到其他员工及其所在团体( 群体) 的排斥导致的, 这在专业技 术人员( 包括各类管理人员 ) 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说明排斥可能是员工产生离职意愿和行为的前导变 量, 也表明员工对团队( 群体) 身份的认同及员工间 ( 团队间 ) 的互动关系是用以解释这种离职的可能视角。 此外, 我们发现员工绩效调节这种关系的一个很重要可能变量 。我们通过对离职事件的考察发现, 高绩效的 “抗压” , 即绩效好的员工相比绩效差的员工其越能削减排斥引起的离职意愿 。 员工( 特别是核心员工) 更能够 以上发现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本文的研究即是对该研究的扩展, 也是对上述扎根研究 的科学检验。 1、 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意愿 员工的年龄、 资历、 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等都是负向影响员工离职的因素 。 然而这些与工作紧密相关 考虑员工离职还必须综合考量外部工作机会 、 工作环境和员工的 的因素对员工离职的解释能力并不是很强 , 心理状态等因素。在工作场所中, 员工的社会认同和职场关系对员工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 , 甚至可能影响员 [10 ] , 工的离职 。一方面, 正如上文所言, 员工的社会认同确定了他的“自我归类 ” 社会认同强的员工对组织整 体有更强的认同, 并认为自己是组织中的一份子。同时, 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导向的国家 , 组织也看重员工的 员工的职场关系决定了其与 认同感。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并且个体在组织中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另一方面, 同事和主管的关系距离, 是员工在组织中地位的反映。简言之, 在集体主义文化导向下, 员工的社会认同和职 场关系作用的结果是: 认同感强的员工会把自己看做组织的一部分并为组织利益而工作 , 而与同事和主管关 。 因此, 系良好的员工更可能被组织接纳 , 这又反过来作用于员工的自我“归类 ” 员工的社会认同和职场关系 两者相互强化, 并影响着员工的工作心理与行为 。反之, 当员工的社会认同不高、 职场关系不佳时, 必然感受 到来自同事和主管的排斥, 而应对这种排斥的办法可以是消极的工作行为 ( 如反生产性工作行为 ) , 也可离职 。 , 、 以规避这种排斥 具体而言 当员工认同感强 职场关系良好时就会把组织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 , 这使员 工表现出有利组织的工作态度与行为 , 促进组织发展。然而, 当员工意识到自己不被主管领导和周围同事接 “局外人” 受时会产生 的感受时, 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和行为, 这种消极态
鉴于此, 我们可以认为, 组织中的社会认同决定了员工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归类 , 而对所属群体 ( 包括其成 强烈的社会认同会使员工的行 员) 的维护和其他群体( 包括其成员) 的排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同; 同时, 为与所属群体保持一致, 以增进群体的绩效和巩固群体的凝聚力 。反之, 若群体中的某个个体感觉不被该群 体继续接受或被排斥, 同时也无法成为其他群体中的成员 , 则其社会认同感较低, 行为方式也必然与社会认同 感高的群体成员不同。在组织情境下, 由于工作关系, 群体一般是以部门为单位的, 因此, 部门中的员工如果 不被所属部门中的其他人接纳, 则其亦不太可能被其他部门接纳。结果是, 这些社会认同感较低的员工成为 一个个被边缘化的员工, 他们可能由于相似的经历和对彼此的怜悯而形成有一定凝聚力的边缘化群体 ; 排斥 而规避排斥的最终办法则可能是离职 。 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 组织中员工感受到的排斥是对其社会认同的一种破坏 。 职场排斥的表现形式多样, 悲伤、 孤独、 妒 忌、 内疚、 尴尬及社会焦虑等都是其常见的负面情绪表现 。职场排斥的直接影响是员工会主动远离那些他认 为带给他不快的人, 并且在工作中表现出短期行为而做出损害组织长远发展的冒险的行为 。 更为严重的是,
[4 ] 在职场中与主管领导和同事的关系的确是导致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 。 鉴于此, 本文以认同理论和关系理 论为基础, 通过对覆盖多个行业的 276 位员工和 92 份主管样本的配对分析, 对职场排斥与离职意愿的关系,
收稿日期: 2014 - 06 - 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162016 ; 71462019 ) ; 江西省赣鄱英才 555 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 叶仁荪,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博士; 倪昌红( 通讯作者) , 安徽 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博士; 黄顺春,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
[6 ] 社会认同理论在组织研究中的解释能力很强, 和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接纳。根据 Ashforth 和 Mael 的研究, 它既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的组织问题如组织凝聚力 、 工作承诺和认同, 也可以解释一般的组织现象如员工的工 作心理( 如安全感、 归属感) 、 行为( 如组织公民行为、 知识分享) 和绩效差异。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该员工的评价。因此, 对员工而言, 首先需要处理的关系是与同事的关系 , 其次才是与主管的关系。这也符合 大多数员工的价值判断与期待, 否则, 忽视与同事关系的人很难受到组织的认同 。因此, 员工与同事的关系相 当员工被主管和同事排斥时, 其对员工的影响也 比与主管的关系对员工的心理与行为影响更大 。反过来讲, “伤害” 不同: 同事排斥对员工的 更大, 这不难理解。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在组织情境中, 社会认同理论决定了员工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归类, 而被群体成员排 斥则意味着认同的缺失, 导致员工负面心理特别是不安全感的产生 , 并产生离职意愿以规避受到的排斥。 关 系理论的分析表明, 员工在组织情境中更加注重对同事关系的投入 , 且同事关系对员工发展和工作心理有决 定性影响; 因此, 员工受到的同事排斥对其社会认同 、 安全感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更大, 即同事排斥相比主管排 斥而言对其边缘化、 不安全感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更大 。这一分析思路将在下文判断主管排斥与同事排斥的不 同影响时用到。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职场排斥 、 职场边缘化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 : 员工绩效的调节作用
黄顺春 ( 1.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赣州 341000 ; 2.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成都 610031 ; 3. 安徽大学商学院, 合肥 230601 ) 摘要: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关系理论, 本研究旨在扩展离职研究的边界 , 建立了职场排斥与员工 离职意愿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 探讨了不同工作绩效水平下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 。通过对 覆盖多个行业的 276 位员工和 92 份主管样本的配对分析, 发现职场排斥和边缘化对离职意愿 均有正向影响, 且相比主管排斥而言, 同事排斥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更大 , 同时职场排斥也能强化 员工的被边缘化感受。中介效应的分析表明, 职场排斥和边缘化对离职意愿的影响部分通过降 低员工的工作安全感实现。此外, 本文还分析了员工不同绩效水平在职场排斥 、 边缘化、 工作安 全感与离职意愿间的调节效应, 结果表明, 在员工绩效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同事排斥、 边缘化对 离职意愿的正向影响减弱, 而工作安全感对离职意愿的负向影响减弱 。 关键词: 职场排斥; 职场边缘化; 离职意愿; 工作安全感; 工作绩效
[7 ] 员工的职场排斥压力感过大甚至影响员工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认知功能 , 进而受到周围人的排斥, 从而形成 — — — — — — 。 , 负面心理与行为 职场排斥的恶性循环 与排斥相对的是归属和认同 是员工被职场中的其 职场排斥 [6 , 8 ] 。 他人接纳直至认同的过程, 所以, 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职场排斥的影响 中国作为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导向的国家 , 人们特别注意与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以期自己能被他们接 [2 ] 受。职场的排斥可以分为主管排斥和同事排斥两类 。职场排斥是员工与主管领导和同事关系不好的一种 在此不再赘述。 已有研究 表现。而关于职场中的各类关系研究 ( 典型的有主管领导—下属关系 ) 成果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