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决策理论
管理学决策相关理论

管理学决策相关理论管理学决策是管理者在组织中做出决策的过程,它是管理者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为了帮助管理者做出更有效的决策,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管理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决策相关的一些重要理论。
决策理论理性决策模型理性决策模型是管理学中最经典的决策理论之一。
它认为管理者在决策时可以充分获取信息,评估利弊得失,选择最优方案。
这一模型假设管理者是理性的并以最大化效用为目标做出决策。
满意决策模型满意决策模型认为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仅寻求达到一定的满意度水平即可,而不一定追求最优解。
这一模型强调管理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时间和信息来做出最佳决策,因此会采取一些启发式策略来做出满意的选择。
边际效益理论边际效益理论认为在做出决策时,管理者应该考虑每个决策的边际效益,即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的最小变化。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管理者可以做出最优的决策。
决策过程决策环境分析在面对决策问题时,管理者首先需要对决策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了内部环境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通过对环境的评估,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决策问题的本质和紧迫性。
决策制定在分析了决策环境后,管理者需要制定决策方案。
这包括了明确决策目标、确定可行的备选方案、评估方案的利弊以及选择最优方案等步骤。
决策实施在确定了最优方案后,管理者需要将决策付诸实施。
这包括了明确责任人、分配资源、监督执行等步骤,确保决策能够有效地落实。
决策评估决策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管理者需要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收集反馈信息,管理者可以了解决策的效果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决策风险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会面临各种风险。
风险管理是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降低决策风险:•风险规避:在面临风险较高的选择时,尽量避免选择这种方案。
•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减轻自身风险承担。
管理学概论-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 座名城,是阿波罗神殿的所在 地。传说太阳神经常派使节到 各地搜集仁人志士的意见。兰 德公司的道奇(Dalkey)等人 应用这一创意,即集众人的智 慧,专门设计了一种专家集体 决策的方法,因而也称专家法。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由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用于听取专家 对某一问题的意见。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 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
二、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原因:
A、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影响组织内外一切 因素的信息;
B、决策者对信息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 C、制订的方案数是有限的,对有限方案 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D、任何方案的实施都在未来,而未来是 不确定的。
决策的原则:
达到最优原则
但在现实中, 上述这些条件 往往得不到满足
2、名义小组技术
集体决策中,如对问题的性质不完全了解 且意见严重分歧,则可采用名义小组技术。
操作程序:(1)先召集一些有知识、有 经验、有能力的人,把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内 容告诉他们。(2)小组成员互不通气,也不 在一起讨论协商,各人独立思考后制定备选方 案并形成文字。(3)召开会议陈述成员各自 的方案;(4)对方案进行投票优选,产生大 家最赞同的方案,将其他方案提交管理者作为 决策参考。
关系融洽——时间短、障碍少、成本低 关系紧张——时间长、障碍多、成本高
决策主体
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利弊
利
1、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2、产生更多的方案 3、增加对决策方、少数人统治
3、屈从于压力,影响决 策的质量 4、责任不清
决策的效果与效率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决策与决策理论 决策过程 决策的影响因素 决策的方法
管理决策论西蒙

管理决策论西蒙管理决策论西蒙是由赫伯特·西蒙所倡导的一种管理决策方法论。
西蒙认为,人类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并不是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假设的那样,能够“理性”地获得完全信息和按照确定的目标进行计算,而是依靠局部信息和启发式策略来进行决策。
这一理论对于管理实践和决策者具有指导意义。
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即人类存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限制,无法完全理性地做出最优决策。
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采用“满足即可”的原则,即找到一个能够满足要求的方案,而非追求最佳解决方案。
这种“有限理性”的决策方式受到个体认知能力、时间和认知成本等因素的制约。
启发式策略西蒙强调,人类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使用启发式策略来简化问题,降低认知负荷。
这些启发式策略可以是基于过去经验、模式识别或者直觉。
虽然这种决策方法可能不完全符合最优化原则,但却在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满意度理论西蒙提出了“满意度理论”(satisficing theory),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不是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而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要求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种理论强调了决策过程中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期望,对于解释实际决策行为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组织决策与管理实践在组织决策和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度理论,制定相应的决策流程和政策。
管理者也应该重视员工的经验和直觉,鼓励他们在决策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单纯依赖于量化的分析和数据。
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在现代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决策者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西蒙的管理决策论提醒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应当接受有限理性的现实,灵活应对变化,并不断完善决策过程。
结语西蒙的管理决策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揭示了决策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局限性,并提出了适应这些局限性的决策策略。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结合西蒙的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指导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灵活性。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波斯顿矩阵是美国波斯顿咨询公司(BCG)在1960年提出的一种投资 组合分析方法。该矩阵是用两次衡量标准构成的矩阵,它把需 求数量 的增长率作为战略经营领域的预期衡量标准,把企业的相对市场占有 率作为竞争地位的衡量标准。在预测未来的增长率和相对的市场 占有 率被计算出的情况下,都能在这一矩阵中标出本企业产品相应的位置。
在计算机上产生的随机表
5 90 47 50 97 15 94 91 60 23 88 54 27 71 50 50 5 68 84 42 38 3 23 32 53 43 38 55 3 48 52 34 65 75 24 67 74 93 6 40 52 30 84 9 88 3 13 46 34 49 20 60 23 41 46 59 5 96 75 41 40 97 35 44 58 80 85 26 5 78 9 32 71 3 98 8 1 85 64 33 17 95 100 50 92 85 88 67 4 78 65 22 93 99 82 18 21 57 59 68 57 85 85 100 39 56 30 45 53 67 10 50 25 38 51 31 99 33 14 74 23 11 75 53 1 44 76 80 43 8 99 53 8 3 43 23 51 9 89 47 17 78 43 85 43 74 96 2 46 26 19 7 41 31 40 29 65 40 81 92 31 17 59 33 29 3 76 54 17 76 73 53 33 78 94 73 38 41 12 52 43 68 87 15 26 10 81 8 89 47 47 66 96 13 50 2 21 36 89 44 51 86 43 81 4 57 81 36 51 4 71 5 51 53 18 71 43 22 15 29 43 24 18 57 22
管理学中的决策制定理论

管理学中的决策制定理论决策制定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组织和个体在面临选择时如何做出最佳决策的过程。
在管理学中,有许多决策制定理论和模型被提出,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做出决策。
本文将探讨管理学中的决策制定理论,并分析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一、决策制定理论的概述决策制定理论是研究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者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决策者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估信息、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决策结果的评估。
决策制定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决策环境分析、决策者决策行为、决策制定方法等方面。
二、理性决策制定理论理性决策制定理论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决策制定理论之一。
它认为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是理性的,会根据信息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做出最佳选择。
理性决策制定理论通常基于一些基本的假设,如信息完全、决策者对信息的正确解读能力。
然而,现实情况下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决策者在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也难以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
三、行为决策制定理论与理性决策制定理论相对应的是行为决策制定理论。
行为决策制定理论强调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受到认知有限、信息不完全和个人偏见等因素的影响。
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往往会根据经验、直觉和个人偏好做出判断和选择。
行为决策制定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们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和简化策略来处理复杂决策问题。
四、群体决策制定理论群体决策制定理论是研究群体决策过程和结果的理论。
它认为群体决策能够通过不同个体的信息和经验的共享来提高决策质量。
群体决策制定理论强调群体决策的优势,如减少个体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增强决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等。
然而,群体决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滞后、意识形态因素和个人权威等。
五、决策制定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决策制定在实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使用适当的决策制定模型和方法,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并取得良好的决策结果。
例如,管理者可以运用利弊分析、决策树等工具来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优方案。
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

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一、引言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组织、人与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决策则是管理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就是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对决策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和总结,以指导管理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二、决策的定义与分类2.1 决策的定义决策是在面对问题或机遇时,经过讨论、比较和选择等过程,做出具体选择的行为。
2.2 决策的分类•策略性决策:指对组织整体发展和目标达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
•组织性决策:指对组织内部事务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策。
•个体决策:指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出的决策。
三、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的发展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论: ### 3.1 现代决策理论 - 边际效用理论:通过边际分析来解释决策者在资源有限情况下的选择。
- 信息经济学理论:强调信息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提倡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科学方法。
3.2 行为决策理论•行为经济学:考虑到人的行为偏好和有限理性,用来解释实际决策中的行为。
•心理学视角的决策理论:关注决策者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3.3 复杂系统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强调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对于决策结果的影响。
•网络理论:考虑到信息网络和人际关系对决策系统的影响。
四、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的实践应用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实践中,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 ### 4.1 决策支持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管理者进行各种决策,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4.2 人工智能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决策进行辅助和优化,提高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4.3 战略管理中的决策理论将现代决策理论融入到战略管理中,引导企业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策略。
五、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的面临挑战虽然管理学当代决策理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5.1 复杂性挑战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决策理论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决策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情境下如何做出最佳的决策。
决策理论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决策过程、决策方法、决策风险、决策心理学等。
本文将对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决策理论的发展历程决策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着众多重大决策问题,研究者开始思考如何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做出最佳的决策。
在此基础上,决策理论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早期的决策理论主要关注决策过程和方法,力图找到一套规范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个人的决策行为。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决策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计算过程,还受到许多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于是决策心理学成为决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决策理论的研究现状1. 决策过程研究决策过程是指个人或组织在面临决策问题时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决策过程的研究对于理解决策行为和提高决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决策过程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决策者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估和选择决策方案,以及如何执行决策。
Mintzberg等学者提出了决策过程模型,尝试将决策过程分解为多个阶段,并探讨了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决策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该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框架。
决策方法是指在不同决策情境下,决策者可以采用的不同决策技术和工具。
决策方法的研究旨在寻找一套适用于各种决策情境的通用方法。
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对决策方法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全和认知有限,决策者无法进行全面的理性计算,因此在实际决策中往往采用一些简化的启发式方法。
基于这一理论,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索各种启发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决策方法。
决策风险是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有关决策风险的研究主要涉及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问题。
Tversky和Kahneman提出了“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更关注损失而不是收益,这导致了许多非理性的决策行为。
管理决策理论

第一章管理决策理论课程的导入•决策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每一个人、企业或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都离不开决策。
个人的决策关系到个人的成败得失,组织的决策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决策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
•然而,决策看似寻常,其实并非易事。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决策产生的后果,完全符合预期要求的情况是很少的,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原来的设想,甚至有截然相反的情况。
高明的决策者也只能是在重大决策问题上不出现大的偏离,缩小这种偏离正是决策研究的效果和潜力所在。
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决策,例子:男错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侵华战争。
奥巴马的全民医疗、中国的教改、房改、医改。
(这些都属于决策,但是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
说明决策不仅仅是拍板那么简单,要考虑很多方面,所以决策不仅仅局限于“经验决策”还要讲究科学。
)第一节引言决策:从经验到科学•历史上很多决策活动是很有效的,其决策思想,从现代科学来分析也是很科学的,但是,这些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决策者的智慧与经验,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才能。
虽然这些决策方法及决策思想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人有启发,但缺乏规范化,没有从科学规律上去总结,没有一套比较完整、便于他人学习、掌握并能运用的理念与方法。
一般认为这样的决策为经验决策。
诸葛亮的空城计和田忌赛马(不具有普遍性,这仅仅是依靠古人的聪敏智慧,不能将其普及,仅限于一次性的决策)第二节决策概述一、决策(Decision Making)的概念(一)从理论的角度理解狭义:决策就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
即: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广义:还包括在作出选择之后采取行动的一切活动。
决策定义: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采取行动的分析判断过程。
(重点)决策的本质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决策理论是管理学中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研究人们在做出选择和决策时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模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决策理论,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献。
本文将对决策理论的文献进行综述。
决策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冯·诺依曼和约翰·纳什的博弈论研究。
他们的研究扩展了决策理论的范围,引入了概率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决策理论的发展得益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进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决策结果。
在决策理论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模型。
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它将不同的决策选项和结果用树状图表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决策的逻辑和关系。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效用理论,它研究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对结果的偏好和价值感受。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追求最大化效用的结果。
除了以上两个重要的概念和模型,还有许多其他的决策理论模型被提出和研究。
多属性决策模型将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属性,并通过权重和评分方法来评估不同的决策选项。
另一个例子是群体决策模型,它研究在集体决策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除了理论模型,还有一些实证研究探索决策行为的特征和规律。
有研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存在风险规避和损失厌恶的心理倾向。
有研究讨论了个体的认知偏差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决策理论的研究在管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决策理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优化决策过程,并避免一些决策陷阱。
通过运用决策树和效用理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评估不同的决策选项,并选择最优的决策路径。
决策理论还可以为组织的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与决策分析

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与决策分析决策是每个管理者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管理学中,决策理论和决策分析是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决策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与决策分析,并介绍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决策理论及其重要性决策理论是研究人们在面临选择时所采取的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决策者的思维过程、决策环境和决策结果等方面。
决策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管理者了解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决策理论的重要性在于:1. 帮助管理者避免偏见和错误决策:决策理论通过分析决策者的思维模式和决策环境,帮助管理者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偏见和错误决策,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
2. 提供决策辅助工具:决策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的决策辅助工具,如决策树、优势缺点分析等,帮助管理者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3. 优化决策结果:决策理论通过研究决策过程中的不同因素和变量,可以优化决策结果,使得管理者能够达到最佳的决策效果。
二、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决策分析是根据决策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决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决策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决策问题进行建模和评估,以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1. 决策目标:决策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决策目标,只有明确了决策目标,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
2. 决策变量:决策变量是指影响决策结果的各种因素和变量,决策分析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分析和建模。
3. 决策方案:决策方案是指决策者在面临选择时所提供的各种选项,决策分析需要对不同的决策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
4. 决策评估:决策评估是指对不同的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三、决策理论与决策分析的应用决策理论和决策分析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投资决策、市场营销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1. 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需要面对各种决策问题,如生产计划、人员招聘、市场战略等。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决策理论是管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涉及到组织和个体在不确定和复杂环境下做出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本文将对决策理论的文献进行综述,从决策过程、决策方法和决策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决策过程是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者通过对决策过程的分析,试图揭示个体和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在决策过程中,个体和组织一般会经历问题识别、信息获取、方案评估和选择等阶段。
决策者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来选择最佳方案。
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决策者的认知偏差、风险态度和决策环境等因素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决策方法是决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决策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新兴方法两大类。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直觉法和规则法等。
经验法是基于决策者的过去经验和经验教训来做决策的方法。
直觉法是基于直觉和个人的感觉来做决策的方法。
规则法是基于一定的规则和准则来做决策的方法。
新兴方法主要包括决策树、模糊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等。
决策树是一种以树状结构表示决策过程的方法,能够帮助决策者在不同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策。
模糊决策是一种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信息的决策方法。
多目标决策是一种能够考虑多个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决策方法。
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不同决策方法的效果比较和优化。
决策结果是决策理论的最终目标之一。
决策结果可以分为正向结果和负向结果两类。
正向结果是指决策者经过决策过程后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负向结果是指决策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决策结果的评价和预测。
评价决策结果需要考虑决策的质量和效果等因素。
预测决策结果需要将决策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来预测决策结果的可能性和概率。
决策理论是管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对决策理论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决策过程、决策方法和决策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决策过程研究了个体和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决策是管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涵盖了领导、策划、执行等多个方面。
决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决策者的认知和心理因素、决策环境和风险、决策过程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的综述。
一、决策者的认知和心理因素决策者的认知和心理因素是决策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决策者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决策结果的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分析。
1. 关于认知有限性的研究认知有限性是指决策者在处理信息时受到知觉狭窄、记忆容量限制、逻辑思维困难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决策问题。
研究表明,认知有限性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公理》一书中,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满意解”概念,即决策者针对复杂问题往往只寻找能够满足要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追求最优解决方案。
此外,决策者在处理信息时也会出现信息偏见、选择偏见等问题,影响决策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关研究如:[1]、[2]。
2. 关于情绪与决策的关系情绪是人类决策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决策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例如,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决策者的创造力和决策效率,而负面情绪则可能导致偏见和风险规避的行为。
相关研究如:[3]、[4]。
3. 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个体差异是指不同决策者在认知和心理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偏好,反映在决策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和结果。
例如,个体倾向于风险或规避风险,决策者的自信心与经验水平也会影响决策过程。
相关研究如:[5]、[6]。
二、决策环境和风险决策环境和风险是指决策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经济环境、自然灾害等。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讨和分析。
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足够的信息和知识,难以精确预测事件的发展和结果。
不确定性不仅存在于个体决策中,也影响着组织和社会层面的决策问题。
相关研究如:[7]、[8]。
《管理学》第9章 决策理论

5、选择满意方案并付诸实施 *风险不可消除:不可控,不确定 因素. *最优是不可能的:次优化.
6.监督与反馈
数学 表示
决策过程的数学表示 ①决策目标. Max(Min) f(x) ②备选方案. di. I=1,2,… n, i∈n ③自然状态 Qj. J=1,2,…,i∈m ④状态概率 P(Qi)表示,J=1,2,…,m ⑤ 结 局 . 结 果 . 当 Qj,di 时 , 结 果 用 R(Qj,di)表示.
三. 决 策 的 作 用
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 决策关系到组织生存与发展 决策能力决定管理者水平高低
例三国演义-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 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 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 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 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 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 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 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 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 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隆中对· 诸葛亮
按决策目标——分为单目标决策 和多目标决策 按决策系统的范围——分为个人 决策和群体决策 按决策所用信息的性质——分为 定性决策、定量决策和模糊决策 按决策的理论方法——分为创造 性逻辑思维方法决策和数量统计 方法 按决策对象的性质——分为政治 决策、经济决策、军事决策、文 化教育决策、人口决策和能源决 策等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是指研究和分析组织或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所采取的决策过程和决策判断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决策理论在管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献。
本文将对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一些经典文献进行综述和概述。
1. 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的《决策与判断》(1947)是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经典之作。
西蒙认为,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知觉、注意、记忆、学习和思维等多个认知过程。
他的决策理论主要关注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问题。
2. 詹姆斯·G·马奎尔(James G. March)和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的《组织决策》(1958)对决策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提出了“有理性模型”、“满意模型”和“无理性模型”等多个决策模型,强调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3.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安德鲁·塞提派(Andrew Tversky)的《思考,快与慢》(2011)为决策理论带来了新的视角。
他们提出了“双过程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快速直觉思考和缓慢分析思考。
这对于管理者来说,意味着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认知偏差。
4. 阿曼达·伊格尔顿(Amanda Egerton)和大卫·范诺登(David Van Orden)的《决策理论:理性与认知经济学视角》(2018)综述了决策理论的最新发展。
他们通过对决策理论的总结和分析,强调了决策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对决策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5. 罗斯·布朗(Ross Brown)的《决策制定理论与实践》(2008)针对决策理论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和决策分析

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和决策分析决策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的过程。
而决策理论和决策分析则是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从决策理论和决策分析两个方面来探讨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及其应用。
一、决策理论决策理论主要关注决策者在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下做出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决策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理性决策、行为决策和创造性决策。
理性决策是一种基于逻辑分析和科学方法的决策方式。
理性决策者通过信息搜集、问题分析、方案评估等过程,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出最优解决方案。
然而,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完全、时间和资源限制等问题,使得理性决策并不总是可行的。
行为决策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的决策方式。
行为决策者倾向于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感觉,凭借直觉做出决策。
这种决策方式虽然比较迅速和灵活,但往往容易受到个人偏见和情绪的影响,导致决策的偏差和不准确性。
创造性决策是一种寻找新颖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决策方式。
创造性决策者通过拓展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尝试寻找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种决策方式主要适用于创新型和创业型的组织和决策场景。
二、决策分析决策分析是一种以数量化方法为基础的决策支持工具。
决策分析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统计方法来帮助决策者评估备选方案的优劣,并选择出最优解。
决策分析主要包括多目标决策、风险决策和决策树分析等方法。
多目标决策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决策问题中存在多个冲突目标的情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权衡和折衷,找出满足各项目标的最优解。
风险决策方法主要用于决策问题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情况。
通过量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并计算出各个备选方案的期望效益或风险值,以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
决策树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决策问题中存在多个选择和多种结果的情况。
通过建立决策树、计算各个选择的预期效益,并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优决策路径。
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加客观和准确地评估备选方案的利弊,减少决策的风险和错误。
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

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决策是每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无论是高层决策还是日常决策,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发展和成就。
因此,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对于理解和指导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决策理论,分别是“理性决策模型”、“群体决策理论”、“政治决策模型”和“认知限制决策理论”。
理性决策模型是最经典的决策模型之一。
在这个模型中,决策者被认为是理性的,并且在面对决策时,能够以最优的方式搜集信息、评估选择,并做出最理性的决策。
在这种模型下,决策者会明确目标,并根据已知的信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通常受到信息有限、时间压力、认知偏差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完全符合理性决策模型。
群体决策理论强调了决策是由多个决策者参与的过程。
在群体决策理论中,决策者之间会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意见,并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共同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群体决策理论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多个决策者的知识和经验,避免个人的认知偏差,提高综合决策的质量。
然而,群体决策也可能面临信息收集不足、个人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决策效率和效果下降。
政治决策模型认为决策是政治力量的结果。
在政治决策模型中,决策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利益和权力关系,决策过程常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因此,在这种模型下,决策可能会偏离理性决策的最佳解决方案,而更多地考虑个人和群体的政治利益。
政治决策模型的理解对于组织内部决策过程的分析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限制决策理论强调了决策者的认知有限性。
研究发现,人类的决策常常受到认知偏差和信息不完全的限制。
决策者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常常倾向于寻找符合自己认知偏好的信息,并对不符合自己预设观点的信息进行忽略或排斥。
此外,认知限制还会导致决策者在评估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存在偏差,使得决策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因此,认知限制决策理论提醒决策者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并尝试克服自身的认知偏差。
管理就是决策是什么理论

管理就是决策是什么理论管理就是决策是一个经典的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不断做出决策来推动组织实现目标。
这个理论认为,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决策过程,管理者需要根据信息和资源做出最佳的选择,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管理就是决策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管理就是决策的基本原理管理就是决策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出决策,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发展和成就。
2.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活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决策,无论是制定计划、分配资源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管理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3.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策过程需要管理者充分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评估风险,然后才能做出最佳的选择。
4.决策需要依靠技术和经验:管理者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管理就是决策的特点管理就是决策理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管理者需要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2.多目标与多选择:管理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多个目标和可能的选择,需要在各种因素之间做出权衡。
3.实时性与迫切性:很多决策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管理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明智的决策。
4.后果与责任:决策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发展,管理者需要承担决策的后果和责任。
管理就是决策的应用管理就是决策的理论在实际管理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决策理论运用到管理过程中:1.情景分析:管理者可以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评估当前的情况和环境,以便做出最佳的选择。
2.风险评估:管理者需要不断评估风险,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3.团队合作:管理者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团队成员们的智慧和经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4.反思总结:管理者在决策后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管理决策理论应用

管理决策理论应用在任何组织中,管理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管理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表现和效率。
因此,了解和运用管理决策理论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
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决策理论是指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时进行决策的相关原理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实用主义决策理论、决策树、主观概率、期望效用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基本框架和思考方式。
管理决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实用主义决策理论实用主义决策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追求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因此在做决策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动机和利益来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效率。
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决策支持工具,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不同决策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帮助管理者在复杂环境下做出正确决策。
管理者可以根据决策树的分支选择最优决策路径,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主观概率主观概率是指基于个人主观判断得出的概率值。
在管理决策中,管理者经常需要根据个人经验和直觉对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进行估计。
通过应用主观概率理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评估风险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期望效用理论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人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并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在管理决策中,管理者可以通过计算期望效用来评估不同决策选项的风险和回报,从而选择最佳方案。
管理决策理论的局限性与挑战虽然管理决策理论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工具和方法,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其中包括认知偏差、信息不完全、群体决策等问题。
管理者需要意识到这些局限性,并在做决策时考虑到这些因素,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结语管理决策理论是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决策的本质,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应不断学习和应用决策理论,不断完善自己的决策能力,从而更好地领导和管理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与愿景。
管理学决策理论案例

管理学决策理论案例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管理者面临着诸多复杂的决策问题。
管理学决策理论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框架,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际案例,探讨管理学决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假设一家制造业公司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策,即是否投资新的生产线。
公司经理团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成本和潜在的收益。
这个决策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决策者公司的决策者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生产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等。
每位决策者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利益,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意见。
影响因素1.市场需求:投资新生产线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2.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动向和能力会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
3.成本效益:投资新生产线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是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决策模型决策树在这个案例中,决策者可以使用决策树模型来辅助决策。
决策树通过将决策过程分解成一系列选择和结果,帮助决策者理清各种选择之间的关系和后果。
成本效益分析另一个有用的工具是成本效益分析。
决策者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投资方案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来评估投资新生产线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
决策过程1.收集信息:决策者需要收集关于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投资方案的信息。
2.分析数据:利用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设,以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可能结果。
3.制定决策: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决策者需要制定最终的决策方案。
决策结果最终,公司决策者根据以上分析和决策过程,做出了投资新生产线的决策。
他们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公司竞争力。
总结管理学决策理论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框架,帮助他们在面临复杂的决策问题时作出明智的选择。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决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管理者应该深入了解这些理论,并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管理学决策理论案例的简要分析和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概论
15
政策指导矩阵图
管理学概论 16
4.3.4定量决策方法 . . 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 、 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根据业务量(产量、或者销售)、 成本、利润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 行决策的一种方法。
管理学概论 17
①、原理 前提: 假设总销售收入和产量以及总 成本和产量之间是线性关系。 把产品的生产成本划分为固定 成本(F)和变动成本(V)两个部分。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Z=PQ-F-vQ
管理学概论
7
4.2决策的过程
决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瞬间完成的简判 断和选择。 决策的过程大致包括一下几个步骤:
管理学概论
8
4.2.1识别机会或者诊断问题 . . 识别机会或者诊断问题 4.2.2确定决策目标 . . 确定决策目标 4.2.3拟定备选方案 . . 拟定备选方案 4.2.4分析评价备选方案 . . 分析评价备选方案 4.2.5选择满意方案 . . 选择满意方案 4.2.6实施和监督评估 . . 实施和监督评估
管理学概论 38
各个方案考虑期初投资的因素,则有: 新建: 22-8=14(万元) 改建: 24.5-5=19.5 (万元) 扩建: 17.5-2=15.5 (万元) 所以最后选到改建方案。
非负约束
x j ( j = 1,2, L , n) 称为决策变量 c j ( j = 1,2, L , n) 称为价值系数或目标函数系数
bi (i = 1,2,L, m) 称为资源常数或约束右端常数
管理学概论 24
例题( - ) 现有四种食物需要购买,每 例题(4-2) 现有四种食物需要购买 每 种食物的营养含量、 种食物的营养含量、市场价格以及医生 所提出的对每个人每天所需的营养要求 如下表所示: 如下表所示:
1.5
管理学概论
26
问题: 问题: 怎样采购食物才能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前提下花 费最省? 费最省?
解:设每天购买A、B、C、D四种食物的数量分别 设每天购买 、 、 、 四种食物的数量分别 为 x1 , x2 , x3 , x4
min Z = 0.8 x1 + 0.5 x 2 + 0.9 x3 + 1.5 x 4
管理学概论 34
2、决策树法 、
实际为图解期望值法 图解期望值法,更加清晰明了。 图解期望值法 画图有四个要素 要素:决策节点、自然状态节点、 要素 方案分枝、概率分枝。 利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过程 决策的过程是:由右向左,从 决策的过程 上到下,根据右端的损益值和概率枝上的概率, 计算出同一方案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期望收益值 或损失值,然后根据不同方案的期望收益值或 损失值的大小进行选择。
管理学概论
10 4 -3 8 5 0 6 3 1
37
1
扩建 5 改 建
2
结点②的期望值= 〔0.3×10+0.5×4+0.2×(-3)〕×5=22 (万元) 结点③的期望值= 〔0.3×8+0.5×5+0.2×0〕×5=24.5 (万元) 结点④的期望值= 〔0.3×6+0.5×3+0.2×1〕×5=17.5 (万元)
管理学概论 23
线性规划建模
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
目标函数
max(或min) Z = c1 x1 + c 2 x 2 + LL + c n x n a11 x1 + a12 x2 + L + a1n xn ≤ (=, ≥)b1 a x + a x + L + a x ≤ (=, ≥)b 约束条件 2n n 2 21 1 22 2 s.t. M M M a x + a x + L + a x ≤ (=, ≥)b mn n m m1 1 m 2 2 x1 , x2 , L, xn ≥ 0
第四章 决策
——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
管理学概论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决策的定义和分类 4.1决策的定义和分类
4.1.1 决策的定义 . .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 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 分析判断过程。 分析判断过程。
管理学概论
2
1、决策的目标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利 、 用机会; 用机会; 2、决策是一个过程; 决策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结果是一个满意方案,而 决策的结果是一个满意方案, 非最优方案。 非最优方案。
管理学概论
3
4.1.2决策的分类 . . 决策的分类
1、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战略决策、 2、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 3、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 4、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 5、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 、确定型决策、 型决策 6、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 、理性决策、 策
x2
最优解
6
可行域、可行解
4
-8 0
目标函数等值线
管理学概论
6
x1
28
此问题中最优解出现在两条直线的交点上 x1+ x2 = 6 -x1+2x2 = 8 求解方程组得: 求解方程组得: x2 = 14/3, x1= 4/3 为最优解 目标函数值为 z=x1+3x2 = 46/3
管理学概论 29
2、风险型决策方法 如果管理者在比较和选择方案时,每 一种方案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 一种,管理者不确知哪一种情况会发 生,但是每一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可 以测知的,这时候就需要采用风险型 决策方法。 ⑴期望值法
管理学概论
6
4.1.5决策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 . 决策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1、决策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 、决策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 2、决策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决策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3、决策的规则是复杂多变的。 、决策的规则是复杂多变的。 4、决策实施者的能力是复杂多变的。 、决策实施者的能力是复杂多变的。
1000x1 + 1500x2 + 1750x3 + 3250x4 ≥ 4000 (对维生素A的需求限制) 0.6 x + 0.27 x + 0.68x + 0.3x ≥ 1 (对维生素B的需求限制) 1 2 3 4 s.t. (对维生素C的需求限制) 17.5x1 + 7.5x2 + 30x4 ≥ 1.305 x1 , x2 , x3 , x4 ≥ 0
管理学概论 35
例题(4-5) 某厂生产一种产品,有三种 方案可以选择,每种方案的寿命期为5年。(万 元)
管理学概论
36
解:作图有 新 建 8 2
高需求 0.3 中需求 0.5 低需求 0.2 高需求 0.3 中需求 0.5 3 低需求 0.2 高需求 0.3 中需求 0.5 4 低需求 0.2
管理学概论 9
4.3决策方法
4.3.1头脑风暴法 . .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即通 过有关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 思维共振,发表创造性意见。 此法主要用于备制可行方案,寻求 多种决策思路。
管理学概论 10
头脑风暴法的四项原则: (1)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 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2)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 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什么 就说出来。 (3)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 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 具说服力。
管理学概论 11
4.3.2名义小组技术 . . 名义小组技术
1、适用 适用:在集体决策中,如对问题的 适用 性质不完全了解且意见分歧严重时。 步骤: 2、步骤 步骤 专家独立思考,写出备选方案和意 见; 按次序陈述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由小组成员对提出的全部备选方案 进行投票表决。
管理学概论 12
4.3.2经营方向决策法 . . 经营方向决策法
管理学概论
32
新产品不同定价方案下的损益值(单位: 万元 )
管理学概论
33
解: E(高价)= 90×0.25+75×0.5+60×0.25=75 E(中价)= 96×0.25+72×0.5+56×0.25=74 E(低价)= 100×0.25+60×0.5+46×0.25=66.5 所以,根据期望值的大小,最后选 定高价销售方案。
管理学概论
20
Q0=F/(P-v)
=800000/(2000-1200) =1000(台) 利润额为60万时的产量为: Z=(P-v)Q -F Q = (Z+F)/(P-v) Q=(600000+800000)/(2000-1200) Q=1750(台) 对应销售额为: P Q=2000×1750=3500000(元)
x1 = 0.71753675 x3 = 0
x2 = 2.0258813
最优解: 最优解:
x4 = 0.07496659
Z = 1.69942
应购买ABD食品分别约为 食品分别约为0.72,2.03及0.075单位 应购买 食品分别约为 , 及 单位
管理学概论 27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max s.t. z=x1+3x2 x1+ x2≤6 -x1+2x2≤8 x1 ≥0, x2≥0
管理学概论 18
盈亏平衡点——使收入和支出相等的点 产量的盈亏平衡点
入 / 收
总收入
PQ0-F-vQ0=0 Q0=F/(P-v)
F
总成本
Q0
管理学概论
产量
19
例题( - ) 例题(4-1)已知某企业固定成本8 0万元,单位售价2000元,单 位变动成本1200元,试计算: 产量的盈亏平衡点?目标利润为60 万元时的销售额? 解:已知F=800000元,P=2000元,v =1200元 产量的盈亏平衡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