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病房物品器材设备管理制度(5篇)

病房物品器材设备管理制度1、病区内物品、器械、设备由护士长统一管理,可指派专人分别负责,做到:“四定”:定品种、定数量、定点放置、定期清点维护。
各种物品、器械、设备设立帐目,购置或报废时做好登记,如有损坏、遗失应积极查找原因,进行维修、补充,急救器材必须及时维修、补充。
保管者调换时须有交接手续。
2、床单位物品应如数配齐,保证患者使用。
当患者出院、入院以及交洗衣房清洗、更换时、应当面清点。
3、库房内物品、器械,设备应放置整齐,妥善保管,避免积压,防止受潮霉变。
4、贵重医疗设备、仪器应设专人保管,注明使用注意事项,做好使用和维修保养登记。
5、有些设备全院资源共享,科室间借用,须有借还登记手续。
6、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得违章操作和带故障使用。
科室发现医疗器械、设备出现故障或老化时,发现者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报设备科备案,维修处理或报废。
7、护理部定期检查物品、器械、设备的应用与管理情况,检查结果纳入科室考核。
器材管理制度一、物品管理制度1.护士长全面负责物资领取、保管和报损,应建立账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2.定期预算、领取病房所需物资,不应造成积压、丢失、损坏和浪费,防止霉烂及蛀虫。
3.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物品者,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4.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定期维护保养。
5.外借物品须有登记、签名记录,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借出,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6.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做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名。
二、药品管理制度(一)病区应根据病种特点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药品,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二)根据药品种类、性质及储存要求分类放置,注射、口服、外用、高危药品分开放置,标识清楚,设专人负责领取及管理,用后及时补充,定期清查。
护士长每月至少清查一次并签名,护理部定期检查各科室药品管理情况,保证用药安全。
(三)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做到“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如药品浑浊、沉淀、变色、过期、药瓶和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则严禁使用。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提高医院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设备的购置、验收、调配、使用、维修、报废和考核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法律法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确保管理工作的合法、规范。
2.安全原则: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3.科学原则:依托科技进步,推进医疗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和效能。
4.先进性原则:引进更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竞争力。
5.合理性原则:根据医院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设备。
第二章购置管理第四条医院购置医疗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性能和售后服务。
第五条医院设备购置的程序应包括需求分析、报价比较、设备选择、合同签订等环节,确保购置的医疗设备符合医院的实际需要。
第六条医院设备采购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质保证明,设备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
对购买的设备应建立设备台账,并及时开展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
第七条医院设备购置应建立设备采购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合同、供应商资质、设备验收证明等,以备查证。
第八条医院设备购置的资金应按照预算程序进行拨付,确保购买资金的合规使用。
第三章监管管理第九条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应设置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调配、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十条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受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
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第十一条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应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履行职责,保护医患信息的安全和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发现的设备故障和隐患,应及时报修和处理。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5篇)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随着医院的发展,作为医疗、科研、教学的医疗设备占医院固定资产的一大部分,对设备的管理、维修和保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减少或杜绝人为损坏,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一组织机构1医院设备管理机构是以主管设备的院长为首,以设备科为主体,包括财务科及各使用科室在内的设备管理体系。
2医院设备归口管理部门为设备科。
设备的使用、日常保养、现场管理为各使用科室。
3财务科、档案室、信息中心配合设备科搞好设备管理工作。
二设备科设备管理职责1设备科是医院设备管理的专业部门。
是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中的规定,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实施医院的设备管理。
2参加医院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审查、设备选型、购置验收、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等前期工作。
3负责医院范围内设备的业务管理。
组织各使用科室建立建全设备台帐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4负责编制落实设备的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组织设备调拨、报废的鉴定及报批工作。
6负责组织编制、审查上报设备的购置、更新计划。
积极推广应用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7必须定期下科室巡回检查设备的使用及完好情况。
____分类建立健全设备台帐明细,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
实现运用网络对设备进行动态和静态管理。
9按规定上报统计报表资料,做好年度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
三使用科室反馈职责1及时向设备科反馈设备维修进展情况及维修后运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认真做好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工作,____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每半年次月____日前____月____日前和____月____日前报送设备科;每月____日前报送设备完好及使用状态报表。
医院仪器放置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医院仪器设备的安全、合理、高效使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仪器设备的放置、使用、维护和管理。
三、仪器设备放置原则1. 根据科室工作需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
2. 仪器设备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维护和清洁。
3. 仪器设备放置区域应保持整洁、有序,防止交叉感染。
4. 仪器设备放置应遵循“五定”原则,即定人、定机、定位、定数、定责。
四、仪器设备放置流程1. 设备科根据科室工作需求,提出仪器设备购置计划。
2. 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设备科进行仪器设备采购。
3. 仪器设备到货后,设备科组织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4. 设备科将仪器设备送至科室,科室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5. 科室负责人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确认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单》。
6. 设备科根据《仪器设备验收单》,将仪器设备信息录入医院设备管理系统。
7. 科室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方法。
五、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1. 科室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2. 每日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3. 每周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查设备性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 每月对仪器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每年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六、仪器设备报废与更新1. 设备使用年限到期或因故障无法修复时,设备科提出报废申请。
2. 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设备科进行报废处理。
3. 更新设备时,设备科按照购置流程进行采购、验收、安装、调试。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科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包括医疗设备、实验设备、办公设备等。
第三条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保仪器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合理使用。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采购与验收第四条仪器设备的采购应根据科室的临床需求、科研任务和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采购制度进行。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采购应经过科室申请、论证、审批等程序,确保采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六条仪器设备的采购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仪器设备到货后,应由科室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采购合同和技术要求。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八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性能。
第十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做好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以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第十一条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报废与更新第十二条仪器设备的报废应经过科室申请、论证、审批等程序,确保报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十三条报废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的更新应根据科室的临床需求、科研任务和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采购制度进行。
第五章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监督第十五条科室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报废等程序和要求。
第十六条医院应加强对科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仪器设备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十七条科室应加强对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医院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医院科室仪器设备是医院进行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加强对医院科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仪器设备管理原则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医院成立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各科室设立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本科室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
2. 科学配置,合理使用。
根据科室的医疗需求和科研任务,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确保设备发挥最大效能。
3. 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定期维护,延长寿命。
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三、仪器设备采购与验收1. 采购申请。
科室根据医疗需求和科研任务,提出仪器设备采购申请,经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审批后,由医院采购部门组织实施。
2. 供应商选择。
医院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资质、产品性能、价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 设备验收。
仪器设备到货后,由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和采购部门共同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采购要求。
四、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1. 使用登记。
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维护保养等信息。
2. 操作培训。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3. 维护保养。
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故障报修。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由管理员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五、仪器设备更新与报废1. 更新评估。
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评估,根据设备性能、使用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进行更新。
2. 报废程序。
对达到报废条件的仪器设备,由科室提出报废申请,经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六、仪器设备档案管理1. 档案内容。
医院设备科管理规章制度

医院设备科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设备科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类医疗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
第三条医院设备科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医院内各类医疗设备的选购、维护、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设备科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医疗设备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
第五条医院设备科设置设备科长,由医院领导任命并直接领导设备科工作。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六条医院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的选购工作,应根据医院病种和规模合理选择医疗设备,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七条医院设备科要对现有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设备科要定期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按时执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九条医院设备科要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日期、检修记录等信息,做到有序管理。
第十条医院设备科要定期进行设备清理和消毒工作,做到设备整洁,并保证患者安全。
第三章设备使用第十一条医院设备科要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确保医疗人员熟练操作设备。
第十二条医院设备科要与临床科室密切合作,随时解决设备使用中的问题,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第十三条医院设备科要尽量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医院设备科要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以备突发情况,保证医疗工作的连续性。
第四章设备安全第十五条医院设备科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十六条医院设备科要保障设备的电气安全,避免发生漏电和火灾等意外事件。
第十七条医院设备科要做好设备保险和保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医院设备科要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机制,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保证患者安全。
第五章知识管理第十九条医院设备科要建立设备知识库,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等,方便技术人员查阅。
第二十条医院设备科要定期开展设备知识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医疗设备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器械使用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医疗设备器械使用管理制度(通用6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疗设备器械使用管理制度(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设备器械使用管理制度1(一)仓库管理1.入库(1)卸货及运输:①外包装检查:对于大型及精密医疗设备在装卸货物前,医院在场人员首先应对货物外包装情况进行认真查看,重点查看外包装有无受撞击痕迹、倒伏痕迹、水浸痕迹和破损,如发现应予以详细记录,并由交货人现场确认。
②货物装卸:对于大型及精密医疗设备卸货时,医院在场人员应严密观察装卸过程,如发现危险行为或情况应及时停止装卸,以防止货物损坏。
③货物运输:货物到院后运输时,医疗设备科在场人员应跟踪院内运输全过程,发现货物有倒伏等危险迹象应及时制止,以防止货物损坏,直至货物安全落位。
(2)开箱及验收:①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物资开箱验收应有供货商、最终用户代表、医院主管工程师和医疗设备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共同在场。
②医院主管工程师和医疗设备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控制开箱现场,严格遵守逐件开箱、逐件清点、逐件登记的原则。
③设备包装箱在验收未结束前严禁移离验收现场,直至全部验收工作结束,且对包装箱进行认真查看后,方由设备科处理。
④设备验收文件需现场由最终用户代表、设备科、采购中心等参加验收人员和供货商验收人员共同签名确认后方可归入档案。
⑤对于随设备的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重要文件,需进行仔细登记,并由保管人在验收文件上签名确认。
(3)入库手续办理设备科仓库保管员根据验收完成文件和发票原件及时办理货物入库手续。
2.出库设备科仓库保管员需在入库手续办理完成后在归定的工作日内,督促使用部门办理固定资产领用手续。
3.库存保管(1)暂存物资保管:对于无法进入医疗设备科仓库的大型精密医疗设备,仓库管理员及固定资产管理员应对其开箱安装前存放场地进行经常查看,防止碰撞、雨淋和水浸。
医院设备管理制度(8篇)

医院设备管理制度(一)各种仪器、设备应设专人负责,做好养护工作,对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操作规程卡、使用记录及养护检修记录。
(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应事先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后,才能开机操作。
凡实习、进修人员等,不得单独操作。
(三)仪器、设备用毕,要及时复原、擦拭干净、保持清洁。
(四)仪器、设备如发生异常,立即停机,及时报请有关科室进行检修,非专职维修人员,不得擅自拆修;如损害严重,应报院方。
医院设备管理制度(二)一、医院的医疗设备、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化学试剂及其它医疗应用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制。
(一)、医院的医疗设备,实行专管共用的原则。
设备科负责全院医疗设备、器械的采购、验收、资料归档及仪器的定期检查、维护,负责仪器消耗品、维修材料的统一采购、供应。
(二)、设备的配置和调配,经院长办公会议决议同意后,由设备科具体办理。
(三)、制定严格的使用制度,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操作培训达标后,方可独立上机操作。
各科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日常维护及常规技术检查。
(四)、医疗设备的申购资料、投标文件、采购合同、验收档案(含____、使用、维修说明书),设备科应按照规范标准归档保存;但采购价格达到____万元设备的申购资料、投标文件、采购合同、验收档案(含____、使用、维修说明书),设备科应提供一套完整的资料,移送医院综合档案室集中保管,确保意外事件发生时的商务资料、技术资料的应急救助性。
(五)、对于赠送、科研合作、临床试用或验证的医疗仪器设备,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经医务部和设备管理委员会审核,经院长批准后执行。
如违反规定自行利用,造成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由使用科室承担全部责任,并且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
二、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医院业务科室根据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按年编报年度设备申购计划,由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备科)汇总后,交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和院长办公会讨论,根据医院年度预算计划形成年度采购预算计划,并由院长审批后执行。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五篇)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为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特做如下规定:一、医疗仪器设备自入院之日起,就应该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坏仪器设备。
医疗仪器设备的____、放置要保证防水,防震,防火,防晒,防盗。
____使用时,有关技术人员必须仔细阅读____使用说明书,认真按说明书____仪器设备,有地线必须仔细____地线,电源,电压都应符合要求。
大型的、精密的(万元以上)设备要有专人保管、操作使用,并制订及执行好各项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记录。
二、医疗设备的具体使用人员需经严格培训,确定其在熟悉设备性能、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机操作。
以保证安全。
使用仪器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进修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单独操作仪器,以防损坏。
三、各室仪器均属贵重精密设备,应妥善保管,认真执行仪器管理制度,注意防尘、防污,定期对仪器保养维修,按时检测,保证运转灵敏正常。
专管共用的医疗设备必须很好的执行使用交班制度,当面清点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四、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仪器。
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设备科派维修人员前去检修。
不得擅自拆卸或冒然检修,否则发生的一切后果自负。
仪器设备维修前,必须仔细询问使用人员故障现象,分析,检查,保证不扩大故障,对不能继续通电试验的故障,严禁再通电试验。
五、未经医院和科室同意,一律不得随意将设备转借他处或他人使用。
六、每天上班前,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不安全因素。
定期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并重点对电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七、注意安全,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在室内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
下班前应关闭仪器开关,门窗加锁,切断电源和水源。
有夜班的检查室,要严格进行交接班。
落实防火,防爆,防潮,防盗制度。
八、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水平等。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二)是指为了保障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使用规范

设备使用环境要求
清洁度要求:设备应放置在清 洁的环境中,避免灰尘、污垢 等杂质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设 备的正常运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湿度要求:设备应在规定的湿度 范围内使用,过高的湿度可能导 致设备内部短路或腐蚀,而过低 的湿度则可能引起静电等问题。
添加标题
电磁环境要求:设备应远离强 电磁干扰源,如电磁炉、高压 线等,以免影响设备的信号接 收和传输。
报废审批: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批,确认设备是否达 到报废标准
设备处置:经审批同意报废后,对设备进行处置,可以采用出售、 转让、报废等方式
处置记录:对处置过程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设备处置风险控制来自设备报废与处置的必要性
设备处置的风险评估
设备处置的流程与规范
设备处置的风险控制措施
报废设备的定义:无法修复或 无使用价值的医疗设备
设备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医学知识,熟悉设备操作原 理和流程
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 维护知识
持有有效的设备操作资格证书
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遵守 操作规程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 安全运行
使用前应了解设备性能及注意 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损 伤
添加标题
维护与保养: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设备故障报修 维修人员现场检测 确定维修方案 维修实施与验收
设备维修流程
设备维修记录管理
记录内容:维修 时间、维修人员 、故障描述、维 修过程及结果
记录目的:便于 追踪设备维修历 史,提高维修效 率
记录方式:纸质 或电子文档,需 妥善保存
报废设备再利用管理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医疗器械设备管理(精选10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篇1)一、装备处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负责全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维护管理工作,发觉问题适时处理。
二、装备处设备维护和修理部维护和修理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适时发觉问题,除去隐患,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各科室医学设备显现故障时,由使用人员适时向设备维护和修理部报修,说明设备所在科室、设备名称、故障现象等情况。
四、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设有专人值班,负责接待日常业务和应付紧急维护和修理任务,值班人员接到报修任务,要做好报修记录并适时通知维护和修理人员到现场维护和修理,对急修设备、抢救设备优先处理,做到随叫随到。
五、维护和修理人员接到维护和修理任务,依据设备故障情况带好维护和修理工具尽快到现场维护和修理,设备修复后,由使用人员验收设备正常工作,填写仪器维护和修理记录单,设备交付科室使用。
六、对现场不能修复的大型、急救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适时逐级上报组长和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负责人,组织人员抢修,需要外修或购置特别配件时,由使用科室填写《科室购置配件、维护和修理申请表》报批执行。
七、对设备常用的零配件、易损件等,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订立配件目录,组织论证、比价后由设备管理科统一采购、入库,依据科室需要按招购置/领用,列入使用科室支出。
八、维护和修理技术人员应对所修理的医学设备做出鉴定,凡属使用科室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妥造成的损坏,要适时上报,按相关规定处理。
九、未经装备处批准,任何人不得维护和修理医院设备,因私自维护和修理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负责。
十、医疗仪器设备因老化或不能修复等原因需报废时,依照医院报废制度执行。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篇2)1、医院全部医疗设备必需建立档案,档案有医院设备科统一建立,并设专人专职管理。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标题: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引言概述:在医院病房中,各种仪器设备是医护人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效管理病房常用仪器设备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仪器设备清单、定期检查维护、规范使用、安全存放和合理配置等方面,详细介绍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
一、仪器设备清单1.1 制定详细清单:对病房内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清点,制定详细清单,包括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时间等信息。
1.2 更新维护记录:定期更新仪器设备清单,记录设备的维护、检修、更换等情况,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1.3 分类管理: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便于查找和使用。
二、定期检查维护2.1 制定检查计划:制定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计划,包括检查频率、内容和责任人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2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消毒、校准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3 及时维修更换:发现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及时进行维修更换,避免影响医疗工作。
三、规范使用3.1 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包括正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等。
3.2 严格操作规程: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3.3 定期考核评估:定期对医护人员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四、安全存放4.1 制定存放标准:制定仪器设备的存放标准,包括存放位置、温度、湿度等要求,防止设备受损。
4.2 定期清理整理:定期对存放仪器设备的环境进行清理整理,保持干净整洁,减少设备受污染的可能。
4.3 安全防护措施:对易损坏或敏感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五、合理配置5.1 根据需求配置:根据病房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5.2 统一采购管理:统一采购管理病房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买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医学仪器设备配备管理制度

医学仪器设备配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医院内医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订立本《医学仪器设备配备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学仪器设备的配备、采购、存放、维护、使用和报废等管理活动。
第二章仪器设备配备管理第三条仪器设备配备原则1.仪器设备的配备应以临床需要和科学合理为原则,符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医院发展需要。
2.配备的仪器设备应具备优良的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和操作性能,且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
第四条配备计划的订立和审核1.每年医院应依据科室需求、医疗发展水平和财务预算情形,订立仪器设备配备计划,并报经医务部门、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2.配备计划应包含仪器设备名称、数量、用途、预算金额等认真信息,并与科室需求相匹配。
第五条采购流程和程序1.采购过程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采购管理制度进行,确保公平、公正、透亮。
2.采购需向市场公开招标,或依法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为采购。
3.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参考市场价、质量、技术等因素订立评估标准和采购合同。
第六条仪器设备验收和入库管理1.仪器设备交付后,科室应进行验收,并与供应商签订验收合格证明。
2.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及时入库,并依照科室使用计划进行调配。
第三章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第七条设备台账的建立和管理1.医院应建立仪器设备台账,记录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采购信息、维护和修理信息等内容,并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
2.台账应包含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使用科室、购买日期、维护周期等认真信息。
第八条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1.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仪器设备,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损坏。
2.定期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3.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维护和修理部门报修,并停止使用,避开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

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管理在医院的病房中,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是医护人员诊治病人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病房常用仪器设备进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病房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
一、设备清单管理1.1 制定设备清单:根据病房的特点和需要,制定详细的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
1.2 定期更新清单:定期检查设备清单,及时更新新增或淘汰的设备,确保清单的准确性。
1.3 设备标识管理:对每个设备进行标识,包括设备编号、使用说明等,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和管理。
二、设备维护保养2.1 制定维护计划:为每种设备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包括定期检查、清洁、维修等内容。
2.2 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意识。
2.3 设备故障处理: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三、设备存放管理3.1 合理存放设备: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频率,合理安排设备的存放位置,确保易取易用。
3.2 设备分类存放:对设备进行分类存放,如按照功能、大小等分类,方便医护人员查找和使用。
3.3 定期清理整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整理,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完好。
四、设备使用管理4.1 设备使用规范:建立设备使用规范,包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确保设备正确使用。
4.2 设备使用记录: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等信息,方便追踪和管理。
4.3 设备使用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五、设备更新管理5.1 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新老旧设备。
5.2 设备性能评估:对设备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功能是否完好、使用效果等,为设备更新提供依据。
5.3 设备采购管理:根据设备更新计划,进行设备采购管理,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对病房常用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质量,还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医疗仪器设备管理规范是医务处为了保障医院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并确保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工具,合理、科学的管理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
以下是医务处制定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一、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设备采购:医务处负责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并根据临床需求、医疗更新技术和财务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
2.设备验收:医务处应建立设备验收标准和程序,并由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具备安全、有效和合格的性能。
二、设备的备案与登记1.设备备案:医务处应建立设备备案制度,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备案,并建立设备档案。
2.设备登记:每台仪器设备应有专门的编号,并在设备登记簿上登记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日期和维修记录等。
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设备使用:医务处应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并组织相关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设备维护:医务处应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记录维修情况。
四、设备的质量控制1.设备质量控制:医务处应建立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包括设备的校准、质量控制样品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指标等。
2.设备质量评价:医务处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仪器设备的精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
五、设备的更新与报废1.设备更新:医务处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等因素,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更新和置换。
2.设备报废:医务处应建立设备报废制度,对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废手续。
六、设备的安全管理1.设备安全管理:医务处应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指南。
2.设备事故处理:医务处应建立设备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报告设备事故,并进行事故分析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护理单元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护理单元仪器设备管理规范一、前言护理单元是医院中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仪器设备的良好管理是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本规范旨在规范护理单元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等管理流程,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购置与验收1.护理单元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由专业人员参与,根据工作需求和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进行选择和采购。
2.护理单元仪器设备购置前,应明确设备的类型、规格、功能等信息,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3.购置的仪器设备应提供有效的产品合格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验收过程中,应重点检查设备的外观、功能和安全性能,并留存相关验收记录和文件。
三、使用与维护1.护理单元仪器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禁止随意更改设备设置和参数,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错误的结果。
2.护理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如清洁、消毒、校准等操作。
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并留存相应的维护记录和文件。
3.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仪器设备,应适时进行保养和检修,以保证其长期的正常运转。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修复或更换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高值仪器设备、药品和易损耗品等应进行专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登记制度。
护理人员使用这些设备和物品时,应按规定进行登记,并做好妥善保管。
四、安全与监测1.护理单元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授权,操作前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对于需要定期监测的仪器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等,应建立监测和报警系统,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分析和及时报告。
3.对于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的仪器设备,如注射泵、输液泵等,应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和维修,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通知制度,确保其安全使用。
4.对于仪器设备的加密密钥、密码等安全信息,应进行保密,并根据需要定期更改加密密钥和密码。
五、台账管理1.护理单元应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台账,记录设备的购置、验收、维护、保养和更换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节、仪器、设备治理组织一览表第二节、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第三节、除颤仪操作规程
第四节、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
第五节、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
第六节、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第七节、血糖仪操作规程
第八节、心电图机操作规程
第九节、平车的操作规程
第十节、轮椅的操作规程
第十一节、层流床的操作规程
第十二节、空气消毒机的操作规程
一、仪器、设备治理组织一览表
二、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一).一般治理制度:
1.护士长对物品、器材全面负责领取、保管、报损,应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2.在护士长指导下,指定专人分管,每天交接、每周核对,每月清点,每一年与保管部门总核对一次,如有不符,应查明缘故。
3.凡因不负责任,违反操作规程损坏医疗器械,应依照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4.掌握各类物品性能,分不保管,及时消毒,注意保养维修,防止生锈、霉烂、虫蛀等现象,提高使用率。
5.借出物品必须有登记手续,经手人签名,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6.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做好移交手续,交接者共同清点签。
(二).器材治理制度
1.医疗器材由总务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证使用,每班认真交接
2.使用医疗器械,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需经清洗、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
3.周密、光电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应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用后经保管者检查性能并签字,各种仪器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二)、病房物品、器材治理制度:
1、仪器定位放置,专人治理,定量存储,每班清点、补充、整理并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签名。
2、仪器要标牌注明:仪器名称、产地、型号、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负责人姓名。
3、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消毒,保持性能良好。
4、了解各种医疗器械的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5、专门抢救仪器,要班班交接有记录,保证各项用物齐全,性能良好,以备随时使用。
6、一般物品要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7、各类物品由护士长指定专人治理,每周核对,每月清点, 每半年或一年与有关科室核对一次,如有不符,查明缘故并登记。
8、借出物品必须有登记手续,经手人签名,重要物品经护士长许可后方可借出。
三、除颤仪操作规程
一、 操作方法
病情: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
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用 物:按需备齐用物 患 者:首先将病人放在硬板
床上,将胸前衣
物解开,移走其他异物:特不是金属
类物品如项链,衣扣等.如心跳、呼
吸骤停,立即行基础生命支持
环境:整洁、安静、光线适宜
打开除颤器:打开除颤器按钮放在监护状态,
连接监护导联。
涂导电糊:在两个电极板上涂
导电糊或裹4-6层盐水纱布,
涂抹均匀。
调节能量:单相除颤仪360J;双相除颤仪每次
固定150J-200J。
安放电极板:双手用力使电极
板紧压皮肤(压力在10-12kg)。
(1)经
胸壁电复律:①心尖心底位:两个电极
分不放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左侧腋前
线第5肋间平剑突水平。
选择按钮并充电:选择按钮置于“非同步”按
下“充电”(charge)按钮,
将除颤器充电到所需水平。
除颤:站离床铺,嘱他人离开床铺。
两拇指同
时按紧电极手柄上的“放电”按钮,放
电除颤,立即移去电极板,立即进行胸
外心脏按压5个循环后通过示波屏观看
病人心电活动,推断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心律,复律失败再进行第二次除颤。
病人:询问患者感受,采
取舒适卧位、按需摇起床支架,针对性
叮嘱病人
用物:妥善清理,归原位
患者: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
舒适卧位,紧密观看并及时记录生命体
征变化
操作效果 :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发觉
和有效的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