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居住流动
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行为变迁及特点_闫凤英
2008年1月Jan.2008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TI AN J I N UNI VERSITY (S OCI A L SCIE NCES )第10卷第1期V ol.10 N o.1 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行为变迁及特点闫凤英1,赵黎明2(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2.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对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社会阶层、居住组织结构、社区类型和社区空间、社区组织行为等居住行为的要素进行了分析。
指出当代我国城市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城市社会组织结构正在或已经从“单位型”向“社区型”转变。
当代城市居民出现了异质性,多类型城市社区并存是当代城市社会的主要特征,我国城市社区正向阶层化发展。
关键词:居住行为主体;居住聚合模式;城市社区;社区空间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339(2008)0120060204 收稿日期:2006209210.作者简介:闫凤英(1967— ),女,博士,副教授.通讯作者:闫凤英,fyan @.一、引 言居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从微观上讲,居住行为是指人们的居住内容,人们对住宅的使用方法及其与生活、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从宏观来看,人类的居住行为是指某时期、某地域、某阶层、某个社会、某个文化圈、某个群体的居住活动的方式和状态的宏观体现,它既包括人类居住的空间特征,又包括人类居住的社会聚合模式和组织形式的选择,表现的是居住行为的群体特征。
人类的宏观居住行为是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聚合关系、婚姻与家庭形态、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1]。
人类居住空间的发展和分化———从最原始的人类栖身场所,到现代社会的住区和城市,是与人类社会关系形态的发展和分化———社会劳动分工、阶级、氏族、宗族、家庭的出现同步的和同构的。
人类居住空间形态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态的物质体现。
而人类在居住空间的行为活动的总和———居住行为也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体现。
社会转型期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特征与政策启示——以乌鲁木齐市二道桥社区为例
总第 9 6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 RES C EARCH GUI DE
No22, 01 . 2 0 Se a .6 i r lNo9
社转期城 少民流 人的留征政启 会 型 大 市 数 族 动 口居 特 与 策 示
以乌鲁木 齐市二道桥社 区为例
早的建于 2 0世纪 3 0年代 , 二道桥社区是典型的少数 民族社
区, 少数 民族人 口比例高达 9 %, 4 流动人 口占总人 口的 3 %。 4
对 该样 本 的 选 择 和 研 究 具 有 典 型 性 , 够 对 中 国西 部 大 城 市 能
少数民族流动人 口管理提供先行经验 。
收 稿 日期 :0 0 0 — 8 2 1— 4 2
家挨户 调研 , 获取 了珍 贵的第一手少数 民族流动人 口资料 。
3 究 方 法 . 研
比例逐 年增加 ,0 9年达到 3 .%。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 20 54 景的 巨大差异 , 少数 民族流 动人 口的一 系列现实 问题 , 如居 住、 职业 、 育等等问题 。 国学者对汉族 流动人 口的研究 比 教 中 较丰富和成熟 , 而针对 大城 市中少数 民族流动人 口的研究相
住面积 ; 业类别 ( 饮 服务业 、 业服务 业 、 输 服务业 、 就 餐 商 运 私营 企 业 主 、 他 ) 月 均 收 入 ( 其 ; 0元 一60元 ,0 元 ~100 0 61 0
元 , 0 10 1元 ~1 5 0 , 0 元 ~2 0 0 元 l 1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0元 , 0 元 以上 ) 20 0 。
民族 流 动人 口约 2 2万 , 流动 总人 口的 2 %。近 年 来 , 个 占 8 这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单选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
A、防御说B、集市说C、私有制说D、地利说正确答案:B2、问答题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推进公共参与(江南博哥)城市行政管理的意义。
正确答案:A、公众参与是城市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B、公众参与是一种新的城市行政管理概念。
C、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城市行政管理的效率。
D、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是保证公众利益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文化背景相适应。
3、名词解释代内流动正确答案: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4、问答题城市生态问题的表现有?正确答案:1)城市人口膨胀2)城市气候特殊化3)城市供水紧张4)城市“热岛现象”普遍5)城市环境污染严重6)城市绿化锐减5、多选城市发展指标的功能有()A、反映规划B、规划管理和调控C、预测D、比较和评价正确答案:A, B, C, D6、问答题建国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正确答案: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阶段;1958-1960年爆发性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6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的高速城市化阶段。
7、问答题简述转型期我国城市代际流动的六大特点?正确答案:(1)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的比率相当高,传统上的“子承父业”有了极大的改变,高达60%~70&的人从事着与父辈不同的职业;(2)城市中流动总趋势呈向上流动,即从事脑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大,而从事体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小;(3)各社会阶层在社会流动上各有其特征;(4)工人阶层的流动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代际间的世袭率很高,而流入率很低;(5)各阶层子代的流动机会是不平等的;(6)流动中出现无序和越轨。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社会学导论单选题: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B)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A.孔德B.涂尔干C.韦伯D.马克思2.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C)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
A.涂尔干B.孔德C.韦伯D.马克思3.帕森斯是(D)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4.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太炎多项选择题:1.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BCD)。
A.孔德B.马克思C.涂尔干D.韦伯2.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学研究可以分为(BD)。
A.定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定量研究D.解释性研究3.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A.问卷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实验法第二章社会化单选题:1.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3.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4.()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多项选择题:1.社会化的机构包括()。
A.家庭B.学校C.工作组织D.大众传媒2.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A.初始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3.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
A.角色中断B.角色认同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4.米德认为自我包括()。
A.本我B.主我C.客我D.超我名词解释:1.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
对城市人才流动现状与策略分析
对城市人才流动现状与策略分析一、城市人才流动现状分析城市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城市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的现象。
在中国,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人才流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那么,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是怎样的呢?1. 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城市人才流向分布不均:大城市吸引力较大,高层次和稀缺人才更倾向于向大城市流动,导致大城市的人才资源更加集中,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才相对匮乏。
(2)人才流动难度较大:在人才的选择和流动中,存在着城市户口、居住证、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一系列制度障碍,使得人才流动的成本和难度较大。
(3)人才流动普遍趋向流出:由于一线城市的房价高昂、生活成本较高、环境压力大等因素,部分人才开始向二线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流动。
(1)人才流向不均衡:大城市人才过剩,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人才匮乏。
(2)人才流动障碍大:户口和居住证等制度限制人才的流动自由。
(3)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除了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
针对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促进人才流动的良性发展。
1. 打破人才流动障碍为了鼓励城市人才的流动,可以逐步放开户口和居住证等制度限制,使得人才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在的城市,从而减少人才流向的不均衡,也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外来人才更有安全感。
2. 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人才的吸引力为了让人才更加均衡地分布在城市中,可以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人才的吸引力,可以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让人才愿意前往这些地区发展。
3. 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也需要考虑人才的流动问题,不仅要注重发展经济,更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留住,可以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等手段,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和稀缺人才。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以社会原子化为分析视角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谈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问题时,多采取“问题取向”的进路,即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展开论述。
关注问题,对于社会建设固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在关注具体“问题”的同时,还要跳出“问题”,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和把握转型期社会建设问题的复杂性,即透过这些问题的表象,观察当下中国社会更为深层次的、更为隐秘的变动。
从此视角出发,笔者认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所暴露出来的显性问题是贫富分化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弱势群体等问题,而躲在问题背后的更为复杂的隐性问题是社会深层次剧烈变化———社会的原子化动向。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表现出来的一个最新动向,关涉到个体、群体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变化,对城乡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社会“原子化”在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性众所周知,社会原子化是社会学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密切关注的经典话题之一。
如果我们把“社会何以可能”作为社会学穷究的最基本的理论命题,那么,学界迄今关于社会原子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此命题而展开的。
在此前的研究中,笔者曾对社会原子化的概念及其一般表现做过一些初步的界定,认为社会原子化不是指一般性的社会关系的疏离,而是指在社会重大转型变迁时期,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的解体或失缺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的社会总体性危机。
[1]出于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限制,社会原子化在不同国家、地区,其表现形态存在着明显差别,其克服社会原子化方式亦存在明显不同。
在理解社会原子化涵义的过程中,最易发生混淆的是“个体化”概念。
在西方社会理论的谱系中,从埃利亚斯、鲍曼到贝克,都曾对个体化理论做过较为全面的阐释,其内涵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框架以及制约条件的社会结构逐步松动,以致失效,个体从诸如阶级、阶层、性别、家庭的结构性束缚力量中相对解放出来。
同时,个体对传统的思想意识和传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与社会流动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与社会流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阶层分化和社会流动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素质、职业选择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也引起了社会的不平等问题。
本文将就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社会流动进行探讨。
一、阶层分化的背景阶层是指社会中具有相对固定地位和居住地区,由共同地位和兴趣产生的一定范围的人群,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地位和收入越来越多地由个人的能力和社会地位决定。
因此,阶层一词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常见描述。
在阶层分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不再是一个“人少地大”的农业社会,而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工业化社会,人们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素质方面的表现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阶层分化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的特征。
因此,各种阶层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相对稳定的地位和特征。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阶层分化是指社会中人们的地位和地位符号有明显的层次分化和人们所拥有的权利和福利也表现出分化。
在中国,人们的阶层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一直被认为是阶层分化的一个主要指标,在中国,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据统计,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6倍以上,城市中最富有的5%人口收入总额已经超过城市总人口收入总额的近三倍。
2、教育、职业和职位在阶级分化过程中,教育、职业和职位是三个主要因素。
在当代中国,教育不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而且越来越成为阶级地位的象征。
在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农村地区和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职业和职位分化也是阶层分化的重要划分标准,在中国,不同职业和职位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3、城市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城市中的聚集效应、物质生活和教育、社会保障等因素早已成为城市人口分层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流动人口现象逐渐凸显,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流动人口,即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跨越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在异地居住一定时间的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的调整,都为流动人口的形成和变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旨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揭示流动人口变动的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参考。
我们将从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化、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居留意愿、社会融入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全面反映我国流动人口现象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
我们也将关注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理解我国流动人口现象提供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视角,为推动流动人口问题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最初的数百万,到如今的数亿,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种流动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
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带来了诸多社会影响。
一方面,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
简述转型期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认同
态 度 。研 究 发 现 ,从 原 有 城 市 居 民 的 角 度 来 看 待 农 民T ,理 解 多于歧视 ,绝大部分 城市居 民认 可农 民_ T 在城市化建 会的人 口流 动的研究 中发现 ,这一地 区的流动人 口进入 目的城市后多是选择 和 同乡居住在一起 ,他 们巾大 多数 的T作 也是为 了给旅居在外 的 同乡人 提供各类 服务 ,但这种社 会组织 方式并没有阻断这些亚洲移 民与非 同乡群体 的交 往。对 目的城 市 社 会 规 则 的接 纳 认 可 并 不 相 悖 与 同 乡 内 部 的认 同 ,反 而 有 助 于他们尽快融入 到新 居丰 十 会 ,找 到身份上 的归 属 ,这一过程 帮 助 外 来 人 口在新 的 环 境 中 尽 快 的稳 定 了 下 来 。 对 亚 洲 地 的这 些 移 民群 体 来 说 ,他 们 背 后 的 文 化 归 属 感 ( 同 乡 会 ) 为 他 们 提 供 了内心 的安全感 ,并存接纳新的社会身份过程中更有竞争力。 国内最早对城市外来 人 口的社会认 同问题进行研究 的是王 春光等学者 。王春光 ( 2 0 0 1 )根据农村 流动人 口出现 的代 际变 化 ,将 那 些 流 动 动机 与 社 会 特 征 均 出现 明 显 区 别 的 二 代 农 民 工 群体命 名为 “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 口” ,这一概念 的提 出的到了很 多 学 者 的认 可 。王 春 光 从 社 会 认 同 的 角 度 调 查 分 析 了新 生 代 农 村流动人 口在城乡融合 的过程 中出现 的问题。通过对 比新 旧两 代农民丁群体在对家 乡与T作城 市间 的归 属感上 的区别 ,发现 新生代农 民工在远离故 土对家 乡产生淡漠情 绪 的同时 ,并 没有 对l T作的城市产生相 应的归属 感。这种社会认 同模糊化 的过程 能不能顺利过渡到一 种超越城 乡的社会认 同 ,还有赖 于我 国城 乡社会结构变迁 的情 况。但如果我 国不能在短 期 内对横 亘在城 乡居 民之间的二元社会结构 进行实质 性的变革 ,那 么他们 的社 会认 同将会向 “ 内卷化” 方向发展 ,也就是 既不认同城市社 区,
中国目前阶层之间流动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中国目前阶层之间流动的障碍及解决方案社会流动是社会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转轨带来了社会各阶层地位的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处于一个重新调整的过程。
而社会结构的核心主要部可以说主要部分就是社会阶层结构。
因此,研究中国目前阶层流动问题也具有了时代的意义。
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而以下提到的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则是从社会流动的纵向与横向来划分的。
其中,垂直流动在中国目前的阶层流动中更加具有意义,它不仅带来个人地位的升降,它的方向,规模与速度也会对社会阶层的流动带来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认为垂直流动是当今社会流动的重点。
虽然目前我国社会流动整体上呈结构性规模流动和垂直性向上流动,但是中国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还不合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要求还不相适应。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还存在一些障碍,我认为这些障碍具体可以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来加以分析。
客观方面。
第一,国家制度。
虽然中国在建国之后,传统的世袭性身分制度已不存在,但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进行了二元分割,这种制度具有极大的封闭性,使区域之间居民的户口有较强的固定性与封闭性,限制了城乡之间的社会流动,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
户籍制度也必然性的造成了城乡隔离的情况发生,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平稳的发展。
其次,教育是促进低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尤其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技术能力成为实际权力的一个条件,教育则成为获得技术的手段。
无论功能论与冲突论之间的观点如何碰撞,教育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而目前中国教育的不公平性也阻碍了阶层流动。
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使得本来就处于社会低层次人失去了向上流动的途径。
而中国教育的阶层差距有日渐扩大之势,阶层差距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已开始,贯穿小学、中学和高中,最后集中表现于高等教育阶段。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造成了社会阶层流动的障碍。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模式——以上海、浙江、福建的调查为例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模式——以上海、浙江、福建的调查为例杨舸【摘要】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家庭结构和居住模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本文从社会转型出发构建的研究框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思想观念和生命历程,思想观念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互相制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代际居住模式.本文利用“家庭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思想观念转变对当前中国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安排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正发生显著变化:核心家庭比例下降;直系家庭、单人家庭、空巢家庭比例提升.从代际居住模式来看,传统性使得父母依然倾向于跟儿子居住,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变远;现代性(都市化生活和受更高教育)又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居住距离远离;父代和子代的需求使得不同生命阶段的代际居住距离缩小.总体来说,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模式的变迁使得家庭功能减少,家庭养老正因此面临着危机.【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7(039)002【总页数】13页(P5-17)【关键词】家庭结构;居住模式;社会转型【作者】杨舸【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4.24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社会转型,社会由传统向现代、从农业向工业、从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变迁和发展。
社会转型本身就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由此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的深刻变化。
家庭的规模、结构和居住方式随之发生转变,可能会削弱传统的抚育、赡养等家庭功能。
学者们多利用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研究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
研究表明,我国家庭户规模正显著缩小,1990年之前是由于生育子女数量的下降,1990年之后则更多由于迁移流动及生活方式变化使得主干家庭变少。
[1]近十年的数据表明,核心家庭是家庭形式的主导,但比例下降;夫妇家庭、隔代家庭比例增幅较大;单人户比例显著上升;直系家庭比例相对稳定,略有增加;主干家庭比例下降,联合家庭近于消失。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转型路径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转型路径研究一、引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那时起,城市人口比例逐步上升,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阶段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转型路径。
二、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村移民,这些农村移民涌向城市,希望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尽管城市化进程缓慢,但可以看到城市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形成。
2. 第二阶段(1980年代至2000年代)在1980年代至2000年代间,中国的城市化增长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速,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城市化改革的推动。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城市化率从约20%上升到50%左右。
这使得大批人移居到城市,这些城市所承载的人口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3. 第三阶段(2000年代至今)在2000年代至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的城市化增长更加快速,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攀升。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转向了更多关注城市功能的发展,更广泛的城市建设计划覆盖了全国城镇面积。
三、中国城市化的转型路径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因此,在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采取合适的策略至关重要。
1.加强规划规划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在于体现出计划和管理的作用。
政府应该开展更加细致和全面的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规划工作,来引导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数量。
2.注重环保城市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但同样在城市化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上也有不可退缩的责任。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借鉴国际经验,并对中国的人口迁移现象提出启示。
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迁移的内在动力和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回顾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和动力机制。
我们将关注当前人口迁移的新趋势,如城乡迁移、区域迁移等,并探讨其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
本文还将对国际人口迁移的经验进行总结,特别是那些在人口迁移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国家和地区。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异同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本文将结合中国实际,提出针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启示和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促进人口迁移的有序、合理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历经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期的定居模式,到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性增强,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迁移多因自然灾害、战乱等被迫性因素引起,迁移规模相对较小,且多为短距离、临时性的迁移。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移流动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以农村向城市、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为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的动因也日趋多元化,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居住等各方面的因素。
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一、城市人才流动的概述城市人才流动是指劳动力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城市人才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城市人才流动起源于古代的人口迁徙,如民族迁徙、占领新土地等;但这种流动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变,人才流动也随之改变,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城市人才流动涉及许多领域,如教育、科技、文化、医疗、营销和管理等。
城市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有其特殊性,需要将城市人才流动与城市家庭、社会、经济和人口流动等方面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研究视角。
二、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分析1.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是城市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教育程度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人口机构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以年龄结构为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城市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渐增多,这也导致了部分城市知识型人才的流动,他们选择了更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城市居住。
2.经济结构和就业机会的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机会是促进城市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等吸引了许多人才在城市就业和生活。
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一些重点地区的企业也逐渐开始注重对人才的吸引和留住。
对于一些发达城市的人才,更能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户籍制度的限制户籍制度是限制城市人才流动的重要制度之一。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一种城乡二元体制,在城市的人口流入面前,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限制依然很大。
许多有能力的人才在追寻自己事业发展的同时,却要抑制自己参与城市流动的渴望,因为这可能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城市人才流动的趋势分析1.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城市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更多的人才涌向城市,这需要吸引异地人才来到城市,为城市的进步和开发做出贡献。
2.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人才流动带来了更方便快捷的途径。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风险防范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风险防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化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就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问题城镇化进程过程中,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服务行业的主力军。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仍然严重。
首先,农民工工资低、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其次,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最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于户口限制等原因,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中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
为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
同时,应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
此外,应推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减少城乡教育差距。
二、城市贫困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贫困问题一直存在。
由于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劳动力失去了工作岗位,失去了收入来源,陷入贫困。
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更加容易受到贫困困扰。
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综合施策。
首先,应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提供技能培训和岗位机会,帮助贫困人口自力更生。
其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最后,推动教育公平,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降低他们接受教育的门槛。
三、城市环境问题城镇化进程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噪音扰民等。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这些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
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环境。
首先,加强环境管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其次,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支持。
最后,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四、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管理和服务难度也在增加。
城市和农村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
城市和农村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城市和农村的社会转型和变革也越来越显著。
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中,也能够看出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城市人口增长与农业人口结构转变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上升。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大量的人员流入城市,新的职业类型也不断增加,城市服务业不断壮大,人们也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同时,农村人口的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农村劳动力逐渐外出打工或者进入城市就业,甚至有不愿意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
这个过程表现出来的,就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不均衡,而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二、城市与农村的社会分层实际上,从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角度来看,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水平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城市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相应的商品和服务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中,也存在着收入高低不同、职业差异等不同因素导致的社会分层现象,城市的阶层分化也相应地愈发明显。
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失,城乡居民在生活中的差距仍然存在,而针对这一点,政府也在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村人口的教育,以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城市与农村文化特点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现代化的进程,城市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城市文化在生活节奏、娱乐方式、观念习惯等方面有很明显的特点,而民俗、民风、民间文化等方面地灵人杰的农村文化则逐渐被忽略。
此外,当代城市文化的色彩越来越年轻化,趋向消费狂热,而农村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不少农村文化形态和生活艺术,尤其是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习俗和文化,正在逐渐受到重视和发扬光大。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关系转型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关系转型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房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对于住房的需求和期望不再只是简单的功能需求,而是逐步转向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和期望。
这一现象说明了住房关系的转型,以及住房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住房关系转型的背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人口的迁移,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需要大量住房去满足需求。
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和期望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住房不再只是简单的功能需求,而是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多元化需求。
人们对住房的期望更多是希望具有社交和生活价值。
二、住房关系转型的特征与表现在这种转型中,住房向多元化需求的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方式多样化的需求。
如下所列举的表现方式:1. 住房尺寸逐渐增大相较于过去的住房,现代住房的尺寸逐渐增大。
在人们的需求中,宽敞、通风、采光良好的住房更得到青睐。
2. 住房装修风格日趋个性化随着住房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住房装修风格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尤其在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中,对于住房的装修风格要求更加个性化。
3. 多元化住房类型的出现现代住房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公寓、别墅、联排别墅等。
这种趋势上满足了人们对住房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4. 社交需求的增加现代人的社交需求日益增高,对此住房需求也随之改变。
如公寓式住房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越来越倡导多种社交方式、多种生活方式。
三、住房关系转型的原因住房关系转型的原因在于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水平和品质也日益提高。
面对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住房不再只是簇新的硬件需求,如它的功能性,而是越来越多的考虑软性需求,如住房对于社交、生活方式的影响等。
此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是住房关系转型的原因之一。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人口和资源的流动,打造了更多的社交和文化资源。
社会发展与城市变化
社会发展与城市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变化成为了一个常态。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演变和转型,而城市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兴旺,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社会的发展成果。
首先,城市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发展任务。
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动,还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和资源集聚。
这使得城市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了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次,城市的变化还体现在社会结构的变迁上。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社会群体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城市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有的富足,有的贫穷;有的受教育程度高,有的受教育程度低;有的从事高级职业,有的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职业。
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社会资源和劳动力。
此外,城市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环境的改善。
城市的发展使得环境问题逐渐凸显,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环境的改善。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地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建设城市绿地和公园,改善空气和水质。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城市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城市交通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
城市交通的不便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其次是城市的居住问题。
随着人口的密集和土地资源的有限,城市的房价不断攀升,使得居民的居住压力加大。
尤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房价的高涨让很多居民难以承受。
此外,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空气和水质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城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的规划能力和管理水平。
迁徙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迁徙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迁徙是人类社会中常见的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需求和动机不断变化,导致他们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迁徙到其他地方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
迁徙不仅涉及到个体的选择和行动,还与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首先,迁徙可以导致社会的人口结构变化。
人口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动会对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随着人们的迁徙,一些地区的人口会逐渐增加,而其他地区则可能面临人口减少的问题。
人口的不均衡分布会引发资源和社会福利的不均等,进而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中国,随着人们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徙,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而城市地区的人口则快速增长。
这种人口流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对城乡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冲击。
其次,迁徙也会改变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当人们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时,他们会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这样的文化迁移会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产生新的文化认同和互动。
例如,随着国际移民的增加,西方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加。
新移民带来了他们独特的文化特点,导致社会文化出现了多样性和交流的趋势。
这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新的动力。
此外,迁徙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当人们迁徙到其他地方时,他们通常会带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
这种人力资源的流动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对特定领域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例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吸引外国人才来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这些移民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并为当地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迁徙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大规模迁徙的情况下,人们可能面临就业、住房和社会适应等问题。
迁徙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结构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迁徙导致城市贫困化、社会不稳定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对城市人才流动现状分析
对城市人才流动现状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
城市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城市人才流动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城市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向。
但是城市人才流动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城市人才流动的现状城市人才流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不同城市之间以及不同领域之间。
据统计,中国的城市化率在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已经占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而城市人才的流动率也随之不断增长。
一方面,受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影响,城市人才流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高端人才聚集。
各个领域的高级人才更愿意到具有更好发展前景的城市发展,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2.人才流动逐渐年轻化。
随着新生代人才的逐渐成长和老一代人才的逐渐离退,城市人才流动的年轻化趋势不可逆转。
3.职业多元化。
城市中的职业类型和领域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意味着人才流动也会更加多元化。
另一方面,城市人才流动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流动成本较高。
人才在城市间流动需要承担大量的成本,如社会环境适应、房屋租赁、医疗等问题都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
2.流动缺乏保障。
现实中许多城市还没有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如就业保障、社会保险等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给人才流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人才流动不稳定。
某些因素如就业机会等的变化会影响人才流动的选择方向和稳定性,这也给城市经济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二、影响城市人才流动的因素城市人才流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人才自身的素质、成长空间、城市环境、政策体系等。
其中城市环境和政策体系对于城市人才流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1.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影响人才流动的“软实力”之一,城市环境包括城市交通、环境污染、房价、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对于人才流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是不可忽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
注:均为18岁及以上的户主
影响居住流动的因素(三):住房因素
住房权属:租住房的流动频率较高这一假设因不同阶段 而异。
住房区位:新区的流动率高,反映的是城市空间增长对 居住流动空间的影响。
离散时间对数比率模型
自变量列表
年龄或年龄分组(17岁以 个人家庭生 下,18-29岁、30-39岁、 命周期特征 40-49岁、50-59岁、60岁 变量 及上)、婚姻状况(发生 变化或未发生)、换或未发生) 社会变迁特 征变量 再分配体制 内外户主的 社会地位和 收入特征变 量 年份
年份
影响居住流动的因素(一):个人因素
家庭生命周期因素:年龄和婚姻 文化程度:对职位和收入的影响,间接作用于居 住流动。
政治资本:拥有住房资源控制和分配的优势。
收入:其影响在住房市场化阶段开始显现。
影响居住流动的因素(二):结构性因素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及 其产生的阶段性效应
试点阶段 全面推进阶段 完全市场化阶段 平均
再分配体制内的住房:单位住房和直管公房 再分配体制外的住房:商品房、特殊商品房和自建住房
城市空间扩展对居住流动的影响 家庭结构变化对居住流动的影响 住房物质条件与社区环境对居住流动的影响。
谢谢!
个人职业流动在中国城市中也是影响居住 流动的重要因素。 寻求住房权属的变化在中国城市中对居住 流动的影响意义出现重大变化。 上升社会流动促进了居住流动的发生,社 会阶层高的居住流动率较高。
尚需继续观察和澄清的问题
再分配体制内外差异与住房市场分割对居住流动 的影响,及拥有不同类型住房家庭的迁移行为。
主要研究资料
香港浸合大学地理系与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2001 年在广州进行的“市场化下住宅搬迁与城市重构” 的调 查。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PPS)在广州老八区中确定了 31条街道中的60个居委会,历时三个月时间入户调查了 1500户居民。
问卷内容包括:住户基本情况、户主1980年至调查时的工 作简历、现居所和社区一般状况、对现居所的满意程度及 社区关系、户主1980年至调查时的居住简历、居住意向。 数据资料主要为纵贯数据(longitudinal data)。这种数据 资源是随时间变化(time-varying)的动态变量,也即是跨 时段观察到的变量,适用于分析时间顺序上的因果联系。
分阶段模型试图发现社会经济变革的不同阶段影响居住流动要素 的差别,改革主要波及在业人口,因此所选用的样本都是各阶段中年 龄在18岁及其以上的人群。自变量中取消了年份变量,因此分步纳入 计算减少为四步,纳入的顺序与总模型相同。
模型运算结果
总模型1 : 1980年至2001年8月间发生的居住流动(使用年龄变量) 五类变量中,对居住流动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家 庭生命周期因素、社会经济变革因素、个人工作变化、个 人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和住房特征因素。 婚姻状况的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年龄。 社会经济变革因素非常重要,其中表示住房改革深入阶段 和住房市场化阶段的年份中居住流动发生比率非常高。 工作单位的变化也是促使居住流动的显著因素之一。 受教育程度越高,居住流动发生比率越高;共产党员身份 有助于流动机会的获得;社会阶层变动对居住流动的影响 完全不显著。 自置抑制了住户的流动。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居住流动
——以广州为例
易峥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研究背景
居民在城市内部迁移,是一种空间调整过程,其结果会导 致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重构.因此居住流动研究有助于加 强对城市空间结构变迁过程的认识。 经过二十多年渐近而曲折的住房改革和住房市场发展,在 市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居民的迁移 行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目前居住流动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成果主要是以西方 市场化国家为背景,但这些理论或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发 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居住流动, 针对这些国家的居住流动研究尚不多见。
研究采用离散时间对数比例模型( Discrete-time logit model ),考察住户在1980至2001年间居住流动发生机率, 及什么样的住户特征、住房特征及社会经济环境引起居住 流动 。 运用离散时间对数比例模型的关键在于将原始数据转换为 人年数据(person-year data),即每人在每年对应每一个 变量都有一个值。
住房改革深入阶段模型: 1992年至1997年间发生的居住流动(18岁及以上年龄的户主)
四类变量中,对居住流动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生 命周期因素、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个人工作变化和住房特 征因素,其中住房特征因素的作用不显著。 影响力最大的仍是婚姻变化因素 。 年龄组整体对居住流动的影响虽然仍为显著,但各年龄组对居 住流动的单独影响均为不显著。发生比最高的变为40岁组的人 群,其次为30岁组,20岁组最低 。 工作单位的转换对居住流动的影响依然显著,但对居住流动的 影响力下降。 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对居住流动的作用比上一阶段明显加强。 文化程度和政治资本对居住流动的影响都变得显著。 住房自有的影响方向发生逆转,变为显著促进居住流动。
居住流动率
年均居住流动率
12
10
9.7 8.9 8.3 7.7 6.9 6.2 5.1 6.5 6.2
流动率(%)
8
6
4.3 3.3 3.5 2.9 4.4 3.6 3.9 4.3
5.8
4
2.5 1.2
2
0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居委会样本的分布
0
5
10 Km
研究方法
事件史分析方法(event-history analysis)是专门 针对纵贯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假设个人生命历 程( Life Course )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要事 件组成,同时,这些重要事件与其时的经济社会 背景相联系。 运用该方法可以将住户社会人口特征、社会结构 性变迁以及住房本身的特征结合起来考虑。既可 以更准确地考察某个变量或某组变量的影响程度, 又可以考察社会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如社会阶层 重新分化、社会流动、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 经济政策等的作用。
住房全面市场化阶段模型: 1998年至2001年间发生的居住流动(18岁及以上年龄的户主)
四类变量中,对居住流动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生 命周期因素、个人工作变化、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和住房特 征因素,其中住房特征因素的作用不显著。 影响力最大的仍是婚姻变化因素 。 年龄组整体对居住流动的影响虽然仍为显著,但各年龄组对居 住流动的单独影响均为不显著。发生比最高的变为20岁组的人 群,而后随年龄升高而下降 。 工作单位的转换对居住流动的影响显著。 文化程度的影响力加强,上升社会流动对居住流动出现显著影 响,政治资本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研究结论:关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居住流动的影响
因素
家庭生命周期影响最显著,但由此产生的 居住流动并不完全体现个人需求,而隐含 着住房分配制度的影响。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突出。住房政策、房地 产业和住房市场发展的影响最显著,而且 呈现出阶段性效应。 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及变化的影响逐步显现 出来。
离散时间对数比率模型
总模型: 模型1:1980年至2001年8月间发生的居住流动(使用年龄变量) 模型2:1980年至2001年8月间发生的居住流动(使用年龄分组变量)
分阶段模型: 模型3:1980年至1991年间发生的居住流动(18岁及以上年龄的户主) 模型4:1992年至1997年间发生的居住流动(18岁及以上年龄的户主) 模型5:1998年至2001年8月间发生的居住流动(18岁及以上年龄的户主)
变量说明
因变量:每人每年的 居住流动情况,1代 表发生了居住流动, 0代表未发生居住流 动。 自变量分为五类,为 了体现不同类型自变 量对居住流动的影响 程度及差异,在计算 中采取分步分类纳入 自变量的方法。
政治资本(是否共产党 员)、文化程度(小学及 以下、初中、高中、大专 及以上)、社会流动状况 (水平流动、上升流动和 下降流动) 居住流动发生区位(内城 住房特征变 和近郊区)、住房权属 量 (租住或自置)
研究目标
研究中国城市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非稳 定的状态下,影响居住流动的因素。
建立个人或家庭居住迁移行为与社会经济变迁 的联系,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出发,探索居住 流动的特征。
研究范围
本文研究的地域范围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州市区 (老八区),不包括2000年后新增的番禺区和花 都区。这样的范围符合考察城市内部居住流动的 需求。 研究的时间范围是从1980年至2001年8月,基本涵 盖了改革开放至今的主要时段,既可以充分展现 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居住流动的影响,还可 以包含每位受访者2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与居住流 动相关的重要事件。
居住流动率
1978年至1991年:住房制度 改革探索试点阶段 1992年至1997年:公有住房 改革全面推进阶段 1998年至今: 取消福利分 房、住房完全市场化阶段
5
7.2 7.5
6.2
注:均为18岁及以上的户主
影响居住流动的因素(二):结构性因素
社会结构变迁及社会流动
居住流动率 上升社会流动 下降社会流动 水平社会流动 6.5
总模型2: 1980年至2001年8月间发生的居住流动(使用年龄分组变量)
改变年龄变量的表达方式之后,五类变量的作用及单个变 量的影响方向和显著度与总模型1一样。
年龄组变量整体对居住流动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具体到 每个年龄组,基本上是随着变量纳入的增加,显著度下降, 到完全模型时,单个年龄组无一显著。 年龄分组研究的结果发现居住流动发生比最高的是30至 39岁年龄组,其次为40-49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