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总结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较为复杂和繁琐的一类实验,它涉及到的实验类型和实验方法较多,而且每一种实验类型和实验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操作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原理,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并准备好相应的实验用品。
要对实验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菌种和培养基,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菌种保藏: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之前,需要对菌种进行保藏。
保藏方法应根据菌种的性质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常用的保藏方法有甘油管藏法、沙土管藏法、液体石蜡法等。
保藏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和防止菌种变异。
2、培养基的制备: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注意根据菌种的营养需求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同时,要注意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性。
3、接种与培养:在接种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防止杂菌污染。
接种时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量,并注意对菌种进行纯化处理。
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4、观察与记录: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形态特征、生化反应等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解释非常重要。
5、数据分析与总结:在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
数据分析可以借助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如SPSS、Excel等。
总结时需要注意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实验后的整理与思考完成微生物学实验后,需要对实验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对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整理和存放。
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它有哪些特点?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6.简述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2章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孢?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孢的抗逆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举例说明细菌的属名和种名。
8.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9.试根据细菌和古生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泛。
10.细菌(狭义)、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6.试比较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8.试述真菌的孢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标准答案及知识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一.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是分析其原因。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成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美蓝浓度高了,代谢不太活跃的活细胞也会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多,活细胞较少;反之,则代谢微弱的细胞也能还原美蓝,不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少,活细胞较多。
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
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
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
2. 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
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
3. 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能。
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4.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适应注意什么问题?a 杀死细菌并使菌体黏附与玻片上;b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三.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镜检时,如何区分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微生物理论思考题总结河南科技大学
微生物学思考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病毒:病毒是在活细胞内增殖、遗传和变异的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目前已知的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2.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的细胞核和胞浆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称为包涵体3.噬菌斑;在涂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的噬菌体反复侵染和裂解大量细胞后,在菌苔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边缘的透明区域4.病毒粒子:成熟的或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5.主动运输: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浓度低于细胞外若干倍时,这些营养物质在能量的作用下通过逆浓度梯度向细胞内运送的过程6.基因转位:由复杂运输酶系统参与的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种特殊主动运送方式7.复制周期:在寄主活细胞中,以自身核酸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病毒核酸、蛋白质等成分,然后在寄主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装配成许多新的、成熟的病毒体,再以裂解宿主细胞、出芽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又开始另一个感染周期,这整个过程称为复制周期。
8.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并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细胞变形、坏死、破裂等,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
9.合胞体: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膜溶解,若干个细胞融合入形成具有多个核的大融合细胞10.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一种细胞时,可能产生一种病毒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现象是由于前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产生了干扰素】11.干扰素:脊椎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增殖的蛋白质,当释放到细胞外时,具有保护其他未感染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
12.种:微生物分类上的一个基本分类单位。
是一大群表型特征(形态和生理方面)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13.亚种: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形状,而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亚种14.型:当同种或同亚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15.菌株;一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最新微生物思考题总结
微生物思考题总结1.微生物:是一切体形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2. 种(species):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3. 菌株(strain): 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4. 微生物分类:原核生物:真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5. 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什么要用染色法,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几种?一般微生物菌体小且无色透明,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体液及结构的折光率与其背景相差很小,因此用压法或悬滴法进行观察时,只能看到其大体形态和运动情况,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致形态和主要结构,一般都需要对他们染色,从而借助颜色的反衬作用提高观察样品不同部位的反差。
细菌染色法:活菌:用没蓝或TTC等做活菌染色死菌:1 负染色(背景着色法)【荚膜染色】2 正染色:简单染色法(形态)和鉴别染色法(结构)(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7. 原生质体:通过溶菌酶去除细胞壁或使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而得到的仅有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8. 球状体:还残留着部分细胞壁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9. L型细菌: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10. 支原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后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11.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地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被称糖被12. 芽孢:某些细菌在某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13.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边形成一个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称伴胞晶体。
14. 菌落: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带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微生物学思考题总结
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成哪些特化构造?
2)非异性胞:如时间分隔、过氧化物酶和SOD除去有毒过氧化合物
豆科植物根瘤菌:
类菌体周膜上的豆血红蛋白能够充当“缓冲剂”,是游离O2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上
微生物代谢调节的特点及在发酵工业的意义
特点:
可塑性强
精确
代谢调节能力强
高效
方式多样
应用:
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1)赖氨酸发酵
2)肌苷酸(IMP)生产
还原后的中间代谢物(乙醇,乳酸等)
产能机制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产能效率
高
中
低
比较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
耦联
与呼吸链的递氢和受氢过程耦联
通过电子传递系统
质子动势
氧化过程产生质子动势
光能产生的质子动势
合成ATP过程
ATP合酶将ADP磷酸化
底物变化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酶将高能磷酸集团转移到ADP合成ATP
第一章
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生物间的主要差别。(集中在细胞膜上)
比较项目
古生菌
细菌
亲水头与疏水尾连接
醚键
酯键
疏水尾成分
异戊二烯重复单位
脂肪酸
单分子层膜
存在
《微生物学》:03病毒阶段性复习思考题整理
③-RNA病毒通过转录酶转录出+mRNA,+mRNA翻译出蛋白质;同时-RNA复制出±RNA,它再复制出-RNA。
六、试以E.coli T偶数噬菌体为例,图示并简述复合对称病毒的典型构造,并指 出其各部分的 特点和功能。*
七、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八、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几?**
九、试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一十、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一十一、试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10)翻译子代结构蛋白和酶蛋白;
(11)合成的酶蛋白参与逆转录;
(12)子代病毒体形成;
(13)子代病毒获包膜并释放
DNA和RNA病毒各采用不同的策略,DNA病毒策略和噬菌体的基本相同;RNA病毒采用四种不同的策略:
①+RNA病毒直接自己翻译出蛋白质(该蛋白质行使特定功能,它的加工修饰由宿主和病毒编码的酶进行切割),它同时复制出±RNA,然后该±RNA复制出+RNA。
一十、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试验曲线。
分为三个大期即潜伏期、裂解期(上升期)和平稳期。而潜伏期又可分为隐晦期(隐蔽期)和胞内累积期。
潜伏期之隐晦期:宿主不含有任何完整的具有侵染性的毒粒,此时正在进行噬菌体核酸复制和蛋白质衣壳的合成;
潜伏期之胞内累积期:有侵染性的毒粒增加,但是不裂解出胞。
(2)病毒进入细胞,去包膜;
(3)脱衣壳;
(4)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由病毒逆转录酶作用逆转录合成cDNA,形成中间体;
微生物相关的教学方法总结及反思
微生物相关的教学方法总结及反思微生物相关的教学方法总结及反思2023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微生物学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微生物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微生物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总结微生物相关的教学方法,反思传统教学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一、教学方法总结1. 视频教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频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喜爱。
视频教学使用语音、文字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讲解微生物基本原理,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掌握微生物学习内容。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现实中的微生物,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学特点,从而使学习更加生动深入。
3. 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是将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索性。
教学内容可以设置问答、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二、传统教学的不足1. 教师注重表述,学生被动学习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地位和权威性,教师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 缺乏生动的案例传统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生动的实例和案例,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记忆强度。
3. 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思维启发性的引导,使得学生对微生物的理解程度较浅,无法掌握微生物学习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三、改进方案1. 强调互动教学针对传统教学的不足,我们应该加强互动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教师可以将讲解微生物基本原理的内容转化为提问或者游戏形式,从而使学生更加活跃,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性。
2. 注重案例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加入生动的案例或实例,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解决有趣的微生物学相关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微生物学课程思考题
微生物学课程思考题《微生物学》课程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5. 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建议将一些具体事例延伸成为展板制作的题目)6.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7.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请不要简单罗列二个人的工作,而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及意义进行评论)第一章1.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井简要说明其异同。
2.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G+和G-细茵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3.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4.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间解释芽袍耐热机制的?5.裂异形胞原体与始体.类支原体,浚酶体袍囊,磁小体。
第二章1.试解释菌物、真菌、酵母茵、霉菌和章菌。
2.试简介菌丝、茵丝体、菌丝球、真酵母、假酵母、芽痕、蒂痕、真菌丝、假菌丝等名词。
3.霉菌的营养菌丝恻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构造?4.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胞子的特点。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第三章1.什么是真病毒?什么是亚病毒?2.病毒的一般太小如何?试图示病毒的典型构造。
3.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每种对称又有几类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4.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5.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6.试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第四章1.什么叫能源?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2.什么叫生长因子?它包括哪几类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有哪几类?试举例加以说明。
3.什么叫水活度(a)?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间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实践w和日常生活有何意义?4.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中的原理。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总结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总结1、病毒感染是怎样传播的?病毒通过哪些途径进入机体?与细菌比较,病毒感染的传播有哪些特点?2、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有何直接影响?3、病毒感染的结局呈现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4、干扰素有何生物学活性?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有何特点?5、名词解释:IFN,slow virus infection(delay infection),persistentviral infection, latent infection6、名词解释:cytopathic effect(CPE) ; hemadsorption(Had)plaque assay; TCID50 ;7、分离病毒标本和作血清学诊断标本各有何要求?8、常用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应用?9、病毒在组织细胞中增殖的指标是什么?10、病毒性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11、简述病毒的主要特点12、简述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功能13、试述病毒的增殖过程及其主要特点14、名词解释:virus;virion;abortive infection; defective virus ;DIP ; viral interference; satallites ; viroid15、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血清学鉴定与诊断)16、简述病原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原则17、正常菌群(normal flora)生物拮抗(Antagonism)条件致病菌(conditional pathogen)菌血症(bacteremia)毒力(virulence)侵袭力(invasiveness)18、试比较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19、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20、正常菌群的特点及生理作用21、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及其特点22、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获得耐药性(Acquiredresistance)钝化酶(modified enzyme)23、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24、简述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微生物周长林课后思考题
微生物周长林课后思考题
1. 什么是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
- 分解有机物:微生物可以分解死亡生物体和有机物质,使其变成可被其他生物再次利用的养分。
- 生产氧气:光合作用中的蓝细菌和绿色植物可以通过产生氧气来支撑生命的存在。
- 控制疾病:某些微生物可以对抗病原微生物,起到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
- 生产食品:许多食品如酸奶、豆腐等都是由微生物发酵制成的。
2. 为什么微生物对我们的生存和健康如此重要?
微生物对我们的生存和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 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食物,并且提供营养物质。
- 维持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需要微生物的参与才能正常运作,微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防止某些疾病。
- 支持心理健康:肠道内的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精神健康。
- 制造药物:许多药物如抗生素、免疫增强剂等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
3. 微生物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微生物对环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 分解有机物:微生物可以分解死亡生物体和有机物质,使其变成可被其他生物再次利用的养分。
- 形成土壤:微生物在岩石和植物残渣上生长,有助于形成土壤,并且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 保持水质:一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污染物,净化水质。
- 影响气候:海洋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控制地球的气候。
微生物部分思考题
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
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culture plate)的简称,它是指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平皿。
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
固体培养基是用琼脂或其他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
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
这种由Koch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
常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2、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method)3、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 method)4、稀释摇管法(dilutlon shake culture method)此外还有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通常采用的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化法是稀释法。
接种物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顺序稀释,以得到高度稀释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
如果经稀释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生长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纯培养物。
如果经稀释后的试管中有微生物生长的比例提高了,得到纯培养物的概率就会急剧下降。
因此,采用稀释法进行液体分离,必须在同一个稀释度的许多平行试管中,大多数(一般应超过95%)表现为不生长。
单细胞(孢子)分离:采取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单细胞分离法的难度与细胞或个体的大小成反比。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种,菌株、品系、克隆,菌落,菌苔。
2、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3、微生物共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微生物分类学有哪3项具体任务?试加以简述。
5、种以上的分类单元分几级?6、何谓三域学说?7、何谓(G+C)mol% 值?它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有何应用?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名词解释:原核生物,细菌,缼壁细菌,原生质体,芽孢,伴孢晶体,放线菌,2、细菌的基本有哪些?3、图示细菌细胞构造。
4、试比较G+和G-细菌细胞壁的异同。
5、简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6、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的耐热机制的?7、简述链霉菌形态构造特点。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名词解释: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生活史,霉菌,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子实体,2、简述真菌的特点。
3、简述酵母菌的特点。
4、图示酵母菌细胞构造,并指出其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5、简述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图示酿酒酵母的生活史并说明各阶段的特点。
6、霉菌的有性和无性孢子主要有哪些?7、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8、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13、什么叫锁状联合?其生理意义如何?14、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结构?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1、名词解释:病毒,真病毒,亚病毒,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菌,溶原性。
2、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体制?每种对称又有几类特殊外形?3、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4、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1、名词解释:自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营养,营养物,C/N,氨基酸自养型生物,氨基酸异养型生物,生长因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培养基。
2、指出四大类微生物的最适生长pH范围及常用的培养基名称。
微生物思考题总结
微⽣物思考题总结0⼀绪论1、什么是微⽣物?微⽣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物的总称。
通常指直径⼩于或等于0.1毫⽶的⽣物。
2、包括那些类群?⾸先分为⾮细胞结构⽣物(即病毒界)和具有细胞结构⽣物。
后者⼜细分为原核细胞⽣物和真核细胞⽣物。
后者分为真核原⽣和真菌(霉菌,酵母菌)。
3、微⽣物具有哪些⽣物学特性?(⼀)个体⼩、⽐表⾯积⼤(⼆)吸收多、代谢快(三)易⽣长、繁殖快(四)适应性强、易变异(五)种类多、分布⼴、代谢类型多样4、微⽣物五⼤⽣物学特性对⼈类的活动存在哪些利弊?利:(1)、有利于⽣产,对原料、⽣产条件等要求不⾼。
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不受季节⽓候的影响。
(2)、可在短时内培育出某种性能优良的⽣产菌种。
(3).微⽣物学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弊:(1)、难消毒、灭菌,难以控制。
(2)、产量下降、质量改变、抗菌素药性增强。
⼆微⽣物的营养1、微⽣物的六⼤营养要素指是什么?碳源、氮源、能源、⽣长因⼦、⽆机盐和⽔。
2、碳源有什么功能,常⽤的碳源有哪些?1.C素构成细胞及代谢产物的⾻架;C素是多数微⽣物代谢所需的能源物质。
2.有机C源:各种糖类,其次是有机酸、醇类、脂类和烃类化合物。
⽆机C源:CO2、碳酸盐,只能被⾃养微⽣物利⽤。
3、氮源什么功能,常⽤的氮源有哪些?1.为微⽣物合成细胞物质和含氮代谢产物提供原料。
2.分⼦态氮:氮⽓,固氮微⽣物以分⼦氮为唯⼀氮源。
⽆机态氮:硝酸盐、铵盐,⼏乎所有微⽣物能利⽤。
有机态氮:蛋⽩质及其降解产物:4、⽆机盐具有什么功能?(1)构成微⽣物细胞的组成成分。
(2)调节微⽣物细胞的渗透压、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
(3)做为⾃养微⽣物的能源,有些⽆机盐如S、Fe。
(4)构成酶活性基团的组成成分,维持E活性。
Mg、Ca、K是多种E的激活剂。
5、⽣长因⼦什么功能?(1)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如嘌呤、嘧啶构成核酸;(2)调节微⽣物的代谢。
初中微生物总结与反思教案
初中微生物总结与反思教案
教学内容:微生物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入手,如酵母菌、乳酸菌等,让学生对微生物有初步的了解。
二、梳理知识点
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病毒、真菌。
3. 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体积小,繁殖速度快,对环境适应力强。
4. 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药物制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如病原菌等。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微生物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认识到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注重微生物的保护和利用,避免微生物对人类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将微生物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微生物的重要性。
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复习题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概念
磷壁酸、LPS、PHB、糖被、芽孢、伴孢晶体、菌落、菌苔、放线菌、原生质体、原生质球、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鞭毛、菌毛、性毛、弧菌、黄原胶、基内菌丝
2、问答题
图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都包括那些?
试述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细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G+和G-细菌细胞壁构造有何异同?
缺壁细菌有哪些类型?
脂多糖的主要功能?
细菌的芽孢有何实践重要性。
产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阐述溶菌霉和青霉素抑制细菌的机理?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它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荚膜的化学成分如何?有何生理功能?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如何理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间而更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微生物”?
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由哪几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放线菌如何繁殖?
放线菌的菌落有何特点?
有一未知细菌培养物,请用本章所学的知识,阐述如何研究它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概念
假菌丝、真菌丝、菌丝体、霉菌
2、问答题
真菌和酵母菌有哪些特点?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有何差异?
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分别能分化出那些特化构造?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概念
真病毒、亚病毒、病毒粒、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多角体。
2、问答题
病毒有哪些特征?
病毒核酸有哪些特点?
典型病毒粒的基本结构。
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各举一例。
试述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期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哪几类?
根据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可将微生物分为哪些类型?
水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有那些?
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可将绝大部分微生物分为哪四种营养类型?
什么是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营养、营养物、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生长因子。
列表比较微生物的四类营养类型?
是否所有的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才能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什么是生物氧化?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有什么异同点?生物氧化有哪些形式、过程、功能和类型?
2、生物氧化中底物脱氢有哪些途径?
3、EMP途径和HMP途径在微生物生a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4、什么是循环光合磷酸化?它有哪些特点?
5、什么是两用代谢途径?它有哪些特点?
6、微生物如何调节代谢流?
7、(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呼吸链、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试述分批培养条件下细菌的典型生长曲线。
2.什么是同步生长,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有何优点?
4.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可以将微生物分为哪些类型?
5.根据氧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哪些类型?
6.如何测定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
7.什么是防腐、消毒、灭菌和化疗?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例?
8.抗生素、抗代谢物、生物药物素
9.细菌耐药性机理是哪些?如何避免抗药性产生?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遗传型、表型、变异、饰变、移码突变、光复活作用、(菌种)衰退
如何防止菌种衰退?
如何进行菌种复壮?
保藏菌种的方法有哪些?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大肠菌群、正常菌群、富营养化
什么是互生、共生、拮抗、寄生,各举1例。
自然界的氮素循环包括那些环节,微生物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沼气发酵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有哪些?
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抗体有哪些特点?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特征有何区别?
抗体形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抗原-抗体反应有哪些规律
血清学反应和生物制品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分类、命名、鉴定的区别。
菌株、亚种。
微生物属名、种名和亚种名的命名法则。
五界系统是指哪五界?
三域学说中的三域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