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合集下载

人脸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人脸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人脸识别系统技术方案一、引言人脸识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比对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门禁系统、身份验证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二、系统结构该人脸识别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人脸检测模块、特征提取模块、特征比对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

1.人脸检测模块:通过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检测器,实现对人脸位置的快速准确检测。

该模块将输入的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人脸区域的位置,并传递给下一个模块。

2.特征提取模块:在这一模块中,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CNN)从人脸图像中提取具有辨识性的特征向量。

通过训练大规模的人脸图像数据集,使得模型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能够代表人脸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优化技术,如降低维度的技术(如主成分分析,PCA)来减少特征向量的维度。

3.特征比对模块:该模块使用一种适当的距离度量方法(如欧几里得距离或余弦相似度)来比较两个人脸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性。

如果两个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预先设定的阈值,则判定这两个人脸来自同一个人。

4.身份验证模块:该模块用于验证一个人脸是否属于已知身份的人。

它通过将待验证的人脸特征与预先存储的已知身份人脸特征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给出验证结果。

三、系统优化1.数据集准备: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需要收集和准备一个大规模、多样性的人脸数据集。

该数据集应该包含不同年龄、种族和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以增加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2.模型训练:使用准备好的数据集,训练深度学习模型。

其中,人脸检测模型的训练需要标注好的包含人脸位置的图像作为输入,而特征提取模型的训练则需要标注好的人脸特征向量作为输出。

3.阈值设定:在特征比对模块中,设定一个合适的阈值来衡量两个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性。

该阈值的设定需要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和调整,以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低的误识率。

4.系统集成:将上述模块整合到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中,通过优化和调整各个模块之间的参数和配置,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性能。

一种局部加权的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一种局部加权的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J N ,RUAN u q I Yi Qi— i
( olg fCo ue n no main Teh oo y C l eo mp tra d I fr t c n lg ,Be ig Ja t n iest e o in ioo g Unv ri j y,Be ig 1 0 4 ,C ia in 0 0 4 hn ) j
近年来 , 人脸 识别技 术 因其 在公 安 、 海关 、 通 、 交 金融 、 医疗 等领域 具 有 广 阔的 发展 前 景 和 很高 的社
会经 济效益 而备受 关 注. 于 静 止 图像 的 人脸 识 别 基
受光 照 、 情 、 态 、 龄 等众 多 因素 的影 响 , 此 , 表 姿 年 因 如 何 进 行 特 征 选 择 以及 如 何 提 取 最 有 效 特 征 就 成 为 人脸识 别研 究领域 的一个 首要 问题 .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 r cp l o o e ta ay i, p i ia c mp n n n lss n
tn o t ha a t rs i u p e Fis a e r a e nt h s pa ta l eght d 2 i g t he c r c e i tc s bs ac . r t f c s a e m pp d o o t i ri ly w i e DPCA s s c ub pa e, t e he a pls r c a sfe b c l u a i t e i t nc fo t s m pls o h p r ily h n t s m e a e l s iid y a c l tng h d s a e r m he a e t t e a ta l we g e i ht d 2 DPCA u p c . T o t s h s n w e ho s bs a e e tt i e m t d,O RL a e da a a e e e u e n tw a o d t a h e — f c t b s s w r s d a d i s f un h tt e r c o ii a e w a gh r t n w ih et r 2 gn ton r t s hi e ha t ihe DPCA o r PCA a d t c m p a i n l o p e iy i t i n he o ut to a c m l x t d d no n— c e s i iia ty r a e sgn fc n l . Ke wo d y r s:t o dm e son lprn i lc m p ne t a l ss; pa ta l- e g e w — i n i a i cpa o o n na y i r i ly w i ht d; f c r c gn ton; we g e a e e o ii i ht d f a l e e t a to e t】 x r c j n r

主成分分析经典案例

主成分分析经典案例

主成分分析经典案例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模式识别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
中隐藏的结构和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主成分分析有很多经典案例,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一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案例,手写数字识别。

在这个案例中,
我们需要识别手写的数字,例如0-9。

我们可以将每个数字的图像表示为一个向量,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来找到最能代表数字特征的主成分。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图像数据降维到较低维度,从而更容易进行分类和识别。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面部识别。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识别不同人脸的特征。

同样地,我们可以将每个人脸的图像表示为一个向量,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来找到最能代表人脸特征的主成分。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人脸数据降维到较低维度,从而更容易进行人脸识别和验证。

此外,主成分分析还可以应用于金融领域。

例如,在投资组合管理中,我们可
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来发现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和结构。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资产数据降维到较低维度,从而更容易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在医学领域,主成分分析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
我们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来发现不同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和结构。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基因表达数据降维到较低维度,从而更容易进行基因分析和疾病诊断。

总之,主成分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发现数据中的主要结构
和模式,主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希望以上经典案例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主成分分析的应用。

基于小波变换和独立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基于小波变换和独立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近 年来受 到研 究 人 员 的广 泛 关 注 , 出 了很 多 提
的算法 , 比较 著 名 的 包 括 主 成 分 分 析 ( r c a pi i l n p cmp n n n ls , C _ 和独立 成分分 析 (n o o e t a i P A)l a y s I—
d p n e t o o e tAn ls ,C 等 . C e e d n mp n n ay i I A) C s P A
F g 1 M o e o CA i. d l fI
像 数据 而 言 , 其大 部分 重要特 征信 息诸 如图像 的边
缘特 征等 与像素 间 的高阶统 计特性 有密 切关 系 , 基 于高 阶统 计特性 分析 的 I A 方 法在 图像 处 理 中具 C
由于 I A 是在 只有测量 信 号 的条 件 下进 行 的 C 估 计 , 了保证 分离 矩阵 w 能够被估 计 出来 , 须 为 必 对 I A模 型做 出约束 : C 1 源信号 是统 计独立 的 ; )
2 独 立 成 分分 析 (C I A)
独立成 分 分析 起 源 于 解决 盲 源 分 离 问 题,
收 稿 日期 : 0 10 —7 2 1—91.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项 目( 1 4 0 6 ; 施 州科 技 局项 目 国 600 0 )恩
2 最多 有一个 源信 号是 高斯分 布 的 ; )
有独 特 的优 势[ ] 但 是 P A 和 I A 对 人 脸 图像 4. C C
的光 照 、 态角 度 和表 情 变 化敏 感 , 以取 得 特别 姿 难 好 的效果 , 因而 其应 用也受 到一定 的 限制. 近年 来 , 波变 换 也 广泛 的应 用 于模 式 识 别 . 小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人脸识别技术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人脸识别技术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脸识别技术本科期间做的⼀个课程设计,觉得⽐较好玩,现将之记录下来,实验所⽤。

1、实验⽬的(1)学习主成分分析(PCA)的基础知识;(2)了解PCA在⼈脸识别与重建⽅⾯的应⽤;(3)认识数据降维操作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作⽤;(4)学习使⽤MATLAB软件实现PCA算法,进⾏⼈脸识别,加深其在数字图像处理中解决该类问题的应⽤流程。

2、实验简介(背景及理论分析)近年来,由于恐怖分⼦的破坏活动发⽣越发频繁,包括⼈脸识别在内的⽣物特征识别再度成为⼈们关注的热点,各国均纷纷增加了对该领域研究的投⼊。

同其他⽣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语⾳识别、虹膜识别、DNA识别等相⽐,⼈脸识别具有被动、友好、⽅便的特点。

该技术在公众场合监控、门禁系统、基于⽬击线索的⼈脸重构、嫌疑犯照⽚的识别匹配等领域均有⼴泛应⽤。

⼈脸识别技术是基于⼈的脸部特征,对输⼊的⼈脸图像或者视频流,⾸先判断其是否存在⼈脸。

如果存在⼈脸,则进⼀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和各个主要⾯部器官的位置信息。

其次并依据这些信息,进⼀步提取每个⼈脸中所蕴涵的⾝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脸进⾏对⽐,从⽽识别每个⼈脸的⾝份。

⼴义的⼈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脸识别系统的⼀系列相关技术,包括⼈脸图像采集、⼈脸定位、⼈脸识别预处理、⾝份确认以及⾝份查找等;⽽狭义的⼈脸识别特指通过⼈脸进⾏⾝份确认或者⾝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我们在处理有关数字图像处理⽅⾯的问题时,⽐如经常⽤到的图像查询问题:在⼀个⼏万或者⼏百万甚⾄更⼤的数据库中查询⼀幅相近的图像。

其中主成分分析(PCA)是⼀种⽤于数据降维的⽅法,其⽬标是将⾼维数据投影到较低维空间。

PCA形成了K-L变换的基础,主要⽤于数据的紧凑表⽰。

在数据挖掘的应⽤中,它主要应⽤于简化⼤维数的数据集合,减少特征空间维数,可以⽤较⼩的存储代价和计算复杂度获得较⾼的准确性。

PCA法降维分类原理如下图所⽰:如上图所⽰,其中五⾓星表⽰⼀类集合,⼩圆圈表⽰另⼀类集合。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PCA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PCA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

A n I p o e c c g ii n M e h d Ba e H m r v d Fa e Re o n to to sd O W a ee a s o m a i n a v ltTr n f r to nd PCA
YANG h o —h Sa ua
Vo . L24 No 9 Se 2 08 p. 0

种 基 于小 波变 换 和 P A的人脸 识 别 改进 方法 C
杨 绍 华
( 宁夏大 学 数学计 算机 学院 , 宁夏 银 川 7 0 2 ) 50 1
[ 摘
要] 针对主成分分析 P A算法中存在 的问题 , C 提出 了利 用小 波变换对 人脸 图像 进行预处理 ,C PA
征 提取方 法和基 于统 计 分析 的整 体 特征 提 取 方法 。 前 者将人 的眼睛、 、鼻子等面部特 征点 的相对 位置 嘴

距 离 、角度作 为人 脸的特征描述 , 这种方法 的成功
征 最 优角 度 进 行 的 , 并非 所 有 提取 的特 征对 识 别 都
性依 赖于人脸部位 的精确检测 , 对表情等 细节变 而且
第2 4卷 第 9期
20 年 9月 08 Fra bibliotek吉林 . 3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L程
J u n lo i n T a h r n t u e o gn e i g a d T c n lg o r a fJ i e c e s I s t t En i e r n e h o o y l i f n
化非 常敏感 ; 后者则利用 统计策略直 接从整个训 练图 像集合 提取 统计 特征 , 以其 快速 、 易和相 对 稳定 性 简
人 脸 识别 是 模 式识 别 领 域 一 个 重 要 的研 究 方 向, 与指纹 、 言 、 语 虹膜 等其 他人 体 生物 特 征相 比, 人 脸识别 更加直接 、 友好 , 在身份 识别 、 检监 控 、 安 视频 会议 领 域具 有广 阔 的应 用前 景 . 目前 人脸 识 别 特征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QR二维码人脸识别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QR二维码人脸识别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QR二维码人脸识别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在身份信息认证方面迅速发展与成熟,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与当今应用最广泛的二维码技术相结合,以达到快速认证身份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QR;二维码;人脸识别引言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身份管理、系统安全认证、第三方支付、刑侦跟踪、智能家居、人机交互、视频会议等各种场景,因此人脸识别成为当前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1QR码简介QR码(QuickResponseCode)的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是由日本Denso公司于1994年开发的一种矩阵式二维码,可用于存储汉字、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类型的信息。

与其他二维码相比,QR码的优势在于能够被快速读取、可存储更多信息、占用空间小、纠错能力强。

使用外围设备来对QR码进行扫描,能够实现360度全方位高速识读。

QR码呈正方形,只有黑白两色,包括编码区域、空白区域和功能区域。

在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的3个角落中,印有同心正方形图案。

根据QR编码的掩模作用,在内部的其他地方几乎不可能遇到类似的图形,因此这3个是QR码的定位标志,在扫描时借助图形定位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数据都能被正确辨识。

QR码共有40个版本,尺寸从21×21模块(版本1)到177×177模块(版本40),QR编码用深色模块表示二进制“1”,浅色模块表示二进制“0”,采用RS(Reed-Solomon)纠错,分为4个纠错等级:L级(纠错7%)、M级(纠错15%)、Q级(纠错25%)、H级(纠错30%)。

纠错机制在即使因某种原因未能完整辨识到全部的条码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还原条码上的信息。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是一种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统计方法,目的在于数据降维。

PCA算法以K-L(Karhunen-Loeve)变换为基础,K-L变换介绍如下,它的实质是将一个物体主轴沿特征向量对齐旋转变换后形成一个新的坐标系,通过变换消除原有向量的各个分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消除那些带有较少信息的坐标分量,以达到特征空间降维的目的。

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对人脸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

1. 预处理先通过检测算法将图像中的人脸区域提取出来,去除干扰因素如眼镜、帽子、口罩等的影响。

对获得的人脸图像进行灰度化、尺寸归一化、直方图均衡化等预处理操作,以保证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特征提取人脸识别技术主要依赖于对人脸图像中的各种特征进行提取和比较,以区分不同的人脸。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基于外观、几何、纹理等的多种方式,其中比较流行的有以下四种:(1)局部二值模式(LBP)LBP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对每个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以表达像素点在整个区域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将每个小区域的二值模式拼接起来,就得到了一个长向量,代表了整张人脸图像的LBP特征。

(2)主成分分析(PCA)PCA是一种基于数学统计的方法,它通过对所有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每个样本在PCA空间中的向量表示,称为主成分系数。

每个样本的特征向量都可以被重构为多个主成分系数的线性组合表示。

(3)线性判别分析(LDA)LDA是一种有效的分类模型,在将不同的人脸进行分类时易于区分,能够保留人脸图像中的差异性特征,在图像降维中也有巨大的优势。

(4)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小波变换是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方法,它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并得到信号在不同频率下的系数。

提取人脸特征时则将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的小波系数组成一个向量,形成特征表示。

3. 分类识别将提取的特征向量输入到分类器模型中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算法有K最近邻算法(K-NN)、支持向量机(SVM)等。

其中,K-NN分类是将每个特征向量与K个最近邻中的每个向量进行比较,将其距离之和作为分类器的最终判定依据。

而SVM分类则是通过分割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最终得到一个判别模型。

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提取相关特征,最终使用分类器进行分类,以实现对人脸的识别。

Matlab中的人脸识别与人脸特征提取

Matlab中的人脸识别与人脸特征提取

Matlab中的人脸识别与人脸特征提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在安全领域的门禁系统、身份验证应用,还是在娱乐领域的人脸美化软件,人脸识别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中,人脸特征提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在Matlab中实现人脸识别和人脸特征提取的方法与技巧。

在Matlab中,有许多经典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供选择,其中最为常见且被广泛应用的是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人脸识别算法。

PCA是一种经典的降维算法,它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中,从而捕捉数据的主要特征。

在人脸识别中,我们可以将每张人脸的像素矩阵视为一个高维数据向量,利用PCA算法将其映射到一个低维特征空间中。

在特征空间中,每张人脸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特征向量,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脸特征码”一样。

要在Matlab中实现基于PCA的人脸识别,首先需要收集一组包含多个人脸的图像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

然后,将每个人脸的像素矩阵展开成一个列向量,并将这些列向量按列排成一个矩阵,构成一个大的数据矩阵。

接下来,通过对数据矩阵进行协方差矩阵分解和特征值分解,可以得到一组特征向量。

这些特征向量被称为“特征脸”,它们是训练样本中人脸数据的主要变化方向。

最后,通过计算待识别人脸与训练样本中每个人脸的特征向量的距离,并找出距离最小的特征向量所对应的人脸,即可完成人脸识别的过程。

除了PCA算法,还有其他一些在Matlab中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如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小波变换、局部二值模式(LBP)等。

这些算法在原理和实现上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人脸识别。

在人脸识别之前,首先需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

通常的预处理步骤包括灰度化、直方图均衡化和人脸检测。

灰度化是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保留了图像的关键信息。

直方图均衡化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使得人脸特征更加明显。

PCA人脸识别算法详解

PCA人脸识别算法详解

PCA人脸识别算法详解PCA算法的目标是通过提取人脸图像的主要特征来进行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同时保留最大的数据方差。

在人脸识别任务中,PCA将每个人脸图像映射到一个低维的特征空间,然后根据特征空间中的距离来判断人脸图像的身份。

1.数据预处理:首先需要将所有的人脸图像转换为相同的大小,并将所有的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以降低计算复杂度。

2.构建训练集:从原始图像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人脸图像,用于构建训练集。

同时,还需要提前知道每个人脸图像所对应的身份信息。

3.计算平均脸:将训练集中的所有人脸图像叠加在一起,然后计算它们的平均图像,得到平均脸。

平均脸代表了人脸图像的共同特征。

4.计算差异脸:将每个人脸图像与平均脸进行相减操作,得到差异脸。

差异脸反映了每个人脸与平均脸之间的差异。

5.计算特征向量:对差异脸进行特征向量分解,得到一组特征向量,每个特征向量对应一个主要的人脸特征。

通过选择特征值较大的特征向量,可以保留最重要的人脸特征。

6.训练分类器:使用训练集中的特征向量来构建一个分类器模型(如SVM、KNN等),用于表示每个人脸图像的特征。

每个人的脸图像在特征向量空间上的表示即为其特征向量的线性组合。

7.人脸识别:对于待识别的人脸图像,通过同样的数据预处理步骤,计算出它的特征向量。

然后将该特征向量与分类器模型进行比较,找到最相似的特征向量及其对应的身份信息,实现人脸识别。

1.PCA能够消除人脸图像中的冗余信息,提取出最主要的特征,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2.PCA算法计算简单,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人脸图像数据。

1.PCA算法对光照、表情等变化较为敏感,当人脸图像间存在较大的变化时,算法的性能可能会降低。

2.当人脸图像库较大时,算法的计算和存储开销较高。

3.PCA算法不适用于非线性的人脸变化。

综上所述,PCA人脸识别算法是一种经典的人脸识别方法,其通过提取主要特征并消除冗余信息来实现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的特征提取方法简单案例

人脸识别的特征提取方法简单案例

人脸识别的特征提取方法简单案例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用于识别和验证人脸的身份。

其中,人脸识别的特征提取是实现人脸识别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列举10个常用的人脸识别特征提取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1.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它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的高维人脸图像转换为低维的特征向量。

PCA通过对图像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一组主成分,即特征脸。

每个特征脸都是一个特征向量,可以用来表示人脸图像。

2.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人脸识别方法,它通过最大化类间散布矩阵和最小化类内散布矩阵的比值,来寻找一个投影方向,使得同一类别的人脸图像尽可能接近,不同类别的人脸图像尽可能远离。

这个投影方向可以用来提取人脸的特征。

3. 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局部二值模式是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它通过比较中心像素与周围像素的灰度值大小,将每个像素点转换为一个二进制数,然后将二进制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特征向量。

LBP可以有效地捕捉人脸的纹理信息,对光照变化和表情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4.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高斯混合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概率模型,用于对人脸图像进行建模。

GMM可以将人脸图像表示为一组高斯分布的加权和,每个高斯分布代表一个人脸的特征。

通过对训练样本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每个人脸的特征向量。

5.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是一种常用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它可以提取出图像中的尺度不变特征点。

SIFT通过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计算图像的梯度信息,然后对梯度信息进行描述,得到每个特征点的特征描述子。

基于二维对称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基于二维对称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P A ( D P A) w sue c eont n h et etrssi bef a gr ai eeet ce ae C 2 S C , a sdi f er gio .T eb t rf ue ut l o ct o zt nw r x at b sd na c i e a a r e i o r d
o s fr f au e e ta to nd d me so a e ci n An i r v d P d o e t r xr cin a i n i n lr du to . mp o e CA l o t ag r hm t wo d me so y i wi t i n in s mmerc l h tia
Jn 0 8 u .2 0
基 于 二维 对 称 主成 分 分 析 的 人脸 识别 术
赵 丽 红 ,张 西 礼 , 心 和 徐
( 东北 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 阳 1 00 ) 104
摘 要 : 由于人脸姿态 、 光照和表情 等各方面的显著差别 , 使人脸识别成为非 常具有挑战性 的模式识别 问题 。主成分分析是模式
o n 2DS CA o a e t l si a P c mp r d wih ca sc lPCA. Ex e me tr s ls as e n tae t a pr i n e u t lo d mo sr t h t2DS PCA sno n y g o td - i to l o d a i me so lr d ci n,b lo a h e e et rp ro ma c h n ca sc lPCA n P n ina e u to utas c iv sb te e f r n e t a l s ia a d S CA,isr c g to a ef rORL t e o ni n r t i o d tb s s h g rt a 4% . a a a e i ihe h n 9

人脸识别技术中的特征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

人脸识别技术中的特征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

人脸识别技术中的特征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特征提取在人脸识别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并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为后续的识别任务提供支持。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征提取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人脸识别特征提取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首先,我们将介绍一种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PCA)。

PCA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通过线性映射将高维数据转换成低维数据,同时保留最大的方差信息。

在人脸识别中,PCA将人脸图像转化为低维特征向量,然后使用欧氏距离或余弦相似度等方法进行匹配。

PCA的优点在于提取的特征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的人脸。

然而,PCA在处理复杂光照条件和表情变化时表现较差,这是因为它只考虑了样本之间的线性关系,而没有考虑到高阶统计特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特征提取方法——局部二值模式(LBP)。

LBP在人脸图像中提取局部纹理信息,并将其编码成二进制模式。

LBP对于光照、表情等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计算简单高效。

此外,LBP还能够保留图像中的局部细节信息,有助于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然而,LBP特征提取方法对于旋转和尺度变化相对敏感,不擅长处理这些变化。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卷积神经网络(CNN)。

CNN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能够有效地学习到图像中的特征表示。

在人脸识别中,CNN可以通过训练大量的人脸图像数据,自动学习到具有判别性的特征。

相较于传统方法,CNN在处理光照、姿态等复杂变化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此外,CNN还可以端到端地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减少了中间步骤的错误传播。

然而,CNN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训练时间较长,且对于小样本数据集表现相对较差。

最后,我们将介绍一种结合多种特征的融合方法。

融合方法通过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得到的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以提高整体的识别性能。

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张祥德;张大为;唐青松;陆小军
【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0)007
【摘要】基于人脸特征提取问题可以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这一思路,提出了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人脸特征子空间;然后在已有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通过遗传算法与离散粒子群算法进一步提取出可使识别正确率达到最高的人脸图像特征.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相比,该方法不仅能进一步降低特征子空间的维数,从而提高识别速度,而且能获得更高的识别率.
【总页数】4页(P972-975)
【作者】张祥德;张大为;唐青松;陆小军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04;东北大学,理学院,辽宁,沈
阳,110004;东北大学,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04;东北大学,理学院,辽宁,沈
阳,1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融合核主成分分析和最小距离鉴别投影的人脸识别算法 [J], 刘君;黄燕琪;熊邦书
2.融合类别信息的二维主成分分析人脸识别算法 [J], 徐倩;邓伟
3.基于小波包融合与矩阵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J], 郭志强;陈元春;刘岚
4.一种融合两种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J], 徐倩;邓伟
5.基于子模式的二维主成分分析融合复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 [J], 史钰潮;谭立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LBP的人脸识别研究

基于LBP的人脸识别研究

基于LBP的人脸识别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身份验证、安全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

作为人脸识别中的关键算法之一,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以其计算简单、鲁棒性强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基于LBP的人脸识别技术,探讨其原理、发展现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前景。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人脸识别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LBP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在人脸识别中的适用性。

接着,重点分析了基于LBP 的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现状,包括LBP算法的优化改进、与其他算法的融合以及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等方面。

本文还探讨了基于LBP的人脸识别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光照变化、表情变化、遮挡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展望了基于LBP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基于LBP的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局部二值模式(LBP)原理及特点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是一种用于描述图像局部纹理特征的算子,它在人脸识别、动态纹理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LBP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与其邻域内的像素点进行比较,生成一个二进制数作为该点的纹理描述。

选择邻域:以图像中的某个像素点为中心,选择一个圆形邻域,邻域内的像素点数量通常为8个或更多。

比较像素值:然后,将中心像素点的值与邻域内每个像素点的值进行比较。

如果邻域内的像素点值大于或等于中心像素点值,则对应位置上的二进制位为1;否则为0。

生成二进制数: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将比较结果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二进制数,这就是该中心像素点的LBP值。

统计直方图:对于整幅图像,可以统计每个LBP值出现的频率,形成直方图。

这个直方图就是图像的LBP纹理特征。

计算简单:LBP算法仅涉及基本的比较和位运算,计算复杂度低,适合大规模数据处理。

人脸识别的主要算法以及原理

人脸识别的主要算法以及原理

人脸识别的主要算法以及原理人脸识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和验证的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的主要算法包括特征脸法、小波变换法、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分析法、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

特征脸法是人脸识别中最早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算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人脸图像转换为特征向量,并通过比较特征向量的欧氏距离来判断两幅图像中的人脸是否相似。

特征脸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首先,收集一组已知身份的人脸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规范化等操作;接着,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降维,提取出特征向量;最后,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转换为特征向量,并与已有的特征向量进行比对判断。

小波变换法是一种基于图像频域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将人脸图像通过小波变换将其分解为多个尺度的局部频谱,然后通过对不同频谱的处理获取人脸的特征信息。

在小波变换法中,选择适当的滤波器和尺度,能够对图像的边缘、纹理等特征进行提取,从而实现人脸识别的目的。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降维方法,也是人脸识别中常用的算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人脸图像的维度降低,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将图像从高维投影到低维空间,在降维的同时保持人脸图像的主要特征,进而实现人脸识别。

线性判别分析法是一种在特征空间中通过最优判别准则来实现特征提取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人脸图像的投影空间中寻找最佳投影方向,实现对人脸的有效判别。

在训练阶段,线性判别分析法通过计算类内散度和类间散度来选择最优投影方向,然后将训练样本的投影结果作为训练样本的特征;在识别阶段,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投影到训练样本的特征空间中进行比对判断。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统计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

其基本原理是将人脸图像映射到高维空间,并通过构建一个最优超平面来实现人脸的分类和识别。

支持向量机通过经验风险最小化的方法选择最优的分类超平面,并通过所谓的支持向量进行决策。

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提取算法

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提取算法

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提取算法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其中的特征提取算法则是人脸识别中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并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一、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降维和去除冗余信息,将高维的人脸图像转换为低维的特征向量。

PCA方法通过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选取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将输入图像投影到主成分上得到特征向量。

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处理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

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经典的特征提取算法,主要用于分类和降维。

与PCA不同的是,LDA是一种有监督的降维方法,它试图将不同类别之间的距离最大化,同类别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从而达到更好的分类效果。

LDA通过求解广义瑞利商来求解线性判别坐标。

该方法在人脸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系统中。

三、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它可以将信号分解为不同的频率成分。

在人脸识别中,小波变换被应用于特征提取,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

小波变换具有多尺度分析能力,能够捕捉到人脸图像的局部特征,对表情、光照等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四、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局部二值模式(LBP)是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特征提取算法,在人脸识别领域具有较好的性能。

LBP方法通过将人脸图像分成不同的区域,计算每个区域中像素与周围像素的差异,然后将差异转换为二进制编码进行特征提取。

LBP方法具有计算简单、不受光照变化影响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人脸识别系统中。

五、深度学习方法(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方法是近年来人脸识别领域取得突破的重要手段。

实验报告:人脸识别方法回顾与实验分析【OpenCV测试方法源码】

实验报告:人脸识别方法回顾与实验分析【OpenCV测试方法源码】

实验报告:⼈脸识别⽅法回顾与实验分析【OpenCV测试⽅法源码】趁着还未⼯作,先把过去做的东西整理下出来~对实验结果更感兴趣的朋友请直接看【摘要】这是⼀篇关于⼈脸识别⽅法的实验报告。

报告⾸先回顾了⼈脸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分类;随后对⼈脸识别技术⽅法发展过程中⼀些经典的流⾏的⽅法进⾏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作者通过设计实验对⽐了三种⽅法的识别效果并总结了⼈脸识别所⾯临的困难与挑战。

⼀些能反映⽅法性能的实验数据同样会在报告中展现,以便于更直观的了解其特点。

【关键词】⼈脸识别;局部⼆值模式(LBP);线性判别(LDA);主成分分析(PCA)注:该报告所使⽤的⽅法描述来源于现有⽂献,这⾥仅以论⽂格式进⾏呈现。

1 引⾔简单来说,⼈脸识别就是利⽤计算机分析⼈脸视频或者图像,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最终判别⼈脸对象的⾝份。

它是基于⽣物识别技术的最要⾝份识别⽅法之⼀,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智能、计算智能等技术。

对于⼈脸识别问题的研究已有⼏⼗年的时间,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开发⽅⾯都取得了⼀定的成果,并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另外,基于⼈脸图像的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问题也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中包括⼈脸检测,⼈脸识别,⼈脸表情识别等各类识别问题。

⼈脸与⼈体的其他⽣物特征(指纹、虹膜等)⼀样与⽣俱来,其⽣物特征内在的稳定性和唯⼀性使其成为了作为⾝份识别的理想依据。

与其他⽣物识别系统相⽐,⼈脸识别系统具有直接、友好、⽅便等特点,容易被使⽤者接受。

因此,其在信息安全、刑事侦破、出⼊⼝控制等领域都有着⼴泛的应⽤前景。

1.1 ⼈脸识别发展历程关于⼈脸识别的研究最早始于⼼理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作,⽽真正从⼯程应⽤的⾓度来研究它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研究者是Bledsoe,他建⽴了⼀个半⾃动的⼈脸识别系统,主要是以⼈脸特征点的间距、⽐率等参数为特征。

早期的⼈脸识别⽅法有两⼤特点:1)⼤多数识别⽅法是基于部件的,它们利⽤⼈脸的⼏何特征进⾏识别,提取的信息是⼈脸主要器官特征信息及其之间的⼏何关系。

人脸识别概述范文

人脸识别概述范文

人脸识别概述范文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脸图像的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采集、处理和比对,来识别和验证人脸身份。

在过去几十年中,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如今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安全监控、人脸解锁、金融、交通等。

人脸识别的基本过程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对齐、特征提取和特征比对。

首先,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人脸图像进行检测,将人脸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然后,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对齐,即将其旋转、缩放和平移,使得人脸处于一个标准姿态和尺寸;接下来,从对齐的人脸图像中提取特征,例如通过局部特征提取方法提取人脸的纹理和形状信息;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与存储的人脸特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

在人脸识别技术中,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人脸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人脸在不同的光照条件、拍摄角度、表情和配戴物(如眼镜、帽子)下都会发生变化,这对人脸识别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各种改进算法和方法。

在特征提取方面,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基于手工设计的特征,如局部二值模式(LBP)、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

这些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人脸的纹理和结构信息,但对于较大的光照和姿态变化缺乏鲁棒性。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脸识别性能的巨大提升。

借助于深度神经网络,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学习到更丰富的特征表示,并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训练,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除了基于特征的方法,近年来还提出了一些基于度量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如Siamese网络和三元组损失函数。

这些方法通过学习一个由人脸样本组成的特征空间,使得同一人的特征之间距离较小,不同人的特征之间距离较大,从而实现人脸的聚类和分类。

在人脸识别应用方面,现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安全监控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陌生人的检测和报警,对犯罪活动进行预防和查找。

在人脸解锁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脸解锁成为一种快速、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输入为 n 个训练样本 : ∈ , …, , 其中指标 x1,y1 ∈ xN,yN ∈
方法。A daBoost 是一种提高任意给定学习算法准确度的方 法, 它有较高的正确率, 不需要先验知识, 只需要选择合适 的迭代次数等。 基于 A daBoost 学习算法简单高效的特点, 本 daBoost 方法相结合, 形成一个强的分类器, 提 文将 PCA和 A 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 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特征脸 PCA A daboost
1 引言
人脸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 、 复杂的视觉模式, 它 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首先, 人脸具有一定的不变性和唯 一性。人脸识别是人类在进行身份确认时使用得最为普遍 的一种方式。其次, 人脸图像还能够提供一个人的性别 、 年 种族等有关信息。对于人类而言, 识别人脸是一件非常 龄、 简单的事情,也是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进行的一 则非常的困难。人 项工作。但要使计算机实现同样的功能, 脸识别的研究涉及模式识别、 图象处理、 生理学、 心理学、 认 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对快速有效的自动身份验证 的要求日益迫切。由于生物特征是人的内在属性, 具有很强 的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 因此是身份验证的理想依据。而人 脸识别与指纹、 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相比, 具有直接 、 友好、 方便的特点, 易于被用户接受, 所以人脸识别成为当前模式 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i = 1 T t+1 t
3.2 采用 P CA+Adaboos t 算法的识别结果 随机取每个人的三幅图像做训练样本,七幅图像做测 试样本, 测试 30 次, 将求得的 30 个识别率平均作为最终的 识别率,并且将简单分类器用 Adaboost 算法改进为强分类 器, 迭代次数分别为 5, 10, 15, 20, 25, 得到的实验结果为: 表 2 P CA+Adaboos t 算法的识别率
点墨
幅, 大小为 92×112 像素) 。同一个人的 10 幅照片中, 分别 具有不同的表情(如睁 / 闭眼、 笑 / 不笑)、 不同的面部细节(如 有 / 无眼镜)和不同的姿态。 3.1 采用 P CA 算法的识别结果 为了保证实验的一般性,我们随机取每个人的三幅图 将求得的 像做训练样本, 七幅图像做测试样本, 测试 30 次, 30 个识别率平均作为最终的识别率,并且分别选取 92%, 89%, 86%, 83%, 80%的能量的特征向量, 确定五个简单分类 器, 得到的五阶识别率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 1 五个 P CA 简单分类器的五阶识别率
Σ
Y→[0,1]。
N i=1
Wit
b.对简单分类器作用 Dt 和 qt; 得到一个弱分类器 ht:X×
N
c.计算误差函数: εt= 1 2 d.令 βt= εt 1- εt
i = 1
ΣD (i)(1- h (x,y)+Σq (i,y)h (x,y))
t t i i t t i y≠ y i
e.更新每个样本所对应的权重: wi,y =wi,y βt(1/2)(1+ht(xi,yi)- ht(xi,y)), i=1,…,N,y∈ Σ yi Σ (3 ) 最后每个分类器形成的强分类器为: hf(x)=argmax Σ(log 1 )ht(x,y) βt y∈1 t = 1 假设有 M 个简单分类器,则现在生成了 M 个强分类 器, 再将这 M 个强分类器合成一个强分类器, 具体步骤为: a.定义 αt= εt/T 权重 log(1/αt); 1- εt/T αt) b.归一化权重 log(1/ M
一阶 分类器一 分类器二 分类器三 分类器四 分类器五 0.8489 0.8443 0.8390 0.8313 0.8257 二阶 0.9115 0.9098 0.9079 0.9043 0.8998 三阶 0.9373 0.9363 0.9343 0.9324 0.9295 四阶 0.9511 0.9496 0.9480 0.9467 0.9445 五阶 0.9607 0.9599 0.9598 0.9571 0.9571
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针对人脸识别这类多类问题的 分类, Adaboost 可以很好地提高 PCA 算法的识别率。因此, 将二者相结合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当然, 新方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比如说: (1 ) 权重的设置总不会是最优的, 它会因为数据库的改 变以及训练样本个数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因而如何设置权 重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2 ) Adaboost 算法在实验中运算速度较慢,因此在算法 效率上还需要一些改进。 参考文献
集 yi∈Y= ∈ ,将 N 个样本分成类。 1,…,k ∈ 先对每一个简单分类器实行下面的学习过程使之生成 强分类器, 学习过程如下: (1 ) 初始化权重向量, w1i,y=D(i)/(k- 1), 其中 i=1, …,N, y∈ Y- ∈ yi ∈
2 0 1 0. 0 1 ( 下 旬 刊 ) ) 对每一个 t=1,…,T (其中 T 为迭代的次数 ) : (2 a.权重定义为: wti=Σy≠yiwti,y; 权重标签函数 qt(i,y)= wi,yt ,当 y≠yi 时; Wi 归一化权重 Dt(i)= Wit
T=5 T=10 0.9665 0.9683 0.9687 0.9692 0.9693 T=15 0.9813 0.9827 0.9830 0.9832 0.9832 T=20 0.9875 0.9883 0.9882 0.9883 0.9883 T=25 0.9907 0.9907 0.9907 0.9908 0.9908
[1] 周德龙,高文,赵德斌.基于奇异值分解和判别式 KL 投影的人脸 识别.软件学报,2003,14(4). [2] 李刚,高政.人脸识别理论研究进展.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5). [3] 余淼,郑红.基于 DSP 的人脸识别系统 [D].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 , 2000(1).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t = 1
t
2.2.3 新方法的算法 以 ORL 人脸库为例: Step1.编写 PCA 程序,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时采用 SVD 方法, 减少计算量; 设定分别保留 92%, 89%, 86%, 83%, 80% 能量的特征向量,五个不同的特征子空间生成五个简单分 类器。 Step2.编写 Adaboost 程序, 对每个简单分类器分别应用 Adaboost 算法, 经过 T 次迭代得到五个提升后的强分类器及 每个分类器的参数。 Step3.对于不同能量的投影特征空间对应的强分类器, 基于不同分类器的参数, 生成最终的强分类器。 Step4. 对人脸数据库调用 PCA 程序,计算出五阶识别 计算出改进算 率, 然后对人脸数据库再调用 Adaboost 程序, 法的识别率。 Step5. 根据最终的实验结果, 比较两种算法的识别率。
Σ
log
(1/αt)
M
分类器一
0.9172 0.9205 0.9210 0.9227 0.9233
c.最终生成的强分类器为: hf(x)=arg max Σ y∈Y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 Σ(log β
T
log(1/αt)
M i = 1
分类器二 分类器三 分类器四 分类器五
Σ
log
(1/αt)
)ht(x,y)
本文采用来自 Olivette 研究实验室的 ORL 人脸数据库 进行测试。 ORL 数据库共有 400 幅人脸图像 (40 人, 每人 10
责任编辑
杨呈祥 207
2 本文的方法
2.1 新方法的提出 由于人脸识别在安全系统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巨大应 用前景,目前已经成为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 究热点。在过去的几十年内,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很多用于 人脸识别的方法。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一种, 即 PCA 的方法。 PCA (主分量分析) 方法是较早得到发展的人脸识别技 术,该方法存在如下特点: 首先, 由于作为一种图像的统计方 法, 图像中的所有像素都被赋予了同等的地位, 可是光照 、 角度和表情等干扰会使识别率下降; 其次, 人脸在人脸空间 的分布近似高斯分布, 且普通人脸位于均值附近, 而特殊人 脸则位于边缘, 可见, 越普通的脸越难分别, 特征脸方法的 本质是抓住了人群的统计特征,反映了特定人脸库的统计 特征, 但不具有广泛性、 代表性。因此, 特征脸方法还存在着 理论上的缺陷。AdaBoost 是一种提高任意给定学习算法准 确度的方法。AdaBoost 算法具有很多优点, 它有较高的正确 206
率, 不需要先验知识, 只需要选择合适的迭代次数等 。 AdaBoost 算法的简单高效受到了人们的很多关注。 它使得在实 际应用中, 我们不必费力地寻找预测精度很高的算法, 而只 需找到一个比随机猜测略好的弱学习算法,就可以通过 AdaBoost 将其提升为强学习算法,从而也相应地达到提高 预测精度的目的。针对于目前 PCA 方法应用于实际中的识 别率较低,所以将 AdaBoost 算法与 PCA 算法结合起来, 因 为 AdaBoost 的学习算法它能从一个很大的特征集中选择很 小的一部分关键的特征, 从而产生一个极其有效的分类器, 是一种提高任意给定学习算法准确度的方法。而且, 最初的 AdaBoost 学习算法可用于提高一个简单的分类器 (有时又 称为弱分类器 ) 的性能, 它最终形成的强分类器的训练错误 率接近于零, 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基于 AdaBoost 学习算法简单高效的特点,本文将 PCA 和 AdaBoost 方法相结合, 形成一个强的分类器, 提高人脸识 别的准确率, 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2.2 新方法介绍 2.2.1 由 PCA (主元分析法 ) 算法生成简单分类器 由 PCA 算法生成简单分类器,实际上就是通过选择不 同的特征向量, 确定不同的分类准则, 从而生成弱分类器 。 本文中是通过分别选取五种不同的特征向量来确定五个不 同的简单分类器。 因为 ORL 人脸库的噪音主要是姿态、 表情 的变化,因此我们对 ORL 人脸库分别选择占有 92%、 89%、 86%、 83%、 80%能量的特征向量作为简单分类器,对 Yaleb 人脸库分别选择占有 100%、 99%、 98%、 97%、 96%能量的特 征向量作为简单分类器。 2.2.2 Adaboost 算法生成强分类器 AdaBoost 学习算法的学习过程, 可以理解为 “贪婪的特 征选择过程” 。对一个问题, 通过加权投票机制, 用大量的分 类函数的加权组合来判断。算法的关键就是, 将那些分类效 果好的分类函数赋予大的权重,分类效果差的赋予较小的 权重。AdaBoost 是一个寻找那些可以对目标很好进行分类 与 PCA 算法相结合用于人脸识别, 的少数特征的有效方法。 是一种多类分类方法。具体的学习算法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