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电路及其应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学案

高二物理导学案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情景导入】回顾初中所学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我们以前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压、电流有两个量程,为什么一个表会有两个量程呢?【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两种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2、科学探究:电表的改装原理。
【学习目标】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导读提纲】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串联电路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1.串联电路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1.串联电路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并联电路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1.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三个参数2.电表改装原理(1)电压表的改装(2)电流表的改装【思考讨论】1、关于电阻中的电阻: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______________;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_________________;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____________;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_________;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_________。
【公开课】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1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串并联电路,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此之前已经学习电流决定式、电势与电势差,为本节课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打下了基础,并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对电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根据电流决定式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并进一步推导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之后更进一步的学习了对电表量程的改装。
本节内容是学生深入掌握电路、从实际电路到开始熟练运用电路图的分水岭,是后续电路设计及应用的基石,可谓本章节重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
2、通过电流电压的关系得到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提升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探究在对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过程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达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总电阻的关系,电表的改装。
难点:电表的改装及计算。
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探究教学教学过程【巩固】1.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2.电流的决定式?【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一、新课导入:展示串并联电路请同学画出电路图并说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生答: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呢?【搭建平台新课教学】一、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1)串联电路由于电路中电荷守恒,0、1、2、3处电荷相等,又故I0=I1=I2=I3 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同(2)并联电路有:故:I0=I1+I2+I3+···+I n 即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导学案 解析版)

§11-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学习目标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3.掌握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4.认识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并能正确选择和应用. 二、学习过程【问题探究】1.如图所示,三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1)若R 1=R 2=R 3=R ,则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为多少? (2)若R 1<R 2<R 3,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由小到大如何排序? 2.如图所示,三个电阻构成并联电路.(1)若R 1=R 2=R 3=R ,则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为多少? (2)若R 1<R 2<R 3,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由小到大如何排序?答案 (1)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则R 总=R 1+R 2+R 3=3R . (2)由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得U 1R 1=U 2R 2=U 3R 3又由于R 1<R 2<R 3,则U 1<U 2<U 3.【答案】1.(1)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则R 总=R 1+R 2+R 3=3R . (2)由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得U 1R 1=U 2R 2=U 3R 3又由于R 1<R 2<R 3,则U 1<U 2<U 3.2.(1)由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得1R 总=1R 1+1R 2+1R 3=3R,解得R 总=R3.(2)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得I 1R 1=I 2R 2=I 3R 3 又由于R 1<R 2<R 3,则I 3<I 2<I 1.【知识点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 n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 电压关系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U n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U n电阻关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R1+R2+…+R 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 n例题1、关于串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每个电阻所分电压相等B.几个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电阻电压之比为各电阻阻值的倒数之比C.几个电阻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D.几个电阻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各电阻阻值的倒数之比【答案】D【详解】AB.根据分压原理,电阻串联时,电压之比电压电阻之比。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第11章第3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教师:什么是电路的串联?学生回答: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教师:什么是电路的并联?学生回答: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串联电路I0=I1=I2=I3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2.并联电路I0=I1+I2+I3+⋯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1.串联电路U=U1+U2+U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U=U1=U2=U3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1.串联电路根据U=U1+U2+U3,I0=I1=I2=I3,得:U I =U1I+U2I+U3I则:R=R1+R2+R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根据U=U1=U2=U3,I0=I1+I2+I3,得:I U =I1U+I2U+I3U则: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解析版)

【解析】B设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时,电压为U,由题意可知, ∶ =1∶2,可得R1∶R2=2∶1,当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时,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其两端的电压之比就等于电阻之比,所以U1∶U2=2∶1,故B正确。
4.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
考点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
1.两表改装对比
改装成电压表V
改装成电流表A
内部电路
扩大后的量程
U
I
电阻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电阻R
的数值
R= -Rg=(n-1)Rg
R= =
电表的
总电阻
RV=Rg+R=
RA= =
2.电表改装问题的四点提醒
(1)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问题,只要把表头看成一个电阻Rg即可。
相同点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
(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推导:在串联电路中,由于U1=I1R1,U2=I2R2,U3=I3R3…Un=InRn,I=I1=I2=…=In,所以有
= =…= = =I。
【答案】C
【变式4】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A.1∶2B.2∶1
C.2∶3D.3∶2
【解析】由题意知,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I1=0.6,则R1= ,当S闭合时,I总=I1+I2,I2=I总-I1=0.3 A,则R2= ,所以R1∶R2=1∶2,A正确。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2019版)教案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2.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3.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方法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学会利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设计电路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2.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三、教学内容3.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依次排列,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依次经过每个元件的电路。
串联电路的基本特性:•电流强度相同,电压分配合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
串联电路分析方法:•根据欧姆定律求各元件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特定元件的电压关系求各元件的电阻;•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解方程求电流和电压。
串联电路的问题:1.有三个不同电阻的电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其中一个电阻值为3Ω,另外两个电阻值分别为4Ω 和5Ω。
如果串联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 12V,则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是多少?2.有一个由两个电阻分别为2Ω 和4Ω 的电阻器串联而成的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为 3A。
求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电源电压。
3.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同时与电源相连,电流同时经过各个元件的电路。
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电压相同,电流分配合理;•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电阻之和的倒数等于总电阻的倒数。
并联电路分析方法:•根据欧姆定律求各元件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特定元件的电压关系求各元件的电阻;•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解方程求电流和电压。
并联电路的问题:1.有两个电阻分别为2Ω 和4Ω 的电阻器并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6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和电路中各电阻器的电流强度。
2.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2Ω、4Ω 和6Ω,电源电压为 12V。
求电路中各电阻器的电流强度和总电流强度。
3.3 电路设计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高中物理学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含解析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I1=I2=…=I n。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1+U2+…+U n。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U 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R1+R2+…+R n。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夜晚,城市的高大建筑物上张灯结彩,这些灯忽明忽暗,闪烁不停,把城市打扮得分外美丽,如图所示.如果一串灯中的一个灯泡损坏后,整串灯就不亮了,为什么一个灯泡损坏后整串灯就不亮了呢?提示:因为它们是串联关系.4.电压表和电流表(1)电流表G(表头)主要参数有三个:①电流表G的电阻R g,通常叫做电流表的内阻.②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 g,叫做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也叫电流表G的电流量程.③电流表G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 g叫做满偏电压,也叫电压量程.由欧姆定律U g=I g R g可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一般都比较小.(2)当改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因为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因此叫分压电阻,电压表的总电阻:R V=R g+R.(3)当改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因为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因此叫分流电阻,电流表的总电阻为R A=错误!。
用相同的电流表G改装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分别测量电压和电流时,指针偏角均为满刻度的错误!,试问这两种情况下表头G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是否相等?提示:因为是相同的电流表改装的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偏角相同,说明通过的电流I 相同,所以表头G两端的电压(U=IR g)也相同.考点一对串并联电路的分析1.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如图所示,由欧姆定律知U1=I1R1,U2=I2R2,…,U n=I n R n,而I1=I2=…=I n,所以有错误!=错误!=…=U nR n,故串联电路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阻值成正比.2.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如图所示,由欧姆定律U1=I1R1,U2=I2R2,…,U n=I n R n,而U1=U2=…=U n,所以有I1R1=I2R2=…=I n R n,故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讨论(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支路的电阻;(2)n个阻值相等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n分之一;(3)当一个很大的电阻与一个很小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更接近于小电阻;(4)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5)若增大某一个支路电阻,则总电阻随之增大.(1)无论串联、并联还是混联,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一定增大;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减小,总电阻一定减小.(2)电阻串联起分压作用,电阻并联起分流作用.(3)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目标1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荷分布保持不变,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各点的 相等,所以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 。
用公式表示为 。
2、并联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的电荷量等于进入各支路的 ,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 。
用公式表示为 。
目标2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分析电路中的电势变化,得到: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 。
目标3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由欧姆定律和之前讨论的电流电压关系,得到: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 等于 。
练习 1::课本50页思考与讨论两道题 练习2:思考如下问题:1)1R 和2R 并联,若1R 远大于2R ,总电阻R =?2)n 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大电阻有何关系?与其中最小电阻有何关系? 3)并联电路中,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 4)并联电路中,支路增多,总电阻如何变?目标4 理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原理,学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1、 电流表G (表头)常见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 改装成的。
小量程电流表主要有三个参数:1)电流表的电阻,称为 ,用字母表示为 ;2)指针片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称为 ,用字母 表示;3)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称作 ,用字母 表示; 三者的关系是: 。
练习3 课本50页思考与讨论2、 电压表的改装当把电流表G 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当 一个电阻R ,该电阻起 作用,因此叫做 电阻。
U 、R 、g R 、g I 四者的关系是: 。
练习4 课本51页例题1,课后习题43、 电流表的改装当把电流表G 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时,应当 一个电阻R ,该电阻起 作用,因此叫做 电阻。
R 、g R 、g I 三者的关系是: 。
练习5 课本51页例题2,课后习题5 练习61)要使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U 为原来的n 倍,需要一个多大的电阻?怎么连接?(已知表头的内阻g R 和满偏电压g U )2)要使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I 为原来的n 倍,需要一个多大的电阻?怎么连接?(已知表头的内阻g R 和满偏电流g I )目标5 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的不同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时,我们可以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入电路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分析得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式,并理解其含义,体会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
2.依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得到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表达式,体会等效思想在物理中的运用。
3.理解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和分压式接法。
二、学生学情分析初中物理教科书也涉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那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本节课以此为基础,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使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间的关系更深刻的理解,并体会物理概念、规律间的逻辑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析(一)新课引入串、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怎么求,公式是怎么得来的?(二)新课教学1.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恒定电流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任何位置的电荷都不可能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大家可以把“电流”类比成自来水管中的“水流”来理解。
2.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问题1:①要用R等效替代R1、R2和R3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②请利用等效的思想和和电阻定义推导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表达式。
问题2: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比每个支路电阻大还是小?②若并联电路中有一个支路电阻增大,其他电阻不变,那么总电阻怎么变化?③若是并联支路增多,总电阻怎么变化?问题3:①如果把1Ω的电阻与1000Ω的电阻并联,请算出总电阻的值?②思考当一个很大的电阻与一个很小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有什么特点?③思考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的特点?问题4:电路中,A、B之间的电压U=5V,定值电阻的阻值R=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20Ω。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移动过程中,R两端的电压U R 也随之变化,请填写下列表格,并描绘图像:R10 5Ω10Ω15Ω20ΩU 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换成R2=200ΩR20 50Ω100Ω150Ω200ΩU R(三)小结1.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知识点感知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1)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1=I2=……=I n;(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U n2.串联电路的重要性质:(1)总电阻:R=R1+R2+……+R n;(2)电压分配:U1/R1=U2/R2=……=U n/R n。
3.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1)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U n。
(2)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
4.并联电路的重要性质:(1)总电阻:;推论:①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②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反之,减小。
(2)电流分配:I1R1=I2R2=……I n R n=U。
5.稍复杂电路的等效化简方法:(1)电路化简时的原则:①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②等电势的各点化简时可合并;③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④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2)常用等效化简方法:①电流分支法:a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b判断各结点元件的电流方向;c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d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②等势点排列法:a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b判断各结点电势高低;c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结点间的支路画出;d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3)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①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是断路的,其两端电压等于所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②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并接的电路放电。
6.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串联一定的分压电阻所组成。
为了计算分压电阻,需要测定电流表的两个基本参数,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7.用串联分压的原理来改装电压表,扩大量程。
串联的电阻大小根据所分担的电压来计算即R串=(U-IgRg)/Ig。
新人教版(新教材)学案:高中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必修3(物理)

学习目标1.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
3.了解电表结构及相应的定义 4.会计算改装电表的电阻。
重点难点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阻和电压特点(重点)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重点)3.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难点)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难点)自主探究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 内容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路图电流关系电路各处电流①____3210I I I I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②____3210I I I I ++=电压关系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③____03231201U U U U =++ 总电压等于④____电压3210U U U U ===电阻关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⑤____n R R R R +⋅⋅⋅++=21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⑥____n R R R R 111121+⋅⋅⋅++=总二、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1.小量程电流表G (表头)的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 g :小量程电流表G 的⑦____。
②满偏电流I g :小量程电流表G 指针偏转到⑧____时的电流。
③满偏电压U g :小量程电流表G 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⑨____,由欧姆定律可知:U g =⑩____。
2.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和电流表(1)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给小量程电流表串联一个⑪____,就可以用来量度较大的电压。
如图1所示。
(2)大量程电流表的改装原理:给小量程电流表⑫____电阻,就可以用来量度较大的电流,如图2所示。
答案:① 相等 ②之和 ③之和 ④各支路 ⑤之和 ⑥倒数之和 ⑦电阻 ⑧最大刻度 ⑨电压 ⑩I g R g ⑪分压电阻 ⑫并联一个分流探究思考【典例一】一个表头的内阻g R 为30Ω,满偏电流g I 为mA 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1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根据电流决定式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并进一步推导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之后更进一步的学习了对电表量程的改装。
本节内容是学生深入掌握电路、从实际电路到开始熟练运用电路图的分水岭,是后续电路设计及应用的基石,可谓本章节重难点。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初中已有串并联电路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特点,并进一步推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高中知识的综合性、难度都加大了,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而不是还沉浸在对初中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应用上。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认识电压表、电流表内部结构,表头的结构与原理科学探究:分析、理解串并联电路额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式;依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得到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表达式。
科学思维:通过建立简化模型,应用串并联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原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关心实际问题的意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得到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表达式。
难点通过建立简化模型,应用串并联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原理。
【新课导入】在初中,我们曾研究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电压的规律,如果把两个电阻R1 、R2 串联或并联后看成一个电阻,它们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新课讲解】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如图两个电阻 R1 、R2 串联起来接到电路里,作为一个整体,它相当于一个电阻 R 。
这个电阻的大小与原来两个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电流:I=I1+I2电压:U = U1 + U2电阻:R = R1 + R2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电流:I = I1 + I2电压:U=U1=U2 电阻:21111R R R += 思考讨论: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 。
3.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3.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串联和并联: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______;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______.2.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即____________.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__________等于各支路电阻的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四、电压表和电流表1.电流表G(表头):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______改装而成的.小量程电流表主要有三个参数:①电流表的电阻叫做______,用字母R g表示;②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 g叫做______;③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 g叫做______,上述三个物理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当把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压表时,应当______一个电阻R;当把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应当______一个电阻R.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问题情境]节日用的彩灯,一串串一簇簇,或挂在街道两旁的树上,或挂在装饰物上,煞是好看!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和电源连接的吗若其中一串有一个灯泡灯丝烧毁,是否会影响到其他小灯泡呢1.电路连接有哪两种基本方式2.对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主要研究哪三个物理量的关系[要点提炼]1.若几个导体依次________________,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串联;若几个导体的两端各________,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2.用公式写出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公式写出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延伸]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其任一支路的电阻大小关系怎样2.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是怎样的3.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是怎样的二、电压表和电流表[问题情境]~实验室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它们往往都有两个量程,可以根据需要测量不同大小的电压和电流.它们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制作的呢1.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是一个什么元件它遵从欧姆定律吗2.为什么要对表头进行改装[要点提炼]1.表头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三个参数的关系满足________定律.2.改装成电压表是利用电阻的________作用,改装成电流表是利用电阻的________作用.-[问题延伸]1.改装成电压表时,电压表量程越大,电压表内阻______.2.改装成电流表时,电流表量程越大,电流表内阻______.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R2=4 Ω,R3=6 Ω,R4=3 Ω.(1)求电路中的总电阻.(2)当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U=42 V时,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有三个电阻,已知R1∶R2∶R3=1∶3∶6,则电路工作时,电压U1∶U2为()A.1∶6 B.1∶9C.1∶3 D.1∶2/例2有一电流表G,内阻R g=10 Ω,满偏电流I g=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变式训练2有一电流计,内阻R g=25 Ω,满偏电流I g=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即学即练】1.三个阻值都为12 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A.4 ΩB.24 ΩC.8 ΩD.36 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一定减少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D.上述说法都不对]4.电流表的内阻是R 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500 μA,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A.应串联一个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一、1.串联 并联 2.相等 I =I 1=I 2=I 3=… 之和 I =I 1+I 2+I 3+…二、U =U 1+U 2+U 3+… 相等 U =U 1=U 2=U 3=…三、之和 R =R 1+R 2+… 倒数 倒数 1R =1R 1+1R 2+… 四、1.电流表G (表头) 电流表的内阻 满偏电流 满偏电压 U g =I g R g2.串联 并联核心知识探究一、[问题情境]?1.串联 并联 2.电流、电压、电阻[要点提炼]1.首尾相连 连在一起2.(1)I =I 1=I 2=I 3=… (2)U =U 1+U 2+U 3+… (3)R =R 1+R 2+R 3+…3.(1)I =I 1+I 2+I 3+… (2)U =U 1=U 2=U 3=… (3)1R =1R 1+1R 2+1R 3+… [问题延伸]1.(1)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其任一支路的电阻,且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2)在保持其他支路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任一支路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增大.2.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U 1R 1=U 2R 2=U 3R 3=…=U n R n. …3.电流分配:并联电路中通过各导体中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I 1R 1=I 2R 2=…=I n R n .二、[问题情境]1.电阻 遵从2.表头的满偏电压和满偏电流一般都比较小[要点提炼] 1.欧姆 2.分压 分流[问题延伸] 1.越大 2.越小解题方法探究】例1 (1)14 Ω (2)3 A 3A 1 A 2 A解析 电路连接的特点是R 3、R 4并联后再和R 1、R 2串联,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总电阻和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1)R 3、R 4并联后电阻为R 34,则R 34=R 3R 4R 3+R 4=6×36+3Ω=2 Ω,R 1、R 2和R 34串联,总电阻R =R 1+R 2+R 34=14 Ω.(2)根据欧姆定律I =U R 得I =4214 A =3 A .由于R 1、R 2串联在干路上,故通过R 1、R 2的电流都是3 A .设通过R 3、R 4的电流为I 3、I 4,由并联电路的特点:I 3+I 4=3 A ,I 3I 4=R 4R 3,解得I 3=1 A ,I 4=2 A . 变式训练1 D [设R 1=R ,则R 2=3R ,R 3=6R ,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23=3R×6R 9R =2R ,故U 1∶U 2=1∶2,选项D 正确.]例2 990 Ω 1 000 Ω解析 表头G 的满偏电压U g =I g R g = V分压电阻R 的分压U R =U -U g = VR =U R I g=990 Ω,R v =R g +R =1 000 Ω 变式训练2 Ω Ω分流电阻R 的分流I R =I -I g = AR =U g I R≈ Ω R A =R g R R g +R≈ Ω 即学即练1.ACD [共有四种组合,三个串联:总电阻为36 Ω;三个并联:总电阻为4 Ω;两个串联再跟第三个并联:总电阻为8 Ω;两个并联再跟第三个串联,总电阻为18 Ω.]2.ABC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的阻值都要小,所以A 、B 、C 对,D 错.]3.B [电压表中电阻分压,串联;电流表中电阻分流,并联.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并联电路电阻大时分流少,所以R 增大时量程减小;串联电路电阻大时分压多,所以R 增大时量程增大.]4.C [电流表改电压表,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U -U g = V -200×500×10-6V = V .电阻的阻值为R =U′I g=错误! Ω=1 800 Ω.]。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7篇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的连接特点.2.会连接简单的.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教法建议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教学设计方案1.复习提问:(1) 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2) 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3) 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4) 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2.引入新课(1) 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纸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3) 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课题3.进行新课(1)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练习1:如图4-19(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2) 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19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① 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②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③ 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3)讨论并联电路:练习2:将图4-19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图4-20的并联电路.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指导学生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的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探究活动有一个电路,电路连接有电灯L1和L2,开关S1和S2.已知当开关S1和S2都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L1亮L2不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L1亮L2不亮.试根据上面的情况,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2(一)教学目的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2、会根据电路画出串、并联电路图;3、会根据电路图模拟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案(1)[预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预习内容]1. 什么是并联电路,什么是串联电路?2. 以小灯泡为例,分别画出三个小灯泡并联和串联的电路图[课内探究]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阅读课本P48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阅读课本P49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在图2.4-1中,用0ϕ、1ϕ、2ϕ、3ϕ分别表示电路中1、2、3各点的电势,用01U 、12U 、23U 、03U 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的电势差。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阅读课本P49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思考与讨论:(1)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总电阻等于多少?(2)若干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的电阻的大小关系如何?[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2.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3.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是I1∶I2∶I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R2∶R3为() A.1∶2∶3 B.3∶2∶1C.2∶3∶6 D.6∶3∶24.如图1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则()A.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C.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图1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5.R1=10 Ω,R2=20 Ω,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R2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0 V,若将它们串联,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多少?[自我小结]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案(2)[预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3.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路特性的改变。
二、教学重点: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路特性的改变。
2.解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混合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演示法。
3.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向学生介绍电池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电池如何实现电路的通电状态。
2.知识讲解:(1)串联电路的定义:把两个以上的电器设备连接起来,让电流先经过一个装置,再经过另一个装置,逐个进行电能的转换的电路就叫作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一样,电压会分别降落在各零件上,所以电压不会改变。
(3)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串联电路中各零件所受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V=V1+V2+V3+⋯+Vn(4)电流在串联电路中不改变,串联电路中的各零件所受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因此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等于各零件电阻之和。
R=R1+R2+R3+⋯+Rn(5)并联电路的定义:将两个以上的电器设备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在一起,将所有的负极或正极连接起来,形成两个分支电路,这种电路叫作并联电路。
(6)并联电路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大小一样,电流会分别通过各零件,所以电阻会改变。
(7)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并联电路中各零件所受电压相等,电流大小之和等于电源电流。
I=I1+I2+I3+⋯+In(8)电阻在并联电路中不改变,因此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零件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1/Rn3.实验演示: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并对其进行实验演示。
并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电流、电压的变化。
4.电路分析:让学生分析电路图并解决一些复杂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混合问题。
5.课堂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堂练习,并就学生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学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经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的理论分析过程;
2.经历根据电流、电压关系和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的过程。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学习难点: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三、自主学习过程
任务一:在阅读教材6页和7页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其表达式。
2.串联电路:把导体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画出电路图。
特点: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即:;
②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即:;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即:;
④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即:。
3.并联电路:把导体,就组成并联电路,画出电路图。
特点:①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即: ; ②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 ,即: ; ③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即: ;
④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 。
任务二:在阅读教材6页和7页教材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计算下列电路的等效电阻。
8.4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一、物理概念和科学思维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 (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科学探究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应用意识,引导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学习重点】
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学习难点】
表头G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学习过程】
一、新课学习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1.串联电路
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
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1.串联电路
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
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 1.串联电路
推导过程: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
推导过程: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_________;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_________。
例题1:有四盏灯,接入如图的电路中,L 1和L 2的电阻均为2Ω,L 3和L 4的电
阻均为4Ω,把电路接通后,四盏灯的电流之比I 1:I 2:I 3:I 4=________________。
(四)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结构
1.构造(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表头的三个特征量(三个重要参数) ①内阻R g :________________。
②满偏电流I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满偏电压U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满偏电流I g 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因而若已知电表的内阻R g ,则根据欧姆定律可把相应各点的电流值改写成电压值,即电流表也是电压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刻度盘的刻度不同而已。
4.把表头改装成电压表
例1.有一个电流表G ,内阻R g =30Ω,满偏电流I g =1mA 。
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多大?
总结:计算出以下几个值:
(1)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________________ (2)改装需要串联的电阻值:________________ (3)改装后的电表量量程:________________ 5.把表头改装成电流表
例2.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 g=30Ω,满偏电流I g=1mA。
要把把它改装为量
程为0~0.6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多大?
总结:计算出以下几个值:
(1)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________________
(2)改装需要并联的电阻值:________________
(3)改装后的电表量程: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
间的电压,U CD的变化范围是()(将电压表看做理想电表)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2.有一满偏电流I g=5mA,内阻R g=400Ω的电流表G,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应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Ω的分压电阻,该电压表的内阻为
__________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A的电流表,应
__________联一个__________Ω的分流电阻,该电流表的内
阻为__________Ω。
3.如图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
已知电流表G
的量程为0~100μA,内阻为600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
R1=________Ω,R2=________Ω,两种电表的总电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量程更大的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
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此时()
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5.四个电阻R1、R2、R3、R4如图所示连接,若R1=R2=R3=R4=2Ω,且R1两端
的电压为4V,求:
(1)电路的总电阻。
(2)电阻R2两端的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