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内蒙古地区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史----第七章 元明时期的乌兰察布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史----- 第七章元明时期的乌兰察布第一节蒙古兴起和元朝对乌兰察布地区的统治一、蒙古在乌兰察布地区的行政设置(一)大蒙古国时期12世纪到13世纪初,中国北方兴起了强大的蒙古族。
蒙古族即蒙古高原东部土著东胡人的后裔,东胡人就是原来的乌桓和鲜卑人。
其时,所有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共同被称作蒙古。
在铁木真(成吉思汗)通过武力征服统一东部蒙古后,1198年,成吉思汗在净州(今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城卜子村)与金朝卫王允济谋面,允济庸俗懦弱令成吉思汗心存鄙视,后闻允济即帝,便与金朝断绝了朝贡关系,从此蒙古与金朝的关系决裂。
1211年(元太祖六年),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大举伐金,兵分三路南下,以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为向导,顺利越过阴山,哲别率先锋军破抚州以北边堡,夺取昌州、桓州(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西北)、抚州(辖今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
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等率军攻占净州(治所在今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城卜子村)、丰州(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东白塔村)、云内州(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东胜州(治所在今托克托县大皇城)、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等地。
接着,1212年(元太祖七年),成吉思汗继续攻取山后诸州县,威宁县(今兴和北)千户刘柏林投降。
至此攻破黄河以北山西、河北、山东境内的数十座州县。
1214年,将位于今兴和县境内的阿尔查秃之地分封给蒙古札剌亦儿部落。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载:“金平契丹,置桓州,元初为札剌亦儿部、兀鲁君王营幕地。
”在忽必烈中统至至元初,札剌亦儿部东迁于辽阳锦州一带。
1215年蒙古军队攻占了金国的中京和北京,到1227年灭西夏。
成吉思汗病故时,今乌兰察布地区全部并入了大蒙古国的版图。
在整个成吉思汗时期,只是“所获城邑,即委而去,未尝置兵戍守。
”即使有行政建置,也只是沿用金朝旧制和官号,以归附地区的人留守其地,而蒙古只在军事要地派驻军队,以钳制所收服地区地方行政权利。
(一)内蒙古基础知识
• 3.民族和人口:全市总人口150万左右,是一个以蒙古族 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 4.地形特点: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东北 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
• 三、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
• (一)农、牧、林
• 种植业: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糖生产基地。
• 畜牧业: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内蒙古的 肉蛋奶、绒毛、皮等畜禽产品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享 有国际盛名。
• 林业: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森林基地,林业用地及宜林地 均居全国第一位。
• (二)工业
• 二、内蒙古的历史 •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以北方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
家园。 • 蒙古族的兴起: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一个新的民族共同
体——蒙古族开始兴起。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 古帝国可汗,汗号“成 吉思汗”。世界史上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 必烈追尊成吉思汗为元 朝皇帝,庙号太祖,谥 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 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 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 滨。
• (三)交通运输业
• 全区交通主要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空运正在不断的完 善当中。
第 二 节 草 原 明 珠 鄂 尔 多 斯
-
• 一、鄂尔多斯地理
• 1.地理位置: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 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及 东北与草原钢城包头以及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隔河相望。
第二章内蒙古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元以前历代王朝对内蒙古的统治
古代内蒙古地区是多种文明碰撞 交融的重要地区。古代内蒙古的 历史是北方游牧文化与汉族农耕 文化互相渗透的历史。多民族生 息繁衍,多元文化相互影响与融 合,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 的内蒙古历史文化。
一、战国以前的内蒙古地区
旧石器时代遗迹:
一、秦汉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
鄂尔多斯高原南Leabharlann “萨拉乌苏文 化” 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 少乡大窑村的“大窑遗址”
一、战国以前的内蒙古地区
新石器时代遗迹:
海拉尔——西沙岗 赤峰、通辽——红山文化
一、战国以前的内蒙古地区
青铜时代的遗址
云中郡城址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 ——内蒙古地区建立最早,规模较 大的城镇之一。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位置和疆域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记忆口诀素材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记忆口诀(一)三十四省记不难,黑吉辽,蒙新甘;陕宁青藏云贵川,两广两湖两河山;港澳苏浙闽皖赣,京津沪渝台海南。
对照地图即可看出,各省份在大体按照位置排列(先东北,然后由西向东)的同时,又照顾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如四个直辖市、两个海岛省份、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排在一起)。
掌握这两首歌诀,要注意结合地图。
这样,你就可在记住各邻国、各省份名称的同时,还能掌握它们的相关位置。
(二)京津沪渝宁陕甘两湖两广两河山苏浙闽赣云贵皖港澳台琼辽吉黑内蒙青海疆藏川【注】京—北京; 津—天津;沪-上海;渝-重庆;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陕西(秦);甘—甘肃(陇);两湖—湖南(湘)、湖北(鄂);两广—广东(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两河山-河南(豫)、河北(冀)山东(鲁)、山西(晋);苏—江苏;浙-浙江;闽—福建;赣—江西;云—云南(滇);贵—贵州(黔);皖—安徽;港—香港;澳-澳门;台—台湾;琼-海南;辽-辽宁;吉-吉林;黑-黑龙江;蒙—内蒙古自治区;青—青海;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藏-西藏自治区;川-四川(蜀)。
(三)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连一方.晋冀内蒙属华北,还有京津在其中。
华东七省加上海,苏鲁皖浙台闽赣。
中南鄂豫粤湘桂,新设省份是海南。
西南云贵川和藏,重庆辖市需加上。
陕甘宁青和新疆,祖国西北好地方。
香港澳门不可忘,和平统一大家庭。
我国才解放时的行政区划是把全国分为六大区,具体划分按国务院规定的顺序排列: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中南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地区:重庆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没有华西、华中这种说法,另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不划入区域范围。
中国旅游地理第六章蒙宁旅游大区
第六章塞北风光、游牧草原——蒙宁旅游大区第一节概述一、旅游地理环境(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坦荡的高原和河套平原2、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浓郁的民族风情内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着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蒙古族为主体,还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丁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2、边塞风情浓郁3、方兴未艾的沿边境开发、开放二、旅游资源类别1、温带草原景观2、“江南”好风光——河套平原3、灿烂的民族文化第二节内蒙古自治区一、概况——内蒙古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
蒙古族信仰藏传喇嘛教,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从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
内蒙古在我国最北部的高原地区,远离海洋,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内蒙古的多数地区冬季长达5个半月,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10℃递减到-30℃。
最低气温一般在-25℃~-45℃之间。
农林牧是内蒙古最大的优势资源。
人均耕地居全国第一,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三倍;内蒙古的森林面积居全国之冠,以"祖国绿色宝库"大兴安岭为主的森林面积达1407万公顷。
内蒙古拥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名胜古迹有四大类别,即陵园古墓、古城遗址、寺庙古塔以及革命家、革命活动遗址。
内蒙古的自然景观有: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二、主要旅游景区1、呼和浩特市名胜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市位于土默川平原东北端,京包铁路线上。
第一章 内蒙古概况
二、行政区划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9个地级市、3个盟,21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 县、49个旗、3个自治旗,计101个区、县级市、县、旗。 呼和浩特市(4个区、4个县、1个旗) 回民区 新城区 玉泉区 赛罕 区 土默特左旗 托克托县 和林格尔县 武川县 清水河县 包 头 市(6个区、1个县、2个旗)昆都仑区 东河区 青山区 石拐 区 白云矿区 九原区 土默特右旗 固阳县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乌 海 市(3个区)海勃湾区 海南区 乌达区 赤 峰 市(3个区、2个县、7个旗)松山区 红山区 元宝山区 阿鲁 科尔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林西县 克什克腾旗 翁牛特旗 喀 喇沁旗 宁城县 敖汉旗 通 辽 市(1个区、1个市、1个县、5个旗)科尔沁区 霍林郭勒市 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开鲁县 库伦旗 奈曼旗 扎鲁特 旗 鄂尔多斯市(1个区、7个旗)东胜区 达拉特旗 准格尔旗 鄂托克前 旗 鄂托克旗 杭锦旗 乌审旗 伊金霍洛旗
内蒙古旅游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国学
第一章 内蒙古概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煤炭能源 第四节 矿产资源 第五节 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 自然概况
一、基本情况 内蒙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 东起东经126度29分,西至东经97度10分,北起北 纬53度20分,南至北纬37度20分,是我国跨经度 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 南北跨度为1700多公里。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12.3%,全国第三(新疆、西藏),与8个 省市接壤。 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 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 、宁夏四省区接壤, 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 俄罗斯交界。
内蒙古土壤
第23页/共35页
第二节 内蒙古土壤区
大兴安岭东麓草甸草原土壤区 1、东麓黑土——暗棕壤带 2、东南麓黑钙土带
第24页/共35页
第二节 内蒙古土壤区
西辽河流域丘陵平原草原土壤区 1、北部栗土钙——风沙土带 2、东部风沙土——草甸土带 3、南部黑垆土——褐土带
第8页/共35页
平地土壤
褐土 褐土的利用和改良 (1)发展灌溉,保持水土 (2)合理耕作,适当深耕 (3)增施肥料,培养地力
第9页/共35页
平地土壤
黑垆土 黑垆土的利用和改良 (1)防止水土流失 (2)大力发展农田灌溉 (3)采取综合的改良措施,提高黑垆土的 肥力
第10页/共35页
平地土壤
草甸土 草甸土的利用和改良 (1)防洪排涝 (2)加强深耕施肥 (3)防止烟渍化 (4)提高有效肥力
第17页/共35页
二 山地土壤
暗棕壤 暗棕壤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和施肥,以保持 和提高土壤肥力。
第18页/共35页
二 山地土壤
灰褐土 适宜林业生长,发展林业为主。
第19页/共35页
二 山地土壤
棕壤 棕壤的利用和改良 (1)防止水土流失 (2)增施有机肥料,补充N素养料 (3)掌握土壤墒情,实时耕耙,改善物理 特性 (4)全面规划,因地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第5页/共35页
平地土壤
棕钙土 分类 (1)棕钙土 (2)淡棕钙土 (3)草甸棕钙土 棕钙土的利用和改良 (1)用于畜牧业生产
灰漠土带以西极端干旱的荒漠境内
第7页/共35页
平地土壤
灰漠土 灰漠土的利用和改良 (1)发展林业 (2)漠土地区没有水利,就不能进行农业 生产,牧业发展也发受到限制,因此兴建 水利发展灌溉,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重要 措施。 (3)防止土壤侵蚀和改良土壤 (4)提高土壤肥力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7.31•【字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施行日期】2023.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号)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现予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2023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第四条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第五条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应当围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优化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促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2课时)学案
第一节疆域【学习目标】1。
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2。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
3.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难点: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自主学习】一、我国是如何进行行政区划的?我国基本实行(、、 )、 ( 、)、(、)三级行政区划。
二、找出省级行政区1、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个,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读图1。
7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找出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3、填出图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1)东北地区:A1 A2 A3(2)北部边疆:B(3)黄河中下游地区:C1 C2 C3 C4C5 C6(4)长江中下游地区:D1 D2 D3 D4 D5D6 D7(5)东南沿海:E1 E2 E3 E4 E5E6 E7(6)西南地区:F1 F2 F3 F4 F5(7)西北地区:G1 G2 G3 G4 G5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用本省的历史名称一个省有两个简称的四、在空白图中填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合作探究】1、我国的行政区划三级和四级的问题2、巧记省级行政区(1)找邻居,例如山东的邻省(2)找技巧,有关相对的省(3)沿线路回归线穿过的省:有国界的省:沿海的:黄河流经的省:长江流经的省:(4)顺口溜3、简称的由来【知识构建】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三级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记住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拓展延伸】猜一猜1.打一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再写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名称(1)船出长江口( )(2)宝地( )(3)碧波万顷()(4)银河渡口( )2.打一省级行政中心的名称,再写出其全称和简称(1)带枪的人()(2)两个胖子()(3)四季温暖()(4)久雨初晴()【优化训练】“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工程项目,它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东部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区,全长大约4200千米,贯穿9个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自然
第二节 草原风光
一、草原概况 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延4000多 公里,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总面积 达866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 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 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 乌拉特草原。 世界有四大草原,内蒙古占两个:呼伦贝尔草原、那 拉提草原(新疆)、潘帕斯草原(阿根廷)、锡林郭 勒草原 全区天然草原植被,从东到西可分为草甸草原、典型 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五大类。
四、森林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 区森林总面积约2080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 积的11%,居全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 17.57%,高于全国13.4%的水平。 森林总蓄 积量1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 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 地,原始森林就占全区林地面积的50%,林木 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75%以上, 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森林面积达1886万 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9 。
锡林郭勒草原不仅植被类型繁多,而且植物种 类也十分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 态环境。锡林郭勒盟拥有18万平方公里可利用 草场,牲畜饲养规模连续八年稳定在1000万头 (只)以上。无污染的优质畜产品遍销全国各地 和日本,中东市场及香港地区。锡林郭勒马, 乌珠穆沁肥尾羊,草原红牛,苏尼特羊,乌珠 穆沁白绒山羊,苏尼特驼,内蒙古细毛羊等一 系列优良畜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 声誉。
四、科尔沁大草原
科尔沁,蒙语意为著名射手。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 哈撒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位于内蒙古东部,在松辽 平原西北端,包括整个兴安盟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地方。 科尔沁草原又称科尔沁沙地。科尔沁草原西与锡林郭 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资源丰 富,科尔沁草原是中国四大草原之一。 科尔沁草原历史上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据 记载,公元10世纪时自然条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 便畜牧”。直至19世纪初扎鲁特旗东南还留有松林。 但至19世纪后期,因滥垦沙质草地,砍伐森林,曾号 称“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
《内蒙古地区》PPT课件
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骆驼的生 长。
精选课件ppt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8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三)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较快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5年,GDP为3 822.8亿元,第一、二、三产业15.7∶44.1∶40.2
国第2位。东部的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三大褐煤基地向东北输
送电力,中西部的达拉特、托克托、丰镇、海渤湾和准格尔等向
京、津送电。
该区是世界上罕见的稀土资源集中地区,储量占全国的97%以
上,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储量的5倍,居世界第一。
精选课件ppt
11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草原文化旅游产业 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奇异的原始森林、绚丽的文物古 迹、浓郁的民族风情,围绕草原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三大主 题,以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旅游区,呼和浩特、包头、赤 峰历史文化旅游区,成吉思汗陵园民族风情旅游区三大景区为重点。
成吉思汗陵园
精选课件ppt
12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突出建设“一线”、“三区”,全面实 施“十大工程”,努力实现环境优美、兴区富民、边疆稳定 “三大目标” 。
“一线”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
“三区”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和绿色产业开发区、 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开发区、稀土科研和生产出口开发区
年份
GDP/ 亿元
人均
GDP/
(元·人-1)
第一节内蒙古地区ppt课件
京、津送电。
该区是世界上罕见的稀土资源集中地区,储量占全国的97%以 上,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储量的5倍,居世界第一。
n 介于37°24′N~53°23′N,97°12′E~126°04′E n 之间,东西横跨2 400 km,南北相隔1 700 km,土地总面积 n 118.34×104 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
n 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北部与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 n 是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本区拥有4 200 km的边境线, n 18个边境口岸,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n 草原文化旅游产业 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奇异的原始森林、绚丽的文物古 迹、浓郁的民族风情,围绕草原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三大主 题,以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旅游区,呼和浩特、包头、赤 峰历史文化旅游区,成吉思汗陵园民族风情旅游区三大景区为重点。
成吉思汗陵园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199 0
319.3
1 478
35.3
200 5
3 822.8
16 067
15.7
11.3
17.7
45.4 21.9
32.0 32.7
44.1 40.2
城市、交通和产业结构
铁路交通是经济建设的大动脉 公路实施“三横九纵十二出口”的总体规 划 建设边防公路和区内重要经济干线公路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逻辑框架
草原畜牧业 能源、原材料 草草原原文文化化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无图版)
序言国土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家园。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 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编制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内政发[2008]33 号)编制。
本规划明确了自治区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各地区、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切实组织实施,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奖惩机制,确保规划落在实处。
本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 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和修订。
第一章规划背景随着自治区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国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
为了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的评价,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
航拍中国内蒙古地理知识点笔记
航拍中国内蒙古地理知识点笔记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陲,是中国最大的行政区域,也是国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它境内地势起伏,山脉河流众多,适宜发展旅游业,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内的重要资源产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内蒙古的地理知识。
一、地理位置内蒙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地处中国的北部边疆,东临东北地区,南靠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西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俄罗斯和蒙古国。
它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东北亚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要枢纽地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位置。
二、地形地势内蒙古地形地势起伏,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原、丘陵、盆地、山地等地貌形式分布广泛。
首先是高原,占地面积的1/3以上,是阿尔泰山、达尔哈湖等高山的分布区,其次是低山地区,占整个地理面积的1/4以上,山脉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而内蒙古还有大量盆地地形,例如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谷和达尔滨盆地等。
同时,内蒙古也是中国的重要河流发源地之一,河流众多,如黑龙江、松花江等。
三、气候环境内蒙古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在东南部地区有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部干旱气候与半干旱气候交替分布。
这使得内蒙古干旱少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是国内著名的气候宜居地区之一。
四、自然资源内蒙古是中国的重要资源基地之一,森林、矿产、水资源等资源十分丰富。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基地,森林覆盖率达32.3%,木材生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是国内的重要木材生产地。
内蒙古也是中国的重要煤炭、稀土、铁矿等矿产资源基地,其水资源也很丰富,有许多河流、湖泊等。
五、生态环境内蒙古生态环境优美,草原、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非常美丽。
内蒙古拥有中国最大的草原,有着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兴安岭草原、乌兰布统草原等。
同时,内蒙古的湖泊众多,如呼伦湖、贝加尔湖、乌苏里江等,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
六、旅游资源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草原风光、游牧文化、套娃艺术、乌兰布统风光等。
内蒙古历史
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 址获“2009年度全国十考古新发现” 榜首。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 址坐落于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打粮 沟门自然村北部的山坡之上,占地面积 约3万平方米。2二道井子遗址文化堆积 深厚,建筑遗迹保存完整,是目前发现 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四、兴隆洼文化
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公里的 台地上,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1982年全国文 物普查时被发现,其后,同陆续发现的相同文 化遗存一起被考古界命名为“兴隆洼文化”。 1983年至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等单位先后进行了8次大规模考古挖掘,共清 理半地穴式房址153座,灰坑200个,墓葬20余 座。房址排列有序,最大面积达140平方米, 是古建筑史上的奇迹。出土了数千件珍贵的文 物标本,
五、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古代文化中一支极其重要的新石 器时代文化。早在30年代就发现了该文化遗存。50年 代,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尹达先生正式将其 命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遗存,是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共存,并兼有 细石器的一种原始文化类型。红山文化是一种以农业 为主,牧、渔、猎并举的原始文化。其分布范围以西 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区域,西起河北省张家 口,东至辽河中游,北抵大兴安岭,南逾大凌河谷的 广大地区。红山文化延续时代长达2000年之久,距今 约五、六千年。
东胡族系 东胡族系包括的部落和民族很多:如东胡、 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 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此外 还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 东胡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后来大漠南北的很 多民族都使用它,如现在的蒙古族语言,它就 源自东胡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份
GDP/ 亿元
人均GDP/
(元·人-1)
第一产业
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
12.2
173
71.0
1978
58.0
Hale Waihona Puke 31732.71990
319.3
1 478
35.3
2005 3 822.8 16 067
15.7
11.3
17.7
45.4
21.9
32.0
32.7
44.1
40.2
城市、交通和产业结构
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 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 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 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牲畜的 优良放牧场地。
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骆驼的 生长。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三)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较快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5年,GDP为3 822.8亿元,第一、二、三产业15.7∶44.1∶40.2
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
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扩展的主导因素。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农牧交错带生态-生产关系模式图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防治荒漠化的政策性建议
建立符合农牧交错带自然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生态-生产范式” 探求“小面积搞生产、大面积搞生态”的高效而安全的土地利用模
位于蒙古高原的南部;跨越五类生态区,从森林到森林 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再到荒漠;跨越内陆河流域和 太平洋流域内外流域,兼有农区和牧区,也是自然环境脆 弱、农牧文化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典型的地区
二、地理概况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一)环境结构
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地貌结构上 表现为山地与高原、平原交错分布。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 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原、平原 的转换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镶有低山、谷地和 盆地,水土流失较严重。。
式 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宏观格局 认真研究和发展适合于降水变化的“波动性农牧业”模式 生态建设必须走产业化道路,高度重视生物资源的开发 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 加强风水复合侵蚀研究 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加快城镇化建设
• (二)畜牧业优势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 具有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绿色优势和民族文 化优势。成为国家级草原畜牧业-畜产品基地。 羊毛和羊绒是内蒙古畜产品的两大优势。内蒙古是国家毛 纺工业基地之一,毛线、毛料、毛毯等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 地位。 内蒙古著名的牲畜品种有: 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及锡尼河马 乌兰察布草原的乌珠穆沁肥尾羊 科尔沁草原的草原红牛、科尔沁细毛羊 锡林郭勒草原的苏尼特肉羊 乌兰察布草原的双峰驼、绒肉兼用白山羊 鄂尔多斯的细毛羊、滩羊和卡拉库尔羊 西部荒漠草场素有骆驼王国之称,双峰驼最为著名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三)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特征
农牧交错带特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春季干燥多风和夏季降水集中且 多暴雨等气候条件,导致大部分地区的土地退化以沙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并 存为特征,它们在时间上呈季节性交替,在空间上呈镶嵌分布,在成因上 互为因果。在沙质、沙砾质的阴山南北两侧、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及 北部地区以沙漠化为主,水土流失为辅;以黄土、沙黄土沉积区的鄂尔多 斯高原南部和东部丘陵以水土流失为主,沙漠化次之
(一)农牧交错带
合计 214个县 面积 74万×104 ㎞2, 人口 6 400万人
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 东南部,地处东部季风区与 西北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既是我国陆地地理环境演变 最敏感的地区,又是土地退 化最严重的地带。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农牧交错带的特征
降水年变率大,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风蚀沙埋、水土流失、干旱、盐碱化与虫鼠害等灾害严重 林、灌、草植被交错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宜于发展农林牧复合系统 多 “荒地”,对垦荒耕种有极大诱惑力,但垦后易导致土地退化;河川的水 源涵养区或风沙源地,东部农区的生态防护屏障带 自然地带或区域之间生物、地球物理状况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突变点或 转折线 贫困人口分布集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与少数民族居聚区接壤,历史上屯垦戍边、战乱频繁,农牧界线反复进退
介于37°24′N~53°23′N,97°12′E~126°04′E 之间,东西横跨2 400 km,南北相隔1 700 km,土地总面积 118.34×104 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
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北部与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 是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本区拥有4 200 km的边境线, 18个边境口岸,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羊肉、牛肉、奶类等也居全国中上水平,分别居第1、7、1位
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变化(1980年到2005年): 人均牛肉产量由的2.4 kg,增加至14.1 kg 人均羊肉由4.12 kg,增加至30.3 kg 人均奶类从3.8 kg增加到292.1 kg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四、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
煤田广布
共发现煤田320多处,累计探明保有储量为2 256×108 t,仅 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2位;煤炭资源不但储量大,煤层厚,而且 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
探明储量在100×108 t以上的煤田主要有东胜煤田、准格尔煤 田、伊敏煤田、霍林河煤田、胜利煤田。
南粮北牧
大兴安岭—阴山是一条重要的 地理分界线,山地的西北部为高 原牧业和蒙古族居住分布区,山 地的东南部为平原、丘陵农业和 农牧交错区、以及汉族和蒙汉杂 居区。阴山以南为外流区,属黄 河、海河水系,流水侵蚀严重, 农业为主,以北则是内流区,以 风蚀、干燥剥蚀为主,牧业发达。
成吉思汗陵园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突出建设“一线”、“三区”,全面实 施“十大工程”,努力实现环境优美、兴区富民、边疆稳定 “三大目标” 。
“一线”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
“三区”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和绿色产业开发区、 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开发区、稀土科研和生产出口开发区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二)农牧交错带人口负荷与土地利用
农牧交错带总体上属于边际土地。人口负荷增长对土地利用有直 接作用,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适宜的土地利用空 间结构和数量结构是保证生态安全、防治土地退化的关键问题。
土地利用格局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农牧交错带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农牧交错带主要土地利用区域组合型
属于典型的中温带,降水量东西地域差异显著,季节和年际变 率大、寒暑变化剧烈。本区年平均气温呈现出波动中升高的趋势, 而降水量则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趋势。气候的不稳定,使得区域生 态环境脆弱,第一性生产不稳定。
自然植被及土壤覆盖的地带模式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甸草 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
(三)草原畜牧业基地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共有30多个畜牧业生产基地县。基地内 年末存栏牧畜7 089.1万头(只),年产羊绒5 956 t。
2005年主要牲畜:牛576.4万头,马67.9万匹,居全国第五位 骆驼8.5万头,居全国第2位 羊5 420.0万只,居全国第1位
畜产品产量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 细羊毛4 4841 t,居全国第1位 羊绒6 395 t,占全国的41.4%,居全国第1位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逻辑框架
草原畜牧业 能源、原材料 草草原原文文化化
基地
基地
基基地地
东林西铁 遍地是煤 南粮北牧
高原与山地 季风边缘 草原、灌丛草原、森林
区位:地跨三北、边连两国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人口与民族区域自治)
风蚀沙化 盐渍化
水土流失 天然林保护 天然草地
保护 水源地保护
一、地理区位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铁路交通是经济建设的大动脉 公路实施“三横九纵十二出口”的总体规 划 建设边防公路和区内重要经济干线公路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三大特色产业的布局
农畜产品和绿色产业。以名牌产品和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为依托, 发展以绿色品牌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开发羊绒、牛奶、 羊肉、牛肉、皮革、马铃薯、玉米、小麦等主导产品产业化系列, 强化羊绒、牛奶、羊肉深加工产品在全国的领先优势
草原面积8 666.7×104 hm2,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1.7%,居全国第1 位。草原大部分保留天然状态。
特征指标/草原类型 代表群系 标志层片 优势土类 盖度/%
地上生物量 (干重)/ kg·hm-2
每平方米平均种数 旱生植物/% 中旱生植物/% 中生植物/% 景观外貌
内蒙古草原的主要特征
草甸草原 贝加尔针茅草原
典型草原 大针茅草原
中生杂类草
旱生丛生禾草
黑钙土
栗钙土
40~75
20~40
2 000±
800~1 000
20 24.5 37.9 36.7 岛状森林与草甸草原
15 49.1 31.7 19.2 丛生禾草,连续分布
荒漠草原 小针茅草原 旱生小半灌木 棕钙土 10~15 200±
11 78.0 16.5 16.5 小半灌木,矮草草原
该区是世界上罕见的稀土资源集中地区,储量占全国的97%以 上,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储量的5倍,居世界第一。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
草原文化旅游产业 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奇异的原始森林、绚丽的文物古 迹、浓郁的民族风情,围绕草原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三大主 题,以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旅游区,呼和浩特、包头、赤 峰历史文化旅游区,成吉思汗陵园民族风情旅游区三大景区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