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红对勾高中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练习 教师用书 (4)

合集下载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3.1亚洲及其主要分区的地理特征名师课件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3.1亚洲及其主要分区的地理特征名师课件

2.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②范围: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多山岭,地壳不 地形 北高南低,山河
稳定,多火山、 复杂 相间、纵列分布
地震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湿热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
河流 湍急,水能丰富;下 河流短促,水能
众多 游河谷展宽,泥沙沉
【答案】 (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 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 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 泽等)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 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亚平原, 冷,夏
北亚
中西伯利 季短而 亚高原, 温暖,
东西伯利 温带大
亚山地 陆性气

居民 经济
白色 人种
新西伯 利亚工 业区; 河谷农

2.亚洲气候的特征、成因及类型
【典例1】 (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 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 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黄色 水稻种
东南 亚
河相间,南 高温多雨;热 人 植业和 北纵列分 带季风和热带 种; 热带种
布;马来群 雨林气候 多信 植园农
岛多火山
佛教 业
区域 位置范围 地形
北部喜马
拉雅山
脉,中部
南亚
印度河和
恒河平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教师用书目录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教师用书目录

第一章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课时1地球仪与地图课时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课时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真题专练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课时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5地球的历史和圈层真题专练第2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课时7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时8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课时9时差课时10昼夜长短的变化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真题专练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1讲地球上的大气课时1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13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真题专练第2讲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4锋与天气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真题专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6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17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真题专练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时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真题专练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0水循环课时21海水的性质课时22海水的运动课时23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24海—气相互作用真题专练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25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真题专练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时26地质构造与地貌课时27板块运动与地貌课时28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真题专练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29河谷的演变课时30冲积平原的形成课时3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真题专练第4讲其他地貌的发育课时32喀斯特地貌课时33风沙地貌课时34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真题专练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35植被课时36土壤课时37整体性真题专练第2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38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39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真题专练第七章自然灾害课时40气象灾害课时41地质灾害课时42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真题专练第一章人口课时4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时44人口迁移真题专练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时45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时46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47城镇化真题专练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48农业区位因素课时49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2讲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50工业区位因素课时5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3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52服务业区位因素课时53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时5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56交通运输方式真题专练第五章环境与发展课时57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时58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真题专练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课时59区域与区域发展真题专练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60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时61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6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真题专练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课时63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时64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真题专练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65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66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67产业转移课时68国际合作真题专练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69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0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时71中国的能源安全课时72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时7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4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时75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76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时77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主要分区课时78东南亚中亚课时79西亚非洲课时80欧洲西部两极地区第2讲世界主要国家课时81日本印度课时82俄罗斯澳大利亚课时83美国巴西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时84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课时85中国人文地理特征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时86北方地区课时87南方地区课时88西北地区课时89青藏地区。

《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单元综合测试4(湘教版)

《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单元综合测试4(湘教版)

单元综合测试四(自然地理和地图)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0·黑龙江四校联考)北京时间2009年9月2日15时55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此次强震的震中在西爪哇省打横地区西南方142千米处的海域。

据此回答1~3题。

1.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3.地震发生时,爪哇岛居民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应位于上地幔。

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由上地幔经过莫霍界面进入地壳时,P波、S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由于P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震中附近的居民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1.C 2.B 3.D(2010·湖南株洲检测)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4~5题。

4.上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东南风C.西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解析:M地位于非洲南端的海洋上,受西风带的影响明显,以西北风为主;N地在北半球的信风带,东北风为盛行风向。

答案:A5.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

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上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孟珠》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解析:此时从气压的分布来看,赤道低压带偏北,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季,选择B项。

2020版《红对勾》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测试1地球和地图

2020版《红对勾》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测试1地球和地图

7.图中 ab、cd、a′b′、b′c′线段等长,ad、bc 线段等 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关系是( B )
A.ab=bc=cd=ad B.ab=cd<b′c′<a′b′ C.ad=bc<b′c′ D.b′c′<ad<bc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b 和 a′b′、b′c′ 图上距离相等,但跨越的实际距离 ab>b′c′>a′b′,故比例 尺 ab<b′c′<a′b′;ad 实地距离小于 bc,故比例尺 ad>bc; bc 和 b′c′相比,bc 图上距离小,实地距离大,故比例尺 bc<b′c′。
(2019·杭州模拟)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 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B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
解析:读图可知,毛伊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21°N,156.5°W), 锡拉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36°N,25.5°E)。两岛纬度同为北纬, 纬度较低的毛伊岛在南;两岛经度之和大于 180°,毛伊岛在东; 综上可知,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东南方向。
4.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C )
A.一直向西北
B.一直向东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
解析:两岛近似位于同一经线圈上,而经线圈是大圆,根 据“大圆劣弧”的最短航线原则,最短航线的航向应为先从毛 伊岛沿线向北到北极,再由北极沿经线向南到锡拉岛。
5.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C ) A.7 000 km B.11 000 km C.13 600 km D.16 000 km
答案:不能。P 点和乙村最北部间有山脊阻挡,图示如下:

《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单元综合测试11(湘教版)

《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单元综合测试11(湘教版)

单元综合测试十一(中国区域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0·上海)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景观。

1.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崇扬儒家思想的文化圈是()A.南亚文化圈B.伊斯兰文化圈C.太平洋文化圈D.东亚文化圈2.具有南亚文化圈独特风情的服饰是()A.和服B.纱丽C.阿拉伯长袍D.旗袍3.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该宗教是()A.基督教B.天主教C.伊斯兰教D.佛教解析:回忆教材主干知识可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1.D 2.B 3.C(2010·上海)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4.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5.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人们总是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来居住和进行生产活动。

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

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势较高,较亚马孙河流域凉爽、气候适宜,是高原地形,地表平坦,又邻近沿海,故人口密集。

答案:4.B 5.D(2010·吉林长春一模)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图”,完成6~7题。

6.下列叙述中,属于M环节的是()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7.图中N环节导致()A.河流径流量平稳B.河流泥沙含量大C.冬季有结冰现象D.河流夏季出现汛期解析:红壤贫瘠的原因是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导致有机质分解和淋溶作用强,难以保存在土壤中。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有夏汛。

答案:6.C7.D(2010·辽宁大连)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请回答8~9题。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3-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3-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

• 由于考查的重点往往在表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因此,在分 析时要突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但是考生往往 是表述不具体,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合理。考查中学生的出错 点往往是:混淆植被类型与自然带名称;搞不清土壤退化与人类 活动的关系、陆地水体中的潜水与承压水的差异性,尤其是各种 地理环境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上不到位。
• (2)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
• ①撒哈拉荒漠、澳大利亚的荒漠和西亚的荒漠等,是在热带沙漠 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 控制。
• ②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 关。
• ③中亚、我国西北地区荒漠的形成,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 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 【答案】 (1)A (2)D
• 典例2 (2010·江苏三校联考)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 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十二个地区的数 值,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1)~(2)题。
• (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 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②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③由山麓向山顶分 异 ④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 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是中亚地理环境的核心,由于远离海洋 使得干旱成为该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在干旱的气候下多沙漠景 观;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有水源的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棉花; 没有灌溉水源的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是羊。深居大陆 内部的位置还使本区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古有丝绸之路, 今有亚欧大陆桥。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 世界地理概况高考_1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 世界地理概况高考_1

好好听讲
抓重点·掌握规律 02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无论7月还是1
太阳辐射
等温线大致 月,气温都是
全球
(纬度因
与纬线平行 从低纬向两极
素)
递减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1月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 (低纬)凸出;海洋上 则向北(高纬)凸出,7
降水多(500~ 1 000 mm)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 洋;
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降水多(500~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
1 000 mm)
海洋吹向陆地
特征 全年 少雨
夏季 多雨
常年 湿润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冬季受西风
南北纬 降水量较
带控制,夏
30° ~40°的
多 季受副热带
(300~1 高气压带控
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
深入,使大陆西岸气候呈狭长分 东部高原和低矮山地
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大洲
地形特征
对气候的影响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大
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 陆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 南美洲
东部高原,中部平原低地 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
二、规范用语 1.术语
答案:气温、降水、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饱和空 气、凝结核。
2.用语 举例说明沿海地区降水少的原因。 答案:有些沿海地区降水少,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 常年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空气干燥;风从陆地吹向海 洋,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 步加剧了气候的干燥程度。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球仪 时区和日界线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球仪 时区和日界线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指示方 向
南北方向
数量 无数条
纬线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 到极点为零
东西方向
• 2.纬度与经度
定义 实质
纬度
人们为了区分纬线而给纬 线标注的度数
当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 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经度
人们为了区分经线而给经线标 注的度数
当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 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纬度
经度
图 示
划 分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
• 特别提醒 • (1)东西半球、东西经度、东西时区的区别和联系
• (2)确定一个地点的日出、正午、日落、深夜等时间问题,必须根 据这个地点的地方时。
• (3)飞行(航行)中的时间换算问题:一般不用考虑日界线,只要知 道出发地、目的地和飞行(航行)时间即可。出发地出发时间换算 成目的地时间+飞行(航行)时间=到达时目的地时间;出发地时 间+飞行(航行)时间=到达时的出发地时间。
地方时。
• 由题意知,OA、OB为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地 方时为0时,根据日界线东西两侧的日期特点,判断OA为180°经 线,OB地方时为0时,则甲地地方时为3时。
②若北京时间为 7 月 9 日 12 时,求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 围。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界线, 两条日期线之间属于同一日期。
• 要点三 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难点)
• 1.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同一经线 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千米×相隔纬度数。
• 2.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赤道上任意两点 间的距离约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其余纬度上的经线距为 111·cosφkm(其中φ为纬度)。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课时作业4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课时作业4

课时作业4 水体运动规律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得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一般而言,从河流的源头到河口,随着支流的不断汇入,河流的流量越来越大。

答案:C2.下列河流中,曾出现过图④中现象的是()A.亚马孙河B.长江C.密西西比河D.黄河解析:黄河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上游地区水量较为丰富,但到了下游的“地上河段”,不仅水源补给较少,而且蒸发、灌溉等使该段的水量减少。

答案:D3.下列能反映黄河郑州段水体补给关系的一项是()解析:郑州位于黄河的下游段,该段河流为“地上河”,因此一年内任何时段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B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解析:据图可知,该河在4月、7~8月形成了两个汛期,因此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4月份的春汛是由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7~8月的夏汛是由降水丰富造成的。

答案:C5.该河流最有可能是()A.珠江B.塔里木河C.淮河D.松花江解析:发生春汛和夏汛的河流,最可能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花江。

答案:D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6—8题。

6.若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则数码①②③④依次表示()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C.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D.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解析:水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解题时可采用尝试法解题,把四者填进去以后,结合水循环的环节,看其是否符合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B7.若图中数码⑤⑥⑦⑧⑨表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五个环节,则数码⑤⑥⑦⑧依次表示()A.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B.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C.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降水、下渗解析:根据上题的结论可知,由海洋水转化成大气水的环节⑤表示蒸发;由地表水转化成海洋水的环节⑥表示地表径流;⑦表示大气水转化成地表水和海洋水的降水环节;⑧表示地表水下渗环节。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 中国地理分区高考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 中国地理分区高考

环境 失;华北平原:旱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红壤
问题 涝、风沙、盐碱;黄
改造
土高原:水土流失
2.香港和澳门
(1)位置与范围
位置
范围
由A香港岛、九
珠江口东侧,北

龙和新界及其周
邻B深圳经济特

围200多个岛屿组


珠江口西侧,北 澳
面紧靠C珠海经 门
济特区
由澳门半岛、氹 仔岛和路环岛组

经济圈
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
环境差
名称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能源、水资源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
东北经
供应不足,设
工业基础好,农业发达,振兴
济圈
备落后,产业
东北政策
结构单一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 秦岭—淮河
河线以北 线以南
1月平 均气温
<0℃
>0℃
河流封 结冰
冻状况
不结冰
年降水量 <800 mm >800 mm
世博会拉动
名称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 能源、矿产资源
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 不足,用地紧
珠三角 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 张,腹地小,环
经济圈 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 境污染,缺乏资
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 金、技术密集型
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产业
名称
有利条件
5.目前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经济水平与祖国内地基本持 平。(×)
二、规范用语 1.术语
答案: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香港、澳门、台湾。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材,主要涉及地图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地图的识别与应用”,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类型、地图的投影、地形图的识别、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

2. 学会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提高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

3. 能够运用地形图识别地形,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投影原理、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

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类型及其应用、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挂图、地球仪、投影仪、白板、板擦、激光笔。

2. 学具:地图册、笔记本、彩色笔、尺子、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地图的基本要素:介绍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本要素。

(2)地图的类型:讲解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不同类型的地图。

(3)地图投影:阐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展示常见地图投影的特点。

(4)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教授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识别地形。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地图册,让学生分组讨论,识别和分析实际地图。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地图投影原理常见投影4. 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地形符号地形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举例说明地图的投影原理及其应用。

(3)分析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的地形特点。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地图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15北美和拉丁美洲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15北美和拉丁美洲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 ,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 减少
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 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 减
冬季极地冷空气直达墨西哥 湾,形成大风雪和寒潮天 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暖 流上空的气流北上,中东 部地区普遍暖热,使气温 年较差较大
• 特别提醒
• (1)北美大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原因:
• 北美大部分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为温带气候类型。北美西部为一系 列紧逼海岸的平行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到达。中部为 平原地区,北通北冰洋,南通墨西哥湾,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 迅速到达南方,所经地区急剧降温,夏季,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自由 北上,所经地区普遍暖热,形成了冬夏温差较大,降水较少的温带大 陆性气候。
• 中国西靠世界上最大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大洋,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大,冬季风强烈,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气温更低, 而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东临大西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且冬 季风不强烈,亚热带(0℃等温线)向更高纬度推移。
• (4)大西洋生成的飓风在墨西哥湾会得到加强的原因是: • 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气温高,水汽充足。 • (5)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平原,有风城之称的原因为:
南北走向、东 西排列,多 山峰、山间 盆地和高原
两大板块相撞 挤压
东部古老的 拉布拉多高原(加)、
高原、山
阿巴拉契亚山脉( 地势低缓
地区
美)
外力侵蚀
中部宽广的 北部多湖泊、南部为
中央大平
密西西比平原、
原区
西部为大草原
南北纵贯、平 坦
大部分由冰川 侵蚀而成 ,南部由 密西西比 河冲积而 成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东西两侧分别临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面临加勒比海
受安第斯山脉阻挡,热带荒漠局限于西岸狭长地带;热带平 原面积广大,热带高原地势平缓;温带荒漠地区(40°S以 南山地东侧背风坡)大陆狭窄

《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课时作业4(湘教版)

《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课时作业4(湘教版)

课时作业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2010·浙江)读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A.3°N~3°SB.6°N~17.5°NC.3°N~17.5°N或3°S~17.5°SD.17.5°S~23.5°S或17.5°N~23.5°N解析:M地二至日时正午太阳光线分别从不同方位照射过来,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假设该地位于赤道以北且纬度为x,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列出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x),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x),若图中α、β之差等于6°,则该地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也为6°,可求出x为3°,且在北半球。

越接近赤道地区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越小,赤道处为0°。

因为题意中α、β之差小于6°,且图中没有标出L1、L2的南北方位,故3°N~3°S皆符合题意,选A。

本题也可选特殊值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后排除。

答案:A(2010·江苏)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2~3题。

2.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解析: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名师课件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8.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名师课件

【典例 1】 (2011·广东文综)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 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 该 河 为 ________ 河 , 判 断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以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为例)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植被 土壤发 干旱 → 稀少 → 育差 →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天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有利于抑制 风沙活动;少雨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④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 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 影响,因而降水稀少造成的。
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条件 ①自然因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 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 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讲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讲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云南省东部和 贵州省大部
1000米
深覆千壑离黄沟、破土万支碎;风力夏土流用沉季质水强积多疏侵作暴松蚀用雨,作,,
1000~
2000 米
石灰岩广 布,地 表崎岖 ,由西 北向东 南倾斜
温暖浅海沉积形 成石灰岩, 流水溶解、 侵蚀作用形 成喀斯特地 貌
塔里 木 盆 地
四大 盆 地
准噶 尔 盆 地
新疆南部, 天山以南 ,昆仑山 以北
影响,降水较多。
• (2)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一年有两个汛期? • 5—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准静止锋),雨带推移至此,降水较多,
9—10月份雨带南移至此,降水较多。部分地区,如果8月份降水 多,应为受台风影响。长江中下游流域,7月份受到高压(反气旋) 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较少。
• (3) 我国温州地区为什么降水较多?
夏季风影响明显
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年降水量 干湿状况
降水量多,400毫米以上 半湿润区、湿润区
降水量少,400毫米以下 半干旱区、干旱区
地势阶梯
大部分在1 000米以下,第二、 在1 000米以上,第一、二级
三级阶梯上
阶梯上
地形类型 平原盆、地丘陵为主,有部分高原、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世界最高、中 国最大、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起伏平缓
亚欧板块和印度 洋板块挤压 抬升,地势 高、气温低
地处内陆,气候
地面广阔平坦, 干旱少雨,
我国第二
流水侵蚀作
大高原
用微弱,风
蚀地貌显著
名称
位置
海拔
特点
成因
北起古长城,
黄土 南到秦岭,
高 西起祁连山
原 四

脉东端,东 到太行山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甲、乙两地相比,乙地的风力较大。原因:甲地受 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为主,且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乙地等压 线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故风力较大。
(2)乙地天气状况:大风、降温,沙尘漫天。 原因:经历冷锋过境,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此时为该地的春 季,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 而冷锋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 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沙尘天气。 (3)丙地为我国的华北地区,此季节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 盛,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春季晴朗天气多,昼夜温差 大,且华北平原易遭受寒潮侵袭,形成低温天气,地膜覆盖可起 到保温作用,使农作物生长免受低温影响。
解析:第(1)题,据图看出,甲地位于高压中心处,等压线 稀疏;乙地所在处等压线密集。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刚经 历了冷锋过境,且位于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内,该区域大部分 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该气象灾害应是沙尘暴,因此乙地 出现沙尘天气。第(3)题,丙地为华北平原地区,春季降水少, 易出现春旱,且常遭受寒潮天气影响,低温影响播种,地膜覆 盖能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2019·贵阳调研)图 a 和图 b 分别是某区域 12 月 7 日 14 时和 8 日 8 时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回答 6~8 题。(12 分)
图a
图b
6.图 b 中 c 气压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海拔较同纬度高,气压低 B.海拔较同纬度低,气压高 C.气温较同纬度高,气压低 D.气温较同纬度低,气压高
B.14 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D.20 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解析:14 时,宿州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 降水较多,合肥则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降 水较少,A、B 错;20 时,冷锋已经经过合肥,其带来的大风天 气刮走了大气污染物,合肥空气质量好转,C 对;20 时,黄山位 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 错。
解析: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来看,b 在 1 020hPa 到 1 025hPa 之间;c 地区气压值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判断,气 压值在 1 010hPa 到 1 015hPa 之间,B 正确。
8.关于图示地区 7 日 14 时到 8 日 8 时的天气状况,说法正 确的是( D )
A.a 地区风向和风速都发生较大变化 B.高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 C.北京将出现晴暖天气 D.不利于 b 地雾霾的消散
13.如图为某年 4 月 6 日 14 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 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 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问题。(30 分)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10 分)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 分) (3)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常常采用地膜覆盖措施,试从 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的作用。(10 分)
①错误;降水过多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③正确;阴雨
连绵的天气不适合晒盐,④正确。
12.下图为 2016 年 11 月 7 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 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 分)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 说明判断理由。(6 分)
(2)比较北京、长沙的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6 分)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地区 7 日 14 时到 8 日 8 时,冷空气 势力逐渐增强,c 地区为四川盆地,由于周围高山阻挡,受冷空 气影响小,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气压低,形成低压中心,C 正 确。
7.图 b 中 b、c 的气压数值分别可能为( B ) A.1 022、1 010 B.1 023、1 012 C.1 026、1 018 D.1 022、1 018


9.甲、乙两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发生的早晚及气团的位置是 (D )
A.图甲早于图乙,且图甲中暖气团位于南部地区 B.图乙早于图甲,且图乙中暖气团位于北部地区 C.图甲早于图乙,且图甲中冷气团位于南部地区 D.图乙早于图甲,且图乙中冷气团位于北部地区
解析:图甲所示天气系统,高压中心位于海洋上,我国东南 部地区位于高压脊北侧,此时可能是干旱天气,最有可能是伏旱, 常常发生于盛夏;图乙所示为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梅雨天气), 常常发生于夏初,A、C 错误。伏旱天气是来自海洋的暖气团在 大陆停留时间过长形成的,此时暖气团移动到北部地区;梅雨天 气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的,此时暖气团位于南部地区,冷气 团位于北部地区,B 错误、D 正确。
A.气压低
B.气温低
C.降水少
D.云量少
解析:根据等压线分布可判断,昆明处于低压中心附近,气 压值低于 1 010 hPa,贵阳气压值为 1 017.5~1 020 hPa,昆明气压 低于贵阳,A 错;贵阳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昆明低,B 对;贵阳 处于冷气团一侧,受锋面系统影响,多阴雨天气,C、D 错。
(3)判断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说明其 未来天气变化趋势。(6 分)
(4)判断该类天气系统可能给我国南方地区带来的气象灾害, 并说明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8 分)
答案:(1)偏北风(西北风)。南京风力较大。理由:南京附近 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长沙空气质量较好。原因:风力大,降水多。 (3)冷锋。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寒潮(或低温冻害)。影响出行,影响健康,影响农副产品 供给。
解析:比较图上 14 时与 20 时安徽省等压线分布可知,等压 线走向相近且气压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从 14 时到 20 时合肥风向 变化较小,B、D 错;但 20 时等压线密度大于 14 时,等压距相同, 故风力变大,A 错、C 对。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C ) A.14 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C.20 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解析:从图中等压线分布、变化来看,a 地区风速变大,但 风向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均为偏北风,A 错误;高压均为偏北 风,高压处的等压线变得密集且数值增大,高压的势力增强,B 错误;北京受冷锋影响,气温下降,可能出现雨雪天气,C 错误; b 地等压线变得稀疏,风力减小,不利于雾霾的消散,D 正确。
(2019·山东九校联考)甲、乙两图所示的天气系统,有规律地 发生于亚洲局部地区。读图,完成 9~11 题。(12 分)
解析:第(1)题,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 压指向低压),再结合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可画出风 向,为偏北风(西北风)。根据等压线疏密状况可以比较风力大小; 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沙附近等 压线密集,风力大;处于雨区,有降水。风和雨有净化空气的作 用。北京风力小,天气晴朗,污染物不易扩散和净化。第(3)题, 雨区的位置主要在锋线的北侧(冷气团一侧),北侧的等压线密集, 风速大,表明为冷气团主动移动;再结合此时为 11 月,表明图 中锋面应为冷锋。故长江中下游地区将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变 化。第(4)题,冷锋带来的是大风、低温、降水等,我国南方经历 的冷锋会带来低温冻害,这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与健康,间接影 响农副产品供给。
4.形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植被覆盖率
解析:从图示锋因是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势力逐渐减弱,遇云 贵高原阻挡后移动缓慢,长时间徘徊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因此形 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5.受甲天气系统影响,贵阳比昆明( B )
限时规范训练8 常见天气系统
时间:45 分钟 (2019·合肥质检)下图为安徽省某日 14 时和 20 时天气形势 图。据此完成 1~2 题。(8 分)
1.从 14 时到 20 时,合肥( C )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11.如果图乙所示的天气系统来得过早,停留时间过长,对
P 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C ) ①产生严重冻害 ②出现干旱 ③引发滑坡、泥石流 ④盐
产量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P 地位于台湾岛北部。图乙所示天气系统为准静止锋,
来得过早,停留时间过长,则阴雨天气时间长,②错误;P 地纬
度较低,此时为夏初,即使气温较低,也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冻害,
(2019·郑州质检)读 2018 年 12 月 6 日 14 时我国局部地区近 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 3~5 题。(12 分)
3.此时,下列城市中吹偏南风的是( C )
A.兰州
B.郑州
C.成都
D.广州
解析:根据等压线气压值递变规律判断,兰州、广州南侧的 气压均低于北侧,两城市均吹偏北风;郑州位于反气旋东南部, 吹偏北风;成都东侧气压高于西侧,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 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因此成都吹偏南风。
10.Q 地此时最有可能的天气特征是( B ) A.阴雨连绵 B.炎热干燥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Q 地处于高压脊附近,盛行下沉气 流,天气炎热干燥,B 正确;阴雨连绵、狂风暴雨不是高压控制 下的天气状况,A、D 错误;我国南方地区干旱(伏旱)常常发生 于盛夏,风和日丽反映的是春季的天气特征,C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