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声学知识点精华
8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声学
1、声音的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 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frequency)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即音调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人能感受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他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因为他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
初二物理 声学知识归纳总结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物理授课时间:2020年 4 月 30 日(星期四)
要点一、响度
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二、音调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
(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赫兹(Hz)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要点三、音色
1.音色是声音的另一个特色,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主
要音色不同。
2.音色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借助仪器观察到的音色不同的声音图像,如下图所示。
3.乐音是声源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可以用响度、音调和音色来描述它的特性,人们常将响度、音调、和音
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姓名性别年级第次课
课题声学课程性质预习复习冲刺同步其他学生
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签字教研组长:家长:
【典型例题】
类型一、乐音的三要素
例1.一般来说老虎和小鸟的叫声都不同,其中的叫声音调高,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而的叫声响度大,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另外,老虎和小鸟的叫声的也不同。
举一反三:
【变式1】手机在现代社会被普遍使用。当我们接听电话时,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是依靠声音的,我们还可以通过音量开关改变声音的(前两空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变式2】当火车进站时, 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 听了发出的声音, 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松动, 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汇总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过程。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声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将对初中物理的声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当物体振动时,空气中的分子也会随之振动,产生一系列的压缩和稀疏,从而形成声波。常见的声音的产生包括人的声带振动、乐器的发声和机械的震动等。
2. 声音的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一般是通过空气传播。声波是横波,它通过压缩和稀疏作用传播。声音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一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3. 声音的特性:
声音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
- 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程度,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 音量:音量是声音的强弱程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 音色: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不同乐器和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是由声波的谐波组成决定的。
4.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 反射:当声波遇到光滑的障碍物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即声波返回传播的过程。声音在反射时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同时声音的强度也会随着反射时的距离增加而减弱。
- 折射: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即声波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折射是由于声波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不同而引起的。
5. 声音的吸收和干涉:
- 吸收:当声波遇到吸声材料时,会被材料吸收,这会导致声音的能量转化为材料内部能量,从而减弱声音的强度。
初二声音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疑点: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重点定义:
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要点:
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3 真空不能传声
重点: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重点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
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
2 回声的作用:
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
3 回声测距离:2s=vt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知识
点总结超详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
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
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
(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
(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规律的学科。在初中物理中,声
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涉及了很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下面是关于初中物
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波的产生: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而产生的,振
动物体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发生压缩和稀薄,形成长波和短波交替排列的声波。
2.声速:声音在其中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在空气中,声速
大约是340米/秒。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3.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在固体中
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4.声音的反射: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入
射角等于反射角。
5.声音的折射:声音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声速较大的介质中声波的传播方向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由声波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振幅越小,声音越低弱。
3.声音的纯度:声音的纯度由声波的波形决定。纯度高的声音波形规整,纯度低的声音波形复杂。
4.音速频谱:将一个复杂的声音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得到的频
率分布图称为音速频谱。音速频谱反映了声音的音质。
5.音量的调节:音量的调节通过改变声音的响度实现,可以通过改变
声音的振幅来调节音量。
三、声音的传播与接收
1.共振现象: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与自身频率相同的外力作用时,振
幅不断增大的现象。共振可以使声音的传播距离增加。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媒介传播。
-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振动使空气颤动,产生声波。
- 传输声音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不同。
2. 声音的特性
- 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是赫兹(Hz)。
-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dB)。
- 声音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程。
3. 声音的反射、传播和吸收
-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传播过去,一部分被吸收。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约1500米/秒。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固体中的声音传播能力最好。
4. 声音的利用
- 声音的传播特性可以基于此来进行声学设计,比如音响系统、房间声学设计等。
-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可以用于改善音质,比如吸声板、隔音设
备等。
5. 声音的危害
- 声音能够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声
音下可导致听力受损。
- 需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下暴露。
以上是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大致汇总,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反射传播吸收、利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介绍。
初中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填空题及答案
填空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也停止。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3、振动停止,发声也消失,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
4、用手指按住自己喉咙后说话,属于,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属于,高处落下一滴水产生悦耳的叮咚,属于,瀑布产生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小朋友吹的“白鸟争鸣”的哨声婉转动听,属于。
5、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6、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共同点的一种研究方法,叫做:。
7、有些物理现象发生时,人们的感觉器官往往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在实验中,通常将这些感知不到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叫做:。8、通过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或物理现象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研究方法,叫做。
二:声音的传播
9、声音的传播需要,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10、一切、、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出声音,也可以当做传播声音的介质。
11、空气越,传声效果,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故航天员只能通过交流。
1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13、类比着水波学习的方法叫做。
三:声速和回声
14、声传播的快慢用描述,它的大小等于。
15、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
17、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八年级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掌握好声音的知识是很重要的,八年级
是学习声音这一知识点的黄金时期,本文将对八年级声音的知识
点进行总结。
一、声波的定义
声音是一种能够被人耳所听到的物理现象,其表现形式是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声波可
以通过振动物体产生,也可以通过声源发出。人耳能够接收到
20Hz到20kHz范围内的声音。
二、声音的特性参数
声音具有三个特性参数:频率、振幅和声速。
1. 频率
声波的频率是指声波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Hz)。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Hz之间。当频率高于
20kHz时,称为超声波;当频率低于20Hz时,则称为次声波。
2. 振幅
声波的振幅是指声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它反映了声
音的强弱。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振幅的单位为帕斯卡(Pa)或
分贝(dB)。
3. 声速
声速是声波在单位时间内穿过单位长度的距离。声速和介质的
类型有关,如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在水中,声速为
1500m/s左右。
三、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
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
障碍物后,发生反弹的现象。折射是指声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
种介质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发生加强或相消的现象。
四、共振和谐振动
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力作用时,振幅达到最大值的现象。
谐振是指无阻尼的物体在受到一个周期外力作用时,振幅保持不
变的现象。
五、声音的应用
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语音通信、音响传输等。此外,声音还可以被用于医学、测量、航空航天等领域。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回声测距离: 2s=vt
一:声音的产生与流传
1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4全部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5“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一样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逝”。振动停止,不过不再发声,可是本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持续向外流传。
二:声音的流传:
1声的流传需要介质
2声以波的形式流传,这类波喊声波
3真空不可以传声
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流传。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双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颠簸向远处流传,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相关,还跟介质的温度相关。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相关。一般在固体中流传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流传最慢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340m/s
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①上升抵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②声源距离阻碍物起码有17m远
2回声的作用:①增强原声;②回声
定位;③回声测距
3回声测距离: 2s=vt
四:如何听到声音
1人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听到声音的门路: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3假如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伤害,就会使听力降落,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能够经过其余门路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能够持续听到声音;假如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相关的神经遇到伤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行治愈。
4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次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④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细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的声现象知识点,超详细的内
容如下:
1. 声是一种机械波:
- 声是一种通过物质传播的机械波,需要媒质的存在才能传播。
- 声波的速度取决于媒质的性质,一般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速
度约为340米/秒。
2. 声的特性:
- 高低音的区分: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 响度的区分:声音的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的声音
听起来较响亮。
- 音色的区分:不同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由
声波的波形决定。
3.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振动的对象可以是弹性体也可以是流体。
- 声音通过物质中的分子间的振动传播,当一个分子振动时,会传递给相邻的分子,从而形成机械波。
-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
4. 声的应用和保护:
- 声波在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话、无线电等设备使用声波进行信息传输。
- 听觉器官的工作原理与声波的接收有关,人类和动物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周围的声音。
- 长时间暴露在高响度的声音中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应注意保护听力。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超详细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 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声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当我们欣赏音乐、聆听别人的说话、甚至是敲打键盘发出的击键声,我们都在感受着声音。而对于物理学来说,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物质振动在媒介中传播的结果。那么,作为物理学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学习关于声音的知识呢?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是指物体振动时,会通过使空气分子作简谐振动的方式,使声波在媒介中传播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颤动鼓膜、吹奏乐器、撞击物体等方式来产生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分为空气中传播和固体中传播。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通过使空气分子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来回振动的方式来实现。而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通过使固体中的分子相互碰撞转移振动能量来实现。
三、声速的相关概念
声速指的是声波在媒介中传播时的速度。通常情况下,我们通
过声速和频率的关系来计算波长,从而得出声波的特征。当媒介
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改变时,声速也会相应地改变。
四、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征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频率的高低,与波长有关。而音色则
是指不同乐器或人声发出的声音听起来的特点,与波形有关。
五、回声和共振
回声是指声音发出后在障碍物上产生反射,并以回声的形式返
回发出声音的地方。而共振是指某些物体可以通过振动与同频率
的声波共振,从而使其振幅变大,这就是共振现象。
六、声波对人体的影响
声波不仅可以对人类听觉系统造成影响,还可以对人体的神经、消化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高强度的声波会对人的健康造成负
面影响,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声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声学知识
点全面总结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的分子作为媒介传递振动。
-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2. 声音的特性
- 频率:声波振动的快慢程度,以赫兹(Hz)表示。
- 声调:人对声音高低的感觉,与频率相关。
- 声强:声音的强弱程度,与振幅有关。
-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相关。
3. 声的传播路径
- 直线传播:声音以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透射。
- 声的反射:声波遇到一个物体后被反弹回来,形成回声。
- 声的透射:声音从一个介质传到另一个介质。
4. 声音的利用
- 通信:声音是我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如电话、对讲机等。
- 音乐:声音的频率和声波的振动方式使我们能够欣赏音乐。
- 声学设备:如扬声器、麦克风等把声音转换为电信号或机械
振动。
5. 声音与听觉
- 耳朵是我们感知和听到声音的感觉器官。
- 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和内耳传达到我们的大脑。
- 听力损失或聋响可能导致听力障碍。
这份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声学知识点的
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传播路径、
声音的利用以及声音与听觉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声学的
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理八年级声现象笔记
以下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声现象的笔记,供您参考: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会弹动、发声,如弦乐器、管乐器等。
3.振动的物体也会振动发声,如打击乐器、敲击物体等。
4.声音可以通过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4.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4.音色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声音来源,如人的嗓音、乐器的音色等。
四、回声和共鸣
1.回声: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
超过0.1秒时,可以听到明显的回声。
2.共鸣:当两个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时,一个物体的振动会引起另一个
物体的振动,这种现象称为共鸣。
3.利用共鸣可以放大声音,如音乐厅、剧院等场所利用共鸣来增强音响效果。
五、声波的应用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可以用于探测、定位、
诊断等。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次声波可以用于探测自然灾害、
预测天气等。
3.声呐: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和定位的设备称为声呐。声呐可以用于水下探测、
导航等。
(完整版)八年级声学知识点精华
【八年级】声学知识点精华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振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3、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本身并没有随波向前移动,声波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三、声速
1、声速是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温度相同但介质不同时,声速一般不同;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
慢。
4、熟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温度小,声速小。
5、声速、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的关系:v=s/t
四、回声现象
1、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s=vt
五、人耳如何听声音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方式叫耳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等方式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一)、人耳的构造
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用途:用来收集声音。
2、中耳:鼓膜和听小骨。用途:用来传声。
3、内耳:耳蜗(听觉神经丰富)。用途:用来感知声音。
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现象、规律以及与物体运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八年级学习的物理声学内容主要围绕声音的特性、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展开。下面将对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特性和产生
1.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再由介质的振动传播形成的。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包括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气流的流动声音和电磁振荡产生的声音等。
2.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高、低、强、弱等特性。
- 高低音调: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频率高的声音听起来较高,频率低的声音听起来较低。
- 音量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大的声音听起来较响,振幅小的声音听起来较轻。
- 声音的纯度:指声音中是否含有其他频率的声音成分,纯音是只有一个频率的声音,复音是由多个频率的声音混合而成。
- 声音的音色:不同乐器和不同人的声音发出的声音相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听起来是不同的,这个差别就是音色。
3. 声速:声速是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它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常见气体中,空气中声速约为343米/秒。
二、声音的传播和接收
1.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的分子间的振动传播。在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 固体中声传播: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较高,更容易传播。
- 液体中声传播:液体中声音传播速度较慢,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较大。
- 气体中声传播:气体中声音传播速度较慢,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距较大。
2. 声音的接收:声音的接收通过我们的耳朵进行。当声波到达耳朵时,耳朵会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中,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声学知识点精华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振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3、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本身并没有随波向前移动,声波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三、声速
1、声速是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温度相同但介质不同时,声速一般不同;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
慢。
4、熟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温度小,声速小。
5、声速、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的关系:v=s/t
四、回声现象
1、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s=vt
五、人耳如何听声音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方式叫耳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等方式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一)、人耳的构造
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用途:用来收集声音。
2、中耳:鼓膜和听小骨。用途:用来传声。
3、内耳:耳蜗(听觉神经丰富)。用途:用来感知声音。
(二)、耳聋的两种情况
1、传导障碍:鼓膜、听小骨损坏。
2、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
(三)、认知
1、传导障碍可治疗或借助仪器感知声音;
2、神经性耳聋不能治疗也不能借助仪器感知声音。
六、声音三要素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物理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就高;
2、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1)单位:赫兹,简称赫;
(2)单位符号:Hz。
3、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
(1)次声波:频率<20Hz
(2)超声波:频率>20000Hz
(3)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的应用:a、制成声呐 b、B超 c、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d、超声波清洗器 e、超声波焊接器
(4)次声波的特点和监控
a、特点:传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无空不入
b、监控得目的:避免它的危害,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作为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5、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与人不同。
6、声音的波形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7、弦越紧,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度。
1、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2、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3、响度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三)、音色:声音的音质(也叫音品)
1、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也就不同。
2、利用音色可以分辨发声体。
3、不同的音色有不同的波形。
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七、噪声
(一)、声音的分类
1、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2、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乐音也可能成为噪音。
3、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
4、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
(二)、噪声的控制
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噪音的传播---防止噪音进入耳朵。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八、声音的利用
1、声能够传递信息。(声呐:声音导航和测距)
2、声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碎石、加湿器)。
(1)隆隆的雷声—下雨
(2)爆竹升天,震耳欲聋
(3)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的远近
(4)听蜜蜂飞行的声音--判断是否采蜜回来
(5)回声定位
(6)医疗:使用B超、听诊仪;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
(7)军事:声呐探测潜艇、鱼雷;超声波干扰信号
(8)工业:声呐测距;超声波测速;超声波探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