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分析

合集下载

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苏派语文备考】一文讲透高考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一、行文思路

(一)纵向式

1.时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写人记事散文和文化历史散文,写人记事散文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人记事,文化历史散文特点是追叙史实、联系现实来抒发感慨和思考。这类散文内部结构一般为相承式。

示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作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一个消逝山村”的“前世今生”。(也可参考古代散文《登泰山记》)

2.空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写景类散文和场景变换类叙事散文,写景类散文以移步换景、景变情迁为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一般为相并关系。场景变换类以在场景变换中进行叙事为特点,其内部结构一般是相属式。

示例:

《荷塘月色》作者的游踪是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空间顺序)

《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凉闲人”“秋日红枣”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3.逻辑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抒情说理类散文。作者以情感抒发或哲理思考统率全文,最能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逻辑顺序通常从事物事理的不同方面展开,彼此之间没有前后关系,有主次联系、因果联系、递进联系、总分联系,或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都可以看作是逻辑顺序。

示例:

《荷塘月色》情感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故都的秋》紧紧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展开描写

《记念刘和珍君》无论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还是“无话可说”,都饱含着鲁迅先生的“悲愤”。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赤壁赋》)

(二)横向式

1.总分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情理类散文。一般结构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是感情基调、或是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层面展开论述或抒情。

第三板块 散文阅读 第三讲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解析版)

第三板块  散文阅读  第三讲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讲练学案之

散文阅读专题

第三讲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

【知识精讲】

分析行文的思路与线索就是按照文章表现的情感脉络,梳理文章先写了什么内容,后写了什么内容,内容层次是怎么安排的,以及是顺着一条什么线写下来的,以及线索的作用或效果。

[考向1] 梳理行文思路

1.散文的思路结构类型

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有:静赏式,即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参游式,即入景——赏景——联想——收束;象征式,即描摹物——由物及人——言志向。

文化哲理散文主要有:追怀式,即眼前景——从前景——怀念情;叙史式,即奠定基调——追述史实——抚今感慨。

写人叙事散文主要是感悟式,即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

2.散文内部的结构关系

散文内部的结构关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相承关系,体现了文章内容的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表现方式是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或是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或是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第二种是相并关系,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一般通过并列式和对比式展现内容。第三种是相属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3.方法

从整体构思(谋篇布局)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结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方式,分层归纳,最后整合。注意转折、过渡性的词句。

4.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确方向。明确命题的着眼点——整体构思(谋篇布局),即分析文本的行文思路,以及作者这么安排行文思路的理由。

第二步:读文,厘清思路。先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再判断哪些段落可以根据题干要求归纳出大的行文层次。

第三步:作答,简洁规范。组织语言作答。要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散文阅读之三:行文思路

散文阅读之三:行文思路
考点一、分析行文思路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 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 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 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三)行文思路分析题答题 3 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 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 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 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 出“心理词(感情词)”。
标答分析
答案解构:本题考查对文章行文思路的分析,既直接考查行文思路,也考查心理变化。考 查对文章行文思路的分析,既直接考查行文思路,也考查心理变化。首先明确这 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其行文线索主要是作者的行踪(空间变化),另有心理线索 。针对行踪线索,我们先勾画关键句,如“带上门出去”“一条幽僻的路”“我且受用 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再概括段意,文脉便显示出来,也就 把握了文章结构。
暗考型 节选)》)
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化”“
(间接考查) (3)(2013·广东高考)“我”在过岭的三个阶 心理感受”“感情发展脉络”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行文思路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行文思路

散文专题训练-------行文思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两岸雪

罗张琴

湖边,生长着无边无际的芦苇。

芦苇,一丛连着一丛,一片连着一片。苇叶是温暖的黄,芦花是轻柔的白。太阳洒下来,一群水鸟扑棱翅膀从芦苇丛飞向天空,整个湿地活泛起一种生命的明亮。

风起,芦浪翻涌,每一个细节都在展示饱满的力量。没有谁可以驾驭风的走向,芦花的命运注定“随风而逝”。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不问西东,顺天适性,该努力生长的时候就努力生长,该抽穗扬花的时候就抽德扬花,该零落成泥的时候就零落成泥,足够了。何况,每一个逝处,其实不都是生命重新开始的地方吗?看着吧,只要根下有一点儿湿土,一到春天,定能“噌噌噌”地长出一片新绿。这么多的芦苇,每年开了谢谢了开,多像一茬茬青春的孩子。

夕阳敛约光线时,有鸟归巢,却始终都没听到芦苇的声响。这是一种不出声响的植物。世间的寂寞它能忍受,异语的聒噪它能忍受,风雨的磨砺它一直都在默默忍受,永远是那般细腻修长。当遭遇外力不得不委婉成一根弧线时,它依然可以依赖内心的韧性挺拔如初,于是就有了玉树临风的清洁风骨。

一朵芦花落在我的袖子上,毛茸茸的。又一朵芦花亲吻我的脸颊,一些往事漫过记忆,从岁月深处涌上心头,世间跋山涉水的悲壮以及悲壮之后难以言喻的柔情交织在一起。

我假装看不见芦苇。我只看到又圆又大的夕阳。远山那一片云以最快的速度苏醒。小时候的世界,开始重新热闹起来。印象中母亲是不喜欢夕阳的,她的眼里只有那些芦苇。对芦苇看不够的母亲,每一次,都会把最沉默的那一枝带回家。“最沉默”是我的说法,我觉得它把头垂得最低,最想亲吻沉默的大地。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行文思路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行文思路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行文思路分析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

行文思路分析五字诀

1.明——明确题材,

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不同。

2.圈——圈点勾画,

抓关键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标——标示段意,

显露脉络⇒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每一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意思,对每个

自然段进行总结,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理——理清思路,

把握结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5.通——通读全段,

合成段意⇒对于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

例1[2016·北京市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①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

3、细读明“感悟”
“感悟”往往是人生哲理或事物象征义的揭示, 作者往往要分析说理,可能揭示的点不止一个,因此 要细读,联系触发点的相关特征找准找全能表明作者 感悟的词句。
4、研读悟“升华”
“升华”是阅读中最高的一个层级,需要研读结尾 部分(有的要纵观全文),勾画能表明作者观点态度 或情感倾向的词句。
2.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梳理作者的行文 思路。(6分) (2008年湖北卷《雾》)
①作者开篇(首先)写“不喜欢”雾。 ②(接着)写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 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触发) ③(然后)再写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过渡和感悟) ④作者(最后)写他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升华和照应) [命题分析] 此题命题规范,题干明确要求考生紧扣“雾”这
梳理步骤: 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 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 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即以人生过程为线,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
【参考答案】
首先,写童年时代作者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 接着,写青少年时代由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 最后,写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七、空课作业【试题演练】
1.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 作者的思路。(6分) (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 意味》)

梳理行文思路

梳理行文思路

梳理行文思路

1、文章的行文思路

大体可归结为三种类型。并列式:其思维方式是平行扩展,段与段之间表现为横向的关系。内容一般是谈几个方面的问题或者是一个问题的几个侧面。

层进式:表现为上下文之间互相衔接,向前推进,思维形式是纵向延伸,事情发展有明显的阶段行。总一分式:实际包含了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形式。

行文思路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分析行文思路,即在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的思路。

文章的结构有总体结构,也有局部结构。总体结构即全文结构,局部结构多为一段文章内的结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总体思路,就要弄清文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把握局部结构或思路,就是要弄清某一语段内句子与句子的关系

2、文体特征

辨明文体特征是解答行文思路题的第一要务。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不同地点的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观察劲舞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以抒情为主的文章: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以某物为线索串联文章分析。

即时破解

1、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要点或公式:记叙问的行文思路多数情况可以从“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情节进行角度来归纳概括;有时可以从时间或空间的变化的角度来归纳概括;有时可以从倒叙顺叙插叙补叙这样的叙事顺序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之分析作品结构思路 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之分析作品结构思路 课件

8.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再写到工人,请简要分 巴金的《机械的诗—— 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旅途随笔之一》 9.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 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李广田的《到橘子林去》 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 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我似乎没有看 见这许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
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 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 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爬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 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 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 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其实他们完全不懂 得诗。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散文鉴赏答题技巧

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

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

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

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二、怎样答线索作用分析

散文(行文思路和线索)

散文(行文思路和线索)

2020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复习之结构思路

一、知识点整理

(一)散文结构思路概念和类型

思路是指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安排与段落间的关系。

(三)考向

1.从线索(事物、人物、事件、景物、行程、情感、空间、时间)入手,分析其在组织材料、叙述事件、表达主旨等方面起的作用;

2.从某个局部(开头、结尾、过渡段)入手,分析其在整个篇章中的作用。

(四)考法及解题思路

1.行文思路和线索

(1)设问示例: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概括。

文章写了……,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

本文……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综合全文,分析……的心理(情感)变化。

(2)寻找线索的方法:

①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②关注文章标题;③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3)线索的一般作用: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结构清晰,内容集中;

③揭示主题;

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2.分析语段作用

(1)设问示例:文中画线句子(或开头或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

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写起?

文章写……有什么作用(用意是什么)?

如果将某一段删去,好不好?

文章着重写了……,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

(2)解题思路:①内容:概括内容(出现特点形容词);

②结构:指出结构作用并分析;

③主题:表达……情感,揭示……主题;

④表达效果。

(3)答题模版

三、典型例题

(一)题型一线索和行文思路

【典型例题1】【2017年上海卷】

相思

贾平凹

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散文行文思路分析题

散文行文思路分析题

散文行文思路分析题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理在书中]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怎样考行文思路分析[题在书外]

三、怎样答行文思路分析[学考贯通]

(一)行文思路分析题解题3方法

(二)行文思路分析题答题3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例一]阅读《三幅画》一文(原文见本讲“课前自主精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明考型)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画》,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

[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题干已明确指出“结构为文”“分析文章的思路”,可知该题属于直接考查型的行文思路题。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

散文阅读之行文思路
⑤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 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鸦,成群成 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地震” 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 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 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 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 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 也是烟和火……
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分析行文思路,即是分析文章的结构;而分析文章结构,
即在梳理行文思路。
精选
2
三、了解散文的一般行文思路
【触发】 【过渡】 【感悟】
人、事、景、物的特征(外和内)
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由个别到 一般、由眼前到回忆(时间、空 间的变化)、由感性到理性等
借景抒情、即事明理、托物言志
【升华】 自我的认识与体会
【照应】
人、事、景、物
精选
3
四、阅读方法指导
1、速读找“触发”
作者的“触发”往往是在标题和开头部 分,所以首先要关注标题,并速读开头 几节文字,勾画事物的外在或内在特征 的词句。
2、浏览寻“过渡”
“过渡”一般很简略,可能就是一句话 或一两个词,因此要浏览甚至跳读去寻 找过渡词句。(可明可暗)

散文行文思路

散文行文思路

一、行文思路类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

1、常见题型

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

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

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

①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

②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

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

1、常见题型:

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

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

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散文阅读之结构方式与行文思路

散文阅读之结构方式与行文思路

散文阅读之结构方式与行文思路

首先,结构方式是指散文的组织形式和内部结构。散文的结构可以分

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种。

而在行文思路方面,散文的行文思路也有不同的方式。

另一种行文思路是循环。散文中的循环行文思路在故事情节或者观点

的表达中,多次使用类似的词语、意象或者情感,通过反复呈现和强调来

达到表达目的。这种行文思路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韵律感,让读者在

反复的阅读中渐渐感受到散文的深意。

此外,还有一种行文思路是主题对比。散文中的主题对比行文思路通

过对不同的主题或者观点进行比较和对照,引发读者的思考。通过对比,

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思想,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总而言之,散文的结构方式和行文思路是在创作中要注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结构方式和独特的行文思路可以使散文更具表现力和魅力,给读者

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散文行文思路分析

散文行文思路分析

散文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大致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情感、态度等)变化。

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表达和深化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前面所讲的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涉及线索,常常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

常见八种散文结构形式例析

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是按“认识→交往→离别→怀念”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则按“种→吃→议”的时间顺序依次展开。

按空间位置变化组织材料,安排结构记事类散文和游记类散文多按此种结构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比如朱自清的《欧游杂记》里许多文章便采用了“近→远”“东→西”“上→下”等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类似于中国画“移步换景”的表现技法。

按事物性

质、类别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比如贾平凹的《入川小记》,将入川观感分成几类写,分别写了对小吃的印象、对成都人的印象等。

以中介物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把中介物作为串联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比如萧乾的《鼓声》,就分别写了小时候的拨浪鼓(欢乐)、商贩鼓(收破烂)、和尚道场鼓(葬别母亲)、欢庆解放鼓(新生)、农民分田地鼓(欢乐)等,鼓声串起的片段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历程及感悟。

散文阅读专题四:分析思路结构-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散文阅读总复习(全国通用)

散文阅读专题四:分析思路结构-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散文阅读总复习(全国通用)

来他叙材述料的据。此这展种开线。索常为叙事散文所用。
关键能力
典型例题:于坚《建水记(之四)》
分析线索作用“两步骤” 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
看标题
看时空词语 看“物”
看议论抒情
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如《白杨礼赞》标题所揭 示的对白杨树的赞美就是文章的情感线索。 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 “空间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有空间线索。 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复出现,很可能就是线索。
虚实伏结笔合
在 所谓文“章实的”前,面即将所要见表、所现闻的;对所象谓预“先虚作”出,即暗所示感,、然所后想在。相由宜实 之 际 富生 ,处活 形作中象呼的更应事加物丰联满想、和生想动象,,增借 添此 文表 章达 的思 艺想 术感 表情 现, 力使内容更加丰
照应 以小见大
悬念 开门见山、 卒抑章扬显结志合
关键能力
典型例题:2020·天津卷《线条之美》
解答句段作用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审题要关注三点:①句段位置; ②答题方向;③提示或暗示性语言。其中“答题方向”最重要,如笼统地问有 何作用(妙处)或综合问为什么要从××写起,综合问需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 多角度回答。如只问结构上的作用,则只需从结构上作答。 第二步:阅读句段本身,抓住位置考虑。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 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通过阅读,明确它写了什么,主要包括陈述对象是什么、 怎样陈述的、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等。另外,还要考 虑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就不同。 第三步: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向和答题模板。句段作用题一般从结构和内容 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从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往往是人生哲理或事物象征义的揭示, 作者往往要分析说理,可能揭示的点不止一个,因此 要细读,联系触发点的相关特征找准找全能表明作者 感悟的词句。
4、研读悟“升华”
“升华”是阅读中最高的一个层级,需要研读结尾 部分(有的要纵观全文),勾画能表明作者观点态度 或情感倾向的词句。
5、略读知“照应”
⑧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 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 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 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阅读后进行“勾连压缩”
• ⑴奇妙、美妙、千变万化的焰火,(总结句)会 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 的一些难忘瞬间。(过渡句)
分析行文思路,即是分析文章的结构;而分析文章结构, 即在梳理行文思路。
三、了解散文的一般行文思路
【触发】 【过渡】 【感悟】
源自文库
人、事、景、物的特征(外和内)
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由个别到 一般、由眼前到回忆(时间、空 间的变化)、由感性到理性等
借景抒情、即事明理、托物言志
【升华】 自我的认识与体会
【照应】
散文阅读

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一、考点解析
《考试说明》:
2.分析综合 C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
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 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 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
行文思路可以理解为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 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 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③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 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 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往 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
④天上的烟花像什么?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
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竟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干 的景象。那是战争中的夜景: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 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 苦的呻吟。
【参考答案】 首先,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分) 接着,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2分) 最后,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2分)
[命题分析] 此题题干表述规范,明确要求考生梳理“行文
思路”,并且暗示考生应该从“瓷器的意味”这个核心话题来归 纳概括。答案第一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的第1、2段,引出瓷 器的意味这个话题;答案第二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的第3、4、 5段,探讨瓷器由俗到雅的意味变化;答案第三小点归纳概括的 是文本第6段,深入思考瓷器的对人生的启迪意味。
人、事、景、物
四、阅读方法指导
1、速读找“触发” 作者的“触发”往往是在标题和开头部 分,所以首先要关注标题,并速读开头 几节文字,勾画事物的外在或内在特征 的词句。
2、浏览寻“过渡” “过渡”一般很简略,可能就是一句话 或一两个词,因此要浏览甚至跳读去寻 找过渡词句。(可明可暗)
3、细读明“感悟”
六、典例试题赏析
焰火的变奏 (2007年四川卷)
① 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 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 画面。
②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 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 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 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只不过 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 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 的奇妙童话。而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 映在湖里……
⑥这样的恶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 任何关系。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 想。
⑦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 效果却是天差地别。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抗,为 破环,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 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 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同样是火花,同样是爆炸, 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⑤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 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鸦,成群成 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地震” 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 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 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 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 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 也是烟和火……
(过渡) (由实及虚——时间空间随之发生变化)
【感悟】 和平的美好
战争的可怕
(惊悸、痛苦、恐怖、恶梦)
【升华(主旨)】 愿炮火变焰火,为和平祈祷
【照应】 由过去回到现实的焰火景象中
七、空课作业【试题演练】
1.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 作者的思路。(6分) (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 意味》)
“照应”一般在结尾,因此略读了解即可。
五、答题步骤
1.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 件什么事情,写了什么景,记了几个人,中间穿插了 哪些典故、传说等。
2.以段落(句子)为单位仔细审读,内容相近的段落 要合并为一层,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
3.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具体做法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总起句、中心句、 总结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 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无明显信息的段落, 应该通读全文,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分析合成 段意。
• ⑵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战争中的夜景(中心句): 惊悸、痛苦、恐怖、恶梦。(关键词)
• ⑶炮火与焰火,两者天差地别。(中心句)炮火, 是战争;焰火,是和平。(支撑句)
• ⑷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愿火药都被改做 成了烟花,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 的上空。(主旨句)
作者行文思路分析
• 线索是“焰火”,行文中“焰火”是如何变奏的? • 思路归结: 【触发】眼前美妙的焰火 联想 过去恐怖的炮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