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射孔弹聚能效应理论讲义

合集下载

采油(射孔)第3讲

采油(射孔)第3讲
20.0
打开程度对产量的影响
ö Ú Ë ¹ ¦ ³ ¿ ¶ Ñ Á (MPa)
19.0 18.0 17.0 16.0 15.0 0 80 160 240 Lw=500 m Rw=108mm Uo=3mpas k=230 md
20% 40% 60% 80%
320
Ø ã ú ¿ ½ ì µ ² ² Á (·/Ì )
沙一下砂顶
-22
云3-9
55
云3-2
6.水平井射孔优化设计
1)云2-平1储层基本特征
储层特 征 油层有效厚度(米) 平面渗透率 Kh( 10-3um2) 垂向渗透率 Kz( 10-3um2) 油藏压力(MPa) 油层孔隙度 地下原油粘度(MPa.s) 井筒半径(米) 供油半径(米) 水平段解释油层(米)
①水平井射孔完井部分打开产能优化预测模型 水平井筒多相流压力计算模型(Beggs-Brill)
P= PG+ PF+ PA
问题的关键是:流态转换和井筒侧流的摩阻系数修正模型
水平井管流几何参数
两相流 流态图
6.水平井射孔优化设计
2)水平井打开位置和程度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①水平井射孔完井部分打开产能优化预测模型 水平井筒多相流压力计算模型
6.水平井射孔优化设计
③0m,在目标层64米,方式为
(1) 打开50m:2830.0-2880.0; 第6段:2900.0-3170.0m,在目标层270米(或可能钻遇上一层段),
打开约60%共计170米,分三种方式
(1)170m一段(居中):2950.0-3120.0 (2)170m一段(居左):2910.0-3080.0 (3)170m二段(中隔):2910.0-2995; 3075.0-3160.0

油气井射孔技术介绍

油气井射孔技术介绍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油气井射孔技术介绍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用专用射孔器射穿套管及水泥环,并在岩体内产生 孔道,建立地层与井筒之间的连通渠道,以促使储层流 体进入井筒的工艺过程。
将射孔器用专用仪器设备输送到井下预定深度,对准 目的层引爆射孔器,穿透套管及水泥环,构成目的层至套 管内连通孔道的一项工艺技术。
射孔参数:孔深、孔 密、孔径、相位角、 压实损害、钻井损害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射孔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
符合达西渗流的砂岩油层
射孔参数:孔深、孔 密、孔径、相位角、 压实损害、钻井损害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射孔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
不符合达西渗流的砂岩气层
射孔参数:孔深、孔 密、孔径、相位角、 钻井损害、压实损害
点火上提值=标准接箍深度+总炮头长-射孔顶 界面深度-界面差
其中:总炮头长=仪器零长+总校正值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射孔过程
t=0
t=6×10-6
t=9×10-6
t=1.1×10-5
t=2×10-5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射孔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射孔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
符合达西渗流的砂岩油层
射孔器材 射孔工艺 射孔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 射孔评价 射孔器材检验
套管射孔完井是国内外最为广泛和最重要实用的一种完井方法。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一、射孔器发展概况
机械切孔器
1910年,用一个机械刀片在套管上旋 转钻孔,机械切孔器用钻杆下井,然后打 开切刀,当切刀绕销钉旋转时,靠钻杆的 上提力切入套管壁。这种穿孔法速度慢、 成本高,水泥环超过25mm厚时效果不佳。
油气井射孔技术简介

石油开采射孔知识培训

石油开采射孔知识培训

清理井口
确保井口周围清洁无杂物,以 便安装和定位射孔枪。
安全措施
制定并实施安全措施,确保操 作人员和设备安全。
射孔枪的安装与定位
安装射孔枪
将射孔枪安装在井口上, 确保其稳定牢固。
定位射孔枪
根据射孔方案,调整射 孔枪的位置和角度,确 保射孔弹能够达到预定
目标。
检查定位精度
安全措施
对射孔枪的定位精度进 行检查,确保误差在允
石油开采射孔知识培训
contents
目录
• 射孔技术概述 • 射孔技术原理 • 射孔技术操作流程 • 射孔技术安全规范 • 射孔技术案例分析 • 射孔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射孔技术概述
射孔技术的定义
射孔技术定义
射孔技术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 成的冲击波射开地层岩石,形成 一定大小的通道,使地层与井筒 之间建立有效连通的工艺技术。
THANKS
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 换,严禁带病作业。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
射孔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 行预防和处理。
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整改。
定期进行事故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 应急处理能力。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 教训,加强安全管理。
射孔技术原理
通过爆炸产生的高能冲击波瞬间射 穿地层岩石,形成足够大小的孔洞, 使地层流体能够通过该孔洞流入井 筒。
射孔技术分类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地层条件, 射孔技术可分为常规射孔、深穿透 射孔、高能气体压裂射孔等类型。
射孔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射孔技术的起源
现代射孔技术的应用
射孔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石油工业, 最初采用火药射孔方式。

多级脉冲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讲解

多级脉冲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讲解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 大港油田集团测井公司 CHIAN DAGANG LOGGING CONPANY
中国石油 PetroChina PetroChina 中国石油 中国 PetroChina 石油 Petro 中国石油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China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 大港油田集团测井公司 CHIAN DAGANG LOGGING CONPANY
二级火药作用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 大港油田集团测井公司 CHIAN DAGANG LOGGING CONPANY
中一国、多石脉冲油射孔技术P原e理t-r时间o压C力h曲线ina 二级火药峰值压力
Petro射孔C弹h起爆i压力na 中国石油 中国 一P级火e药t峰值r压力oChina 石油 Petr多级o脉冲中射孔 国石油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China – 射孔弹起爆后和利用两级火药燃烧的时间
Petro 中国石油 China 延长高压气体对地层的反复作用时间,改善低渗 油藏近井带地层渗流条件,从而实现解堵、造缝、 中国石油 PetroChina 延缝和扩缝,以达到增油增注的目的。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 大港油田集团测井公司 CHIAN DAGANG LOGGING CONPANY
中国石油 PetroChina Pe多t级ro脉C冲h深i穿n透a 聚中能射国孔石技术油 中国 PetroChina 石油 Petro 中国石油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China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 大港油田集团测井公司 CHIAN DAGANG LOGGING CONPANY
China 中国石油 Petro 大港油田集团测井公司 CHIAN DAGANG LOGGING CONPANY

射孔弹和射孔专题培训课件

射孔弹和射孔专题培训课件

The ultimate goal
of perforating is to establish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servoir and the wellbore.
CHAPTER 1
Explosives
Explosives
Basic Terminology
sensitivity 感度
low explosive 低爆炸药
high explosive 高爆炸药;烈性炸药;猛炸药
primary explos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初发炸药
secondary explosive 次发炸药
Explosives for Oil and Gas Well
Normal Temperature
explosion 爆炸
initiation 起爆
detonation 爆轰
deflagration 爆燃
combustion 燃烧 heat of explosion 爆热
reaction speed 反应速度
detonation velocity 爆速
Explosives
stability 稳定性
• 1998 -- 1999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MBA
• 1982 -- 1986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Bachelor Degree Major:Petroleum Geology
2009年8月30日
3
In 1945, a small group of engineers in Fort Worth, Texas

油气井射孔技术探究

油气井射孔技术探究

油气井射孔技术探究摘要】:射孔技术是油气井完井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并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巨大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油气井的增产。

国内外射孔技术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高效射孔完井技术,如聚能射孔技术,为了最大程度的沟通油气生产通道、提高产能,该射孔技术逐渐向大药量、超深穿透,多级火药装药气体压裂增效等方向发展;②可以保护油气层、完善和提高射孔完井效果射孔工艺技术,如负压射孔工艺技术、动态负压射孔工艺技术、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定方位射孔工艺技术等;③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一体化组合作业工艺,包括提高测试资料真实性的射孔与测试联作工艺、射孔与酸化、射孔与压裂等措施联作工艺等,如 DST(油气井中途测试)联作工艺、负压射孔测试工艺等;④可以提高作业安全性和效果的管柱安全性设计、施工优化设计、智能定向射孔、射孔施工过程监测和诊断等;⑤可以恢复油气井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增产措施,如射爆联作增产技术和爆燃压裂增产技术等。

射孔技术及工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改变了单纯依靠射孔器简单打开油套管的油气田开发模式,不断充实着射孔技术和工艺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关键词】:射孔技术射孔技术是油气井完井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射孔技术及其研究。

1 负压及动态负压射孔技术负压和动态负压射孔技术是通过在井筒中制造负压,射孔时利用负压形成的地层与井筒间的压力差产生快速的冲击回流,冲洗孔道附近地层和孔道内的堵塞物,清洁油流通道,使近井带地层的渗流特性更接近于原始地层,是一项较好的射孔增产工艺技术。

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极大发展,目前国内成熟的负压射孔工艺是利用管内封隔器将射孔层段隔离,然后在油管内按要求形成负压,通过压力起爆方式使油管与封隔器以下套管环空沟通,在射孔段形成负压,继而引爆射孔枪实现负压射孔。

2 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原始射孔技术是采用子弹式射孔作为穿透套管及水泥环、构成目的层至套管连接孔道的手段,但这种射孔方式的穿深有限,经常无法形成有效的孔眼,所以聚能射孔得到迅速发展。

第三章 射孔PPT课件

第三章 射孔PPT课件
2 7/8 × 5.5
31/2 × 6.4
27
一 体 式 复 合 射 孔 器
分 体 式 复 合 射 孔 28 器
(4).复合射孔器
在提高射孔弹穿深的同时,把射孔和造缝结合起 来,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聚能射孔弹射孔与固体推 进剂压裂有机地结合起来--复合射孔。利用炸药的 爆速和火药的燃速差来实现现射孔后气体压裂,对 地层近井区域产生机械作用、物理化学作用和热力 学作用,使近井区域的地层导流能力得到改善,这 是提高射孔有效深度,增加近井地带渗注流面积的一 种新途径。
这种工艺是利用油管连接射孔枪下到油层部位射 孔。油管下部联有封隔器、筛管和起爆系统,可 实现射孔负压。
6
起爆方式
投棒起爆 压力起爆 压差起爆 电能起爆
分为电缆传送电流点火和电池落棒点火
7
油管输送式射孔的特点
射孔器具有深穿透、高孔密的优点。 易于实现负压射孔,解除射孔对储层的伤害。 一次射孔厚度较大,可达1000m。 可应用于斜井、水平井、稠油井等电缆难以下入
可提供89、102和127型三大系列的各型定方位水平 井射孔器。最高工作压力:90MPa,105MPa
33
主要技术参数
射 孔 枪 外 径 : Ф 8 9 mm , Ф102 , Ф127mm
最高工作压力:90MPa,105MPa 延时时间:5~7min 定向方式:内旋转定向 定向精度:±5° 定向率:>95% 发射率:>99% 孔密:10-20孔/米
345 382 528 525 539 592 672 784 828 1080
混凝土靶 孔径 (mm) 8.2
8.2 9.7 9.5 9.5 10.1 10.4 11 11.9 13.6

火炸药实用基础知识-2

火炸药实用基础知识-2
5 油田常用的火炸药制品
5.1 聚能射孔弹 聚能射孔弹是根据聚能效应原理设计的。聚能 射孔弹是射孔器的主体部件,由传爆药、炸药、 药型罩和壳体四部分构成,当射孔弹被引爆后, 装药爆轰,压垮药型罩,形成高温高压的高速聚 能射流,射流冲击目的物,在目的物内形成孔道 ,达到射孔的目的。
5.2 油气井用安全雷管 雷管是在其他外界能量作 用下,发生爆轰并引起其后的 爆炸元件爆轰的火工品。 油田施工必须使用安全雷 管。
谢谢!欢迎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
联系电话:13572548006
�油田用电雷管的耐温级别(℃/2h): 120、150、170、180、200、 230、250、280、300
�磁电雷管: 请查阅各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
5.3 油气井用导爆索 油气井用导爆索是一种内装猛炸药,用来传递爆轰 波的索状火工品。 按使用条件分为:无枪身导爆索、有枪身导爆索。 按外皮材料分为:塑料导爆索、铅皮导爆索四种。
思考:还有哪些撞击形式?
6.8 激光感度
激光是能量高度集中,颜色单纯的光线,在空气中 传播不易衰减。近年来,由于固体激光器的改进,Q 开关的应用,可以产生高功率、脉冲时间短的激光 ,形成等离子体,这种能量能够直接引爆炸药。
7 火炸药的安全使用知识
7.1 防止炸药受热、火焰引起的爆炸
按炸药使用温度使用,不要超过温度条件(温度、 时间)。 禁止长时间阳光照射。 禁止动用明火。 禁止烘烤炸药。 禁止抽烟。 禁止电焊、气焊、气割作业。 思考: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油气井用传爆管分类 按使用温度条件(48h)分为:高温传爆管、超高 温传爆管。
�油气井用传爆管命名法:
注:产品功能代号:I:输出管;II:接受管; 空缺:双向管。 例如:CBG-HMX-5.3/6.0-1

聚能效应及其应用

聚能效应及其应用

聚能效应1 引言聚能效应(Gathering energy effect),通常称为“门罗效应”,源于1888年美国人门罗(Charles E. Munroe)在炸药试验中发现的规律,即炸药爆炸后,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

因此,带有锥形凹槽的装药在引爆后,凹槽附近的爆轰产物飞散时将在装药轴线处汇聚,形成一股高速、高温、高密度的射流,这股射流在靶板较小的区域内形成较高的能量密度,致使炸坑较深。

这种利用装药一端空穴以提高爆炸后局部破坏作用的效应称为聚能效应。

2 聚能效应现象图1 不同装药结构的穿透能力图1-a所示的圆柱形装药爆炸后,高温、高压的爆炸物近似沿着装药表面法线方向四处飞散,能量不能有效集中,在靶板上只能炸出很浅的坑。

图1-b所示的带有锥形凹槽装药爆炸后,靶板上的凹坑加深,凹槽附近的爆轰产物飞散时将在装药轴线处汇聚,形成一股高速、高温、高密度的射流,这股射流在靶板较小的区域内形成较高的能量密度,致使炸坑较深。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能效应,就应设法避免高压膨胀引起能量分散而不利于能量集中的因素,对于聚能作用,能量集中的程度可用单位体积能量,即能量密度,来做比较。

爆轰波的能量中,位能占3/4,动能占1/4。

而聚能过程,动能是能够集中的,位能则不能集中,反而起分散作用,所以,聚能气流的能量集中程度不是很高的。

如果设法把能量尽可能转换成动能的形式,就能大大提高能量的集中程度。

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如果锥形凹槽表面加上金属或其他粉末材料制成的保护层(称之为药型罩),爆轰产物在推动罩壁向轴线运动过程中,就能将能量传递给了药型罩。

由于药型罩的可压缩性很小,因此内能增加很少,能量的加大部分表现为动能形式,这样就可避免高压膨胀引起的能量分散而使能量更为集中。

此外,药型罩还有两个有利于穿孔的作用:1. 罩壁在轴线处汇聚碰撞时,发生能量重新分配。

罩内表面金属层的速度比闭合时的速度高1至2倍,使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形成金属射流;罩的其余部分则形成速度较低的杵。

聚能效应及其应用

聚能效应及其应用

聚能效应1 引言聚能效应(Gathering energy effect),通常称为“门罗效应”,源于1888年美国人门罗(Charles E. Munroe)在炸药试验中发现的规律,即炸药爆炸后,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

因此,带有锥形凹槽的装药在引爆后,凹槽附近的爆轰产物飞散时将在装药轴线处汇聚,形成一股高速、高温、高密度的射流,这股射流在靶板较小的区域内形成较高的能量密度,致使炸坑较深。

这种利用装药一端空穴以提高爆炸后局部破坏作用的效应称为聚能效应。

2 聚能效应现象图1 不同装药结构的穿透能力图1-a所示的圆柱形装药爆炸后,高温、高压的爆炸物近似沿着装药表面法线方向四处飞散,能量不能有效集中,在靶板上只能炸出很浅的坑。

图1-b所示的带有锥形凹槽装药爆炸后,靶板上的凹坑加深,凹槽附近的爆轰产物飞散时将在装药轴线处汇聚,形成一股高速、高温、高密度的射流,这股射流在靶板较小的区域内形成较高的能量密度,致使炸坑较深。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能效应,就应设法避免高压膨胀引起能量分散而不利于能量集中的因素,对于聚能作用,能量集中的程度可用单位体积能量,即能量密度,来做比较。

爆轰波的能量中,位能占3/4,动能占1/4。

而聚能过程,动能是能够集中的,位能则不能集中,反而起分散作用,所以,聚能气流的能量集中程度不是很高的。

如果设法把能量尽可能转换成动能的形式,就能大大提高能量的集中程度。

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如果锥形凹槽表面加上金属或其他粉末材料制成的保护层(称之为药型罩),爆轰产物在推动罩壁向轴线运动过程中,就能将能量传递给了药型罩。

由于药型罩的可压缩性很小,因此内能增加很少,能量的加大部分表现为动能形式,这样就可避免高压膨胀引起的能量分散而使能量更为集中。

此外,药型罩还有两个有利于穿孔的作用:1. 罩壁在轴线处汇聚碰撞时,发生能量重新分配。

罩内表面金属层的速度比闭合时的速度高1至2倍,使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形成金属射流;罩的其余部分则形成速度较低的杵。

石油开采射孔知识培训

石油开采射孔知识培训
合理的负压值要介于最大和最小负压值之间。
射孔参数对产能的影响
射孔参数的概念
射孔参数是指孔深、孔密、相位、孔径等参数,射孔
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流体流动效率。 海上油气田开发费用昂贵,根据不同地层物性条件选
择合理的射孔工艺和优化射孔参数对增加产能和 减少修井补射孔作业,提高油气田开发生产效益 有重大的影响。
耐压
耐温
剪切销
最大拉力
技术参数
YB4-2
YB4-1
YB1-9-HY(高压)
2 7/8 EUE(B) 2-3/8EUE (B) 2 7/8 EUE (B)
2 7/8-6Acme(B) 2-7/8-6Acme(B) 2 7/8-6Acme(B)
φ86mm
φ93mm
φ93mm
510mm
545mm
414mm
产层套管级别和层数校正
若为N80套管,地面数据应乘以0.95;为P110套管,应乘以 0.90。双层套管时,地面孔深乘以0.6,地面孔径乘以0.85; 三层套管时地面孔深乘以0.4,地面孔径乘以0.6。
射孔优化参数设计
负压射孔设计
负压射孔的概念 负压射孔是指井内液柱压力低于储层压力时的进行射孔.在
负压射孔的瞬间,由于储层压力大于液柱压力,使地层流 体产生一个反向回流,冲洗射击孔孔眼,避免射击孔杵堵 和射孔液对地层的损害。 因此负压射孔是一种保护储层,增加产能的射孔方法。
射孔优化参数设计
负压射孔是一种保护储层,提高产能的射孔方法, 但负压值过大会引起地层出砂并损害套管,负压值过低 又不能起到负压作用,因此必须对射孔负压值进行合理 的设计。
根据该装置所处的井深和所需的起爆压力,计算剪切销 的数量,油管压力大于活塞上预先设定的剪切销的剪断值时, 活塞剪断剪切销并向上运动,活塞上的击针撞击起爆器,起 爆器输出的爆轰点燃延期起爆管,由延期起爆管输出的爆轰 引爆传爆管、导爆索、射孔弹,或直接引爆射孔枪。

石油射孔弹聚能效应理论讲义

石油射孔弹聚能效应理论讲义

石油射孔弹聚能效应理论培训讲义培训人:王树山、魏继锋、徐豫新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10年9月目录1石油射孔弹的结构 (1)2基本概念 (3)2.1空穴装药 (3)2.2射流 (4)2.3 聚能效应 (4)2.4 炸高 (4)2.5 爆轰 (5)3 聚能射流形成理论 (5)3.1 射流形成过程 (5)3.2 射流形成机理 (6)3.2.1 Birkhoff定常理论 (7)3.2.2轴对称药型罩压合时厚度方向各层的速度和压力分布 (11)4 射流侵彻理论 (15)4.1 概述 (15)4.2 连续射流侵彻的流体力学理论 (17)4.2.1 定常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力学理论 (17)4.2.2准定常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力学理论 (17)5 射孔弹影响因素 (18)5.1 炸药性能 (19)5.2 起爆方式 (20)5.3 药型罩材料及成型工艺 (21)5.4 药型罩形状及结构 (23)5.5 炸高 (26)5.6 壳体 (27)5.7 隔板 (28)5.8 靶板 (29)6 爆轰驱动理论分析 (30)6.1 Gurney模型 (30)6.2一维爆炸驱动能量守恒方程 (31)6.3 聚能射流形成的临界条件 (34)6.3.1 低速限制条件 (34)6.3.2 高速限制条件 (36)石油射孔弹聚能效应理论培训讲义1石油射孔弹的结构图1.1.1石油射孔弹实物图图1.1.2石油射孔弹结构示意图图1.1.3 射孔弹作用示意图射孔弹主要由起爆器、穿/扩爆药、主装药、壳体、药型罩五部分组成。

少数还可能含波形调整器。

(1)起爆器常为雷管。

(2)炸药装药是射孔弹做功的能源, 炸药装药的品种(配方)、密度、几何尺寸等物理和化学特征都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主装药通常有RDX、HMX为基的药剂。

(3)壳体壳体材料的物理性能决定了壳体材料的弹塑性和强度,这一性能直接影响炸药爆炸能量的利用率。

一般而言壳体强度越大,炸药的爆炸能量越容易集中作用于药型罩,壳体强度越小,壳体就越过早破裂,能量就越容易分散释放,能量利用率也就越低。

射孔基础及新技术PPT精选文档

射孔基础及新技术PPT精选文档
6
因大部分油气是储存于地层的孔隙中,在 井筒的周围地层由于受钻井液的污染,完井液 的损害和射孔的压实作用等,将使地层的产能 降低。所以射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油气的 开发。在射孔完井的油气井中,射孔孔眼是沟 通产层和井筒的唯一通道。如果采用恰当的射 孔工艺和正确的射孔设计,就可以使射孔对产 层的伤害最小,完善系数高,从而获得理想的 产能。
41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名称 60弹 73弹 89弹
102弹
114弹 127弹
型号
DP30RDX-34-60 DP30RDX-34-73 DP36RDX-40-89 DP36RDX-42-89 DP41RDX-46-89 DP35RDX-40-102 DP35RDX-46-102 DP41RDX-52-102 SDP43RDX-52-102 SDP43RDX-52-114 DP41RDX-52-127 SDP43RDX-55-127
31
32
3、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以及对射孔穿深的影响
(1)、壳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支撑、确定装药结构、
减缓稀疏波的入侵及产生一次反射波。深穿透射孔弹壳材料
均采用钢壳。钢壳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及热处理方式,对壳体
裂解时间和一次反射波的强度都有一定的强度。
(2)、炸药。炸药是聚能穿孔的能源。尽可能地选用高性能
19
几种炸药耐热极限温度与时间关系
20
射孔的基础知识
一、炸药、爆炸现象及特征 二、聚能效应 三、聚能射孔弹 四、射孔器材 五、常规电缆射孔 六、普通油管传输射孔
21
聚能效应:如果炸药块(装药)的一端有空穴,当
炸药从另一端开始起爆后,有空穴这端对周围介质的 局部破坏作用将会大大地增强。这种利用装药一端有 空穴来提高装药对周围介质局部破坏作用的效应称为 炸药的聚能效应。

油井射孔基本知识 ppt课件

油井射孔基本知识 ppt课件
4)弹架 弹架是确保射孔弹在射孔枪内按设计位置
可靠定位的载体。 弹架一般采用钢管、塑料或纸筒制作。 弹架的设计决定了射孔弹的孔密和相位,
并对弹的定位可靠性和穿透力发挥作用。
25
2、导爆索
油井用导爆索是一种传递爆轰波的索状传爆 器材。它自身需要其它的起爆器材引爆,然后 靠爆轰波的传递,再去引爆与它相连的下一级 元件。它的优点是使用简便、安全,起爆时不 需要电源、仪表等辅助设施,也不受杂散电流、 雷电、静电的干扰。
15
5)、按射孔弹药型罩直径进行分类,这是目 前行标的规定,也是多数国家所采用的通用命 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其具体命名办方法为:
A)以射孔弹的特性、药型罩的开口直径、 炸药类型、产品改型代号等内容命名。其中, 特性的含义为深穿透、大孔径,对无枪身射孔 弹为工作压力等;
B)型号命名中所用的代号采用英文词头缩 写;
(1)射孔零长:磁性定位器中点至枪身第一孔中点 的距离。 (2)射孔总零长:射孔零长加上校正值。 (3)界面差:枪身顶底孔与相应曲线顶底界面之间 的差。界面差=(油层厚度-枪身顶底孔距)/2 (4)标准接箍:在电缆射孔中,以某一接箍深度为 标准上提或下放射孔时,这个接箍就是标准接箍。 (5)上提值:当采用磁性定位射孔时,磁性定位器 的记录点对准标准接箍后,为了使射孔器对准油层, 需把射孔器上提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上提值。
它们的特点是:自身的爆炸需要起爆元件来 起爆,然后它再去起爆下级元件。因此,在传 爆元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上级元件与传爆元件、 传爆元件与下级元件的界面匹配,传爆元件的 起爆感度,爆轰传递的可靠性,以及传爆元件 的起爆能力。
26
3、磁电雷管 磁电雷管是由一个安全元件与一个电雷
管连接而成的,安全元件采用的是一个磁 环,它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外界电信号 进行识别,若是静电或直流等信号,频率 低于某一段特定的频率时,就不会将该信 号向电阻桥丝传输,电雷管就不会起爆,从 而可以避免意外起爆。只有当输入的信号 和预先设定的频率符合时,信号才会传给 电雷管,也即电雷管才能被引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射孔弹聚能效应理论培训讲义培训人:王树山、魏继锋、徐豫新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10年9月目录1石油射孔弹的结构 (1)2基本概念 (3)2.1空穴装药 (3)2.2射流 (4)2.3 聚能效应 (4)2.4 炸高 (4)2.5 爆轰 (5)3 聚能射流形成理论 (5)3.1 射流形成过程 (5)3.2 射流形成机理 (6)3.2.1 Birkhoff定常理论 (7)3.2.2轴对称药型罩压合时厚度方向各层的速度和压力分布 (11)4 射流侵彻理论 (15)4.1 概述 (15)4.2 连续射流侵彻的流体力学理论 (17)4.2.1 定常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力学理论 (17)4.2.2准定常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力学理论 (17)5 射孔弹影响因素 (18)5.1 炸药性能 (19)5.2 起爆方式 (20)5.3 药型罩材料及成型工艺 (21)5.4 药型罩形状及结构 (23)5.5 炸高 (26)5.6 壳体 (27)5.7 隔板 (28)5.8 靶板 (29)6 爆轰驱动理论分析 (30)6.1 Gurney模型 (30)6.2一维爆炸驱动能量守恒方程 (31)6.3 聚能射流形成的临界条件 (34)6.3.1 低速限制条件 (34)6.3.2 高速限制条件 (36)石油射孔弹聚能效应理论培训讲义1石油射孔弹的结构图1.1.1石油射孔弹实物图图1.1.2石油射孔弹结构示意图图1.1.3 射孔弹作用示意图射孔弹主要由起爆器、穿/扩爆药、主装药、壳体、药型罩五部分组成。

少数还可能含波形调整器。

(1)起爆器常为雷管。

(2)炸药装药是射孔弹做功的能源, 炸药装药的品种(配方)、密度、几何尺寸等物理和化学特征都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主装药通常有RDX、HMX为基的药剂。

(3)壳体壳体材料的物理性能决定了壳体材料的弹塑性和强度,这一性能直接影响炸药爆炸能量的利用率。

一般而言壳体强度越大,炸药的爆炸能量越容易集中作用于药型罩,壳体强度越小,壳体就越过早破裂,能量就越容易分散释放,能量利用率也就越低。

(4)药型罩药型罩的作用是将炸药的爆轰能量转换成罩的动能,从而提高聚能作用,产生金属射流。

对罩的材料的要求是:可压缩性小,在聚能过程中不气化,密度大,延性好。

聚能药型罩一般采用以铜基为主的粉末药型罩,它的特点是延伸性好,密度较大,易于加工等。

目前通用的配方为80% 紫铜、19% 铅和1% 石墨, 也有在这些配方中加入适量的钨、锌、铋、钛等金属,目的是提高射流的密集度或加大它的延伸性,以便有利于提高穿深。

如今,也有少量使用金属钽制作的药型罩,或者采用双锥罩。

事实上,不仅锥形罩能产生聚能作用,其他如抛物线形罩和半球形罩等也能产生聚能作用,这些都属于轴对称聚能装药。

锥形罩也有圆锥形、喇叭形、双锥罩等多种形式。

有时,药型罩可以做得很长,用以产生一条聚能射流,起切割作用,这种装要成为线型聚能装药或切割索。

轴对称和平面对称型聚能装药应用很广,如在军事上,用于对付各种装甲目标;在工程爆破中,可在土层和岩石上打孔(勘探领域);在野外切割钢板、钢梁;在水下切割构件(打捞沉船时切割船体)。

图1.1.4 破甲效应2基本概念2.1空穴装药一段具有空穴而另一端起爆的柱形装药称为空穴装药。

空穴的几何形状可以是锥形、半球形。

空穴图2.1.1 空穴装药2.2射流射流是指流体从管口、孔口、狭缝射出,或靠机械推动,并向周围流体掺混的一股流体流动。

射流有气流、液流、固体颗粒流等。

在弹药领域涉及的射流,可以这样称谓: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通过聚能效应产生的高速金属流。

射流可进行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

2.3 聚能效应聚能效应(Gathering energy effect ),通常称为“门罗效应”,源于1888年美国人门罗(Charles E. Munroe)在炸药试验中发现。

即炸药爆炸后,起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

因此,带凹槽的装药在引爆后,在凹槽轴线上会出现一股汇聚的、速度和压强都很高的爆炸产物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炸药爆炸释放出来的化学能集中起来。

2.4 炸高药型罩口部距目标靶表面的距离称为炸高。

如果将带有药型罩的炸药装药离开目标靶一定距离处引爆,将会增加侵彻深度。

其中对应最佳深度的炸高,称为最佳炸高。

图2.4.1炸高示意图 图2.4.2 聚能装药侵彻深度—炸高曲线炸高/装药直径侵彻深度/装药直径2.5 爆轰爆轰是伴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通常是前驱冲击波作用于炸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诱发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支持冲击波自持传播的过程。

爆轰波实质上是带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

能够发生爆轰的系统可以是气相、液相、固相、气—液、气—固或液—固。

瞬时爆轰是指装药一经起爆立即全部变成爆轰产物的现象。

3 聚能射流形成理论3.1 射流形成过程1) 炸药的爆轰反应起爆器作用后,使得主装药发生爆轰;主装药以球面散心爆轰波向四周传播。

2) 爆轰产物对药型罩的驱动爆轰波与药型罩相遇,高温高压产物驱动药型罩运动。

不同的爆轰波形对药型罩的驱动效果不同。

3) 药型罩的压垮加速段药型罩微元以压垮角在轴线处会聚,在会聚处产生高温高压。

由于药型罩微元到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加,使得药型罩微元可以加速的距离增加;同时,因作用在药型罩微元上的炸药量减少,药型罩可以获得的终速逐渐减小。

两者综合的结果是药型罩微元的压垮速度和射流速度都是沿聚能装药的轴线由小变大,然后逐渐变小。

最先形成的速度较低的射流元被后面的高速射流元追上,经过多次碰撞,形成质量大速度高的射流头部。

4) 射流与杵体分离药型罩沿轴线闭合,产生高速运动的金属射流和低速运动的杵体。

由于射流和杵体速度相差很大,两者很快分离,中间形成空隙;后续压垮的药型罩微元在此空隙处会聚,继续形成射流和杵体。

药型罩连续压垮,从而在会聚过程中形成连续的射流和杵体。

5) 射流拉伸与断裂随着时间的延续,射流速度梯度逐渐显现,拉伸过程中逐渐分成无数小段,断裂开来。

图3.1.1射流形成示意图图中:a为成型装药原形,1~4表示罩微元的编号;b表示爆轰波阵面到达微元2的末端,此时2开始向轴线运动,3正在轴线处闭合,4已碰撞完毕并分成射流和杵体两部分;c表示射流和杵体全部形成。

射流的特点是速度大、细长、温度较高,从头部到尾部具有递减的速度梯度。

一般头部速度达数千米每秒,尾部速度可能仅数百米每秒。

射流在轴向上存在速度梯度,从而出现金属射流在飞行过程中拉断现象。

3.2 射流形成机理1948年,Birkhoff等人首先系统阐述了聚能装药射流形成理论。

他们假设,在药型罩压合过程中,爆轰波产生相当大的压力,以致药型罩材料的强度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将药型罩处理为一种无粘性、不可压缩的流体,锥形罩处理成楔形,并假设是稳定压合模型。

这样,药型罩微元被瞬间加速到最终压合速度。

稳态模型预测的射流长度不变,等于锥形药型罩母线长度。

然而,聚能装药射流具有速度梯度,头部运行快,尾部运行慢。

造成射流的拉伸,乃至断裂。

1952年,Pugh等人改进了稳态压合理论,考虑了射流速度梯度。

改进的非稳态理论与稳态理论基于相同的原理,只不是认为不同药型罩微元的压合速度是不同的,它与微元在药型罩上的初始位置有关。

3.2.1 Birkhoff定常理论基本假定:●由于炸药爆轰作用在药型罩上的压力很大,忽略药型罩强度的影响,将药型罩视为一种无粘性、不可压缩的流体;●爆轰波到达壁面某点后,该点罩微元瞬时达到V,并以不变的速度和方向运动;●药型罩各微元的V、β、δ相同;●药型罩在压垮过程中其长度不变,即BCAC=;●爆轰波扫过罩壁的速度不变。

图3.2.1 射流形成的定常流体力学模型OC 为药型罩初始位置,α为半锥角,当爆轰波到达G 点时,G 点微元开始运动,瞬时到达速度0V (压合速度),运动方向与罩表面法线成δ角(方向角);药型罩G 点微元与聚能装药轴线在E 点相碰时,爆轰波到达A 点,A 点微元瞬时到达速度0V ,方向角也为δ角;A 点运动到轴线上时B 点,爆轰波到达C 点,设药型罩壁变形前后母线长度不变,此时罩壁CB 与轴线的夹角为β(压合角或压垮角)。

根据基本假定,变形后罩壁BC 为直线,δ2=∠C 。

当爆轰波由A 点到达C 点时,A 点微元以压垮速度0V 运动轴线上的B 点,可以看作在此时间内E 点运动到B 点,运动速度以1V 表示。

δαβ2+=在AEB ∆中,应用正弦定律,有)](90sin[sin )](90sin[201δαβδαβ+-==---V V Vβδαβsin )cos(01--=V V βδαsin )cos(02+=V V (3.1)BEV 1在静止坐标系中,碰撞点附近图像如下图。

罩壁微元以0V 速度在轴线碰撞后分成两部分:射流和杵体,分别以速度J V 和S V 运动。

图3.2.2 静坐标碰撞点以速度1V 运动。

在以碰撞点为原点的参考坐标系中,运动状态不随时间变化,把罩壁碰撞形成射流和杵体的过程描述为定常状态。

现建立以速度1V 运动的动坐标,如下图。

罩壁以2V 相对速度向碰撞点运动,然后分成两股。

一股向碰撞点左方运动,另一股向碰撞点右方运动。

图3.2.3 动坐标根据流体力学的定常不可压缩的伯努利方程,流体各处的压力和单位体积动能的总和为常数。

对于远离碰撞点的来流(罩壁)Q 点和向左流(杵体)的P 点,可得2/2/22Q Q Q P P P V P V P •+=•+ρρ式中P P 、Q P 分别为P 点和Q 点的静压力,P ρ、Q ρ分别为P 点和Q 点的流体密度,P V 、Q V 分别为P 点和Q 点的流速。

由上叙述已知2V V Q =,由于罩金属为不可压缩流体,即0==Q P ρρ。

如果假设药型罩非常快地离开爆轰产物,则作用在罩壁上的压力很低,接近大气压,P 点和Q 点的压力和大气压平衡,因此可以忽略P P 、Q P ,有V SV JQV 3V 3P2/2/222V V P •=•ρρ,即2V V P =。

在以碰撞点为原点的参考坐标系中,杵体以2V 向左运动,射流以2V 向右运动。

由于在实验坐标系(静坐标)中,碰撞点以1V 向右运动,因此该坐标系中射流和杵体的速度J V 和S V 分别为21V V V J += 21V V V S -= (3.2)代入式(3.1),得)5.0sin(/)5.0cos(0βδαβ--=V V j)5.0cos(/)5.0sin(0βδαβ++-=V V S (3.3)药型罩微元质量为m ,射流和杵体质量为J m 、S m ,则S J m m m += (3.4)由对称轴线方向的动量守恒,有222cos V m V m mV S J -=-β即有2/sin 2βm m J = 2/cos 2βm m S = (3.5)上式是在动坐标条件下得到的,由于其中没有速度项,因此同样适用于静坐标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