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及植物配置分析——以南京玄武湖翠洲门为例

16基金课题1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植物造景是一门综合了艺术学、植物学、心理学、城市建设等众多学科,为辅助园林景观设计而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1]。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植物的设计是整个设计中的关键与亮点[2]。
植物造景应依照设计场地的构筑风格与设计主旨进行,在保障植物能够科学生长的前提下[3]通过对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进行相关主题的艺术搭配,达到使自然景观得到更加优美的展现的目的[4]。
植物造景主要分为植物与设计两个模块,在进行植物造景前,首先应清楚地认识到植物的观赏特性、所需环境条件与生态效应[5],其次要了解该场地的设计原理,如主题、功能、形式、意蕴等,再对设计与施工进行正确的表达[6]。
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决定了最后呈现的植物景观效果[7],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搭配使用,可以增强纵向空间的观赏性及植物种类的多样性[8]。
了解植物观赏特性,将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等具有不同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组合[9],可以增强景观在不同季节的色彩观赏性[10]。
还应根据场地科学种植,优先选用本土植物进行造景,以提高植物景观的存活率[11]。
2 南京玄武湖翠洲门场地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1 场地现状本次调查改造场地位于国家级AAAA 级景区玄武湖[12]翠洲门区域前约150米处的面积为900平方米的场地。
场地中央有一条由玄武湖引出至该场地的小型支流[13],跟随支流前行,可形成较为完整的参观流线[14](如图所示)。
场地内含有一条生命活力较低的水体,有大量浮萍及落叶漂浮在河流表面,缺少阳光直射,水景观的观赏性较弱[15]。
河岸上架有一座造型优美的拱形石桥,河岸两侧种有高大植株,可形成荫蔽,树影斑驳时既为游客提供了阴凉也增加了景观美感。
石桥两侧缠有大量枯死的凌霄和蔓长春花,缺乏清理。
植物景观整体由竹本、针叶木及地被植物构成,整体植被茂盛繁密,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有少量的鸟类栖息在树林中。
在河岸两侧及竹林内设有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在桥岸面向主人行路方向有一小片硬质铺装场地用以坐憩休息,整片场地除4张座椅外无其他硬件设施。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作者:彭佳佳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2期彭佳佳(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144)摘要: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北京玉渊潭公园主要园路、重要节点等种植设计的主要部分进行阐述分析,从设计理念、树种选择到种植手法,总结植物配置手法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风景园林;玉渊潭;公园;种植设计;绿地空间植物作为公园环境的主体,是园林四大要素之一,与地形、山石、建筑一起营造公园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各式的景观环境。
植物造景离不开植物配置,科学的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因地制宜地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1]。
1 公园概况玉渊潭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南角,公园水面辽阔,水源充沛,经过多年建园形成了绿树浓荫的外轮廓,充满自然趣味,人工雕琢不多[2]。
玉渊潭受纳官厅、密云两大水库的来水,是京城西侧难得的一个自然风景区。
公园分为西部樱花园、北部引水湖景区、南部中山岛、东面的留春园。
全园植被丰富,利用植物与其他景观素材创造了多变的空间特色。
2 总体布局玉渊潭公园设有4 个入口,中部为中心水域,公园内以西湖岸为一主线路,沿途分布各色景点。
充分利用其空间的分割,来达到创造不同的观赏感受。
各个空间之间彼此分离,又由湖岸线连接为一体,彼此交织,相互衔接。
3 植物种植设计3.1 公园门区种植设计玉渊潭公园门区共有4个,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并展示园内精品,凸显入口特色。
南门与中华世纪坛相协调,门区内外形成相对开敞的空间,外广场中间铺设两段草坪,设石围合,视野开敞,两侧为草坪铺地,贴合人行道设置绿篱及花镜,远景种植高大乔木,在空间上遮挡周围景物,引导视线,花镜与秋色叶乔木颜色相衬,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东门入口比邻城市干道外,广场面积较小,主要为疏散人群,门区内侧较为狭长曲折,可以较好地隔离城市环境,银杏、金丝垂柳及樱花夹道,地被铺设蜿蜒曲折的花镜,创造了较为幽深宁静的景观环境。
新中式园林植物配置探析——以武汉元舍项目为例

武汉元舍项目定位为区域的中式豪宅标杆项目, 建筑风格为新中式,整体以简约的线条融入中式文化 元素,创造人居空间的归属感和人文认同感。
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以东方元素的视角为切入口,运 用本地特色文化的设计元素,与建筑联动呼应,意图打 造出一幅立体的、有浓厚中国文化内涵的东方画卷,从 而塑造彰显武汉当地文化内涵的中式豪宅雅居生活。 3.3 项目植物配置原则
(2)植物树形。《园冶》中,计成曰“摘景全留杂树”[3],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树形多自然、舒展、朴实,为此,元舍 项目中在选择苗木树形时,会尽可能选择接近这一特 质,选择舒展、自然形态的,生命力旺盛,具有季相变化 的品种。因此,类树形散发着自然环境中植物自由生长 的调性,又不乏内敛精致,是对自然原生之美的一种匠 心提炼与艺术化再现,更是古典园林精髓的一种延续。
武汉元舍项目占地面积约 10 万 m2,位于武汉东西 湖区,武汉未来城市门户—— —临空产业聚集区内,包括 了多种建筑业态,致力于打造该区域的文化艺术与商 业中心。项目地块周边交通配套齐全,自然资源丰富, 临近 40hm2 的湖泊绿带。为此,奠定了打造中高端住宅 小区的禀赋基础。 3.2 景观设计核心主题
本项目的植物配置,需实现其服务住宅的根本功 能,即:新中式住宅小区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必须服从整 体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文化特征和形 象意蕴[2]。在此前提下,为实现对中式园林景观韵味的延 续和传承,植物景观配置,主要从如下 4 个原则来展开。 3.3.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布局、 配置、造型都往往模仿自然,以实现“天人合一,返璞归 真”效果。为此元舍项目,遵循明代造园大家计成在其 著作《园冶》中的论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有植物 的布局、配置,整体都尽量保持其自然原生态,模拟自 然,以求极致体现其师法自然的效果。 3.3.2 小中见大,构筑无限空间。中式园林景观的精髓 在于模拟大自然,在面积有限的园林里,讲究通过对空 间的处理,比如框景、对景、夹景等构景手法,增加空间 的层次,达到“咫尺山林”的意境。在元舍项目中,除了 借用一些园林景观要素来实现空间的转换关系外,还 通过植物的巧妙配置、道路的曲折、地形的堆坡等手 法,来实现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无限延展的空间效果。 3.3.3 注重季相变化。清代陈昊子在其著作《花镜》中就 曾提到:“使四时有不谢之花,方不愧名园二字”。通过 对客户需求研究发现,居住区植物能够呈现季相变化, 实现四季皆有景观的效果,是中高端项目居住人群对 小区景观要求的一个共性,为此,要实现新中式植物景 观的品质感,植物的季相变化不可忽视。 3.3.4 植物的文化意韵。通过植物表达寓意,是延续传 统古典园林景观特色和人文内涵的重要处理手法。如 元舍项目巷道里种植的红梅,独树一帜,枝干遒劲弯 曲,花香清幽,是寒冬里最耀眼的明星,具有较高的观 赏价值和文化涵义;古朴苍劲的朴树、榉树,与“前举后 仆”谐音,寓意高中举人,家有仆人的寓意;假山上潺潺 流水,模拟古代咫尺山林的意境,两侧种植一高一矮两 棵造型油松,一仰一合,相互呼应。傍晚时分,明月当 空,听着潺潺流水,有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 意境。入户门前点缀 2~3 株刚竹,清新秀丽,象征了古 人高贵不俗的品格。
植物与建筑结合的绿化设计案例研究

植物与建筑结合的绿化设计案例研究植物和建筑是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元素,但却可以相互融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环境。
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植物纳入建筑结构中,实现绿化和生态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并探讨一些植物与建筑结合的绿化设计案例。
一、垂直绿化的奇迹垂直绿化是将植物种植在建筑物的立面上,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这种设计不仅美化了建筑物,还提供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空气质量和温度调节。
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名为“穹顶之眼”的大型购物中心,它采用了垂直绿化设计,覆盖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这不仅增加了购物中心的美学价值,还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和放松的场所。
二、屋顶花园的绿洲在城市中,屋顶往往是被严重浪费的空间。
然而,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利用这个空间,将屋顶打造成一个迷人的花园。
绿色的屋顶花园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绿色,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在新加坡的“花宫”项目中,建筑师们在屋顶上设计了一个花园,让人们可以欣赏到迷人的花朵和自然景观,同时也改善了空气质量。
三、悬挂花园的魅力悬挂花园是将植物悬挂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创造出一个美丽而独特的绿化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节省了空间,还增加了建筑物的独特性。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座大楼上,设计师创建了一个巨大的悬挂花园,挂满了各种色彩斑斓的花朵和绿叶。
这个悬挂花园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四、植物墙的生态植物墙是一种将植物垂直生长在建筑物墙面上的绿化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美化了建筑物,还提供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空气质量。
在德国柏林的一家餐厅中,设计师在建筑外墙上创建了一个植物墙,用各种鲜艳的花朵装点,为就餐者带来了宜人的氛围。
这个植物墙不仅美丽,还为周围环境提供了氧气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总结:植物与建筑结合的绿化设计案例给现代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提升了建筑物的美学价值,还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仿生植物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仿生植物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仿生植物建筑是指结合生物学原理和建筑设计理念,通过模拟植物的生长和形态特征来创造绿色、环保的建筑空间。
本项目旨在借鉴自然界中的植物结构和功能,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实现空气净化、温度调节、节能环保等目标。
二、设计原则1. 自然仿真:通过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使建筑具有自然仿真的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 生态环保:倡导绿色建筑概念,通过植物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修复能力,减少对环境的负荷,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功能多样:在保证建筑实用性的同时,注重植物的多功能性,如空气净化、隔音降噪、温度调节等。
4. 美学契合:植物与建筑的结合应形成有机整体,注重建筑美感和景观效果的统一。
三、设计方案1. 植物选型:根据建筑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品种。
同时考虑室内外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2. 空间规划:根据建筑用途和功能要求,合理规划植物的布局和数量,确保植物能够充分发挥相应的功能,并与建筑结构相协调。
3. 建筑结构: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植物的种植空间,考虑采用垂直花园、屋顶花园、立体绿化等方式,增加植物的种植面积,提高景观效果。
4. 灌溉系统: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包括自动喷灌、滴灌等方式,确保植物获得充足的水源,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 光照与温度控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光学纤维、自动遮阳系统等,优化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保证植物能够良好生长。
6. 系统监控:建立植物与建筑的联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参数,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保证植物的生长质量。
四、效益预期1. 空气净化:植物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吸附和分解作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者的健康水平。
2. 节能降耗:植物的生长能够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建筑内部的热量积聚,降低使用空调的频率和能量消耗。
3. 环境保护:通过建筑的绿化设计,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
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探析——以办公空间为例

办公空间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传统的办公空间植物景观多以草坪或者窗台摆放盆栽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公空间的绿化率,但是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工作人员的精神和审美需求,因此,对于办公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植物的建造功能(一)空间营造功能办公空间是由不同性质的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营造空间是植物所具有的重要功能。
植物可以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一平面内,不管是地面,还是垂直面,或是顶平面等都可以通过对于植物的合理布置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类型。
在地面上,不同高度和种类植物的合理布置可以完美地“勾勒”出空间的边界,营造出充满空间感的场所。
在垂直面上,植物的合理布置更能够凸显空间感,植物的疏密、高低、大小等都影响着空间感的强弱。
在顶平面上,植物布置同样影响着空间的构成,影响着空间效果。
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可通过植物的合理布置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类型,充分利用植物营造空间的功能。
(二)控制私密性功能植物不仅可以营造空间,还可以屏蔽视线,进而有效增强空间的私密性。
空间私密控制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受植物树干大小、枝叶疏密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私密性控制主要选用高于人体身高的植物进行区域围合,在阻挡人们视线的同时赋予空间独特的私密性。
(三)障景功能在空间环境中,植物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不但可以发挥屏蔽视线的作用,还具有引导视线的功能,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流动。
正所谓“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就是要将美好的景色尽收眼底,使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将那些一般的、毫无美感的景色进行屏蔽,障之于视线之外,以达到障景的目的。
植物的通透程度影响着障景的效果,选用不同通透程度的植物可以达到不同的障景效果。
二、植物景观在办公空间设计的作用(一)分隔空间在办公空间设计中,植物景观发挥着重要的分隔空间的作用,植物的布置直接影响着空间的布局与边界构成。
空间分隔是办公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例如办公室之间、办公室与走廊之间以及办公室与大厅之间等都需要进行空间的分隔,以凸显空间的区域性和功能性。
植物造景浅析——以北京颐和园的谐趣园为例

2017年第1期现代园艺项目资助:北方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优势建设学科培育-建筑学(编号XN084)1谐趣园游线及植物简介1.1谐趣园简介谐趣园,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原名惠山园。
乾隆帝南巡江南,途径无锡惠山时对惠山的寄畅园甚是喜爱,令宫廷画师临摹制图。
返京后命督造颐和园的内务大臣在万寿山东面以寄畅园为蓝图仿建惠山园。
嘉庆十六年(1811年),对惠山园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
”遂改名为谐趣园。
1.2谐趣园游线由谐趣园西侧园门入园,穿廊过亭,由西向东前进,可倚栏观水,水中遍植莲、荷,细雨蒙蒙,叶上晶莹剔透的雨珠,仿佛翡翠盘上装满了钻石。
而后向北折行至洗秋,饮绿,岸边种植垂柳,柳斜且枝垂及水面,掩映其后的知鱼桥。
沿岸莲花、荷花成片种植,配合块石的驳岸,尽显自然之趣。
知鱼桥上凭栏而望,可见池对岸的主体建筑涵远楼,楼前亲水平台上也种植这垂柳,与对岸“饮绿”旁的垂柳互成对景。
涵远楼后的山坡上散植着槐树柏树,后山的槐柏作为映衬着涵院楼。
过知鱼桥至知春堂,堂前两侧对植垂柳,柳如画框,知春堂如画,建筑与植物相辅成景。
“小有天”与“饮绿”对望,从小有天观望,前景有垂柳,中景有“饮绿”,园外远山丛林呈远景。
北岸西行过“兰亭”至主体建筑涵院楼,站在楼前南望,近处是一片荷花,莲花,远处是小雨中水汽氤氲的远山。
涵院楼西侧是一出水尾,周边丛植这一片竹林,雨打竹叶,沙沙作响,分外的安逸且富有野趣。
穿过竹林是瞩新楼由此出园。
2植物造景特点2.1植物对于空间和意境的营造《山水诀》中王维对山的布局和花木的配置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山倚树如有衣,树靠山如生骨。
树木过于浓密则遮掩了山势的俊丽,山势亦不能乱而无序,要凸显树木的光辉姿容,雨水的配置也同理,山水植物三者间的配置应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植物利用其冠型特点可自由划分空间,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其营造的空间中的光影效果增添了山水园林的美感。
高端地产项目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前滩海景壹号项目为例

高端地产项目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前滩海景壹号项目为例摘要:本文首先对高端地产项目中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初步分析。
然后结合上海前滩海景壹号项目,就高端地产项目中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以期为其他高端地产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端地产;项目;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现代1、现代高端地产项目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功能类、园艺类和表象类元素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三大主要元素,其差别在于构成特征的不同。
这三大主要元素结合种植景观、绿化道路景观和场所景观布置,即形成了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主要结构。
园林景观不仅广泛应用于传统建筑,在现代居民区也不可或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绿化面积占比逐渐缩小,居民迫切渴望着宁静、自然的绿色空间。
因此,良好的现代住宅园林景观有助于满足城市居民的身心需要,为其提供绿色环保、身心愉悦的居住环境。
在现在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景观的整体布局是前提和基础。
优秀的设计能够充分体现景观的和谐性和丰富性。
鉴于现代住宅大多是高层楼宇,人们很难感受到与土地的“亲近感”,因此应当在楼房中建设园林景观,以满足高层住户愉悦身心的需要。
此外,为给居民楼增添亲切感,还应当在居民住宅园林景观中添加细节性建筑,例如,一座构造巧妙的花坛,或者一架弧形的双人长椅等等。
此外,为了方便住户散步、聊天,还可以修建一处绿化面积丰富的广场。
而住宅区域内的植物也应当精心选择,尽量以绿色为主要色调,同时兼顾其他颜色,在讲究视觉冲击性的同时,也应当避免太过鲜艳或冗杂。
人类的亲水性也应当纳入考量范围,即在规划园林景观时适当加入水景设计,同时应注意园林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下面结合上海前滩海景壹号项目,就此类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一些分析。
1.上海前滩海景壹号项目概况和定位2.1工程概况上海前滩海景壹号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属于前滩板块,位于东育路游泳耀路交叉位置,离地标性建筑东方体育中心1千米左右,区域绿化景观占地面积约24580㎡,区域景观占地面积旨在打造具有亲切感,都市性生态型的私家“公”园,力求在有限的居住空间中,营造精致的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的景观,通过设计师和业主的空间对话,构筑生活的舞台。
如何做植物建筑创意作业方案设计

植物建筑创意作业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植物建筑作为一种结合了自然与建筑的新型设计理念,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
植物建筑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在建筑物中引入大量植物,通过植物对空气净化、保温降噪等多种功能,打造出绿色、环保、美观的建筑空间。
本次植物建筑创意作业方案设计,旨在探讨如何将植物建筑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为人们提供美丽、舒适的居住和办公空间。
二、设计理念1. 绿色生态:以植物为主要元素,打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建筑空间,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2. 空气净化: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3. 节能环保:植物具有保温降噪的功能,可以减少建筑物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美学设计:结合植物的形态、色彩和气味,打造出富有艺术感的建筑作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三、设计方案1. 植物屋顶:在建筑的屋顶设置大面积的植物种植区,通过植物的吸收、蒸发等过程,净化雨水和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同时,植物屋顶还可以提供绿色植物景观,为城市增添一处美丽的风景线。
2. 立体绿墙:在建筑立面设计多层次、多种类的绿色植物,打造出立体绿墙景观。
立体绿墙不仅可以美化建筑外观,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 植物餐厅:在建筑内部设计植物餐厅,将餐厅空间与绿植融为一体。
顶部悬挂空中花园,底部铺设绿色植物地毯,营造出清新宜人的用餐环境。
同时,植物餐厅还可以引入自然光线,降低能耗,提升用户体验。
4. 植物办公室:在建筑内设置植物办公室,通过植物的绿意环绕,为员工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工作环境。
植物办公室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是一处集工作、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四、设计特色1. 自然与建筑的完美融合: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使植物与建筑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空间关系,增强建筑的自然气息。
校园绿地规划与特色植物群落设计探析——以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为例

天津农$科学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27(3):86-90•园林绿化校园绿地规划与特色植物群落设计探析----以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为例邵海燕$$马锦义$,2,张清海$,2,王欣歆$$郜晴$$管彦环1(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农业农村部景观农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摘要:校园绿地景观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群落,规划设计独特的植物群落已经成为一些高校打造校园特色景观的重要途径和手 段。
南京农业大学作为绿位江苏省园林式位,在既有较好绿础,在景观特况下,园”的校园绿地景观,校园区重点规划特色的海棠植物群落,设计有南农园艺园林学业特的类植物群落园,点校园绿地景观。
关键词:校园绿地;景观特植物;群落;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l006 — 6500.2021.03.017Research on Campus Green Space and Distinctive Plant Community Desig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iga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SHAO Haiyan1,MA Jinyi1,2,ZHANG Qinghai1,2,WANG Xinxin1,GAO Qing1,GUAN Yanhuan1(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iangsu+Nanjing 210095,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andscape Agriculture,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Jiangsu+Nanjing 210095,China)Abstract: Plant community is the key point of campus green space. The design of unique plant 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some universities to create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of the campu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ood greening foundation but insufficient overal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and as a national green model unit and a garden unit in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ampus green space system of "one piece,five belts and twelve gardens”. By planting the community of rhododendrons and 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 was show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campus. At the same time,the plant community garden with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rticultural garden discipline was designed to decorate the whole campus green space.Key words:campus green space; landscape space; distinctive plant; plant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校校园 大生,是学生的,在 面有重要。
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为例

㊀㊀收稿日期:2020 ̄03 ̄03作者简介:牟慧君ꎬ研究生在读ꎬ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研究ꎬE ̄mail:657509212@qq comꎮ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为例牟慧君ꎬ周㊀悦ꎬ倪㊀珉(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ꎬ山东烟台㊀264000)摘㊀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ꎬ作为生态城市和生态园林建设的核心构成单元ꎬ生态校园建设是营造和改善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ꎮ构建人工植物群落ꎬ规划并配置绿地植物ꎬ既对校园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产生了决定性影响ꎬ也是建设生态校园的有效方式ꎮ该文以生态学知识和植物配置原理为依据ꎬ将山东建筑大学的月泉广场作为研究案例ꎬ在校园景观的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指引下ꎬ对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优劣进行分析ꎬ并制定有关解决措施ꎮ关键词:生态校园ꎻ植物景观ꎻ植物配置ꎻ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S731 5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1714(2020)03 ̄0061 ̄03引㊀言在国内社会发展速度日益提升的情况下ꎬ整个社会对知识创新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ꎬ从而使得大学校园规模逐步扩大ꎬ越来越多的新校区先后出现ꎮ新建大学校园环境应该具备开放性和时代性ꎬ当前阶段ꎬ 生态 一词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中ꎬ大学校园从普通的校园建设逐渐向生态校园建设发展ꎮ早在20世纪中期ꎬ西方欧美国家就开启了生态校园的建设ꎬ由于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ꎬ校园生态环境营造㊁节能减排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ꎮ针对该现象ꎬ生态校园景观建设的新思路产生了ꎬ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生态技术的加入ꎬ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该问题ꎬ也为我国生态校园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ꎮ20世纪后期ꎬ外国生态校园理念为我国校园景观建设指出了新的方向ꎬ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ꎬ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著作文献供我们参考[1]ꎮ然而ꎬ鉴于各高校建设的差异性与广泛性ꎬ我国在生态校园规划建设的领域大多是纸上谈兵ꎬ难以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ꎬ目前的校园建设操作最多的还是植物造景方面ꎬ在校园能源自给ꎬ资源循环利用ꎬ营造宜人生态环境等技术问题上还有所欠缺[2]ꎮ本文重点研究了山东建筑大学的植物景观ꎬ借助于文献查阅ꎬ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3]ꎬ秉承建设生态校园ꎬ设计和建造植物景观的有关原则ꎬ具体分析了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ꎬ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景观和宜人的生态环境ꎮ1㊀相关概念1.1㊀生态校园概念生态校园是营造良好高校校园环境的必经之路ꎬ应该以校园生态环境的打造㊁校园生态系统的改良和维持为目标ꎬ将校园绿地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ꎬ以生态学㊁景观学的有关原理为依据ꎬ对环保型㊁生产型㊁观赏型㊁保健型㊁科普型和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进行统一打造ꎮ配置植物时ꎬ以植物类型㊁功能和景观特征为依据ꎬ对植物景色和季相变化进行合理调配ꎬ突出主题和色彩ꎬ对优美㊁自然且个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环境进行营造ꎬ力争实现生态㊁经济16和社会效益协调与统一ꎮ1.2㊀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在生态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发扬人本主义精神ꎬ充分关注师生们的需求ꎮ②遵循科学性原则ꎬ适地适树ꎮ③遵循艺术性原则ꎬ合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ꎬ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ꎮ④遵循景观生态性原则ꎬ既可供公众欣赏ꎬ又具备生态保护与维持功效ꎮ⑤遵循经济性原则ꎬ控制合理投入ꎬ创造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㊁生态效益三丰收[4]ꎮ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植物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㊀山东建筑大学的地理环境选址于济南的山东建筑大学ꎬ地理坐标117ʎEꎬ36.65ʎNꎮ在光照环境㊁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ꎬ当地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非常明显ꎬ一年有四季ꎬ存在明显的季风ꎻ春秋季节不长ꎬ冬天寒冷ꎬ夏天酷热ꎬ雨量分布相对集中ꎮ济南常见的是亚热带植物ꎬ植物物种相当丰富ꎮ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ꎬ2003年ꎬ山东建筑大学在济南东郊开发区进行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ꎮ新校区拥有200hm2多的占地面积ꎬ可容纳2 1万多名在校生ꎬ鉴于校区刚刚建设完成ꎬ校园内绿化率相对较低ꎬ新校区周边还有济南钢铁公司和济南炼油厂两大主要污染源ꎬ校园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5]ꎮ2.2㊀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的植物景观现状通过学校正门便可看到月泉广场(图1)ꎬ图书馆位于广场之后ꎬ此广场为山东建筑大学的对外形象窗口ꎮ广场既具备学校师生和外来人员及车辆集散功能ꎬ也具备展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形象特征的功能ꎮ此种情况下ꎬ配置此区域的植物时ꎬ应将自然㊁简洁的特征凸显出来ꎮ以学校形象窗口身份而存在的月泉广场ꎬ配置植物时运用了横竖对比ꎬ有大面积的草坪和低矮灌木ꎬ孤植若干乔木ꎮ与硬质铺装面积相比ꎬ本区绿化面积不大ꎬ在集散人流和节日活动中比较适用[5]ꎮ㊀㊀下面由西至东介绍该区域的植物景观ꎮ西边是校园图书馆ꎬ可算作该校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ꎮ道路为半圆形ꎬ由玉兰与日本晚樱构成的树荫为景色提供了良好的意境ꎮ前置的景观是由小叶黄杨㊁紫叶小檗以及小叶扶芳藤构成的模纹花坛ꎬ配置喷泉ꎬ景色怡人ꎮ图1㊀月泉广场位置及范围图㊀㊀在主广场位置则是以中轴线形式对称的规则花坛ꎮ由西至东主要是对节白蜡花坛㊁月季坛㊁龙柏球景观坛和植物自然群落坛等ꎮ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对节白蜡花坛至东门两侧的植物自然群落坛之间的区域ꎬ是屋顶花园的设计概念ꎬ下部是同行的车道ꎬ所以在此处采用球状的龙柏球进行装点ꎬ丰富整个场地的植物景观ꎬ又可减轻地面承重的问题ꎮ与此同时植物自然群落的花坛里也很精彩ꎬ有孤植的雪松ꎬ行植的银杏ꎬ还有高大的白蜡与悬铃木等ꎬ姿态挺拔高大ꎬ具有简洁庄严又不失活泼大气的效果ꎮ该广场还具有 泉林秋色 一说ꎬ以夏末秋初新生入学时开花繁茂的植物如栾树㊁大叶女贞㊁菊花等为主ꎮ总的来说ꎬ月泉广场以文化环境型植物群落为主ꎬ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ꎬ与广场区的建筑相协调ꎬ营造出蓬勃向上的气氛ꎮ2.3㊀存在的问题虽然新校区建设不久ꎬ设计理念新颖又贯穿了生态学等相关理念ꎬ但是该校广场式的主校门区的植物景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ꎬ植物养护管理不够到位ꎬ植物长势不好ꎮ在图书馆左翼和右翼两栋楼前都设置了4块沉降式的阶梯花坛ꎬ一面向阳ꎬ一面向阴ꎬ考虑到建筑内部透光和植物造景问题ꎬ这几块区域多采用花灌木或小乔木来进行植物造景ꎬ可以看到女贞的长势相对较差ꎬ叶片干枯ꎻ忍冬和珍珠梅的长势没有得到后期的管理ꎬ肆意蔓延ꎬ有一些植物的枝条甚至延伸至主路ꎬ影响了日常的通行ꎬ破坏了其该有的意境ꎮ第二ꎬ景观地表裸露ꎮ模纹花坛处的小叶黄杨和紫叶小檗有一部分长势不良ꎬ使得26㊀第3期辽宁林业科技2020年㊀地表裸露ꎻ在东门入口处ꎬ山东建筑大学字牌花坛ꎬ只有几颗龙柏球加裸露的地表ꎻ广场中心的月季花坛ꎬ天气炎热ꎬ月季芍药萎蔫之后就再无景观可赏ꎮ第三ꎬ部分植物景观有待加强ꎮ首先ꎬ在地下通道入口处没有特殊的处理ꎬ采用一样的龙柏球造型ꎻ其次ꎬ在主广场区的植物配置多采用绿色系的植物ꎬ缺少色彩的变化ꎮ第四ꎬ缺乏乘凉休憩的地方ꎮ由于主广场都是低矮的龙柏球ꎬ没有阴凉的地方供人们休憩乘凉ꎬ所以同学只有穿行ꎬ很少停留下来ꎮ3㊀解决措施3.1㊀注重后期管理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后ꎬ应强化后期管理工作ꎬ管理得当ꎬ植物才能正常生长ꎬ绿色植物的景观功效方可得到充分发挥ꎮ后期管理涉及了施肥ꎬ浇水ꎬ防治病虫害ꎬ修剪枝叶和避免人为损伤等[5]ꎮ对于主广场上的名贵树种对节白蜡而言ꎬ应该特别谨慎地进行养护管理ꎮ对节白蜡对光和水都比较喜好ꎬ想要提升其成活率ꎬ加速其生长ꎬ首先确保土壤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ꎬ尽可能避免地上水分流失ꎮ从当地气候特点出发ꎬ运用灌根浇水方式ꎬ将主要灌溉期确定在每年的3-6月ꎬ9-11月ꎬ浇水要充分ꎬ雨季则适度减少甚至停止浇灌ꎻ高温环境下ꎬ最佳浇水时间为早上和晚上ꎬ浇水应该避开中午ꎮ浇水时应做到有干有湿[6]ꎬ不干停浇ꎬ干要浇透ꎮ雨水量较大时ꎬ将树池中的水及时排除ꎮ就抗寒工作而言ꎬ先用草绳缠绕包裹对节白蜡主干ꎬ包裹达到1 8~2m的高度ꎬ之后在草绳外部ꎬ由下至上ꎬ按照顺时针顺序ꎬ用10~20cm宽度的带状无纺布进行缠绕ꎬ做好树体防寒工作ꎮ将防风屏障设置在对节白蜡周边ꎬ或者用塑料薄膜覆盖ꎬ稻草帘子遮挡等ꎮ将温度计悬挂于风障内ꎬ对塑料薄膜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ꎬ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ꎮ及时更换模纹花坛中长势不好的植株[7]ꎮ3.2㊀提高文化氛围在主广场 泉林秋色 的映衬下ꎬ可种植碧桃和柿树ꎬ在植物景观得到丰富的同时ꎬ也体现出了山东建筑大学桃李满园的人才培养理念ꎮ与此同时ꎬ还应该普及学生的花木养护知识ꎬ在不同植物上悬挂介绍标牌ꎬ就此丰富师生园林知识ꎬ增强其保护花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ꎮ3.3㊀丰富植物景观在地下通道入口处ꎬ可以设置一些对景植物ꎬ如腊梅㊁碧桃等ꎬ既减轻了地面的承重问题ꎬ也改善了单一的龙柏球景观ꎮ其次ꎬ可以增添一些彩叶树种ꎬ如紫叶李㊁小叶黄杨等ꎬ增加整个园区色彩ꎮ3.4㊀加强垂直绿化调研结果显示ꎬ垂直绿化方式能够对学校绿化空间进行有效开发ꎬ鉴于校区刚建成不久ꎬ几乎没有屋顶绿化ꎮ应将爬山虎㊁金银花等藤本植物栽种于学校东西山墙上ꎬ就此对校园立体绿色景观进行建造ꎬ同时也能实现夏季室温的降低ꎬ对噪声进行阻隔[4]ꎮ4㊀结㊀语在时代变迁过程中ꎬ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ꎬ此种情况下ꎬ设计和建造校园植物景观ꎬ彰显出了极强的重要性ꎮ在校园环境净化㊁小气候营造方面ꎬ校园植物景观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ꎬ为生态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基ꎬ也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ꎮ参考文献:[1]李静.高校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东现代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9.[2]杜惟玮ꎬ张宏伟ꎬ钟定胜.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ꎬ2005ꎬ24(3):10-12.[3]杨柳.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8.[4]芮立ꎬ丁勇.浅谈高校绿化植物配置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园林与设计ꎬ2017(14):20-22. [5]夏更寿ꎬ王加真.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绿化[J].绿色中国ꎬ2004(8):47-48.[6]张明辉.对节白蜡在岭南地区的四季管理[J].中国花卉盆景ꎬ2003.[7]赵海娟.对节白蜡的栽培与养护管理探讨[J].绿色科技ꎬ2016ꎬ5(9):12-13.(责任编辑:王月婵)36㊀第3期牟慧君等: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0年㊀。
城市绿道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以成都市锦城绿道林盘为例冯颖杰

城市绿道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以成都市锦城绿道林盘为例冯颖杰发布时间:2021-09-01T03:50:34.26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2期作者:冯颖杰[导读] 成都建设天府绿道,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成都建设天府绿道,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
[1]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市域范围构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锦城绿道作为三环中的一环,沿绕城高速串联市域内各个城市组团,属于天府绿道体系中的主干绿道之一。
笔者结合项目实践,以锦城绿道东片区林盘“风叶里”为例,对该林盘植物景观营造进行浅析,为正在推进中的成都绿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天府绿道;锦城绿道;林盘;植物景观设计上位控制条件天府绿道是目前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绿道体系,以绿道网络串联“山、水、田、林”,规划“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市域主干绿道体系,全长约 1500 公里,覆盖成都全域。
[1] 锦城绿道为主干绿道之一,其定位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属于郊野型绿道。
由四大体系构成:约五百公里绿道(一级绿道与二级绿道),四级配套服务体系(四级驿站),二十平方公里多样水体,一百平方公里生态农业景观区,其中四级配套服务体系分别为特色镇、特色园、林盘院落及亭台楼阁。
锦城绿道龙潭片区规划设计与“风叶里”林盘区位锦城绿道整体属于郊野型绿道类型,东段的龙潭片区整体上以田园文化为主体,以农田景观为生态基底 . 打造穿塘游田的绿道体验。
片区总规划设计面积 16.36k ㎡,一级绿道总长度 17.98km,二级绿道总长度约 21km,特色小镇 1 处,特色园 4 处,林盘院落 12 个,农业景观区 15.36k ㎡,生态水域 0.91 k ㎡。
植物建筑概念及设计浅析

植物建筑概念及设计浅析【摘要】:通过对植物建筑设计的阐述,对其设计原则及选材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植物建筑的视角,为我国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新理念。
【关键词】:生态建筑;植物建筑;设计;自然当代建筑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建筑师从社会、经济、科技及个体的角度不断探索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向。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正不断威胁着地球的生态环境,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日渐被人们所认识,植物建筑及其设计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同时也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也标志着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技术,与人类环境更为协调的新进展,也是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和观念的更新。
1.植物建筑的概念植物建筑师们运用嫁接、修剪等园林工艺,利用天然植物巧妙地建成了别具一格、魅力无穷的住宅、凉亭、电话亭等植物建筑。
这类建筑除了可当房屋使用外,还兼具树木本身的特殊功能,如美化环境、阻挡风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
一位法国建筑师指出,城市建筑物表面只需要有5%为绿色植物所覆盖,就能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植物建筑的应用范围很广,小至走廊、屏风、过道、楼梯,大至住宅、办公楼、商场等。
2.植物建筑设计原则2.1讲求节约能源植物建筑最重要的是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
传统的建筑墙体都是水泥墙,噪音和热量在墙体间来回反射,而植物墙自身可以吸收噪音和热量,人们只需打开窗户,自然风、清新的空气就能吹入室内,不需要索取更多的能源,就能构建一个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2因地制宜,植物建筑特色化植物建筑的设计应着重强调的是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采取最适合用作植物建筑的植物种类、植物色彩,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等,促进植物生长,使其反向调节建筑的各种机能,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制冷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使植物建筑在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特色。
生态建筑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生态建筑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将植物作为设计元素,创造出与生态建筑相协调的绿色环境。
以下是一些植物景观设计方法,适用于生态建筑中的特殊空间:1. 耐旱植物选择:在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中,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耐旱植物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些植物具有水分节约和抗干旱的特性,能够在较少水源的情况下存活,并适应环境变化。
2. 垂直绿化设计: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利用垂直空间,例如墙面、立面和屋顶等,创造垂直绿化效果。
这种设计不仅节约空间,还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景观美感,并且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3. 屋顶花园:特殊空间如屋顶可以设计成花园,将植被引入建筑顶部。
屋顶花园可以提供额外的绿色空间,增加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
需要考虑植物选择、排水系统和土壤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植物生长的健康和屋顶结构的安全。
4. 生物多样性增强: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考虑增加生物多样性也是重要的方面。
特殊空间可以引入各种植物种类,包括不同种类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吸引和滋养多样性的动植物群体,并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持。
5. 植物与建筑的结合: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与建筑结构相结合,打造与建筑风格和材料相协调的植物元素。
例如,使用垂直花园来装饰建筑外墙,或者利用凹槽和花坛来创造特定的绿化效果。
6. 智能灌溉系统:为了确保植物的生长和维护,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借助智能化的灌溉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植物需求,精确测量并控制灌溉水量,以节水和提高灌溉效率。
总之,特殊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需要结合环境条件、建筑特点和植物特性,创造出与生态建筑相融合的绿色环境。
通过选择耐旱植物、垂直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生物多样性、植物与建筑的结合以及智能灌溉系统等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建筑植物景观。
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植物应用

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植物应用生态建筑设计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啊,它和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咱就来唠唠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植物应用,这可有意思啦!先来说说我前段时间的一个经历。
我去了一个新建的小区,那里的建筑简直让我眼前一亮!小区里的每栋楼之间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娇艳的花朵,有翠绿的竹子,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但长得特别好看的树木。
我就站在那,感受着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和树叶的沙沙声,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咱言归正传,说说生态建筑设计里为啥要用植物。
这植物啊,就像是建筑的“好朋友”,能给建筑带来好多好处呢!首先,植物能调节室内外的温度。
夏天的时候,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把周围的温度降下来,就像给房子装了一台天然的“空调”。
冬天呢,它们又能起到一定的挡风保暖作用,让室内更暖和。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他家的房子周围种了一圈大树,夏天的时候,他家比我家凉快好多,都不用开那么长时间的空调,省电又环保。
植物还能改善空气质量。
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空气净化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让咱们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
想象一下,你每天早上醒来,推开窗户,就能闻到一股清新的草木香,那感觉多棒啊!而且,植物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
城市里车水马龙,噪音不断,如果在建筑周围种上一些茂密的植物,就能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噪音,给咱们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我之前住的地方靠近马路,晚上总是被车辆的声音吵得睡不好觉。
后来搬家到一个绿化好的小区,噪音明显小了很多,睡眠质量都提高了。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选择什么样的植物也是很有讲究的。
得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
比如说,在南方,就可以多种一些热带植物,像棕榈树、芭蕉树;在北方呢,就得选择耐寒的植物,像松柏、冬青。
还有啊,有些植物容易招惹蚊虫,像一些开花特别香的植物,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慎重,不然一到夏天,家里全是蚊子,那可就遭罪啦!另外,植物的种植方式也很重要。
植物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绿色生态建筑是城市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植物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阐述了植物在建筑环境中的优缺点及利用方法,以供类似研究借鉴。
关键词:植物;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优缺点1 绿色建筑设计的趋势和意义绿色产业不仅是新的全球性机遇,也将成为一个国家新的竞争优势。
绿色建筑体系与传统的建筑体系是截然不同的,绿色建筑体系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它强调人们在决策和营造活动中必须遵循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以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为依据,综合各种绿色技术达到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效果。
2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由于其对节能、减碳、改善人居环境和振兴经济的巨大价值,得到世界范围的空前重视,成为世界建筑业发展的总趋势。
所谓绿色建筑设计,是指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采用一系列先进材料、机械和控制技术,使楼宇系统最佳化,在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能耗、水耗以及废水处理等运营成本。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从对环境影响、建筑物内环境和全寿命周期投资等角度综合做出决策。
3 植物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未来建筑设计都会朝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建筑中植物的引入,更加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人、建筑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让植物融入建筑,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让建筑成为自然。
植物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调节小气候绿色植物对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速和湍流度两个方面,其中又以风速最为重要.以树木为例,对风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树冠实现的,一部分风会穿过树冠,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风速有所衰减,同时由于树枝与树叶的扰动,使得湍流增强,使风速进一步降低,另一部分风则会绕过树冠,从上方、下方以及侧面通过,使得这部分区域的风速增加.灵活运用这两方面的作用,可以兼顾调节冬季和夏季风环境的需求。
生态园林建筑设计分析

生态园林建筑设计分析目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
园林的设计与建造,有利于改善生活与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安静、舒适、有氧的健康工作与生1植物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功能活环境。
ﻭﻭﻭ植物通过不同的形态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以四季不断变换的形象赋予了我们不同的四季景观。
在一些建筑领域中,许多人只把植物的美化作用当成了园艺的附属品与艺术形态,认为建筑是完全的,这种观点本身就忽略了生态园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植物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御风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具有观赏功能,又具有静化空气的功能,还具有建造的功能。
植物的建造功能,对室外空间环境的尤其重要。
ﻭﻭ2植物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作用ﻭ2.1净化空气ﻭ园林植物与山区的植物功能一样,对于净化空气与防风固沙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保持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均衡性。
植物还能够降低大气层中的有害气体,例如:排放的二氧化硫、氟化氢等。
这些气体在陶瓷厂、窑厂以及玻璃厂等企业生产时被排放到空气中。
随着的不断,的急速增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加大。
植物能够吸收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例如:石榴树能够减少空气中汞的含量,木麻黄能够吸收氯气与氟化氢等。
植物还能够减少灰尘、抵挡风沙,减少空气中的细菌等.ﻭ2。
2净化污水ﻭ植物不但能够净化空气,同时也能够治理污水.水流过植被以后,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细菌明显减少.水生、沼生植物还能吸收水中的杂质与污染物.水草能净化水质,芦苇可以吸收水中的漂浮物;香蒲能净化水中有机物的污染,菱角、绿萍、水杉能吸收水中的以及放射性元素。
ﻭ2。
3降低噪音在稠密、车辆拥挤的现代城市,喧闹声、喇叭声、机器轰鸣声无时不制造着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会使人心情烦躁、精神疲劳。
植物能够起到减少噪音的作用。
中医院治愈环境景观植物种植研究——深圳南山中医院室外环境植物设计为案例

中医院治愈环境景观植物种植研究——深圳南山中医院室外环境植物设计为案例摘要:治愈性景观是以绿色自然景观为主,具有帮助使用者实现生理及心理康复治愈功能的景观类型。
本文对治愈性景观进行介绍,总结医院室外空间环境治愈性景观安全性、功能性、参与性、生态性、艺术性设计原则,概括治愈性景观设计要素,并结合实际设计案例,进行医院室外空间环境治愈性景观植物种植实践探究,旨在创造注重感官互动治愈体验、结合园艺疗法辅助康复、强调植物自然治愈功能、重视艺术人文精神疗愈的多功能自然治愈性医院室外景观环境。
关键词:中医院;治愈环境;植物种植;景观设计1、治愈性景观内容治愈性景观是对景观使用主体——人的生理或心理具有一定积极治愈效果的景观,能够促进人的健康或增强人的幸福感,是结合自然具有人性关怀的景观场所,利用绿色自然环境及身居其中的景观独特体验,达到对景观环境使用主体生理及心理上的治愈与康复目的[1]。
治愈性景观康复治愈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生理上可以提高患者身体免疫机能,缓解病痛,促进体能康复;其二,心理上可满足患者进行交流、休憩、静思、健身等多样康复功能,增强患者安全感及愉悦感,减少焦虑情绪,缓解紧张压力,促进精神治愈。
2、中医院室外空间环境治愈性景观植物种植实践2.1项目概况本项目用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中草药公园,周边有很多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
2.2植物种植设计理念深圳南山中医院积极倡导以绿色为主的公共空间,作为医院绿色公共设施建设的基本条件。
致力于为环境创造更多绿色区域,提高环境空间的舒适度和患者的康复程度。
为病人、家属、医务工作者塑造更健康和康养的绿色空间。
植物种植设计理念为基于建筑风格,用现代中式的手法演绎雅致、自然、简约的康养景观,以进行景观与康养生活的碰撞,打造一个具有中医文化的康养花园、绿色医院。
图1深圳南山中医院方案设计功能分区2.3深圳南山中医院植物选择以及配置原则2.3.1无毒性植物选种避开易过敏、有毒有刺的树种,为医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绿化环境。
动物主题性乐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凤凰县熊猫主题乐园为例

动物主题性乐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凤凰县熊猫主题乐园为例摘要:动物园以其突出的主题性,园区内的植物不仅仅要满足游览需求还要为动物们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文以熊猫主题乐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原则、设计策略、植物品种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动物园绿地环境和植物景观的建设。
关键字:熊猫园、主题乐园、植物景观设计一、动物主题乐园的特点动物主题公园区别于其他专类园如为植物园、纪念性公园、湿地地公园等多个类型。
其更为复杂,因为它的主体不仅有人还有动物。
我国现在的主题动物园较之早期的传统动物园更加突出动物与人的和谐相融,打破了笼舍式展示方式,通过自然环境的自然过渡和人性化的展示馆设计使得游人能够在愉悦的游览,动物能够得到自然宽松的生活环境。
主题动物园还需要满足更多的功能,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通过雕塑小品、材料、色彩、园林建筑、植物等景观元素在同一主题性的框架下不断强化风格,突出特色,方能突出动物园的主题性。
二、熊猫动物的生境分析适合大熊猫生长的环境多为森林茂密,有丰富的竹类,气温稳定和水资源丰富的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20°以下的缓坡地形。
因此熊猫动物园中的植被需要相对茂密,展馆周围围绕丰富的竹类,附近以半开敞空间和围合空间为主。
圈养大熊猫主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低山平坝竹为主食,如巴山木竹、刺竹、白夹竹、箬叶竹、淡竹、苦竹、阔叶箬竹、毛竹又名孟宗竹、冷箭竹、拐棍竹、矢竹、三月竹笋、方竹笋等。
在场地内选择其中的品种种植还能为熊猫提供食物。
依据适地适树原则,种植适合场馆所在地的乡土树种的同时,需要避开一些飞絮多,有毒带刺的植物,为游人和动物提供相对安全的自然环境。
三、凤凰县熊猫主题乐园案例分析(一)现状分析项目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地处凤凰地域中心区,总面积约406.78亩,其中一期工程200.64亩,二期工程北地块111.14亩地形地貌:本案位于喀斯特典型地貌区,地势起伏变化明显,最高点位于项目西北部的小山丘,海拔433.02米,最低点位于北部最大天坑,海拔375.53米,最大高差约57.49米,范围内有5个大小不一的岩溶湖天坑,天坑底与地下河相通,湖水只在雨季时出现,干旱季节湖水流入地下河而消失。
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

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现代建筑也在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型的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的新热点。
这种生态建筑需要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空气质量、光环境、温度、声环境、人性化方面进行着手考虑,体现出健康的、舒适的以及和自热和谐共生的建筑。
本文通过以植物建筑为例的新型生态建筑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植物建筑;设计研究现代建筑项目中的植物建筑指建筑师们通过剪裁、嫁接植物,利用自然的植物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植物建筑。
这些植物建筑不但能当做正常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供人们使用,还能够提高植物本身的特殊功能,例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涵养水源等。
下面先是讲解了植物建筑的设计原则。
1 植物建筑遵循的原则1.1 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植物建筑在设计时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地质特点以及其他地域条件,选用合适的植物种类当做植物建筑,不能生搬硬套,要最大限度的采取自然光线,让植物可以正常生长,让植物可以促进对建筑机能的调节,减少在采光、供暖、制冷方面引起的自然污染和能源消耗,避免植物建筑的千篇一律。
生态植物建筑的设计师需要注意保持植物建筑的能量摄取同能量消耗的和谐,在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植物建筑空间布局,采取不同的流动气旋,例如,在南方需要采用流动气旋来降低房屋内的空调消耗,北方需要降低流动气旋,采用更多的日照来节约采暖能耗。
建筑外墙需要结合好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
1.2 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植物建筑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节约能源。
以往的建筑墙体大多是水泥墙体,它不会有效的吸收噪音和热量,致使噪音和热量可以通过墙体来回反射,而采用的植物建筑墙体可以很好的做到吸收噪音以及热量,人们在打开窗门时,会感受到清风、新鲜的空气,不必利用更多的能源消耗就构成了一个高效自然的生态环境。
在生态植物建筑的窗户设计时,北方日式小窗户被阳面的双层大窗户所取代,这样一来,冬日的日照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节约了对取暖能源的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以植物建筑为例
发表时间:2012-06-18T15:37:49.76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何少剑[导读] 现代建筑项目中的植物建筑指建筑师们通过剪裁、嫁接植物,利用自然的植物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植物建筑。
何少剑(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11)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现代建筑也在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型的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的新热点。
这种生态建筑需要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空气质量、光环境、温度、声环境、人性化方面进行着手考虑,体现出健康的、舒适的以及和自热和谐共生的建筑。
本文通过以植物建筑为例的新型生态建筑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植物建筑;设计研究现代建筑项目中的植物建筑指建筑师们通过剪裁、嫁接植物,利用自然的植物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植物建筑。
这些植物建筑不但能当做正常的凉亭、住宅、休息亭等供人们使用,还能够提高植物本身的特殊功能,例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涵养水源等。
下面先是讲解了植物建筑的设计原则。
1 植物建筑遵循的原则
1.1 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植物建筑在设计时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地质特点以及其他地域条件,选用合适的植物种类当做植物建筑,不能生搬硬套,要最大限度的采取自然光线,让植物可以正常生长,让植物可以促进对建筑机能的调节,减少在采光、供暖、制冷方面引起的自然污染和能源消耗,避免植物建筑的千篇一律。
生态植物建筑的设计师需要注意保持植物建筑的能量摄取同能量消耗的和谐,在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植物建筑空间布局,采取不同的流动气旋,例如,在南方需要采用流动气旋来降低房屋内的空调消耗,北方需要降低流动气旋,采用更多的日照来节约采暖能耗。
建筑外墙需要结合好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
1.2 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植物建筑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节约能源。
以往的建筑墙体大多是水泥墙体,它不会有效的吸收噪音和热量,致使噪音和热量可以通过墙体来回反射,而采用的植物建筑墙体可以很好的做到吸收噪音以及热量,人们在打开窗门时,会感受到清风、新鲜的空气,不必利用更多的能源消耗就构成了一个高效自然的生态环境。
在生态植物建筑的窗户设计时,北方日式小窗户被阳面的双层大窗户所取代,这样一来,冬日的日照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节约了对取暖能源的消耗。
充分的利用生态植物环境所在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自然资源,构建出一个低碳型的生态建筑能源体系,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采用循环的水系统,收集雨水以及可以使用的排水,再经过适当的水质处理,使之成为非食用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1.3 以人为本,强调整体设计
以人为本是植物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具体要求就是在设计时注意把人的舒适程度当成设计标准,这也符合国家的宏观要求。
在具体设计时注重整体性的设计思想,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设计,例如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等,不能生搬硬套先进的生态技术,不能以局部的眼光看待植物设计,要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采用合适的生态技术。
品味高雅、生态健康、价格低廉是植物生态建筑追求的理念。
在选择植物材料时考虑以人为本,选择无污染、可再生、无公害的植物材料。
要求生态植物建筑低碳消耗,无化学性的污染或物理性的污染,使人和环境可以高度的进行融合。
2 生态植物建筑实施方案
2.1 植物建筑施工方案
植物建筑的施工方案会采用整个的活立木个体或活立木整体构筑房屋建筑的主体。
在植物生态建筑内部结构上,把整个的植物当成施工对象,通过规整的活体树木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墙柱以及墙体。
具体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是弯折法,就是根据活体树木原本的弯曲状态,制造缺口,通过人工的栽培养殖,使活体树木可以巧妙的长合,慢慢的让活体树木形成传统意义上墙体或墙柱的“轮廓”。
二是采用连接法,即把两个活体树木粘合起来,采用人工的方法使之成为“连理枝”,培育出具有墙体或墙柱的作用的活体树木。
2.2 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方面
植物建筑为人们的城市环境以及生态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具体的生态植物建筑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保养方面要注重植物生态建筑的日常保养,例如,保持树木的根系不被破坏、对树木进行浇灌时注意不能使建筑受潮、保持植物枝叶的湿润、还要对植物的枯枝烂叶进行定期的清理保洁。
在保养费用方面,植物生态建筑比传统意义的墙体或墙柱的养护费用更高。
在防火方面,由于植物生态建筑绝大部分都是木头,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生态植物建筑的防火问题。
一般植物建筑的墙园大多采用藤本植物,经过合理的整形修剪,搭配灌木以及少数的乔木进行美化,辅以花本植物进行基础栽培。
一个生态植物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好坏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涉及的方面有:工程地质、通风、气候等等因素。
环境因素对生态植物建筑的影响很大,也不是经常变换的,比如气象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
温度、湿度和严寒酷暑都会对植物带来直接影响。
生态植物建筑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因素和植物建筑项目工程本身具备的特点,防止出现植物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
2.3 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
植物生态建筑在选择材料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选择的植物材料具有普通建筑材料所具有的隔热、承重的功能,二是选择的植物材料可以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
例如,纤麻可以建造碳中和方面的建筑以及新型的生态植物建筑。
纤麻植物可以用来贮存碳,根据纤麻植物的这一特性,可以在一个足球场地大小的地方养殖纤麻植物,用来吸收碳,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成的纤麻植物还可以用来建筑房屋。
通过固定纤麻植物的纤麻纤维与一种粘合材料,使纤麻植物形成生态植物建筑,这种纤麻植物还可以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创造新的商机,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生态植物建筑越来越精细化。
对于每一个活体植物材料的建设都要留有既定的工作空间,还要考虑到协调其他植物活体材料时的时间问题和空间问题。
要对此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那些有植物建筑进行交叉环节的细节施工方面。
现在的植物生态建筑建设越来越特色化,特色化的同时就需要对每一种植物活体材料进行特色化要求,拒绝雷同。
比如,巴黎的凯布朗利博物馆在进行生态植物建筑时,采用了近百种植物种类,植物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发生变化,使博物馆成为巴黎人们骄傲的象征,每个到博物馆参观的人都对此由衷的赞叹。
结语
我国古代就有建筑学家把自然界中的植物与当地地形地貌、房屋建筑进行结合,创出了在闹市中的绿色景观,也给人们带来了田源野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植物建筑的认识越来越深,生态植物建筑的品质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具体的设计实施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采用新型的生态植物建筑,给人们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强民,张辉.方兴未艾的植物生态建筑[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3).
[2]薛允连.别开生面的“植物生态建筑”[J].上海建设科技,2011(1).
[3]邹永华,宋家峰.关于生态建筑中植物建筑的哲学思考[J].建筑,2008(12).
[4]陈章兵.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初探.以植物建筑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汪维.植物生态建筑新技术引领材料新潮流[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9(1).
[6]刘海燕.植物生态建筑——人类未来的藏身之所[J].广东科技,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