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语文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7409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c.png)
语文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语文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语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修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语文质量评估结果。
二、阅读能力分析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基础。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超过每天半小时。
2. 学生阅读材料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多停留在网络小说、漫画书等通俗文学作品,缺乏对名著和经典文学作品的涉猎。
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把握不够准确,容易产生偏差性的理解。
三、写作能力分析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通过对学生的写作作业和课堂表现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尚不够流畅和准确,常常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晰的问题。
2. 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学生缺乏自己的独立观点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表现出依赖性较强。
3. 学生对于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的掌握不足,对于常见的写作要素如开头、结尾、段落组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
四、口语能力分析口语是语文学习中困难度较大的一环,也是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存在词汇量不足、句子结构混乱和表达紧凑度不够等问题。
2. 学生的听说能力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则存在较大的困难。
3. 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规范和礼仪意识较弱,缺乏对于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群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综合素质提升建议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阅读量,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和经典作品。
2.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优秀5篇)
![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d64c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d.png)
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优秀5篇)语文考试质量分析篇一一、分数段分析:(略)二、得失分程度及原因分析:(略)2、典型错误分析:1、第一大题2小题失分较为严重,失分率达70%以上。
许多学生在“探讨”和“探测”这两个词语的决定上栽了跟头,没能把握该句子中的关键词“课题”和句子的主要意思。
其次,第一大题的第6小题失分也较为严重,未能从正方两个方面揭示论辩话题的主要观点。
2、课外阅读失分最为惨重,失分率达42%。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文言文比较阅读中对“表现作者怎样的情绪”的理解不到位,少数学生未能读懂。
(2)第二个失分点就是现代文阅读(三),失分率也高达56.7%。
客观上,对于缺少生活体验的中学生而言,本篇文章的资料较难读懂,难以理解作者思想上的升华和情感上的变化。
主观上,考生不能扣住文本答题,习惯于“跟着感觉走”,停留于作品的表层,泛泛而谈。
反映出他们在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上还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平时对16小题这种命题形式训练较少,许多考生不知就应从哪个方面去思考和作答。
3、虽然作文扣分不严重,但并不说明学生作文状况完成得好,很大程度得益于阅卷教师的感情分。
三、教学得失分析及改善教学的措施针对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平时应注重语言的积累和品味。
2、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强化“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教学,不能流于形式或走过场。
3、进一步强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
注重诵读、识记、归纳和整理,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潜力。
4、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将平时的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在平时的。
现代文教学中不要求课内范文的精讲、多讲,应更多侧重从超多的课外阅读中潜够默化地提高对文章整体及片断的理解度。
具体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拓展学生阅读面,加大学生阅读量,突破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种障碍,以课内范文延伸课外阅读,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励。
高中语文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测试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08b6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b.png)
高中语文测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语文是高中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高中语文测试质量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以评估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报告将对高中语文测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测试的质量和实用性。
二、测试目标分析高中语文测试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包括课本知识、文学常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
测试目标应既突出知识点的考查,又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测试内容分析高中语文测试的内容应全面覆盖语文课本的各个模块,包括文学作品的分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和语言运用等。
测试内容应注重学科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融合与应用,鼓励学生思辨和思考,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题型设计分析高中语文测试的题型设计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测试目标和内容要求。
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写作题等。
选择题可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填空题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阅读题可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写作题可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题目的难度应适度,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拓展性和深度。
五、评分标准分析高中语文测试的评分标准应合理、明确且具体,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评分标准应尽量细化,以降低主观评分的误差。
同时,评分标准应与测试目标和内容紧密结合,兼顾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六、改进措施提出为提高高中语文测试的质量和实用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深化测试内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增加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题目,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2. 设计多样化的题型,提高测试的灵活性。
增加案例分析题和思维拓展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创新思维。
3. 优化评分标准,减少主观评分的误差。
语文质量分析报告6
![语文质量分析报告6](https://img.taocdn.com/s3/m/9d13c0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e.png)
语文质量分析报告6《语文质量分析报告-6》一、总体情况分析:语文质量分析报告-6主要针对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总体分析。
通过对该学生的语文成绩、学习态度、作文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该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质量。
二、语文成绩分析:该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成绩为XX分,处于班级中等水平。
在各个考试单元中,该学生的成绩相对稳定,但整体表现较为一般。
通过分析试卷,发现该学生在诗词默写、阅读理解等方面存在较多的失分点。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提高。
三、学习态度分析:该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态度较为端正,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在对待作业的认真程度上有待提高。
同时,该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缺乏主动性。
在后续学习中,需要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四、阅读水平分析:该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为一般,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较多的困难。
在理解阅读材料时,该学生对于生词理解较差,缺乏对上下文关系的理解。
此外,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速度较慢,影响了整体的理解能力。
在之后的学习中,需要通过拓展阅读量、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速度训练等方式提高阅读水平。
五、作文水平分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较为一般,存在句子表达不准确、词汇匮乏、语言组织能力弱等问题。
此外,该学生在语文思维的培养方面较为欠缺,对于作文的主题展开和内容组织缺乏自己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积累词汇、背诵范文、写作练习等方式提高作文水平。
六、学科整体分析:综合分析该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学生的语文成绩相对稳定,但整体表现较为一般,在重点考点上需要加强复习;2. 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表现端正,但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需要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3. 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强相应的训练和积累。
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18d346482fb4daa58d4ba2.png)
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篇一: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特点:此次考试卷结构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就连文言文阅读也出的是课本上的原文,因此试题难度并不高。
二、成绩情况总结:全年级成绩的宏观情况: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得分率低,这些基础题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内容,靠的是学生平时认真阅读和积累,这说明大部学生对基础的不够重视,读书也不够认真外,基础不牢固。
(2)现代文阅读,在答题上扣题不紧,读题不仔细,不能够紧扣文本内容来解答,不能够准确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不能够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较差。
(3)文言文翻译就是课文中的原文,但是得分不够理想,学生的文言基础不够扎实。
(4)名句名篇默写得较好,这说明在老师的狠抓下,学生还是能够去学,去学得扎实一些的。
1(5)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比上次月考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老师们再考试前强调的效果不错。
(6)学生的对题目的解题方法不够明确,审题不够细致。
由于审题不细致丢分的现象也很突出。
四、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或措施:(1)继续加强集体备课。
发挥各人所长,集中各人优势,使每节课重点、难点更突出,授课效果更好。
(2)从课堂40分钟要成绩,抓好早晚读,每次早晚读都给学生定下明确的目标。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用足用好教材,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包括字音、字形的掌握(来自: 小龙文档网: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语境义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渗透、内容的整体把握、文体特征的强调等等。
(4)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每堂课目标明确集中,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思精练,真正让学生学中有所悟,练中有所得,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5)今后在出检测题时要贴近高考,体现出学生的能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期待着下一次考试,我们高一的成绩能够有更大的进步~今天,我谨代表我们语文组就汇报到这里,有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a8f1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7.png)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第一大题:平均得分8.31分,得分率48.88% 第二大题:平均得分13.625分,得分率61.93% 第三大题:平均得分2.765分,得分率55.3%
第四大题:平均得分2.27分,得分率28.735%
第五大题:平均得分7.99分,得分率49.94%
第六大题:平均得分4.79分,得分率39.92%
学生缺乏整体阅读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应考态度浮躁,考试态度不端正,有部分学生作文甚至交白卷。
书写不过关的学生比比皆是,情况令人堪忧。
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普遍较差。
高考作文应该在千字文中将自己最美好的心灵、最人文的情怀、最睿智的思考、最纯美的文辞、最精巧的构思酣畅淋漓地传递,以此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
就作文语言表达而言,语言的寒碜预示着思想的枯萎,语言的朗润显示了思想的丰硕。
语言的活力总是和思想的生命力同步。
作文的完成要靠语言,情感的流露要靠语言,个性的张显要靠语言,思想的传递要靠语言。
可以这样说,写作中的语言是考生文化修养、人格魅力、胸襟气度的写照。
而现在的学生恰恰匮乏的就是文化修养、人格魅力和胸襟气度!
在复过程中,要贯彻课改理念,坚持教师有效指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梳理知识、自主交流相结合的复教学模式。
高三语文成绩分析材料
![高三语文成绩分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dd03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f.png)
高三语文成绩分析材料一、学生整体成绩概况分析高三语文成绩是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去年高三学生语文成绩统计数据显示,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60分。
成绩分布均匀,大部分学生集中在70分至90分之间,表现较为稳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较低,需加强教学与辅导。
二、成绩优势分析在高三语文成绩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具有几个共同特点。
首先,他们平日爱好阅读,掌握了较为丰富的背景知识;其次,他们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能力强,文章结构清晰有逻辑;再者,他们对于文学、历史等人文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善于归纳总结。
总的来说,这些学生在语文方面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成绩不足原因分析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成绩表现较差。
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后没有及时复习;二是对于文言文、古诗词等内容掌握不够全面,知识结构欠缺;三是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对文本的敏感度。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辅导,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四、提高学生成绩的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高三语文成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二是组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文学视野;三是加强辅导,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四是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学生在高三语文学习中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总结高三语文成绩是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成绩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
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有效的教学和辅导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希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我的价值。
以上是关于高三语文成绩分析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08eec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b.png)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报告和期中考、模拟考一样,月考成绩是高三复习备考中应予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
透过第一次月考,我们应该受到哪些启发?如何为接下来的教与学做出好的方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质量分析报告,欢迎参考!高三语文质量分析报告一一、试卷、考试情况本次语文试卷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试题难度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本次比较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高三12、17班平均分、及格率分别为96.53、87.76%,86.86、34%。
12班最高分113分,最低分83。
17班最高分105,最低分64.二、出现的问题(1)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例如名句默写题,总分6分,12班均分2.95分,17班均分1.39分。
这些篇目,学生都会背,但理解性背诵就有难度。
得分率比较低的题有第一大题1、2小题,第二大题5小题和文言翻译题,名句默写题,17班的作文得分率比较低。
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卷时表达和解释不规范、欠准确性。
(2)学生答题不够规范,没掌握答题技巧,比如诗歌鉴赏题,学生读懂了诗,但不会提炼关键词,漫无目的的答,不会分点回答,结果得分不高。
(3)由于好学生粗心,差学生厌学,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缺少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看他们的卷面就知道,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甚至还有学生前面三题全是空白,不做阅读题、试卷整页空白。
三、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采取下面几点措施:1、规范答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注重分点答题,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反馈意识。
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长效管理,认真及时地做好差生辅导。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激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关注薄弱班级,关注差生转换。
4、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分层次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为高考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
高三语文月考质量分析及未来规划
![高三语文月考质量分析及未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dcc92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高三语文月考质量分析及未来规划一、质量分析1.1 试卷总体分析本次高三语文月考试卷,紧紧围绕高考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结构合理,难易适中,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创新能力。
1.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通过对本次考试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字音、字形、成语使用等方面出现较多错误。
2. 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问题,表现为不能准确抓住文章主旨,对文中细节理解不深。
3. 写作能力待提高: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思路不清晰、论据不充分、语言表达欠准确等问题。
4. 答题技巧缺乏:学生在答题时缺乏必要的技巧,如不能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不善于运用排除法等。
二、未来规划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以下未来规划:2.1 基础知识巩固1. 加强字音、字形教学:通过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字音、字形知识。
2. 成语教学:通过例句、近义词辨析等方式,让学生正确使用成语。
2.2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1. 提升阅读速度:通过大量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 培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抓住文章主旨。
2.3 写作能力培养1. 开展写作训练:定期组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修改与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修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
2.4 答题技巧训练1. 时间管理:教导学生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2. 答题技巧讲解: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三、总结通过本次月考质量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未来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按照制定的规划,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aa827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d.png)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关于语文试卷质量分析(通用7篇)试卷分析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通过试卷分析,主要为了掌握本校各专业、各年级、各课程的教学动态,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篇1一、试题及答题分析金沙中学20xx-20xx学年高三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延续了20xx年新课标卷2卷(贵州、青海、西藏、甘肃等)的题型结构、考查方式,只是个别题目有变化。
试卷题型结构平稳,难度适中,很符合刚进入高三的学生模考。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选文由自然科学类文章回归为社科类的文章,这一点从考试大纲所提供的样题(20xx年的论述类阅读题)中可窥得端倪。
题型虽与往年的新课标卷一致,但选文谈的是“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和201x新课标卷2卷谈老子其人其书一样,需要大量传统文化知识做背景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感到比较困难。
幸好题目本身难度不大,学生落实好“找”和“比”,容易找出答案。
文言文考查的依然是人物传记,《秦琼传》出自《新唐书》,与20xx年新课标卷2卷选自明史的《马文升传》相比,无论是文本本身还是试题,难度都不算大,如第4小题的“遁”“纳”“谢”“走”四个实词均很常见,但第六题D选项有问题,“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退隐,”文中并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也为错项。
所以这道题选C选D都算对。
翻译题有一定的难度,难译的词语是第一句中“自顾不能奉事”中的“自顾”,这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应为“顾自”,翻译为“考虑到自己”,许多学生翻译不到位。
第二句中“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使”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啖”是“吃”,“子女”是偏义复词,和“玉帛”即财务放在一起,应该是“美女”的意思。
这几处许多学生不会根据句意及字形推断,答题错乱,所以翻译得分整体不高。
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的还是宋词,为辛弃疾的《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在设问上第8题直接发问“词的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寓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语文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2570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5.png)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语文高考质量分析报告语文部分一、考试概况语文科目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根据最新的高考质量调研数据,本科类大学语文科目的平均得分为80分,及格率为85%。
总体来说,语文考试成绩整体稳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二、考试分析1.题型分布语文科目的题型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改错、短文写作等。
其中,阅读理解和短文写作是考查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题型,占据整个考试的较大比重。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难度逐渐加大,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难度较大。
短文写作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描述和分析,因此,许多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亮眼。
2.题目难易程度语文科目的题目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学科基础、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解题思维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考中,难度适中的题目占多数,但也存在一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分析和理解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热身训练,加强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涉及知识点高考语文科目的涉及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文学常识、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
其中,对于文学常识的掌握和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也是考试中重要的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1.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由于阅读理解题的难度加大,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针对不同题型,可以采用切分法、提问法、归纳总结法等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2.写作能力不强高考语文科目中,短文写作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些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句子结构混乱、逻辑不严密等。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加强写作训练,阅读经典文章,了解写作规范和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三考试语文总结与分析
![高三考试语文总结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a7fe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9.png)
高三考试语文总结与分析一、高三语文考试总体情况分析在高三语文考试中,学生们普遍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阅读与理解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点,要求考生具备对古诗文的概念和内在意义的理解,以及将自己对古文的解析融会贯通。
另外,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之一,要求考生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以确保对于现代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达到一定水平。
二、高三语文备考策略总结1. 多读多练在备考阶段,学生们应该注重阅读,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积累一定的文学知识和修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多练习写作在备考高考语文考试时,写作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因此,学生们应该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提炼主题,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注意备考策略在备考阶段,学生们应该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合理安排时间,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总结,以确保备考效率和备考质量。
三、高三语文考试实际问题分析1. 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能力不足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阅读与理解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在古诗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古文的内在含义,导致在古诗文的阅读和解析过程中出现困难。
2. 学生在写作方面缺乏思维深度和逻辑性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思维深度不足、逻辑性不强的问题,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文章表达不够准确和有力。
四、高三语文考试对策建议1. 加强古文阅读能力训练学生们在备考高考语文考试时,应该加强古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自己对古文的理解和解析能力,提高自己对古诗文的鉴赏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与理解。
2. 提高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在备考高考语文考试时,应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从而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五篇]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1079f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7.png)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五篇]第一篇: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试卷整体评价:试题出得不错,然均分不高,学生整体得分不理想。
无论是基础知识、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还是审题、阅读题干、规范答题,各个方面皆有疏漏。
出现问题:一.现代文阅读:主要问题是对相应问题(修改病句、近义词辨析、注音、语言特点、重要句子的作用、全文的整体把握)的有关芜杂的信息整理归纳还不够全面清晰精准,答题技巧不完全知晓、答题步骤不规范、答题要点有缺失,如:1.压根儿不会写“璨”,要么写成音同形异的“灿”,要么将“璨”字右边写成“桀”,或者将右下方的“米”写成“食”,甚至还有同学把两个字写颠倒。
6.仅限于介绍作品本身,而忘了介绍作者;介绍作品时缺乏整体意识,只能抓住一个特点来说。
另外,少数同学甚至不明白展品介绍的文字表达应该如何。
9.回答的句子不完整,缺少主语,形成病句;把两个要点糅合在一起回答,表意不明。
12.要点概述不全;作用分析欠缺;主旨把握不准。
二.诗歌鉴赏:16题答得不好,不理解梁启超的评论;惯性思维,认为李清照的词一定是婉约的;未能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未能清晰地从意象、意境、情感的角度鉴赏豪放词风的特点。
三.古文阅读:文言文学生答得不够理想,虽说是课外选段但理解不难,题目能很好的和课内所学做勾连,进一步促成学生由课内到课外能力迁移的形成,如:18.错误率极高,对“何”“其”“者”“以”虚词的解释及语境义辨析不清。
19.除“奇”字意动用法能答出来,其余均不好。
典型错误如:主语没有添加,“跣”的解释或遗漏或胡乱翻译成“躺着、匍匐”等,“具汤”两词各有遗漏,“衣履之”有的翻译动词没出来,有的“履”的翻译丢掉了。
22.筛选信息(原句)寻找错误;将前半句错误理解为“乐而忘忧”;将“假”错误理解为“虚假、不实、虚构”等;未看清题目,照抄原文。
25.“修辞”概念不清,错误理解为:移步换景、环境描写、整散结合、类比、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答题不全面。
语文学科高三质量分析报告
![语文学科高三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d3f5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6.png)
语文学科高三质量分析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对我校高三学生语文学科的质量分析,我整理了以下报告,用以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探讨改进的途径。
一、学生整体学习状况分析1. 总体情况:我校高三语文学科学生整体学习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参与各项考试。
2. 基础知识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注意力集中,基本知识掌握较为扎实。
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方面表现出色。
3. 阅读能力: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较强,在阅读理解、语法分析等方面较为熟练。
但在阅读能力的考察中,一些学生存在理解能力有限的问题。
4. 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为薄弱,表达能力较差,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逻辑性不强,较少能体现出独特的思考和观点。
二、问题分析与优化1. 学习动力不足:高三学生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应加强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写作能力薄弱: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差,这与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不足有关。
应增加写作训练的频率,多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虽然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但在理解能力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4. 集体合作学习能力需加强:学生在集体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普遍较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注重题海战术,注重满足教师的要求,导致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一些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改进策略和建议1.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展示个人才华,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加强写作训练:增加写作训练的频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多加思考、比较和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1af8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d.png)
高中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高中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高中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
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绩和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高中语文学科的质量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理解力不足: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文学作品解读等方面存在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
原因可能是课堂上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讨论不足,导致学生对文章意义的理解不够准确。
解决方案:加强对文本的精细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导读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同时加强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 写作水平低下: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词汇量不足、句子结构简单等问题。
原因可能是课堂上写作指导不够充分,缺乏写作范文和写作素材的引导。
解决方案: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写作训练、批改作文、分享优秀范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写作表达能力。
3. 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在语法、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了文言文阅读和作文等方面的学习。
原因可能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或者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解决方案: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可以通过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进行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同时,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综合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1. 传统教学方法占主导: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解决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讨论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深入理解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 资源利用不充分:目前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和教材更新不及时。
高中语文教研组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教研组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2fd2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f.png)
一、前言高中语文教研组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研组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组对近期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二、教学质量分析1. 学生成绩分析通过对本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整体成绩呈上升趋势。
与上学期相比,学生在语文成绩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及格率、优秀率等关键指标均有显著提升。
(2)部分学生成绩波动较大。
分析原因,可能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3)优秀生数量有所增加。
这说明本教研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本教研组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演讲比赛等。
(2)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教学资源丰富。
本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 教师队伍建设分析(1)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教师团结协作。
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3)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存在拖延、应付了事的现象,影响了学习效果。
(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创新。
(3)家校沟通不足。
家长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质量分析 精选20篇
![语文质量分析 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b56b5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c.png)
语文质量分析^p 精选20篇
篇1:语文质量分析^p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测试试卷共设102个考察点,卷面整洁另奖励2个点。
此试卷共分根底知识乐园、积累与运用乐园、口语交际乐园、阅读乐园、我会写话五大版块。
整份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试卷根本表达了:注重根底,突出本领,联络生活的原那么。
1、重根底知识和本领的培养。
试题主要从字词句、按课文资料填空等方面来命题,根本技能那么是从课文理解,各种句式的灵敏运用等方面来考察,试卷根本上涵盖了语文书上八个单元的资料,这些资料含量分布平均,并且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资料。
所以试卷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好地涵盖了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要点,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本领。
2、写话重生活性。
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终效劳于生活。
本次写话清楚明了,选材接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以日记的形式展现,既考察了学生对日记格式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本领。
二、考试概况
本次测试年级共有226人参加,从整个卷面来看,学生对根底知识的掌握比拟结实,但还有局部学生学得较死,所以在运用知识的本领方面还有必须的欠缺,详细得分为:。
高三语文中的分析与成绩提升
![高三语文中的分析与成绩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f566ba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8.png)
高三语文中的分析与成绩提升在高三阶段,语文成绩对于学生的升学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进行分析并有效提升语文成绩成为许多高三学生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从分析现状、查缺补漏以及备考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高三语文成绩。
一、分析现状了解自己的语文成绩现状是提升成绩的第一步。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学科知识点掌握情况:回顾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学习内容,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梳理。
可以创建一份知识点清单,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评估,标记自己的掌握情况,以便后续查缺补漏。
2. 题型分析:分析历次考试中出现的题型分布情况。
了解各类题型所占比例,以及自己在不同题型上的得分情况。
这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和精力,并寻找提分的突破口。
3. 错误分析:对错题进行仔细分析,找出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和错误原因。
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后续的学习和复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二、查缺补漏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以提升语文成绩。
具体方法如下:1. 强化基础知识:针对自己在知识点掌握上的薄弱环节,可以选择购买专业辅导书籍或参加语文辅导班进行系统学习。
同时,多做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阅读拓展: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
学生可以多读一些经典文本、名著和优秀作文,扩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同时,可以分析文本结构、语言表达等,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多写一些议论文、叙事文等不同体裁的作文,并请教老师或同学给予意见和修改建议。
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写作水平,也能够提高对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三、备考策略认真备考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一些备考策略供学生参考: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科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和备考时间,并将其分解成每周或每日的具体行动计划。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06ef8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1.png)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
一、成绩分析
在高三语文期中考试中,学生的成绩表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
根据统计数
据显示,整体来看,学生成绩在70-90分之间占据了主要比例,超过90分的学生
成绩居多。
其中,阅读理解和作文部分成绩相对较高,而语法和填空等部分的表现较为参差不齐。
二、分析原因
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理解和作文方面表现较好,可能是因为平时有意识地进行
阅读和写作练习,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语法和填空等部分成绩参差不齐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在练习过程中存在了疏漏。
三、反思与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和老师都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通过做题和总结笔记的方式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多加练习和查漏补缺,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科素养。
老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督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建议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成绩。
四、总结
通过对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成绩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学生在不同部分的表现存在
差异,主要原因是基础不牢导致的。
因此,学生和老师都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通过这次的反思和总结,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和备考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2014届高中9月调考语文质量分析洪山区语文高考指导小组为了便于高三老师明天(周一)评讲试卷,我把高考指导小组同志们的质量分析整理后发给你们,仅供老师们参考。
质量分析主要是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赋分标准、答题情况及主要错误、备考建议。
文言文翻译一、赋分标准12.1 具翻译为“全部、详细、都、全”给1分,翻译为“具体、一一”不给分。
以翻译为“把、将”给1分,翻译为“来、被、让、使”或没译不给分。
语意符合语境给1分,如“闻”,译为“使他知道、使他听闻、使他听说”或者“报告给他(皇帝、武帝、官府”均可给分。
语序颠倒不扣分,省略句式没有译出不扣分。
12·2 西翻译为“向西”,有活用现象,给1分。
无所:翻译为“没有什么、什么”给1分,语意正确与否的关键扣最后一句话“无所不至”,至:不能翻译成“到”,因为不符合语境,结合语境可译为“没有什么不发生”“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什么干不出来”。
官:译为皇上、朝廷、官府等均可,不扣分;人情,没有译古今异义,译成人之常情,没扣分。
12·3 遣:翻译成派,派遣给1分。
执录:翻译成关押、逮捕、扣留等给1分。
语意正确给1分。
13 断句划线超过1处,扣1分,多2处,扣2分,多3处,0分。
对1处给0.5分,但四舍五入,实际给1分,依次类推。
二、得分与失误情况分析12.1 人均1.17分,只能扣住“具”。
失分原因是看不懂,所以乱译,扣不住点“以”,语意不同。
12.2 人均0.83分,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看不出应该活用为“向西”,或者不知道文言文单音词应该变成双音词。
难的翻译不到,如“至”。
12.3人均0.82分。
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如“遣”译成“派遣”时写错字、还有就是根本不知道“执录”的意思,无积累。
13 人均2.13分,较好,因为读得懂,而且四舍五入,立足给分。
三、备考建议1扎实落实课本,积累各种文言现象,要有清泉活水,才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根本。
2立足课本,选取课文中经典句子,有意识培养、锻炼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在实战中,培养学生规范翻译的方法,自然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马房山鲜志英)诗歌鉴赏(1)、答题标准:①对陈七慷慨从军、以身报国的钦佩、赞赏、仰慕、敬重之情;②对自己蹉跎岁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才能无所施的遗憾之情;③表达忠心报国的决心。
(3分,各1分)得分情况:均分(0.94)。
①审题不清,忽略了题干中的“概括”、“内涵”等重要信息,直接翻译诗句;②读题不读诗,只抓住题目中的“送”、“从军”字样,将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定位为“对友人的不舍、思念”,“对友人上战场的担忧”,“对战争的厌恶”和“作者忧国忧民”等;③不能正确贯通诗意,尤其是“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句,将诗中对陈七和自己作者张冠李戴;④用语混乱,如“表达了……的情景”等。
(2)、答题标准:①孟浩然的诗,整体具有淡雅清丽的特点,但这首诗却充满了壮逸(昂扬、豪迈等)之气(1分);②“君负鸿鹄志”、“一闻”、“忽争先”等词句,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慷慨从军、以身报国的赞美、钦佩之情(2分);③“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句中表达了自己以文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2分),充满阳刚之气。
得分情况:均分(1.27)。
①没有明确掌握此类诗歌鉴赏题目的答题模式,忽略了第一个答题步骤,导致第一个答分点缺失;②架空文本分析,不能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壮逸之气”,③只摘抄相关诗句,用笼统的感知代替了具体深入的解读。
15、名句默写:得分情况:均分(3.51)。
①内容张冠李戴;②记忆不准确,任意加虚词或换用虚词;(石牌岭胡慧娟)现代文阅读第17题:评分标准:“改得好”主要在思想境界的提升。
“生不逢时”谓遭逢乱世,不满无奈,满腹牢骚,态度消极;“生正逢时”是对动乱时世的批判,语含愤激,又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之意,道出志向远大,乐观进取,敢于抗争的精神品格。
赋分前1后3。
考情:不足在没有对比,仅及一面;脱离语境,不论背景、人、事,评述错位;搬用原文(如“风流、得皮实英风豪气”),不作简析。
得分在2、3分的占多数。
建议: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落实对比;既要结合文本,也要个性感悟,有分析。
第18题:评分标准:题目要求“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全文”主要在两个材料上,前者为乐观坚韧,与逆境争,不向命运低头;后者则侧重有眼光志向为真理为理想为国家奋斗到底的精神动力。
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深入内在。
考情:审题不严,无视全文材料及思路,纠缠“皮实”,误作解释词语。
回答宽泛,思想层次浅。
看不出背景,说不出“逆境抗争”;没有关注打油诗,也就看不出奋斗到底的动力支柱。
均分不足2分。
建议:加强审题,区分词语题与文意概括题;培养整体感,明确答题方向、区间、依据。
概括建立在分析基础上。
第19题:评分标准:文本分析5分,其中理解句意3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结合现实分析3分。
考情:没有联系吴祖光其人其事其诗,没有联系现实生活,只是就诗说诗。
均分3分。
建议:两句诗化腐朽为神奇,关键在人物思想品格、精神世界的伟大,关乎文章主旨。
答题应加强对全文材料主旨的关注。
结合文本,有基本分析。
(长虹何冬青)语言运用第20题是评述“空中授课”的意义,总分4分,内容、形式各2分。
内容要求观点鲜明,立足于“国际地位、科技发展、科普教育”的高角度给分,若仅谈“形式新颖、形象直观、激发学习兴趣”扣1分;形式上题目要求“语言对称”“不超过30字”各1分,鉴于“语言对称”不易把握,改题时要求学生“句式结构大致相同,是整句”就给分。
但字数超过30字扣1分,因学生易忽略字数要求,故此处扣分较严。
第21题是阅读《药》中的一段文字,说说两处连用“运气”一词的妙处。
总分4分,评分标准在标答的基础上有所变动。
点出“运气”一词词性变化1分,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动词、形容词皆可;分析词义2分,前一个有“我给了你运气”或“使你有了运气”的意思,后一个有“有好运”或“运气好”的意思;分析人物心理或性格1分,表现了康大叔“炫耀、讨赏的心理”或“康大叔自以为是的性格”。
第23题推介你最喜欢的报纸或杂志,要求突出报刊特色,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80字。
总分4分,内容2分,形式2分。
内容要突出报刊特色,泛泛而谈扣1分;形式2分,两种修辞各1分。
因答题卡上有字数提示,故本题不存在字数扣分。
一、得分情况及失分原因第20题均分2.43分,失分原因在于句式不能构成整句,不关注句子结构的大致相似;第二评述意义认识高度不够,仅仅停留在“小我”意识;第三忽略字数要求,长篇大论。
但学生答案中也不乏“小我”“大我”兼顾的好句子或立意角度高的句子,如“空中授课创意好,教授知识你我他;航天技术创新高,宣向世界中国强”;“神十空中授课,中国地位跃千里;中国实力大增,国人豪情渐深厚。
”最后少数学生偷换评述对象将“空中授课”换为“神十飞天”。
第21题均分0.56分,失分主要原因在于对《药》生疏,解读错误,更有甚者在分析华老栓的形象“华老栓善良,人与人感情质朴”,而忽略了说话主人公康大叔;其次对《药》略知一二的学生答题空洞,说套话,如“运气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心理和性格。
”第23题均分2.94分。
失分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运用两种修辞”有学生理解为一种修辞的两次使用,如比喻的修辞手法出现两次;第二报刊特色不突出,泛泛而谈,如答“xx报刊杂志选材广泛、内容丰富”等等。
其他原因还有不写推介的报刊名或就写“我最喜欢的报纸杂志”、推介语中不用修辞、推介名著作品。
二、备考建议语言运用题应是学生的得分阵地,但本次考试学生却严重“失守”,其主要原因在于审题粗心大意,老师要给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规范学生答题。
其次在平时教学中多与学生扯扯闲话,谈谈时事话题或老师对生活的见解,学生阅历毕竟有限,老师的寥寥数语可提升学生认识问题的高度。
最后不要忽略小细节,如报刊、杂志的书名号,字数要求等等。
(关山杜娟)作文1、武汉市九月调考作文有别于以往作文选题,题目选取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的一段景物描写名句加以延展,以“风与墙”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开放度大,可以展开多方位的联想,考生应化实为虚,探求“风”与“墙”的象征意义及联想意义,并论证其相应关系。
比如:“风”可以象征变化、变通、灵动、自由、开拓、进取等等,“墙”可以象征保持、保护、坚守、稳重、封闭、阻挡等等,在种种象征意义中,找准相应的对应关系展开作文。
例如“变通与坚守”“开拓与封闭”“灵动与稳重”,题目没有局限于一个主题,而是在更开阔的领域展开思维,只要符合“风与墙”的象征意义的对应关系,言之成理即可。
2、因为本次作文审题难度大,材料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有很大的跳跃性,对学生写作带来了很大不便,所以本次作文评卷中,对联系材料并从材料中引出观点适当放宽了要求。
但在作文评讲中还是要严格按照高考作文标准要求学生,做到文章内容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不可天马行空,完全与材料脱节。
3、本次作文以43分为切入分。
评分标准是:文章完篇,结构完整,有主题,内容正确。
其他标准依照高考作文评分细则执行。
4学生作文主要问题:第一,审题不准,没能从题目的象征联想意义上立意,不能化实为虚,而是就题目写“风”与“墙”,显得浅薄,思路不开。
第二,单纯的写“风”或者“墙”,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没有注意二者的关系。
第三,胡乱联系,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牵扯在一起,再冠之以“风”与“墙”的名目。
第四,论据老旧。
总是“老三样”的论据,李白苏轼项羽屈原司马迁,缺少新鲜事例,与现实生活脱节。
(洪高蔡诗贵关山李咏婷蔡诗贵执笔)2013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