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中促使幼儿健康发展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教学中促使幼儿健康发展的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07T14:31:30.233Z 来源:《教育学》2011年1月(下半月B版)供稿作者:闫红玲[导读] 在绘画教学中,我们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
闫红玲(山东省平邑县实验幼儿园 273300)
一、背景
《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从而使幼儿体验到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自由和快乐。为此,幼儿园组织老师对幼儿绘画教学实践进行了系列的反思和探讨。大家在研讨中都认为:我们要冲破传统“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就要大胆“放手”,要让小孩子由“学着画”转变为“画着学”,让小孩子在自由表达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然而,单纯的“放手”是不是真能发挥小孩子更多的主动性,激活小孩子更大的创造性呢?是不是“放手”了小孩子就真能表现出自己富有个性的独特的作品呢?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还是感到了许多困惑。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那天,我到中班徐老师处听课,她正好在组织一个绘画教学活动,主题意愿画:长颈鹿。徐老师是个工作才一年多的青年教师,但她好学习善思考,能经常通过阅读有关书籍、写教学反思、和同事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因此在几次的论坛和教研活动中都有不俗的表现。活动开始,徐老师就引导小孩子回忆有关长颈鹿的经验:你们看到过长颈鹿吗?你看到的长颈鹿长得怎么样?小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长长的脖子,有四条脚,身上有一点点斑点,有一条小尾巴,还有一些小孩子讲了长颈鹿的一些更为细微的特征如小冀角、眼睛等。徐老师就再次引导:故事中长颈鹿做了哪些好事?(早上老师讲过有关长颈鹿的故事)除了这些,长颈鹿还会帮小动物做哪些事呢?引发小孩子根据长颈鹿特征进行想像。不负期望,小孩子们说的也真不赖:它会帮小兔子摘果子,帮小鸡过河,帮胖小猪拎东西,帮掉地的小麻雀送上窝,给哭泣的小山羊当滑梯,给年老的刺猬奶奶荡秋千等等,看得出小孩子思维很活跃活动也很投入。于是老师提出要求:长颈鹿为大伙做了那么多好事,大伙都很感激它,于是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给做好事的长颈鹿画张像。接着徐老师就“放手”让小孩子自由表现,大胆发挥了。可这时我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子的兴趣似乎变了,一些小孩子拿着笔好像无从下手,一些小孩子干脆四处观望,老师走到一位正在左右张望的小朋友身边鼓励他:露露,加油画呀!可那小孩子却摇摇头说:老师,我不知道画什么。看得出徐老师没有预料会出现这种情景,所以显得有些着急,她一再地给那些小孩子鼓劲:试着画画看,画错了也没关系;你们刚才是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画呀;可还是有几个小孩子显露出茫然的样子,于是老师就一一走到他们身边引导提示:你觉得长颈鹿会做哪些好事呀?对呀,那你就可以画长颈鹿帮小鸡过河呀,你可以画长颈鹿帮小动物摘果子呀。在小孩子作画时,我走了一圈,发现很少有小孩子表现刚才所表达的生动情节,也很少有独特富有个性的作品,有近三十个小孩子的画上的长颈鹿都是昂着头吃枝叶状。而后,徐老师在让小孩子交流了“我的长颈鹿在干什么”后匆匆地结束了活动。
“为什么小孩子有那么丰富的经验而不能充分表达?为什么我‘放手’给小孩子创造的自由而小孩子的作品是那样的缺少个性?”徐老师觉得非常的沮丧。于是我们一起坐下来寻找问题的症结。
三、反思
《纲要》在艺术领域的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中就明确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反思这个案例,我们获得以下启示:首先,在绘画教学中,我们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放手”是指给幼儿应有的自主权,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心理氛围,尊重幼儿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天赋和表现方式,放手让小孩子想像和创造。但放手并不是放弃老师的指导,否则幼儿在自主表现中常常会出现茫然或处于困境,正如本案例中的小孩子无法游刃有余地表达各种不同姿态的长颈鹿一样,如果长此以往,幼儿的作品就会依赖于原型符号的自然呈现,那么对小孩子的发展就起着延误的作用。
其次,教师的“出手”要把握好时机。也就是在幼儿认知发生冲突的关键时刻,教师就要对小孩子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宜的指导。正如第二次活动时,当徐老师捕捉到小孩子的发展需要时,及时“出手”,采用自由活动拼图的方法,给小孩子学习表现动态长颈鹿提供“支架”,适时适当地使教学处于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
最后,我们认为:老师的“出手”并不是简单告知给小孩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或者直接灌输某种特定的技能,如给小孩子示范怎样画低头的长颈鹿,而忽视和抑制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的愿望和发现学习的机会,使活动过程演变为幼儿单纯练习技能的教学情境;而是尽可能地通过教师捕捉活动中的最佳问题情境、投入相关材料,设置系列问题、提醒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引导幼儿改造已有经验、将幼儿已经胜任的具体问题概括化等方式,给儿童的学习“搭架”,让儿童学会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习相应能力。这样的“出手”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架小孩子的“学”,才能有效地促使小孩子的个性化的发展。第二次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放手”并不是放弃教师恰当的指导,“出手”也并非是给小孩子一个直接的答案。我们要“放手”的是单纯重视技能和追求结果,在必要时,找准介入点,把握好最佳时机,以最适宜的方式,果断地“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