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三种基本功能三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种课堂模式的对比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种课堂模式的对比作者:莫玉芬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0期摘要:传统式课堂,探究式课堂,自主式课堂,三种课堂模式的实验,第二种课堂模式最适合课堂,既能够导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活跃,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一箭双雕的课堂模式,逐渐扩展到教育教学中。
关键词:传统;探究;自主;灌输式;一问一答;合作探究;轻松;活跃21世纪,课堂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一问一答,灌输式课堂逐渐退出教育的主流,互动式课堂逐渐成为主流。
新概念下的语文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热爱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面一节分三种模式,实验学生更能接受那种模式课堂。
一、上课如何与学生产生互动自主式课堂,我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解答,在这种模式中逐步取缔传统的老师提问式交流的传统式课堂。
由于长期采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起来回答问题这样长时间的使用提问式交流,对于新形式的互动方法不太适应。
此模式使用将近一周下来,学生回答问题较少,只有少数学生勇于起来回答问题,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学生自主交流互动模式。
本模式是最近一些高校中比较流行的上课模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以便上课时能够相互交流。
此课堂模式实验了一周后,在实验前期,学生模式与上课有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模式相似,在课堂上无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愉快地融入本课堂中。
后期进行一些改变,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由老师选择适合学生做的题,四个人为一组,每组一道题,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内部讨论交流,之后每组随机抽取学生进行上台展示讲解,老师在这种模式中作为选择问题和检验学生讲题是否正确。
此种模式课堂后期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将机会平均分给班上的每一名同学,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引起一些比较内向,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
语文教学方法论作业
《语文教学方法论》作业第一次作业答案客观题判断题1.信息技术只有“中介”的作用,没有创制语文教学资源的功能。
错2.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状态指师生的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行为反应与刺激情境相符、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对3.应按照正确、有效、适用、适当的基本原则选择教学参考书。
对4.教材选文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在使用“文选型”教科书时可根据不同的选文类型进行不同的课堂教学操作。
对5.语文教科书由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这四大要素构成。
对6.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对客观题多选题7.“母语能力与生俱来。
”这句话说明:ACDA:婴儿出生以后,凭借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口语。
B:婴儿出生以后,不经过专门的语文学习,就能够具备语文能力。
C:人类能够习得语言,是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
D:母语能力不仅源自人类机制的特殊构成,更是反映出人类的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
8.“语文课堂教学生成资源”是指:ACDA:语文课堂上出现的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各种现象。
B:语文课堂上出现的各种语文学习材料。
C:语文课堂上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现场感、生动感的语文学习资源。
D:语文课堂上由师生双方临时生成的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资源。
9.“语文课堂教学基础资源”是指:ACDA:经过教育部门批准的提供给学生和教师的必读材料。
B:围绕语文教材而出版的其他材料。
C:主要指语文教科书。
D:教育部门规定教师或学生使用的语文学习材料10.“无文学素养的人不能作好的小说的批评”这句话表明:ACDA:语言表述有歧义。
B:语言表述很清楚。
C:可以作“无文学素养的人不能作好的小说批评”解。
D:可以作“无文学素养的人不能批评好的小说”解。
第二批作业答案1:[多选题]以下关于教学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CDA: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
小学年纪语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孩子语言文字能力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能力,为他们打下语文学习的基础。
下面是几种适合小学年级的语文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小学生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游戏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课堂游戏、角色扮演和趣味问答等方式,将学习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语言文字的学习经验。
2.故事教学法小学生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带领学生以情节、人物和场景为线索进行学习。
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故事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任务驱动教学法小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解决一系列的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文的实际运用,如编写广告、写作短文等。
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可以提升语文能力并增强自信心。
4.情景教学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能力,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语文。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5.多媒体教学法小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多媒体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游戏、故事、任务、情景和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阶段,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更加有效和有趣。
高中语文六种课型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六种课型教学模式根据语文科的特点,本着发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我们把高中语文课堂分为六种基本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阅读课、写作课、训练课。
一、新授课新授课课堂讲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意思是在备课时,每一篇课文要先确定大的框架,将整篇课文从内容或者结构或者其它别的方面划分出几个方面。
“小处着手”意思是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时,要把课文上成活动课、讨论课、问题课、思维课。
教师要想法把课文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或者说创设出一个个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个特定情景中去讨论、研究。
设计问题时要掌握好两个“度”:一个是梯度,即问题或情景的设计要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
也就是说,整堂课讨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形式的东西到本质的内容,体现高潮的问题设计在最后;另一个是适度,即过难或者过易的问题不要设计,要让学生“踮着脚摘桃子”,要有思维价值,学生不用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学生怎么思维也思维不出来的问题同样也没有价值。
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整体着眼,创设情景。
即将课文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或从内容方面,或从形式方面,设计成一个个问题。
第二步,浅处入手,切入正文。
教师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浅层次的问题入手,展开研究与讨论。
第三步,由浅入深,拓展深入。
围绕课文内容,逐渐拓展,让学生展开讨论研究。
第四步,教师总结,并针对课堂讨论问题,设计一定数量练习题,进行巩固。
二、复习课对语文课本的复习,我们主张小单元复习。
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的简单重复,不允许在复习课上只是把上新授课时的有关内容简单肤浅地笼一笼了事。
复习课要上出新意,上出深意。
具体步骤就是每一单元要找一个切入点切进去(切入点一般以新教材单元训练重点为主),然后形成一条线,把本单元有关内容贯穿起来,使整个单元、整堂课紧紧围绕在培养一种能力、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上。
在这条主线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向外扩,以便使线成面,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求面面俱到。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而教学模式则决定了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等方面。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教师主要以讲述知识、分析问题、解释文本等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则主要以记忆、理解、模仿等形式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主导性强,学生参与度较低,缺乏互动和探究性学习。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更加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
以下是几种比较典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模式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在传统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引入了探究式学习的元素。
教师在讲解完知识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开展小组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古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读,并进行小组讨论。
2.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通过给学生提出一系列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报道、写一封感谢信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通过小组协作和互相帮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诗歌鉴赏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一首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创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师通过开展创新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创作一个短篇小说或者文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讲授式教学:老师通过讲解、讲述知识点、概念、规律等,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和讲解。
这种教学形式适合于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初步了解。
2. 练习式教学:老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练习题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在课堂
上进行讲解和讨论,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式教学:老师提出问题或话题,让学生自主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
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
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互动式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提问、回答、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增强师生之间
的互动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5. 创设情境教学:老师通过创造真实或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实践和体验,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
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老师可以灵
活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
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引言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一、常见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综合法听说读写综合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朗读、角色扮演、讨论分享、写作练习等活动来实施。
2. 故事启发法故事启发法是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寓言、童话、历史故事等形式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阅读和思维能力。
在讲述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表演或创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发展。
3.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通过给予学生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4.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文游戏,如语言接龙、语法抽抽乐、字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语言的乐趣并获得知识。
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二、教学原则1. 循序渐进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难度。
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不断巩固和扩展语文能力。
2. 理解导向原则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信息、把握重点,并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
通过理解导向的教学,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合作互助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语文课堂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
语文课堂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依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状,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状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今天作者给大家整理了语文课堂教学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语文课堂教学常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连贯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画、说明、推论等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授、讲读、讲评、讲演等。
2.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以获取解决问题方法或者加深对知识的知道,进而辨明是非真伪、获取知识的方法。
3. 串讲法:指教师讲授重点词语的含义和句式的特点,串通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联系,为分析全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创造必要的条件,多用于文言文教学。
4. 评点法: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评点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使用该方法要注意营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自主评点。
5. 诵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书面上写的无声的静态语言转化为口头上说的有声的动态语言进程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语意及情感表达,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感受诗文技能、体会作品情感,分为朗诵、背诵、吟诵。
6. 比较法: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文因素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探寻规律特点,加深知道的一种教学方法。
7. 互文法:浏览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知道文本,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依照一定的线索,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其他文本,以增进其对主文本的深度知道。
8.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以文本为根据,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会,有计划地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和适时的追问,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篇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简介课前预习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可以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中高年级可以以检查预习的方式进行。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在读通读对。
三、指导识记生字。
低年级还要指导生字的写法。
四、学习生词。
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都应让学生理解大意,并学会运用,有特殊含义的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还应再次深入理解。
理解生词这个环节可放在检查指导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
也可以自成一个环节。
五、读熟课文。
可以采取学生个体朗读、默读、跳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浏览、教师范读多种读书方式引导学生读熟。
六、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这一点对现在的语文课堂来讲应该说算一个欠缺,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感知不深刻没关系,深入学完之后回头再整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整体感知还包括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这几大部分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而增减难度。
七、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做简单梳理。
八、教师小结或学生总结学习收获九、教师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二课时的授课应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习得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不要再次解题,更不要上课以后再让学生跟着一笔一划地板书课题。
开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一、导入第二课时一般应以复习第一课时的重点学习内容入手,通过复习,既做到巩固已学知识,又建立与新知识的链接,顺利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二、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围绕主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文本深入对话,在有了一定了解后,可以同桌相互交流一下阅读收获。
三、集体交流这个环节是老师们平时最重视的,也是难度最高的。
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容易把内容讲解得支离破碎。
老师问得很累,学生答得更累,问了很多答了很多最后却什么也没剩下,什么也没得到。
这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最普遍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就是用整合性问题(每篇课文不能超过三个大问题)带动对全文的品析理解。
[“大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大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大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1.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注重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和参与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教学游戏、课堂互动等方式,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情境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目的。
3.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演绎、小组竞赛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合作意识。
4.情感教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的情感体验、文学作品的感受、诗歌的鉴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5.差异化教学模式差异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能。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来确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分享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分享一、活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比如,可以组织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提高语文水平。
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互动另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直观展示知识此外,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增强记忆和理解。
四、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情境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
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总的来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方式的分享,可以通过活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希望以上分享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语文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语文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说到语文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哎呀,这可不是个新鲜玩意儿,但绝对能让课堂活起来,学生们学得更轻松,也能记得更牢。
第一步,导入。
要知道,课堂一开始就得抓住学生的心,就像咱们吃饭前得先闻到香味儿,才能想起肚子饿。
老师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引导他们思考。
比如,说说最近火热的热门电影,或是校园里的趣事,让学生们一下子就进入状态,眼睛都亮了起来,哎,这时候气氛可热闹了。
进入知识的传授阶段。
这个时候,老师就像是个乐队指挥,带着学生们一起奏出知识的乐章。
语言要生动、有趣,别让知识变得像沉重的石头一样压在学生心里。
可以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故事,把复杂的语法规则,或是古诗文的意思,讲得轻松幽默。
让学生们觉得,哎,这些知识就像好朋友一样,亲切又有趣。
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偶尔来一段搞笑的模仿,或者用手势配合,那课堂气氛就瞬间活跃起来,学生们也会更加投入。
然后,实践环节就来了。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个时候,老师要带着学生们一起动手。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或者是角色扮演,甚至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创作小剧本。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就像咱们学游泳,不下水怎么能学会呢?这时候,课堂上笑声不断,思维碰撞,学生们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真是一幅美好的画面。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总结和反馈。
这个环节虽然听起来有点儿无聊,但其实非常重要。
老师可以问问学生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最喜欢哪个部分,甚至让他们给出一些建议。
就像吃饭后讨论菜的味道,大家的反馈能帮助老师改进课程。
这里可以设个小环节,比如“今天的明星”,让表现突出的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既能增加互动,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嘿,大家都成了课堂的小明星。
课后延伸不可少。
别让课堂的热情在下课铃声一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师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是有趣的视频,甚至发个小测验,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探索。
当下语文教学的几种模式
当下语文教学的几种模式作者:韩永恒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5期内容摘要:在当下的教育界,语文教学可谓花样百出,出现了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教学模式。
其中,问题式教学、线索式教学、以生为本式教学是影响最广的三种模式,但它们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关键词:语文教学模式反思当下,教育界关于语文教学可谓众说纷纭。
教改多年,出现了一些教育名家,他们以其独特的教学思维居于语文教育的潮头。
通过回顾和反省,即可发现当下的语文教学所呈现的模式是多样的,同样也是有章可循的。
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种模式:第一,问题式教学。
所谓问题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课过程中,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来带领学生进入课文。
这种教学模式的步骤是这样的:首先,教师会用多媒体将问题投放到大屏幕上;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最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析,并且进一步深入研讨课文。
以《祥林嫂》为例,一位老师为让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变化设置了如下问题:祥林嫂初到鲁镇时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样的变化?祥林嫂再嫁时有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何变化?反映了什么?祥林嫂临死时肖像有何变化?说明什么?整整一堂课,老师和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有问有答,由浅入深,学生也确实通过这些问题了解了祥林嫂,并体会了她命运的悲剧性。
但是这样的课堂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篇内涵丰富的文章,几个问题就能涵盖得了吗?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最后学生无非就是要靠拢到老师的答案上去。
试想,这样貌似“完美”的课堂难道不还是老师在控制学生的思想?至于孩子们的想法早已埋没在了教师的标准答案中。
第二,线索式教学。
余映潮先生曾经在《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线索式思路》一文中,详细阐述过线索式教学的呈现形式,并对这种教学形式大加赞赏。
他还现身说法,将《祝福》这篇文章用线索式教学方法串联起来。
他先是抓住“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一点,并将其作为全文线索。
用“三课制”变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
用“三课制”变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摘要:语文“三课制”即教材内课文学习课,课外阅读拓展课,语文实践活动课三种课型,它打破“一课一教,逐课推进”的传统教学模式,语文“三课制”的实施,可以真正实现变革语文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关键词:三课制整合重构学习课阅读课实践课一、农村学校语文课堂的现状分析有不少教师仍然认为:我们有现成的教材,有统一的课标,有统一的考点,于是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概念局限于学科,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传授者”,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教”教材,学生的任务就是“学”教材,从而忽视了课程的自身的生成与重新构建,忽视了学生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很多学生语文基础差、视野狭窄,他们常常自卑,缺乏自信,对语文学习怀有厌倦情绪,存在懒惰行为。
语文课上,老师“一课一教、逐课推进”,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课后无所事事,语文学习成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实写照,很多学校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不到位。
二、语文“三课制”的内涵与宗旨语文“三课制”即教材内课文学习课,课外阅读拓展课,语文实践活动课三种课型。
语文“三课制”打破“一课一教,逐课推进”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单元整体目标的达成,使单元整体目标的落实得到有效强化,真正解决学生读书的时间、空间,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以量提质”。
通过语文“三课制”整合重构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索获取新知的能力;让学生在浩瀚的语文世界中徜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分析、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真正实现教学“以生为本”的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与发展。
通过语文“三课制”的有效开展,培养科学的读书方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激发情感、接受熏陶,在阅读中进步、成长、成材,让阅读成为影响学生的人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渊博学识、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的三种课型-语文课堂立体教学课型
语文教学的三种课型:语文课堂立体教学课型>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胡适先生曾有句名言:自古成功在尝试。
喜乘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浩荡春风,有感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之弊端,笔者进行了痛苦的反思,立誓投身于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去,并博采众家之长,进行了如下课型的尝试。
一、说文课说文课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环境和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临时出题或给出一定的范围,要求学生构思一至二分钟,然后说一至五分钟,最后由师生共评共赏的一种课堂类型。
这种课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思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以往教师限题、讲题的陈规旧习,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记得今年三月下旬,天降尺厚瑞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蓬松松的树挂,白皑皑的积雪,列车一声长鸣。
顽皮的学子此时或触景生情,赏雪赋诗;或三五成群,临雪高歌;或课间结伍,甩雪嬉戏;啊,好一个雪国热闹镇!有感于此情此景,我设置了一个说文课,以瑞雪飘飞为话题,让学生构思、说文。
学生颇感兴趣,积极动脑思考。
限定时间结束后,我便启发学生主动说文。
记得当时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
在众多的说文中,学生焦瑛瑛的文说得最为精彩。
兹录如下:春雪风,轻轻的吹开了春的大门,把沉睡的大地唤醒;雨,慢慢地拉开了春的序幕,为荒凉的大地梳洗;可是雪来干什么?为大地穿衣服吗?忽如其来的大雪,将刚刚苏醒过来的大地又一次掩盖在银色的棉被下。
望着没膝的大雪,我想起姥姥曾说过的一句话:春天来了,并不是冬的逝去,因为春是冬的延续。
那年也是这样,阳春三月,下起了雪。
我和姥姥坐在窗前,看着翎毛般飘落的大雪,母孙都无语。
我在幻想雪停后与同伴们在雪地里嬉戏的场景,姥姥只是攥着我的手,牢牢地,像是怕我消失一样,我心安理得地让姥姥那大而温暖的手攥着,像是泊进了世界上最安全舒心的港湾,只听见厨房里关不紧的水龙头在嘀嘀嗒嗒地哼唱着。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
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
一、情境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1)激发情感。
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
只有在教学中真心真意地爱学生,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
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3)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
例如:语文口语交际《我爱吃的水果》当中,我创设了“水果超级市场”的情境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用到学习当中,自己推销自己的水果。
通过活动学生情绪高涨,达到了口语交际的学习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用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进行语言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的三种基本功能三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语文课堂有三种基本功能,即:积累功能、实践功能和思维功能。
积累功能是基本的基本,就是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积累的根据地。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就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制定有效的积累方案,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具体的一些积累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另一个方面,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积累计划,设计相应的积累内容。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个积累的过程,让学生在积累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增强学习的信心。
从积累的角度来讲,要强调课本的作用,应该说课本是万花筒,字、词、句、篇等等,语文无所不有。
有些教师往往很不注意课本的作用,事实上,教师在对待课本上,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将课本看成教学积累的基础,指导学生精读课本。
我们很多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该背诵的课文不能背诵,该诵读的地方还读不通顺.课文上的字出现在试卷的错别字题目里居然不知道,这就是对课本的重视不够,这虽然和学生本人有很大的关系,但与教师的讲授也分不开。
有些教师以为基础要学生自己去做,课堂上不在基础上下功夫。
当然,更多的教师还是在乎基础的,但就是讲授不经典,不到位,没有发挥课本的引子作用,该补充的东西没有补充,一节课下来,效率不高。
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听完课之后,觉得比较有趣,等到考试,觉得老师好像没有讲到,所以教师的讲授应当体现知识的基础性。
实践功能,就是在语文课堂里,要让学生大量的实践。
虽然我们现在的语文课一言堂的情况已不多,但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的不多。
事实上,只有通过课堂实践的引子作用,才能实现课外的更多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这就是说,课堂实践不但要体现课堂的实践功能,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开启课外实践活动。
比如,朗读,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设计了朗读活动,是不是清楚朗读对本节课的重要作用,方法上是不是要指导,学生在什么时间读,要读多少分钟,是单独读好,还是齐读好,是自由读好,还是比赛读好,等等,教师将这些都考虑好之后,在教学中实施起来才会不随意地去做,然后才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实践,也只有在课堂上学生知道怎样读,读出兴趣,甚至尝到朗读的甜头,学生才会做到在课堂上认真读,在课后继续读。
其他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是一样。
作为一个教师,最怕的就是觉得实践活动浪费他的时间,如果真是这样,教学永远是你教师的事情,教学永远都成不了真正的教学。
思维功能,就是要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指的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如果说积累是学习的基础,实践是巩固的基础,那么思维应当是提高的基础。
如果教学没有思维活动,那么学生的学习是没有价值的。
尽管我们的语文和感性有很大的关系,但在教学中照样需要理性。
有个著名论断:教就是为了不教。
它告诉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当仅仅是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本身是一个思维的过
程,它的实质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向学生提出几个思维方面的问题,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维教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思维教学要有很好的元认知能力,要求教师的思维教学是直观的、是学生能感知的,是可操作的。
然后教师将需讲述的材料、教学实施过程具体化。
这里专门说思维教学方法,教师要制定好你的思维教学过程,教学中要体现哪些思维活动,要训练的是学生的什么思维能力,教师要怎样讲述,讲解要 __直观、简洁而有深度,讲解的过程是不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受益,要设计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是不是可行,等等。
这里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有些教师的分析没有深度,觉得自己懂了,这里就意味着你老师懂了是不是学生就可以理解,所以一般说备课还要备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和讲解。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平时阅读教学是考试阅读的基础,只是我们平时阅读教学的范围肯定不是只讲到考试那一点就结束。
如果叫你给学生讲一下阅读题,只是把答案念一下,那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最多就知道这个题的做法。
这就是说,你的讲授是没有思维的。
老师的讲授除了解决本题之外,要让学生明白答题的思维过程,进而知道做阅读题的步骤。
当然,语文的复杂性就在这个地方,你知道了方法,基础不行也是做不好的,基础好,也知道方法,你不常训练也不行,这就是要有一定量的实践活动。
如果语文课真能实现这三种基本功能,那么学生的基本功也就差不多了。
(:镇雄一中)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