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二首——卖炭翁

合集下载

24 唐诗二首(卖炭翁)

24 唐诗二首(卖炭翁)
困倦,疲乏。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 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骑马的人。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
轻快的样子。 指皇帝的命令。 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 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拿。
吆喝。 长安城宫廷在北面, 集市在南面。
脸:焦黄色 鬓发:灰白 十指:乌黑
复杂的工序、漫长的劳动过程、工作环境的恶劣
生活苦: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运炭苦: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已经结了冰,
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
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心里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助词,用于 动词之后。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
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江 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状元成才路
吝惜不得。 得,能够。 惜,舍。
纱一丈绫,系向牛才路
挂。
同“值”,价钱。
烧炭苦: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
状元成才路
得到。
状元成才路
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灰白。 做什么用。谋 求,需求。
使人怜悯。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
希望。 天亮。 同“碾”,压。 车轮滚过地面 碾出的痕迹。
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切同情。
烧炭艰辛 卖 炭 翁
老翁 运炭艰难 炭被掠夺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原文:[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干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卖炭翁翻译:有个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上砍柴烧炭。

他满面的灰尘,烟火熏烤他的脸,两鬓苍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呢?只想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粮食。

可怜他身上衣衫单薄,心里担忧炭不值钱仍希望天更冷一些。

夜里城外积了一尺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上路。

走了半天,人也饿了,太阳已升高了,他才赶到集市的南门外泥地上休息。

那飘然而来的两个骑马人是谁?穿黄衣的是宫使,穿白衣的是爪牙。

他们手拿公文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拉回车头吆喝着牛往北走。

一车炭足有—干多斤,宫使强行拉走,老人舍不得却也没办法。

宫使扔下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子朝牛头上—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三、卖炭翁原文赏析:(一)内容分析《卖炭翁》这首诗是自居易新乐府诗中最突出的一首。

在这首诗的下面,诗人有一段小注:“苦宫市也。

”这个注脚,有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整首诗共两大段,可以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为前面的六句,介绍了卖炭翁的生活情况。

他长年生活在南山里靠砍柴烧炭卖炭过日。

辛勤的劳动,使他的脸烤成烟火色,双手黑黑的,人也过早地衰老,已经两鬓斑白了。

这辛勤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营生,用炭去换取粮食和衣服。

第二层,是中间的六句。

写卖炭翁一早就赶着炭车进城去卖炭的情况。

七、八两句,先写他内心的矛盾,身上衣服单薄,自然希望天不要太冷,可天不冷,又担心炭卖不出去,于是,只好盼望天冷一点,他已经顾不上挨冻了,想的是早一点把炭卖掉,去换取粮食和衣服。

九至十二句,写他进城卖炭的艰辛。

下了一夜大雪,天寒了,正是难得的卖炭机会,于是天刚拂晓便拉着炭车,在冰天雪地上赶路,这辛劳自然不言自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习题及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习题及答案

第24课唐诗二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整理,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24.唐诗二首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二、卖炭翁/白居易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原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

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习题】1、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向是:()A、这首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B、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课件共35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课件共35张

齐读全诗,合作探究:
1、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全诗建统治者的横暴 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 动人民不幸。
2、这首诗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
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句诗 中读出了卖炭翁辛苦劳动。 一个上了年纪 的老人,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上砍伐树木, 默默地烧成炭,劳动多么繁重。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 1)勾画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 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极言抢占卖炭时机、急切卖炭的诗句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4)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3、这首诗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宫使?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 儿。”——得意忘形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 北”——霸道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宫使巧取豪夺的 霸道专横,拿着皇帝的命令根本无需老翁 的同意。在圣旨面前,卖炭翁的辛苦劳动 显得多么卑微啊!
“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 斤” ——贪得无厌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这是因为 他所处的社会本身就是黑暗的。而我 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 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 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 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找出这句诗中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把”、“称”、“叱”、“牵”,几个简 洁而有力的动词,出色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 虎般的蛮横。“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 往来的平行公文。按理,小太监手里是不会 有这种公文的,更不用说是“敕”,也就是 皇帝的文书了。这里有讽刺之意,将宫使狐 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 出来。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1、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卖炭翁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

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

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

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

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2、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辛文房原文: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卖炭翁全文注释赏析

卖炭翁全文注释赏析

卖炭翁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完整版)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完整版)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课堂练习
按原文填空 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 2、表现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 情思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杜甫忧国忧民的诗词名句
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其他“古仁人”忧国忧民的名句。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使人怜悯。
希望。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天亮。 同“碾”,压。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睡得很少) ( “由何”,如何)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 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 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 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 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 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他出生官宦世家,却一生颠沛流离。心系苍 生胸怀国事,用笔墨抒发豪情。
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世尊 认为“史诗”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早期作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 甫
屋 为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 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 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 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 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因其诗常表 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被誉为“诗圣”。《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唐诗二首—卖炭翁》

《唐诗二首—卖炭翁》

人称( )( )。中唐( )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唐代杰出的( )主义诗人,
主张 (“
”),《卖炭翁》是一篇杰出的长篇叙事
( )诗。
朗读节奏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 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 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 /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 外/泥中歇。
卖炭翁
白居易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35岁当周至县尉,周至离马嵬驿只有五十里,流传了很多唐玄宗和杨 玉环的故事,在朋友的建议下写了《长恨歌》
36-46岁在朝十年,京城翰林学士,左拾遗之类谏官,见识了官场的 黑暗,关心百姓疾苦,做了很多讽喻诗,如《卖炭翁》《观刈麦》 《琵琶行》《买花》
46岁-54岁,任杭州苏州刺史 54岁因眼疾而休长假 58岁任太子少傅 63岁作《池上》 67岁作《忆江南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 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 烧得很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 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炭 的价钱被降低,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
15
04 艺术手法鉴赏与 运用
2024/1/30
16
对比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贫富对比
诗中通过卖炭翁的贫苦与宫使的奢华进行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和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劳逸对比
卖炭翁的辛勤劳作与宫使的悠闲自得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揭示了 社会的不平等。
炭的贵贱对比
诗中提到“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通过炭的价值与宫 使的强取豪夺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 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当代作家 应该在传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基 础上,不断创新表达方式,让 现实主义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具有感染力。
23
现实主义作品不仅关注社会现 实,更关注人的精神和灵魂。 当代作家应该在作品中弘扬人 文精神,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 精神追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 美。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不羞郎,回身就郎宿。”
21
白居易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24/1/30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 绵无绝期。”
写作特点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写卖炭翁的艰辛生活和不幸遭遇,与宫市使者的蛮横无理进行对比,突出了社会现 实的残酷和黑暗。同时,作者还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形象的人物刻画,使卖炭翁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增强 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024/1/30
11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 其意义
2024/1/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 课《唐诗二首卖炭翁》

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新人教

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新人教

24.唐诗二首第二课时卖炭翁/白居易一、新课导入播放【作者作品】《白居易》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了解“宫市”宫市,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

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有相关记载: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

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

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旧唐书张建封传》)。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

三、初步感知1.播放【影音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意。

参考:鬓(bìn)辗(niǎn)辙(zhé)两骑(jì)敕(chì)麾(huī)薪:柴。

辗:通“碾”,轧。

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

叱:吆喝。

直:通“值”,价格。

2.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可参考【知识总汇】四、探究学习朗读诗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精品课件】1.请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遭遇,并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苦”。

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

这苦也有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苦,运炭是困苦,炭被抢是悲苦。

具体词句:烧炭艰苦——“满面……食指黑”(外貌);运炭困苦——“衣正单”“一尺雪”“晓驾”“碾冰辙”“牛困人饥”“泥中歇”;被抢悲苦——“惜不得”(心理)可参考【微课堂】《卖炭翁的艰辛和贫寒》2.用一个字概括宫使的形象,并进行具体分析。

明确:“霸”。

具体词句:横冲直撞、趾高气扬——黄衣、白衫、翩翩(外表)仗势凌人、蛮不讲理——把、称、回、叱、敕、牵、系(行为)交易不公(炭直)——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可参考【微教案】《〈卖炭翁〉中的对比》3.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对他们寄予的情感。

24.唐诗二首 卖炭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唐诗二首 卖炭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唐诗二首《卖炭翁》赏析 (1)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2)第一节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3)第二节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4)第三节白居易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9)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10)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11)第二节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13)第三节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15)第四节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18)《卖炭翁》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

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

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

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

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卖炭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卖炭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卖炭翁24 唐诗二首卖炭翁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伐薪.()绫.()敕.() 辗.冰辙()翩.翩() 两鬓.()2.【把握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伐薪烧炭南山中(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假字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同“值”,价格)特殊句式(1)倒装句①伐薪烧炭南山中。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南山中伐薪烧炭”)②卖炭得钱何所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卖碳得钱所营何”)(2)省略句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你从中读出了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记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课时作业[24唐诗二首·卖炭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伐薪.()叱.牛()翩翩两骑.()口称敕.()辗.冰辙()两鬓.()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理解性默写。

《卖炭翁》赏析

《卖炭翁》赏析

《卖炭翁》赏析《卖炭翁》赏析1 卖炭翁 唐代:⽩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中。

满⾯尘灰烟⽕⾊,两鬓苍苍⼗指⿊。

卖炭得钱何所营?⾝上⾐裳⼝中⾷。

可怜⾝上⾐正单,⼼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困⼈饥⽇已⾼,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使者⽩衫⼉。

⼿把⽂书⼝称敕,回车叱⽜牵向北。

⼀车炭,千余⽄,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丈绫,系向⽜头充炭直。

译⽂ 有位卖炭的⽼翁,整年在南⼭⾥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燎的颜⾊,两鬓头发灰⽩,⼗个⼿指也被炭烧得很⿊。

卖炭得到的钱⽤来⼲什么?买⾝上穿的⾐裳和嘴⾥吃的⾷物。

可怜他⾝上只穿着单薄的⾐服,⼼⾥却担⼼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城外下了⼀尺厚的⼤雪,清晨,⽼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累了,⼈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下。

太监⼿⾥拿着⽂书,嘴⾥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朝皇宫拉去。

⼀车的炭,⼀千多⽄,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翁是百般不舍,但⼜⽆可奈何。

那些⼈把半匹红纱和⼀丈绫,朝⽜头上⼀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 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城南之⼭。

⑶烟⽕⾊:烟熏⾊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劳。

⑷苍苍:灰⽩⾊,形容鬓发花⽩。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

营,经营,这⾥指需求。

⑹可怜:使⼈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形容得意忘形的样⼦。

骑(jì):骑马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9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9张PPT)【可编辑全文】
导入新课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杜甫推己及人,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呼喊;面对社会的贫富悬殊杜甫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同情被压迫人民,揭露社会黑暗,是现实主义诗人的重要主题。同样唐代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创作了不少这类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他的《卖炭翁》,去倾听这位卖炭老人的故事,感受作者伟大的情怀。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学然后知不足
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
同是天涯沦落人
日出江花红胜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诗人。在文学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有“______”和“______”之称,有《___________》传世,《卖炭翁》就选自其中。代表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鬓( ) 辗( ) 辙( ) 骑( ) 敕( ) 叱( ) 将( ) 系(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翁》鉴赏及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翁》鉴赏及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翁》鉴赏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翁》鉴赏及赏析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翁》鉴赏及赏析《卖炭翁》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赏析白居易《卖炭翁》赏析卖炭翁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卖炭翁》赏析,欢迎阅览。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白居易《卖炭翁》诗歌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诗歌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诗歌赏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注释:《辞海》注:唐德宗时派宦官在长安购买民间货物,亦称“宫市”。

宦官采买,付价甚少,或竟不付价,甚为扰民。

白居易《买炭翁》一诗,即为讽刺此事而作。

苍苍:形容鬓发花白。

辗:同“碾”翩翩两骑:两个扬扬得意、轻快而来的`骑马人。

黄衣使者:穿黄衣服的太监。

白衫儿:借指穿白衫的差役,又称“白望”。

敕:指圣旨。

半匹:二丈。

唐制四丈为一匹。

赏析:这是一首千载以下万口传诵的名诗。

本诗通过卖炭翁不幸遭遇的描写,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朝庭官史肆意掠夺劳动人民果实的罪行予以有力的鞭笞。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原文: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有个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上砍柴烧炭。

他满面的灰尘,烟火熏烤他的脸,两鬓苍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呢?只想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粮食。

可怜他身上衣衫单薄,心里担忧炭不值钱仍希望天更冷一些。

夜里城外积了一尺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上路。

走了半天,人也饿了,太阳已升高了,他才赶到集市的南门外泥地上休息。

那飘然而来的两个骑马人是谁?穿黄衣的是宫使,穿白衣的是爪牙。

他们手拿公文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拉回车头吆喝着牛往北走。

一车炭足有—干多斤,宫使强行拉走,老人舍不得却也没办法。

宫使扔下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子朝牛头上—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心炭卖不出去,于是,只好盼望天冷一点,他已经顾不上挨冻了,想的是早一点把炭卖掉,去换取粮食和衣服。

九至十二句,写他进城卖炭的艰辛。

下了一夜大雪,天寒了,正是难得的卖炭机会,于是天刚拂晓便拉着炭车,在冰天雪地上赶路,这辛劳自然不言自明。

“牛困人饥”这四个字集中概括了去卖炭的艰辛,写出了卖炭翁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日已高”与“晓”字照应,从天刚亮直到中午,
表明路程的遥远,又拉了—千多斤重的炭车,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于是,只好在集市南门外的泥土上歇歇脚。

以上两层合为第一大段。

第三层为第二段,共九句。

详写卖炭翁炭车被抢的经过。

前两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两个官差耀武扬威的凶狠样子,骑着马急驰而来,一前一后,—黄一白,十
的。

古诗文评析-卖炭翁

古诗文评析-卖炭翁

古诗文评析-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亦称醉吟先生。

其先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后迁下邽(音ɡuī,今陕西渭南县境),生于河南新郑。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诗前期刺时,反映民间疾苦;后期有所消沉,不及前期。

白居易与元稹互相酬唱,人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人号“刘白”。

其诗风格浅近,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所谓妇孺皆晓。

有《白氏长庆集》。

评析《卖炭翁》这首诗作于元和四年(809)。

此诗揭露唐朝的“宫市”实质上是掠夺资财的一种方式,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作者通过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反映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寄予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开篇直接交代人物,介绍卖炭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伐薪烧炭的生活。

终日与木炭打交道,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在这里,作者抓住卖炭翁的三个部位——面、鬓、手指,分别对应三种颜色——烟火色、苍苍、黑,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外貌。

由此读者不难想到卖炭翁的生存状态。

老人年老力衰却还要从事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他的要求并不高。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他需要的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吃饱,穿暖。

可是,“可怜身上衣正单”,看来他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木炭本是供人取暖的东西,老人艰难地砍柴、烧炭,自己却得不到温暖。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天遂人愿,寒冷的天气果然来到了,城外下了厚厚的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24唐诗二首——卖炭翁
姓名
上课时间
4月13日
基于标准的目标设计
课标陈述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养尊处优专横跋扈。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5.背诵优秀诗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学习目标
1.通过重读、语气、语调、动作的调动学习朗读,尝试背诵。
2.梳理诗歌内容,感受人物遭遇。
2、再读,感受一个人物
(同学们读准了字音,理顺了故事情节,你真正读懂主人公了吗?你可不可以用一字来描述一下他的遭遇)苦 惨 悲
从文中……,我看到了卖炭翁……苦
例如:从文中“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句对劳作的描写,我看到了卖炭翁的劳作之苦。因为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
C、从文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就心理描写我看到了卖炭翁的内心矛盾之苦?
天冷棉衣裹上身,心忧炭贱愿天寒
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D、从文中“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这环境和动作的描写我看到了卖炭翁的运炭艰难之苦。
E、从文中“从文中一声叹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我看到了卖炭翁被残酷掠夺之苦
b.注意辗多音字niǎn ]古同“碾”,轧。[ zhǎn ]〔~转(zhuǎn)〕.身体翻来覆去地,如“~转(zhuǎn)反侧”;
节奏:
七言的诗句一般顿句在什么地方:第四个字后面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代表朗读——评价朗读——端正齐读(教师评价)
(二)、读懂
1.读懂诗歌内容
《冷斋夜话》
“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我们要不要和老妪比一比。
预设:A、从文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对肖像描写,我看到了卖炭翁烧炭艰辛之苦”白居易抓住了那几个部位来描写?每个部位分别是什么颜色?抓特征,写色彩
B、从文中“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句设问中我看到卖炭翁贫穷之苦。因为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究竟是为什么?这两句作了回答。这一问一答,让文章不显呆板,文势跌宕起伏。其贫困悲惨的境遇已经说明了生活的不幸,然而不幸还不止这些。因此,这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3.他是超级巨星人气偶像,粉丝无数,其中一位超级粉丝,为了表达对他的热爱,从脖子往下浑身三十多处文上了他的诗句。少年得名的他一生写了3800首诗。
他就是——白居易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
一、了解作者
学生活动:关于作者同学们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资料)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卖炭翁》就是其一。】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
指导朗读:关注对比字词的重音
3、深读拓展析主题
(过度)苦上加苦,惨上加惨呀!没事同学们可能强卖枪卖的那些人生活也不好,才出此下策,我们原谅他们吧?好不好?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翩表示翅膀平直,即微微地小幅振翅。造字本义:动词,鸟儿小幅振翅,安静优美地飞翔。“飞”* 是鸟儿振翅翱翔,““翩”是对“飞”的不同姿态的具体描绘。他们是一群养尊处优,穿着之统一制服,专横跋扈的人。
提示:借助注释译一译
讲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活动:时间三分钟
【写作背景】补充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学生活动:同学们在译一译之后,字词理解方面有问题吗?
教师点拨:(没有)文中有个通假字是什么?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有方法可以: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生动的语言
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同学们也理解了吗?那你一定能将老师,去掉标点符号的卖炭翁读准。齐读去标点卖炭翁
3.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重读、语气、语调、动作的调动学习朗读,尝试背诵。
2.梳理诗歌内容,感受人物遭遇。
难点:3.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内容
备注
课前提前一天下发预习案。
课前:朗读学习目标
导入:猜猜他是谁:
1.他七个月大时便能识字,四岁便开始作诗
2.他读书刻苦,以至于唇舌生疮、手肘长茧,他16岁便写出了春风吹又生的佳句。
教师点拨
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新乐府讽喻诗《卖炭翁》
二、读
(一)、 读准
感受一首诗要从读准开始。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下面请听老师朗读。
学生活动:同学们请动笔对你在预习中有疑问的
字音注一注
节奏标一标
学生活动:同学们标注了哪些字音和节奏呢?提示
预设:
读音:a.翩翩两骑来是谁 中的“骑”容易读成qí是动词,在这里是一人一马应读为j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