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48法
艾灸这4个穴位,可以提高免疫力!
艾灸这4个穴位,可以提高免疫力!
2020年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这一节日最初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而设立,但渐渐地,它成为了人们加强免疫力的提醒节日。
什么是免疫力?
简单说,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说的更通俗直白一些,免疫力就像人体的自卫军,能自动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任何异物,忠诚地保卫我们的身体健康。
中医观念
中医学用朴素的语言论述了现代免疫学的主导思想。《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代表了人体防御、抵抗病邪的能力。从抗病能力这一角度讲,正气与人体免疫力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基本一致。中医又通过调治阴阳、气血、脏腑等,来纠正机体过低或过亢的免疫状态,使之重新恢复和维持免疫稳定。
中医穴位艾灸
中医提升免疫力的方法有中药、针炙、按摩等。今天小编就推荐几个穴位,通过艾灸这些穴位,让你提高免疫力。
1艾灸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也就是自己手指4横指宽处)。
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持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分钟。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达到扶阳固本的作用。
2
艾灸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
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持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或反复旋转施灸,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艾灸祛湿的穴位及判断方法
艾灸祛湿的穴位及判断方法
夏季天气高温闷热,空气湿度大,人们会感觉到非常闷热。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体内就会堆积湿气,那么利用中医艾灸去湿气的穴位也有很多哦。以下是小编推荐艾灸祛湿的穴位知识,欢迎阅读! 艾灸祛湿的穴位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3、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5、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判断体内有湿气的方法
1、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2、当你的口中如果出现发黏舌苔腻的感觉时候,感受湿邪,其实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了。
3、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5、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除湿祛湿吃什么食物
1、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湿热体质者若有水肿、胀满、痰多、暑热烦闷、消渴、湿疹、疖肿等均可食用,并可解酒。
驱寒艾灸的具体穴位效果最好
驱寒艾灸的具体穴位效果最好
秋冬时候,很多人会出现手脚或是后背发凉的感觉,也不是因为穿的少,就感觉身体漏风,其实这也是身体中有湿气的原因,很多人知道可以用艾灸灸走寒气。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驱寒艾灸的穴位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驱寒艾灸的方法
驱寒艾灸灸神阙穴好
取穴方法: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方法:可以使用方四孔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的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也可以使用四罐艾灸罐施灸,时间是20-30分钟左右,也可以上下移动灸,包上毛巾施灸,热度已自己适应为度,不要灸的太过而发生灸疮。
功效作用:可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等症。
驱寒艾灸灸大椎穴好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方法:使用艾灸盒,每次施灸15-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待身体适应后,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也可以使用单罐或双罐艾灸罐去灸大椎,时间可以在20-30分钟左右。
功效作用: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驱寒艾灸灸命门穴好
取穴方法: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十二经络通艾灸穴位详解
十二经络通艾灸穴位详解
一、十二经络通灸:
1、手少阴心经:
①少冲穴:位于手小指末节内侧,距指甲角0.1寸。
②神门穴:在掌后第1横纹上,从小指内测直线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
陷处。
③少海穴:屈肘取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gōng]骨内上髁【从肘尖向肘横纹方
向摸到的骨尖】连线的中点处。
④(募)巨阙穴: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2、手太阳小肠经:
①少泽穴:少泽穴位于人体的小指末节外侧,距指甲角0.1寸。
②养老穴:正坐,掌心向下,用另一手从手臂下方绕过,食指指点按在尺骨小头
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在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既是本穴。
③小海穴:位于人体的肘内侧,屈肘举臂,从肘尖向肘横纹约1寸凹陷处,用手
弹拨该部位,有麻感可直达小指。
④(募)关元穴: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也就是从人体肚脐中
间下三寸。
3、足太阳膀胱经:
①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②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
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禁灸,啄灸过一下即可);
【膀胱经在实际施灸时,灸委阳穴(委中穴向外旁开1寸)】
③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背侧正中线上,腘横纹中点到外踝尖横连线的中点下约
1寸(2CM),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
是承山穴的位置。
④昆仑穴: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4、足少阴肾经:
①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
之一处,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
艾灸穴位图
艾灸穴位图
失眠
基于平衡原理,穴道的按压规则有几点:头部按压同侧,四肢穴道则为反侧,即痛左按右,痛右按左,一般民众,我们建议用按压取代针刺、放血、针灸等治疗。
备注:图片仅供参考,因实际正确穴位位置仍会因个人体形,而有所不同。
失眠谓指一般睡不好、睡不着、睡眠质量不佳…等 使用穴位:
印堂耳针留针,印堂在二眉之间
全身性关节酸痛
使用穴位:
手三里(手肘成直角,在肘弯横纹尽点为曲池穴,曲池穴直下2吋,紧靠桡骨内侧为手三里穴)
坐骨痛
使用穴位:
董氏灵骨:手背上大姆指与食指骨头交界处 董氏大白:手背上灵骨一吋半和食指掌骨缘交界处
咽喉肿痛
使用穴位:
少商(靠大姆指内侧,距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方)、商阳(在食指靠拇指侧,距指甲根角一分许
的地方)放血
胃疾使用穴位:足三里穴(正坐膝盖成直角,由
外膝眼下三吋,距胫骨约一横指处)肚腹三里留:肚子与腹部方面的症状,都可使用足三里穴道加以缓解
脊椎痛
使用穴位: 1.颈:后溪=腕顺二穴(在手刀上腕横纹上三吋)
2.胸:腕顺一穴和腕顺二穴的中点
3.腰:腕顺一穴(在手刀上腕横纹上一吋半)
4.
尾椎:在手刀上腕横
纹上1吋
酒醉
此为醒酒非解酒 使用穴位: 1.太冲(脚指第一、二两指指缝向上1吋的地方)
2.耳垂放血(耳垂正中放血)
使用穴位:
在任脉上,肚脐至耻骨的距离是五吋,则
1.气海穴:约在肚脐下1.5吋;
2.关元穴:约在肚脐下3吋
3.中极穴:肚脐下4吋
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
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
常用艾灸穴位图
常用艾灸穴位图
综上,腹部穴位是最多的,也是最集中的,建议大家使用温灸盒+手工艾绒,这样灸的面积大,可以同时灸多处穴位。每个穴位一般灸5-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初次灸的朋友时间可以稍短一点,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要注意哪些情况不适用温灸,各链接下面有介绍,请大家注意看一下。
南怀瑾大师传的一个秘方,无价之宝啊!
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万要注意啊!所以讲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这是比喻而已!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啊!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艾灸熏穴位的的正确方法介绍]
[艾灸熏穴位的的正确方法介绍]
1、大椎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如果有感冒或者过敏性及病以及颈椎不舒服等都可以艾灸大椎的。可以用单孔或者双孔灸盒配合长的艾条,每次艾灸半个小时左右。刚开始艾灸的话可以少艾灸一会,之后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
2、神阙穴
3、足三里
可以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肤质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肤质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获得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三阴交可以灸5~15分钟艾灸没有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都可以,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4、涌泉穴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
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
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艾灸验方(附穴位图),身上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全部都在这里
艾灸验方(附穴位图),身上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全部都在
这里
来源:五味古法中医【整理转载:时英平】
中医艾灸之所以走人寻常百姓家中,与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的。艾灸除了治病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养生保健作用,这是其它治病方式所不具备的功效,并且无副作用,正因为如此,成为广大患者选择,深受百姓喜爱,千年流传至今。
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十二条经脉众多穴位很是头疼,让了解这么多穴位也是很困难的,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本编结合穴位、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相互结合,取身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穴位,供各位艾灸朋友了解。了解好这30个重要的穴位,便能够掌握解决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久泻久痢等。
【肩井穴】:位于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症。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艾灸常用保健穴位
艾灸补益的常用穴位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成效。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成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
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灸大椎穴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
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
艾灸常见穴位和先后顺序
艾灸的常用穴位(穴道)很多但是最常用的穴位(穴道)就是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具体方法是: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二十四节气灸穴位艾灸疗法
二十四节气灸穴位艾灸疗法
文章摘要:
春分(公历3 月 20~21 )要防旧疾发;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分防故疾复发。春季眼病高发,调补肝肾是关键。艾灸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可以补充肝的精气。
清明(公历 4 月 4~6 日)当防高血压清明之时,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艾灸神阙、关元、气海、涌泉、可以预防高血压。
谷雨(公历4 月 19~21 日)三月百虫生,风热感冒也流行,人之气与自然界是相通的。艾灸足三里、天枢、大椎可以清肺热、防感冒。
立夏(公历5 月5~7 日)养心正当时《黄帝内经》特别强调:“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夏季心火旺。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天枢、脾俞可以养心败火最安全。
小滿(公历5 月 20~22 日)除湿正当时人凭借天地里灵气而生,顺应四季更新变化的规律而成长。小满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艾灸脾胃区域可以除湿、除内热、除湿邪。
芒种(公历 6 月 5~7 日)谨防梅雨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道:“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 艾灸肝俞、肾俞健脾祛湿。
夏至(公历6 月 21~22 日)日吃补;从中医理论讲,、夏至也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艾绒汗蒸可以调理脾胃,清暑利湿。
小暑(公历 7 月 6~8 日)避暑湿;《道德经》说:“我命在我不由天,善于养生的人长寿,不会养生的人早亡”小暑谨防暑湿至水肿。艾灸丰隆、承山、会阴可以健脾祛湿。
大暑(公历7 月 22~24 日)防中暑;大暑,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艾灸关元、足三里、背部俞穴对于那些每逢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夏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艾灸养生保健穴位
艾灸养生保健穴位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保健方法,艾灸疗法也是以穴位为基础的,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以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艾灸养生保健穴位,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养生保健穴1: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穴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
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艾灸养生保健穴2: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
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艾灸养生保健穴3: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艾灸方法,中医艾灸常用的穴位及禁忌
艾灸方法,中医艾灸常用的穴位及禁忌
寻医问药2018-07-21 18:02:26
人身体常常被各种各样的疾病所困扰,对于这些疾病,很多朋友都束手无策,只是因为没有掌握对方法,现代在中医的治疗方法当中,艾灸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对于艾灸,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艾灸方法,中医艾灸常用的穴位及禁忌。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季节特点,我们养生保健更加需要遵循四季养生的原则。中医认为,艾灸不仅要掌握好时间、火候,还有注意艾灸的穴位。那么艾灸的时候,最常用的穴位有哪些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关元: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48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之一
48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之一
1、里内庭穴【图解里内庭穴的位置】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取穴方法】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即: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俯卧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取之。【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
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穴名解说】里内庭穴,经穴名,属于: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里内庭穴位的作用功效】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消食导滞。【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按摩手法】里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趾缝的位置,躲在趾缝当中,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针灸疗法】直刺里内庭穴0.3~0.5寸,可灸。2、印堂穴[印堂穴的准确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就像印度妇
女点吉祥痣的地方)【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降眉间肌。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分布。肌肉由面神经的
颞支支配,血液供应来自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静脉。印堂穴,经外穴名,隶属:经外奇穴。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别名:曲眉(唐代《千金翼方》);光明(唐代《新集备急灸经》)。在降眉间肌中;布有额神经的分支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印堂穴又名曲眉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取穴时用左手拇,食两指将印堂穴局部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快速由上向下(鼻尖)方向平刺0.5寸左右。施捻转提插手法,针感以局部酸胀或向鼻部放散者为佳。可用艾灸、埋针、透刺、三棱针点刺出血等法。本穴有安神定惊、醒脑开窍、宁心益智、疏风止痛、通经活络之功。印堂穴是人体三大经络的汇集之地。分别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印堂汇集了人的阳气、血气、阴气所以它的状况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有莫大的关联。【印堂穴位的作用功效】1、治疗头痛、头晕、前头痛、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眼部疾病等2、治疗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等3、治疗高血压、失眠、精神乏力等【作用功效】清头明目,通鼻开窍。【印堂穴位配伍】印堂穴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太阳穴治疗目痛;印堂穴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治鼻塞;印堂穴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治鼻渊;印堂穴配太阳穴、风池穴治头痛;印堂穴配攒
艾灸的使用方法
艾灸的使用方法
艾灸是一种中医的医疗手法,那它的具体操作手法是什么?又有哪些特点呢?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艾条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艾条灸的使用方法:
艾灸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1、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个穴位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
中医艾灸常用穴位及禁忌
中医艾灸常用穴位及禁忌
灸是我国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艾灸是灸法中的一种,艾灸有着非常好的治病效果。其使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三伏天更有很多人选择三伏灸的习惯,三伏天是三伏灸的最佳时机。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季节特点,养生保健需要遵循四季养生的原则。艾灸不仅要掌握好时间、火候,还有注意艾灸的穴位。
关元穴: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
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穴位四十八法
1、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答: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2、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
答:希望大家还是要客观、冷静的看待灸疗,它是可以治百病、但是,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100%有效,这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比如痛经、肾虚腰疼、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以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达70%-90%。
3、纯艾条和药艾条到底哪种效果好?
答:无论纯艾条还是药艾条,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的。
4、我今年得了肩周炎,疼的不得了,请问灸那几个穴位?
答:灸大椎、肩井、天宗、肩髃、肩臑、曲池;风盛者加外关、风池;寒盛者加合谷。治愈率达92%。
5、乳腺增生艾灸效果如何?选那些穴位?
答:艾灸香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一般4-5次就会有明显效果。小增生肿块的消得快,大的慢一点,大的先变软,再变小,再就消除了,治愈率100%。
穴位选:膻中、食窦、天池、乳根、鹰窗、足三里
6、月经不调怎么艾灸?
答: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轮流施灸。
7、失眠怎么调理?
答: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1、思虑过度、心血亏损;2、房劳过度,伤及肾脏,以致阴虚火旺,心肾不相交;3、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神志不宁;4、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
艾灸治疗失眠:神门、心俞、肾俞、百会、足三里、太溪;肝气郁结加阳陵泉、太冲;肝肾阴虚加三阴交;水饮痰浊加丰隆、中脘;肾阳虚加命门、关元、气海;肝脾不和加肝俞、脾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
8、眼袋很大灸哪里?
答:中医认为“上眼皮为脾所主,下眼皮为胃所主”,所以眼袋和胃气虚有直接关系,灸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四白、关元。
9、高血压10多年了,应该怎么灸?
答:大椎、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风池和合谷。
10、过敏性鼻炎什么穴位?
答:风池、肺俞、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
11、脸抽动灸那些穴好?
答:翳风、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内庭。
12、从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灸哪些穴位管用?
答:肝俞、胃俞、肾俞、次髎、期门、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
13、手足一年四季发冷,冬天和冰块一样,怎么艾灸?
答:心俞、胃俞、肾俞、次髎、关元、内关、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14、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
答:上星、迎香、合谷、少商、内庭、三阴交、复溜
15、胃胀、胃痛、胃反酸灸哪里?
答:主穴: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
配穴:脾俞、胃俞、肝俞、公孙
16、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答:西医把抑郁症归为神经科疾病,但中医认为抑郁症的根本在脾胃不和,因为肝主怒,心主喜,脾胃主思虑、肺主忧愁、肾主惊恐,而抑郁症正是思虑过重的一种表现,脾胃又主生血和运化,所以得抑郁症的人一般都精神萎靡、气血双虚、面色枯黄,欲治抑郁症,先调理脾胃。
17、眼睛经常血红血红的,很干涩,灸哪里?
答:肝俞、阳白、合谷、光明、太溪
18、肺气虚,喉咙经常有痰是怎么回事?怎么灸?
答:百痰生于脾肾,而藏于肺,治痰,治肺为治其表,治脾肾才是之根本。灸肺俞、脾俞、肾俞、命门、中脘、关元、足三里、太溪,曲池和三阴交。
19、我想减肥,不知道灸法管用不?
答: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灸胃俞、天枢、中脘、关元、梁丘、足三里就可以。
20、介绍一下水肿的病因,该怎么艾灸?
答:水肿分阳水和阴水两种,阳水是指发病迅速,起初面部微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亮,胸中烦闷;阴水是指水肿渐起,开始足面微肿,继而头、面、腹部也肿,小便不利,大便糖稀,喜暖畏寒,时消时肿;阳水发病快,从面部开始;阴水发病慢一些,从足面开始,遍布全身。
灸水道、水分、气海、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阳水加肺俞、合谷;阴水再加脾俞、胃俞。
21、我患子宫脱垂症多年,艾灸管用吗?
答:灸大椎、肾俞、命门、次髎、长强、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会阴、照海
22、慢性盆腔炎灸哪些穴位?
答:膀胱俞、关元、中极、维胞、阴陵泉、三阴交、行间
23、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
答:大椎、天柱、风池、大抒、肩髃、肩井、后溪
24、蛋白尿该怎么灸治?
答: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灸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复溜、三阴交
25、我经常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
答:灸肾俞、次髎、关元、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涌泉
26、小孩晚上睡觉盗汗,能灸吗?
答:灸大椎、身柱、合谷、足三里
27、我有子宫腺肌症,每个月都要疼的死去活来好多天,灸哪里?
答:命门、次髎、长强、关元、中极、曲骨、归来、气冲、三阴交
28、小孩强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
答:小孩保健灸的要穴是身柱穴,身柱含有全身支柱之意,作用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咳,对小孩有强身保健的作用。
29、我知道任都二脉是人体备用仓库,疏通任都二脉灸哪些穴位效果最明显?答:作为保健灸,灸背部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正面灸膻中、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就可疏通任都二脉。
30、涌泉穴的作用是什么?
答:涌泉穴是老年保健灸的一个要穴,主要的功能是: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
31、手脚经常出汗怎么办?
答:手脚出汗是心燥热的一种表现,可灸内关、合谷、三阴交、太溪
32、尾椎骨疼了几个月,现在不能坐,怎么办?
答:灸肾俞、命门、次髎、长强、会阳、环跳、委中。灸次髎时一定要出现循经感传,热量要传导至脚心。
33、艾灸时热量如果不向远端传导应该咋办?
答:有些人经络闭阻,有些人感传敏感度不高,原因很多,但是只要坚持施灸,一般都会慢慢出现热量向远端传导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循经感传现象。可以采取通关过穴的方法,一点一点引导,一旦出现明显的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疗效和效程都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