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能够从事机械及相关领域设计、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素质;2、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学科领域的技术理论与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7、具有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精度与检测、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内总学时数为2498学时,总学分数为153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2106学时、131学分;选修课程392学时、22学分。

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表》。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学分为36学分。

本专业各类实践环节安排情况详见表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环节安排一览表》。

六、综合素质培养由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必修的教育环节,以及学科竞赛等专业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拓展性校外活动选修环节组成,设定为10学分。

详见表二:《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环节》。

七、学时、学分分配比例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见表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学分统计表》。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要明确这个专业的目标。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工程机械操作、维护、管理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那么,我们的方案就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

一、招生对象与培养目标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人士。

2.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工程机械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维护保养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们要考虑课程设置。

这个专业的课程可以分为三大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1.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原理、工程机械结构、工程机械电气、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基础等。

2.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操作、维护保养、故障诊断与维修、电气故障排除、液压与气压系统维修等。

3.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现代工程机械技术、工程机械管理、创新设计等。

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们要关注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三、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故障案例,使学生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方法。

3.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工程机械使用现场,了解工程机械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拓展。

通过举办各类技能比赛、学术讲座、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素质拓展1.技能比赛:举办工程机械操作、维护保养、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术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们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五、评价体系1.过程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终结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3.毕业评价: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工程类专业是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专业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技术与设备、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外语、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设备控制与检测、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数控技术等产品制造加工方面的基础知识;3.掌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应用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4.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门技能,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识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设计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6.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五、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六、学时与学分七、教学进程计划表(一)机械工程类专业公共课程平台1备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掌握机械加工基础知识、机械原理、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机械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

2.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机械加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使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和数控设备进行工件加工、模具制造等。

3.实习实训: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加强对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并进行学术论文撰写和创新成果展示。

5.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职业道德、岗位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三、培养模式1.教育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加强实习实训环节。

2.实习实训模式: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充分接触企业实际操作环境和工艺要求。

3.创新培养模式:开设创新课程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竞赛。

四、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大学物理等。

(2)专业课程:机械加工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等。

(3)实习实训课程:机械加工实训、模具制造实训、数控设备操作实训等。

(4)创新课程:科技创新项目、学术论文写作、创新成果展示等。

2.实习实训安排:(1)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加工实训,加强操作能力的培养。

(2)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熟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工艺要求。

(3)定期组织实习实训总结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创新能力培养:(1)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2)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竞赛,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3)培养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和创新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

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技术和应用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能够从事机械产品加工、设计、组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二、培养内容:
1.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与方法、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知识。

2. 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数控编程、机械维修、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等方面的技能。

3.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机械零件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机械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实践。

三、培养要求:
1. 具备较强的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数控编程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机械产品的加工、设计、组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3.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完成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改进等项目工作。

四、培养方式:
1. 课堂讲授: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 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综合实践:通过参加机械制造相关的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的加工、设计、组装、调试、维护等工作,在机械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力设备企业等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〇一七年五月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械设计与制造(580101)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大专三、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招收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三年制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机械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产品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备改造、维护、调试和管理工作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专业定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制造行业;六、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七、人才规格(一)职业素养熟悉机电设备及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爱岗敬业、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工作细心、认真,有责任感,能吃苦耐劳。

(二)知识与技能要求1.素质结构(1)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严谨,勤奋好学,积极上进;(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敢于开拓、顽强拼搏、积极创新的品格及心理素质;(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健康的审美意识。

2.知识结构(1)具有政治理论、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知识;(2)具有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工程材料与加工、刀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及加工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知识;(4)具备数控编程、计算机辅助制造、先进加工技术等专业知识;(5)具有企业基层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3.能力结构(1)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2)数控编程能力;(3)数控机床操作能力;(4)机械产品造型、设计能力;(5)机械产品的基本装配能力;(6)制造类企业产品营销和一定的管理能力。

(三)就业岗位与资格/等级证书八、毕业标准(一)学制学分要求1.最低毕业课程学分:1402.学制要求:计划学习年限为三年,在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各类学分前提下,可提前一年或推迟二年毕业,实行弹性学制。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和开发机械设备和系统,其重要性在不断提升的制造业中不可忽视。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论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专业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工程实践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实验、工程实训等课程。

2. 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我们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

(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机械工程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在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熟悉机械工程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参观工厂、参加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评估与改进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程评估与改进。

(1)教师评估: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教师进行改进。

(2)学习成果评估:通过课程作业、考试和实践项目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实践能力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实践项目:开展机械设计、制造、控制等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际的工程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实践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运作方式,提前融入工作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5. 专业素养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机械加工技术二、专业代码051200三、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基本学制三年。

凡达到本专业的基本要求,提前修满学分并取得规定证书的学生,经审批可以提前离校进行实习;对因病或其他原因经批准休学的学生,可推迟学习年限,最多可延长至五年,但超过五年仍未修满学分者则按肄业处理。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各类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培养在生产一线能熟练操作机床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操作人员。

毕业生应具有能进行机械产品工艺编制、生产技术实施、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设备工装维护、机械产品售前及售后技术服务等能力,达到机械加工技术类中级技能水平,且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五、职业能力描述(一)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普通机床加工方向)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一览表(表一)工作岗位: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镗工等普通机床操作工- 1 -工作岗位: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数控机床操作工- 2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表四)- 3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和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表五)1.就业本专业毕业生面向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就业,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获得更高的能力。

(1)职业资格:由中级工(四级)逐步晋升到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2)工作岗位:由一线操作工逐步晋升到技术员(程序编写员、工艺制定员、质检员、研发员、售后服务员)、管理者、高级管理者等。

- 4 -2.升学本专业毕业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与需求,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进行深造。

(1)高职对应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等。

(2)本科对应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

3.创业本专业毕业生可通过个人的努力,在机械加工(制造)或相关行业进行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六、课程结构框架(一)工件加工过程示意图(图一)具体工作过程1.工艺准备过程:图纸分析、工艺路线制定、刀具量具选用、工艺参数选择、工艺卡片填写等;2.工件加工:选择合适的工装夹具、对工件正确定位与夹紧、进行零件加工等;3.工件检验:使用合适的量具对工件进行质量检验;4.工件处置:经检验合格的工件进入下一工序,对不合格的工件进行形成原因分析。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数控技术方向)方案负责人:所在单位:开发时间: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1.专业名称:机械加工技术2.专业代码:051200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2.学制中职3年+高职2年。

三、培养目标通过前三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进入高职阶段学习,通过后2年的培养,主要面向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机床、模具等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加工工艺编制、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岗位工作,使学生具备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能力,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一)职业(岗位)面向1.一次就业岗位设备操作员: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机械零件图纸和加工工艺卡片,操作机床加工合格零件,并对机床进行日常维护。

2.二次晋升岗位:工艺员: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零件图纸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制定数控工艺文件。

3.未来发展岗位:工艺主管: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任务或客户要求,设计产品结构,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和分析,确定设计方案。

绘制产品造型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制外购件、标准件和非标零部件明细表,编制相关的设计文件。

(二)职业资格1.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二选一):数控车床操作工高级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有条件的学生可取得的证书:数控工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AD绘图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维修电工高级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自动化控制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能够在研发、制造、管理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

2.技能要求:学生应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基础、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械振动、精密机械设计、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等。

3.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设置机械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和流程管理。

2.课程设计:安排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2.具备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加工任务。

3.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工作环境。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满足机械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项完善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机械专业人才,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各种复杂的机械设计和制造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我们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覆盖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制图、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机械传动与控制、材料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核心理论和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参与各种项目,如机械设计竞赛、实习实训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习实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机械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我们将安排学生在专业企业进行实习实训。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将亲自参与实际项目,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4. 专业导师我们将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的导师,帮助他们规划学习和职业发展道路。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职业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机械专业人才。

5. 综合评估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实行综合评估制度。

综合评估将考察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和荣誉证书,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为机械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机械专业人才,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期待着看到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成为机械行业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人才。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造更加繁荣的机械行业!。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在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制图、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3)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能力培养。

2、实践教学环境在机械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同时,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理论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3、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实验室和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接触和掌握最新的科研技术和成果。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4、国际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械工程领域也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因此,学校在培养机械工程人才时应该注重国际化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双学位课程、引进外国教师、组织交流访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他们了解国际机械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5、就业指导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支持。

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综合考虑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境、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方案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方案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机械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当前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规划方案。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专业课程:机械类课程包括机电系统设计、工程制图、机械加工与自动化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3.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以及毕业设计。

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综合教育: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机械类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实践教学:强调实践操作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项目实训: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实际项目进行实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与实训1. 实习:每年安排学生进行暑期或寒假实习,让学生亲身接触企业实际运作,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实训基地: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和设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导师制度: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位导师,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四、创新创业教育1. 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创意设计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业教育:为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教授创业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1. 交流项目: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2. 交流平台:建立在线交流平台,让学生与国外优秀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与学习。

六、评估与反馈1. 学生评估: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学习成绩、实践成绩、实习、实训等,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101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标准学制:三年学习形式:全日制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服务面向湖北省及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于现代机械制造装备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现代先进加工设备的操作、加工工艺的编程制订和实施、机械设备维护及企业管理等能力,适应现代机械制造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夹具设计与制作和产品质量检验等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职业面向四、培养规格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1.素质。

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尚的情操。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积极向上,有进取精神的职业素养。

具有较强体魄,适应一定的社会压力。

具有奉献精神,为社会有所回报。

2.知识。

具有获取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项教学活动安排。

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知识积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能够熟练掌握机械制图知识;熟悉智能制造方法和特点,能够熟练使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够熟练独立操作数控机床和调试数控程序;并能将智能机器人运用到数控制造技术;掌握机械零件测量、检验及分析的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机械制造工艺编制能力及简单的夹具设计知识;具备生产现场管理和机械设备维护基本知识。

3.能力。

有独立学习能力及较强的获取新知识能力。

有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工作任务规划能力;有处理问题及决策能力;有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五、专业课程设置(一)专业课程设置结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见下图:“两基一体,主辅并进”的课程体系(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专业学习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专业学习领域分析表(三)核心课程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六、学制、学分和学时2018级普通专业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籍有效期为8年。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中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具有工科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实践中开展机械制造、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和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学、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等基本理论,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2.具备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3.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在工程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4.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5.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控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数字控制技术、机械与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选修课程:自动化仪表、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程经济学等。

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实训:在校期间,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实习,亲身参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工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涵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学生需完成独立的设计项目,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例的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专业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工程制造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等,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和实践需求。

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和实习实训的场所,与企业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是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一门应用型专业。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技术及管理知识的人才;2.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安全操作和维护技能的人才;3.培养具备农业机械故障排除和维修技能的人才;4.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市场调查和推广技能的人才;5.培养具备农业机械系统规划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三、培养内容1.农业机械原理与维修2.农业机械操作与安全3.农业机械检修与维护4.农业机械系统管理与规划5.农业机械市场与推广6.农业机械创新与发展四、培养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开展理论知识的传授。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维护技能,提高技能水平。

3.实践教学:通过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习与实训1.实习:在农机企业、农业机械修理厂和农业机械维修站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并参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工作。

2.实训: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维修能力。

六、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田机械调查与规划实践:通过实地调查和规划设计,了解农田机械的使用需求和机械化水平。

2.农机操作与维护实践:通过参与农机作业和机械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维修能力。

3.农机市场调查与推广实践:通过市场调查和产品推广,了解市场需求和推广策略。

七、综合评价以上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致框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制定和调整,以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人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办学层次为中等职业教育。

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技能等级证。

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按照工学结合的理念,构建特色鲜明的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实现机械加工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地方经济,面向制造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从事机械冷加工操作与管理人员所必须的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能在机械及其相关行业企业从事机械设备安装、操作、编程、调试与维护的技能型人才。

2.人才规格(1)通用能力1.具有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较强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5. 具有职业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2)专业能力1.熟悉本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能积极参与班组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合理制订并严格执行工作活动计划,按岗位责任制及文明生产的各项要求参与产品零件的生产过程,具备完成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

2.能正确解读产品零件图、工装结构图、设备部件图。

3.会使用和查阅技术资料,关注行业标准,具有合理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并编制相关工艺规程文件的能力。

4.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熟练采用手工编制产品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具有通过仿真检查及现场调试以优化程序、改良工艺的能力。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设计一、机电类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

(3)掌握满足本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

(4)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理论,其有较强的机械制图、识图能力,具有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工装设计方面及—般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的能力。

(5)掌握机床的结构、原理,具备数控机床的编程及操作能力。

(6)掌握以电工电子技术、设备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为主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调节、维护、技术改造、数控设备的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有阅读和应用本专业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获得中等技术等级证书。

(8)能通过有关部门考试取得下列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或b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以及专业职业技能证书。

二、机电类专业教学要求1.开展机电类专业社会调研和国内外比较研究。

2.按机电类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3.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

4.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5.提出师资、实验、实训基地、教材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建设规划。

6.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方案。

三、机电类专业教学设计1.归纳和总结适合实践教学的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将一项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小组教学法:是根据教学任务、目的,结合学生特点,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讨论、实训,体现各小组特点的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电工程系机械教研室、数控模具教研室2013年11月一、专业群所含专业名称及代码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5801022.数控技术:5803023.模具设计与制造:580106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机械行业对高职毕业生所要求的操作、工艺、维修、编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生产现场操作、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生产组织协调和管理,以及机械产品销售等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适应岗位(岗位群)1.数控设备制造人员(操作、装配调试);2. 数控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装配调试);3.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维修、维护与售后技术);4.中小型企业机械生产车间技术员(工艺员、技术员);5.中小型企业机械生产车间产品质量控制人员(质检员、巡检员)。

中小型企业机械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定额员、调度员、安技员)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业务员、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

培养具有现代企业意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机械制造行业及相关企业的设备操作工、设备维修工、产品装配调试工、工艺员、技术员、质检员、巡检员、定额员、调度员、技安员、业务员等,学生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能够成长为高级操作工、高级维修工、班组长、工艺师、车间主任、区域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及售后服务技术人员。

五、岗位能力要求(一)、基本能力:机械技术类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对应课程表(二)、核心能力:机械技术类专业基于制造(加工)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核心能力定位表六、专业素质要求1.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获得以下4类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1)职业资格技能证书;(2)社会公益服务证书;(3)企业经历证书;(4)学生科技社团证书2.职业技能和技术要求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中的3个,其中至少有1个是高级证书,至少有2个是非操作工种证书。

(1)车工或数控车工(2)铣工或数控铣工(3)工具钳工(4)高级绘图员(5)数控工艺员(6)电加工操作工(7)机械工程常用软件认证(4种)3.拓展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

(1)英语B级(4)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2)英语A级(5)国家普通话证书(3)英语四级(6)竞赛获奖证书七、教学活动安排机械技术类专业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注:1.“实习(实训)”栏为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含实习、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等。

2.“毕业实践”栏含专业综合能力训练、顶岗实习等机械技术类专业教学活动进程表八、机械技术类专业教学计划表感谢你的阅读注:1、★为专业核心课程、●为理实一体化教学2、考核方式: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任务考核,D作品考核,E综合考核。

3、X代表总学时,X1为专业群中机械专业,总学时(1392+43w),总学分(145)。

X2为专业群中数控专业,总学时(1376+42w),总学分(141)。

X3为专业群中模具专业,总学时(1376+42w),总学分(141)。

4、在专业教学计划表中自主学习一栏,原则上专业能力课和能力拓展不允许有(除计算机基础课和思政课)5、认知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1周计1学分,理实一体化教学1周计2学分。

6、在校内进行的认知实习或生产实习计入总学时里,在校外进行的不计入总学时里。

感谢你的阅读附表:机械技术类专业专业能力拓展模块一览表机制专业能力拓展模块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能力拓展模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力拓展模块九、课程说明1.计算机操作基础本课程是一门非计算机专业基础应用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按学院新制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文字录入、windows XP基本操作、排版能力、制表能力、数据管理能力、幻灯片操作、网络应用同样适用于已有一些操作基础的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从最基础的计算机常识入门,逐步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掌握输入法的相关技能,理解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了解Internet网的基本常识及应用。

建议使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张赵管周兵南昌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关智北京大学出版社2. 实用英语实用英语分为Ⅰ、Ⅱ两部分。

实用英语Ⅰ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别具不同的教学内容,别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别具风格的教学方式,从激发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入手,开展“快乐英语”教学活动,利用观赏英文电影,学唱英文歌曲,欣赏英文诗歌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和提升学生的词汇量,为实用英语Ⅱ(专业英语)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公共英语基础。

实用英语Ⅱ主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和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分为矿山技术英语、机电技术英语、汽车技术英语、建筑技术英语、食品技术英语和经济应用英语等模块,主要讲述专业词汇和必要的科技英语语法。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借助工具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说明书等英文资料。

建议使用教材:《实用英语》主编:王萨电子工业出版社3.公共体育体育课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掌握1~2项体育锻炼技能,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学会欣赏体育,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

我院体育课包括公共课和选项课。

初步实现了“三自主”的授课方式。

第1学期为公共课,其中第1—7周全院统一进行三路长拳教学、汇操比赛和体能测试。

第2、3学期为选项课。

建议使用教材:《体育健康教程》主编:何鹏飞北理工大学出版社4.思政思政课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1、2学期开设)、《思政实践课》部分和《自主学习》部分。

我院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包括4个模块,3个教学模块,1个实践模块。

3个教学模块为理论教学模块、自学模块、专题教育活动模块,1个实践模块是公益劳动模块,其中公益劳动模块的考核由学生处负责。

建议使用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5、大学人文《大学人文》主要讲述人文知识和专业应用文知识,本课程将教学内容设计成12个活动项目,共48学时。

其中24学时用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24学时用于人文知识内容教学,对于高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增强人文精神、塑造健康人格、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建议使用教材:《大学人文基础》主编:马瑧荣高等教育出版社6.应用数学本课程针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实际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基于了解高等数学的教学定位,通过开设“储蓄与极限”、“爱情与极限”、“车速与导数”、“弯路与曲率”、“灯笼与积分”、“侦破与微分方程”等项目单元课程,使学生从日常接触的事物认识高等数学,了解高等数学,知道高等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用处,并了解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的关系。

建议使用教材:《应用高等数学》主编:樊娟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7、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本课程目前阶段作为全校必修课,是一门强调职业发展和规划,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课程。

本课系统讲授如何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知己、知彼、择诀、目标和行动等步骤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协作组织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为了有效指导就业,讲授学生面试礼仪、简历写作等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并应用于各类实践活动。

建议使用教材:《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编:赵建明北理工大学出版社8.机械制图及CAD绘图本课程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包括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部分。

机械制图部分主要讲授画法几何、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及其应用,零件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用途、画法和规定标记,装配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CAD绘图部分主要讲授CAD软件的应用,包括图形绘制和编辑命令的使用,文本和尺寸的标注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使学生能正确的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技能。

学会查阅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

能正确阅读和绘制一般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掌握CAD绘图软件的图形绘制、编辑和尺寸标注的方法,能用其绘制工程图样。

建议使用教材:《机械制图(非机类专业)》主编:金大鹰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制图(机械类专业)》主编:金大鹰机械工业出版社9.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本课程机械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

主要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床夹具、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各种基础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正确使用和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以及自学工艺理论和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主编:卞洪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0.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本课程是一门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数控加工刀具,工件的定位装夹和提高加工质量的措施。

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数控系统的能力。

具有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分析、调试和数控加工能力。

掌握数控技术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分析能力,为以后机电结合的设计和使用技术打下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1. 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 陈洪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介绍该课程前半部分在介绍常用低压电器等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电气控制基本电路,以及常用机床电力拖动要求、电气控制线路及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后半部分在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外部硬件结构、内部软元件、指令系统等,以及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的的使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典型逻辑量(简单模拟量)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基于PLC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设计。

建议使用教材:《数控机床电气控制》·陈子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2.机械设计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是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一般通用机械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组合成为一门综合化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