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12:实验专题

合集下载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 2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4 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7 专题04 酶与ATP ------------------------------------- 9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12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19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 21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23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变化 --------------------- 41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 46 专题1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50 专题12 内环境与稳态------------------------------- 64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66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的保护 ------------------- 70 专题15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 81 专题16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88 专题17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 --------------------- 99 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 102 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 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答案】B【解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 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1.(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某团队从下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

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④和③【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可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根据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说明亲代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根据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说明第二组噬菌体的蛋白质被35S标记,即C正确,ABD错误。

2.(2022·湖南·高考真题)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A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 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

3.(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 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实验过程中需单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大肠杆菌的质量大于噬菌体,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试题分析】一、选择题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的选择题部分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基础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遗传与进化、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

题目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填空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概念进行填空,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术语的掌握程度和对生物学现象的描述能力。

三、简答题简答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现象或问题给出简要的回答,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实验设计题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生物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论述题论述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答案1. A2. B3. C4. D5. E(注:此处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需根据实际题目确定)二、填空题答案1. 细胞膜2. 基因重组3. 光合作用4. 物种多样性5. 克隆技术(注:此处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需根据实际题目确定)三、简答题答案1.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

2.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它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为自然选择提供多样性。

四、实验设计题答案1. 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以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光照,实验组遮光,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

五、论述题答案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等多种方式。

【结束语】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考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共13个专题,附标准答案)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共13个专题,附标准答案)

说明:本资料由梦挂梧桐工作室组织专业教师分类编辑而成2020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附标准答案共13个专题)目录专题1 细胞的组成——————————————————1专题2 物质进出细胞、酶和ATP—————————————4专题3 细胞呼吸答案—————————————————5专题4 光合作用————————————————————8 专题5 细胞分裂————————————————————11 专题6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4 专题7 遗传的物质基础—————————————————15 专题8 分离定律————————————————————17 专题9 自由组合定律——————————————————18 专题10 伴性遗传————————————————————20 专题11 生物变异和进化—————————————————22 专题12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5专题13 内环境和稳态——————————————————27专题1 细胞1.(2020年全国卷新高考·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

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2.(2020年全国卷Ⅱ·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及解析(全国I)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及解析(全国I)

1.【ID:4004612】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答案】B【解析】A.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飞沫传播,A正确。

B.病毒的增殖需要依赖于宿主细胞,无法直接在餐具上增殖,B错误。

C.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病原体失活,煮沸处理餐具可以杀死餐具上的病原体,C 正确。

D.病原微生物可以附着在物体表面,手直接触摸会接触到病原微生物,增加感染风险,勤洗手可降低该风险,D正确。

2.【ID:4004613】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产生的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分子数与释放的相等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吸收也无释放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分子数比释放的多【答案】D【解析】无氧呼吸总反应式:有氧呼吸总反应式:A.若产生的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说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为酒精,并且不进行有氧呼吸。

如果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多于乙醇分子数。

A正确。

B.有氧呼吸消耗的分子数与产生的分子数相等,B正确。

C.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正确。

D.种子呼吸作用利用的物质为葡萄糖,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则吸收的分子数等于释放的分子数;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则吸收的分子数少于释放的分子数。

D错误。

3.【ID:4004614】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答案】D【解析】A.切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大量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A 正确。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汇编 〖2024年高考真题〗(甘肃省2024)4. 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

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 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C. 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D. 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2024年安徽省)4. 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及其方向是由细胞内外信号分子共同决定的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对该信号分子的特异应答,依赖于细胞内的相应受体B. 酶联受体是质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运输和催化作用C. 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分子与靶蛋白结合,使其磷酸化而有活性D. 活化的应答蛋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最终引起细胞定向分化(2024年吉林省)2. 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B. 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C. 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2024年湖北省)20.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被棉铃虫吞食后活化,再与肠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插入细胞膜中,直接导致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含物流出,直至细胞死亡。

科学家将编码Bt 毒蛋白的基因转入棉花植株,获得的转基因棉花能有效防控棉铃虫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1)Bt毒蛋白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基因的分离定律)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基因的分离定律)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基因的分离定律)汇编 〖2023年高考真题〗1.(2023∙海南∙高考真题)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P、H)和细胞核基因(D、d)相关。

现有该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P)DD(雄性可育),科研人员利用上述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杂交,产生的后代雄性不育B.②③④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变C.①和③杂交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D.①和③杂交后代作父本,②和③杂交后代作母本,二者杂交后代雄性可育和不育的比例为31 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

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

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2022年高考真题〗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半乳糖血症是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研究发现F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I和II,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

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变位点的5种类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类型突变位点 ① ② ③ ④ ⑤I +/+ +/‐ +/+ +/‐ ‐/‐Ⅱ +/+ +/‐ +/‐ +/+ +/+注:“+”表示未突变,“‐”表示突变,“/”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 A.若①和③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B.若②和④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C.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D.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2.(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3.(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2020年高考生物试卷(答案详解附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试卷(答案详解附下载)

2020届九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中只有大型的环状DNA,且不与蛋白质结合B. 大多数细菌因缺乏线粒体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 细胞癌变过程,核仁变大,核孔数目增多,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D. 霉菌中的内质网是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蛋白质的细胞器2.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中所做的贡献。

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缺氧反应元件(HRE)结合后调控基因表达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

HIF-1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HIF-1a和ARNT组成,在正常氧气条件下,HIF-1a会被蛋白酶体降解而无法发挥作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组成HIF-1a的单体是氨基酸,在常氧条件下,人体的HIF-1a的含量会降低B. HIF-1a降解过程中仅需蛋白酶体C. 研究发现缺氧时HIF-1a含量会升高,但HIF-1a的mRNA表达量较常氧时并未增加,由此推测可能是缺氧使HIF-1a稳定性增强D.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利用低氧调节机制增加细胞内氧气含量,提高代谢效率,从而使肿瘤细胞增殖,故可研制药物降低肿瘤细胞内HIF-1a的含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目的3.假如多年后,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

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种花卉新品种。

当你知道这种花只能自花受粉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43株是开白花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后代的表现型符合分离比3:1,所以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B. 上述材料中紫花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显性突变C. 要筛选紫花纯合子,可以将这株紫花连续多代自交,不断淘汰白花D. 若存在某种纯合致死,则不能筛选出紫花纯合子4.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Ⅲ)word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Ⅲ)word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田)一、选择题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端向RNA也可以从RN端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勺一条单链为本II板转录出的RNA匀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砌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砌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砌子解析:遗传信息可以从DN脸向RNA转录),也可以从RN端向蛋白质(翻译),A正确;以DNA勺一条单链为本II板转录出的RNA可以是mRNA tRNA和rRNA D正确;只有mRNAf以翻译为蛋白质,tRNA和rRNA不会翻译为蛋白质,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细胞中DN砌子的碱基总数应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

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 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生长素-苣耨生长衰时间/卜A. 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I而提高解析: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A正确;细胞的代谢活动离不开水,B正确;由图可知蔗糖、生长素均能提高胚芽鞘伸长率,而且两者共同作用时效果更明显,D正确;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不能通过该实验推测,C错误。

3.细胞内有些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喋吟(I)。

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的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2020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3: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0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3:细胞的生命历程

知识点3:细胞的生命历程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2、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3、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的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4、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B.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C.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D.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5、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B.线粒体数量增加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D.细胞核体积变小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8、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9、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10、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11、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B.实验选用的醋酸洋红溶液属于碱性染料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12、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B.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C.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D.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13、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増加了一倍14、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

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一单元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备考方向导航考点1 多种多样的细胞1.[2019海南,5,2分]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B.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D.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考点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2018浙江11月选考,19,2分]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B.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D.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3.[2016海南,2,2分]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

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考点3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4.[2020江苏,3,2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5.[2020浙江7月选考,4,2分]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6.[2020浙江1月选考,14,2分]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S1~S4表示上清液。

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18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含解析

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18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含解析

专题18 生态系统及其保护1.(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10)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3、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详解】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B、提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C、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学和物种进化的知识,难度较低,识记教材基本内容即可.2.(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A.臭氧层破坏B.酸雨形成C.水体污染D.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分析】氟利昂被广泛地作为各种喷雾器的雾化剂、除臭剂和制冷剂使用,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层上层,并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使臭氧量减少.【详解】A、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由分析可知,氟利昂会使大气圈上层的臭氧量减少,使臭氧层遭到破坏,A正确;B、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B错误;C、水体污染是指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等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江、河、湖、海变质造成的污染,C错误;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收到严重干扰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D错误。

高考生物三年真题专项汇编卷(2018-2020)考点十九: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三年真题专项汇编卷(2018-2020)考点十九: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三年真题专项汇编卷(2018-2020)考点十九:免疫调节(2020浙江1月选考,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疾病是()A.艾滋病B.狂犬病C.禽流感D.非典型肺炎(2020浙江1月选考,20)2.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C.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抗原MHC受体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2020,全国新高考I卷,15)3.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B.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D.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2019海南卷,14)4.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C.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D.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2020全国II卷,2)5•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2020全国III卷,4)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2019浙江4月选考,23)7•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

2020年高考生物十年真题精解(全国Ⅰ卷)专题04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遗传病(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十年真题精解(全国Ⅰ卷)专题04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遗传病(解析版)

三观一统十年高考生物真题精解专题04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磨一剑。

本专辑按照最新2020年考纲,对近十年高考真题精挑细选,去伪存真,挑选符合最新考纲要求的真题,按照考点/考向同类归纳,难度分层精析,对全国卷Ⅰ具有重要的应试性和导向性。

三观指的观三题(观母题、观平行题、观扇形题),一统指的是统一考点/考向,并对十年真题进行标灰(调整不考或低频考点标灰色)。

(一)预测2020考纲(二)本节考向题型研究汇总一、考向题型研究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1.(2013·全国Ⅰ卷,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A【解析】杂交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是杂交再测交或杂交再自交,子二代出现1:1或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纯合子可以用杂交的方法来验证,A正确;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2.(2011·全国Ⅰ卷,34)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

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

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1种群及其动态(含解析)——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doc

考点21种群及其动态(含解析)——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doc

考点21 种群及其动态——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一、单选题1.【2024·浙江卷】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

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的1178尾野生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下表。

A.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C.随年龄增长雄黄鳝数量逐渐增加D.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约为1Ⅰ12.【2022·重庆卷】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C.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衰退型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3.【2023·辽宁卷】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B.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C.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D. 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4.【2022·山东卷】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

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

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体数量约为1 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 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5.【2022·浙江卷】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

考点22群落及其演替(含解析)——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doc

考点22群落及其演替(含解析)——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doc

考点22 群落及其演替——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一、单选题1.【2023·福建卷】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问题。

某地近海主要生活着两种底栖植物海藻甲和乙。

2001~2015年间,它们在海底礁石上的覆盖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2010年后该海域海水平均温度有一定上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升温改变种群密度,海藻乙有一段时间呈指数增长B.升温改变乙生态位,甲数量骤降后应实施就地保护C.升温改变能量输入,该海底群落水平结构发生变化D.升温改变底栖环境,群落由甲占优势转为乙占优势2.【2022·浙江卷】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C.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3.【2024·江西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

下列关于某干旱地区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演替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不是同一种类型B.可用样方法调查该退耕农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C.可在该退耕农田引进优势物种改变演替的速度D.上述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森林阶段4.【2023·海南卷】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C.与灌丛相比,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D.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5.【2024·河北卷】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度放牧会改变草原群落物种组成,但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不会改变B.多种生物只要能各自适应某一空间的非生物环境,即可组成群落C.森林群落中林下喜阴植物的种群密度与林冠层的郁闭度无关D.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明显6.【2023·海南卷】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汇编 〖2023年高考真题〗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

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2.(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某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SHOX基因突变所致,某家系中一男性患者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后,生育了一个患该病的男孩。

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A.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B.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C.母亲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D.该男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时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3.(2023∙山东∙高考真题)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

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

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4.(2023∙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如图甲乙丙是某动物精巢中细胞减数分裂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像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 B.乙中染色体组是丙中两倍C.乙中同源染色体对数是丙中两倍 D.乙、丙都是从垂直于赤道板方向观察的5.(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 B Y,其精巢中两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分布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真题全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真题全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真题全国二卷一:选择题(生物共六小题,每题6分,共36分)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进行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的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加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6.河水挟带泥沙进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2020年高考题生物汇总.pptx

2020年高考题生物汇总.pptx

3
学海无 涯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

2 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

3 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
1 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
,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
。图中筛选 2 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
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
,该激素具有
(答出 2 点即可)等生理
功能,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3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 以
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

32、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 3 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 表示,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 W 破坏了胰腺中的 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细胞,使细胞
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 液
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
,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

3 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4 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
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 法
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 4 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
适 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
,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且位于 3 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 4 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

【高考生物】2017—2020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细胞的物质运输、酶与ATPdocx

【高考生物】2017—2020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细胞的物质运输、酶与ATPdocx

2017—2020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细胞的物质运输、酶与ATP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半透膜;②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浓度差是指单位体积溶质分子数量的差异,即物质的量浓度差异,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糖和乙糖的质量分数相同,但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因此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2倍。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叶细胞与溶液之间无溶质交换,而甲组的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可能是由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甲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引起了细胞吸水,A正确;B、若乙糖溶液浓度不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叶细胞净吸水量为零,B正确;C、若乙糖溶液浓度降低,说明细胞失水,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C正确;D、若乙糖溶液浓度升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低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而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2倍,因此叶细胞的净吸水量应是乙组小于甲组,D错误。

故选D。

2.(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5)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B.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C.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①为主动运输;Na+逆浓度梯度运出小肠上皮细胞和K+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需要载体和能量,则方式②为主动运输;方式③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协助,为协助扩散;水进入细胞的方式④为自由扩散;多肽等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⑤为胞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2:实验专题1、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

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B.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C.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D.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2、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甲基绿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B.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C.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可用台盼蓝染液区分菌体死活3、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6、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7、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C.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9、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细胞叶绿体形态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有水状态B.需要高倍镜下才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C.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及大小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核时,可用甲基绿进行染色10、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分组设计:A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B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C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__________。

(2)完善实验思路:①……②…………(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点)。

(4)分析与讨论:药物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和经染色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

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量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观察指标: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和细胞大小。

据分析可知,基因突变不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因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属于生物膜,不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要使红叶杨和绿叶杨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红叶杨需要更强的光照,原因是红叶杨比绿叶杨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少,光合速率小,因此,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C正确;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若要测定花青素的绝对含量需要进一步实验,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可遗传变异类型,影响光照强度的外界因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应用,再根据题意作答。

2答案及解析:答案:BD解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原理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且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充满了外界溶液。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原理是: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之一是:染色体容易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而叶绿体本身呈绿色,其形态为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因此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需要染色,A错误;白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无色,以此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红墨水使之成为红色,会使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B正确;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龙胆紫等碱性染料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因此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不能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C错误;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细胞膜可以阻止活细胞不需要的台盼蓝染色剂进入,因此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成蓝色,而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台盼蓝染色剂才能进入细胞,因此凡被染成蓝色的均为死细胞,D正确。

故选BD。

3答案及解析: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査显微镜在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对相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分析。

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色素存在于液泡中,即大液泡呈紫色,且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各组成部分的清晰结构,A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髙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B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因为分裂期细胞数目较少,所以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很难见到各个时期的细胞,C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一般在低倍物镜下(10×物镜)找到大方格后换上高倍物镜(40×)观察一个中方格并计数,但一个计数室中有16或25个中方格,D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给发酵初期酵母菌快速增殖提供氧气,同时防止发酵液体积增大溢出发酵瓶,A错误;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B正确;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C正确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可将染色质(体)染色,因此,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转换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不能转动物镜,A错误。

以洋葱鱗片叶内表皮(含有大液泡)为材料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但需要将视野调暗,B错误。

花生子叶细胞含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C正确。

新鲜黑藻小叶含有很多叶绿体且随细胞质流动,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但不可以计数,D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所以选D。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B项,应当先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玉米籽粒,然后再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进行染色,故B项叙述错误。

A项,温水浸泡过的玉米籽粒,其细胞的代谢速率会加快,吸收物质的速度也会加快,可以在染色后的短时间内看到较为明显的效果,故A项叙述正确。

C项,煮过的玉米胚细胞已经不具有生命活性,而未煮过的玉米胚细胞仍具有生命活性,所以当观测到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时,可以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故C项叙述正确。

D项,红墨水可以进入死细胞将死细胞进行染色,所以当观测到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时,可以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事实上,玉米成熟的种子中有胚和胚乳,胚细胞具有生命活性,胚乳细胞已经死亡,故D项叙述正确。

注意本题要选择的是叙述错误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通常认为细胞膜丧失完整性,细胞即可被认为已经死亡。

台盼蓝是检测细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试剂。

健康的正常细胞能够排斥台盼蓝,而死亡的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通透性增加,细胞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A正确;氨基酸不含肽键,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常用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细胞叶绿体形态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有水状态,以保持细胞处于生活状态,A正确;低倍镜即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B错误;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C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核时,可用甲基绿对DNA进行染色,绿色主要集中在细胞核,D正确。

故选B。

10答案及解析:答案:(1)药物乙溶液;(2)①取细胞悬液加入到含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②将细胞悬液分别加入到A、B、C三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③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培养瓶中的细胞数并记录④当细胞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时,向C组加入药物乙溶液⑤重复③,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3)如图:;(4)促进海拉细胞的增殖解析:(1)要探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B组只加入甲溶液,故C组需要加入药物乙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