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实验九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检验阿司匹林的质量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用于止痛和退烧的重要药物之一。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定量测定法来评估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包括药品的含量、吸收度和纯度等。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的通用名称。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标准化钠氢碳酸滴定法来测定阿司匹林的药品含量。

具体的步骤如下:1. 首先称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片剂,并粉碎成粉末状。

2. 将粉末样品与适量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混合,并用稀酸酐来充分溶解样品。

3. 将样品转移到酸性介质中,并用甲酸铵作为指示剂,以0.1M硫酸溶液进行滴定。

4. 计算滴定体积并通过公式计算出维生素C样品中的阿司匹林含量。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药品和实验仪器及仪表。

2. 称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片剂,通过筛网将其研磨成细粉。

3. 取样品并将其加入到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充分颠倒和振荡,使其充分溶解。

4. 加入稀酸酐并继续颠倒样品,以保证样品在酸性介质中完全溶解。

5. 用酸性介质对样品溶液进行滴定,并应用甲酸铵作为指示剂来计算滴定终点。

6. 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用公式计算出阿司匹林含量。

四、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通过滴定法对维生素C片剂的药品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并计算出其中的阿司匹林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C 片剂样品的平均含量为0.1068 g,阿司匹林含量为0.0857 g。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阿司匹林的药品含量应在98-102%之间。

因此,本实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样品达到了药品含量的质量标准。

五、实验结论通过定量测定法来评估阿司匹林药品的质量,本实验结果表明该维生素C片剂样品的药品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阿司匹林的质量良好。

这证明该药品的质量稳定,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检查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检查

V)

平均片重( mg ) 标示量(mg )
100 %
得出结论:合格或不合格
2008-08-08
1.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与化学原料药的质量分析相比,制剂的质量分析有何
特点? 3.阿司匹林原料与阿司匹林片在质量检验方面有哪些不
同之处?为何不同?
2008-08-08
2008-08-08
保证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均一性
阿司匹林片ຫໍສະໝຸດ 溶出度检查Why?
2008-08-08
含量测定
化学原料药首选
光谱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制剂首选
其他方法
2008-08-08
attention
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 A 测定方法不同
对asprin原料药 直接滴定法或水解剩余滴定法
对asprin片剂 两步滴定法 原因?
以阿司匹林原料药和阿司匹林片剂为例 1.掌握药品检验工作的项目内容和基本程序。 2.掌握化学原料药与其制剂质量检验之间的
异同点。
2008-08-08
药品检验工作的项目内容与基本程序
取样 鉴别
要求: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 基本原则:均匀、合理
检查
含量测定
检验报告的书写
2008-08-08
鉴别
attention
药物制剂的检查 A 纯度检查(杂质检查): • 不需完全重复原料药的检查项目
(主要检查在制剂的制备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阿司匹林片:检查游离水杨酸
• 杂质限量的要求不同
阿司匹林
“水杨酸”≤0.1%
阿司匹林片
“水杨酸”≤0.3%
2008-08-08

药剂阿司匹林片剂实验报告

药剂阿司匹林片剂实验报告

药剂阿司匹林片剂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被广泛应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各种轻度疼痛。

药剂阿司匹林片剂是一种固体制剂形式,通常由活性成分阿司匹林和辅助成分组成。

本实验旨在研究药剂阿司匹林片剂的质量、溶解度和释放特性,以评估其药效和药物可利用性。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 药剂阿司匹林片剂(30mg/片)- pH 7.4磷酸盐缓冲液- pH 1.2盐酸缓冲液- pH 4.5乳酸缓冲液-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质量测定1. 以阿司匹林片剂为样品,取5片片剂,称重并计算平均质量。

2. 重复上述步骤5次以获得样品质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溶解度测定1. 在37恒温水浴中,使用pH 7.4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缓冲液和pH 4.5乳酸缓冲液,分别准备三个溶剂。

2. 每个溶剂中添加一片阿司匹林片剂,并在离心机中以100rpm的速度在37下振荡。

3. 在指定时间间隔内,采集样品,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收值。

4. 通过构建标准曲线,根据吸光度值计算阿司匹林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药物释放测定1. 准备pH 7.4磷酸盐缓冲液。

2. 在37恒温水浴中,将一片阿司匹林片剂置于100 m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以100rpm的速度在37下振荡。

3. 在指定时间间隔内,取出样品,并加入等体积缓冲液以保持溶液体积不变。

4.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值,并根据阿司匹林的标准曲线计算药物释放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质量测定通过重复5次实验,得到阿司匹林片剂的平均质量为X g,标准差为±Y g。

溶解度测定使用pH 7.4磷酸盐缓冲液、pH 1.2盐酸缓冲液和pH 4.5乳酸缓冲液,分别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溶解度。

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分钟)pH 7.4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度(mg/mL)pH 1.2盐酸缓冲液溶解度(mg/mL)pH 4.5乳酸缓冲液溶解度(mg/mL)-0 0 015 A BC30 D EF60 G HI... ... ......药物释放测定使用pH 7.4磷酸盐缓冲液测试阿司匹林片剂的药物释放情况。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

实验四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实验目的】⒈了解溶出度测定的方法与原理;⒉熟悉片剂分析的项目与方法;⒊掌握阿司匹林鉴定试验的原理及与药物结构的关系;⒋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⒌掌握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的原理与操作,及容量分析法测定片剂含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1.药物O HOOO CH3本品为白色片;遇湿气易变质。

本品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2.原理:⑴鉴别①三氯化铁反应: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阿司匹林加热水解生成水杨酸,可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

②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酯健水解,得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因此可用水解反应鉴别。

⑵检查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a.杂质来源游离水杨酸为阿司匹林生产中未反应的原料或贮存过程中的水解产物。

b.检查方法阿司匹林无游离酚羟基,不与高铁盐溶液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之反应生成紫堇色,此种方法称之对照法,极为灵敏,可检出1ug的游离水杨酸。

⑵含量测定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有酯健,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片剂中为防止酯健水解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做稳定剂,因此在片剂中有酸性杂质,含量测定时为消除酸性杂质干扰,采用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中和,消除酸性杂质〔酸性附加剂和降解产物〕的干扰COOHOCOCH3NaOHCOONaOCOCH3H2O第二步水解后剩余滴定COONaOCOCH3NaOHCOONaOHCH COONa32NaOH H SO24Na SO242H O2【实验仪器与试剂】㈠仪器试管,纳氏比色管,溶出度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25ml注射器,0.8um微孔滤膜,酸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漏斗。

㈡试剂1.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既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色〕。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5 0 % ( ba e y2 0 h r cui l l s ,2 . 8 41 . 2 ( ba e y2 0 h r c l s ,al f es . 3 o ti db 0 5p a n mae t a ca ) 9 6 % - 14 % oti d b 0 5 p a c s n mayca ) I o ls s
典 规定溶 出度 不得小于标示量 的 8 % 。学生 实验 中所制备 的 0 阿 司 林 片 进 行 溶 出度 测 定 , 定 的 的结 果 是 :0 5级 药 物 制 剂 测 20 班 制 备 的 阿 司 匹 林 片 测 得 数 据 为 4 .3 ± .3 ,0 5级 药 学 9 0 % 5 0 % 20 班制 备的阿 司 林 片 测 得 数 据 为 2 . 8 ±1 . 2 , 小 于 9 6% 14% 均 8 % , 照 药 典 的规 定溶 出 度 不 合 格 , 业 生 产 部 门 或 以 后 的 实 0 按 企
8 % , 到 溶 出 度 合 格 的产 品 。 0 得
关 键 词 : 林; 阿司 溶出度 ; 影响因素
The Dis l i n Te t o pi i Ta l t nd t s t s o uto s f As rn b e s a he Re uls Ana y i l ss
MIO J l n A G C eg- u ,G O Ja A u— i ,W N hn jn U in—w iai nvr t , u n nD l6 0 ,C ia C l g f amay D lU iesy Y n a a 7 0 0 hn ) e P i i 1
wa u lfe s q ai d.a d t e a p rn wa d y sud n si a a y i n h s ii sma e b t e t n Ph r c .Th is l to t fa pi n t b eswe e4 0 m e d s ou i n daa o s r a lt r 9. 3% ± i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分析

标示量%
每片含量 标示量
100%
供测试得品量标重(示(g)量g)( 平g /均片片)重(g)100%
剩余滴定法
T(V0 V)F 平均片重
标示量%
ms 标示量
100%
优点:
(1)消除了酸性杂质的干扰 (2)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片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阿司匹林标示量%
=
(V0
V) W
FTD 标示量
不用于含量计算
酒石酸 枸橼酸 水杨酸 醋酸
+NaOH →
COOH OCOCH3
+NaOH
酒石酸钠 枸橼酸钠 水杨酸钠 醋酸钠
COONa OCOCH3
+H2O
第二步 水解后剩余滴定
定量过量
COONa
COONa
OCOCH3
OH

+NaOH
CH3COONa

验 2NaOH 剩余 H2SO4 Na2SO4 H2O
W
100%
五、思考题
滴定过程中,如何防止阿司匹林水解? 如何配置中性乙醇?为什么要用中性乙醇?如
果用乙醇对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阿司匹林片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测定阿司匹林的
含量?
药物分析实验
实验三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两步滴定法测定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熟悉称量、滴定、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
酸碱滴定法
原料: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水解产物:水杨酸和醋酸 稳定剂:酒石酸或枸橼酸
阿司匹林片剂
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中和 第二步:水解和测定
第一步 中和
加10mlNaOH滴定液 酚酞指示剂3滴 水浴加热15min,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片的分析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分析阿司匹林片中的主要成分以及了解其药效与药理作用。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实验通过药理学和药剂学分析手段来测定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器材:电子天平、溶液移液器、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等)2. 药品:阿司匹林片样品、NaOH溶液、酸性溶液(如HCl等)、硝酸银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阿司匹林片取出适量,粉碎成细粉状。

2. 乙酰水杨酸的提取:将粉碎的阿司匹林片样品加入酸性溶液中,在加热的条件下将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水杨酸。

3. 碱性溶液的加入:将得到的水杨酸样品加入NaOH溶液中,使其转化为水杨酸盐。

4. 腐蚀性物质的去除:通过重复处理和过滤的方法去除样品中的腐蚀性物质。

5. 硝酸银法测定:将样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通过称量沉淀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6.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和比较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为X%,与其它同类药品相比,该含量在合理范围内且具有稳定性。

这说明该阿司匹林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药理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药效。

然而,实验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操作要严格控制,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

其次,样品的选取和制备过程也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阿司匹林片的不同含量对药效和药理作用的影响,并与其它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对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得出了其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且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药效和药理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并在药学及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述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

简述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

简述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阿司匹林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主要成分是阿司匹林。

为了确保阿司匹林药品质量,严格控制阿司匹林片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药典》提供了一种常用的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测定方法,以下是该方法的简述。

一、仪器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质量精密、稳定性好、响应灵敏的仪器设备,用于测定阿司匹林片剂中的阿司匹林含量。

常规实验工具:如移液管、称量器、研钵、胶头滴管、滤纸等。

试剂:浓盐酸、0.05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0.05% N-苯基-α-萘乙酸甲酯乙醇溶液。

二、操作步骤1.取样。

将10片阿司匹林片剂粉碎并混合,取其中适量(粉末量相当于约1.0g阿司匹林),精确称量并置于研钵中。

2.制备试液。

使用滴管向钵中加入3mL浓盐酸,用胶头滴管加水至约50mL,加热至热水浴中溶解。

同时准备0.05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05%N-苯基-α-萘乙酸甲酯乙醇溶液各10mL。

3.生成最大吸收波长表格。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对照,在320-240nm范围内扫描样品并记录下吸收度。

计算吸收波长在240-280nm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

4.测定样品吸光度。

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将钵中药物(此时已经酸化)稀释至适当浓度,得到测量结果。

用阿司匹林溶解在苯并丙酮中做标准曲线。

阅读荧光和吸收测量值,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量。

根据浓度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三、注意事项1.使用滤纸过滤药液以确保准确性。

2.遵循仪器的操作规范,确保精度正确。

3.保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4.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杜绝不合格产生。

提取阿司匹林的实验报告

提取阿司匹林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从阿司匹林片剂中提取阿司匹林的方法;2. 掌握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3. 了解阿司匹林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在水中微溶,但在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本实验通过将阿司匹林片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过滤、结晶,从而提取出阿司匹林。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漏斗、布氏漏斗、滤纸、蒸发皿、磁力搅拌器、酒精灯、温度计、研钵、药匙等;2. 试剂:阿司匹林片剂、乙醇、氯仿、蒸馏水、无水硫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阿司匹林片剂(约0.5g),置于研钵中,用研杵研碎成粉末;2. 将研碎的阿司匹林粉末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乙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阿司匹林完全溶解;3. 将烧杯中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4. 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滤液浓缩至饱和;5. 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观察结晶现象;6. 用滤纸过滤结晶,收集滤纸上的晶体;7. 将滤纸上的晶体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纯净的阿司匹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阿司匹林片剂在乙醇中溶解良好,经过过滤、结晶等操作,成功提取出阿司匹林晶体;2. 提取得到的阿司匹林晶体呈白色,结晶良好,说明实验操作正确;3.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从阿司匹林片剂中提取阿司匹林的方法,以及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从阿司匹林片剂中提取阿司匹林,掌握了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操作条件,可以成功提取出纯净的阿司匹林晶体。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研碎阿司匹林片剂时,应尽量将片剂研碎成粉末,以提高溶解度;2. 溶解过程中,应充分搅拌,确保阿司匹林完全溶解;3. 结晶过程中,应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以获得良好的结晶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阿司匹林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阿司匹林的相关质量评价实验,了解该药品的质量指标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消炎药和镇痛药,具有抗炎、退热和镇痛的作用。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阿司匹林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指标、稳定性、纯度等。

实验材料:阿司匹林样品、苯乙酸标准品、0.1mol/L NaOH溶液、95%乙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实验步骤:
1、外观质量评价:观察阿司匹林片剂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颜色、形状、光泽、刻字等。

2、含量测定: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片剂,粉碎称重后,加入一定量的苯乙酸标准品与95%乙醇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测定。

3、纯度测定: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片剂,加入0.1mol/L NaOH溶液进行热稳定性试验,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纯度。

实验结果:
1、外观质量评价:阿司匹林片剂外观正常,符合要求。

2、含量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含量分析,得知阿司匹林在本次实验中的含量为95.28%。

3、纯度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度分析,得知阿司匹林在本次实验中的纯度为99.17%。

实验结论:本次阿司匹林质量评价实验表明,阿司匹林的含量和纯度都达到了要求,并且其外观质量正常。

这反映出该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其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该药物品质可靠。

阿司匹林提取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2. 掌握阿司匹林提取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在体内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从阿司匹林片剂中提取阿司匹林,通过重结晶等方法纯化,最后测定其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析天平、研钵、烧杯、漏斗、抽滤瓶、烘箱、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阿司匹林片剂、无水乙醇、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阿司匹林提取(1)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片剂,研细后过筛,准确称取0.1g,置于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充分溶解,搅拌均匀。

(3)将烧杯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60℃,恒温搅拌30min,使阿司匹林充分溶解。

(4)将溶液过滤,滤液收集于烧杯中。

2. 阿司匹林纯化(1)将滤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0。

(2)将溶液静置过夜,使阿司匹林沉淀。

(3)用漏斗过滤,收集沉淀。

(4)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3次,每次10mL。

(5)将沉淀置于烘箱中,在60℃下烘干至恒重。

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1)准确称取烘干后的阿司匹林0.01g,置于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充分溶解,搅拌均匀。

(3)将溶液过滤,滤液收集于容量瓶中,定容至10mL。

(4)取适量滤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阿司匹林提取结果通过实验,成功从阿司匹林片剂中提取出阿司匹林,提取率约为95%。

2. 阿司匹林纯化结果通过重结晶等方法,将提取的阿司匹林纯化,纯度达到98%以上。

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结果根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计算出阿司匹林含量为99.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的溶出度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的溶出度 (1)

科技论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的溶出度杨云雷1宋金环2(1、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复方阿司匹林片为一复方解热镇痛药,能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用于治感冒、发热、关节痛、风湿病,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法,又根据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阿司匹林片中的阿司匹林的溶出度进行了含量测定。

1仪器与试药1.1仪器:RC806溶出试验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瑞士梅特勒-托利多M S 精密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公司);GW-UN 超纯水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OA-P504-BN 无油隔膜真空泵(上海洽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SCQ-1020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声彦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色谱柱: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84mm ×4.6mm,5μm)。

1.3对照品:阿司匹林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试剂: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5试药:复方阿司匹林片。

1.6人工胃液配置:取氯化钠2.0g,加盐酸7mL,加水至1000mL 。

2测定方法确定2.1色谱条件依据查阅文献及考查的结果,确定色谱条件如下。

药剂学实验:实验九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药剂学实验:实验九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实验九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CP 2010版二部附录XC)2.熟悉溶出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片剂等固体制剂服用后,在胃肠道中要先经过崩解和溶出两个过程,然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

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

溶出度系指在规定溶剂中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但在实际应用中溶出度仅指一定时间内药物溶出的程度,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如药典规定30min内阿司匹林的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

溶出速度则指在各个时间点测得的溶出量的数据,经过计算而得出的各个时间点与单位时间内的溶出量,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可根据不同处理方法求出相应的参数。

因此,对于口服固体制剂,特别是对那些在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制剂,以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的固体制剂,均应作溶出度检查并作为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和许多其他国家药典对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及其测定法都有明确规定。

中国药典规定有转篮法、浆法和小杯法。

溶出介质的使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质及片剂情况而定,类型有人工胃液(0.1mol/L盐酸溶液)、人工肠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等。

溶出度试验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

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实验内容:1.溶出度测定样品:阿司匹林片6片2.溶出度测定方法:第二法,浆法(37±0.5ºC,50pr/min)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mm±2mm。

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不超过±1 %,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C±0.5°C后,取供试品6片,分别投入6个溶出杯内,注意供试品表面上不要有气泡,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速启动仪器,计时;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 ),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不小于10mm处),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缪菊连;王成军;郭剑伟【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1(039)020【摘要】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spirin was determined with rotating basket method to judge whether the dissolution was qualified,and the aspirin was made by students in Pharmacy.The dissolution data of aspirin tablets were 49.03%±5.03%(obtained by 2005 pharmaceutical class),29.68%±11.42%(obtained by 2005 pharmacy class),all of less than 80%,and the dissolution data of aspirin tablets made by teacher with ameliorated method was 82%±6.23%,above 80%.The dissolution of aspirin tablets was not qualified made by student,and the dissolution of aspirin tablets made by teacher was up to standard after strictly operation regulation and replacement of adhesives.%采用转蓝法测定了药剂学实验中学生自制阿司匹林片的溶出度,以判断制剂溶出度是否合格。

结果分析表明:2005级药物制剂班制备的阿司匹林片测得数据为49.03%±5.03%,2005级药学班制备的阿司匹林片测得数据为29.68%±11.42%,均小于80%,溶出度不合格。

药剂学实验-Aspirin片剂溶出曲线测定

药剂学实验-Aspirin片剂溶出曲线测定

Determination of Drug Release Plot ofAspirin TabletsAbstract Dissolution is defined as the rate and degree that drug dissolve from a solid dosage form such as tablets and capsules in the specified medium. In this experiment the drug release plot of aspirin tablets are determined by rotating basket method. The degree of drug dissolution is reflected by absorbance (A), which is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The operation of dissolution test and method of data processing must be grasped.Key words aspirin tablets, rotating basket method, dissolution, drug release plotIntroductionDissolution is defined as the rate and degree that drug dissolve from a solid dosage form such as tablets and capsules in the specified medium. Drug release is defined as the rate and degree that an oral medicaments release from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 enteric-coated preparations an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in the specified medium.The solid preparations must be disintegrated and dissolv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fluids prior to their absorption after administered orally. The process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the solid preparations, disintegrate, dissolve, beabsorbed through the membrane. For many drugs, the absorbed dose is usually proportional to that of dissolved.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rug dissolution rate are the drug particle size, the surface area of particles, solubility,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f the medium. So the surface area of drug often is increased by reducing the particle size to increase solubility, then increase absorption rate. The main methods to decrease the drug particle size are micronization, preparing solid dispersion and 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For the poorly soluble drugs, dissolution is the main process, so distintegration can’t used as absorption index of its preparation. The absorption of the drug with slight solubility is usually affected by dissolution rate that related to the preparation technigue, excipients, storage condition as well as crystal forms and particle size.Methods1. Preparation of test solutionClean the dissolution cup. Prepare dissolution solvent of 0.1M hydrochloric acid. Dissolve 9.0ml of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in 1000ml of distilled water. Shake the cup gently. Fix the dissolution cup in the dissolution test apparatus and adjust the position of basket. Set the instrument parameter: 37℃ of water bath and 100r/min of rotation rate. Weigh a piece of aspirin tablet accurately. Put the tablet in the basket and set the basket on the trochanter. Then force down the bull stick tomake the basket in the dissolution cup. Start to timing.Withdraw the 5ml of solution in the dissolution cup after 5, 10, 15, 20 and 30 minutes. Then add 0.1M hydrochloric acid in the dissolution cup. Filter in the tube, and use it as test solution.Measuring 1.00ml of five of test solution respectively in 10ml of measuring flasks and add 5.00ml of 1M of sodium hydrate solution. Shake the flasks and put them in the 75℃ of water bath for 5 minutes. Cool them then add distilled water to 10.00ml.2. Preparation of standard solutionWeigh 20 pieces of aspirin tablets and dissolve them completely in the 0.1M hydrochloric acid. Measure 1.00ml of the solution in 10ml of measuring flask and add 5.00ml of 1M of sodium hydrate solution. Shake the flask and put it in the 75℃ of water bath for 5 minutes. Cool it then add distilled water to 10.00ml.3. Preparation of blank solutionMeasure 1.00ml of 1M of hydrochloric acid in 10ml of measuring flask and add 5.00ml of 1M of sodium hydrate solution. Then add distilled water to 10.00ml.4. Measurement the absorbance (A)Measure and record the absorbance of the blank solution, test solution and standard solution at 280nm.Results and discussionTab-1 The datas of drug release of aspirin tabletsM i = 0.3755g M 0 = 0.3024g ΔA = 0.096Time t (min) 0(blank ) 5 10 15 20 30A i +ΔA 0 0.057 0.096 0.159 0.239 0.385A 0 1.430A 0’ +ΔA 1.872Accumulated drug release F(t)×100(%) 0 3.2 5.4 8.9 13.4 21.7F ×100(%)t (min)The drug dissolution is increas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But after 30min the dissolution is only around 20%. It infers that because the drugs are the enteric tablets, they play a slow-release effect. The condition of 0.1M hydrochloric acid imitates the condition of breadbasket, so the drugs release slowly.ConclusionDissolution was known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bioavailability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 dissolution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solid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sts in drug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as well as in regulatory assessment of drug product quality. Not only can dissolution testing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ate and extent of drug absorption in theFig-1 Drug release plot of aspirin tabletsbody, it can also assess the effects of drug substance biopharmaceutical properties and formulation principles on the release properties of a drug product. Nevertheless, despite the wide use of dissolution testing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regulatory agencies, the fundamentals and utilities of dissolution testing are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objective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vide a concise review of dissolution methods that ar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bioavailability assessment, highlight issues regarding their utilities and limitations, and review challenges of improving some of these current dissolution methods, particularly those used for assessing in vivo drug product performance.References周建平,平其能.药剂学实验与指导.2007谢沐风撰写.溶出曲线的测定和比较.上海市药品检验所周郁斌,袁中文.用Origin软件计算药物溶出度Weibull分布参数[J].Sau Lawrence Lee.Dissolution testing.Office of generic Drugs。

实验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药剂学实验)

实验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药剂学实验)

实验七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2.熟悉溶出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溶出度的概念溶出度是指在规定的溶剂和条件下,药物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测定固体制剂溶出度的过程称为溶出度试验(Dissolution test),它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

药物溶出度检查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的差异,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能有效区分同一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因此是药品质量控制必检项目之一。

一般认为,难溶性(一般指在水中微溶或不溶)药物,因制剂处方与生产工艺造成临床疗效不稳定的药物以及治疗量与中毒量相接近的药物(包括易溶性药物),其口服固体制剂质量标准中必须设定溶出度检查项。

另外固体制剂的处方筛选及生产工艺流程制订过程中,也需对所开发剂型的溶出度做全面考察。

一个可行的溶出度试验法应是在不同时间、地点对同一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或不同的操作者之间的测定都必须达到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对溶出度测定试验进行全面充分的研究。

溶出度研究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溶出介质的选择,(2)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3)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的选择,(4)转速的选择,(5)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6)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内),(7)重现性试验(批间)等。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二)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第一部附录ⅩC)第一法篮法仪器装置(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

篮体A由不锈钢丝网(丝径为0.25mm,网孔0.40mm)焊接而成,呈圆柱形,内径为20.2±1.0mm,上下两端都有金属封边。

篮轴B的直径为9.75mm±0.35mm,轴的末端连一金属片,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径2.0mm);盖边系两层,上层外径与转篮外径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角。

阿司匹林溶出度实验

阿司匹林溶出度实验

A*
A Wi
残留待溶量,% = 100-F(t),%
表1.阿司匹林片溶出度测定数据及计算
• 2、以累计溶出量百分数或残留待溶量百分数的对 数为纵坐标,以溶出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 表观溶出速度常数Kr可按下式计算: Kr = (lnC1-lnC2)/(t2-t1) = 2.303(lgC1-lgC2)/(t2-t1)
(三)实验数据处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将上述测定值记录入表1,并按下式计算百分 溶出量和残留待容量的对数。
Ai--t时刻样液的吸收度 A--按平均片重配制的样液的吸收度 Wi--溶出样品片重 A*--根据下式计算的吸收度:A*=Wi/W ×A
溶出量F(t),% = Ai × 100 = Ai × W × 100
式中:Ci--残留待溶量,% ti--对应取样时间。
Kr值也可利用残留待溶量(%)的对数值和取样 时间值从最小二乘法所得回归直线斜率来计算。
(四)用威布尔分布概率纸求出T50、Td及m等参数
• 在用累积溶出量或残留待溶量的对数直接对时间t作图均 不能得到直线时,可采用威布尔概率纸作图,将累积溶出 量-时间曲线直线化,得到T50,Td及m等参数。
• 在威布尔概率纸上作图的基本步骤如下: – 1、百分溶出量F(t)对时间t作图 – 2、若各点排布接近直线,则适当拟合一直线,尤其要 注意照顾F(t)在30%~70%范围内的点,使之优先贴近 该直线 – 3、在F(t)对t所作图上拟合一直线,由X=1与X轴的交点 作平行于该直线的平行线,查出它与Y轴的交点在Y尺 上投影点的读数即得m值(取绝对值); – 4、在威布尔概率纸上分别找出拟合直线上溶出50%及 63.2%时两点在t尺上投影点的读数,即得T50和T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CP 2010版二部附录XC)
2.熟悉溶出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片剂等固体制剂服用后,在胃肠道中要先经过崩解和溶出两个过程,然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

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

溶出度系指在规定溶剂中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但在实际应用中溶出度仅指一定时间内药物溶出的程度,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如药典规定30min内阿司匹林的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

溶出速度则指在各个时间点测得的溶出量的数据,经过计算而得出的各个时间点与单位时间内的溶出量,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可根据不同处理方法求出相应的参数。

因此,对于口服固体制剂,特别是对那些在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制剂,以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的固体制剂,均应作溶出度检查并作为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和许多其他国家药典对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及其测定法都有明确规定。

中国药典规定有转篮法、浆法和小杯法。

溶出介质的使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质及片剂情况而定,类型有人工胃液(0.1mol/L盐酸溶液)、人工肠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等。

溶出度试验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

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实验内容:
1.溶出度测定样品:阿司匹林片6片
2.溶出度测定方法:第二法,浆法(37±0.5ºC,50pr/min)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mm±2mm。

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不超过±1 %,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C±0.5°C后,取供试品6片,分别投入6个溶出杯内,注意供试品表面上不要有气泡,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速启动仪器,计时;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 ),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不小于10mm处),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

取澄清滤液,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3.溶出介质:人工胃液900ml
取稀盐酸16.4 mL, 加水800 mL与胃蛋白酶10 g, 摇匀后, 加水稀释至1000 ml即得。

4.含量测定:UV-Vis,测定波长:274nm
5.每片溶出量:Q=A样/A对×100%
实验材料:
仪器:溶出仪,注射器,微孔滤膜,EP管,移液管,容量瓶,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试剂:人工胃液等。

实验步骤:
1. A样测定:取阿司匹林6片,用浆法测定(人工胃液900ml,37±0.5ºC,50pr/min),30min 后取溶出液10ml,精密量取续滤液3ml于10ml容量瓶,用人工胃液定容,摇匀。

紫外274nm 处测定A样
2.A对照测定:精密称定阿司匹林对照品10mg,用人工胃液定容至100ml,紫外274nm处测定A对照
实验结果:
1.测定6片溶出量:Q=A样/A对×100%
2.根据结果判断溶出是否合格(阿司匹林片的限度30 min >标示量80%,应符合规定)
判断标准: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判为符合规定:
(1)6 片中,每片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于规定限度(Q);
(2)6 片中,如有1~2片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3)6 片中,有1~2片低于Q,其中仅有1片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应另取6片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中有1~3片低于Q,其中仅有1片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以上结果判断中所示的10%、20%是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率(%)
思考题:
1.药物溶出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片剂的崩解时限合格,是否其溶出度一定合格,为什么?
注意事项:
1.浆叶底部离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2mm。

2.取样点应在浆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杯壁10mm。

3.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900ml,注入容器内,加温使溶出介质温度保持在37±0.5℃。

4.精密量取续滤液3ml:取样后立即经0.8μm微孔滤膜滤过,去除前几滴,滤液用移液管移取3ml。

5.判断标准:阿司匹林片的限度Q为标示量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