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实验九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实验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药剂学实验)
实验七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2.熟悉溶出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溶出度的概念溶出度是指在规定的溶剂和条件下,药物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测定固体制剂溶出度的过程称为溶出度试验(Dissolution test),它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药物溶出度检查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的差异,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能有效区分同一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因此是药品质量控制必检项目之一。一般认为,难溶性(一般指在水中微溶或不溶)药物,因制剂处方与生产工艺造成临床疗效不稳定的药物以及治疗量与中毒量相接近的药物(包括易溶性药物),其口服固体制剂质量标准中必须设定溶出度检查项。另外固体制剂的处方筛选及生产工艺流程制订过程中,也需对所开发剂型的溶出度做全面考察。一个可行的溶出度试验法应是在不同时间、地点对同一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或不同的操作者之间的测定都必须达到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对溶出度测定试验进行全面充分的研究。
溶出度研究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溶出介质的选择,(2)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3)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的选择,(4)转速的选择,(5)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6)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内),(7)重现性试验(批间)等。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片剂溶出度实验报告数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片剂溶出度实验报告数据
篇一:片剂溶出度的测定
片剂溶出度的测定
转篮法
1.仪器装置
中国药典收录的转篮法装置如图10—11所示。
(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篮体A由不锈钢丝网(丝径为0.254mm,孔径0.425mm)焊接而成,呈圆柱形,内径为20.2±0.1mm,上下两端都有金属边缘。篮轴b的直径为9.4~10.1mm,轴的末端连一金属片,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通气孔(孔径
2.omm);盖边系两层,上层外径与转篮外径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o。转篮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超过±1.omm。
(2)操作容器为1000ml的圆底烧杯,内径为98~106mm,
高160~175mm,烧杯上有一有机玻璃盖,盖上有2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另一孔供取样或测温度用。为使操作容器保持恒温,应外套水浴,水浴的温度应能使容器内溶剂的温度保持在37±0.5℃。转篮底部离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2mm。
(3)电动机与篮轴相连,转速可任意调节在每分钟50~200转,稳速误差不超过±4%。运动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不得晃动或振动。
(4)仪器应装有6套操作装置,可一次测定6份供试品。取样点位置应在转篮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lomm处。
(5)转篮防腐涂料不得在测定用溶剂中溶蚀。
2.测定法
除另有规定外,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剂900ml,注人每
个操作容器内,加温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o.5℃,调整转
速使其稳定。取供试品6片(个),分别投入6个转篮内,将转篮降入容器中,立即开始计时,除另有规定外,至45min 时,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液适量,立即经0.8/μm微孔滤
中药药剂学实验
实验2 片剂的质量检查
实验目的:熟悉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及方法 实验内容: 1、重量差异检查:0.3g以下,±7.5%;0.3g或
0.3g以上,±5.0%。取样20片。 2、崩解度检查:30min.内崩解 3、脆碎度检查:4min,0.1%损耗
中药药剂学实验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目的要求: 1.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
工艺过程。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
量的检查方法。 3.考察压力对片剂的崩解或硬度的影响。
仪器
•扩充资料
•单冲打片机
•扩充资料
•片剂四用测定仪
实验内容与操作:
1、处方
阿斯匹林 淀粉 枸橼酸 10%淀粉浆 滑石粉
未来的成功属于质量领先者。18:28:5118:28:5118:281/18/2021 6:28:51 PM
若要产品好,个人品质要提高。21.1.1 818:28: 5118:2 8Jan-2 118-Jan -21
老毛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18:28:5118:28:5118:28Monday, January 18, 2021
确保质量安全。21.1.1821.1.1818:2818: 28:511 8:28:51 Jan-21
药剂学实验报告
4 、置换价 不同的栓剂处方用同一 模型制得的栓剂容积相同 ,但其重 量则随基质与药物密度的不同而有 差别 。为了确定基质用量以保证栓 剂剂量的准确 ,常需预测药物的置 换价(f) 。置换价定义为主药的重 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即
f =药物密度/基质密度
如碘仿的可可豆脂置换价为3.6 , 即3.6g碘仿 与1g可可豆脂所占的容积相当 。当基质和药 物的密度未知时 ,可用下式计算:
H2=DT
式中 ,H—扩散距离( mm ),D—扩散系数 (mm2/h) ,T—扩散时间(h) , 以H2对T作图 , 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其斜率即为D 。D 值反映了软膏剂释药能力的大小。
微生物法用于抑菌药物软膏 ,将细菌接种于琼脂 平板培养基上 ,在平板上打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孔 , 填入软膏 ,经培养后测定孔周围抑菌区大小。
(2)取水相成分(三乙醇胺 、月桂醇硫酸钠 、甘油、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置于小烧杯中 ,加入蒸馏水并 置水浴上加热至70 -80℃。
(3)在不断搅拌下将水相以细流状加入油相中 ,在 水浴上继续保持恒温并搅拌几分钟 ,然后在室温下 继续搅拌至基质稍冷时加入香精。 (4)取水杨酸置于乳钵中 ,研细 ,分次加入制得的 基质研匀 , 即得。
M=kt1/2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基质组成会影响k值大小。 k值的大小反映了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的快
慢 ,k值越大 ,释放越快。
实验六 阿斯匹林片的溶出度测定
实验六片剂的溶出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固体制剂(片剂、胶囊)溶出度的意义。
2、掌握《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溶出度测定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中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法。口服固体制剂在体内胃肠液中需经崩解和溶解过程才能经生物膜被机体吸收,对许多药物而言,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即溶出的药物量愈大,吸收的药量就愈大,药效就愈强。
药物溶出原理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来表示:dC/dt=KS(Cs-Ct) (1)
式中dC/dt:溶出速率;K:溶出速率常数;S:固体药物与溶出介质接触的表面积;Cs:药物的溶解度;Ct:任一时间溶液浓度。
假设溶出的药物立即被吸收,Ct远小于Cs,公式(1)可简化为:dC/dt =KSCs(2)(2)式表明:药物的吸收速度与K、S、Cs成正比,增加药物的表面积可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对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小于0.1~1mg%)而言,溶解是其主要过程,崩解时限往往不能作为判断难溶性药物制剂的吸收指标。因此,对口服固体制剂,尤其是在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制剂、缓控释制剂,以及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固体制剂,均应做溶出度检查。《中国药典》和许多国家药典对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及其测定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三、实验内容
(一)仪器与材料
仪器:型溶出度测定仪、转篮、容量瓶(1000ml、50ml)、吸量管(5ml)、微孔滤膜(应不大于0.8μm)、滤器、取样器、滴管、电炉、水浴,TU-19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药剂学实验-Aspirin片剂溶出曲线测定
Determination of Drug Release Plot of
Aspirin Tablets
Abstract Dissolution is defined as the rate and degree that drug dissolve from a solid dosage form such as tablets and capsules in the specified medium. In this experiment the drug release plot of aspirin tablets are determined by rotating basket method. The degree of drug dissolution is reflected by absorbance (A), which is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The operation of dissolution test and method of data processing must be grasped.
Key words aspirin tablets, rotating basket method, dissolution, drug release plot
Introduction
Dissolution is defined as the rate and degree that drug dissolve from a solid dosage form such as tablets and capsules in the specified medium. Drug release is defined as the rate and degree that an oral medicaments release from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 enteric-coated preparations an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in the specified medium.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及结果分析
海 天呈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1 2 实验 内容 .
12 1 阿 司 匹 林 片 的制 备 .. 按 照 大 理 学 院 自编药 剂学 实 验 指 导 , 湿 法 制 粒 压 片 法 , 用 将 阿司 林原料粉碎过 8 O目筛 , 取过 8 0目筛 阿司 林 3 , 粉 0g 淀
Ab ta t h is lt nr t f s i n w sd tr ie t oaigb s e to oid ewh te h islt n sr c :T edsoui aeo pr a ee n d wi rtt ak t h d t u g eh rtedsoui o a i m h n me o
8 % , 到 溶 出 度 合 格 的产 品 。 0 得
关 键 词 : 林; 阿司 溶出度 ; 影响因素
The Dis l i n Te t o pi i Ta l t nd t s t s o uto s f As rn b e s a he Re uls Ana y i l ss
MIO J l n A G C eg- u ,G O Ja A u— i ,W N hn jn U in—w i a e
( ol eo h r c , ai nvr t , u n nD l6 0 ,C ia C l g f amay D lU iesy Y n a a 7 0 0 hn ) e P i i 1
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
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
【篇一:药剂学实验思考题】
>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
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
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
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
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
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
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
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石蜡乳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液体石蜡 60g 油相,调节稠度
尼泊金乙酯 1g 防腐剂
蒸馏水
4、干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
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
状石蜡比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工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工作状况、灭菌条
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2、影响vc注射液质量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药剂学综述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
【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广泛应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痛及类风湿痛等。小剂量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是大剂量时会引发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水杨酸反应等。因为这些副作用,研制出了肠溶剂、阿司匹林的缓释或控释制剂等。同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奥扎格雷、他汀类药物、尿激酶、EPA + DHA等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治疗多种疾病。本文介绍了阿司匹林的历史和关于剂型、联合用药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字】阿司匹林,历史,剂型,联合用药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系统命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2-acetoxybenzoic acid)。分子式:C9H8O4,相对分子质量:180.16,熔点:135~136℃,密度:1.40g·cm-3。它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还可以降低结肠癌的风险。本文主要对阿司匹林的历史、剂型、联合用药等进行了综述。
1. 阿司匹林的历史
阿司匹林是家喻户晓的经典药物之一。早在1899年,阿司匹林就作为商品化的药物进入市场。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阿司匹林可谓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
19世纪末期,由Friedrich Bayer创办的拜耳公司只是一家很小的染料公司。由于当时的染料行业很不景气,Bayer决定转行,创办了
自己的药物研究所。阿司匹林正是在这里诞生的。
1897年,拜耳公司的职员Felix Hofman声称,他在水杨酸分子上装配了一个乙酰基,得到了一种药效更好,副作用小很多的抗炎症药物——阿司匹林。Hoffman的这一说法得到了拜耳公司的认可,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阿司匹林就是Hoffman发明的。
药剂学实验:实验九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试验次数
中国药典
试验片(个)数
判断标准
每片(个)≥Q;6片(个)平
1
6
均值≥Q,不小于Q-10%片
(个)数≤2
12片(个)ຫໍສະໝຸດ Baidu均值≥Q,小
2
6
于Q-10%片(个) 数≤1,
但≥Q-20%
阿司匹林片的限度Q为标示量80%
除另有规定外,Q为70%
8
四、实验结果
测定6片溶出量: Q=A样/A对×100% 根据结果判断溶出是否合格(阿司匹林片的限
度30 min >标示量80%,应符合规定)
9
五、思考题
药物溶出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溶出度(附录XC):在规定溶剂和条件下,药物从片 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45 min >标示量70%)
释放度(附录XD):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 溶制剂等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普通片
缓释片
控释片
3
二、实验原理
溶出度试验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 的体外试验。
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有:转篮法、浆法和小杯法(适用于测定
低剂量药品的溶出度。 ) 测定仪器:溶出仪
4
三、实验内容
溶出度测定样品:阿司匹林片6片 溶出度测定方法:第二法,浆法(37±0.5ºC
片剂溶出度分析
片剂溶出度得影响因素分析
溶出度:就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得速度与程度。就是片剂质量控制得一个重要指标。
固体口服制剂得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得溶出度密切相关。大多数口服固体制剂在给药后必须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后方能奏效,从而药物从制剂内释放出并溶解于体液就是被吸收得前提,这一过程在生物药剂学中称作溶出,而溶出得速度与程度称溶出度,从药品检验得角度上讲,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在规定得溶剂中溶出得速度与程度。
《中国药典》关于溶出度测定品种在逐年增多,从85 年版开始,为7个品种,90 年版为44 个(4个胶囊),95年版127个,至2000年版药典采用溶出度进行制剂质量控制得品种为183个,2015年则更多,上升幅度之快,也进一步说明了对片剂进行溶出度测定对稳定制剂内在质量,提高生物利用度得积极意义。
一般可以通过对辅料得选择,生产工艺得控制,测定条件等方面来分析讨论影响片剂溶出度得因素,提出合适得条件,切实提高片剂得溶出度,从而控制片剂得质量,以利提高片剂得生物利用度、
下文主要就是针对一些网上查找及目前本公司现有得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生产时影响片剂溶出度得因素进行得可行性分析。
1 处方——辅料得选择
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不影响主药含量测定,对药物得溶出与吸收无不良影响。实际上,辅料得理化性质就是影响片剂质量得重要因素,对片剂得性质甚至药效可产生很大得影响,故应重视辅料得选择。
1、1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处方组成及处方量
1 苯磺酸氨氯地平—-—主要原料成分x g
药剂学实验
实验总结
1.为了得到澄清的薄荷水,可在其中加入(分散剂:滑石粉)(增溶剂:吐温80)(潜溶剂:
90%乙醇)
2.制备复方碘溶液的关键是(配制高浓度的KI)
3.制备胃蛋白酶合剂时,应将胃蛋白酶(分次缓缓洒在液面上)
4.亲水性物质的混悬剂的制法是(分散法),亲油性物质的混悬剂的制法是(凝聚法)
5.在制备混悬剂时,为增加其稳定性,可加入(助悬剂)(絮凝剂),对于疏水性药物硫磺,
还应加入(润湿剂)
6.沉降体积比反映了沉降的快慢,沉降体积比越大,沉降越(慢)。为了降低沉降速度,可
加入(助悬剂)。
7.我们制备的乳剂所用到的制法有(水中乳剂法(湿胶法))和(新生皂法)。
8.常用的鉴别乳剂类型的方法有(稀释法)(染色镜检法)
9.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
10.淀粉浆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煮浆法),具体操作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水中,水浴
加热,不断搅拌直至糊化);二是(冲浆法),具体操作是(将淀粉混悬于少量冷水(1~1.5倍),然后加入剩余量的沸水,不断搅拌直至糊化)
11.单冲压片机的组装顺序是(自下而上,下冲、冲模平台、上冲、饲料靴、加料斗),调节
顺序是(自上而下,加料斗、饲料靴、上冲、冲模平台、下冲)
12.在制备阿司匹林片剂时,(枸橼酸)保证了阿司匹林的稳定性。
13.制粒的关键是制软材,其判断标准为(握之成团,轻压即散),制备小剂量片剂制粒时常
用的是(18)目筛
14.小剂量片制粒时过(18)目筛,若干燥后水分过多,压片时会(粘冲)。
15.测定阿司匹林片的溶出度时,所用的方法为(转篮法),转速为(100r/min),所用溶剂
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
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
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
【篇一:药剂学实验思考题】
>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
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
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
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
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
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
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
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石蜡乳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液体石蜡 60g 油相,调节稠度
尼泊金乙酯 1g 防腐剂
蒸馏水
4、干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
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工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工作状况、灭菌条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阿司匹林溶出度试验[整理版]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溶出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2. 了解溶出度测定的重要意义及其应用。
二、实验提示
片剂溶出度是指片剂主药在体外协助适当装置于适宜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测定溶出度的依据是Noyes-Whitney的扩散理论,近年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表明,难溶性药物的片剂,崩解时限不能作为判断难溶性药物片剂吸收的指示,因为片剂崩解后的粉粒还不能直接被机体所吸收,溶解是吸收的主要过程,溶解度小于0.1~1mg/mL的药物,其体内吸收常受其溶出速度的影响。溶出速度除与药物的晶型、粒径大小有关外,还与制剂的生产工艺、辅料、储存条件等有关。所以为了控制这些片剂的质量,需测定血药浓度或尿药浓度,对于一些体外溶出度与体内血药浓度有相关性的药物,则可测定其主药成分的体外溶出度作为控制该片剂质量的一项指标。本实验以对乙酰氨基酚片为样品,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
原理:对乙酰氨基酚在0.04%氢氧化钠溶液中,在257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因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测定其在257nm的吸收度(A),用E(1cm,1%)=715计算其对应浓度。
三、实验内容
1. 对乙酰氨基酚片标示量为500mg
2.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
A.仪器准备转篮是用40目不锈钢制成的圆筒,高3.66cm,直径2.5cm,顶部通过金属棒连接于变速小马达上。转篮悬吊于盛有溶媒的容器中,距溶出杯底2.5cm,使用前安装就绪,开动电机空转,检查电路是否畅通,有无异常噪音,转篮的转动是否平稳,加热恒温装置及变速装置是否正常,如一切符合要求,就可以开始测定样品。
药剂学实验: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重量差异限度表
平均片重 0.30g以下 0.30g或0.30g以上
重量差异限度 ±7.5% ±5%
12
三、硬度
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硬度测定仪进行测定。 方法:将药片径向固定在两横杆之间,其中的活动柱杆借
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 活动柱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刻度盘所指示的压 力即为片的硬度。测定3~6片,取平均值。
③ 压片:将物料压片,测定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时限。
片重
每片应含主药量 标示量
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 测得值
5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Aspirin
6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操作注意事项: 温度 干燥时间 金属离子
7
溶液pH值对阿司匹林水解速率的影响:
25ºC
24 pH
8 12
8
加料斗 上冲 模圈 下冲
出片调节器 片重调节器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实验目的
•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 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
2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阿司匹林
30.0g
淀粉
6.0g
枸橼酸
适量
10%淀粉浆
适量
滑石粉
3%
制成 100片
3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工艺流程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2)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3)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4)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5)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6)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7)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8)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9)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0)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1)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CP 2010版二部附录XC)
2.熟悉溶出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片剂等固体制剂服用后,在胃肠道中要先经过崩解和溶出两个过程,然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
溶出度系指在规定溶剂中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溶出的速度和程度。但在实际应用中溶出度仅指一定时间内药物溶出的程度,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如药典规定30min内阿司匹林的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溶出速度则指在各个时间点测得的溶出量的数据,经过计算而得出的各个时间点与单位时间内的溶出量,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可根据不同处理方法求出相应的参数。
因此,对于口服固体制剂,特别是对那些在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制剂,以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的固体制剂,均应作溶出度检查并作为质量标准。中国药典和许多其他国家药典对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及其测定法都有明确规定。中国药典规定有转篮法、浆法和小杯法。
溶出介质的使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质及片剂情况而定,类型有人工胃液(0.1mol/L盐酸溶液)、人工肠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等。
溶出度试验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实验内容:
1.溶出度测定样品:阿司匹林片6片
2.溶出度测定方法:第二法,浆法(37±0.5ºC,50pr/min)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mm±2mm。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不超过±1 %,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C±0.5°C后,取供试品6片,分别投入6个溶出杯内,注意供试品表面上不要有气泡,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速启动仪器,计时;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 ),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不小于10mm处),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取澄清滤液,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3.溶出介质:人工胃液900ml
取稀盐酸16.4 mL, 加水800 mL与胃蛋白酶10 g, 摇匀后, 加水稀释至1000 ml即得。
4.含量测定:UV-Vis,测定波长:274nm
5.每片溶出量:Q=A样/A对×100%
实验材料:
仪器:溶出仪,注射器,微孔滤膜,EP管,移液管,容量瓶,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试剂:人工胃液等。
实验步骤:
1. A样测定:取阿司匹林6片,用浆法测定(人工胃液900ml,37±0.5ºC,50pr/min),30min 后取溶出液10ml,精密量取续滤液3ml于10ml容量瓶,用人工胃液定容,摇匀。紫外274nm 处测定A样
2.A对照测定:精密称定阿司匹林对照品10mg,用人工胃液定容至100ml,紫外274nm处测定A对照
实验结果:
1.测定6片溶出量:Q=A样/A对×100%
2.根据结果判断溶出是否合格(阿司匹林片的限度30 min >标示量80%,应符合规定)
判断标准: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判为符合规定:
(1)6 片中,每片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于规定限度(Q);
(2)6 片中,如有1~2片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3)6 片中,有1~2片低于Q,其中仅有1片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应另取6片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中有1~3片低于Q,其中仅有1片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以上结果判断中所示的10%、20%是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率(%)
思考题:
1.药物溶出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片剂的崩解时限合格,是否其溶出度一定合格,为什么?
注意事项:
1.浆叶底部离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2mm。
2.取样点应在浆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杯壁10mm。
3.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900ml,注入容器内,加温使溶出介质温度保持在37±0.5℃。
4.精密量取续滤液3ml:取样后立即经0.8μm微孔滤膜滤过,去除前几滴,滤液用移液管移取3ml。
5.判断标准:阿司匹林片的限度Q为标示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