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教案
化学选修3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 原子符号:A z X A zb. 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微粒8e-微粒10e-微粒18e-微粒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3课时)
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 及运行的速度;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⑴ 核外电子质量小(只有9.11×10-31 kg),运动空间 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运动速率大(近光速)。
⑵无确定的轨道,无法描述其运动轨迹。 ⑶无法计算电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指出 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的多少(概率)。
用光谱仪测定氢气放电管发射的氢的发射光谱
特征:暗背景,
亮线, 线状不连续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特征汞的吸收光谱
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 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 谱,总称原子光谱。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①③⑤ 下图是锂、氦、汞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其中图_______是 ②④⑥ 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时的吸收光谱,图_______是原子由 激发态转化为基态时的发射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上的特 征谱线不同,请在下图中用线段将同种元素的吸收光谱和发射 光谱连接。
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思考: 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
课堂练习
1、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D.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2、判断下列表达是正确还是错误? (1) 1s22s2 2p63s2 3p63d54s2 属于激发态
(2) 1s22s2 2p63d1 属于激发态
构造原理: 1s;2s ; 2p 3s ; 3p 4s ;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1节《原子结构》草稿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区域与电子能量的关 系
电子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电 子能量低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把原子 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分别用一、二、 三、四、五、六、七…表示,符号分别为 K、L、M、N、O、P、Q…。同一能层的电 子,能量也可不同,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符号为:s p d f
B e
↑↓ ↑↓ ↑ ↑ ↑
B
↑↓ ↑↓ ↑↓ ↑ ↑
1s 2s
C
2p
1s 2s
N
2p
1s 2s
O
2p
③. 洪特规则
–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 道时,总是优先占据一个轨道, 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 ↑↓ ↑ ↑ ↑↓ ↑↓ ↑ ↑ ↑ ↑↓ ↑↓ ↑↓ ↑ ↑
1s 2s
C
2p
1s 2s
N
2p
1s 2s
能层 符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K
1s
L
2s2p
M
N
O
P
Q
能级 最多电子数
3s3p3d 4s4p4d4f 5s5p…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6…
注: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 np nd nf…. (n代表能层)
三、构造原理
• 1. 构造原理 •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 的递增,绝大多数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子的排布将遵循右 图的排布顺序。
①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 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 称能量最低原理
②. 泡利不相容原理
– 在同一个原子里,不存在四个方面的运动 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K
L
M
N
O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2
2
2
8
6
2
6 10 2
18
6 10 14 2
32
6 …
…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23
能层与能级
【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 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9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汤姆生原子模型
汤姆生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10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原子有核 卢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 瑟 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 福 核模型。 原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 子 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 模 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 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型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
2014年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 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不同能级中的s级,所容纳的电子数 是相同的,但是能量是不同的。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26
能层与能级
总结:
①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②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③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与能量大小的顺序是: ns<np<nd<n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1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核外电子分布与元素周期表 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二、复习预习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
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三、知识讲解考点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则1.能量最低原则(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列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2.泡利不相容原理(1)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或者说,一个原子中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子。
(2)在原子中,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3.洪特规则(1)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
(2)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d10)、半充满(如d5)和全空(如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如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注意: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要遵循三个原则,对三条原则不能孤立地理解,要综合应用。
其中,能量最低原则又可叙述为: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在各个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方式应使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4.电子数与电子层和能级的关系在原子中,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每个能级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其所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的2倍。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东风高级中学杜先军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2、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K、L、M、N、O、P、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精品PPT课件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2020/10/26
18
能层与能级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 同的能层。
2020/10/26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问题: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那 么原子是怎样诞生的呢? P4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大爆炸宇宙理论
宇宙大爆炸
2h后 诞生
大量的氢 大量的氦 极少量的锂
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
合成
其他元素
2020/10/26
4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P4
2020/10/26
5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 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 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 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 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 事物的本质。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 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理论, 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而不断地深入 和发展。
19
能层与能级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依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
离核远近:近
远
能量高低:低
高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2020/10/26
20
能层与能级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教案
現代科學家用量子力學的方法描述核外電子運動,即運用電子雲模型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
[問]宇宙什麼是時候誕生的?我們的地球從那裏來?
[板書]第一節原子結構
一、開天闢地—原子的誕生
[投影]宇宙大爆炸圖片:
[講]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整個宇宙最初聚集在一個“原始原子”中,後來發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開,形成了我們的宇宙。
大爆炸後兩小時,誕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極少量的Li,然後經過長或短的發展過程,以上元素發生原子核的熔合反應,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他元素。
[問]有誰知道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是那一種?宇宙年齡有多大?地球年齡有多大?
[講]閱讀課本後回答:氫元素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占88.6%(氦1/8),另外還有90多種元素,宇宙年齡距近約140億年,地球年齡已有46億年。
[強調]至今,所有恒星仍在合成元素,而且這些元素都是已知的,地球上的元素僅22種。
[板書]1、氫元素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2、宇宙年齡距近約140億年,地球年齡已有46億年。
[閱讀]科學史話,說明思維性推測與科學假設的關係。
[復習] 必修中學習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投影]核外電子排布的排布規律
(1)核外電子總是儘量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然後由裏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能量最低原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原子结构》教案
教案课题:第一节原子结构(2)授课班级课时第二课时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教、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3技能、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4学、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5过程与目复习和沿伸、动画构造原理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亲自动手书写,体会原理方法的情感充分认识原子构造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态度的兴趣。
价值观重点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难点电子排布式三、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知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识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结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构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与最低状态。
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板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书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设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计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页10 共页1 第激发态—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2、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3、光谱分析—利用原子光谱线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4课时)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电子云轮廓图——原子轨道
S能级的原子轨道是球形对称的.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8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
电子云形状
①s电子云呈球形,在半径相同的球面上, 电子出现的机会相同; ②p电子云呈哑铃形 (或纺锤形); ③d电子云是花瓣形;
④f电子云更为复杂。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22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23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练习:写出 24Cr
29Cu
电子排布式
22s22p63s23p63d54s1 Cr 1s 24
22s22p63s23p63d104s1 Cu 1s 29
洪特规则特例: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24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Li: 1s22s1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科学探 究
观察下图,这些图称为原子的 电子排布图。
2.当电子排在同一个能级内时,有什么规律?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 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洪特规则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20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
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能量相同 的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 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
小黑点不表示电 子,只表示电子在 这里出现过一次。 小黑点的疏密表示 电子在核外空间内 出现的机会的多少。
电子云只是形象地表示 电子出现在各点的概率高低, 而实际上并不存在。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6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电子轮廓图的制作
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 原子轨道。 P10 最后一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延伸阅读
阅读课本P4“开天辟地—原子 的诞生”并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试写出K原子的电子排布 式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猜想一:1s22s22p63s23p63d1
猜想二:1s22s22p63s23p64s1
问题探究
请阅读P5倒数第一段内容,并仔细观察P6 构造原理示意图,找出先填写4s能级而不填 写3d能级的原因
(2)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构造原理
②任一能层的能级总从 s 能级开始,能级数目 = 能层序数。
③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
为 1、3、5、7…… 的二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
【问题解决】
1 .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不同能层中能级的能量高低
(1)1s、3d (2)3s、3p、3d (3)2p、3p、4p
课堂练习
写出18Ar 、20Ca、 25Mn 、31Ga四种原 子的电子排布式
Ar:1s22s22p63s23p6 Ca:1s22s22p63s23p64s2 Mn:1s22s22p63s23p63d54s2 Ga: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电子总数21 - 2=19 - 2=17 - 6=11 - 2=9 - 6=3 - 2=1 - 1=0 电子总数16 - 2=14 - 2=12 - 6=6 - 2=4 - 4=0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仅有定性的分析往往是不够的,为此,人们用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来定量的衡量或比较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二、复习预习1.同学们写出第3周期及V 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2.请同学们根据写出的价电子排布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
三、知识讲解考点1:电离能及其分类1.电离能(1)概念: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2)符号:I ,单位:kJ·mol -1。
2.电离能的分类M(g)――――――――→第一电离能(I 1)失去1个e -M +(g)――――――――→第二电离能(I 2)失去1个e -M 2+(g)――――――――→第三电离能(I 3)失去1个e -M 3+(g)…且I 1<I 2<I 3。
3. 电离能的意义⑴电离能越小,该气态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
⑵电离能越大,该气态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⑶运用电离能可以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考点2:电离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2.递变规律 (1)a.同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减小,自上而下原子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
b.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总体增大,自左到右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
c.过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不太规则,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从左到右略有增加。
(2)同种元素的原子,电离能逐级增大。
3.影响因素(1)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对电离能的影响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大,原子的半径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加大,因此,越靠右的元素,越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也就越大,即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体有增大的趋势。
②同一族元素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增大起主要作用,因此原子半径越大,核对电子引力越小,越易失去电子,电离能也就越小。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教案
6、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现代科学家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即运用电子云模型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问]宇宙什么是时候诞生的?我们的地球从那里来?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投影]宇宙大爆炸图片:
[讲]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大爆炸后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少量的He及极少量的Li,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问]有谁知道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那一种?宇宙年龄有多大?地球年龄有多大?
[讲]阅读课本后回答:氢元素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88.6%(氦1/8),另外还有90多种元素,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强调]至今,所有恒星仍在合成元素,而且这些元素都是已知的,地球上的元素仅22种。
[板书]1、氢元素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2、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阅读]科学史话,说明思维性推测与科学假设的关系。
[复习] 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投影]核外电子排布的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全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1小节)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一般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乘以n平方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2、能层与能级由必修2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 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2课时)
1s1 1s22s22p63s1 1s22s22p63s23p1
12
钠 Na
铝 Al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Li: 1s22s1
练一练
请写出4~1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13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4
铍Be 1s2 2s2
5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2课时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1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构造原理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原子核 外电子的排布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2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问题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试写出K原子
注意书写:1s2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2s22p6 3s23p64s2 3d6
15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练习: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元素基态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Ne (2)S (3)29Cu (4)32Ge
1s22s22p6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6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 。 。 。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16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练习:请写出第四周期21—36号元素原子的基态电 子排布式。
钪Sc: 钛Ti: 钒V: 铬Cr: 锰Mn:
1s22s22p63s23p63d14s2 1s22s22p63s23p63d24s2 1s22s22p63s23p63d34s2 1s22s22p63s23p63d54s1 1s22s22p63s23p63d54s2
选修3第一节原子结构精编教案
原子结构1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第4页能说出原子诞生的过程、组成元素和含量;2.通过阅读课本第4-5页能说出能层能级的含义和每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3.通过阅读课本第5页能说出构造原理的内容并快速判断能量的高低;4.通过总结归纳能正确书写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重点难点】重点:能层能级的含义和符号构造原理和核外电子排布式难点:规范化学用语核外电子或离子排布式的书写一、基础感知(一)能层能级(结合课本4-5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1-7各能层的符号依次为,每个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序数n之间的关系为。
2、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他们分成,能级符号的顺序是。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
第三能层有个能级,s、p、d、f ……排序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
【思考1】Cl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的能级是?基态Si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为?该能层有多少个能级?电子数为?(二)构造原理(结合课本5-6页完成下列问题)1、构造原理的电子填充顺序为1s 6s。
【思考2】判断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6 3S23P 64S23d6是否正确?写出Na、K、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电子能量高低(铺路搭桥:相同能层①不同能级中电子能级越高,电子能量越高②相同能级电子能量相同不同能层:①相同能级能层序数越大电子能量越高②第三能层开始出现能级交错的现象)【思考3】比较下列原子的能级的能量高低(1)3d,4s (2)3s,3p,3d (3)2s,3s,4s[清北]比较下列原子的能级的能量高低(1)E3d E4s E3p E3s (2)E5s E4s E4f E3d原子结构2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P7,能区分基态和激发态,并能书写对应的电子排布式。
2.学生通过阅读电子跃迁的本质,能规范描述焰色反应产生的原因。
p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教案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7、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8、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9、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三、教学难点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四、教学准备学案准备、课件准备五、学习方法:学案预习法、阅读法、归纳法、讨论法六、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探究法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主内容——原子结构理论的演变主要学习形式:1、课前由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原子结构理论演变的相关资料并发送给老师。
2、上课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辅以课件完成学习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一、原子结构理论衍变宇宙大爆炸——2小时后,诞生物质中最多为氢(88。
6%),少量为氦(1/8),极少量为锂——融核形成其他元素。
至今,宇宙年龄为140亿年,氢仍是最丰富元素。
地球年龄为46亿年,地球上元素大多为金属材料,少数为非金属,仅22种。
1932年勒梅特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
1815年普鲁特预言:氢是元素之母(思辨性推测),后来得到理论上的解释。
道尔顿原子模型: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汤姆生原子模型: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皋中学高一化学组
竞赛之路
国际化学学集训队 全国高中生化学奥 林匹克竞赛暨冬令营 江苏省化学集训队 全国高中生化学 奥林匹克竞赛(初赛) 中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江苏赛区)夏令营暨选拔赛 9月10日
高二 暑假
5月20 日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初赛
3、注意问题
决赛基本要求
1.原子结构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四个量子数的取值与单电子轨 道能级能量的计算,s、p、d轨道名称。 2.分子结构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分子轨道基本概念。键级。分 子轨道理论对氧的顺磁性的解释。 3.晶体结构增加点阵的基本概念。布拉维系与十四种空间点阵形 式。堆积模型与堆积-填隙模型。 4.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 的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自由能与反应 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 应用。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 学循环。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与非标态——压力对分解温度的影 响)。相的概念与单组分体系相图。 5.稀溶液的通性。
下册
下册
选修三
第一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宇宙大爆炸2小时:大量氢原子、少量氦原子 极少量锂原子
140亿年后的今天: 氢原子占88.6% 氦原子为氢原子数1/8 其他原子总数不到1%
2、地球中的元素
绝大多数为金属元素 包括稀有气体在内的非金属仅22种 地壳中含量在前五位:O、Si、Al、Fe、Ca
路漫漫之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嚼得菜根,做 得大事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如何准备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初赛要求
试题范围: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基础,
贴近江苏高考,达到并略超过普通高中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加选修模块)
内容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初赛基本要求
1.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 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有效 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子质 量测定。气体溶解度。 3.溶液浓度与固体溶解度及其计算。溶液配制(浓度的不同精确度要求 对仪器的选择)。重结晶估量。过滤与洗涤操作、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 选择。溶剂(包括混合溶剂)与溶质的相似相溶规律。 4.容量分析的基本概念——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 定反应等。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滴定曲线与突跃(酸碱强度、浓 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高 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滴定基本反应与分 析结果计算。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 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构造个、原理)。电离能和 电负性。
9.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的数量级(不要求分解为取向力、诱导力、 色散力)。氢键。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键能。氢键与物理性质关 系。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一般概念。 10.晶体结构。晶胞。原子坐标。晶胞中原子数目或分子数的计算及 与化学式的关系。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原子 堆积与晶胞的关系。 11.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转化率。酸碱平衡常数大小与酸碱强度的 定性关系。溶度积。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 12.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配平。 13.电化学。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的书写和配平。原 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 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 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 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的定性说明。 14 .元素化学达到国际竞赛一级知识水平。国际竞赛大纲的二、三级 知识不要求记忆。 15 .有机化学知识达到国际竞赛一级知识水平,国际竞赛大纲的二、 三级知识不要求记忆。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主族与副族。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 到下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 s、d、ds、p、f-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 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 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过渡元素、铂系元素 的概念。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价层电子互斥模型对简单 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 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共价键。p 键和s 键。大 p 键。共轭(离域) 的一般概念。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 8.配合物。配合物与配离子的基本概念。路易斯酸碱的概念。重要 而常见的配离子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位体(水、羟 基、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等)、螯合物。重要而常 见的配合剂及其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 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定性说明)。配合物空间结构和异构现 象基本概念。配合物的杂化轨道基本概念。
18.大分子:肥皂的制造;聚合反应的产物(乙烯的) 19.氨基酸与肽:氨基酸的离子性结构、肽的结合 20.蛋白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1.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动态模型、化学平衡的相对浓度表达式 22.离子平衡:酸碱的Arrhenius理论、质子理论,共轭酸碱、pH的定 义、水的离子积、共轭酸碱的Ka和Kb的相互关系、盐的水解、溶度积 的定义、用溶度积计算溶解度(水中的)、用Ka计算弱酸的pH 23.电极平衡:电动势的定义、第一类电极、标准电极电势 24.均相体系的动力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方程、速率常数 25.相的体系:理想气体方程、分压的定义 26.分析化学:移液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酸度法中指示剂的选 择、Ag+,Ba2+,Cl-,SO42-的鉴定、Al3+,NO2-,NO3-,Bi3+的鉴定、K,Ca,Sr 的焰色法 27.络合物:写出络合反应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K
能级 1s
L
M
N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2 8 2n2 6 2 6 10 2 6
能级 电子 2 数
能层 2 电子 2 2n 数
10 14 32 2n2
18
2n2
国际大纲一级要求
1. 电子构型:主族、Pauli摒斥原理、Hund规则 2. 周期性(主族):电负性、原子的大小、最高氧化数 3. 物理性质的周期性(主族):熔点、沸点、金属性 4. 命名:主族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配位数 5. 计量学:配平方程式、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式、阿佛加德罗数、 浓度计算 5. 同位素:核子的计算、放射性衰变 6. s区:Ⅰ,Ⅱ族金属与水反应的产物及产物的碱度、金属与卤素反 应的产物、重元素的反应性更强 7. p区:最简非金属氢化物计量学、CH4,NH3,H2S,H2O,HX的酸 碱性、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N2O4的平衡、NO2与水反应的产 物、HNO2及其盐作还原剂、HNO3及其盐作氧化剂、B(III) Al(III) Si(IV) P(V) S(IV) S(VI) O(II) F(I) Cl(I) Cl(III),Cl(V) Cl(VII)是第2,3周期元素与 卤素和含氧阴离子的化合物的正常氧化态、非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及生成的酸的计量学、从F2到Cl2的卤素氧化性和反应性的递减
8. d区:Cr(III) Cr(VI) Mn(II) Mn(IV) Mn(VII) Fe(II) Fe(III) Co(II) Ni(II) Cu(I) Cu(II) Ag(I) Zn(II) Hg(I) Hg(II)是d区的常见元素的常见氧 化态、Cr 、 Mn 、 Fe 、 Ni 、 Co溶于稀盐酸,而Cu 、 Ag 、 Hg不 溶、Cr(OH)3 、 Zn(OH)2是两性的而其它氢氧化物不呈两性、MnO4 - 、 CrO - 、 Cr O 2-是强氧化剂 4 2 7 9. 其它无机化学问题:H2SO4 、NH3 、 Na2CO3 、 Na 、 Cl2和 NaOH的工业制法 10.烷:丁烷的异构体、命名(IUPAC)、物理性质的趋势、取代 (例如与Cl2)产物、环烷的命名 11.烯:平面结构、E/Z(cis/trans)异构、与Br2,HBr的加成产物 12.炔:线性结构 13.芳香烃:苯的化学式、电子的离域、共振的稳定化作用 14.醇与酚:氢键──醇与醚对比、烯烃的氢化、甘油的化学式 15.羰基化合物:命名、制备(醇的氧化)、反应(醛的氧化) 16.羧酸:与醇反应产物(酯)、草酸(名称与化学式) 17.含氮化合物:胺类是碱
3、原子的认识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留基 伯和德谟克立特
原子:源自古希腊语Atom,不可再分的微粒
1803年 道尔顿(英) 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枣糕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电子绕核旋转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 行星轨道的原子结构模型
6.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反应级数。用实验数 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的积分式)的有关计算(速率常数、 半衰期、碳-14法推断年代等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阿 累尼乌斯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 数影响的计算等)。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一般概念。 推求速率方程。催化剂对反应影响的本质。 7.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 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Nernst方程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值对原电池 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 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9.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与稳定化能。 配合物的异构问题(包括顺反异构与光学异构)。利用平衡常数 的计算。络合滴定。 10.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 展、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