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相似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事物的图形的观察、思考与分析,认识理解相似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增强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图形的相似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与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图形的相似、形成图形相似的概念。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图27-1-1中有用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也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足球,还有一辆汽车和它的模型,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

导语二:2005年8月25

日,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结束,

图27-1-2是演习中“强制隔离

战”场面。你观察空中的这两

架飞机的图形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

导语三:观察图27-1-3中的两个图形,通过观察思考你从中有什么体会?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相似图形的概念

用多媒体(如幻灯片)展示上述导语中所列举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认识上述图形相互之间的特征。

这些图片相互之间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结论]这种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

2、两个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启发学生: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大小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说:将每组中的第一个图形适当缩小是否可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适当放大是否可得到第一个图形?)

[结论]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的实例。如:复印机复印前后纸上对应的图形,见图27-1-4。

[思考]人站在平面镜前看到的镜像及哈哈镜里看到的镜像,它们相似吗?为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类型之一简单图形相似的判断

例1(原创题)图27-1-5中的哪组图形是相似图形()

[解析]要找出图中相似的图形,就是要通过观察、分析,进行比较判断同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形状是否相同。[答案]C

▲类型之二复杂图形相似的判断

例2(教材P37练习第2题变式题)观察图

27-1-6中图形(a)—(g),其中哪些是与图

形(1)、(2)、(3)相似的。

[解析]观察图形时,要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

有些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一样,但形状相

同。如(1)与(a)。有些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相同,但细微之处不同,如(1)与(f)等。

[点评]复杂图形相似的判定要求我们仔细观察,从细微之处去判断、识别。

▲类型之三在坐标系中作相似形

例3(2004·广西)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点。A(0,4),B(1,3),

C(0,3),D(2,2),E(0,2),并且顺次连结A,B,C,D,E。以Y轴

为对称轴,作出它的轴对称图形,看看是什么形状?你会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一个与它形状相同的图吗?(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1)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形;(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C

1

B 1教学目标 1. 了解相似比的定义,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SS )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

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引例﹑判定方法1 . 难点:探究判定引例﹑判定方法1的过程 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

1. 复习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定义→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相似三角形相似比的定义 2. 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方法(SSS )→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思路。 提出问题:

如图27·2-1,在∆ABC 中,点D 是边AB 的中点,DE ∥BC ,DE 交AC 于点E ,∆ADE 与∆ABC 有什么关系?

分析:观察易知AD=12AB ,AE=1

2

AC ,∠A=∠A ,∠ADE=∠ABC ,∠AED=∠ACB ,只需引导学生证得DE=12BC 即可,学生不难想到过E 作EF ∥AB 。→∆ADE ∽∆ABC ,相似比为1

2

延伸问题:

改变点D 在AB 上的位置,先让学生猜想∆ADE 与∆ABC 仍相似,然后再用几何画板演示验证。→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探究方法: 探究1

角形各边长的k 吗?

分析:学生通过度量,不难发现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都相等,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这两个三角形相

似。(学生小组交流)

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证明探究所得结论的途径。 分析:作A 1D=AB ,过D 作DE ∥B 1C 1,交A 1C 1于点E ⇒ ∆A 1DE ∽∆A 1B 1C 1。用几何画板演示∆ABC 平移至∆A 1DE 的过程

⇒ A 1D=AB ,A 1E=AC ,DE=BC ⇒∆A 1DE ≌∆ABC ⇒ ∆ABC ∽∆A 1B 1C 1→

归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1AB A B =11BC B C =11

CA k C A = 则⇒ ∆ABC ∽∆A 1B 1C 1

运用提高:

1. P 47练习题1(2)。P 47练习题2(2)。 课堂小结: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