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东华大学材料结构表征及其应用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练习题第二章红外光谱法1.为什么说红外光谱是分子振动光谱?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条件是什么?双原子基团伸缩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这是由于红外光谱是由样品分子振动吸收特定频率红外光发生能级跃迁而形成的。
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条件是:(1)分子或分子中基团振动引起分子偶极矩发生变化;(2)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或分子中基团的振动频率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
双原子基团伸缩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主要与双原子的折合质量(或质量)和双原子之间化学键的力常数(或键的强度;或键的离解能)有关。
2.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键应力解释以下酯类有机化合物的酯羰基吸收峰所处位置的范围与饱和脂肪酸酯的酯羰基吸收峰所处位置范围(1735~1750cm-1)之间存在的差异。
芳香酸酯:1715~1730cm-1α酮酯:1740~1755cm-1丁内酯:~1820cm-1答案:芳香酸酯:苯环与酯羰基的共轭效应使其吸收峰波数降低;α酮酯:酯羰基与其相连的酮羰基之间既存在共轭效应,也存在吸电子的诱导效应,由于诱导效应更强一些,导致酯羰基吸收峰的波数上升;丁内酯:四元环的环张力使酯羰基吸收峰的波数增大。
3.从以下FTIR谱图中的主要吸收峰分析被测样品的化学结构中可能存在哪些基团?分别对应哪些吸收峰?答案:3486cm-1吸收峰:羟基(-OH);3335cm-1吸收峰:胺基(-NH2或-NH-);2971cm-1吸收峰和2870cm-1吸收峰:甲基(-C H3)或亚甲基(-CH2-);2115cm-1吸收峰:炔基或累积双键基团(-N=C=N-);1728cm-1吸收峰:羰基;1604cm-1吸收峰、1526cm-1吸收峰和1458cm-1吸收峰:苯环;1108cm-1吸收峰和1148cm-1吸收峰:醚基(C-O-C)。
1232cm-1吸收峰和1247cm-1吸收峰:C-N。
第三章拉曼光谱法1. 影响拉曼谱峰位置(拉曼位移)和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如果分子的同一种振动既有红外活性又有拉曼活性,为什么该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波数和它产生的拉曼光谱峰的拉曼位移相等?答案:影响拉曼谱峰位置的因素主要有:样品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样品的聚集态结构。
第三章_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一、选择题 ( 共80题 )1. 2 分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
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图,A、B、C、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 46、70、35、168。
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1) 25.4%,39.4%,35.1% (2) 13.8%,43.3%,43.0% (3) 17.0%,53.3%,30.0% (4) 38.4%,29.1%,32.5%2. 2 分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
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CH(1)CH3C CH2OCHOCH3(2)CH(3)CH3CHO2(4)C H3O CH O CHH X :H M :H A =1:2:3 3. 2 分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1)C CH 3HR H(2)H C CH 3HCH 3(3)H C CH 3CH 3CH 3(4)H C HHH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 4. 1 分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
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5. 1 分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1) F (2) C (3) O (4)He6. 2 分在 CH3- CH2- CH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4 : 1(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20 : 15 : 6 : 17. 2 分ClCH2- CH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8. 2 分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1) 2 (2) 1 (3) 4 (4) 39. 2 分在CH3CH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值大? ( )(1) CH3- 中的 (2) CH2- 中的 (3) 所有的 (4)离 Cl 原子最近的 10. 2 分在 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 ,则该质 子的化学位移为( )(1) 2 (2) 0.5 (3) 2.5 (4) 4 11. 2 分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C HHHH RC R RH H C RH HH R C RH HH (b)(c)(d)(a)12. 2 分 质子的(磁旋比)为 2.67×108/(T s),在外场强度为 B 0 =1.4092T时,发生核磁共 振的辐射频率应为( )(1) 100MHz (2) 56.4MHz (3) 60MHz (4) 24.3MHz 13. 2 分 下述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 )(1) Li73 (2) C136(3) N147(4) C12614. 1 分将H11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1) 1 (2) 2 (3) 3 (4) 51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16. 1 分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 试样应是( )(1) 单质 (2) 纯物质 (3) 混合物 (4)任何试样1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波谱, OH基团的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 (不考虑氢键影响) ( )(1) R OH (2) R COOH (3)OH (4)CH 2OH18. 2 分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 质子化学位移( )值分别为5.8与2.8, 乙烯 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1) 诱导效应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3) 自旋─自旋偶合 (4) 共轭效应 19. 2 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10H 14, 1HNMR 谱图如下: 有两个单峰 a 峰= 7.2 , b 峰= 1.3峰面积之比: a:b=5:9 试问结构式为 ( )CH 2CH(CH 3)2CH(CH 3)CH 2CH 3C(CH 3)3CH 3CH(CH 3)2(1)(2)(3)(4 )20. 2 分化合物C 4H 7Br 3的1HNMR 谱图上,有两组峰都是单峰: a 峰 = 1.7 , b 峰 = 3.3,峰面积之比: a:b=3:4 它的结构式是 ( )(1) CH 2Br-CHBr-CHBr-CH 3 (2) CBr 3-CH 2-CH 2-CH 3CBrCHBr 33(3)BrCH CH 2Br CH 2Br(4)21. 2 分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含碳88.2%, 含氢11.8%, 1HNMR 谱图上只有一个单峰, 它的结构式是( )C CH 2CH 2CH 22CH CH C H 2H 2CCHCHC CH 2CH 2CH 2CH 2(1)(3)(2)(4)22. 2 分丙烷 C H C H C HH H , 1HNMR 谱其各组峰面积之比(由高场至低场)是( )(1) 3:1 (2) 2:3:3 (3) 3:2:3 (4) 3:3:2 23.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 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1)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2)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3) 有信号检测仪 (4) 有记录仪24. 2 分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 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1) 没变化 (2) 减小(3) 增加 (4) 稍有增加2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 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1) 原子 (2) 有磁性的原子核(3) 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所有原子核26. 2 分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1) 自旋核加热过程(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27.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由于在强磁场作用下, 由下列之一产生能级分裂, 吸收一定频率电磁辐射, 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1) 具有磁性的原子 (2)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3)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内电子28.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1) 远紫外区 (2) X射线区(3) 微波区 (4) 射频区29. 2 分13C自旋量子数I=1/2将其放在外磁场中有几种取向(能态) 6(1) 2 (2) 4 (3) 6 (4) 830. 2 分将11B(其自旋量子数I=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5( )(1) 2 (2) 4 (3) 6 (4) 831. 2 分某一个自旋核, 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 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1) 试样的纯度 (2) 在自然界的丰度(3) 试样的存在状态 (4) 外磁场强度大小32. 2 分13C(磁矩为C)在磁场强度为H0的磁场中时, 高能级与低能级能6量之差()(1)C B0 (2) 2C B0 (3) 4C B0 (4) 6C B033. 2 分自旋核在外磁场作用下, 产生能级分裂, 其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为()(1) 固定不变 (2) 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变大(3) 随照射电磁辐射频率加大而变大 (4) 任意变化34. 2 分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3组峰的结构式是( )(1) CH3-CH2-CCl3 (2) CH3-CCl2-CH2Cl(3) CH2Cl-CH2-CH2Cl (4) CH2Cl-CH2-CHCl2 35. 2 分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两个单峰的结构式是( )(1) CH3-CH2-CCl3 (2) CH3-CCl2-CH2Cl(3) CH2Cl-CH2-CHCl2 (4) CH2Cl-CHCl-CH2Cl36. 2 分某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1是下列结构式中( )(1) CH3CHBr2 (2) CH2Br-CH2Br(3) CHBr2-CH2Br (4) CH2Br-CBr(CH3)2 37. 2 分化合物(CH3)2CHCH2CH(CH3)2, 在1HNMR谱图上, 从高场至低场峰面积之比为( )(1) 6:1:2:1:6 (2) 2:6:2 (3) 6:1:1 (4) 6:6:2:238. 2 分化合物Cl-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1) 1个单峰 (2) 1个三重峰 (3) 2个二重峰(4) 2个三重峰39. 2 分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40. 2 分2-丁酮CH3COCH2CH3, 1HNMR谱图上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应为()(1) 3:1 (2) 3:3:2 (3) 3:2:3 (4) 2:3:341.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CH3CH2CH3 CH3CH(CH3)2 CH3CH2Cl CH3CH2Br(a) (b) (c) (d)(1) a b c d (2) a b d c (3) c d a b (4) c d b a 42. 2 分考虑2-丙醇CH3CH(OH)CH3的NMR谱, 若醇质子是快速交换的, 那么下列预言中正确的是( )(1) 甲基是单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2) 甲基是二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3)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4)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十四重峰, 醇质子是二重峰(假定仪器的分辨率足够)43.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H3CH2OH Cacd(1) d c b a (2) a b c d(3) d b c a (4) a d b c44. 2 分考虑3,3-二氯丙烯(CH2=CH-CHCl2)的NMR谱, 假如多重峰没有重叠且都能分辨,理论上正确的预言是( )(1)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 (2)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四重峰 (3)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八重峰 (4)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 45. 2 分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 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a)CH 3CH 3NO 2O 2NCH 3NO 2O 2N CH 3NO 2NO 2NO 2NO 2(b)(c)(d)46. 2 分 考虑-呋喃甲酸甲酯(糠醛甲酯)的核磁共振谱, 若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下列预言中正 确的是( )OC OCH 3(1) 4个单峰, 峰面积比是1:1:1:3(2)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二重峰(3)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四重峰, 多重峰的面积比是1:1:1:1(4) 4重峰, 同(3), 但多重峰面积比是1:3:3:1 4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标出了a 、b 、c 、d 4种质子, 处于最低场的质子是 ( )3db ca48. 2 分化合物CH 3COCH 2COOCH 2CH 3 的1HNMR 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 (3) 2个单峰(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49. 2 分化合物CH 3CH 2OCOCOCH 2CH 3 的1HNMR 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 (2) 2个单峰(3) 2个三重峰, 2个四重峰 (4) 1个三重峰, 1 个四重峰50. 2 分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值( )(1) 磁场强度大的大(2) 照射频率大的大(3) 磁场强度大, 照射频率也大的大(4) 不同仪器的相同51. 1 分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52. 1 分自旋核的磁旋比γ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 )(1) 变大 (2) 变小 (3) 稍改变 (4) 不改变53. 1 分表示原子核磁性大小的是( )(1) 自旋量子数 (2) 磁量子数 (3) 外磁场强度 (4) 核磁矩54.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化学位移的产生是由于( )造成的。
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
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单项选择题1. 比较下列类型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A)Aσ→σ* > n→σ* > π→π* > n →π*Bπ→π* > n →π* >σ→σ* > n→σ*Cσ→σ* > n→σ* > > n →π*> π→π*Dπ→π* > n→π* > > n→σ*σ→σ*2、共轭体系对λmax的影响( A)A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红移B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蓝移C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红移D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蓝移3、溶剂对λmax的影响(B)A溶剂的极性增大,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B溶剂的极性增大,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C溶剂的极性减小,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D溶剂的极性减小,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红移4、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有:(B)A二个吸收带B三个吸收带C一个吸收带D没有吸收带5. 苯环引入甲氧基后,使λmax(C)A没有影响B向短波方向移动C向长波方向移动D引起精细结构的变化6、以下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光谱鉴别的是:(C)OCH3与与与与A BC D二、简答题1)发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2)助色团本身不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但是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使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答: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加。
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 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学习资料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一、选择题 ( 共79题 )1. 2 分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
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图,A、B、C、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 46、70、35、168。
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 )(1) 25.4%,39.4%,35.1% (2) 13.8%,43.3%,43.0%(3) 17.0%,53.3%,30.0% (4) 38.4%,29.1%,32.5%2. 2 分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
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1)CH3C CH2OCHCHOCH3(2)CH(3)CH3CH2O(4)C H3O CH O CHH X :H M :H A =1:2: 3 3. 2 分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1) C CH 3H R H(2)H C CH 3H CH 3(3)H C CH 3CH 3CH 3(4)H C H H H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4. 1 分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
它是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5. 1 分 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1) F (2) C (3) O (4) He6. 2 分在 CH 3- CH 2- CH 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 4 : 1(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 20 : 15 : 6 : 17. 2 分ClCH 2- CH 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8. 2 分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1) 2 (2) 1 (3) 4 (4) 39. 2 分在 CH 3CH 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 值大 ? ( )(1) CH 3- 中的 (2) CH 2- 中的 (3) 所有的 (4) 离 Cl 原子最近的10. 2 分在 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 ,则该质子的化学位移为 ( )(1) 2 (2) 0.5 (3) 2.5 (4) 411. 2 分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C H H H C R C RC H (b)(c)(d)(a)12. 2 分质子的γ(磁旋比)为 2.67×108/(T •s),在外场强度为 B 0 = 1.4092T时,发生核磁共振的辐射频率应为 ( )(1) 100MHz (2) 56.4MHz (3) 60MHz (4) 24.3MHz13. 2 分下述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 ( )(1) Li 73 (2) C 136 (3) N 147 (4) C 12614. 1 分将 H 11 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 )(1) 1 (2) 2 (3) 3 (4) 51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16. 1 分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 试样应是 ( )(1) 单质 (2) 纯物质 (3) 混合物 (4) 任何试样1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波谱, OH 基团的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 (不考虑 氢键影响) ( )(1) R OH(2) R COOH(3)OH(4)CH 2OH18. 2 分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 质子化学位移(δ )值分别为5.8与2.8, 乙烯 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 )(1) 诱导效应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3) 自旋─自旋偶合 (4) 共轭效应19. 2 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10H 14, 1HNMR 谱图如下:有两个单峰 a 峰δ= 7.2 , b 峰δ= 1.3峰面积之比: a:b=5:9 试问结构式为 ( )CH 2CH(CH 3)2CH(CH 3)CH 2CH 3C(CH 3)3CH 3CH(CH 3)2(1)(2)(3)(4 )20. 2 分 化合物C 4H 7Br 3的1HNMR 谱图上,有两组峰都是单峰:a 峰 δ= 1.7 ,b 峰 δ= 3.3,峰面积之比: a:b=3:4 它的结构式是 ( )(1) CH 2Br-CHBr-CHBr-CH 3(2) CBr 3-CH 2-CH 2-CH 3CBrCHBr 33(3) BrCH 3CH 2Br CH 2Br (4)21. 2 分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含碳88.2%, 含氢11.8%, 1HNMR 谱图上只有一个单峰,它的结构式是 ( )C CH 2CH 2CH 22CH CH CH C H 2H 2C CH CH C 2CH 2CH 2CH 2(1)(3)(2)(4)22. 2 分丙烷 C H C H C H HH , 1HNMR 谱其各组峰面积之比(由高场至低场)是( )(1) 3:1 (2) 2:3:3 (3) 3:2:3 (4) 3:3:223.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 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如紫外、 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 )(1)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2)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3) 有信号检测仪 (4) 有记录仪24. 2 分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 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1) 没变化 (2) 减小(3) 增加 (4) 稍有增加2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 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 )(1) 原子 (2) 有磁性的原子核(3) 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所有原子核26. 2 分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 )(1) 自旋核加热过程(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27.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由于在强磁场作用下, 由下列之一产生能级分裂, 吸收一定频率电磁辐射, 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 )(1) 具有磁性的原子 (2)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3)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内电子28.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 )(1) 远紫外区 (2) X射线区(3) 微波区 (4) 射频区29. 2 分13C自旋量子数I=1/2将其放在外磁场中有几种取向(能态) ( )6(1) 2 (2) 4 (3) 6 (4) 830. 2 分11B(其自旋量子数I=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将5(1) 2 (2) 4 (3) 6 (4) 831. 2 分某一个自旋核, 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 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 (1) 试样的纯度 (2) 在自然界的丰度(3) 试样的存在状态 (4) 外磁场强度大小32. 2 分13C(磁矩为μC)在磁场强度为H0的磁场中时, 高能级与低能级能量之差∆6()(1)μC B0 (2) 2μC B0 (3) 4μC B0 (4) 6μC B033. 2 分自旋核在外磁场作用下, 产生能级分裂, 其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为()(1) 固定不变 (2) 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变大(3) 随照射电磁辐射频率加大而变大 (4) 任意变化34. 2 分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3组峰的结构式是 ( )(1) CH3-CH2-CCl3 (2) CH3-CCl2-CH2Cl(3) CH2Cl-CH2-CH2Cl (4) CH2Cl-CH2-CHCl235. 2 分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两个单峰的结构式是 ( )(1) CH3-CH2-CCl3 (2) CH3-CCl2-CH2Cl(3) CH2Cl-CH2-CHCl2 (4) CH2Cl-CHCl-CH2Cl36. 2 分某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1 是下列结构式中 ( )(1) CH3CHBr2 (2) CH2Br-CH2Br(3) CHBr2-CH2Br (4) CH2Br-CBr(CH3)237. 2 分化合物(CH3)2CHCH2CH(CH3)2, 在1HNMR谱图上, 从高场至低场峰面积之比为 ( )(1) 6:1:2:1:6 (2) 2:6:2 (3) 6:1:1 (4) 6:6:2:238. 2 分化合物Cl-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 (2) 1个三重峰 (3) 2个二重峰 (4) 2个三重峰39. 2 分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40. 2 分2-丁酮CH3COCH2CH3, 1HNMR谱图上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应为() (1) 3:1 (2) 3:3:2 (3) 3:2:3 (4) 2:3:341.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CH3CH2CH3 CH3CH(CH3)2 CH3CH2Cl CH3CH2Br(a) (b) (c) (d)(1) a b c d (2) a b d c (3) c d a b (4) c d b a42. 2 分考虑2-丙醇CH3CH(OH)CH3的NMR谱, 若醇质子是快速交换的, 那么下列预言中正确的是 ( )(1) 甲基是单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2) 甲基是二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3)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4)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十四重峰, 醇质子是二重峰(假定仪器的分辨率足够)43.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d(1) d c b a (2) a b c d(3) d b c a (4) a d b c44. 2 分考虑3,3-二氯丙烯(CH2=CH-CHCl2)的NMR谱, 假如多重峰没有重叠且都能分辨,理论上正确的预言是 ( )(1)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2)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四重峰(3)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八重峰(4)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45. 2 分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a)CH 3CH 3NO 2O 2NCH 3NO 2O 2N CH 3NO 222NO 2(b)(c)(d)46. 2 分考虑 -呋喃甲酸甲酯(糠醛甲酯)的核磁共振谱, 若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下列预言中正确的是 ( )OC OCH 3(1) 4个单峰, 峰面积比是1:1:1:3(2)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二重峰(3)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四重峰, 多重峰的面积比是1:1:1:1(4) 4重峰, 同(3), 但多重峰面积比是1:3:3:1 4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标出了a 、b 、c 、d 4种质子, 处于最低场的质子是 ( )3db ca48. 2 分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的1HNMR谱的特点是( )(1) 4个单峰(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3) 2个单峰(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49. 2 分化合物CH3CH2OCOCOCH2CH3的1HNMR谱的特点是( )(1) 4个单峰 (2) 2个单峰(3) 2个三重峰, 2个四重峰 (4) 1个三重峰, 1 个四重峰50. 2 分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值( )(1) 磁场强度大的δ大(2) 照射频率大的δ大(3) 磁场强度大, 照射频率也大的δ大(4) 不同仪器的δ相同51. 1 分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52. 1 分自旋核的磁旋比γ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 )(1) 变大 (2) 变小 (3) 稍改变 (4) 不改变53. 1 分表示原子核磁性大小的是( )(1) 自旋量子数 (2) 磁量子数 (3) 外磁场强度 (4) 核磁矩 54.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化学位移的产生是由于( )造成的。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大全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波长为670.7nm 的辐射,其频率(MHz )数值为 ()A 、4.47 X108B 、4.47 X107C 、1.49X106D 、1.49X1O 10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 、吸收峰的强度B 、吸收峰的数目C 、吸收峰的位置D 、吸收峰的形状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A 、紫外光能量大B 、波长短C 、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 、电子能级差大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 、。
一 o .B 、n f n • C^ n-。
°D 、IL n *5、n- n .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 、水B 、甲C 、乙醇D 、正己烷6 、 CH 3-CH 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 、 V CYB 、 VCT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狱基,却在1773cm 」和1736cm 」处出现C 、57、C 、费米共振D 、空间位阻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 、玻璃B 、石英C 、红宝石D 、卤化物结体9、预测H2s 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 、 4B 、 3C 、 2D 、 1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o 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随原核而变11、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 定()A 、12cB 、,5N c 、19FD 、31P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值最 大 ()A 、-CH2cH3B 、-OCH3C 、-CH=CH 2D 、-CHO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 >乙烯(5. 25) >乙块(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A 、诱导效应所致B 、杂化效应所致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D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B 、共规效应A、全去偶谱B、偏共振去偶谱C、门控去偶谱D、反门控去偶谱15、“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A、成反比B、成正比C、变化无规律D、无关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A、从大到小B、从小到大C、无规律D、不变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18、二澳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A、1:1:1B、2:1:1C、1:2:1D、1:1:2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值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a -裂解产生的。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篇一: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及答案】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 )2.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 )3.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 )4.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 )5.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 )6.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和nch3,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 )7.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 )8.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 )9.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 )10.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波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 )12.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13.不同的原子核产生共振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v)不同。
( )14.(ch3)4si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
a.峰的位置; b.峰的裂分; c.峰高; d.积分线高度。
2.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没有弛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b.谱线宽度与弛豫时间成反比;c.通过弛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d.弛豫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两种。
3.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 )。
a.i=1/2; b.i=0; c.i=1; d.i>1。
4.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ch3br; b.ch4; c.ch3i; d.ch3f。
第三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答案
55. 2分(2)56. 1分(1)57. 2分(3)
59. 2分(2)60. 2分(2)
61. 2分(4)62. 2分(4)
63. 2分(3)64. 2分(4)65. 2分(4)
66. 2分(1)67. 1分(4)68. 1分(2)
69. 1分(3)
(2)=171/90=1.9
14. 5分
(1)顺序为EH>EAl>EAs>EN
(2)根据相邻两能级能量差
15. 10分
(1)1H的共振频率
(2)求13C的共振频率(在80MHz仪器上)
对质子80MHz相应的磁场强度
对13C
16. 10分
根据
(1)13C:
(2)19F
根据13C、19F的自旋量子数都是=1/2
17. 2分
(1)能态数2Ι+1为2×(7/2)+1=8个
(2)磁量子数m=Ι,Ι-1,Ι-2,…-Ι
m=7/2,5/2,3/2,1/2,-1/2,-3/2,-5/2,-7/2
18. 2分
=/0×106=·0×10-6
不同仪器的相同
=6.8×300×106×10-6=2040Hz
19. 5分
(1)1H两能极能量之差:
29. 2分
1H、2H、13C、14N、17O。
30. 2分(2726)
没有自旋现象,不会产生核磁共振跃迁。
31. 2分
原子核自旋;无关。
32. 5分
甲醛;乙炔;甲醛;乙炔。
33. 5分
200MHz;702Hz。
34. 5分(2730)
增大;不改变;变大;m=+1/2;增加。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本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乘数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二、判断题1.投资乘数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有确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值。
2.在一个没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经济均衡时一定是投资等于储蓄;在一个有政府的开放经济中情况仍是这样。
3.在均衡产出的情况下,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4.在045线上,消费支出和收入并不总是相等。
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而放在银行的存款。
6.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高,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低。
三、选择题1.收入超过支出,公司将减少生产,因为非计划存货量为( )A. 正;B. 负;C. 零;D.不确定。
2.消费函数为C=100+0.8(Y-T),政府支出乘数是( )A. 0.8B. 1.2C. 4D. 5。
3.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 边际消费倾向;B. 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 平均消费倾向;D. 由于收入变化引起的投资量。
4.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 B . 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 边际储蓄倾向为0.35.在四部门经济中,其他条件不变,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进口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A. 保持不变; B . 趋于增加; C. 趋于减少; D. 变化趋势不能确定。
6.在凯恩斯45°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A. 净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NP水平;B. 均衡的GNP水平;C. 消费C和投资I相等;D. 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国民收入Y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Y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B. Y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 Y和储蓄S都将下降;D. Y不变,但储蓄S下降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将是( )A. 一条不通过原点的直线;B.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上凸的曲线;C.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下凹的曲线;D. 一条通过原点与横轴成45°的直线;E.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波谱解析 第三章 核磁共振氢谱参考答案
第三章 核磁共振氢谱参考答案1.5.(5B)谱图中总共有六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1:1:1:1。
由于苯乙烯分子总共8个氢原子,因此峰面积之比即为不同种类氢原子个数之比。
结合苯环氢化学位移为7.27分析,不难得出,从低场到高场这六组峰分别为:7.41(2H, d):芳环上的H ,大致为双峰,表明邻近碳上有一个H ,故为苯环上A ,A’碳上氢原子的信号;7.34(2H,t):同样是芳环上的H ,大致为三重峰,表明邻近碳有两个H ,故为苯环上B ,B’碳上氢原子的信号;7.25(1H,tt):同样是芳环上的H ,根据峰面积只有一个H ,只能是苯环上C 碳上氢原子的信号,与A ,A’碳上氢原子、B ,B’碳上氢原子偶合会产生tt 峰;6.72(1H, dd, J 1=12Hz ,J 2=17Hz):为H x ,化学位移移向低场,3J X-M =17Hz ,3J X-A =12Hz ;5.75(1H , dd, J 1=17Hz ,J 2=2Hz):为H M ,由J 值判断;5.25(1H, dd, J 1=12Hz ,J 2=2Hz):为H A ,由J 值判断;此外,也可通过烯氢被苯环取代后,剩下的三个烯氢原子化学位移为同>顺>反来归属上述三种烯烃氢原子。
60MHz 核磁化学位移δ(ppm ) 300MHz 化学位移(Hz ) 132Hzδ=ଵଷଶு௭ൈଵలൈଵలு௭=2.20 ppm ν=2.20×300×106Hz×10-6=660Hz 226Hzδ=ଶଶு௭ൈଵలൈଵలு௭=3.77 ppm ν=3.77×300×106Hz×10-6=1131Hz 336Hzδ=ଷଷு௭ൈଵల௭ൈଵలு௭=5.60 ppm ν=5.60×300×106Hz×10-6=1680Hz 450Hz δ=ସହு௭ൈଵలൈଵలு௭=7.50 ppmν=7.50×300×106Hz×10-6=2250Hz(5D)从谱图中可知,峰面积之比为1:4:1:1:1:2:1:1:6,峰形较复杂 根据化学位移可知,5.0-6.5 ppm 的信号应该是烯氢所出,3.85 ppm 为与羟基相连CH 的出峰,其它信号为与非吸电原子相连的饱和碳氢所出。
926237-波谱分析教程-核磁共振谱习题答案1
核磁共振谱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五种核,能用以做核磁共振实验的有(ACE )A:19F9B:12C6C:13C6D:16O8E:1H12.在100MHz仪器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δ=1ppm,其共振频率与TMS相差(A )A :100Hz B:100MHz C:1HzD:50Hz E:200Hz3.在60MHz仪器中,某质子与TMS的共振频率相差120Hz则质子的化学位移为( E )A:1.2ppm B:12ppm C:6ppmD:10ppm E:2ppm4.测试NMR时,常用的参数比物质是TMS,它具有哪些特点(ABCDE )A:结构对称出现单峰B:硅的电负性比碳小C:TMS质子信号比一般有机物质子高场D:沸点低,且容易溶于有机溶剂中E:为惰性物质5.在磁场中质子周围电子云起屏蔽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E )A: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越大,则局部屏蔽作用越强B:质子邻近原子电负性越大,则局部屏蔽作用越强C:屏蔽越大,共振磁场越高D:屏蔽越大,共振频率越高E:屏蔽越大,化学位移δ越小6.对CH3CH2OCH2CH3分子的核磁共振谱,以下几种预测正确的是(ACD )A:CH2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低于CH3质子B:谱线将出现四个信号C:谱上将出现两个信号D:<E:>7.CH3CH2Cl的NMR谱,以下几种预测正确的是(D)A:CH2中质子比CH3中质子共振磁场高B:CH2中质子比CH3中质子共振频率高C:CH2中质子比CH3中质子屏蔽常数大D:CH2中质子比CH3中质子外围电子云密度小E:CH2中质子比CH3中质子化学位移δ值小8.下面五个化合物中,标有横线的质子的δ最小的是(A)A:CH4B:CH3F C:CH3ClD:CH3Br E:CH 3l9.下面五个化合物中,标有横线的质子的共振磁场H0最小者是(A)A:RCH2OH B:RCH2CH2OH C:RCH2ClD:CHBr E:ArCH2CH310.下面五个结构单元中,标有横线质子的δ值最大的是(E)A:CH3-C B:CH3-N C:CH3-OD:CH3F E:CH2F211.预测化合物的质子化学位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苯环上邻近质子离C=O近,共振在高磁场B:苯环上邻近质子离C=O近,屏蔽常数大C:苯环上邻近质子离C=O近,化学位移δ大D:苯环上邻近质子外围电子云密度大12.氢键对化学位移的影响,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BCE)A 氢键起屏蔽作用B:氢键起去屏蔽作用C:氢键使外围电子云密度下降D:氢键使质子的屏蔽增加E:氢键使质子的δ值增加13.对于羟基的化学位移,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BE)A:酚羟基的δ随溶液浓度而改变B:浓度越大δ值越大C:浓度越大,δ值越小D:邻羟基苯乙酮的羟基δ值也随溶液的浓度改变而明显改变E:邻羟基苯乙酮的δoH与浓度无明显关系二.填充题1.在磁场H0的作用下,核能级分裂,(u为核磁矩),已知,在同一频率条件下,使氟,磷,氢发生共振,所需磁场强度最大的是:_磷_。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
(
)
(1) 原子
(2) 有磁性的原子核
(3) 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所有原子核
26. 2 分
核
磁
共
振
的
弛
豫
过
程
是
(
)
(1) 自旋核加热过程
(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
(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
HX:HM:HA=1:2:3 3. 2 分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
4. 1 分
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5. 1 分 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3) 有信号检测仪
(4) 有记录仪
24. 2 分
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 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
(1) 没变化
(2) 减小
(3) 增加
(4) 稍有增加
25. 2 分
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 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
)
(1) F
(2) C
(3) O
(4) He
6. 2 分
在 CH3- CH2- CH3 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
据 ?( )
(1) 1 : 3 : 3 : 1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
核磁共振习题答案【篇一: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及答案】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 )2.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 )3.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 )4.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 )5.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 )6.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和nch3,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 )7.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 )8.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 )9.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 )10.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波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 )12.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13.不同的原子核产生共振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v)不同。
( )14.(ch3)4si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
a.峰的位置; b.峰的裂分; c.峰高; d.积分线高度。
2.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没有弛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b.谱线宽度与弛豫时间成反比;c.通过弛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d.弛豫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两种。
3.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 )。
a.i=1/2; b.i=0; c.i=1; d.i>1。
4.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ch3br; b.ch4; c.ch3i; d.ch3f。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国际经济地理的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都分布在南方,因此,国际经济学界有时将这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称作。
2、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
3、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贸易。
4、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在很大程度上由因素决定。
5、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理论。
6、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8、国际贸易理论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技术作为贸易的内生变量来分析,既研究技术变化的原因,也研究作为生产和贸易结果的技术进步对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9、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们引申出理论。
1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和。
11、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类型,即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美国1988年在中修订过301条款。
13、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14、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15、除比较优势外,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
16、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叫。
二、判断题1、如果厂商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那么该厂商一定存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不一定要求规模报酬递增。
2、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
3、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4、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只要交易效率改进带来的收益大于该地区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该地区及其周边集中。
波谱分析_习题集参考答案_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单项选择题1. 比拟以下类型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A)Aσ→σ* > n→σ* > π→π* > n →π*Bπ→π* > n →π* >σ→σ* > n→σ*Cσ→σ* > n→σ* > > n →π*> π→π*Dπ→π* > n→π* > > n→σ*σ→σ*2、共轭体系对λmax的影响( A)A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红移B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蓝移C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红移D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蓝移3、溶剂对λmax的影响(B)A溶剂的极性增大,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B溶剂的极性增大,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C溶剂的极性减小,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D溶剂的极性减小,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红移4、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有:(B)A二个吸收带B三个吸收带C一个吸收带D没有吸收带5. 苯环引入甲氧基后,使λmax(C)A没有影响B向短波方向移动C向长波方向移动D引起精细构造的变化6、以下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光谱鉴别的是:(C)二、简答题1〕发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构造2〕助色团本身不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但是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使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答: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加。
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6〕举例说明溶剂效应对λmax的影响答:溶剂的极性越大,n →π*跃迁的能量增加,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溶剂的极性越大,π→π*跃迁的能量降低,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核磁共振波谱法课后习题
核磁共振波谱法之阿布丰王创作思考题和习题1.解释下列各词(1)屏蔽效应和去屏蔽效应(2)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3)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4)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1)屏蔽效应: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在外加磁场B0作用下发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造成核实际受到的磁场强度减弱.去屏蔽效应:烯烃、醛、芳环中,π电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发生环流,使氢原子周围发生感应磁场,如果感应磁场的方向与外加磁场相同,即增加了外加磁场,所以在外加磁场还没有到达Bo时,就发生能级的跃迁,称为去屏蔽效应,该区域称为去屏蔽区.(2)自旋偶合:相邻核自旋发生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相互作用的现象.自旋裂分:由自旋偶合引起的共振峰分裂现象.(3)化学位移:在一定的辐射频率下,处于分歧化学环境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自旋核,发生核磁共振的磁场强度或共振吸收频率分歧的现象.偶合常数:多重峰的峰间距;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年夜小.(4)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完全相同的核.磁等价核:分子中的一组化学等价核,若它们对组外任何一个核都是以相同的年夜小偶合,则这一组核为磁等价核. 2.下列哪一组原子核不发生核磁共振信号,为什么?其实不是是所有原子核都能发生核磁共振信号,原子核能发生核磁共振现象是因为具有核自旋,其自旋量子数不即是0.质量数和质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0 ,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质量数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整数.由此发生核磁共振信号.3.为什么强射频波照射样品,会使NMR信号消失,而UV与IR吸收光谱法则不用失?自旋核在磁场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处在低能态核和处于高能态核的分布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当B0 = 1.409 T,温度为300K时,高能态和低能态的1H核数之比为处于低能级的核数比高能态核数多十万分之一,而NMR信号就是靠这极弱过量的低能态核发生的.若以合适的射频照射处于磁场的核,核吸收能量后,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其净效应是吸收,发生共振信号.若用强射频波照射样品,高能态核不能通过有效途径释放能量回到低能态,低能态的核数越来越少,一按时间后高能态和低能态的核数相等,这时不再吸收,核磁共振信号消失.而UV与IR吸收光谱法是根据光线被吸收后的减弱水平来判断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即使用较强辐射照射,吸收也不会消失.4.为什么用δ值暗示峰位,而不用共振频率的绝对值暗示?为什么核的共振频率与仪器的磁场强度有关,而偶合常数与磁场强度无关?屏蔽作用发生的共振条件不同很小,共振频率的绝对差值难以精确测定, 例:100 MHz仪器,1H因屏蔽作用引起的共振频率差约0-1500Hz,仅为共振频率的百万分之十几;由于磁场强度分歧,招致同种化学环境的核共振频率分歧,因此分歧照射频率的仪器测得的化学位移值分歧,分歧仪器测得的同种物谱图没有、直观的可比性.所以用δ值暗示峰位,而不用共振频率的绝对值暗示因为核磁矩在外磁场中发生能级分裂,高能级与低能级的能量差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年夜而增年夜,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增年夜.根据=B0/2可知,核磁共振频率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而偶合常数的年夜小只与偶合核间距离、角度和电子云密度有关,与外磁场强度无关.5.什么是自旋偶合与自旋分裂?单取代苯的取代基为烷基时,苯环上的芳氢(5个)的裂分峰是几多?两取代基为极性基团(如卤素、-NH2、-OH等),苯环的芳氢酿成多重峰,试说明原因,并推测是什么自旋系统.核自旋发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称为自旋-自旋偶合,简称自旋偶合.由自旋偶合引起的共振峰分裂的现象称为自旋-自旋分裂,简称自旋分裂.单取代苯若取代基为饱和烷基,则构成A5系统;取代基不是饱和烷基时,可能构成ABB′CC′系统;如苯酚等.双取代苯若对位取代苯的两个取代基X≠Y,苯环上四个氢可能形成AA′BB′系统,如对氯苯胺.对取代苯的谱图具有鲜明的特点,是取代苯谱图中最易识另外.它粗看是左右对称的四重峰,中间一对峰强,外面一对峰弱,每个峰可能还有各自小的卫星峰.6.峰裂距是否是偶合常数?偶合常数能提供什么结构信息?对简单偶合而言,峰裂距就是偶合常数.高级偶合需通过计算才华求出偶合常数.偶合常数是核磁共振谱的重要参数之一,可提供物质结构中核间关系、构型、构像及取代基位置等信息.7.什么是狭义与广义的n+1律?n+1律:某基团的氢与n个相邻氢偶合时被分裂为n+1重峰,而与该基团自己的氢数无关,此规律称为n+1律.服从n+1律的多重峰的峰高比为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比.单峰(s);二重峰(d)为1:1;三重峰(t)为1:2:1;四重峰(q)为1:3:3:1;依此类推.n+1律的局限性在于它仅适用于I=1/2,简单偶合及偶合常数相同的情况.n+1律实际上是2nI+1规律的特殊形式,对I=1/2的核,峰分裂服从n+1律;而对I≠1/2的核,峰的分裂则服从2nI+1律.对偶合常数分歧的情况,峰的分裂数应为(n+1)(n′+1)……,这种情况可认为是n+1律的广义形式.8.HF的质子共振谱中可以看到质子和19F的两个双峰,而HCl 的质子共振谱中只能看到质子单峰.为什么?HF中1H与19F的自旋分裂氟(19F)自旋量子数I也即是1/2,与1H 相同,在外加磁场中也应有2个方向相反的自旋取向.这2种分歧的自旋取向将通过电子的传递作用,对相邻1H核实受磁场强度发生一定的影响.所以HF中1H核共振峰分裂为2个小峰(二重峰).同理,HF 中19F核也会因相邻1H核的自旋干扰,偶合裂分为2个小峰.其实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对相邻氢核都有自旋偶合干扰作用.如35Cl、79Br、127I等原子核,虽然,I≠0,预期对相邻氢核有自旋偶合干扰作用,但因它们的电四极矩很年夜,会引起相邻氢核的自旋去偶作用,因此看不到偶合干扰现象.9.某化合物三种质子相互偶合构成AM2X2系统,J AM=10Hz,J XM=4Hz.A、M2、X2各为几重峰?为什么?A为单质子三重峰,M为双质子六重峰,X为双质子三重峰.10.磁等价与化学等价有什么区别?说明下述化合物中那些氢是磁等价或化学等价及其峰形(单峰、二重峰…).计算化学位移.①Cl—CH=CH—Cl ②③④CH3CH=CCl2化学位移相等的一组核为化学等价核;一组化学等价核与分子中其他任何一个核都有相同强弱的偶合,则这组核称为磁等价核.(①δa =δb =6.36(s),磁等价;②δa 5.31、δb 5.47、δc 6.28;三组双二重峰,即12条等高谱线.③δa =δb =5.50(s)磁等价;④3CH δ 1.73(d)、δCH 5.86(qua))11.ABC 与AMX 系统有什么区别?ABC 为同一耦合系统内三个核的暗示 AMX 为分歧耦合系统三个核的暗示12.氢谱与碳谱各能提供哪些信息?为什么说碳谱的灵敏度约相当于1H 谱的1/5800?氢谱主要提供质子类型及其化学环境;氢分布;核间关系.但氢谱不能给出不含氢基团的共振信号,难以鉴别化学环境相近似的烷烃,且经常呈现谱线重叠.碳-13核磁共振谱,可给出丰富的碳骨架及有关结构和分子运动的信息,如分子中含有几多个碳原子,它们各属于哪些基团,可以区别伯、仲、叔、季碳原子等.由于同位素13C 的天然丰度太低,仅为12C 的1.108%,而且13C 的磁旋比 是1H 的1/4.已知磁共振的灵敏度与3 成正比,所以碳谱的灵敏度相当1H 谱的1/5800.13.试计算①200及400MHz 仪器的磁场强度是几多Tesla(T).②13C 共振频率是几多?(①4.6974及9.3947;②50.286及100.570MHz)14.用H 019F 及31×108T 1∙s 1×108T 1∙s 1MHz ) 15.计算顺式与反式桂皮酸H a 与H b 的化学位移.桂皮酸CH CHCOOHb a(顺式:δa=6.18,δb=7.37,反式:δa=6.65,δb=7.98)顺式:δa=5.28+1.00+0-0.10=6.18, 反式:δa=6.65,δb=5.28+1.35+0+0.74=7.37, δb 16.已知用60MHz仪器测得:δa=6.72,δb=7.26,J ab=8.5Hz.求算①二个质子是什么自旋系统?②当仪器的频率增加至几多时酿成一级偶合AX系统?(AB系统,ν0≥)为高级偶合,所以为AB系统.若酿成一级偶合AX系统,则须Δ/J≥1017.根据下列NMR数据,绘出NMR图谱,并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1)C14H14:δ2.89(s,4H)及δ7.19(s,10H) (C6H5-CH2CH2-C6H5)(2)C7H9N:δ1.52(s,2H),δ3.85(s,2H)及δ7.29(s,5H) (C6H5-CH2NH2)(3)C3H7Cl:δ 1.51(d,6H)及δ 4.11(sept.,1H) (CH3CH(Cl)CH3)(4)C4H8O2:δ1.2(t,3H),δ2.3(qua.,2H),及δ3.6(s,3H) (CH3CH2COOCH3)(5)C10H12O2:δ2.0(s,3H),δ2.9(t,2H),δ4.3(t,2H)及δ7.3(s,5H)(C5H6-CH2-CH2-OCOCH3)(6)C9H10O:δ1.2(t,3H),δ3.0(qua.,2H),及δ7.4~8.0(m,5H.苯环峰复杂不用绘出) (C6H5COCH2CH3)18.试对比结构指出图-23上各个峰的归属.(1)由积分线可知H分布(由右至左)3H 3H 2H 4H 1H(2)峰归属 ~1 .3 ~2 ~4 ~7 ~10三重峰单峰四重峰双二重峰单峰中的CH219.由下述NMR图谱,进行波谱解析,给出未知物的分子结构.(1)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核磁共振谱如图-24所示.(异丙苯,)① U=4,结构式中可能具有苯环.②氢分布a:b:c = 6:1:5.③Δ/J=14.4,一级偶合系统.④a =1.22峰为甲基蜂.根据氢分布,应是两个化学位移一致的甲基峰,此峰被分裂为二重峰(1:1),说明与-CH-相连.b =2.83峰为-CH-峰.该峰被分裂为七重峰(峰高比为1:6:15:20:15:6:1),说明与6个氢相邻.c =7.09峰为孤立峰.根据氢分布为5个氢,说明是不与其他氢核偶合的单取代苯.⑤Δ/J >10,符合n+1律及一级偶合的其他特征.综合上述理由,两个一级自旋系统.为异丙苯(2)某一含有C、H、N和O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7,C为73.5%,H为6%,N为9.5%,O为11%,核磁共振谱如图-25所示.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①根据元素分析的结果可知:化合物分子式为C9H9ON②U=6,结构式中可能具有苯环.③积分线曲线知:氢分布为从右至左:a:b:c:d=2H:3H:4H.④a含2个氢,单峰,为孤立的亚甲基蜂.a~3.5,可知CH2不是与氧相连(-Ar-CH2-O-的为4.2~5.0)⑤b含3个氢,单峰,为孤立的甲基蜂.b为3.5~3.8,由计算公式=+Si估算,CH3与氧相连(CH3-O-).⑥d含4个氢,~7,双二重峰.说明是对位双取代苯环.⑦综上所述,结构式为⑧自旋系统:A3、AA‵BB‵、A2.(3)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Br2O,核磁共振谱如图14-26所示.① U=5,结构式中可能具有苯环.②由积分线曲线知:氢分布为从右至左:a:b:c:d=3H:1H:1H:5H.③a含3个氢,单峰,为孤立的甲基蜂.a为2.42,说明CH3与C=O相连,由计算公式=+Si估算,而不是与氧相连(CH3-O-的为3.5~3.8).④d含5个氢,=7.35.说明是单取代苯环.单峰,说明苯环与烃基相连.⑤分子式中扣除CH3-C=O及C6H5-,余C2H2Br2,c、d皆为二重峰,b=4.91、c=5.33,说明存在着-CHBr-CHBr-基团.⑥综上所述,结构式为⑦自旋系统:A5、AB、A3.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波谱分析_习题集参考题答案_1002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单项选择题1. 比较下列类型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A)Aσ→σ* > n→σ* > π→π* > n →π*Bπ→π* > n →π* >σ→σ* > n→σ*Cσ→σ* > n→σ* > > n →π*> π→π*Dπ→π* > n→π* > > n→σ*σ→σ*2、共轭体系对λmax的影响( A)A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红移B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蓝移C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红移D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蓝移3、溶剂对λmax的影响(B)A溶剂的极性增大,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B溶剂的极性增大,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C溶剂的极性减小,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D溶剂的极性减小,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红移4、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有:(B)A二个吸收带B三个吸收带C一个吸收带D没有吸收带5. 苯环引入甲氧基后,使λmax(C)A没有影响B向短波方向移动C向长波方向移动D引起精细结构的变化6、以下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光谱鉴别的是:(C)OCH3与与与与A BC D二、简答题1)发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2)助色团本身不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但是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使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答: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加。
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核磁共振波谱法课后习题之欧阳家百创编
核磁共振波谱法欧阳家百(2021.03.07)思考题和习题1.解释下列各词(1)屏蔽效应和去屏蔽效应(2)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3)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4)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1)屏蔽效应: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在外加磁场B0作用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造成核实际受到的磁场强度减弱。
去屏蔽效应:烯烃、醛、芳环中,π电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环流,使氢原子周围产生感应磁场,如果感应磁场的方向与外加磁场相同,即增加了外加磁场,所以在外加磁场还没有达到Bo时,就发生能级的跃迁,称为去屏蔽效应,该区域称为去屏蔽区。
(2)自旋偶合:相邻核自旋产生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相互作用的现象。
自旋裂分:由自旋偶合引起的共振峰分裂现象。
(3)化学位移:在一定的辐射频率下,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自旋核,产生核磁共振的磁场强度或共振吸收频率不同的现象。
偶合常数:多重峰的峰间距;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大小。
(4)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完全相同的核。
磁等价核:分子中的一组化学等价核,若它们对组外任何一个核都是以相同的大小偶合,则这一组核为磁等价核。
2.下列哪一组原子核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为什么?2 1H、147N199F、126C126C、11H126C、168O并不是是所有原子核都能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原子核能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是因为具有核自旋,其自旋量子数不等于0。
质量数和质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0 ,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质量数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整数。
由此,126C、168O这一组原子核都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
3.为什么强射频波照射样品,会使NMR信号消失,而UV与IR 吸收光谱法则不消失?自旋核在磁场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处在低能态核和处于高能态核的分布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当B0= 1.409 T,温度为300K时,高能态和低能态的1H核数之比为处于低能级的核数比高能态核数多十万分之一,而NMR信号就是靠这极弱过量的低能态核产生的。
7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答案
1.什么是核磁共振?实现核磁共振的条件是什么?答:核磁共振基于磁性原子核(I>0)在外磁场中发生磁能及裂分(核自旋取向不同),进而在射频场作用下使核自旋吸收射频能量在磁能及间跃迁而产生核磁共振信号。
实现核磁共振的条件是要满足射频场的能量(hν)与磁能间能量差(ΔE)相等。
即hν=ΔE=(γh/2π)H0,射频场频率满足ν=(γ/2π)H0(其中,γ为原子核的旋磁比,H0为外磁场强度)。
2.何谓化学位移?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答:化学位移是指由于原子核外电子环流产生的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对抗)效应,导致原子核感受到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共振条件发生变化。
这种由于核外“化学环境”的变化导致共振频率发生变化(位移)的现象被称为化学位移。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主要有:电子效应(诱导、共轭),磁各向异性效应、氢键及溶剂影响等。
3.何谓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它有什么重要性?答:核自旋受相邻核外电子环流产生的感生磁场的影响导致共振频率发生变化称为自旋偶合。
由于自旋偶合导致谱线进一步产生的精细裂分称为自旋裂分。
对于简单的自旋体系(一级谱)自旋裂分符合n+1规则,因此可以据此判断相邻基团上H的数目或基团的类型,从而获得分子的结构特征。
4.什么是化学等同和磁等同?试举例说明?答:在某一分子中化学为完全相同的一组核称为化学等价核(化学等同)。
分子中化学等价的一组核,它们中的每一个核对另外一组中每一个核的偶合常数也相同,则称它们为磁等价核(磁等同)。
例如,CH2F2分子中的两个H为化学等同也是磁等同,同样两个F是化学等同也是磁等同;CH2C=CF2分子中两个H 为化学等同但非磁等同,同样两个F也是化学等同但非磁等同。
5.下图为某化合物的NMR波谱(见图9-54),确定它是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答:(4)δ4.2的四重峰及δ1.2的三重峰说明结构中存在-CH2CH3单元,且连接于酯氧端,即RCOO-CH2CH3,只有(4)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一、选择题 ( 共80题 ) 1. 2 分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
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 振谱图,A 、B 、C 、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 46、70、35、168。
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 ) (1) 25.4%,39.4%,35.1% (2) 13.8%,43.3%,43.0% (3) 17.0%,53.3%,30.0% (4) 38.4%,29.1%,32.5%2. 2 分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
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H X :H M :H A =1:2:3 3. 2 分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1)CH 3C CH 2OCHCH O CH 3(2)CH (3)CH 3CH 2O (4)C H 3OCHOCH(1)C 3HH (2)H C CH 3HCH 3(3)H C CH 3CH 3CH 3(4)H C HHH4. 1 分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
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5. 1 分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 (1) F (2) C (3) O (4) He 6. 2 分在 CH 3- CH 2- CH 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 )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 4 : 1(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 20 : 15 : 6 : 1 7. 2 分ClCH 2- CH 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 )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 (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 8. 2 分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1) 2 (2) 1 (3) 4 (4) 3 9. 2 分在 CH 3CH 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 σ 值大 ? ( ) (1) CH 3- 中的 (2) CH 2- 中的 (3) 所有的 (4) 离 Cl 原子最近的 10. 2 分在 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 ,则该质 子的化学位移为 ( ) (1) 2 (2) 0.5 (3) 2.5 (4) 4 11. 2 分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12. 2 分质子的γ(磁旋比)为 2.67×108/(T •s),在外场强度为 B 0 = 1.4092T时,发生核磁共 振的辐射频率应为 ( ) (1) 100MHz (2) 56.4MHz (3) 60MHz (4) 24.3MHz 13. 2 分下述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 ( )C HHHH RC RRH H C RH H RC RHH (b)(c)(d)(a)(1) Li 73 (2) C 136(3)N 147 (4) C 12614. 1 分将 H 11 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 ) (1) 1 (2)2 (3)3 (4) 51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 (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 16. 1 分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 试样应是 ( ) (1) 单质 (2) 纯物质 (3) 混合物 (4) 任何试样 1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波谱, OH 基团的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 (不考虑 氢键影响) ( )18. 2 分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 质子化学位移(δ )值分别为5.8与2.8, 乙烯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 ) (1) 诱导效应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3) 自旋─自旋偶合 (4) 共轭效应 19. 2 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10H 14, 1HNMR 谱图如下: 有两个单峰 a 峰δ= 7.2 , b 峰δ= 1.3峰面积之比: a:b=5:9 试问结构式为 ( )20. 2 分化合物C 4H 7Br 3的1HNMR 谱图上,有两组峰都是单峰: a 峰 δ= 1.7 , b 峰 δ= 3.3,峰面积之比: a:b=3:4 它的结构式是 ( ) (1) CH 2Br-CHBr-CHBr-CH 3 (2) CBr 3-CH 2-CH 2-CH 3(1) R OH (2) R COOH (3)OH (4)CH 2OHCH 2CH(CH 3)2CH(CH 3)CH 2CH 3C(CH 3)3CH 3CH(CH 3)2(1)(2)(3)(4 )21. 2 分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含碳88.2%, 含氢11.8%, 1HNMR 谱图上只有一个单峰, 它的结构式是 ( )22. 2 分丙烷 , 1HNMR 谱其各组峰面积之比(由高场至低场)是( ) (1) 3:1 (2) 2:3:3 (3) 3:2:3 (4) 3:3:2 23.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 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 (如紫外、 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 ) (1)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2)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 (3) 有信号检测仪 (4) 有记录仪 24. 2 分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 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 (1) 没变化 (2) 减小 (3) 增加 (4) 稍有增加 2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 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 ) (1) 原子 (2) 有磁性的原子核 (3) 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所有原子核 26. 2 分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 ) (1) 自旋核加热过程(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27.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由于在强磁场作用下, 由下列之一产生能级分裂, 吸收BrCHBr 2CH 3CH 3(3)C BrCH 32Br 2Br(4)C CH 2CH 2CH 2CH 2CH CHCH CHC H 2H 2CCHCHC CH 2CH 2CH 2CH 2(1)(3)(2)(4)C H C H H H C HHH H一定频率电磁辐射, 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 ) (1) 具有磁性的原子 (2)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3)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内电子 28.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 ) (1) 远紫外区 (2) X 射线区 (3) 微波区 (4) 射频区 29. 2 分613C 自旋量子数I =1/2将其放在外磁场中有几种取向(能态) ( )(1) 2 (2) 4 (3) 6 (4) 8 30. 2 分将511B (其自旋量子数I =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 (1) 2 (2) 4 (3) 6 (4) 8 31. 2 分某一个自旋核, 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 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 ) (1) 试样的纯度 (2) 在自然界的丰度 (3) 试样的存在状态 (4) 外磁场强度大小 32. 2 分613C(磁矩为μC )在磁场强度为H 0的磁场中时, 高能级与低能级能量之差∆( )(1)μC B 0 (2) 2μC B 0 (3) 4μC B 0 (4) 6μC B 0 33. 2 分自旋核在外磁场作用下, 产生能级分裂, 其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为( ) (1) 固定不变 (2) 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变大 (3) 随照射电磁辐射频率加大而变大 (4) 任意变化 34. 2 分化合物C 3H 5Cl 3, 1HNMR 谱图上有3组峰的结构式是 ( ) (1) CH 3-CH 2-CCl 3 (2) CH 3-CCl 2-CH 2Cl (3) CH 2Cl-CH 2-CH 2Cl (4) CH 2Cl-CH 2-CHCl 2 35. 2 分化合物C 3H 5Cl 3, 1HNMR 谱图上有两个单峰的结构式是 ( ) (1) CH 3-CH 2-CCl 3 (2) CH 3-CCl 2-CH 2Cl (3) CH 2Cl-CH 2-CHCl 2 (4) CH 2Cl-CHCl-CH 2Cl 36. 2 分某化合物的1HNMR 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1 是下列结构式中 ( ) (1) CH 3CHBr 2 (2) CH 2Br-CH 2Br (3) CHBr 2-CH 2Br (4) CH 2Br-CBr(CH 3)2 37. 2 分化合物(CH 3)2CHCH 2CH(CH 3)2, 在1HNMR 谱图上, 从高场至低场峰面积之比为 ( ) (1) 6:1:2:1:6 (2) 2:6:2 (3) 6:1:1 (4) 6:6:2:2 38. 2 分化合物Cl-CH 2-CH 2-Cl1HNMR 谱图上为 ( ) (1) 1个单峰 (2) 1个三重峰 (3) 2个二重峰 (4) 2个三重峰 39. 2 分某化合物Cl-CH 2-CH 2-CH 2-Cl1HNMR 谱图上为 ( )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 40. 2 分2-丁酮CH 3COCH 2CH 3, 1HNMR 谱图上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应为( ) (1) 3:1 (2) 3:3:2 (3) 3:2:3 (4) 2:3:3 41.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 顺序是 ( ) CH 3CH 2CH 3 CH 3CH(CH 3)2 CH 3CH 2Cl CH 3CH 2Br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d c (3) c d a b (4) c d b a 42. 2 分考虑2-丙醇CH 3CH(OH)CH 3的NMR 谱, 若醇质子是快速交换的, 那么下列预言中 正确的是 ( ) (1) 甲基是单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 (2) 甲基是二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 (3)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 (4)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十四重峰, 醇质子是二重峰 (假定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43.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1) d c b a (2) a b c d (3) d b c a (4) a d b c 44. 2 分考虑3,3-二氯丙烯(CH 2=CH-CHCl 2)的NMR 谱, 假如多重峰没有重叠且都能分辨,理论 上正确的预言是 ( ) (1)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 (2)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四重峰 (3)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八重峰 (4)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 45. 2 分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 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 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2OC d46. 2 分考虑α-呋喃甲酸甲酯(糠醛甲酯)的核磁共振谱, 若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下列预言中正 确的是 ( )(1) 4个单峰, 峰面积比是1:1:1:3(2)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二重峰(3)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四重峰, 多重峰的面积比是1:1:1:1 (4) 4重峰, 同(3), 但多重峰面积比是1:3:3:14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标出了a 、b 、c 、d 4种质子, 处于最低场的质子是 ( )48. 2 分化合物CH 3COCH 2COOCH 2CH 3 的1HNMR 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 (3) 2个单峰(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49. 2 分化合物CH 3CH 2OCOCOCH 2CH 3 的1HNMR 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 (2) 2个单峰(3) 2个三重峰, 2个四重峰 (4) 1个三重峰, 1 个四重峰 50. 2 分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值( ) (1) 磁场强度大的δ大 (2) 照射频率大的δ大(3) 磁场强度大, 照射频率也大的δ大(a)CH 3CH 3NO 2O 2NCH 3NO 2O 2N CH 3NO 2NO 2NO 2NO 2(b)(c)(d)OC OOCH 3CCH 33Odb ca(4) 不同仪器的 相同 51. 1 分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 52. 1 分自旋核的磁旋比γ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 )(1) 变大 (2) 变小 (3) 稍改变 (4) 不改变 53. 1 分表示原子核磁性大小的是( )(1) 自旋量子数 (2) 磁量子数 (3) 外磁场强度 (4) 核磁矩 54.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化学位移的产生是由于( )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