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2024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03 实验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30%,以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02
基本原理与方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误差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
概念、评价方法及提高措施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色谱法技术及应用
气相色谱法
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待测物质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分 析,如气相色谱仪测量挥发性有机物。
薄层色谱法
在薄层板上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扫描仪 测量各种化合物。
液相色谱法
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 等作用将待测物质分离和分析,如液相色谱仪测量高沸点、 热不稳定和极性化合物。
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实验结果评价与报告撰写
1 2 3
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目的和分析方法的要求,对实验结果进 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处理、图 表绘制和结果解释等,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报告撰写 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以便于 交流和发表。
样品制备
根据分析方法的要求,对 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 粉碎、筛分、干燥等,以 便于后续的分析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0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实
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操作
02
按照实验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供化学学院各专业用)总学时:51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化学各专业主要基础课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分析科学的基础,也是从事化学教育、化学、生物、地质、环境等学科工作的基础,本课程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通过授课与实验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炼细致的实验技能。
在本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掌握滴定方式,标准溶液配制和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2、掌握酸碱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平衡浓度和各型体分布系数的计算,副反应及其副反应系数的计算。
3、掌握酸碱、配位、氧化还原、沉淀滴定曲线的计算,化学计量点体系的平衡计算,正确选择指示剂。
4、掌握直接准确滴定的判断式,分级和分步滴定的判据,终点误差的计算方法。
5、正确理解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含义,误差与测量值的正态分布,数据的处理与统计检验,可疑值的取舍,置信区间的含义和计算。
6、掌握四大滴定法的应用,测定原理;分析方案的设计和分析结果的评价。
7、了解沉淀类型和沉淀纯度对重量分析的影响,掌握四大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和利用换算因数对结果进行计算。
8、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掌握郎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摩尔吸光系数,物理定义及影响因素。
测量误差及比耳定律适用范围。
9、了解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和原理,复杂体系的分离与分析。
三、讲授大纲绪论(1学时)§0-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0-2 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
§0-3 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4学时)§1-1 定量分析概述。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4 学分:4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适用专业:药学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承担院部:科技学院药学系学科组:药物分析学科组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分析化学课程在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专业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等化学信息的学科,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严密和系统的理论性,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能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设计分析方案,初步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后续学习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课程及从事药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也为将来从事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环境等行业工作的奠定重要专业知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分析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主要由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组成。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掌握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内容主要由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光学分析法三部分组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本部分内容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
《高等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高等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二、课程描述中文:《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英文:Advanced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theoretical course for students who have learnt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aiming at discussing the latest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testing andanalysis. This course will ground the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related courses through imparting adva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will also train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skills as well as their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三、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高等分析化学Advanced Analytical Chemistry
(3) 生命科学
许多生物或生命过程是通过痕量的金属元素产生 的 , 对 这 些 痕 量 的 金 属 元 素 的 分 析 浓 度 可 小 到 1015g(fg)/g。而且许多需分析的物质深入到细胞、蛋白 质、肽、生物酶中,使分析难度更大。
微量(痕量)元素在生物体中有四大作用:
a) 激活酶(如Co、Zn、Cu等)。没有这些痕量元素, 生物酶是无法发生生理作用的。
这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分析化学(包括仪 器分析)中,检出限主要决定于外部条件,如仪器的种类、 质量的优劣或滴定法中终点指示剂的选择等;灵敏度主 要决定于内部条件,如显色系统的选择、平衡关系等。
1.4 痕量分析对外部条件的要求
1.4.1 洁净分析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室
(1) 空气净化 实验室的主要污染源是室内外大气 中颗粒物、水蒸气和其它 干扰物质。对进入实验室的 空气必须进行净化。净化系统和流程如下:
铂器皿在痕量分析中主要用于有机物的干灰化和 物质的灼烧,也可用作高纯氢氟酸蒸馏的提纯材料。
(5) 聚乙(丙)烯
优点:高压聚乙烯仅含极微痕量的金属杂质,可用 作溶液和试剂的贮存器皿;对酸、碱、盐均有较高的 稳定性。
缺点:聚乙(丙)烯耐热性差,聚乙烯,60oC、聚丙烯 110oC时开始变软,120oC以上聚乙烯制品易变形。所以 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60oC或110oC。最高也不可超过 120oC;抗氧化性能较差,在氧化剂如浓硝酸、浓硫酸 和光的长时间作用下,易出现裂缝;某些有机溶剂,如 乙醚、丙酮等会使其溶胀并溶解,因此,对某些有机溶 剂H2不S,聚适乙用(;丙密)烯封容性器稍对差其,易也挥不发适组用分。会聚有丙所烯损还失不,如适NH用3、 于氢氧化钠等强碱溶液。聚丙烯可引入无机杂质,所以 只适于用作实验室水管、水槽、台面。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轻工系化工、食品、生物、制药等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制定,符合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化工、食品、生物、制药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课程。
它的任务是:在系统讲授化学的基本原理即化学平衡、物质性质的基础上,重点讲述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等基本分析方法。
使学生较好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1.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等知识。
(2)理解滴定反应的条件及方式、标准溶液的配制及表示、滴定分析法的相关计算。
(3)掌握四大平衡及四种滴定分析方法。
(4)掌握吸光光度分析方法及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运用化学科学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析化学(3)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4)具有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用其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二、课程目标1.认识和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常用的分析仪器设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技术;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4.掌握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分析化学的定义和分类(2)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技术(3)分析方法的选择和评价2.常用的分析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1)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2)电化学分析法(电位滴定法、电化学方法等)(3)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4)质谱分析法(质量光谱、质谱法等)3.分析化学实验技术(1)标准曲线的建立和应用(2)样品测定和数据处理(3)实验安全与仪器操作规范4.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应用(1)环境监测与分析(2)生物医药分析(3)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测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实验技术;3.讨论和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实验经验和思考问题;4.案例分析和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撰写实践报告。
五、评估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度、实验报告和课堂作业等;2.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进行考核;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占24学时,实验教学占12学时。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主教材:《分析化学教程》参考书目:1. 《分析化学基础》2. 《分析化学导论》3. 《现代分析化学》总结:此份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重要要素。
高等分析化学(一、二章)
分析化学(分析学)是一门自然科 学。它致力于建立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 和战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一定时间或空间 内的组成、结构和能态的信息。
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定义。它包括了任务、手段、 目标和适用面;但不涉及分析化学的具体内涵。
6
简练、深刻、宏观描述? 研究如何获取化学信息、解决化学系统的不 确定性问题!! 分析化学可以 解决系统问题! 二噁英问题的 解决,分析化学家 起到了关键作用!
2
课程体系
第一章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 第二章 21世纪分析化学展望 第三章 环境分析和生物分析 第四章 新型分析技术
第五章 痕量分析及分析质量控制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朱霞萍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3
第一章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
1.1概述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 传统:回答两个问题:有什么?有多少? 进一步:如何组成?处于何种状态? 物质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12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朱霞萍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13
14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
第三次变革( 20世纪70年代-现在):以计算机为代 表的高新技术利用物质一切可以利用的性质(光、电、 磁、热、声),为分析化学提供了高灵敏度、高选择 性、自动化等新的手段;同时材料、环境、食品、生 命、地球科学的发展又对分析化学提出了多种要求, 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科学阶段。
分析化学研究的特殊矛盾就是分析对象与分析 方法的矛盾。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朱霞萍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8
分析化学三要素
分析方法包括理论与技术,分析化学三 要素――理论、方法与对象(问题)。
反映了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分析化学(Anal yt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08S1107B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化学专业课程学时:总学时60(理论60学时实践0学时)课程学分:总学分4(理论4 实践0)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选用教材:《分析化学》上册(第6版)[M].武汉大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参考书目:1.《分析化学》上册(第4版)[M].华中师范大学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分析化学习题解答》上册(第6版)[M].曾百肇,赵发琼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分类,明确滴定分析要求,掌握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方式。
了解分析过程和结果表示的方法,学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能根据化学计量比进行滴定分析计算,并把分析结果表示成相应的形式,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
掌握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原理、计算和操作方法。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2.了解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来源、表示方法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能够认识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的严格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等过程应该遵循的原则和重要性,灵活掌握各种基本运算,给出正确的分析结果。
善于反思、发现问题,并从实验设计和操作中改进。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3.结合试样的处理方法,能独立完成采样和制样,能根据试样的特点提出主要采取的措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理解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理解课堂内外自学、小组讨论式学习的作用,既能独立思考,又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结合课程思政教育,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爱国主义、环保教育、“原创性”科研、食品安全、平衡心态等理念。
《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
《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分析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其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分析的基础,也是其它一切与化学有关的课程以及专业的基础。
分析化学课在教给学生基木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任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处理方法和思维方式,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理论课与实验课紧密配合、相辅相承;在阐明经典定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 注意向学生介绍分析化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前沿课题,以拓宽学生眼界、启发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二、说明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分析化学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基础上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要用到无机化学中常用元素的性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及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与表达。
3.了解定量分析中常用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4.了解吸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气相色谱法仪器的原理及应用。
5.初步了解分析化学在化工、医药、生物、信息、能源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对分析化学的促进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二、课程描述
中文:
《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英文:
Advanced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 theoretical course for students who have learnt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aiming at discussing the latest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testing and
analysis. This course will ground the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related courses through imparting adva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will also train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skills as well as their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分析化学》是为学完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旨在介绍分析测试领域常用的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化学专业分析化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打好基础,传授高等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利用分析化学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
绪论
交代本课程的相关背景知识、教学内容、文献检索主题、教学模式、成绩评定方式、课程网站等。
第一章、分析化学相关文献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有关文献的概念,以及分析化学相关文献的种类及获取途径
教学重点:文献的概念
教学难点:文献的获取途径
教学内容:通过湖南大学图书馆,了解ISI-SCI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SciFinder化学文摘网络版(SFS)和ACS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ACS)等。
第二章、分析化学的一些发展趋势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相关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灵敏度:单分子、单细胞等极端条件分析
2.选择性:特异性识别每一种化学物质
3.分析速度:高通量分析
4.微型化:芯片实验室
5.复杂样品:活体实时原位分析
第三章、分析仪器的掌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以光谱仪器为例,了解如何准确、快速地掌握相关仪器的核心、如何实现举一反三。
教学重点:在理解分子发光普遍原理的基础上,把握分子发光检测仪器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比较不同仪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内容:1.掌握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以光谱仪器为例
2.自行搭建分析仪器: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分析仪为例
第四章、分析质量控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和一般做法
教学重点: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分析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1)分析质量控制的一般考虑;
(2)以测定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pH值为例了解分析质量控制
项目1.就某个案例或主题开展讨论,探讨分析化学的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案例,了解分析化学的应用
教学重点:案例中具体的分析化学手段
教学难点:采用相应分析化学手段的原因
教学内容:观看“犯罪现场调查”等电视剧,写观后感阐述分析化学的作用。
项目2.文献检索实践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实践,了解分析化学相关文献的获取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ISI-SCI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和SciFinder化学文摘网络版(SFS)的使用教学难点:专业文献翻译
教学内容:根据教师指定的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完成1篇文献检索报告,并从中选择1篇英文文献译为中文。
讨论:作业点评、答疑
教学目的与要求:点评作业,回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重点:作业点评及思考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思考题
教学内容:读后感、学习小结、观后感的点评,自学部分的答疑
*学时分配说明
教学16 周,授课16 周完成;
授课13 次(26学时),每次90 分钟(2学时连续);
讨论 2 次(4学时),每次90 分钟(2学时连续);
实验(项目) 2 次(8学时),每次180分钟(4学时,分2次);
测验(考查) 5 次(10学时),每次90 分钟(2学时连续)。
四、考核方式
课程成绩由5部分组成:
日常考查,占10%,含课堂考勤及课堂参与;
书面作业,占30%,读后感、学习小结、观后感各占10分
期中测验,占10%,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文献检索,占20%,文献检索报告和文献译文各占10分;
期末考试,占30%,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自编PPT教案
参考书:
1.武汉大学编,《仪器分析》(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赵藻藩等编,《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
3.张正奇主编,《分析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汪尔康主编,《21世纪的分析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
5.汪尔康主编,《生命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
6.J.D. Ingle, S.R. Crouch著,张寒琦,王芬蒂,施文译,金钦汉,刘明钟审校,《光
谱化学分析》,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7.朱贵云等编著,激光光谱分析法,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
8.潘家来编,激光拉曼光谱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86
9.Joseph R. Lakowicz, Topics i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New York, 2002
10.W. David Wilson, “Analyzing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Science, 2002, 295,
2103-2105
11.王柯敏,光化学传感器理论与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1995
12.Joseph R. Lakowicz, Topics i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V olume 4, Probe Design
and Chemical Sensing,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ew York, 2002
13.陈成钧著,扫描隧道显微学引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14.Edited by Tuan V o-Dinh, Biomedical Photonics Handbook, p57-1~57-23, CRC Press,
2003, Boca Raton.
15.Edited by H.S. Nalwa, Encyclopedia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Vol. 1,
p235-253, 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04,Los Angeles.
16. D. Figeys, D. Pinto, Lab-on-a-Chip: A Revolution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Science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0, 72, 330A
17. D.R. Reyes, D. Iossifidis, P.A. Auroux, A. Manz,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1.
Introduc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2, 74, 2623
18.P.A. Auroux, D. Iossifidis, D.R. Reyes, A. Manz,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2.
Analytical Standard Ope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2, 74,
2637
19.T. Vilkner, D. Janasek, A. Manz,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Recent Development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4, 76, 3373
20.马立人,蒋中华,生物芯片,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21.方肇伦,微流控分析芯片,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六、授课手段
多媒体+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