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课件 审计学(第三版)陈凤霞
合集下载
全套课件 审计学(第三版)陈凤霞
(二)按审计内容分类 按不同内容和目的,可分为财务审计、符合性审计、绩效审计和经济责 任审计。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二)按审计时间分类 1.按实施审计的时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2.按实施审计的周期,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3.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初次审计、继续审计和后续审计 (三)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四)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业务的机构。根据《注册会计师法》 的规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 务所两种形式。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及设立条件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家批准、依法设立并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 务的机构,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原则。事务所是注册 会计师的工作机构,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事务所才能承接业务。 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 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于1991年建立了注册会计 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并从1994年起规定,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 试才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前提。2009年财政部发布《注册会计师全 国统一考试办法》,对注册会计师考试进行改革。我国到目前通过考试, 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
违法行为:即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从 事了违反法律法规的审计行为。
损害事实:即受到损失或伤害的事实, 包括对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以外的利 害关系人的人身的、财产的、精神的 (或三方兼有的)损失和伤害.其中 主要是指财产损害。
因果关系:即注册会计师的违法行为 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 关系。这是确定对某一特定损害注册 会计师或事务所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 关键要件,也是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 责任的关键。不是由注册会计师引起 的损害事实,就不应由注册会计师承 担法律责任。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二)按审计时间分类 1.按实施审计的时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2.按实施审计的周期,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3.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初次审计、继续审计和后续审计 (三)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四)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业务的机构。根据《注册会计师法》 的规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 务所两种形式。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及设立条件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家批准、依法设立并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 务的机构,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原则。事务所是注册 会计师的工作机构,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事务所才能承接业务。 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 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于1991年建立了注册会计 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并从1994年起规定,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 试才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前提。2009年财政部发布《注册会计师全 国统一考试办法》,对注册会计师考试进行改革。我国到目前通过考试, 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
违法行为:即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从 事了违反法律法规的审计行为。
损害事实:即受到损失或伤害的事实, 包括对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以外的利 害关系人的人身的、财产的、精神的 (或三方兼有的)损失和伤害.其中 主要是指财产损害。
因果关系:即注册会计师的违法行为 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 关系。这是确定对某一特定损害注册 会计师或事务所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 关键要件,也是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 责任的关键。不是由注册会计师引起 的损害事实,就不应由注册会计师承 担法律责任。
《审计学》 第三版 第十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43页)
从发运凭证追查至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
二、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
CPA
❖ 小结
❖ 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检查内部审计人员报告,或请其他独立人员在他 们核查的凭证上的签字等方法来实施控制测试。
❖ 在确定了客户的内部控制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对其控制风险 做出评价后,注册会计师应当判断继续实施控制测试的成本是否会低 于因此而减少对交易、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所需的成本。
▪ 将销售交易登记入账的日期与发运凭证的日期比较核对
▪ 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加总,追查其至总账的过账
二、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
CPA
❖(一)适当的职责分离 ❖(二)恰当的授权审批 ❖(三)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四)凭证的预先编号 ❖(五)按月寄出对账单 ❖(六)内部核查程序
(一)适当的职责分离
CPA
❖开具账单包括编制和向顾客寄送事先连续 编号的销售发票。
❖ 1.开单部门职员在编制每张销售发票之前,应独 立检查是否存在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 单;
❖ 2.应依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目表编制销售发票; ❖ 3.独立检查销售发票计价和计算的正确性; ❖ 4.将装运凭证上的商品总数与相对应的销售发票
少未经授权批准的记录的发生; ❖ 6.定期独立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一致性; ❖ 7.定期向顾客寄送对账单,并要求顾客将任何例外情况直
接向指定的未涉及执行或记录销售交易的会计主管报告。
(七)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CPA
❖处理货币资金收入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全 部货币资金都必须如数、及时地记入库存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或应收账款明细账, 并如数、及时地将现金存入银行,以减少 货币资金失窃的可能性。
▪ ①销售价格、付款条件、运费和销售折扣的确定已经适当的授权 批准 ②由独立人员对销售发票的编制作内部核查
二、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
CPA
❖ 小结
❖ 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检查内部审计人员报告,或请其他独立人员在他 们核查的凭证上的签字等方法来实施控制测试。
❖ 在确定了客户的内部控制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对其控制风险 做出评价后,注册会计师应当判断继续实施控制测试的成本是否会低 于因此而减少对交易、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所需的成本。
▪ 将销售交易登记入账的日期与发运凭证的日期比较核对
▪ 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加总,追查其至总账的过账
二、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
CPA
❖(一)适当的职责分离 ❖(二)恰当的授权审批 ❖(三)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四)凭证的预先编号 ❖(五)按月寄出对账单 ❖(六)内部核查程序
(一)适当的职责分离
CPA
❖开具账单包括编制和向顾客寄送事先连续 编号的销售发票。
❖ 1.开单部门职员在编制每张销售发票之前,应独 立检查是否存在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 单;
❖ 2.应依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目表编制销售发票; ❖ 3.独立检查销售发票计价和计算的正确性; ❖ 4.将装运凭证上的商品总数与相对应的销售发票
少未经授权批准的记录的发生; ❖ 6.定期独立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一致性; ❖ 7.定期向顾客寄送对账单,并要求顾客将任何例外情况直
接向指定的未涉及执行或记录销售交易的会计主管报告。
(七)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CPA
❖处理货币资金收入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全 部货币资金都必须如数、及时地记入库存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或应收账款明细账, 并如数、及时地将现金存入银行,以减少 货币资金失窃的可能性。
▪ ①销售价格、付款条件、运费和销售折扣的确定已经适当的授权 批准 ②由独立人员对销售发票的编制作内部核查
审计学(第三版)-第8章f-PPT精品文档
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相符; 3、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
序,评价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 提方法
15
4、审查坏账损失 5、检查长期挂账应收账款 6、检查函证结果。 7、实施分析程序 8、审查坏账准备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
恰当
16
四、销售调整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一)取得被审计单位有关折扣与折让的具体规定和 其他文件资料,并抽查较大的折扣与折让发生 额的授权批准情况,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核对, 检查其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合法、真实
第八章 收入循环审计
第一节 收入循环审计概述
一、收入循环与账户 (一) 收入循环内容 1、收入循环图
销售计划
订单处理
核准赊销
会计记录
坏账处理 收款
发货 开票
销售调整
1
2 、收入循环的环节 赊销所涉及的环节主要包括:
(1)制定销售计划 (2)订单处理 (3)批准赊销 (4) 发货 (5)开票 (6)会计记录 (7)收款 (8)坏账处理 (9)在销售过程还涉及到销售调整业务
入账
项 准确性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等入账金额正确,明细
相
账合计数与总账一致。
关
的 截止 涉及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业务都已记入恰
认
当的期间
定 分类
账面记录的销售业务经过适当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收入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收入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与 存在
已记录的应收账款确实存在
期
末 余 额
权利和 义务
应收账款确归公司所有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一)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复核
序,评价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 提方法
15
4、审查坏账损失 5、检查长期挂账应收账款 6、检查函证结果。 7、实施分析程序 8、审查坏账准备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
恰当
16
四、销售调整业务的实质性程序
(一)取得被审计单位有关折扣与折让的具体规定和 其他文件资料,并抽查较大的折扣与折让发生 额的授权批准情况,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核对, 检查其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合法、真实
第八章 收入循环审计
第一节 收入循环审计概述
一、收入循环与账户 (一) 收入循环内容 1、收入循环图
销售计划
订单处理
核准赊销
会计记录
坏账处理 收款
发货 开票
销售调整
1
2 、收入循环的环节 赊销所涉及的环节主要包括:
(1)制定销售计划 (2)订单处理 (3)批准赊销 (4) 发货 (5)开票 (6)会计记录 (7)收款 (8)坏账处理 (9)在销售过程还涉及到销售调整业务
入账
项 准确性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等入账金额正确,明细
相
账合计数与总账一致。
关
的 截止 涉及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业务都已记入恰
认
当的期间
定 分类
账面记录的销售业务经过适当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收入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收入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与 存在
已记录的应收账款确实存在
期
末 余 额
权利和 义务
应收账款确归公司所有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一)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复核
审计基础(第三版)课件: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1.检查
2.观察
3. 询问
4.函证
5. 重新计算
6.重新执行
7.分析程序
1、检查
▪ 1)检查记录或文件
▪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 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 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
▪ 目的: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 进行验证。
▪
可提供可靠程度不同的审计证据,
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
本年未审数 占资产总额百 分比
审计策略
713731 70665 17587 482695 3865
43% 4% 1% 29% 0.2%
所占比重大,重点审计 所占比重小,一般审计 所占比重小,一般审计 所占比重大,重点审计 所占比重小,一般审计
1100 0.07%
所占比重小,一般关注
案例2
▪ 基本案情 ▪ 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1999年度损益表时,发现1999年
▪ 为了证实这种解释的可信性,审计人员?????
▪ 审计人员随即到生产车间询问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
▪ 据他们说今年的生产较去年没有什么变化,根本没有 对主导产品实施技术改造,这样,更加引起审计人员 的怀疑。????
▪ 审计人员随即到财务部门,索取了1998年和1999年主 导产品的明细账,以及相关成本核算资料,发现该企 业主导产品成本核算,历年来均采用品种法,其中期 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 法。?????
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 ▪ 判断可靠性的原则:
外部独立来源获取 > 其他来源获取
内部控制有效时生成> 内部控制薄弱时生成
直接获取
> 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
文件记录形式
> 口头形式
审计学(第三版)-第2章f14页PPT
6
2、风险评估程序的具体内容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①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
部因素 ②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③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⑤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7
(2)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①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 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 报
13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2
关于各类交易和 关于期末账户余 关于列报运 事项运用的认定 额运用的认定 用的认定
发生
√
√
完整性
√
√
√
准确性
√
√
截止
√
分类
√
√
存在
√
权利和义务
√
√
计价和分摊
√
√
可理解性
√3
第二节 审计过程
一、审计计划阶段 (一)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
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1)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考虑 (2)业务环境方面的考虑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阶
段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11
预期控制有效或者 有必要实施控制测
实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施
实施控制测试
阶
段
实质性程序
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12
出具审计报告前的其他工作
报
告
阶
出具审计报告
2、风险评估程序的具体内容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①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
部因素 ②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③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⑤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7
(2)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①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 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 报
13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2
关于各类交易和 关于期末账户余 关于列报运 事项运用的认定 额运用的认定 用的认定
发生
√
√
完整性
√
√
√
准确性
√
√
截止
√
分类
√
√
存在
√
权利和义务
√
√
计价和分摊
√
√
可理解性
√3
第二节 审计过程
一、审计计划阶段 (一)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
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1)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考虑 (2)业务环境方面的考虑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阶
段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11
预期控制有效或者 有必要实施控制测
实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施
实施控制测试
阶
段
实质性程序
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12
出具审计报告前的其他工作
报
告
阶
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学》 第三版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51页)
❖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
数据已恰当记录,相关披露已得到恰当计量 和描述;
CPA
❖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 间;
❖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 (6)列报:交易事项已被恰当地汇总或分解且
表述清楚,相关披露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下是相关的、可理解的。
CPA
❖例如:某公司20x2年12月31日部分资产 负债表如下:存货 50,000,000
❖那么明示性的认定包括以下两个:
❖(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
❖(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余额是5000万元。
❖而暗示性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 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归被审计 单位所有;(3)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审计存在固有限制,源于: ❖财务报告的性质 ❖审计程序的性质 ❖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的
需要
CPA
❖2.局限性
❖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 的
❖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 证
❖审计意见本身并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 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 的保证。。
CPA
❖ 2.与期末账户余额及披露相关的认定 ❖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
系
一、会计认定
CPA
❖(一)管理当局认定的含义 ❖(二)管理当局认定的分类
(一)管理当局认定的含义
CPA
❖所谓管理当局的认定(Assertion),又称断 言或申明,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 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所作 的各种明确的或暗示的表达
❖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 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数据已恰当记录,相关披露已得到恰当计量 和描述;
CPA
❖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 间;
❖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 (6)列报:交易事项已被恰当地汇总或分解且
表述清楚,相关披露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下是相关的、可理解的。
CPA
❖例如:某公司20x2年12月31日部分资产 负债表如下:存货 50,000,000
❖那么明示性的认定包括以下两个:
❖(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
❖(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余额是5000万元。
❖而暗示性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 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归被审计 单位所有;(3)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审计存在固有限制,源于: ❖财务报告的性质 ❖审计程序的性质 ❖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的
需要
CPA
❖2.局限性
❖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 的
❖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 证
❖审计意见本身并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 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 的保证。。
CPA
❖ 2.与期末账户余额及披露相关的认定 ❖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
系
一、会计认定
CPA
❖(一)管理当局认定的含义 ❖(二)管理当局认定的分类
(一)管理当局认定的含义
CPA
❖所谓管理当局的认定(Assertion),又称断 言或申明,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 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所作 的各种明确的或暗示的表达
❖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 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第7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第三版教学课件
2020/6/16
7.1 审计重要性
• 7.1.3 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1)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考虑的因
素 • ①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 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
性水平的关系(一般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 总和不能超过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③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受关注的程度。 • ④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审计成本的高低。 •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 ①单独评估法 • ②分配法 • 案例7-1: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 注意:审计风险模型的这种运用延续整个审计过程。
• (2)在终结阶段,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评估实际审计风险水平,并将实际审 计风险水平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相比较,若前者高出后者,就需要重 新确定审计范围,调整审计程序,或者重新考虑准备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 。
2020/6/16
7.2 审计风险
• 7.2.2 审计风险模型
的基准,例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 。通常,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 规模,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 (2)百分比的选择 • 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 以确定重要性水平。 • 注意:根据不同的基准计算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所以,注册会计师应以 实现审计目标为宗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采用的基准和百分比,确定合 理的重要性水平。
50%×10%=5%
• 即: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得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为5%。
7.1 审计重要性
• 7.1.3 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1)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考虑的因
素 • ①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 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
性水平的关系(一般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 总和不能超过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③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受关注的程度。 • ④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审计成本的高低。 •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 ①单独评估法 • ②分配法 • 案例7-1: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 注意:审计风险模型的这种运用延续整个审计过程。
• (2)在终结阶段,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评估实际审计风险水平,并将实际审 计风险水平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相比较,若前者高出后者,就需要重 新确定审计范围,调整审计程序,或者重新考虑准备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 。
2020/6/16
7.2 审计风险
• 7.2.2 审计风险模型
的基准,例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 。通常,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 规模,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 (2)百分比的选择 • 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 以确定重要性水平。 • 注意:根据不同的基准计算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所以,注册会计师应以 实现审计目标为宗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采用的基准和百分比,确定合 理的重要性水平。
50%×10%=5%
• 即: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得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为5%。
审计学(第三版)-复第18章-PPT精选文档
第十八章 内部审计
第一节 内部审计概述
一、 内部审计的定义
二、 内部审计的特征 (一) 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 1、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区别 2、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互相补充
1
(二) 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 1. 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的相似性 2. 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的区别点 3.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的依存关系
9
三、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第一种管理审计 1、对决策机能的审查 2、对计划机能的审查 3、对组织机能的审查 4、对领导机能的审查 5、对控制机能的审查
10
(二)第二种管理审计 ①计划管理 ②生产管理 ③销售管理 ④设备和物资管理 ⑤劳动管理 ⑥技术管理 ⑦财务成本管理 ⑧信息系统管理
11
四、管理审计的方法
5
三、我国内部审计准则 (一)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1、一般准则 2、作业准则 3、报告准则 4. 内部管理准则 (二) 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三) 我国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6
第三节 第经营审计
一、经营审计的定义
二、经营审计的类型 (一) 职能性经营审计 (二) 组织性经营审计 (三) 特种经营审计
7
三、经营审计的要素 (一) 权限和责任 (二) 目标 (三)方针 (四) 状况 (五) 效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六) 程序与做法 (七) 原因 (八) 结论 (九) 建议
8
第四节 管理审计
一、管理审计的定义 二、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的区别 管理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管理审计是管理责任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 ②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 ③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
(一)调查表法 (二)流程图法 (三)组织系统图法 (四)金额法 (五)评分法 (六)审计调查
第一节 内部审计概述
一、 内部审计的定义
二、 内部审计的特征 (一) 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 1、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区别 2、内部审计和财务审计互相补充
1
(二) 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 1. 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的相似性 2. 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的区别点 3.内部审计和管理控制的依存关系
9
三、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第一种管理审计 1、对决策机能的审查 2、对计划机能的审查 3、对组织机能的审查 4、对领导机能的审查 5、对控制机能的审查
10
(二)第二种管理审计 ①计划管理 ②生产管理 ③销售管理 ④设备和物资管理 ⑤劳动管理 ⑥技术管理 ⑦财务成本管理 ⑧信息系统管理
11
四、管理审计的方法
5
三、我国内部审计准则 (一)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1、一般准则 2、作业准则 3、报告准则 4. 内部管理准则 (二) 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三) 我国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6
第三节 第经营审计
一、经营审计的定义
二、经营审计的类型 (一) 职能性经营审计 (二) 组织性经营审计 (三) 特种经营审计
7
三、经营审计的要素 (一) 权限和责任 (二) 目标 (三)方针 (四) 状况 (五) 效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六) 程序与做法 (七) 原因 (八) 结论 (九) 建议
8
第四节 管理审计
一、管理审计的定义 二、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的区别 管理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管理审计是管理责任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 ②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 ③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
(一)调查表法 (二)流程图法 (三)组织系统图法 (四)金额法 (五)评分法 (六)审计调查
审计基础(第三版)课件:利润表的审计
4.对异常项目,应追查入账依据及有关法律文件是否充分。 5.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实施截止
测试。
6.确定其他业务收入的列报是否恰当。
(三)营业成本审计
▪ 审计目标 ▪ 确定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 确定营业成本记录是否完整 ▪ 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 ▪ 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 确定营业成本的内容是否正确 ▪ 确定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是否配比 ▪ 确定营业成本的披露是否恰当
3、选择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 (2)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 (3)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 情况 (4)将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企业 对比分析 (5)根据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或普通发票,估 算全年收入,与实际收入金额比较
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发运凭证→账簿记录。
确定已开发票的货物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 认收入(有无漏记收入现象)。
以发运凭证为 防止少 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发票→账簿记录。 起点(完整性) 计收入 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案例
▪ 康宁事务所接受委托对大为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 表进行审计。
项目
未审数
调整数
原材料期初余额
加:本期购进 减:原材料期末余额
直接材料成本
加: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加:在产品期初余额 减:在产品期末余额
产品生产成本
加:产成品期初余额 减:产成品期末余额
销售成本
审定数
▪ 5、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抽查销售成 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是否与 销售收入配比。
测试。
6.确定其他业务收入的列报是否恰当。
(三)营业成本审计
▪ 审计目标 ▪ 确定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 确定营业成本记录是否完整 ▪ 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 ▪ 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 确定营业成本的内容是否正确 ▪ 确定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是否配比 ▪ 确定营业成本的披露是否恰当
3、选择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 (2)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 (3)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 情况 (4)将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企业 对比分析 (5)根据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或普通发票,估 算全年收入,与实际收入金额比较
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发运凭证→账簿记录。
确定已开发票的货物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 认收入(有无漏记收入现象)。
以发运凭证为 防止少 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发票→账簿记录。 起点(完整性) 计收入 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案例
▪ 康宁事务所接受委托对大为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 表进行审计。
项目
未审数
调整数
原材料期初余额
加:本期购进 减:原材料期末余额
直接材料成本
加: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加:在产品期初余额 减:在产品期末余额
产品生产成本
加:产成品期初余额 减:产成品期末余额
销售成本
审定数
▪ 5、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抽查销售成 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是否与 销售收入配比。
全套电子课件:审计基础知识(第三版)
面总结。 • 归纳问题、 分析研究
1
• 座谈讨论、 作出结论 2
• 撰写审计报告 3
• 审计资料清理归档 4
第二节 审计过程
2.1.4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以维护审计成果。
• 检查原来的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1
以及重要建议的落实情况
• 对原被审单位有隐瞒行为, 或漏审、
第四节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4.2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1.目的不同 2.依据不同 3.职能不同 4.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同 5.机构地位不同 6 .承担的责任不同
本节小结 作业
实践活动
谢 谢!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知识目标
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审计工作组织;
熟悉审计的定义、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及法律责任;
教
掌握审计的种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本章难点 现行审计框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
第二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过程
目录
第一节 审计准则 第二节 审计过程
第二节 审计过程
目录
2.1 国家审计过程 2.2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
第二节 审计过程
2.1 国家审计过程
国家审计过 程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阶段
后续审计
第二节 审计过程
2.1.1审计的准备阶段 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任务到下达审计通知书之间
第二节 审计的种类 2.1按审计主体分类
审计
按其主体不同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二节 审计的种类 2.2按审计内容、目的分类
审计
按其内容、目 的不同
财政财务审计
1
• 座谈讨论、 作出结论 2
• 撰写审计报告 3
• 审计资料清理归档 4
第二节 审计过程
2.1.4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以维护审计成果。
• 检查原来的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1
以及重要建议的落实情况
• 对原被审单位有隐瞒行为, 或漏审、
第四节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4.2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1.目的不同 2.依据不同 3.职能不同 4.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同 5.机构地位不同 6 .承担的责任不同
本节小结 作业
实践活动
谢 谢!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知识目标
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审计工作组织;
熟悉审计的定义、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及法律责任;
教
掌握审计的种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本章难点 现行审计框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
第二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过程
目录
第一节 审计准则 第二节 审计过程
第二节 审计过程
目录
2.1 国家审计过程 2.2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
第二节 审计过程
2.1 国家审计过程
国家审计过 程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阶段
后续审计
第二节 审计过程
2.1.1审计的准备阶段 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任务到下达审计通知书之间
第二节 审计的种类 2.1按审计主体分类
审计
按其主体不同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二节 审计的种类 2.2按审计内容、目的分类
审计
按其内容、目 的不同
财政财务审计
审计学(第三版)-复第19章共21页PPT资料
执行情况。
9
4. 经费支出审计
(1)审查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2)审查经费支出是否严格按预算开支,是否
符合规定与法律 (3)审查单位在银行所开账户和现金管理与使
用的合规合法性
10
5. 预算外资金的审计 审计的重点为:
(1)分清预算外资金的来源渠道,审查其收 费项目和标准及其收入数额是否真实、正 确、符合规定、合法。
12
3. 在审计实施的手段上,政府审计是无偿审 计,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偿审计
4. 从独立性上看,国家审计机关隶属国务院 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因此在独立性上 体现为单向独立
13
三、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1. 特点 2. (1)长期性和阶段性 3. (2)复杂性 (3)诉讼风险
14
2. 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的审计
一、财政收支审计的特点 1. 收付实现制 2. 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3. 特殊的法规和政策要求 4. 更高的审计风险
二、财政收支审计的类型 1. 同级审 2. 上审下
6
三、财政收支审计的重点 1. 预算收入的执行 2. 预算支出的执行 3. 预算外资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审计 1. 特点 (1)必须按照预算内收支与预算外收支严格划
19
谢谢!
4. 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的提取、筹集、使用和管理是 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 各种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 全,国家政策、制度国家得到较好的落实,专项资 金的使用效果、效率如何
18
三、专项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 确定适当的审计项目和范围 2. 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3. 选择准确的审计方法
(1)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建设项目投资来 源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
9
4. 经费支出审计
(1)审查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2)审查经费支出是否严格按预算开支,是否
符合规定与法律 (3)审查单位在银行所开账户和现金管理与使
用的合规合法性
10
5. 预算外资金的审计 审计的重点为:
(1)分清预算外资金的来源渠道,审查其收 费项目和标准及其收入数额是否真实、正 确、符合规定、合法。
12
3. 在审计实施的手段上,政府审计是无偿审 计,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偿审计
4. 从独立性上看,国家审计机关隶属国务院 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因此在独立性上 体现为单向独立
13
三、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1. 特点 2. (1)长期性和阶段性 3. (2)复杂性 (3)诉讼风险
14
2. 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的审计
一、财政收支审计的特点 1. 收付实现制 2. 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3. 特殊的法规和政策要求 4. 更高的审计风险
二、财政收支审计的类型 1. 同级审 2. 上审下
6
三、财政收支审计的重点 1. 预算收入的执行 2. 预算支出的执行 3. 预算外资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审计 1. 特点 (1)必须按照预算内收支与预算外收支严格划
19
谢谢!
4. 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的提取、筹集、使用和管理是 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 各种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 全,国家政策、制度国家得到较好的落实,专项资 金的使用效果、效率如何
18
三、专项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 确定适当的审计项目和范围 2. 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3. 选择准确的审计方法
(1)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建设项目投资来 源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
审计学(第二、三章)课件
[详见下表]
审计学(第二、三章)
5
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事务所名称
排名
2007年度总收入 注册会计师 从业人员 合伙人(股东)
(万元)
人数
人数
人数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
1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2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4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5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学(第二、三章)
2.6 外国会计师职业组织
•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英国会计职业组织 • 加拿大会计职业组织 • 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 • 亚太会计师联合会 • 欧洲会计师联合会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 国际会计师公会
审计学(第二、三章)
2.7 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一)管理体制概述
1.政府干预型: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 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仁节理的基础上, 由政府进行较大范围和程度干预的一种管理模式。 实行政府干预理管理体制的国家以德国、荷兰、 日本最为典型。
监督管理委员会 • 行业自我管理:注册会计师协会
审计学(第二、三章)
14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本章学习目的]
• 理解审计准则的内容和含义 • 理解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和含义
审计学(第二、三章)
15
一、业务准则 二、质量控制准则 三、职业道德准则
审计准则发布.htm
审计学(第二、三章)
审计学(第二、三章)
• 行业面临的风险有日益增大趋势 • 现行审计实务不能有效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6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7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学(第二、三章)
5
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事务所名称
排名
2007年度总收入 注册会计师 从业人员 合伙人(股东)
(万元)
人数
人数
人数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
1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2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4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5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学(第二、三章)
2.6 外国会计师职业组织
•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英国会计职业组织 • 加拿大会计职业组织 • 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 • 亚太会计师联合会 • 欧洲会计师联合会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 国际会计师公会
审计学(第二、三章)
2.7 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一)管理体制概述
1.政府干预型: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 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仁节理的基础上, 由政府进行较大范围和程度干预的一种管理模式。 实行政府干预理管理体制的国家以德国、荷兰、 日本最为典型。
监督管理委员会 • 行业自我管理:注册会计师协会
审计学(第二、三章)
14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本章学习目的]
• 理解审计准则的内容和含义 • 理解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和含义
审计学(第二、三章)
15
一、业务准则 二、质量控制准则 三、职业道德准则
审计准则发布.htm
审计学(第二、三章)
审计学(第二、三章)
• 行业面临的风险有日益增大趋势 • 现行审计实务不能有效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6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7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学(第三版)-第10章f-文档资料
11
第二节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一、了解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 (一)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
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 1、授权批准制度 2、职务分离 3、会计记录 4、定期核对 5、实物控制
12
(二)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 1、固定资产预算制度 2、职务分离制度 3、授权批准制度 4、账簿记录制度 5、定期盘点制度 6、维修保养制度 7、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8、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13
二、测试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 (一)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包括: 1、对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简易抽查 2、抽查购货业务 3、抽查成本会计制度 4、评价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14
(二)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包括以下容: 1、取得或编制客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 说明资料 2、抽查固定资产业务 3、评价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的 计价和 账面存货量与实有实物数量相符,用以估价存货
认 定
分摊
的价格无重大错误,单价与数量的乘积正确,详 细数据的加总正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率合 理,计提金额恰当;固定资产计价正确,折旧政
策恰当,折旧计算合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
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比率合理,计提金额恰8当
管理层认定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四、检查固定资产清理 检查 固定资产清理应结合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等账户的审计进行
21
6
二、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与 发生 已入账的与存货(或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
业
第二节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一、了解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 (一)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
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 1、授权批准制度 2、职务分离 3、会计记录 4、定期核对 5、实物控制
12
(二)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 1、固定资产预算制度 2、职务分离制度 3、授权批准制度 4、账簿记录制度 5、定期盘点制度 6、维修保养制度 7、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8、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13
二、测试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 (一)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包括: 1、对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简易抽查 2、抽查购货业务 3、抽查成本会计制度 4、评价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14
(二)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包括以下容: 1、取得或编制客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 说明资料 2、抽查固定资产业务 3、评价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的 计价和 账面存货量与实有实物数量相符,用以估价存货
认 定
分摊
的价格无重大错误,单价与数量的乘积正确,详 细数据的加总正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率合 理,计提金额恰当;固定资产计价正确,折旧政
策恰当,折旧计算合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
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比率合理,计提金额恰8当
管理层认定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四、检查固定资产清理 检查 固定资产清理应结合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等账户的审计进行
21
6
二、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目标
管理层认定 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具体审计目标
与 发生 已入账的与存货(或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
业
第9章-审计抽样
2020/3/27
《审计学》——第九章 审计抽样
24
整群选样法是先将总体项目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群,然 后使用随机数表选样或系统选样方法,按群选取样本项 目的一种选样方法。
例如,将全年的现金支出凭单按星期划分为52个组, 现从中选出5个星期进行审查。如果利用前面的随机数 表,从第1行第1列的后两位数字开始,按照从左到右 的顺序选样的话,那么被选中的星期数为44,37,14, 34,5,即样本就应由第5,14,34,37,44个星期 的现金支出凭单所组成
2020/3/27
《审计学》——第九章 审计抽样
19
审计抽样样本的选取方法
随机数表选样法
系统选样法
分层选样法
货币单位选样法
整群选样法
2020/3/27
《审计学》——第九章 审计抽样
20
随机数表选样法是利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的一 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选样方法。
随机数表选样的步骤: (1)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 (2)从随机数表中任选一行或任何一栏开始,按 照一定的方向(上下左右均可)依次查找,符合总 体项目编号要求的数字,即为选中的号码,与此号 码相对应的总体项目即为样本项目,一直到选足所 需的样本量为止。
7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过度依赖风险 依赖不足风险
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2020/3/27
《审计学》——第九章 审计抽样
8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 因所造成的风险。
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 计师工作疏忽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非抽 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 或减少。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组织 内部审计机构是指部门或单位内部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它是我 国审计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人员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含义 内部审计人员是指在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审计事务的人员,以 及在部门、单位内设置的专职从事审计事务的人员。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条件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具备必 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72年开始实行注册内部 审计师制度,报考者要求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两年以上审计工作经验。 取得国家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需通过以下科目的考试:内部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技术、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审计环境等。
西方内部审计产生与 发展概况:社会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断提 高—企业规模不断扩 大—加强内部控制制 度需要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1.受托经济责任是不断演进的,它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 济责任关系形成的基本依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 经营管理活动;被审单位的各种 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 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 其相关资料
审计的职能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 评价职能
审计的作用
我国审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基本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审计的主体是指执行审计的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即审计活动的执行者。 按审计主体,可以将审计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审计业务
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 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 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办理企业合并、分立、 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 出具有关报告;办理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 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 的审计报告
审阅业务
审阅业务的目标,是注册 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 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 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 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 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 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业务的机构。根据《注册会计师法》 的规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 务所两种形式。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及设立条件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家批准、依法设立并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 务的机构,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原则。事务所是注册 会计师的工作机构,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事务所才能承接业务。 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 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于1991年建立了注册会计 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并从1994年起规定,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 试才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前提。2009年财政部发布《注册会计师全 国统一考试办法》,对注册会计师考试进行改革。我国到目前通过考试, 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
04 Part Four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05 Part Five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政府审计组织 国家审计机关,是根据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财政的综合监督部门,是代 表国家执行审计监督和组织审计工作的部门。 政府审计人员 (一)政府审计人员的含义 政府审计人员是指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中从事审计的领导人员和专业人员。 政府审计人员基本上属于国家公务员,他们的职称一般分为高级审计师、 审计师和助理审计师三级。 (二)政府审计人员的条件 我国政府审计人员选任资格条件,从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进行了 详细的规定。审计监督是一项原则性强、业务要求高的的工作,必须要 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合格人员来承担。审计人员应具备与其从 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能在执行公务中遵守审 计职业道德。
(二)按审计内容分类 按不同内容和目的,可分为财务审计、符合性审计、绩效审计和经济责 任审计。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二)按审计时间分类 1.按实施审计的时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2.按实施审计的周期,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3.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初次审计、继续审计和后续审计 (三)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四)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
(五)按审计的动机分类 按审计的动机,可以将审计划分为法定审计和任意审计。
审计学(第三版)
2 Chapter Two 审计组织、审计人员 与注册会计师的业务 范围
CONTENTS
01 Part One 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02
Part Two
内部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03
Part Three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秦汉时期
05
不断演进阶段
中华民国时期
03
日趋健全阶段
隋、唐、宋时期
04
振兴阶段
新中国时期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
方
审
计
西方政府审计产生与 发展概况:国家财政
的
产生—所有权与使用
产
权相分离—官厅审
生
计—政府审计
与
发
展
西方民间审计产生与 发展概况:合伙制企 业产生—股份制企业 产生—所有权与经营 管理权相分离—委托 经济责任制—独立审 计(公正、公允)
审计学
—第三版
审计学(第三版)
1 Chapter One 总论
CONTENTS
01 Part One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02 Part Two 审计的概念框架 03 Part Three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 国
01
审
初步形成阶段
西周时期
计
的
产 生
06
与
停滞阶段
发
元、明、清时期
展
02
基本确立阶段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实施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 直接动因。
审计的概念框架
审计的含义
审计的特征
审计的对象
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 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 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 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从 中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 审计天生就是独立的,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和生命,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