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静息心率及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初探
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ST段是心电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代表了心肌的收缩和复极过程,是判断心肌供血情况和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ST段的改变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等,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当ST段在心电图中出现改变时,可能意味着以下几种情况:1.心肌缺血:ST段的水平或下斜型压低表示心肌缺血,并可能伴有胸痛、胸闷、气促等心肌缺血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痉挛引起。
2.心肌损伤:ST段的抬高表明心肌损伤,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ST段抬高是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常伴随有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心室肥厚:ST段的压低也可以是心室肥厚的表现,这可能是由于长期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原因导致的心室壁增厚所致。
心室肥厚会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减弱,在心电图上常表现为ST段的压低。
4.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增高,可能出现心肌细胞复极异常的情况。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的抬高,T波的尖峰化,甚至室速和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
5.心律失常:一些心律失常也可能引起ST段改变。
例如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都可能导致ST段的改变。
总之,ST段的改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和监测价值。
通过观察ST段的改变可以判断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心室壁增厚等疾病的存在与程度,并为进一步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重视ST段的改变,及时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
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针对临床上在解读心电图的ST段和T波改变方面存在某些误解的实际情况,作者愿和读者讨论如何正确解读心电图的ST段和T波改变问题,供大家参考.尽管心电图是一门专业性技术,解释权应该属于医师和这方面的专家,但作者认为广大读者了解心电图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可能的,是会有帮助的。
-什么叫心电图?心脏在收缩跳动过程,心肌内的电流产生在前,心肌机械性收缩在后,应用心电图机以图形形式记录这些心肌电流的变化就叫做心电图。
通常应用两根电线,以不同的联接方式分别在肢体和胸壁上记录到心电图。
目前,临床上常规应用10根导线以12个不同的导线联接方式记录12个导联的心电图图形,包括3个经典的、标准的双极肢体导联心电图,简称为I、II、III导联心电图;3个单极肢体导联心电图,简称为aVR、aVL和aVF导联心电图;6个单极胸壁导联心电图,简称为V1、V2、V3、V4、V5、V6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记录心房和心室活动过程心肌内的电流变化情况时一般以电压的大小和延续的时间长短来表示。
波形的幅度代表电压,向上的波形代表正电压,向下代表负电压。
上下每1个小格=1毫米=0.1毫伏电压。
横坐标代表时间,左右一小格=0.04秒。
以心室为例,引发心肌收缩的电压较高,时限却很短。
相反,心室心肌舒张期的电压较低,时限却明显较长。
学术上把心肌电收缩期称为心肌的除极期,舒张期称为心肌的复极期。
心室除极期的心电图图形叫做QRS波,复极期则由ST段和T波组成。
心室除极期电压最高,因此QRS波形最大。
复极早期ST段基本无电流产生,因此ST段呈平坦,复极晚期T波的幅度一般小于QRS波,T波方向通常与QRS主波方向相一致其幅度原则上应大于向上主波的1/10。
心电图在临床上的价值心电图应用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他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电生理学学科和临床上诊断心脏病不可缺少的常规诊断工具。
尤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方面,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极大。
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作者:陈刚郭洁周少坤王炳银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728例因胸闷、胸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记录静息时12导联心电图。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慢性ST-T改变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冠状动脉不同严重程度时心电图检测的阳性率。
结果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59.90%,特异度为63.32%。
心电图阳性率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而升高,而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心电图阳性者约半数与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肌桥和心肌微血管病变有关。
结论静息心电图可作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关键词] 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中图分类号] R54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038-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ST-T change in diagn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728 patients were conducted coronary angiogram patients,due to choking sensation in chest and chest pain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and resting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recorded.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electrocardiogram chronic ST -T change in detection coronary artery les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standard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electrocardiogram detection in different coronary sever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electrocardiogram chronic ST-T change in detect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as 59.90% and specificity was 63.32%.The positive rate of electrocardiogram increased with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but had any relation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 branches.Patients with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positive electrocardiogram had relationship with 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myocardial bridge and myocardial microvascular lesions. Conclusion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can be an assistant diagnoses method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s helpful to judge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Key words] Electrocardiogram;ST-T change;Coronary angiogram;Coronary heart disease冠心病发病率高,后果严重,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
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与临床意义探讨
p t n swihNYHA ada u cin ca sⅡ i r u we esg iia tyf we h nt a fg o p A ( 0 O% v . a i t t e c r icf n to ls n go p C r infc n l e rt a h t r u o 2. s
my p ty ( M ) Meh d :An lss eep rome nE G o 3DC p t ns n 6h atysbet. tl o ah DC . to s a e r efr do C f M ai t a d8 el jcs A t a y w 8 e h u o
te t t i td c r imy p t y in swi dl e ad o o a h .QRSd r t n ma a ec ran rlto s i te ti eain hp wi c r icf n t n e ty n o h o
6 . % )a d S 72 n T—T h n e 7 2 c a g s( . % v .1 0 ) i s 0 % n DCM a i n s P< O 0 ~ 0 0 . Amo g t r e g o p fDCM , p te t , .5 .1 n h e r u so
例 扩 心 病 人 按 QR S时 限 分 为 A 组 ( 1 ,QR 4例 S时 限 <O 1 秒 ) .0 、B组 (4例 ,0 1 < QR 1 . 0秒 S时 限< O 1 ) . 2秒 、C
组 (0例 ,QR 2 S时 限 > O 1 . 2秒 ) 比较 各 组 纽 约 心脏 病 学 会 ( , NYHA) 分 级 情 况 及 左 、右 室 内 径 差 异 。 结 果 :与
心电图ST段改变及临床意义
一、诊断1.ST段抬高ST段抬高是指ST段在等电位线(或PR段)以上。
诊断标准为肢导联J点后0.06~0.08S处ST 段抬高≥0.1mV,右胸导联≥0.25mV,左胸导联>0.10mV为异常。
注意ST段抬高的程度、形态、持续时间与症状关系。
胸痛伴有ST段急剧抬高为冠脉阻塞或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肌损害。
损伤型ST段抬高是穿壁性心肌缺血的反映。
患者往往有持续严重的胸痛及心肌缺血的其他临床表现和体征,如肌钙量的升高度,见于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急性心肌梗死。
2.ST段压低ST段压低是指ST段位于等电位线(或PR段)以下。
诊断标准为J点后0.06~0.08S处ST段压低>0.05mV。
3.ST段延长ST段延长是指ST段延伸超过正常范围。
诊断标准为ST段时限>0.15S。
4.ST段缩短ST段缩短是指ST段短于正常范围或消失。
ST段时限<0.05S。
二、临床意义1.ST段抬高常见于下列疾病(1)超急性期或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有明显症状(如胸痛、大汗、晕厥等)。
ST段斜型或弓背型抬高,伴T波宽大高耸逐渐转为低平、双向或倒置,常有各类心律失常。
(2)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即刻ST段常明显抬高0.20 mV以上,T波高耸尖锐,可伴各种室性心律失常。
(3)室壁瘤: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长期存在ST段弓背型或上斜型抬高。
如在急性心肌梗死一个月后仍见ST段抬高,需高度怀疑心室壁瘤形成,可做心脏超声进一步证实。
(4)急性心包炎:除aVR、V1导联外ST段普遍性抬高,但不出现坏死型Q波,T波低平或倒置;大量心包积液时,ORS振幅减小或呈低电压。
缩窄性心包炎时,卧位和立位心电图其心电位保持不变。
(5)急性心肌炎:重症时可有ST段抬高,部分患者可出现异常Q波,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待病情恢复后ST段可逐渐好转,恢复正常,异常Q波消失。
(6)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如心脏搭桥术、冠状动脉介入术、射频消融术、纵隔肿瘤切除术等可出现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震荡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提示 D M 患 者 存在 HR C T现 象 , 随心 功 能 恶 化 其 且
HR T钝 化 愈 明显 ( 0 0 ) P< .5 。
11 临 床资料 .
本 文 D M 患者 22例 , l8例 、 C 0 男 2
22 心脏性死 亡与 H T的关系 . R
本组 HR O7 T 6例 ,
女 7 例, 4 年龄(89± 26 岁 。均符合 WH /SC 3 . 1. ) O IF 制定的 D M诊断标准 , C 并具 备以下条件 : ①窦性心 率, 无房颤或房室传导阻滞; ②无糖尿病及其他损害 自主神经的疾病 ; ③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4h动 ④2
态 心 电图记 录的室 性早 搏 ( 早 ) 散 发 性 , 外 室 室 呈 除 早 二联 律或短 阵 室 速 , 室早 前 后 有 2 0个 窦 性 节律 。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 0 0 7年第 4 7卷第 2 5期
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型 心肌 病 患 者 心 率震 荡 参 数 变 化 的临床 意 义
史永 堂
( 台市人 民医院 , 北邢 台 0 4 0 ) 邢 河 5 0 1
[ 摘要] 报道 2 2例心功能 I一Ⅳ级 的扩张 型心肌病 ( C 患者 , 0 D M) 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进行 2 4h检查 , 定 测 心率震 荡( R ) H T 参数 , 录室早并计算室早提前率 ; 记 随访 6个月后统 计心脏性死亡例数 。结果 D M患者均 有 H T C R 钝 化现象 , 且随心功能恶化而 H T明显 , R 心脏性死亡率升高( < . 1 。D M患者心功能正 常与否 , H T参 数 P 0o ) C 其 R 与室早 提前 率无关 。提示 H T可能成为 D M 患者有 预测 价值的指标 。 R C [ 关键词 ] 心肌疾病 , 张型 ; 扩 心率震荡 ; 心室功能 ; 室早提前率 [ 中图分类号 ] R 4 . 52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0  ̄6 X( 07 2 -0 0 2 02 6 2 0 )506  ̄
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心电图是一种简便、无创的诊断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监测。
其中,ST段改变是冠心病诊断中常见的一种心电图变化,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从ST段改变的定义、类型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定义ST段改变。
ST段是P波和T波之间的平直线段,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基线水平,即ST段居中于冠状窦。
然而,当心脏发生了缺血或心肌坏死等病变时,ST段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ST段抬高与ST段压低是最常见的两种ST段改变。
其次,我们来讨论ST段改变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ST段抬高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之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冠状动脉栓塞,从而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异常改变,引起ST段电压的升高。
ST段抬高的高度与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闭塞程度密切相关,并且还可以通过检测ST段抬高的导联确定梗死部位。
另一种ST段改变是ST段压低,常见于心肌缺血。
当冠状动脉供给心肌的血流不足时,心肌细胞受到氧和能量的限制,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这些代谢物的积累会导致心肌细胞内电位的改变,进而引起ST段电压的降低。
ST段压低通常发生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是一种可逆的心电图改变。
ST段改变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首先,ST段改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观察心电图上的ST段抬高,可以迅速确定梗死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及时采取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次,ST段改变还能帮助确定冠心病的稳定性。
心脏稳定性是指心脏在正常活动水平下的功能状态。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稳定性的改变可能意味着冠脉供血不足的加重,甚至是心肌梗死的发生。
因此,通过观察心电图上的ST段压低或抬高的变化,可以及早发现冠心病稳定性的改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T波产生的过程即心室复极的过程。心室复极需要心肌细胞代谢及一系列离子运转来完成,凡能影响心肌代谢与离子运转的各类因素,均能引起T波变化。
一般反映左心室外膜的导联其T波应是直立的。凡是QRS波群呈rS\ Qr\ rSr或QS型的导联,其T波便可能是倒置的。
T波向量的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心脏位置、年龄、心室除极改变、神经体液、电介质、内分泌、药物、缺血及炎症等)。
五、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ST段及T波改变
因心肌缺血影响心室复极过程而引起缺血性ST-T改变者称为原发性ST-T改变,而由于心室除极异常引起复极出现相继变化者则称为继发性ST-T改变。
除此之外,发生于其他情况下的ST-T改变,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
临床上心肌缺血是一个慢性的发展过程,ST-T由量到质的改变,即T波由直立至倒置、ST段由平直延伸至ST段压低,易与非冠脉病的ST-T改变混淆在一起。
02
正常变异ST-T改变对早期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具有一定帮助,由于各家统计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数字仅供参考。在实践中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以及心电图随访。
四、缺血性ST-T改变
缺血性ST-T改变指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T波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及器质性改变。如心室肥大、心肌病(缺血性、糖尿病性、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存在持续性ST-T改变,并各有不同特点。
3.糖尿病性心肌病
心肌微血管病变在本病的形成上起主导作用。由于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内膜纤维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加之糖尿病者糖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致使心肌广泛缺氧和变性,引起心肌损伤,显示缺血性ST-T改变及心室肥大。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进展及心电图表现,决定于受损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其变化速度、供血失衡等。ST-T变化程度与预后不呈平行关系,有的休息时没有心肌缺血表现,却因严重心绞痛或AMI而死亡,有的常年左胸导联T波倒置却生活如常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诊断临床效果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诊断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和诊断情况。
方法对4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
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左心扩大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房内径(48.7±5.2)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2±8.6)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9.7±8.1)mm,左心室射血分数(30.4±5.5)%。
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异常包括ST-T改变、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异常Q波,其中ST-T改变15例(33%),室性早搏6例(13%),窦性心动过缓4例(9%),房性早搏3例(7%),传导阻滞10例(22%),窦性心动过速3例(7%),心房颤动2例(4%),异常Q波2例(4%)。
患者心率为(82.9±11.2)次/min,QRS时限为(116.8±30.7)ms,Qtc为(440.4±35.2)ms,传导阻滞类型包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4%),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4%),室内阻滞3例(7%),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2%)。
结论心电图出现QRS时限延长、心房颤动等患者要及时予以心脏超声检查,及早确诊是否为扩张型心肌病。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心肌扩大,目前病因尚未明确[1]。
扩张型心肌病心室表现为弥漫性扩张,松弛无力,射血分数低,易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占心肌病的80%左右,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2]。
为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的表现,本次研究共选取4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4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32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60.2±8.8)岁,患者无肺心病、心包积液等疾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目的对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老年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
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本组128例患者,经临床确诊,阳性者共计65例,阳性率50.78%;心电图阳性者共计80例,阳性率为62.50%。
真阳性37例,真阳性率为28.91%,假阳性43例,假阳性率为33.59%;心电图阴性者共计48例,阴性率为37.50%,真阴性20例,真阴性率为15.63%,假阴性28例,假阴性率为21.88%。
结论经静息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标签: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冠心病;诊断;临床价值在临床上,诱发心电图ST-T改变的疾病相对较多,包括有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等[1]。
研究与实践中发现,尽管部分患者心电图ST-T 段存在明显改变,但是其冠脉造影检查时,并未发现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的狭窄,无法准确判断为冠心病。
因此,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客观评价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老年患者展开了静息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老年患者,共计选择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67例,女61例,年龄56~79岁,平均(68.9±11.2)岁,体重52~86 kg,平均(66.1±6.9)kg;研究對象剔除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心动过速、低血钾、心律不齐、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以及应用洋地黄等药物,造成心电图ST-T改变者。
心电图ST改变的诊断临床意义-推荐下载
阻塞,也可由于冠脉痉挛,引起持续性心肌缺血,依靠这支冠脉供 血的这片由肌失去血供,出现严重的缺血,损伤、坏死型的改变, 从而产生了相应的ST-T向量的改变。 ACC/ESC2000年指南: 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不抬高ACS,相应地取消Q波和非Q波心肌梗死 的概念,改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和ST段不抬高的心肌 梗死(NSTEMI) 1、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一旦心肌细胞糖原储备耗竭, 冠状动脉供血仍不足,心肌细胞则发生不可逆缺血和坏死,心肌梗 死过程开始。基于前述的缺血型及损伤型ST—T改变的机理,急性 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的ST—T改变可有特征性衍变过程:超急性时期, ST—T呈-宽大直立高耸波(是细胞内钾离于大量外排而呈现的短暂 细胞外高钾状态)。 数十分钟至数十小时后,具有Q波的导联ST段上升呈上凸曲线,而T 波逐渐呈现对称型倒置。进入稳定衍变时相,ST段逐渐下降至基线; T波倒置逐渐增深再缓慢恢复,或长期保持倒置,这一时相少则数 周,多则数月,相当一部分病例T波不再恢复直立,说明梗死周围 心肌长期处于供血不足状态,但却不一定有临床心绞痛症状。 在Q波型心肌梗死病程中,回到基线的ST段若再次抬高,表明透壁 性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或心包受累;若代表左室多个部位的导联上 均有ST段抬高,应怀疑急性心脏破裂,血液漏进心包腔。 近年来,结合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的资料发现可通过ECG表现对梗死 相关动脉作出一个初步的估计。 Birnbaum等认为:avL+V2~V5导联 ST段抬高,表明梗死相关的动 脉局限于左前降支近端到第一对角支之间;aVL导联ST段抬高, V3~ V5 ST段不抬高,则可能为第一对角支病变。Tamura等提出: 前壁心肌梗死时伴有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lmm是左前降支近 端闭塞。右冠状动脉闭塞在近端、中段及后降支的发生率分别为 57.7%, 38.7%和3.6%。 以下心电图改变可能有助于区别右冠状动脉近端或是远端闭塞: V4R导联ST段抬高表明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而V4R导联ST段呈等电 位伴T波直立见于远段闭塞;近端闭塞时可伴有V1和V2导联ST段抬 高,下壁心肌梗死伴V1和 V2导联ST段抬高应怀疑右室梗死;下壁 心肌梗死若伴有前壁导联镜相ST段改变有助于远近端闭塞的鉴别,
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及静息心率对冠心病病程进展诊断价值分析
近些年,冠心病(c oronary heart disease )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
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的逐渐增加,医务工作者对冠心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旨在为冠心病患者谋求更多福利。
目前临床中对冠心病的诊断[1],往往通过观察静息心电图(ECG )中ST⁃T 的异常改变、静息心率并结合患者既往病史进行[2,3]。
ECG 方便快捷且价格低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患者心脏情况,已经成为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当ECG 中出现持续性ST⁃T 改变或患者静息心率出现异常时,往往考虑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冠状动脉缺血[4,5]。
有学者观察临床数据后提出,用ECG 中ST⁃T 或静息心率的改变来诊断冠心病,存在很高的假阳性率或假阴性率[6]。
本研究通过对198例ECG 中出现ST⁃T 及静息心率改变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来分析ECG ST⁃T 改变及静息心率对冠心病病程进展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本院出现ECG ST⁃T 改变及静息心率改变的患者198例,所有患者均拟诊为冠心病。
其中男性113例,女性86例,年龄44~65岁,平均(54±9)岁。
既往存在心绞痛病史患者103例,高血压病史130例,高血脂病史99例。
198例患者均已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ECG 检测:采用国产冠邦十二道心电图机,患者保持安静,平卧于硬板床上,由专业心内科医师操作,正确位置安装心电图电极片,打开心电图机。
静待心电图记录完整的心动图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
观察ECG 中记录的静息心率、ST⁃T 异常改变(抬高或下移)、是否存在T 波低平或倒置、有无病理性Q 波等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由专业医师在导管室操作完成,用于了解血管是否存在狭窄病灶,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是目前临床中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基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临床思考与论述
基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临床思考与论述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特点。
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其心电图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
结果观察组的QRS时限、P-R间期、Q-T间期、QTc等心电图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观察组心功能级别统计发现,有Ⅱ级患者21例(42.0%),Ⅲ级患者16例(32.0%),Ⅳ级患者13例(26.0)。
结论心电图可以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尤其是复合型心肌病患者,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提高病情的确诊率,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心功能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择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8-71岁,平均(48.5±1.5)岁,所有患者均满足WHO/ISFC国际心肌病学联合学会颁发的诊断标准,并按照要求剔除了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脏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入选标准: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室间隔及后壁未增厚,左心室内径增大,左室舒张末内径>60mm,左室收缩末内径>40mm,左室射血分数<40%。
同时选择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30-72岁,平均(48.1±1.4)岁。
两组患者在临床方面的数据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患者采用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患者实施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
整个检测过程中,选择了美国Mortara Instrument Inc厂商生产的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仪,型号为H12+。
最新 ST段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42021/5/142021/5/14May- 2114-M 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42021/5/142021/5/14Fri day, May 14,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4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墓碑型ST 段抬高(V2-V4导联)
6. ST段呈“弯隆型”或“马鞍型”抬高
以Vl-V3导联ST段呈“育隆型”或“马鞍型”抬高(≥0.1mV),酷 似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易反复发作多形性室 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而导致晕厥或碎死为特征,该室性心动过速发 作常以极短联律间期的室性早搏起始,QRS波形多变,频率很快, 常>260次/min,有家族性遗传特征。多见于Brugada综合征患者。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42021/5/14F riday, May 14,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7:47:24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42021/5/142021/5/14May- 2114-M ay-21
前间壁、前壁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余 患者仍出现弓背向上型、单向曲线型ST段抬高
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4. ST段呈水平型抬高
此型少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 导阻滞、下壁及前侧壁ST段呈水平型抬高
5. ST段呈墓碑型抬高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杜心清[1];蔡丽娇[2];陈锦海[3]
【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9(0)2
【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弥漫性心肌损害所致泵功能减退的慢性心脏疾患,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同时还存在有植物神经功能的损害。
近年来,心率变异性(HRV)是无创伤、可重复的用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的手段。
我们分析1995年2月~1996年12月收治的43例DCM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总页数】2页(P107-108)
【作者】杜心清[1];蔡丽娇[2];陈锦海[3]
【作者单位】[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362000;[3]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
【相关文献】
1.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J], 陈军霞;王勤
2.西宁地区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J], 于伊
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J], 向瑞玺;李辉
4.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J], 贾治生;宿燕岗
5.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J], 高耀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诊断临床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诊断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诊断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心电图科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心电图诊断,统计和分析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
结果: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有ST-T改变21例(占比35.00%)、传导阻滞13例(占比21.67%)、室性早搏7例(占比11.67%)、窦性心动过缓6例(占比10.00%)、房性早搏5例(占比8.33%)、窦性心动过速4例(占比6.67%)、心房颤动2例(占比3.33%)、异常Q波2例(占比3.33%)。
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有多种异常表现,其中,以ST-T改变、传导阻滞多见,可根据这些异常表现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伴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相关数据表明,该疾病发病率约占心肌病总数的80%,近5年内病死率高达15%-50%,早期诊断出患者病情,并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1]。
扩张型心肌病起病较为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故需要借助于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有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片、心电图等,本文主要探究了心电图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电图科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分布:28-76岁,平均年龄(50.24±2.07)岁,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Ⅰ级18例、Ⅱ级15例、Ⅲ级者16例、Ⅳ级11例。
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片检查确诊,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者,即心脏超声显示收缩末内径>35mm,舒张末内径>55mm,射血分数<45%,左心室内径增大,X线片提示心脏扩大,(2)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近一个月内使用过对心肌复极有影响的药物者,(2)合并存在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包积液者,(3)无法配合心电图诊断者。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发布时间:2021-09-13T06:06:10.77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2期作者:龚梅[导读]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动态心电图的改变龚梅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省泰州市225300摘要: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动态心电图的改变。
方法:选择7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并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
结果: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其中以室性早搏为最常见(100.0%),其次是房性早搏(66.7%)及ST-T改变(50.0%),其心率变异性值随着心功能的降低而明显降低。
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复合心律失常的病人需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能反映病人病情严重程度。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心功能扩张型心肌病,既往又称充血性心肌病,是一类既有遗传因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1],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常见的类型,是以心脏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患者常出现气急、水肿、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2]。
该病年病死率25%-45%,猝死发生率3%,除心脏移植外,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
本文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作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70例。
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段为44~76岁。
心功能分级:一级12例,二级28例,三级16例,四级14例。
入选标准:1心脏彩超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65cm; LVEF<45%;2排除高血压史、心肌梗死史、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或心脏超声检查中室壁节段性收缩活动异常的缺血性心肌病变。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临床上, ST..T改变在异常心电图中最多见。
一般综合性医院所查出的各种异常心电图中, ST-T改变约占50% 。
ST段和T波代表的是心室复极过程,任何影响心室复极的因素都能引起心电图ST-T发生异常改变。
1.ST-T改变的分类1. 1 根据病因分类1. 2 根据发生机制分类1. 2. 1 原发性ST-T 改变指由于心肌状况异常, 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心电图ST-T发生的改变。
临床常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
1. 2. 2 继发性ST-T 改变指因心室除极异常, 继而造成心室复极异常所引起的心电图ST-T 改变。
临床常见于心室肥大、束支阻滞、心室预激、室性激动、起搏心律等。
1. 3 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分类2.心电图ST-T的正常范围2. 1 ST段正常的ST段多数位于基线上, 但亦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偏移。
ST 段向上偏移称为ST段抬高, ST 段向下偏移称为ST段下移。
ST 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V4 ~ V6, 不应超过0. 1mV。
在V1、V2 导联ST段抬高不超过0. 3mV, V3 导联不超过0. 5mV。
ST 段下移, 在aVR 导联不超过0. 1mV, 在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0. 05mV。
ST 段的正常时限为0. 05~ 0. 15秒。
ST段改变包括ST 段的下移、抬高、延长及缩短。
2. 2 T波2. 2. 1 T波的形态正常T波的双支常常不对称, 前支较缓慢, 后支较陡峭, 顶端较圆钝。
2. 2. 2 T波的方向正常的T 波, 在Ⅰ 、Ⅱ、V4 ~ V6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
在Ⅲ、aVL、aVF、V1、V2导联, 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 V3 导联多为直立。
若V1、V2 导联T波倒置, V3 导联可以出现浅倒置、低平或双向。
但V1、V2 导联T波若直立, V3 导联则不可以倒置, 否则异常(图3- 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相关性研究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相关性研究周裔忠;祝善俊;于林君;李振魁;王江【期刊名称】《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4(010)001【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出心功能为Ⅰ~Ⅳ级的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并用年龄、性别均与之匹配的3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Holt对两组对象进行24 h动态检测,从当日6点至次日6点,并记录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DD、PNN50、TP、VLF、LF、HF、Ⅱ/H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舒缩功能的指标(IRT、E/A、FS、EF、LVEDD、LAEDD),并分析这两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且心率变异性与其心功能分级有关,随着心功能的下降心率变异性呈下降趋势,Ⅲ~Ⅳ级DCM患者心率变异性最为明显;且LF/HF之值与其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自主神经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的持续激活;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LF/HF可作为反映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无创性预测指标.【总页数】4页(P17-20)【作者】周裔忠;祝善俊;于林君;李振魁;王江【作者单位】400037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400037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400037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400037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400037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相关文献】1.脑型利尿钠肽前体氨基端肽与心脏舒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J], 蔡毅;范利;何昆仑;闫丽辉;冷文修2.绝经前Luminal 型乳腺癌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内分泌治疗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J], 杨慧芬;罗华;杨欧欧;胡祖健;何俊玲;徐海滨3.大鼠心脏体外灌流过程舒缩功能与流量变化 [J], 方秋娟;王瑞幸;黄自强;姜志强4.利用心肌功能指数评价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局部舒缩功能 [J], 胡韶枞;张涓;崔亮;宋佳;杨新春;吴雅峰;王丽5.脓毒症心肌损伤后心脏舒缩功能的动态变化 [J], 夏嘉鼎;赵凯峰;唐文斌;康大伟;刘畅;苏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大小 。
关 … 。本 文分 析 了 19 90—0 ~20 —0 1 0 1 8收住 我 院 心 内科 的扩 张 型心 肌 病 ( C D M)患 者 的静 息 心 率 、s T
10 p 者 占 4 % , R R ≥ 9 b m 者 占 7 % , < 0 bm 8 H 0p 0 9 bm者 占 3 %。D M 组 病 情 稳 定 期 及 发 病 时 的 0p 0 C
检查排 除继 发 性 心 肌 病 及 其 它 心 脏 病 。正 常 对 照组 (T :均 系 本 院 健 康 体 检 者 共 15例 ,其 中 男 8 N) 1 O
12 分 组 .
D M 组 :7 患 者 中 ,男 5 C 8例 6例 ,女 性
2 2例 ;平 均 年 龄 (2 2 5 .3±1 .9 1 1 )岁 。 均 符 全 18 90 年 WHO的 D M 诊 断 标 准 。经 病 史 、体 检及 实 验 室 C
19)m .6 m。 伴 室 间 隔 或 左 室 后 壁 增 厚 者 1 9例 (44 %)检 出 心 律失 常 5 2 .4 ; 4例 , 6 .3 %。其 中 占(92 ) 早搏 3 (61) , 搏 中 室早 占 9 % , 早 及 交 6例 4 .5 % 早 0 房 界性 早搏 占 1% , 0 传导 阻滞 1 例 (30 %) 8 2 .8 。 22 静 息 心 率 ( ) D M 组 病 情 稳 定 期 :R R . 1 C H (16 8 .3±7 1) bm,其 中 R R>8bm者 占 4 % ; .7 p H 0p 2 D M 发病 时 R R (76 ±1.8 p C H 9 .6 63)bm,其 中 R R ̄ H >
胺酮麻 醉 时 对 肺顺 应 性 增 加 ,呼 吸道 阻 力 降 低 ,使
经 我们 临床 观察 ,对 于 抗 炎 、补 液 、解 痉平 喘 、 纠 酸等 治疗 不 易控 制 的危 重 症 哮 喘 ,联合 静 脉 用 氯 胺酮 和人 工 机 械 通 气 治 疗 ,效 果 确 切 ,相 对 安 全 , 为危重症 哮 喘 的救 治 提供 了 又一思路 。
维普资讯
西 南 国防 医药 20 02年第 1 2卷第 4期
・3 7 l ・
氯胺酮 为苯 环 己哌 啶 的衍 生 物 ,系 非 麻 醉 性 镇 痛药类 的静 脉 全 麻 药 。 目前 认 为 氯 胺酮 用 于 危 重 症 哮喘 的机制 如下 … ( ) 内源 性 去 甲 肾上 腺 素 的再 1: 1 摄取 受抑 制 ; ( )促 进 交感 神 经 末 梢 释放 儿 茶 酚 胺 2 类物 质 ;()对 抗 组 胺 引起 的支 气 管痉 挛 ; ( )氯 3 4
扩张 型 心肌 病 患者 静 息 心 率及 S T段 改 变 的 临 床 意 义 初 探
魏 玲 杨 丽 霞 石 燕 昆 王 燕 齐
603 ) 502 s 段 下 移 r r
峰 郭 传 明 王先梅
1 成 都 军 区 昆 明 总 医 院 心 内科 ( 明 . 昆 关键 词 扩 张 型心 肌 病 静息心率
中 国 图 书 资料 分 类 法分 类 号
R 4 51
扩 张型 心 肌病 是 一 种 较 常 见 的心 血 管 疾 病 ,约 占整 个心 肌 病 的 7 % ~8 %,其 预后 与许 多 因 素 有 0 0
图检 查 :使 用 Ma 60超 声 心 动 图 仪 、控 头 频 率 r0 k
30 .MH ,专人 操作 。患 者平 卧 ,取胸 骨旁 长轴 观 察 ,
例 ,女 3 5例 ;平 均 年 龄 ( 13 ±1 .9 岁 。经 病 5 .1 2 8 )
史 、体检 及 实 验 室 检 查 无 心 、肺 、脑 、肾及 血 液 等 病 。两组 问年龄 、性别 、体 重 差异无 显著性 。 13 方 法 ( )静 息 心 率 ( H . 1 R R)及 S T段 测 定 :
段 改变 及其 与 D M 预后 的关 系 。现报告 如 下 : C 1 临床 资料 1 1 一 般 资料 . 本组7 例 患者 中 ,≥5 8学 处 理 .
为有显 著性 差异 。
2 结果
所 有 参 数 均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X
±S )表示 。组 间均 数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 以 P<00 .5
参 考文 献
[ ] 刘俊杰 ,赵俊主编 .现代 麻 醉学 .第二 版 ,北京 :北 1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19 :25 8 9 8 8 ~28 收 稿 日期 :20 —0 —0 01 8 9
支气管 痉 挛缓 解 。本 资 料 观察 到 小剂 量静 脉 用 氯 胺 酮副作 用 少 ,3例 出现 激 动 和 谵 妄 现 象 ,予 肌 注 安 定后 消失 ;2例 出现一 过性 血 压升 高 。
(69 ±56 ) I ,V( 54 ±74 ) I , A(7 4 壬 2 .3 .2 IT L 6 .1 .3 IT L 3 .8 TI I TI I 7 0 )T I ⅣS 1 .9± 15 )T II ) .2 IT I , T( 0 1 I .1 IT l WT( 0 8 I, Ⅵ I 1 .5±
占 6 % ; ≥4 3 0岁 者 1 8例 , 占 2 % ; <4 岁 者 l 3 0 1
例 ,占 1% 。左 心 衰 5 4 5例 , 占 7 .% ;全 心 衰 2 28 3
例 ,占 2 . %。病 程 半 年 ~ 1 32 O年 ,平 均 ( .7± 45
28) 年 。 .5
2 1 超 声 心 动 图检 测 结 果 7 例 D M 患 者 中 , V . 8 C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