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时间数列的因素分析
统计分析与方法时间数列分析
统计分析与方法时间数列分析统计分析是指采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和解释的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特征,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而时间数列分析则是对一组以时间为顺序排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变动规律和趋势。
统计分析的步骤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性统计、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等环节。
首先,需要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设计等方式获取。
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将其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和编码,以便于后续的分析。
接下来,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总体特征的汇总统计,例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方差等。
然后,可以使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最后,需要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断,形成最终的结论。
与统计分析相比,时间数列分析更加注重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特性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时间数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其变化不仅受到时间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季节性、趋势性、循环性等因素的影响。
时间数列分析的目标是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建模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时间数列分析的方法包括简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分析、周期分析等。
简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基本的平滑方法,通过计算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观测值的平均值,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指数平滑法则是利用指数函数对过去的观测值进行平滑处理,以适应不同时间点对预测值的权重要求不同的情况。
趋势分析则是通过拟合趋势线来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常用的方法有线性趋势分析、非线性趋势分析等。
周期分析则是通过寻找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波动,来预测未来的周期变化。
总之,统计分析和时间数列分析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它们都可以对数据的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为决策提供依据。
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数据的动态变化,为预测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统计学复习资料
准差为 2.5 厘米,小学生组的身高标准差为 1.7 厘米。根据该资料判断(
A )。
A. 篮球运动员组身高较均匀
B. 小学生组的身高较均匀
C. 两组的身高不能比较
D. 无法比较
6.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D)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7.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 420 元和 537 元,其方差均为 80 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 ( C)
A. 该数列是等距数列
B. 该数列是异距数列
C. 第一组组中值是 2500 元
D. 人均收入在 5000 元以下的家庭占 75%
E. 人均收入在 8000 元以上的家庭占 25%
三、判断题
1.组中值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T)
2.一般采用典型调查方式来了解我国钢铁行业产量情况(
F)
3. 统计调查误差可以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答: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类: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制度;非全面调查: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二阶抽样、多阶抽样等;
非概率抽样:判断抽样、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
第三章 数据特征的描述
一、单选题 1.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企业月均营业利润为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A.总是小于算术平均数 C.是分布数列中最大的频数
B.是分布数列中标志值最大的数 D.不受分布数列变量值大小变动影响
4.中位数是( C ) A.是分布数列中标志值中等大的数
B.总是等于算术平均数
应用统计学时间数列分析
应用统计学时间数列分析时间数列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和规律。
本文将探讨时间数列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方法。
什么是时间数列分析时间数列(Time Series)指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据观测值。
时间数列分析是指根据时间数列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方法,旨在发现数据中存在的趋势、季节性、周期性等规律,以便进行预测和决策。
时间数列分析的重要性时间数列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经济学、金融、医学、气象等。
通过时间数列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趋势和规律•预测未来数据走势•制定决策和策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时间数列分析方法1. 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是时间数列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可以通过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等方法来判断时间数列是否平稳。
如果时间数列不平稳,需要进行差分处理或其他转换方法使其平稳化。
2. 自相关性分析自相关性分析是检验数据是否存在自相关性(即相邻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的方法,可以通过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来判断数据中的自相关性程度。
3.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基本的时间数列预测方法,通过计算一定窗口内的数据均值来平滑数据曲线,以便更好地观察数据走势和预测未来走向。
4. 季节性调整在时间数列分析中,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以消除季节性影响,使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应用实例1. 股票价格预测时间数列分析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股票价格的时间数列数据,可以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指导投资决策。
2. 气象预测气象数据也是时间数列数据的一种,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时间数列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天气情况,为灾害预警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3. 经济指标分析经济数据的时间数列分析可以揭示经济增长趋势、波动周期等信息,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相应决策。
结语时间数列分析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规律、趋势和关联。
6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序列的是()。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一个月内每天某一固定时点记录的气温按度数高低排列形成的序列C、工业企业按产值高低形成的数列D、降水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和8%,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x 105%x 108%B、102%x 105%x 108%-100%C、2%X5%X8%D、2%X5%X8%-100%3、某小区新增住户2%,每家住户用量比上年提高了5%,贝卩该小区用电量总额增长()。
A、7%B、7.1%C、10%D、11.1%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子是()。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5、平均增长量是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或减少)的()数量。
A、相对B、绝对C、累计D、平均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7、平均发展速度是()的()平均数。
A、环比发展速度几何B、环比发展速度算术C、定基发展速度几何D、定基发展速度算术8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之和B、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积减1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连乘积减19、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式是()。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定基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D、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10、某企业采煤量每年固定增长10吨,则该企业采煤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不变D、无法判断11、某企业的产品产量2000年比1995年增长35.1%,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产品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5 35.1%B、5 135.1%C、6 35.1%D、6135.1%12、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统计学第六章构成因素分析法
(Y1
Y2
Yt )
t
Yi
i 1
3. 有了t+1的实际值,便可计算出的预测误差为
et1 Yt1 Ft1
4. t+2期的预测值为
Ft2
t
1
1
(Y1Biblioteka Y2 Yt Yt1)
t
1 1
t 1
Yi
i1
简单平均法
(特点)
1. 适合对较为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即当 时间序列没有趋势时,用该方法比较好
– 加法模型 Yi=Ti+Si+Ci+Ii
四 平稳序列的分析和预测
一.简单平均法 二.移动平均法
简单平均法
(simple average)
1. 根据过去已有的t期观察值来预测下一期的数值
2. 设时间序列已有的其观察值为 Y1、Y2、… 、Yt,
则t+1期的预测值Ft+1为
1
1t
Ft 1
t
1. 趋势方程中的两个未知常数 a 和 b 按最小 二乘法(Least-square Method)求得
– 根据回归分析中的最小二乘法原理 – 使各实际观察值与趋势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 最小二乘法既可以配合趋势直线,也可用于配
合趋势曲线
2. 根据趋势线计算出各个时期的趋势值
线性模型法
(a 和 b 的求解方程)
1. 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到求解 a 和 b 的标准方程为
Y na bt tY at bt 2
解得:b
ntY tY
nt 2 t2
a Y bt
2. 预测误差可用估计标准误差来衡量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第四章----第一部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5%,比上年增长7%,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2)单位产品成本上年为420元,计划规定今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今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字和实际数字,并计算出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3)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1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某市三个企业某年的下半年产值及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要求:[1]试计算并填写上表空栏,并分别说明(3)、(5)、(6)、(7)是何种相对数;[2]丙企业若能完成计划,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说明该市三个企业将超额完成计划多少:我国2008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设计表格:(1)计算各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2)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上年对比的增长率;(3)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变动情况。
:某公司下属四个企业的有关销售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1)完成上述表格中空栏数据的计算;(2)若A能完成计划,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3)若每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都达到B企业的水平,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第四章-----第二部分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
(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已知某厂三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其废品率、产量和工时资料如下:计算:(1)三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2)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但独立完成,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某一产品,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
:对某车间甲、乙两工人当日产品中各抽取1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得资料如下:试比较甲乙两工人谁生产的零件质量较稳定。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重点:1、增长量分析、发展水平及增长量2、增长率分析、发展速度及增长速度3、时间数列影响因素、长期趋势分析方法难点:1、增长量与增长速度2、长期趋势与季节变动分析第一节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知识点一:时间序列的含义时间序列是指经济现象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的序列。
这种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时间序列分析就是根据这样的数列分析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而预测其未来水平。
时间数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表现了现象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故又称为动态数列。
一个完整的时间数列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被研究现象或指标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该现象或指标在此时间坐标下的指标值。
同一时间数列中,通常要求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和时间间隔相等,如无法保证相等,在计算某些指标时就涉及到“权”的概念。
研究时间数列的意义:了解与预测。
[例题·单选题]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一个月内每天某一固定时点记录的气温按度数高低排列形成的序列c.工业企业按产值高低形成的数列d.降水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解析:时间序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表现了现象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知识点二:增长量分析(水平分析)一.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指客观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或时点上)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一般用yt(t=1,2,3,…,n) 。
在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绝对数;在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几个概念:期初水平y0,期末水平yt,期间水平(y1,y2,….yn-1);报告期水平(研究时期水平),基期水平(作为对比基础的水平)。
二.增长量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增长量的指标数值可正可负,它反映的是报告期相对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1.3 季节变动的测定与分析
1.季节变动分析方法 (1) 同期平均法 ❖ 根据原始资料数据,直接求出各年同月(季)的
平均数与全年各月(季)的总平均数,然后将二 者对比求出各月(季)的季节指数,以表明季节 变动的程度。
@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同期平均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将各年同月(季)的完整数据资料排列
统计学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1.1 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及组合模型
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通常可以归纳为长期趋势、 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类。
(1)长期趋势也称趋势变动,是指时间序列在较长时 期中所表现出来的持续上升、下降或不变的总态 势。
(2) 季节变动指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 波动。
,而所得新的时间序列的项数则越少。 ❖ 当时距项数为奇数时,一般只需一次移动平均,其
移动平均值作为移动平均项数的中间一期的趋势代 表值;当时距项数为偶数时,移动平均值代表的是 偶数项的中间位置,无法对正某一时期,所以需进 行一次相邻两项平均值的再次移动平均,以移正其 位置。 ❖ 时距项数的选择要根据时间序列和现象的实际情况 。
【例8.14】
@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2.序时平均法
❖ 对于时点序列而言,各期水平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不能直接用时距扩大法处理,而是需要利 用序时平均法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以反映现象 的变化趋势。
【例8.15】
@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3.移动平均法
❖ 移动平均法是采用逐期递推移动的办法将原时间 数列按一定时距扩大,得出一系列扩大时距的序 时平均数。
整齐,并列表于同一栏内; ❖ 第二步,计算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数; ❖ 第三步,计算各年所有月份(或季度)的总平均数; ❖ 第四步,计算季节指数,其公式为:
统计学时间数列
统计学时间数列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
在统计学中,时间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
这些数据点可以涵盖任何感兴趣的主题,比如经济指标、人口统计、气候变化等。
时间数列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分类,比如每小时、每天、每月或每年。
根据需要,统计学家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时间数列。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1. 趋势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时间数列中的长期趋势。
统计学家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指数平滑等方法来估计和预测未来的趋势。
2. 季节性分析:对于一些呈现周期性特征的时间数列,比如销售量、气温等,季节性分析是很有用的。
统计学家可以通过计算季节指数来查看每个季节的相对变化。
3. 周期性分析:有些时间数列可能具有较短的周期性变化,比如股票价格、利率等。
通过使用傅里叶分析等方法,统计学家可以揭示这些数据中的周期模式。
4. 相关性分析:统计学家还可以使用时间数列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回归分析,他们可以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统计学家还可以应用其他多种技术来分析时间数列,比如时间序列建模、因子分析、ARIMA模型等。
这些方法为统计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技术,以理解和解释时间数列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综上所述,时间数列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并分析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的方法。
通过使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学家可以揭示时间数列中的趋势、周期、相关性等特征,从而对数据进行解释和预测。
时间数列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不仅仅是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更是一种工具,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
在统计学中,时间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了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统计学家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分析时间数列。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数列中的长期趋势,如增长或下降的趋势。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1)
时间数列分析指标(1)1. 均值和标准差:均值是时间序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数据集中度的一种度量。
均值和标准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以及数据点的离散程度。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我们可以使用滚动平均和滚动标准差来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的动态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趋势。
2. 自相关函数(ACF)和偏自相关函数(PACF):自相关函数(ACF)和偏自相关函数(PACF)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两个指标,用于在时间序列数据中检测和描述任何自相关性和偏相关性。
ACF是时间序列在不同滞后期之间的相关性,而PACF是在移除其他滞后期数据影响后,单个滞后期与当前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
3. ARIMA模型:ARI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模型,用于预测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
ARIMA模型结合了自回归(AR)和移动平均(MA)的特性,以及差分运算,以对不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
ARIMA模型的参数包括自回归阶数(p),差分阶数(d)和移动平均阶数(q)。
通过拟合ARIMA模型,可以得到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值和置信区间。
4. 季节性调整:许多时间序列数据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模式,例如销售数据在节假日季节中通常会有较大的波动。
季节性调整是一种将季节性因素从时间序列数据中去除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长期趋势和其他影响因素。
常见的季节性调整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加法季节性调整和乘法季节性调整。
5. 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是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假设之一,即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特性在不同时间段内是稳定的。
平稳性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据是否满足平稳性假设,以确定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
常见的平稳性检验方法包括单位根检验(例如ADF检验和KPSS检验)和滚动统计方法(例如滚动平均和滚动标准差)。
综上所述,时间序列分析指标包括均值和标准差、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ARIMA 模型、季节性调整和平稳性检验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式、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进而进行预测和决策。
统计学基础-时间数列分析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 计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计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计算
二、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
a a1 a2 an / n a / n
a为平均发展水平(序时 平均数) n为时期数 a1, a2 ,an为各期发展水平
逐期增长量之和 逐期增长量项数
累计增长量 发展水平项数-1
三、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 (一)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 1.发展速度:表明现象发展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是两个不同
时期发展水平的对比。
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 发展速度指标值总是一个正数。
• 注意
当发展速度指标值大于0小于1时,报告期水平低于基期水平 当发展速度指标值等于1或大于1时,报告期水平达到或超过 基期水平
意义 观察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可以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单位的发展水平,揭示其社会 经济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
一、时间数列的意义与种类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表现形式 基本数列: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派生数列 1.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概念:又称绝对数时间数列,是由同一总量指标的数值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 体规模或总体水平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年度增长速度
年距增长量 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年距发展速度 -1
• 注意: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无直接换算关系,必须通 过发展速度才能达到换算的目的。
三、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 (一)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 3.增长1%的绝对值:是指在报告期与基期水平的比较中,报告 期比基期每增长1%所包含的绝对量,它是用增长量除以增长速 度后的1%求得。
简述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
简述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时间数列是由时间的连续变化所构成的数列。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包括单位时间、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时间间隔和时间步长。
单位时间是时间数列中最小的单位,通常是秒、分钟、小时、天、月或年等。
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决定了单位时间的选择,例如在物理实验中可能选择秒为单位时间,而在经济指标统计中可能选择月或年为单位时间。
起始时间是时间数列的起始点,表示时间序列的起始时刻。
终止时间是时间数列的结束点,表示时间序列的终止时刻。
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用来确定时间序列的时间跨度。
时间间隔是指在时间数列中相邻两个时间点之间的间隔。
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长度,取决于需要观察的时间变化尺度。
例如在天气观测中,时间间隔可以为每小时或每天;在经济指标统计中,时间间隔可以为每季度或每年。
时间步长是时间数列中每个时间点之间的固定间隔。
时间步长的选择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用性进行合理的决策。
通常情况下,时间步长是与单位时间保持一致的,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在统计每年的经济指标时,单位时间可以为年,而时间步长可以为季度。
除了以上的基本要素,时间数列的构成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季节性、趋势性、周期性和随机性等。
例如,在销售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可以考虑季节性效应来解释销售额的变化;在股市分析中,可以考虑趋势性和周期性来预测股价的走势。
总之,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包括单位时间、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时间间隔和时间步长。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可以考虑添加其他要素来解释时间数列的变化规律。
时间数列的分析和理解对于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揭示时间变化的模式,为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学章节练习题
二、单项选择1.构成总体的每个总体单位各方面的特征()A、必须完全相同B、可以完全不同C、至少一个方面相同D、可以完全相同或不同2.下列各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是()A、老李68岁B、全国人口C、财专学生D、班级人数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合格品产量B、次品产量C、优质品产量D、合格率4.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班级人数B、考试成绩C、平均年龄D、学生身高三、多项选择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A、社会性B、总体性C、具体性D、数量性E、客观性2.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在于()A、前者受总体规模影响,后者不受总体规模影响B、前者都是绝对数,后者都是相对数或平均数C、前者经计算汇总取得,后者经计算对比取得D、前者说明事物的深度,后者说明事物的广度E、前者是计算后者的基础四、判断正误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2.指标的综合性是以总体的同质性为前提的。
3.年龄是数量标志,男生是品质标志。
4.指标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指标和数量指标。
5.人口的年龄是变量,但品质标志不能是变量。
6.职工人五、综合练习如果统计研究目的是为了认识河南财专教工2010年工资收入状况,请对该项统计的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指标(体系)和标志作出统计设计。
设计结果:统计总体——河南财专2010年全体教工总体单位——河南财专2010年每一位教工统计指标——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统计标志——姓名、工资额数是离散变量,职工工资是连续变量。
第二章统计调查二、单项选择1.调查目的只为及时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应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2.下列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工业设备普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普查D、农村牲畜普查3.统计调查单位就是()A、调查工作的组织者B、调查项目的承担者C、统计调查机构D、企事业单位三、多项选择1.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可分为()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一次性调查E、统计专门调查2.统计专门调查包括()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E、统计报表3.普查是()A、全面调查B、专门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E、定期调查四、判断正误1.及时性是对统计调查的最基本的要求。
统计学6-8章
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一) 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数列,一般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和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平均数,或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各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增长量。
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
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以扶正其位置。
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 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趋势方程。
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
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
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法来计算季节比率。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
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
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第一章总论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种。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性 b)总体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
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
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统计学(6章时间数列分析)
解方程组得: 解方程组得:
n ∑ ty − ∑ t ∑ y b= n ∑ t 2 − (∑ t) 2 a = y − bt
仍用上例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t
1 2 3 4 5 6 7 8 36
产量 Y t
10.54 10.80 10.87 11.16 11.51 12.40 13.61 13.75 94.64
第五章
时间数列
本章重点
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 时间数列分析的基本指标 序时平均数 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分析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及种类
一、时间数列的含义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时期数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数列 平均数时间数列
三、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a a= n
a n
a
:现象水平值 :时间间隔 :序时平均数
(2)由时点数列计算 ) 第一, 第一,连续时点数列 未分组资料: 分组资料: 未分组资料: 分组资料:
∑a a= n
∑ af a= ∑f
f -- 时间间隔
第二, 第二,间断时点数列 等间隔时点数列: 等间隔时点数列:
a1 an +a 2 +L +a n-1 + 2 a= 2 n-1
增减速度=发展速度- 增减速度 发展速度-100% 发展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1%的绝对值 的绝对值 增长 表示报告期数值比基期每增长1%所包 表示报告期数值比基期每增长 所包 含的绝对量是多少。 含的绝对量是多少。即
时间序列的指标分析法
(二)增减速度
增减量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增减速度 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 发展速度 1 环比增减速度 = 环比发展速度-1
定基增减速度 = 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减速度的连乘积不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增减速度; 两相邻定基增减速度之商也不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增减速度。 增减速度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已知增减速度,必须加1变 成发展速度;若求增减速度,必须先求发展速度再减1而得。
R
以期初水平,则又有:
x
a n a0
三个公式中的n都是指环比发展速度的个数,也即时间序 列项数减1。
例 1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主要的目标之 一,是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2000年为 89404 亿元),那么年平均增长速度和年均增长额至少为多 少才能达此目标?
时间序列的指标分析法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一)时间序列指标分析法 通过计算一系列时间序列分析指标(水平指标,速度 指标)来揭示现象的发展变化状况和发展变化程度。 (二)时间序列构成因素分析法 通过对时间序列构成因素的分解分析,揭示现象随时 间变化而演变的规律;并在假定事物今后的发展也遵循 这些规律的基础上, 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发展水平 水平指标平均发展水平 增减量 平均增减量 指标分析 发展速度 增减速度 速度指标 时间数列分析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减速度 长期趋势分析 季节变动分析 构成要素分析 循环变动分析 不规则变动分析
该公式称为“首末折半法”。
适用于间隔相等的时点序列求平均发展水平。
已知某地区最近5年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万人)如下表所 示,求年平均社会劳动者人数。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统计学考试题目时间序列分析
BCCAA,ACBDD,BBDBD,BA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b)。
A、绝对数动态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2.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20万件,期末库存万件,它们(c)。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3•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c )。
y n石=——c石■_ CQ2「十°2卜・+0"写九川皆/+•+也宁%九D.= 一二 ............. 二.................... 二........4.某地区连续4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9%, 8%, %,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a) oA ' A1.085x 1.09x1.08x 1.094-1 B、刘0.085 x 0.09 x 0.08 x 0.094C > A/l.085xl.09xl.08xl.094 D、(8.5%+9%+8%+9.4%)三55.某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位成本从2005年到200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说说明该严品单位成本(a) oA、平均每年降低2%B、平均每年降低1%C、2007年是2005年的98%D、2007年比2005年降低98%6•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的,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表明该商品第二季度销售(a) oA、处于旺季B、处于淡季C、增长了70%D、增长了170%7.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c) oA、只包含趋势因素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8.当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近似于水平趋势时,测定季节变动时(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6-1】
某企业历年产量资料,如表6-1所示, 采用时距扩大法进行长期趋势变动分析。
表6-1
某企业历年产量资料表
从表中的数值,能够发现该企业产量
大致上升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而且各年间有升有降,发展不均匀。如果 将该数列中的时距由1年扩大为3年,求出 其总产量或者平均产量,从而编制一个新 的时间数列,如表6-2所示,则产量增长的 趋势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均法的基础上,给近期的数据以较大的 权数,给远期的数据以较小的权数,计 算加权移动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移动平 均趋势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Yi
Yi
fi
Yi1 fi1 ... Yik-1 fik-1 fi fi1 ... fik-1
(四)应用移动平均法应注意的问题
表6-2
时距扩大法一般只用于时间数列的修
匀,而不用于预测。修匀时,要求所扩大 的各个时期的时距是相等的,否则就不能 相互比较,难以确切反映现象的发展趋势。 对时距扩大的长短,应视研究对象的性质、 特点而定。时距太小,无法消除偶然因素 的影响;而时距太大,则又掩盖现象发展 的具体变动。
三、移动平均法
(1) 根据时间数列中各年按月(季)的 数值计算其12个月的(若为季资料,则是 4个季的)移动平均数。
当时间数列每期按大致相同的数量
增加或者减少时,即逐期增减量大致相 同时,时间数列发展的长期趋势接近直 线型,可以对它拟合一直线趋势方程来 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势。直线 趋势方程为:
yc=a+bt
式中,yc表示理论值(趋势值、平均值、 预测值);
t表示时间序号(1,2,3,…); y表示实际值(观察值); a、b代表方程参数。
第六章 时间数列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和长期趋势测定
第二节
季节变动的测定
第三节 循环变动的测定和不规则变动的测定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和长期趋 势测定
一、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 二、时距扩大法 三、移动平均法 四、数学模型法
一、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
(一)长期趋势 (二)季节变动 (三)循环变动 (四)不规则变动
(1) 移动间隔的长度应当适中。 (2) 在利用移动平均法分析趋势变动 时,要注意应把移动平均后的趋势值放 在各移动项的中间位置。
四、数学模型法
所谓数学模型法,是指建立一定的 数学模型,对原时间数列拟合恰当的趋 势线,来描述现象变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其具体的步骤是:根据现象发展变
化的趋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趋势方程; 估计趋势方程的参数;根据趋势方程求 出各个趋势值,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列, 该数列能更明显地呈现出现象发展变化 的长期趋势。
(3) 根据若干年内每个月的数值总计, 计算若干年总的月(季)平均数。
(4) 将若干年内同月(季)的平均数与 总的月(季)平均数相比,即求得用百分 数表示的各月(季)的季节比率,又称季 节指数。
三、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是利用移动平 均法来消除原时间数列中的长期趋势的 影响,然后再测定它的季节变动,其计 算的步骤如下:
由上述四个影响因素,依据不同的 假设,可以建立两个不同的时间数列的 模型。所谓的时间数列模型,是指反映 现象观察值和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 学模型:
Y=T+S+C+I
Y=T·S·C·I
二、时距扩大法
时距扩大法又称间隔扩大法或时期 扩大法,就是把原来时间数列中的间隔 较短的各个时期或者时点的数值加以合 并归总,得到间隔较长的各个数值,形 成一个新的时间数列,使得原来数列因 为时距较短而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所引 起的波动相互抵消而被消除,从而呈现 出现象发展的长期趋势。
(一)半数平均法
半数平均法又称分段平均法,是指将 时间数列各项指标值均分为两段,分别求
其 (平t2均, y数2 ,)可,以将得其到分两别点代,入(直线t1方, y程1 ,)求和
解可得参数a、b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b y2 - y1 t2 - t1
a y1 - bt1
(二)最小平均法
最小平均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是指 估计直线(或曲线)趋势方程参数的理想 的一种拟合方法。这一方法的数学依据 是:
(二)简单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法是指直接用简单算
术平均数作为移动平均值的一种方法。 假设移动间隔长度为K,则移动平均数 序列可以写为:
Yi
Yi
Yi1
... Yik1 K
式中,Yi 表示移动平均趋势值;
K表示大于1小于n的正整数。
(三)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是指在简单移动平
(一)移动平均法的概念
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扩大原来 时间数列的时间间隔,采用逐期推移简单算 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扩大时间间隔(时距) 后的各个数值的序时平均数,这一系列推移 的序时平均数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时间数列, 对原来的时间数列的波动起到了一定的修匀 作用,削弱了原数列中偶然的短期的因素的 影响,从而呈现出现象发展的变动趋势。
b
nty - t y
nt2 - t2
a
1 n
y
-
b
t
y
-
bt
第二 季节变动的测定
一、测定季节变动分析的基本思 想 二、简单平均法 三、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一、测定季节变动分析的基本思想
季节变动是指一些现象由于自然条 件或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一个年度内随着 季节的更替而发生比较有规律的变化。
测定季节变动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
从时间数列中消除非季节变动的组成部 分,即T、C和I。倘若其他因素引起的 变动可以被消除,剩下的只是季节变动, 用指数形式表示时,就可以得到季节指 数。
二、简单平均法
(1) 分别对每年各月(季)的数值加总, 计算各年的月(季)平均数。
(2) 将各年同月(季)的数值加总,计 算若干年内同月(季)的平均数。
∑(y-yc)2=最小值 即要求各个实际值与其相对应的各 个趋势值的离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将直线方程yc=a+bt代入上式,令 Q=∑(y-a-bt)2=最小值
为使其最小,则对a和b的偏倒数等 于0(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整理后有方 程组:
∑y=na+b∑t
∑ty=a∑t+b∑t2
解该方程组,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