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地质概况
博爱-焦作粘土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2.1
矿区地质特征
地层
级提供资源优势。耐火粘土矿是河南省优势矿产之
该矿区位于焦作粘土矿带,地层呈单斜产出,总体
一。焦作地区粘土矿资源丰富,品种多,质量好,矿体
向东南或局部向北东缓倾,倾角 5°~10°(见图 1)。地层
埋藏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好,耐火粘
由新至老主要有:第四系(Q)、二叠系下统(P1)、石炭系
2020 年第 2 期
165
西部探矿工程
博爱—焦作粘土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白英建*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 郑州 450016)
摘
要:博爱—焦作粘土矿区位于马道—上刘庄粘土矿带上,属济源—焦作粘(铝)土矿成矿亚区。
呈北东向分布,长约 50km,宽约 20km。有耐火粘土矿产地 10 余处。该矿区地层呈单斜产出,总体向
矿,致密坚硬性脆,断口具贝壳状,貌似灰岩。主要有
系——本溪组的分布,决定其是否残留或剥蚀,从而也
高岭石及少量水云母组成,有时在矿层中部可见豆状
控制了本溪组中各类沉积矿产的空间分布。
深灰色的水铝石集合体。③下层矿(Al1)为砖灰色粘土
3
岩,致密块状、粉砂状及内碎屑状。主要由水云母和水
含矿岩系特征
粘土矿矿体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侵蚀面百度文库
含铁砂岩,
局部为炭质页岩。厚 1~2m。
最新关于焦作市的介绍
01
2. 焦作市的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
02
3. 焦作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二、焦作市的历史文化
1. 焦作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01
02
03
1. 焦作市,这个位于河南省 的城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 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
最新关于焦作市 的介绍
01
02
03
04
一、焦作市的地理位置和 自然环境
1.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
02
01
1. 焦作市,这个美丽的 城市,坐落在河南省的中 部偏北地区。
2. 焦作市是河南省的一个 重要城市,地理位置在河南 省的中部偏北方向。
03
3.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的中 部偏北,是一个具有丰富历 史文化的城市。
了重要贡献。
3 者喜爱。
3. 焦作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
富。
3
3. 焦作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提升 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 1
2. 焦作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 址和民俗风情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1. 焦作市的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已 经成为该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焦作水文
1.《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
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面积
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范围为标准分幅的1:10万焦作市幅,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地理坐标:113°00′~113°30′,35°00′~35°20′;面积:1750km2。
三、地质概况
1.以往工作程度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区内先后由不同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的基础地质、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主要有:煤田勘探部门在焦作煤田进行了大面积、大比例尺勘探工作,提交了各井田大比例尺的精查报告;《焦作电厂岗庄水源地水文地质报告》;《山西及太行山东侧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规划阶段能源基地供水勘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焦作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含水层的划分研究报告》;《焦作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大水矿区岩溶水的预测、利用与管理研究报告》;《河南省焦作市东小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及环境水文地质评价报告》;1990年以来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年度总结;《焦作市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河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焦作市)》等。
2.项目区工作背景
工作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5.7㎜,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23.5㎜,多年平均气温14.9℃。工作区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沁河、丹河属黄河水系,西石河(即大沙河)属海河水系,为季节性河流。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荥阳、巩义,洛阳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
全市的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的特点。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是焦作“梦幻山水”的杰出代表。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和1116.9米,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的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和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该区域是我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焦作概况2
2 研究区域概况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畔,太行山南麓,处于华北、华东、华中通向西北的咽喉地带,地跨东经112º43'31"-113º38'35"和北纬34º49'03"-35º29'45"之间。市境东西长102.05 公里,南北宽75.43 公里,土地总面积4000.89平方公里。现辖山阳区、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四个行政区和一个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温县四县和沁阳、孟州两个县级市。东与新乡市的获嘉县、辉县市、原阳县毗邻,南隔黄河与郑州市及其所辖的荥阳县、巩义市和洛阳市的偃师县、孟津县相望,西与济源市相邻,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
2.1.1自然条件概况
(1)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量适中,能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
焦作市处于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少雪、年平均气温14.1-14.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79.4 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6.93 千卡/平方厘米,年活动积温在4500℃-4900℃,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600-700 毫米,无霜期200 天,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2)水资源丰富,为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良好条件
焦作市境内有黄河、沁河、丹河、沙河等河流通过,水资源丰富,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弥补了灌溉水资源及生活用水的不足,也是平原区土壤产生、形成的主要动力条件。另外,这里还是太行山地下水的天然汇集地,总储量达12.4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该市
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焦作矿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构造特征
浅谈焦作矿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构造特征
摘要:焦作矿区位于太行山南麓,东起赵固勘探区东界煤层露头,西至焦作柏山,与济源煤田接壤;北起太行山南麓煤层露头,南抵武陟古隆起,以盘古寺大断层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3′~114°00′;北纬:35°10′~35°33′。矿区分布于博爱、焦作、修武、获嘉、辉县、新乡等县(市)境内,东西长65km,南北宽10~35km,面积约1000 km2。
关键词:焦作矿区地质背景地层构造
一、区域地质背景
焦作矿区位于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南部,处于华北板块板内太行构造区太行断隆南段。地层由老到新发育有太古界、下元古界、上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太行断隆区总体构造以断块构造为特征,以断裂构造为主要形式。区内地层倾角较小,一般小于20°,发育ne及nww两组断裂,多为高角度正断层,交织成网,组合成地堑、地垒、掀斜断块和裂陷盆地等构造。
二、构造特征
1、基本构造格架
本区整体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形态,地层倾角6~16°,局部25~30°。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按其构造特征可分为三级,盘古寺断层为一级断裂;凤凰岭断层和耿黄断层为二级断裂;南张门断层、九里山断层、薄壁断层和峪河断
层为三级断裂,构成了本区的基本格架构造,并把本区分成南、中、北三个构造断块。按断裂构造的展布方向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
(1)近东西向断层:多为一、二级构造,构成了本区和区内断块边界。主要有盘古寺断层、凤凰岭断层、南张门断层等,它们对北东向断层起限制作用。
地理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
地理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
介绍
焦作,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由于其丰富
的煤炭资源,焦作被誉为煤城。本文将从地理角度探讨焦作市的形成
背景、地理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焦作的地理背景
焦作位于中国的经度113°12′E-114°42′E、纬度34°14′N-35°22′N
之间,地处中国的中部。与周围的省市有较好的交通连接,包括洛阳、郑州、濮阳等城市。焦作市总面积约为7387平方公里,辖6个市辖区,人口约为382万人。焦作市地势较为平坦,地形属于山地丘陵。
焦作的地理特征
煤炭资源丰富
焦作地处华北煤炭盆地,煤炭资源丰富。据统计,焦作拥有煤炭储量达数亿吨,其中大部分为无烟煤和褐煤。这使得焦作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并且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多山地形构成
焦作地理上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形,山脉交错并延伸至市区周边。重要的山脉包括太行山、郑州山和连云山等。山地地形使得焦作气候湿润,具有典型的北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候宜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河流交汇
焦作市境内有众多河流流经,其间重要的有黄河、荥河和邙河等。这些河流的存在为焦作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并且在旱季时起到灌溉作
用。然而,由于焦作地区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河流治理成为当地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焦作面临的地理问题
煤矿开采带来的环境影响
焦作位于煤炭盆地,而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煤矿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并且环境破坏也十分严重。这给当地的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焦作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加强环境保护。
水文普查、焦作地层
1.《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
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面积
河南省焦作市幅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范围为标准分幅的1:10万焦作市幅,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地理坐标:113°00′~113°30′,35°00′~35°20′;面积:1750km2。
三、地质概况
1.以往工作程度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区内先后由不同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的基础地质、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主要有:煤田勘探部门在焦作煤田进行了大面积、大比例尺勘探工作,提交了各井田大比例尺的精查报告;《焦作电厂岗庄水源地水文地质报告》;《山西及太行山东侧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规划阶段能源基地供水勘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焦作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含水层的划分研究报告》;《焦作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大水矿区岩溶水的预测、利用与管理研究报告》;《河南省焦作市东小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河南省焦作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及环境水文地质评价报告》;1990年以来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年度总结;《焦作市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河南省焦作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河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焦作市)》等。
2.项目区工作背景
工作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5.7㎜,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23.5㎜,多年平均气温14.9℃。工作区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沁河、丹河属黄河水系,西石河(即大沙河)属海河水系,为季节性河流。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
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荥阳、巩义,洛阳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二)地形地貌
全市的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的特点。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是焦作“梦幻山水”的杰出代表。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和1116.9米,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的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和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该区域是我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武陟焦作历年地震5级左右记录
武陟焦作历年地震5级左右记录
摘要:
一、武陟焦作地区地震背景
1.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
2.地震活动概况
二、历年5 级左右地震记录
1.2008 年焦作地震
2.2010 年武陟地震
3.2012 年焦作地震
4.2018 年武陟地震
三、地震对当地的影响
1.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防震减灾措施
3.社会各界的援助和支持
四、应对地震的措施与建议
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
2.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3.制定应急预案
4.推动地震科学研究
正文:
武陟焦作地区位于我国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太行山与黄河两大地质构造带
的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根据历史资料,该地区曾多次发生5 级左右的地震,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武陟焦作地区5 级左右的地震记录如下:
1.2008 年焦作地震:2008 年5 月12 日,焦作市发生5.1 级地震,造成3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房屋倒塌及损坏数百间。
2.2010 年武陟地震:2010 年7 月28 日,武陟县发生5.0 级地震,导致2 人受伤,部分房屋出现裂缝。
3.2012 年焦作地震:2012 年9 月7 日,焦作市再次发生5.1 级地震,造成7 人受伤,部分房屋受损。
4.2018 年武陟地震:2018 年2 月12 日,武陟县发生
5.3 级地震,导致3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数百间房屋倒塌或损坏。
地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人们带来了恐慌。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防震减灾措施,如加强地震监测预警、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制定应急预案等。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省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市的荥阳、巩义,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市的、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
全市的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的特点。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是“梦幻山水”的杰出代表。区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和1116.9米,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的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和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该区域是我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得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得荥阳、巩义,洛阳市得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得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得宏观区位优势,就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得战略支撑点与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
全市得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得特点。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得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就是焦作“梦幻山水”得杰出代表。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与1116、9米,就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得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与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就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得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就是我省主要得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得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得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该区域就是我市最重要得自然湿地区域,也就是防沙治沙得重点与工业原料林得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其中海拔低于200米得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得73、5%,海拔200米以上得丘陵与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
焦作地质概况
二、水文
(一)地表水 焦作市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晋东南地区,水量比较丰富,较大的河流 有20多条,分别汇入黄河和海河。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沁河、丹河、蟒河、 逢石河、济河、大峪河等;属于海河水系的有峪河、大沙河等。 1、水系河流 (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孟 州、温县、武陟县,在武陟县三堤头出境。境内长度149.6 公里,有逢 石河、大峪河、砚瓦河、仙口河、白道河、蟒河、沁河等汇入。年平均 流量1440立方米/ 秒,平均年径流量468亿立方米,最大流量2.2万立方 米/秒(1958年)。丰枯年变化较大,年内变化亦很大,6-9月约占全年 水量的80%,给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 沙,境内河床平均高出堤外地面2-3米,历史上曾决口66 次。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治理,变害为利,先后兴建了人民胜利渠、武嘉 灌区、白马泉灌区、孟县白坡灌区等引黄灌溉工程,黄河由此变害为利。
一、地貌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总的 地势是北高南低,自然平均坡度为2‰。最高处海拔1955米,最低处海 拔90 米。地面高差达1800 多米。 (一)山地。焦作地区的山地为中山(1000 米以上)和低山(5001000米),分布于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至沁阳西部,是太行山系的 组成部分。该区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坡向多为南坡或西南坡, 坡度在20度以上。焦作的山地地形复杂,各山岭间由峡谷相连,山势陡 峻,山谷切割较深,呈"V"形,阴坡一般较陡,土层深厚。焦作地区的 主要山脉是太行山。
焦作地质概况
一、地貌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自然平均坡度为2‰。最高处海拔1955米,最低处海拔90 米。地面高差达1800 多米。
(一)山地。焦作地区的山地为中山(1000 米以上)和低山(500-1000米),分布于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至沁阳西部,是太行山系的组成部分。该区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坡向多为南坡或西南坡,坡度在20度以上。焦作的山地地形复杂,各山岭间由峡谷相连,山势陡峻,山谷切割较深,呈"V"形,阴坡一般较陡,土层深厚。焦作地区的主要山脉是太行山。
太行山位于焦作地区北部,西接王屋山,向东延伸至修武,走向近东西。山势宏伟,绵延数千里,境内为其尾部,长百余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断裂发育,有盘谷寺断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岩性以石灰岩为主,伴有页岩、煤、铁、磷、耐火粘土、大理石等,矿藏丰富。自然植被较好,属落叶阔叶林带,林茂草密,适宜猕猴生息繁衍。
太行山系在修武境内的主要山峰有:茱萸峰,天门谷,古汉山,罗汉山,凤凰山,马鞍山,方山,五指山,云台山等。在焦作市境内的有:桑园北岭,九里山,凤凰岭,安阳坡,皇帝坡,燕窝岭,红砂岭,中卫岭,大、小贾岭,十二会山等。在博爱县境内的有:小北顶,旗杆谷堆,东顶峰,东领峰,盘头岭,南大岭峰,圆山峰,南坡峰,老虎掌,长岭峰,北教场峰,南教场峰,老石人,和尚山,刘岭,上岭后,孤山岭,羊岭,靳家岭等。在沁阳境内的有云台山,紫金顶,碗子城山,三夹山,贝涧山,云阳山,悬谷山,阳落山(与济源交界处)等。
焦作市工程地质条件
1.1.4 自然条件
1.1.4.1 地形、地貌
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较为开阔,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局部有起伏。地上现为道路、小区、村庄、厂房、铁路等。
1.1.4.2 气象、水文
焦作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受地形及区域性气候条件影响,降水由山区到平原逐渐减少。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95.7mm,年最大降水量1190mm,年最小降水量421.1mm。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4.4mm,最大1101.7mm,最小260.3mm,月最大降水416mm,日最大降水量258mm。降水量四季分配不均,一般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其次为六、九月份,四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
焦作市规划区地处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区内共有6条南北向河道,从西至东依次为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山门河。
测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一般大于6m,变幅一般为1.0-2.0m。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表径流补给次之。
1.1.4.3地层岩性
根据搜集资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e)杂填土、填筑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粉土、粉细砂、砾砂、角砾土等。地层由新至老综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e)杂填土、填筑土
①1杂填土(Q4me):杂色,稍密,稍湿,成分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分布于局部表层,厚约0.5-3.0m,主要分布在小区、村庄、厂房附近,属Ⅱ级普通土。
焦作市工程地质条件
第二章焦作市工程地质条件
2.1工程概况
受焦作市骏利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焦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承担其拟建的中华新天地商住区(一期)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工程位于高新区神州路与凯旋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南李万村东,北临世纪大道。本次勘察包括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7号楼,8号楼,9号楼,10号楼,12号楼,13号楼,14号楼,及15号楼共12栋住宅楼,所有住宅楼高均为11层,拟定地下室一层,拟采用框剪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尺寸及埋深待定。各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0.30m,拟建建筑物为6#住宅楼,拟建建筑物尺寸为:51.0×14.0m室外设计标高为 93.10m,地上层数为11层,地下室1层2.2工程勘察情况
2.2.1 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集初勘及详勘一次性进行,目的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提车建议。主要任务为:
①查明工程场地的岩性、时代成因及空间分布特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层土物
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对基础影响深度内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进行评价。
②查明工程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的稳定性影
响,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有关技术参数。
③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含水类型等,评价地下水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影响及
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④查明场地有无湿陷性及湿陷涂层厚度,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及湿陷等级。
⑤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⑥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有关抗震设计参数,对其地震效应进
行评价。
⑦对天然地基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时,论证采用复合地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一、地貌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自然平均坡度为2‰。最高处海拔1955米,最低处海拔90米。地面高差达1800多米。
(一)山地。焦作地区的山地为中山(1000米以上)和低山(500-1000米),分布于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至沁阳西部,是太行山系的组成部分。该区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坡向多为南坡或西南坡,坡度在20度以上。焦作的山地地形复杂,各山岭间由峡谷相连,山势陡峻,山谷切割较深,呈"V"形,阴坡一般较陡,土层深厚。焦作地区的主要山脉是太行山。
太行山位于焦作地区北部,西接王屋山,向东延伸至修武,走向近东西。山势宏伟,绵延数千里,
坡度在
1
(1
汇入。(1958年)。丰枯年变化较大,年内变化亦很大,6-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80%,给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境内河床平均高出堤外地面2-3米,历史上曾决口66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治理,变害为利,先后兴建了人民胜利渠、武嘉灌区、白马泉灌区、孟县白坡灌区等引黄灌溉工程,黄河由此变害为利。
(2)沁河:沁河是焦作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向东流经沁阳、博爱、温县,在武陟县注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过境长度90余公里。沁河径流资源丰富,河口站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16.1立方米/秒,占总流量的32.5%,含沙量低,稳定可靠。
(3)丹河:是沁河最大的支流,在博爱县青天河村入境,水资源丰富,山路平站多年平均流量11.1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6.8立方米/秒,占总流量的61.3%。
(4)大沙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博爱、武陟、修武县,经新乡县入共产主义渠,
上游河宽15米,下游河宽30米,平均河深3米,平均径流深度150毫米。最大流量650立方米/秒,基流量为80立方米/秒。年内径流量变化较大,武陟县以下枯水期基本断流。
(5)蟒河: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蟒山,流经孟州、温县、武陟入黄河,境内全长129.2公里。平均年径流量0.1亿立方米。
(6)济河:发源于济源市区西北2公里处,有二源,一出济源济渎庙,一出龙潭。二水在济源程村合流,东流至沁阳柏香后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为猪龙河,是济河主流,流经温县于坨村入黄河;另一支流入沁阳城,至龙涧村入沁河。济河常年流量在1.5立方米/秒左右。
2、大气降水
根据焦作市气象台和邻近18个雨量站24年系列降水资料进行频率计算,焦作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4.3毫米。
3、地表径流
60%
为
4
9.7
水质1
(1
量60-80
西、(2
7.68
2
(1
水量670毫米,面积1843平方公里,其中灰岩出露面积1803平方公里,且岩层巨厚,降水入渗系数平均0.36左右,为地下水的形成和储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补给区边界为:东界峪河西侧;北界丹河与漳河分水岭;西界北段为陵川西--附城--白洋泉--三姑泉一线,南段为沁河、丹河分水岭;南界山区与平原交界线。由于沁河以西及峪河以东均有震旦纪地层出露,形成东西两大挡水墙,南面有东西向断层阻水,因此,形成焦作矿区地下水天然汇集盆地。区内含水层有四层,即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石炭系薄层灰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含水层、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含水层,其中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水量最大。
(2)岩溶水的开发利用
焦作矿区地下水补给面积大,补给、汇集、储存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稳定可靠。水质无色、无味,透明度好,酸碱度适中,总硬度、暂时硬度及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游离二氧化碳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质良好,适宜饮用及工业冷却用水。矿井水水质与岩溶水相同,因煤粉污染,需加以净
化、消毒,方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三、气候
(一)气候状况
焦作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00-700毫米之间,一般情况下山区高于平原,山的迎风面多于背风面。降水量年内分配相差悬殊,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度差别较大,丰枯年降水量相差3-4倍。由于太行山的屏障作用和海拔高差悬殊,致气候干燥,热量、光能等资源比较充足,自然灾害频繁。
(二)气象要素
1、气温:焦作市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最高气温15.5℃,最低气温13.4℃;极端最高气温48.3℃,极端最低气温-17.9℃。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全年有效积温4874.8℃。3-6月增温明显,9-12月降温急剧,秋温稍低于春温,7、8月和1、2月气温变化平稳。
2333.3毫米(
约
25
月中旬,
量的7
3
霜期在天。焦
背
4
2.9米/秒。
5989.3毫巴。
4时、
6
在1
7、蒸发量:焦作市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2006.3毫米。6月份蒸发量最大,为325毫米;1月份蒸发量最小,为75.9毫米。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4倍,各月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四季蒸发量,春季为632.4毫米,夏季为732.4毫米,秋季为387.1毫米,冬季为254.7毫米。
四、矿产资源
焦作市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的矿藏有煤、硫铁矿、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化工灰岩、耐火粘土带等。由于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一)煤炭
焦作煤矿是我国着名的无烟煤产地之一。煤田范围:东起新乡,经修武、焦作,西至博爱,南抵武陟县境,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971平方公里。煤炭赋存于石炭、二叠系,煤层8-10层
焦作煤田煤质牌号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大煤、二煤煤质良好,含硫量低(0.3-0.4%),中等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