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巨大。
而种植水稻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并且要及时防治病虫害,才能保证丰收。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稻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水稻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优质的土壤对水稻的生长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水稻适合生长的土壤是肥沃的、排水良好的、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壤。
2. 水田准备:水稻适合在水田中生长,因此在田地中要保持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温度适宜。
在水稻收割后,要进行田地的整理、翻耕、施肥等工作,为下一季水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种子处理:将水稻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浸种,增加种子的活力和抗病抗害能力。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5%过氧化钠溶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3%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处理。
4. 播种方法:水稻一般采用秧苗插秧的方式进行种植。
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养分,保证水田中的水源充足,防止水分不足或者过多。
5. 施肥管理: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要进行不同的施肥管理,包括基肥、追肥等。
在基肥上主要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追肥上可选用复合肥或者尿素等。
6. 田间管理:包括拔草、灌溉、施药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及时排除水田中的杂草,保持水田的通风透光,保持水源充足等。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田,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 绿飞虱:应及时在病虫害预警范围内进行预防措施,防治过程中要坚持化学控制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2. 稻瘟病:选用疫霉素锰、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3. 白叶枯病:合理配置化学防治剂,及时消毒病害源。
4. 稻蝗:在发现稻蝗后要及时采取灭虫措施,如喷洒马拉硫磷、敌敌畏等药剂。
5. 水稻稻纵卷叶螟:定期巡田,发现危害后,喷施50%敌敌畏乳油进行防治。
水稻生长过程中,及时防治病虫害,对于保证水稻的高产高质非常重要。
科学的种植技术也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保证丰收。
水稻 虫害防治
水稻虫害防治
水稻害虫主要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稻象甲、稻负泥虫等。
它们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害虫,应采取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施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虫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
3.化学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4.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声音等诱杀害虫。
5.综合防治:结合以上防治方法,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实现水稻害虫的有效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水稻害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同时,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确保防治措施的针对性。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其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科学、合理、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稻种植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措施1.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水稻种子,经过科学处理,消毒浸种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
消毒浸种可以保证种子的健康,提高发芽率,并且对农药的影响也不大,有助于后续病虫害的防治。
2. 土壤整理:在水稻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整理,除草、打浆,让土壤达到松软透气的状态,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3. 土壤肥力调理:在土壤调理上,水稻需要充分的养分,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并做好水稻的生长调节。
4. 水稻栽植: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植株间距和密度要适宜,保证光线和空气充足,有利于水稻植株的均匀生长。
5. 水田管理:及时浇灌保持水田湿润,在水稻拔节至灌浆期,要适量控制水位,增加水分供应,保证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1. 水稻常见病害水稻的常见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白粉病等,这些病害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病害防治上,首先要做到及时发现、早期预防,减少病害的发生。
水稻的常见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谷螟等,这些虫害危害了水稻的叶片和茎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损害。
在防治上,除了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外,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手段,例如释放天敌、提高栽培密度等。
3. 病虫害综合防治在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上,多种防治手段可齐头并进,如适当间作其他庄稼,减轻连作隐患,调整播种期等,也可采取防治农艺措施,如病虫害防治肥料的施用,农业防治网覆盖等。
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也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4. 农业防治网覆盖在水稻生长期,可以通过覆盖防治网的方法,起到物理阻挡和调节温湿度的作用,避免昆虫的入侵和温度的波动,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有机农业防治是一种环保的农药防治技术,一般采用天敌驱虫、昆虫捕食、昆虫防治等无毒灭虫技术,防治病虫害。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帮助种植户更好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一、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方法1. 土壤选择水稻生长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因此在选择种植土地时,应尽量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避免在盐碱地、地下水位太高的地方种植,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
2. 施肥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及时施肥。
一般来说,水稻的施肥要分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肥一般在播种前进行,可以施入有机肥或者磷、钾等肥料。
追肥则需要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进行,一般在拔节、分蘖和拔节孕穗期进行追肥,可以使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3. 灌溉水稻是一种水稻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
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灌溉工作,保证水稻的水分供应。
一般而言,水稻的灌溉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避免水涝导致水稻生长不良。
4. 田间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还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除草、松土、中耕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在水稻的生长期间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虫害防治水稻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飞虱、水稻白叶枯等。
对这些病虫害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的病虫害。
在水稻的生长期间,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昆虫、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一般来说,可以适量施入一些含硼、锌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4. 科学种植科学种植是指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种植措施。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水稻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这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水稻种植至关重要。
一、病虫害的分类(一)病害1、稻瘟病:俗称白叶枯,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出现在稻苗期和拔节期。
果实扁平,无籽或少籽,严重的话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2、稻纹枯病:主要出现在水稻成熟期,以及秋季收获后。
病害部位为叶片,病斑呈现棕黑色直线状,受害严重可致全株死亡。
3、稻瘟病:病害多出现在秋季收获后,初期病斑呈现黄绿色,后期会变成深褐色,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
4、白叶枯病:一般出现在稻苗期,叶片上呈现白色细状条带,长时间影响可致全株脱落和枯萎。
(二)虫害1、稻飞虱:主要在稻株的下部寄生,会吸食水稻汁液,使植株减弱,严重时呈现枯黄色,并导致大面积减产。
2、白背飞虱:俗称灰飞虱,本身对水稻损害较小,但是它会把病菌传播到水稻上,导致水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害。
3、稻螟:主要在拔节期、灌浆期、子粒饱满期出现,其幼虫进食叶片内部,影响叶片功能,甚至导致水稻吸收养分减少和减产。
二、防治技术(一)病害防治技术1、选择病害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2、施用化学药物:如50%净嗪、50%浸种龙3、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病斑、杂草等4、科学旋作种植,避免连作(二)虫害防治技术1、采用生物防治法:如放养寄生蜂,以吞噬卵、幼虫等方式对虫害进行防治2、采用物理方法,如在田间设置黄板、灯光、陷阱等,诱虫而捕获3、施用生物农药:如噻虫嗪等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
4、定期深翻田地,摧毁虫害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施需要依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科学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从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坚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环保农药和生物防治三种手段,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病虫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斑点、茎秆坏死等。
防治稻瘟病的关键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同时要合理施肥、及时排水,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三环唑、稻瘟灵等杀菌剂。
2、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枯黄、茎秆腐烂等。
防治纹枯病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井冈霉素等杀菌剂。
二、水稻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较大。
稻飞虱主要吸食水稻汁液,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死亡。
防治稻飞虱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吡虫啉、噻嗪酮等杀虫剂。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
防治稻纵卷叶螟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毒死蜱等杀虫剂。
三、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同时,要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残体,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
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可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来控制稻纵卷叶螟的数量。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快速的防治方法。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农药,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治方法。
主要措施包括使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手段来诱杀害虫。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同时不会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稻病害防治与措施
水稻病害防治与措施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防治水稻病害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水稻病害防治的10条措施: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病害的关键。
通过培育、选育出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合理施肥:水稻生长期间需适量施肥,但过量的氮肥和磷肥使用会导致水稻遭受病害的风险增加。
施肥应根据土壤质量和水稻需求来合理控制。
3. 良好的田间管理:采取适当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水稻遭受病害的机会。
这包括清除并销毁田间的病虫害株、移除作物残渣等,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
4. 种植轮作和间茬:轮作和间茬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积累和传播。
为了降低病害风险,应合理安排种植不同品种和作物的轮作,并在水稻间茬期间种植一些非水稻作物。
5. 杂草管理:适当的杂草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传播。
杂草可能是病原体的储存和传播源,因此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
6. 合理灌水:水稻是水生植物,但过度灌水会导致水稻遭受病害。
要合理控制水田的灌溉量和灌水频率,以确保水稻根部不过度湿润,减少病害的发生。
7. 防治虫害:一些虫害也是水稻病害的传播媒介,因此要采取措施控制虫害。
这包括使用合适的杀虫剂来杀灭虫害,或者采用生物防治等可持续的虫害管理方法。
8. 病害监测:定期监测水稻病害的发生情况可以及早发现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各种病害监测技术和方法,如田间巡查、病害标志物检测等。
9. 化学防治:对于一些严重的病害,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要选择合适的药剂,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0. 加强科学研究和培训:持续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对水稻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提高水稻病害的防治水平,进一步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
水稻病害防治是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轮作和间茬、杂草管理、合理灌水、防治虫害、病害监测、化学防治和加强科学研究和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稻遭受病害的风险,为水稻生产提供保障。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1)为害特点: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
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
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
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
(2)防治方法:①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
②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
③加强栽培管理。
④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
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2、白叶枯病(1)为害特点:水稻白叶枯病又叫火烧苗。
白叶病,是一种传播很快的病害,目前许多稻区还没有这个病,所以它被定为国内植物检疫的对象。
稻株感染白叶枯病后,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绿色或暗绿色斑,病斑沿中脉或叶缘扩展,形成界限分明的病斑。
病斑沿叶片枯死后呈灰白色,因此叫白叶枯病。
一般在水稻中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蔓延到上部叶片。
这种病从苗期发生,在分蘖期普遍发展,到孕穗期,特别抽穗后达到高峰。
如果发病早,叶片枯死,不能抽穗;如果发病较迟,影响扬花灌浆,秕粒增加,病株茎秆软弱易倒伏。
白叶枯病容易和其他病害混淆,辨认不清。
可把病叶剪下一小段,放在有水的玻璃片上,再用一块小玻璃压在上面,大约1分钟以后,放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如果切口处有浓浊状或乳白色液体流出,这就是白叶枯病的病菌。
(2)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选用无病稻种。
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过滤浸种,在温度为25℃时,可浸种3~4天。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民收益和市场供应稳定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些技术措施。
一、田间管理技术1. 施肥:种植水稻之前,要先对土壤进行调查,并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制定不同的施肥方法。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适时施肥,控制施肥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要注意避免肥料积累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2. 土壤耕作:在收割水稻之后,清理过去一季度的残留物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适当的松土和耕作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水分渗透性,有利于水稻生长。
3. 水分管理:水分是水稻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进行灌溉。
特别是在干旱的季节,要增加水分的供应,保持土壤湿润,并避免水分暴涨、蒸发和淤积等问题。
4. 防止秧苗倒伏:在水稻返青期和拔节期间,要注意聚散实力,及时剪去杂草和病麻籽,避免秧苗倒伏。
同时,要注意合理密度,掌握水肥管理法,保持优良生态系统。
5. 安全收割技术:对于成熟的水稻进行收割时,需要注意确保割棍的锋利度和收割机的正常运行。
保证角度的正确和精确,避免割损和芽的磨损。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 水稻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生长期间最为严重的病虫害之一。
针对此类病虫害,可以适当的采用生化方法,例如农药光谱的筛选,筛选适合的百虫清,药剂的控制,以及增强稻飞虱天敌的数量等措施。
2. 二化螟:二化螟是水稻返青期间减产的致命因素之一。
针对此类病虫害,我们可以采用限制头条适合的田间技术措施,例如农药层次和农药防治的选择。
口腔亲和性制剂的硫代硫酸盐等在灰化螟的有效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稻瘟病:稻瘟病在水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病害之一,会对水稻的生长和收成造成极高的危害。
想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稻瘟病的滋生,我们需要采用综合措施,例如种子浸种、农田修剪、农田消毒、磷酸盐施加、钙素等药剂的合理应用等,以及及早发现和及早处理感染病毒的农田。
水稻 田间 管理
水稻田间管理水稻田间管理是指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农事活动和管理措施。
有效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从水稻的生长周期、土壤管理、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与储存等方面介绍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秧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六个阶段。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稻的管理也有所不同。
在秧苗期,要注意适时灌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
在分蘖期,要进行适当的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避免过度生长。
在灌浆期,要适时灌水,保证籽粒充实。
在成熟期,要合理安排收获时间,避免水稻过度老化。
二、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基础。
首先要进行土壤松土,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其次要进行土壤酸碱度的调节,保持适宜的PH值。
此外,要进行有机质的施用,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
还可以利用绿肥、轮作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
三、水管理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大。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秧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
在分蘖期和抽穗期,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避免干旱或积水。
在灌浆期,要适量减少灌水量,以促进籽粒充实。
合理的水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合理调整种植密度等。
另外,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协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收获与储存水稻成熟后,要适时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收割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干燥和储存,以防止霉变和虫害的发生。
干燥和储存时要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保证水稻的品质和储存安全。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为保证水稻的丰产和优质,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水稻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也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1、田地选择和准备水稻生长需要比较湿润的环境,因此选择轻土或粘土地都可以。
如果是旱田改种水稻,需要引水灌溉来保证水源。
准备田地前需要将田地淤泥清除干净,开沟排水,通风防潮,培育灌溉管路等。
2、施肥水稻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才能生长,因此施肥是关键的一环。
在肥料的种类、施肥的时间、数量、配比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充分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3、浸种浸种是种植水稻前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侵袭,促进种子萌发,提高产量。
浸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和消毒,按照浸种剂的说明进行溶解,控制水温,每公斤种子用4-6克浸种剂,浸泡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4、排水水稻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但过于淹水也会影响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注意排水。
通常在铺底肥、插秧和灌溉后,要及时排净积水,避免影响生长和发病。
5、深耕松土深耕松土是提高土壤透气性、水分渗透性的重要环节,可以促进水稻根部发育,增加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
但深耕松土不宜过深,应在20-25厘米的深度内进行,以避免伤害根系。
6、除草除草是保证水稻生长良好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减少杂草的竞争,让水稻更好地吸收营养和水分。
但除草也需要注意方法和时机,应该在水稻幼苗期进行,避免损伤水稻。
7、中耕排沟中耕排沟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性,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积水和病虫害的滋生。
在中耕排沟时,要保持足够的湿度,适量耕几次,中耕次数与田地所在的土壤类型和水稻种植期有关。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水稻螟的防治水稻螟是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病虫害。
在防治水稻螟时,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植物保护、生态措施、性信息干扰等;化学防治则是使用杀虫剂或杀虫气雾剂进行防治。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
种植水稻需要注意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获得高产高效的收成。
本文将介绍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田间管理是种植水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松土、调节水位、防旱、防倒伏等。
1. 施肥水稻施肥是保证高产的关键。
要根据土壤状况、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等,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
一般来说,春季需施入磷、钾肥和有机肥,夏季需多施氮肥。
还需要讲究施肥技术,比如掌握施肥时间、剂量和方法等。
2. 灌溉水稻是水生作物,水分管理至关重要。
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根据生长阶段、品种特性和自然降雨量等因素,调整水量和水质。
一般来说,生育初期和成熟期需要较少的水,分蘖期和拔节期需要适量水,灌浆期则需要大量水。
3. 除草水稻田除草要及时、正确。
对于盘根错节的水稻草,可以采用溶油剂喷洒处理,对于杂草较高的稻田,可以采用手工除草、机械赶草等方式。
4. 松土水稻松土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水分渗透和吸收。
在种苗活跃期和分蘖期适当松土,可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
5. 调节水位水稻生长适宜水位是20-30厘米。
如果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
在生长初期和成熟期要保持较低的水位,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则要保持适当的水位。
6. 防旱生育初期和成熟期是水稻最敏感的阶段,需要加强防旱。
可以采用旱育、早种、保水措施等方式。
7. 防倒伏水稻生长适宜的水位是20-30厘米,如果水稻生长过于繁茂,就会出现倒伏的情况,会影响产量。
可以通过控制株高、减轻肥料负荷、及时拔锄、更换品种等方式防倒伏。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病害防治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瘿蚊病、稻叶重病等。
预防和治疗方法一般包括灭菌育秧、合理施肥、灌溉控水、喷洒药剂、轮作、更换品种等。
水稻害虫主要有稻飞虱、稻草螟、稻瘿蚊、稻螟等。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析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巨大。
水稻的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高产栽培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早熟、抗病虫、高产的品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科学施肥适量的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进行底肥施用。
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及时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以确保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3.合理密植密植是指在一定面积内增加水稻栽植量,以达到提高单产和总产的效果。
水稻的密植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避免出现过密导致的病虫害和营养争夺。
4.科学管理水田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湿润的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要根据气温、降雨等变化,合理调节水田的水位,保证水稻的生长需求。
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水稻生长环境的整洁。
5.合理农艺措施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比如适时揭秧、适时追肥、适时灌溉等,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探析1.病害防治水稻的病害主要包括纹枯病、白叶枯病、煤烟病等。
针对水稻的主要病害,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治措施:首先是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病害的传播;可以适时喷洒杀菌剂等农药,来控制水稻病害的发生。
水稻的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三星虫等。
针对这些虫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首先是采用防治措施,如选择抗虫品种,合理调整田间密度,保证飞虱的天敌(蜻蜓等)的数量,减少害虫的发生;可以适时进行化学防治,喷洒杀虫剂等。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需要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
本文将从水稻种植的前期准备、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种植水稻。
一、前期准备水稻种植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包括选地、整地、施肥等。
首先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避免选择有病虫害的地块。
然后进行整地,使土壤松软,并在整地过程中适量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要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充足。
二、育苗技术育苗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育苗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拌种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
然后选择适当的育苗方法,常用的有水田育苗和秧田育苗两种。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水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苗期的健康生长。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杂草管理等。
首先要合理管理水分,根据水稻的不同生育阶段进行灌溉,既要保证水田中的水分充足,又要避免过多的积水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其次要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求进行施肥,注意合理配比,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养分浪费。
此外,要及时除草,防止杂草对水稻的竞争,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并注意防治时机和药剂的使用剂量,避免对水稻的影响。
此外,要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田间秸秆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总结起来,水稻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民朋友们在种植水稻时,要注意前期准备工作,合理育苗,科学管理田间,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只有做到科学种植,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作者:黄志锋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2期我们通过调查与研究,可以了解到,水稻的种植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工程,所涉及的自然因素与环境因素也是比较多的,而水稻種植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对水稻最终的质量与产量造成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选种、育苗、栽植,以及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水稻种植的流程当中,如果一个流程出现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对下一个流程工作的顺利进展造成影响。
由此可见,要是保障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相关农户就应严格把控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
一、具体探究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1、水稻种植期间的选种及育苗工作要想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那么关键就是对优质的秧苗的合理选择,并且加强育苗期间的田间管理工作。
首先,相关农户应结合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对合适的水稻品种进行选择。
在开展播种工作之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优质的水稻秧苗具有矮壮、叶身挺立不弯、发根力强以及叶色青绿的特点。
优质的水稻秧苗能够使水稻的产量得到保障,也是水稻成穗率得以提升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水稻的高产、高质量效应才能得以创建。
除此之外,要想培育出健壮的秧苗,还要掌握好播种的时机,出苗之前的保温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农户在育苗期间,需简要将温度控制在秧苗发育的合理范围内。
在秧苗出土后,还需要通过做床、营养的正确配置等一系列工作,保障秧苗的茁壮成长。
在这个期间,种植者需要注意,要对秧田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控制,不可以盲目灌溉,这样才能保障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
2、水稻种植期间的移栽工作在对稻田进行选择期间,要重点了解土壤情况、种植水源以及地形地势,从而通过水稻的生长特点,选择最佳的种植环境。
我们通过实际考察,可以发现大多数地区的农田都是交叉种植,因此前茬农作物的根系很可能残留在地下,因此,在进行秧苗移栽工作之前,需要清除田间的杂物平整土地,从而为稻苗的种植提供良好生长环境。
除此之外,水稻移栽的日期以及数量也是比较重要的,尽量选择在事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季节条件下进行,并且保证插植的均匀性,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一穴3-4棵苗。
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主食的重要来源。
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的种植技术1. 土地选择:水稻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土地进行种植。
避免在过去两年内曾种植过水稻的田地进行栽培。
2. 品种选择:应选择当地适宜的稻种品种。
一般以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为宜。
3. 土壤处理:在春季整地前,先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并深翻土层,改善土质,提高土壤肥力。
4. 播种:在土壤达到适宜温度和湿度时,进行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和种植方式(直播、插秧、育秧移栽)。
5. 灌溉:按照水稻的生长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分,避免过度或缺水,保证水田灌溉正常。
6. 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需要,科学合理施肥。
通常在春季整地前施基肥,水稻生长过程中实行追肥,需注意施肥剂量和施肥时期。
1. 水稻病害防治:(1)纹枯病防治:对土壤消毒、深耕、轮作等措施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防止纹枯病的发生。
如果已感染了纹枯病菌,采用喷洒药剂、熏蒸土壤等方法进行治疗。
(2)稻瘟病防治:采用适宜的品种种植、及时除草、驱虫等方法进行预防;已发生稻瘟病时,应及时施用抗病药剂,去除病株。
(3)白叶枯病防治:采用早期防治、适宜的品种种植、稻株密植等方法进行预防,同时在发病期采用喷洒药剂的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病虫害防治:实行良好的田间管理、增强水稻抗病虫性,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等手段进行治疗。
(2)稻飞虱防治:采用间作、掩苗、选择性施药等措施进行预防,发生时采用化学药剂、生物调控等方法进行治疗。
(3)稻螟防治:采用灯光诱捕、化学控制、生物调控等方法进行防治。
三、管理措施1. 田间管理:培养和加强田间管理人员,制定良好的田间管理制度,尽量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 防疫工作:组织防疫人员对水稻进行定期检查和防疫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水稻田间管理
水稻田间管理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与管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水稻田间管理包括土壤准备、水田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要点。
首先,土壤准备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首要步骤之一。
在水稻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深耕犁地,以确保土壤疏松通透。
此外,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添加到土壤中,提供充足的营养供水稻生长。
同时,需要进行土壤调查,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以便在施肥时进行调整。
其次,水田管理是水稻田间管理的核心环节。
水田应该保持一定的水位,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在水田灌溉时,应注意合理用水,避免水浪费。
此外,要定期检查田间的水位和水质,及时清理水渠和堤坝,确保排水畅通,防止水稻生长受阻。
施肥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水稻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要根据土壤调查结果进行合理的施肥。
通常,施肥分为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是在水稻种植前施加的肥料,可以提供基本养分;追肥是在生长期间补充的肥料,可以满足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田间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水稻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要选择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其次,要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但要注意使用合理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上述关键要点,还需要注意田间的杂草管理、定期的田间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杂草会竞争水稻的养分和水分,对水稻生长不利,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除草。
可以采用物理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方法,但要注意使用安全可靠的除草剂,避免对水稻产生伤害。
定期的田间观察和记录也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任务。
通过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施肥效果等,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要做好田间的记录,包括施肥日期、用量、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和程度等,以便总结经验,做出更科学的管理决策。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作者:朱龙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期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而在实际进行水稻种植的时候需要种植人员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否则就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降低。
尤其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管理方面的工作,让水稻产量能不断得到提升。
1水稻作物种植管理工作分析1.1选种育苗工作秧苗选择是水稻农作物种植的起点,也是需要种植人员能高度重视的工作,只有保证秧苗有良好的品质,才能保证秧苗有良好的长势以及产量,并能对各种病虫害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而在实际开展水稻农作物秧苗选择工作的时候,要能从几方面入手来达到强化秧苗选择工作质量的目标。
首先要结合水稻种植地区实际环境气候来进行水稻秧苗的选择,避免出现水稻秧苗因不适应种植地区环境气候而出现水稻长势不良或者是收病虫害影响严重的问题。
各个地区由于存在气候条件、环境温度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植物种植的时候要能有侧重的进行植物选择。
比如在东北地区进行水稻农作物种植的时候,应选择对寒冷环境适应性强的水稻品。
其次,在进行水稻种子种植的时候,需要先完成种子消毒处理工作。
一般优质类型的秧苗均具有茎基结构扁薄、秧苗矮壮的等特点,在进行秧苗选择的时候要能注意到这些关键性特征,保证所选择的秧苗有良好质量,保证水稻的高产性。
1.2水稻苗期管理工作分析在实际进行种植的时候,种植时间以及水稻种植密度是两个关键性内容,需要种植人员能结合当代气候特点进行精准控制。
在出苗前需要种植人员做好保温处理,让幼苗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在开展温度控制的时候也并非种植温度越高越好,而是需要将幼苗种植环境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而在水稻幼苗出土之后要能保证植物有充足的养分供应,一般在这一阶段中需通过制作苗床以及科学配置秧苗种植土壤的方式来为水稻幼苗创造一个营养充分的生长环境。
其次,在这阶段中还要做好幼苗生长环境实际湿度以及温度的控制,根据幼苗实际生长条件状态进行浇水,有水稻幼苗生长环境湿度能一直维持在稳定条件下。
水稻种植管护方案
水稻种植管护方案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管护方案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水稻种植管护方案。
一、土壤管理1. 土壤改良: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水稻,并进行适度的土壤改良。
可通过添加有机肥、石灰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深松耕作:在播种前进行适度的深松耕作,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二、水分管理1. 灌溉管理:根据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
注意避免积水和干旱,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土壤湿润。
2.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三、施肥管理1. 基肥追肥结合:在水稻生长初期施足基肥,包括有机肥和矿质肥。
随后根据生长期的需要进行追肥,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2. 控释肥料:使用控释肥料,可减少养分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养分利用率。
四、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保持田间环境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源。
2. 综合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五、田间管理1.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包括整地、松土、中耕、插秧、拔节、灌浆等,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2. 病虫害巡查:定期巡查水稻田,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水稻种植管护方案主要包括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证稻谷的稳定供应。
希望本文对水稻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
水稻种植技术对于其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国家农业农村部门需加强对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的不断研究、优化和完善。
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只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保证其产量和质量,提升经济效益。
结合多年研究经验,分析了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并提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要点,为水稻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标签: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水稻的种植地域较为广泛,适用性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因此水稻的产量也各有不同。
水稻种植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技术,同时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才能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1]。
当前我国开展水稻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不仅对水稻的品种进行了改良,使其更好地适应种植环境,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1.1、种子选择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气候等因素,使不同地区对水稻种子的选择不同,需根据当地的温度、气候和种子的适应能力进行综合选择,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选好种子是确保产量的重要前提,需从多方面衡量种子的价值,尽量选择饱满度高的种子,保证整体出芽率。
在选种的过程中,遇到腐烂、干瘪的种子要及时挑出,避免影响种子发芽。
1.2、种子处理选择体态健康、饱和度高的水稻种子,确保种子的优质。
在晴朗的天气晾晒稻种,将种子中的水分剔除,提升种子的吸水能力。
阳光下暴晒种子有助于杀菌和消毒,对于促进种子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2]。
1.3、育苗一般情况下,选择东西方向进行水稻苗床的培育,保证幼苗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稳定的光照,提升水稻种子的出苗率。
为了使水稻幼苗的根部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生长空间,要在水稻的苗床上预留适宜的位置,控制苗床之间的距离,避免距离不均。
出苗过程中,需在苗床上覆盖薄膜,提高苗床的整体温度,同时提升其含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夏青春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32期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即使是在现代,水稻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产量逐年提升。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促使水稻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进而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基于此,本文总结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水稻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2-107-2
农业是国之根本,是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如何在有限的种植面积上提高水稻产量,已成为人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水稻生产既要提高水稻产量,还要绿色、健康,提高水稻质量。
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水稻种植管理
1.1 选种育苗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水稻秧苗的质量,要选取优质品种进行种植,以确保水稻高产和水稻品质优良,因此,必须加强水稻的选种育苗工作。
在进行选种育苗之前,要对水稻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土壤性质等基础条件有所了解,并根据水稻种植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秧苗进行种植。
例如,如果水稻种植地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需要根据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以黑土为主、气温相对较低等特点,选择粳稻进行种植,因为粳稻的生长特性更加符合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性质;江苏省应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南粳9108、南粳505、苏秀867等优质中熟水稻品种。
另外,在水稻播种之前,要注重水稻种子的消毒工作。
在选择秧苗的过程中,应注重选择秧苗叶身挺直、秧苗矮壮、秧苗的茎基扁且薄的秧苗。
与此同时,要注意秧苗的根部,需选择根系发达且根部发白的秧苗,这样的秧苗发根力较强,有利于秧苗成活。
对于秧苗的叶部,应选择叶色青绿的秧苗,这样的秧苗比较健康,没有病虫害或者病斑。
秧苗是水稻生长发育及成穗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水稻分蘖数的重要保证,也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前提,因此应高度重视水稻的选种育苗工作[1]。
1.2 苗期管理
水稻秧苗的生长过程需要细心管理,俗话说“秧好半季稻”。
为了培育出优质的秧苗,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把握好秧龄,机插秧秧龄掌握在18~20 d,手栽稻秧齡掌握在35~40 d。
同时进行合理密植。
在水稻出苗之前,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工作,应根据秧苗的发育情况控制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温度越高对秧苗的发育越好。
秧苗出土之后,需要坐床,此时应配置营养土,保证秧苗健康生长。
在秧苗坐床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其补充养料,并要控制好育秧田的湿度,以水控苗,应根据苗床的水分情况适当浇水,同时加强温度控制[2]。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需要对秧苗喷洒一定浓度的农药,江苏省秧田主要防治好灰飞虱和一代二化螟。
移栽前施好送嫁肥,喷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培育壮苗。
1.3 整地移栽
在对水稻秧苗进行移栽之前,要加强对稻田的管理,要从地形地势、土壤情况及种植水源等方面加强管理。
在选择水稻的种植环境时,应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进行栽种。
此外,要对交叉种植的农田进行整地、清除杂物处理,要确保耕地平整,从而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水稻移栽过程中,要注重移栽的时间及移栽的数量,尽量均匀插植,因为插植过密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插值过稀则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通常保证一穴三四颗秧苗即可,做到浅水栽插、深水返青、薄水发棵、浅水勤灌且干干湿湿[3]。
2 水稻田间管理
2.1 科学除草,合理浇灌
水稻的生育周期较长,在水稻的整个生育周期内均要做好水稻除草工作,这给广大的水稻种植户带来了比较繁重的工作量。
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除草工作,减轻种植户的工作量,许多种植户选择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时,可以在水稻移栽后5~7 d 的施肥过程中,将除草剂混合到肥料中共同施用。
而且要保持5~7 d水层,保证除草效果。
与此同时,要针对稻田中最为常见且危害最大的稗草,选择合适除草剂进行除草。
在对水稻进行浇灌时,要注重浇灌质量,确保使每棵秧苗都能得到浇灌,浇灌量要适当,以上层有泥浆、下层有土块为最佳标准。
在水稻生长后期,浇灌标准应为干干湿湿。
为了养护水稻的根叶,种植户可以采取小水勤灌,保证根系吸收足够的氧气,使上茬残留的秸秆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来,养根保叶,并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4]。
2.2 合理施肥
为了使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充足的肥料是必不可少的。
稻田要间隔3~5 a施加一次农家肥,以保证稻田的基肥数量。
施肥的标准为将50%的氮肥作为基肥,将另外50%的氮肥作为追肥。
值得注意的是,水稻返青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施肥,以保证水稻生长发育良好。
此外,在水稻的分蘖期、拔节期、花期及抽穗期都要注重适量追肥。
要针对水稻的不同生长期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追肥,例如,在水稻拔节期可选择钾肥进行追肥;在水稻分蘖期要选择分蘖肥进行追肥,以增加水稻的分蘖数,进而增加水稻的穗数,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水稻分蘖盛期,选
用粒肥进行追肥,以使水稻剑叶的生长更为快速。
因此,选用不同的肥料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广大种植户应正确选择肥料进行施肥。
与此同时,种植户在选择肥料进行施肥时,还应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水稻进行施肥,可在施肥过程中适当组合使用钾肥、氮肥及磷肥。
3 水稻病虫害防治
3.1 水稻病害防治
为了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应注重水稻病害防治工作。
通常,水稻较为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病等。
要做好分蘖末期、拔节孕穗期和穗期3次病虫害综合防治。
第一次总体战以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第二次总体战以防治二代二化螟、纹枯病、大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为主,第三次总体战以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病害、稻飞虱为主。
纹枯病可以选用噻呋酰胺、井冈霉素、戊唑醇或其复配剂进行防治,用足水量;稻瘟病用三环唑、氟环唑、春雷霉素、稻瘟灵或其复配剂防治,穗颈瘟掌握在水稻破口期防治;稻曲病选用咪鲜胺、戊唑醇或复配剂掌握在水稻破口前5~7 d防治;如果穗期连续阴雨,在齐穗期要再防治一次穗颈瘟。
细菌性病害选用噻唑锌、噻菌铜等铜制剂效果较好,特别是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要加强防治,防止病害蔓延扩散。
3.2 水稻虫害防治
常见的水稻虫害有水稻螟虫、稻飞虱。
水稻二化螟可以选用杀虫单、稻丰散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可以选用甲维·茚虫威、阿维菌素进行防治,稻飞虱可以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或复配剂进行防治。
螟虫防治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药,结合3次总体战,病虫兼治,一喷多防。
另外,要以绿色防控为主,杜绝使用高毒农药。
4 结语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广大种植户应充分掌握水稻的生长规律,针对水稻的不同生长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要针对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做好防治工作,并且在最佳的治理时期进行虫害防治,以确保水稻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进而增加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陈登科.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J].南方农业,2017(27):16,18.
[2]罗小毛.江西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8(5):47.
[3]姚腊梅.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探寻[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169.
[4]迟广宇,那光宇,李刚.水稻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8(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