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Ab t a t c o d n o t e b l e r p o e t o e W elp i n e n d o l p c c r e n u e' c tr n a sr c :A c r i g t h i n a r p r f t l y h i ar g d f e n el t u v s a d E l r r e o , n i i ii s i i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3期
20 0 7年 3月
文章编号 :0 1— 0 12 0 ) 3— 5 4- 3 10 9 8 ( 0 7 0 0 8 0
计算 机应 用
C mp trAp l ain o ue pi t s c o
V0 . 7 No 3 12 . Ma .2 o r o7
降低 了公钥的存储和管理成本, 签名长度大约是 G io—u qa r u l Q i ut 签名长度的 14 lu s e / 。针对手机 自身 的特点, 设计 了 一种基于该签名加密方案的手机支付 系统 , 并进行 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 : 手机支付 ; 身份认证 ; 签名加密算法;u r E l 准测 e 中图分 类号 : N 1. ;P0 . 文献 标识码 : T 98 1T 397 A
De i n a d e lz to fi n iy b s d o i y e y tm sg n r aia i n o de tt - a e m b l pa m nts se e
智慧手机支付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手机支付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智慧手机支付系统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普遍应用的支付方式之一。
智慧手机支付系统结合了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和支付平台的高效服务,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类支付需求,如线上购物、线下实体店铺消费、转账汇款等。
本文将对智慧手机支付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慧手机支付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硬件层、软件层和服务层。
1.硬件层硬件层主要是指智能手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支付设备和部件。
智能手机需要具备安全可靠的支付芯片,支持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无线通信技术,能够与具备NFC功能的读写设备进行交互。
同时,智能手机还应具备高清晰度的屏幕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以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快速的支付服务。
2.软件层软件层主要包括手机端支付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支付平台。
手机端支付应用程序需要具备以下功能:用户身份认证、支付账户管理、支付订单生成和交易记录查询等。
服务器端支付平台负责安全可靠地处理支付交易,并与银行和商家的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和交互。
3.服务层服务层主要包括支付机构、银行和商家。
支付机构负责系统的运维和支付交易的处理;银行提供支付账户开立和资金管理服务;商家集成支付系统,并提供支付设备和支付服务。
三、系统功能设计:智慧手机支付系统的功能主要分为用户端功能和商家端功能。
1.用户端功能(1)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用户需要通过手机号码或其他身份认证方式进行注册和登录,以绑定支付账户和保障支付安全。
(2)支付账户管理功能:包括账户充值、提现、账户余额查询、交易记录查询等。
(3)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NFC技术与商家设备进行支付,支付完成后显示支付结果和交易明细。
(4)转账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支付系统进行转账汇款,支持银行卡、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不同账户间的转账。
(5)优惠券和积分功能:系统可以支持优惠券和积分的领取、兑换和使用。
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服务需要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不幸的是,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是不安全的,易受到利用攻击者的攻击。
为了更加安全和便捷地进行身份认证,智能身份认证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身份认证系统采用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包括生物识别、密码和令牌等方式。
通过多种身份验证方法,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确保了用户身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基本原理如下:1. 用户身份验证当用户登录系统时,他们必须通过身份验证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身份验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生物识别、令牌等。
2. 认证服务器系统中的认证服务器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生物指纹等信息。
当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时,认证服务器将验证用户身份并授予访问权限。
3. 安全访问通过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用户将能够安全地访问系统和数据。
系统可以通过检查用户的身份和行为来确保安全访问。
二、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智能身份认证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设计。
以下是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基本设计:1. 集成Authentication服务集成Authentication服务是实现智能身份认证系统的关键。
Authentication服务是一种专门用于用户身份验证的服务,可以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和正确的身份验证机制。
采用Authentication服务可以节省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时间和成本,避免由于不安全的身份认证而引发的业务风险。
2. 使用多种身份验证方式采用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可以确保用户身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例如,结合密码和生物识别技术,可以提高身份验证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提供单点登录采用单点登录,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即可访问系统中的所有应用程序。
这样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和便利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 采用多层次安全认证采用多层次安全认证,包括用户身份身份认证、应用程序安全认证和数据安全认证等。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成为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
在各行各业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金融领域等。
在这些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安全认证和智能化管理。
一、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思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是由人脸识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等多个模块组成的。
下面,我们详细解析这些模块的作用。
1.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是一款通过计算机程序来识别和识别人脸的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中有多种算法,如基于颜色特征的人脸识别、基于纹理特征的人脸识别、基于形状特征的人脸识别等。
基于分形维纳滤波器的人脸识别算法是常见的人脸识别算法之一,该算法能够实现旋转、缩放等情况下的精确识别。
2.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是收集用户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人脸图像信息。
目前的图像采集方式主要有两种:近距离拍摄和远距离拍摄。
近距离拍摄一般是指通过摄像头拍摄,拍摄距离一般不超过20厘米;而远距离拍摄则是指通过各种视频监控设备来拍摄人脸图像,拍摄距离一般超过20厘米。
3.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是用来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提高识别成功率,降低误识率。
在处理过程中,一般会进行图像缩放、旋转、对比度增强等操作。
同时,这个模块还需要进行图像去噪、纹理特征提取、边缘检测等一些列图像处理工作。
4.身份验证模块身份验证模块是用来验证用户身份的模块。
此模块需要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预存储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判断匹配程度从而进行身份验证。
二、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1.图像采集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需要采集人脸图像并将其存储在系统中。
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是由计算机摄像头完成的,如果需要应对特殊的应用场景,也可以采用远距离采集图像的方式。
2.图像处理在获得人脸图像后,需要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才能进一步识别和分析。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图像的预处理、特征提取等。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们对于网上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网上购物、在线银行还是社交媒体,这些服务都要求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服务的可信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应运而生。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一种集中管理和授权用户身份的系统,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用户在多个应用中使用同一个身份标识进行认证和授权。
这样用户只需要一次认证,便可获得对多个应用的访问权限,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和服务的效率。
设计和实现一个好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技术的应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首先,安全性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
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是用户选择使用该系统的最基本的保障。
设计者需要使用最先进的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以防止用户信息被盗用或泄露。
其次,系统的可扩展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随着用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增长,系统需要能够处理大规模的身份认证请求。
可扩展性的设计可以包括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分布式节点,采用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机制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另外,用户体验也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设计的关键。
用户在登录和认证过程中,如果体验不好,可能会降低用户使用该系统的积极性。
因此,设计者需要考虑简化认证流程、增加多种认证方式和提供忘记密码等用户友好的功能。
除了以上方面,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还需要和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这意味着系统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的协议和接口,以实现与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认证授权的传递。
例如,系统可以支持OAuth和SAML等标准协议,以适应不同应用的要求。
对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开发团队应具备丰富的安全和身份认证技术的知识,熟悉常用的身份认证协议和加密算法。
同时,合理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也是保证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和高质量实现的重要因素。
总结起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任务。
基于手机的双重认证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 制和用 户登 录密 码 的 多重 保 证 。银行 对 用 户 的
数字签名和登录密码进行检验 , 全部通过才能确认该 用 户 的 身 份 。用 户 的 唯 一 身 份 标 识 是 银 行 签 发 的 “ 字证 书” , C 数 J 即“ A证 书” 。传统 的 网上银 行交 易 系统是 用户在 网上 输 人 数字 签 名 和登 录密码 确 认 身 份后 , A认 证码 也在 网上输入 , C 极易 被黑 客截获 。本 文从 应用 的 角度 出发 , 讨 了在 网上 支 付 的 同时 , 探 将 C A认证 码 的 网上 输 入 改为 手 机短 信 发送 验 证 , 现 实
() 2 在证 实 签 名 和 消 息传 递 时 涉 及 到 E G m l L aa 签名 算 法 ] 其 密 钥 M 是 一 次 性 的密 钥年 第 9期
胡 国香 : 于 手机 的双 重 认 证 网上 银 行 支付 系统 的 设 计 与 实现 基
11 2
认 证码 改为 手机 短信 发送 验证 码 。
基础 上 。
2 系统 的初 始设 置
2 1 算 法的选 择 . 本 文 选 用 E G m l 名 算 法 , 算 法 是 基 于 有 Laa签 该
c t n cd sw ih i a to zdb h r mesg n rpin,a d epmn t e u t, ai o e hc s uh r e ys ot sa ee cy t o i o n x l si s cr y s i
Ke r s e e to i a k;C uh nia in;E Ga ldg tl in tr y wo d : l cr nc b n A a te t t c o L ma ii g au e as
无密码在线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密码在线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支付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在线支付系统通常需要用户输入密码,这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如密码泄露、密码被破解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密码在线支付系统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无密码在线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无密码在线支付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身份验证、支付授权和交易确认。
1. 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系统设计中的首要任务,它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够使用在线支付功能。
传统的身份验证通常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然而,无密码系统通过使用一些先进的身份验证技术来实现无需密码的身份验证。
一种常见的身份验证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如指纹、虹膜、声纹等。
通过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将其与之前注册的特征进行比对,系统可以确认用户的身份。
另一种身份验证技术是行为识别,它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来判断其身份。
例如,通过对用户的鼠标点击、键盘输入等行为进行分析,系统可以识别用户并进行身份验证。
2. 支付授权在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系统需要进行支付授权,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进行支付操作。
支付授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次性密码(OTP):系统生成一个临时的、只能使用一次的密码,并将其发送给用户。
用户收到密码后,输入至系统中进行支付授权。
双重认证:用户需要通过两个以上的身份验证因素才能进行支付授权。
例如,使用生物特征识别后,还需要输入动态口令或者其他验证信息。
3. 交易确认交易确认是无密码在线支付系统中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确保用户对交易的完全控制和确认。
一种常见的交易确认方式是发送短信验证码给用户的手机,用户收到验证码后输入至系统中进行最终的交易确认。
二、系统实现无密码在线支付系统的实现需要结合大量的技术手段和算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技术和算法:1. 生物特征识别算法生物特征识别算法用于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收集和比对。
智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智能认证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系统。
它旨在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欺诈行为,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利益。
本文主要介绍智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智能认证系统的概念智能认证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用户身份认证的系统。
它可以基于多种认证方式,如密码认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
智能认证系统通过强化用户身份认证,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且可以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欺诈行为。
第三章:智能认证系统的设计智能认证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用户身份认证方式的选择根据应用需求和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如密码认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
2.认证系统的架构设计根据用户规模、应用场景等要素,设计合适的认证系统架构,如单机架构、分布式架构等。
3.认证系统的接口设计设计认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如API接口、Web服务等,以便各类应用和系统可以灵活调用认证系统的服务。
第四章:智能认证系统的实现智能认证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用户身份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认证系统的数据库中,并实现管理用户身份信息的功能,如添加、修改、删除用户身份信息等。
2.身份认证服务的开发与实现实现用户身份认证服务的开发和实现,主要包括身份认证的算法实现、认证流程的设计与实现等。
3.日志记录与安全审计记录认证系统的日志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问题的来源和流程,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第五章:智能认证系统的应用智能认证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电子商务、金融等。
在电子商务领域,智能认证系统可以保障客户的交易安全,防止欺诈等不良行为;在金融领域,智能认证系统可以加强用户身份验证,防范网络金融诈骗。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智能认证系统通过多重认证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与安全。
基于身份验证的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身份验证的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兴起,基于身份验证的智能手机支付系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
本文将提出一个基于身份验证的智能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首先,在设计智能手机支付系统时,身份验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身份验证,可以确保用户的支付安全以及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因此,系统需要根据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其真实合法性。
常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可以结合密码、手势等身份验证方式进行多重验证,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接下来,系统需要与各大银行和支付机构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支付功能。
首先,用户需要绑定自己的银行卡或支付账户到智能手机支付系统中。
在用户进行支付时,系统会先检查用户的身份是否通过验证,然后将支付请求发送给所需支付的机构,等待支付机构的确认和回复。
一旦支付机构确认支付成功,系统会将支付结果反馈给用户,并进行相应的账户扣款操作。
除了支付功能,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还应该具备账户管理和交易记录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绑定的账户信息、充值余额、交易记录等,方便用户随时掌握自己的消费情况。
同时,系统也可以提供更智能的服务,如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生成个性化的推荐、提供优惠券等增值服务。
在系统的实现上,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
首先,系统需要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支付安全。
例如,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等,以防止用户信息被黑客攻击和窃取。
其次,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和并发能力,以应对大量用户同时进行支付的情况。
通过系统的横向扩展和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应用进行集成。
例如,可以与电子商务平台、出行服务、餐饮服务等进行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支付系统进行在线购物、打车、点餐等操作,享受更加智能化的生活。
智能电子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智能电子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智能电子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电子支付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也对商业模式和金融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智能电子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相关的技术和安全问题。
一、系统设计智能电子支付系统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便捷、快速和安全的支付流程。
该系统需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组件:1.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注册、登录、查询余额、充值、消费等功能的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应用或者其他终端进行操作。
2. 支付接口:连接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支付功能。
用户可以使用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等进行在线支付。
3. 商家接口:提供商家注册、订单查询、交易记录等功能的接口,方便商家管理支付信息。
4. 数据库:存储用户信息、交易记录等关键数据,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性。
5. 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身份验证、交易加密、防止欺诈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二、系统实现在实现智能电子支付系统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和工具以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1. 技术选型: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规模,选择适合的开发语言和框架,如Java、Python、Spring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库和服务器技术。
2. 前端开发: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设计用户友好的用户界面,并实现各种功能模块。
3. 后端开发:根据系统需求,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框架进行后端开发,实现用户认证、支付接口、商家接口等功能。
4. 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并采用适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
5. 安全机制:采用加密算法、防火墙、反欺诈系统等安全技术,确保用户数据和交易信息的安全。
三、技术和安全问题智能电子支付系统的实现中,存在一些技术和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1. 支付速度:系统需要保证支付的实时性和高效性,提供秒级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基于人脸识别的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人脸识别的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其身份认证系统。
那么,如何设计和实现一套高效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认证系统呢?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认证目标和安全性等级。
一般来说,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等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普通等级、一般等级和高等级。
普通等级的认证系统主要适用于一些安全要求不高的系统,比如手机解锁、电脑登录等,一般等级的认证系统适用于金融、医疗等领域,而高等级的认证系统则适用于国家机密、银行保险等高安全性要求的领域。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和安全性等级选择合适的人脸识别技术。
常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包括2D人脸识别、3D人脸识别、红外人脸识别等。
在选择技术的时候,需要考虑识别的精确度、速度、容错率等因素。
比如,对于高安全性要求的系统,需要选择精确度高、容错率低的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接着,我们需要设计人脸数据库。
人脸数据库是认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了识别的精确度。
当我们设计数据库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图片数量:图片数量越多,系统学习的样本越多,识别精度也就越高。
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存储和处理成本。
2. 图片质量:图片质量越高,系统对人脸的识别度也就越高。
为了提高图片质量,可以采用一些图片预处理技术,比如去噪、人脸对齐等。
3. 数据库更新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脸的外貌特征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证识别的精度。
最后,我们需要实现人脸识别系统的算法和流程。
一般来说,系统流程包括人脸采集、人脸检测、人脸对齐、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等步骤。
在算法实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并发性、安全性等因素。
比如,为了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可以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将不同的算法分别部署到不同的节点上运行。
综上所述,基于人脸识别的认证系统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到目标和安全性等级、人脸识别技术、人脸数据库以及算法和流程等方面。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超市购物系统设计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超市购物系统设计智能超市购物系统设计: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前沿解决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正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
智能超市是其中之一,它结合人脸识别技术与传统超市,打造一个智能、高效、便捷的购物环境。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超市购物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1. 硬件组成智能超市购物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人脸识别摄像头、收银系统、商品识别设备、便利支付终端和背后的服务器。
人脸识别摄像头是系统的核心组件,通过摄像头捕捉购物者的面部图像,并与已注册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识别。
商品识别设备通过RFID等技术实现对商品的自动识别和计数。
便利支付终端提供自主支付的便利,使顾客能够随时结账。
2. 软件开发智能超市购物系统的软件开发包括人脸识别算法、商品识别算法以及购物平台的开发。
人脸识别算法通过比对顾客的面部特征与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快速准确地认证顾客身份。
商品识别算法通过对商品上的标签信息进行扫描和解析,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
购物平台的开发包括前端和后端。
前端通过界面设计和用户交互,向顾客展示商品信息、促销活动以及个人购物车等功能。
后端负责数据管理、支付结算以及与各硬件设备的数据交互。
二、系统功能设计1. 人脸识别功能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超市购物系统中,人脸识别功能是核心功能之一。
该功能可以实现从入口开始的顾客身份认证和统计,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顾客在进入超市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顾客身份,并将其记录在数据库中。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系统能自动分析顾客的购买记录和偏好,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提高购物体验。
2. 商品识别功能在智能超市购物系统中,商品识别功能能够自动对购物篮中的商品进行识别和计数。
这不仅提高了购物速度,也减少了人为错误。
系统通过RFID等技术,对商品上的标签信息进行扫描和解析,将商品名称、价格等信息与顾客的购物车进行匹配。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移动支付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支付方式。
云计算则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更为可靠和便捷的支持。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系统将支付过程转移到了互联网上,使得支付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一、传统移动支付的不足在传统的移动支付方式中,用户往往需要在手机中下载支付应用,并且需要在手机中保存一定的支付密码和账户信息。
这种方式存在着多种安全问题:用户手机被盗或携带丢失时,支付密码和账户信息会有被窃取的风险;传统移动支付系统普遍使用单向加密方式,容易遭到黑客攻击;同时,传统的支付系统难以处理大量的交易,无法满足高并发的支付请求等诸多缺点。
二、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系统优势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优势在于将支付过程转移至云端,所有的数据和计算都在云端进行处理,用户无需在手机中下载任何的应用,不需要保存任何的支付密码和账户信息。
同时,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借助云端高并发能力,能够轻松处理大量的支付请求,确保支付的效率和安全。
三、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系统核心原理在于将支付交易的数据转移至云端进行处理,同时保证支付安全性。
具体设计和实现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数据传输加密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支付系统中,数据传输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数据传输中,需要进行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2. 云端的支付交易在云端的支付交易中,涉及到支付订单的生成、支付请求的处理和交易结果的反馈等环节。
云端需要同时保证支付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恶意攻击或者错误交易的情况。
3. 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认证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认证是一种新兴的身份认证方式,该方式是将人体的生物特征作为身份识别手段,通过指纹、虹膜、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来识别用户身份。
该方式不仅能大大提高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便于用户使用。
4. 支付结果反馈支付结果反馈对于用户和商家都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反馈机制。
面向身份认证的多因素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面向身份认证的多因素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数字信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而这也意味着我们的个人信息和机密数据的安全性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IT行业发展出了多因素认证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验证用户身份,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面向身份认证的多因素认证系统。
一、背景介绍多因素认证系统是一种通过结合不同的身份认证因素来验证用户身份的系统。
身份认证因素包括以下三种:知识因素(something you know),如密码和PIN码;拥有因素(something you have),如安全令牌和USB密钥;和生物因素(something you are),如指纹和眼纹。
由于每一种认证因素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安全性级别,通过使用多种因素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二、系统设计1. 用户注册与管理在多因素认证系统中,首先需要进行用户注册和管理。
用户注册时,需要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并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用户标识符。
同时,系统还应该允许用户添加和管理多种认证因素。
这包括设置和更改密码、绑定安全令牌和配置生物特征识别等。
2. 登录流程多因素认证系统的登录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 系统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的正确性。
(3) 如果用户名和密码正确,系统将要求用户选择其他认证因素进行身份验证。
(4) 用户选择所需的其他认证因素,并按系统要求进行验证。
(5) 如果所有认证因素都通过验证,系统将授予用户访问权限。
3. 认证因素的选择与配置多因素认证系统应该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和配置认证因素。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系统的安全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认证因素。
例如,一些用户可能更喜欢使用生物因素,而另一些用户则更喜欢使用安全令牌。
4. 认证因素的实现针对每一种认证因素,系统需要设计相应的认证方式。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在线支付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在线支付平台设计与实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大规模在线购物的兴起,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在线支付平台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用户量和交易量,许多企业选择采用微服务架构来设计和实现在线支付平台。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分布式系统设计方式,它将一个应用程序分解为一组小型、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负责执行特定任务,并且可以独立地开发、测试和部署。
这种架构设计可以带来许多优势,包括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在线支付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来完成:1. 身份认证与授权服务:这是在线支付平台的基础,负责验证用户身份并授予访问权限。
在微服务架构中,可以将身份认证与授权服务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来实现,例如使用OAuth 2.0协议来实现用户的身份验证和令牌管理。
2. 用户管理服务:这个服务负责管理用户信息,包括注册、登录和个人资料管理等功能。
它可以与身份认证服务进行集成,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此外,用户管理服务还可以提供密码重置、安全问题答案验证等功能,以增强用户账户的安全性。
3. 支付接口服务:这是核心服务,负责处理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供应商之间的交互。
在线支付平台需要与多个银行和支付供应商接口进行集成,以实现支付功能。
这个服务需要处理交易请求、生成支付订单、对接支付网关、处理支付结果等。
同时,它还需要实现支付的安全和反欺诈措施,以保障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账户管理服务:这个服务负责管理用户的账户信息,包括充值、提现、余额查询等功能。
它需要与支付接口服务进行集成,以实现账户余额的同步和更新。
账户管理服务还可以提供交易记录查询和统计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金。
5. 通知服务:这个服务用于向用户发送支付状态更新、交易成功通知等消息。
它可以通过短信、邮件、推送通知等不同的方式实现。
通知服务需要与支付接口服务和账户管理服务进行集成,确保通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章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物特征的识别来进行身份验证的技术,例如指纹、虹膜、面部识别等。
与传统的密码身份验证方式相比,生物识别技术更加安全、方便和快速。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讨论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系统设计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包括生物识别模块、数据库模块、前端模块和后端模块。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模块及其功能。
生物识别模块:该模块负责人体生物特征的采集和识别。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选择采集指纹、虹膜、面部等生物特征,在采集完毕后,通过相应的算法对生物特征进行识别和比对。
数据库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保存已经注册的用户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以及相关用户信息,例如用户名、密码等。
在进行身份验证时,需要从该模块中读取相应的信息。
前端模块:该模块通常是一个用户界面,用于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生物特征。
在进行身份验证时,该模块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生物识别模块进行识别并与数据库中保存的信息进行比对。
后端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运行。
在生物识别模块和数据库模块之间进行协调和数据交换,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系统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和生物识别算法等。
开发语言:Python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开发语言之一,它支持多种生物识别算法的实现,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等,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因此,我们选择Python作为开发语言。
集成开发环境:为了方便开发,我们选择使用PyCharm作为开发工具。
生物识别算法:本文将以指纹为例进行生物特征的采集和识别,选择使用OpenCV提供的Fingerprint Recognition算法进行指纹识别,具体过程如下:1. 指纹采集:使用指纹采集仪采集指纹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交交流和商业活动都转移到了互联网上进行。
然而,在数字化的世界中,我们依然面临着身份验证和信息安全的挑战。
传统的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面临着单点故障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变得越来越重要。
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它的设计目标是确保用户的身份信息安全、用户的隐私保护以及防止伪造身份的发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蓝图:1. 去中心化存储:系统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的机构或第三方。
而是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将用户身份信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保存在多个节点上。
这样一来,用户的身份信息只能被用户本人掌握,并且无法被单一组织或黑客攻击者访问。
2. 公钥加密与签名:用户在系统中注册时,会生成一对公私钥。
用户的身份信息将使用私钥进行加密,并且生成一个数字签名,以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合法性。
其他用户在验证身份时,可以使用用户的公钥解密身份信息,并验证数字签名的有效性。
3. 基于智能合约的身份验证: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系统可以使用智能合约来管理用户的身份认证过程。
智能合约可以记录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认证历史,并提供一个可编程的身份验证规则。
这样,任何人都可以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并且所有的身份认证过程都是透明和公开的。
4. 匿名身份验证:有时候,用户可能希望在交互中保持匿名状态。
为了实现匿名身份验证,系统可以使用零知识证明协议。
零知识证明可以让用户证明自己持有某些特定的身份信息,而无需透露这些信息的具体内容。
这样,即使其他人验证了用户的身份信息,也无法得知用户的具体身份。
5. 去中心化信任框架: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信任框架,使得用户可以相互验证和信任彼此的身份。
这样,即使网络中有恶意用户的存在,也不会威胁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通过建立一个基于信任的网络,系统可以防止身份欺诈和身份冒用的发生。
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在这样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里,信息跨界流动越来越便利,各种数据层出不穷。
但是,在这背后存在着安全风险。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障我们的数字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身份冒用的风险。
这时,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智能合约呢?智能合约是一种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是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上的一种应用。
它可以代替中介机构,去掉人为干扰因素,自我执行并固定在区块链上的合约。
而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就是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学历、工作经历、财产、交易记录等,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泛分布式记录,并加密保存。
其中身份信息是一个核心的部分,它是实现认证的基础,给我们的数字身份赋予了信任和可靠性。
那么,如何实现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呢?具体来说,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数据录入和验证要建立一个数字身份认证系统,首先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就需要依靠数据采集和验证的功能。
用户在注册时输入自己的基本信息,系统通过多重认证的方式,确保每个个人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设置严格权限控制机制,防止恶意篡改或攻击。
二、身份信息传输和安全存储当用户需要使用数字身份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或者使用服务时,数字身份信息需要被传输到认证机构进行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加密传输的方式,保证了身份信息的安全性。
而这些信息会被分布式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以确保数字身份的真实可靠性和不可伪造性。
三、基于智能合约的认证流程数字身份认证的具体流程应该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避免了人为干扰和恶意行为的危险。
基于所采用的分布式架构,认证结果的可信度非常高,基本上是完全可靠的。
四、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执行在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例如不正确或者不符合认证要求,系统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比如,如果用户输入的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或者被发现存在错误或者不符合要求,系统会自动拒绝提交请求。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应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身份认证系统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到社交媒体应用,身份认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保障我们的隐私和金融安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身份认证系统可能已经无法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可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借助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等方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将如何运作?首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运作起来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为了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种系统可以采用多种认证方式和技术手段。
我们可以用人脸识别、生物识别、语音识别等方案进行身份认证。
与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不同,这种系统采用的身份认证方式应基于人体、生理特征进行识别,例如人脸识别系统能够通过照片、视频或直接拍摄多种场景下的人脸进行认证。
与人脸识别系统相似,生物识别还能识别指纹、虹膜和声音等个体生物指标,大大提高了身份认证的准确度。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它能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导,学习和自我改进。
因此,在一个大规模的身份认证系统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具有更高的自动化和检测能力,这意味着它可以自动识别并拦截非法注入、错误访问以及其他安全威胁。
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其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能够带来以下几个好处:1. 更好的安全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身份认证系统可以通过识别多个不同生物指标来识别身份,并备份密码或口令,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
2. 更高的便利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具有更高的自动化和检测能力,这意味着它可以自动识别并拦截非法注入、错误访问以及其他安全威胁。
基于人工智能的身份认证系统还可以实现无需主动添加信息的身份认证,创造了更便利的用户体验。
基于国内移动支付规范的跨境支付系统设计
基于国内移动支付规范的跨境支付系统设计跨境支付系统是实现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货币交易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移动支付业务不断发展的今天,基于国内移动支付规范的跨境支付系统设计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就此任务名称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系统设计。
1. 引言跨境支付是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动,为实现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性。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金融体系和法律环境存在差异,跨境支付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解决跨境支付的难题,基于国内移动支付规范的系统设计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国内移动支付规范概述国内移动支付规范是在国内金融机构和移动支付企业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和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规则和标准。
该规范涵盖了账户管理、资金结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为移动支付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化的服务。
3. 跨境支付系统设计要素(1)账户管理跨境支付系统应该根据国内移动支付规范中的账户管理要求,建立起统一的账户体系。
该体系可包括实名认证、账户分类、账户余额管理等功能,以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跨境支付服务。
(2)资金结算资金结算是跨境支付的核心环节。
基于国内移动支付规范的跨境支付系统应当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资金的快速、安全、便捷的结算。
同时,系统应具备资金清算、支付通道选择以及货币兑换等功能,以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金融差异。
(3)风险控制跨境支付系统设计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
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使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支付环境。
同时,系统设计还应包括异常交易监测、实时预警功能等,以及用户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
(4)合规性基于国内移动支付规范的跨境支付系统设计还应遵守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系统应具备合规性审查、数据安全保护和防止洗钱等功能,以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4. 系统设计架构基于以上要素,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基于国内移动支付规范的跨境支付系统架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5-07 修订日期:2006-09-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1104) 作者简介:杨小东(1981-),男,甘肃甘谷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密码学、信息安全; 张贵仓(1964-),男,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数字水印; 陆洪文(1939-),男,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论、密码学.文章编号:1001-9081(2007)03-0584-03基于身份认证的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杨小东1,3,张贵仓1,陆洪文2,3(1.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上海200092;3.华东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所,上海200062)(y200888@ )摘 要:通过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的双线性和Euler 准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方案。
它不仅可以获得较快的加密解密速度,辨别消息的真伪,还能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
该方案降低了公钥的存储和管理成本,签名长度大约是Guill ou 2Quisquater 签名长度的1/4。
针对手机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该签名加密方案的手机支付系统,并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手机支付;身份认证;签名加密算法;Euler 准测中图分类号:T N918.1;TP309.7 文献标识码:AD esi gn and rea li za ti on of i den tity 2ba sed m ob ile pay m en t syste mY ANG Xiao 2dong 1,3,Z HANG Gui 2cang 1,LU Hong 2wen2,3(1.College of M athe m atics and Infor m ation Science,N orthw est N or m al U niversity,L 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2.D epart m ent of A pplied M athe m atics,Tongji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3.Institute of N et w ork Infor m ation Security,East China N or m al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 o the bilinear p r operty of the W eil pairing defined on elli p tic curves and Euler πs criteri on,an identity 2based signcryp ti on sche me was p r oposed .The sche me could obtain the quicker vel ocity of encryp ti on and decryp ti on,distinguish the right message fr om the wr ong message,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continuous cryp t ograph sending .This scheme could reduce the st oring and managing cost of the public key .The signature size was only about a quarter of the Guill ou 2Quisquater signature .Based on the 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 and the p r operties of the mobile,a new mobile pay ment syste m was p r oposed .Its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perfor mances were als o analyzed .Key words:mobile pay ment;identity authenticati on;signcryp ti on algorith m;Euler πs criteri on0 引言手机支付是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具有与信用卡相似的方便性,同时又避免了使用信用卡的诸多麻烦。
在许多发达城市,平均每人持有一部以上的手机,手机支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都是用户向商家提供手机号码及个人账户密码,移动运营商发送短信息进行确认,购物款项从个人小额账户中扣除。
但用户使用手机通信时,其通信内容在传输过程中根本没有得到保密。
绝大多数多公钥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体制[1],其公钥的管理和分发是通过一个公钥认证框架(如X .509)来实现,然而建立和维护这种框架异常复杂且成本过高。
本文利用椭圆曲线上的W eil 配对[2]的双线性,构造了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签名加密算法。
该算法不仅能够识别传递信息者的身份,对传输信息保密,抵抗重发密文的攻击,还能有效地降低公钥的分发和管理成本。
基于该签名加密算法,设计了一种可以处理高额交易的手机支付系统。
在交易过程中,用户的银行账号密码没有传输一次,用户只需提供手机号码便可完成整个交易,与目前的手机支付模型相比,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1 W eil 配对和Euler 准测1.1 W eil 配对选择大素数p 和q,p =12q,E 是定义在有限域F p 上且满足W eierstrass 方程y 2=x 3+1的一个超奇异椭圆曲线。
E (F p )={(x,y )∈F p ×F p |(x,y )∈E}是一个阶为p +1的循环群。
设G 1是E (F p )中所有阶为q 的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1中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llip tic Curve D iscreteLogarithm Problem,ECDLP )是困难的;G 2是F p 2中阶为q 的元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群,在G 2中计算D iffie 2Hell man 问题和W eil 配对的求逆运算问题是困难的。
W eil 配对:G 1×G 1→G 2是满足以下条件的一个双线性映射:1)若对任意的P,Q,R ∈G 1,有:e (P,Q +R )=e (P,Q )e (P,R )e (P +Q,R )=e (P,R )e (Q,R )对任意的a ∈Z +,有:e (aP,Q )=e (P,Q )a=e (P,aQ )2)交换性:e (P,Q )=e (Q,P )-13)存在P,Q ∈G 1,使得e (P,Q )不等于G 2的单位元。
4)存在一个高效的算法[3]计算配对e (P,Q ),其中P,第27卷第3期2007年3月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 licati onsVol .27No .3Mar .2007Q∈G1。
1.2 Euler准测设p是一个素数,a∈Z+,gcd(a,p)=1,则a是模p的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a(p-1)/2≡1(mod p)。
若p≡3(mod4), a是模p的平方剩余,则±a(p+1)/4(mod p)是同余方程x2≡a(mod p)的解。
2 签名加密方案2.1 系统参数的建立密钥生成中心(Key Generation Center,KGC)选择G1和G2是两个阶为q的循环群,P是G1的一个生成元以及W eil配对e。
随机选取s∈Z3q,计算P pub=sP;H0:{0,1}3→G1,H: {0,1}3→Z3q,是两个公开的安全Hash函数。
密钥s作为主密钥,公开系统参数(G1,G2,e,p,q,P,P pub,H,H0)。
2.2 密钥的生成用户A的身份I D∈{0,1}3,KGC计算Q=H(I D),S= s Q,则Q为A的公钥,S为私钥。
将S通过双方约定的安全渠道(如见面、信使等方式)发送给A,公钥Q存放于公用的文件中,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可从公用的文件中获得。
2.3 签名加密算法若用户A发送消息m给用户B,则A依次执行如下的加密算法:1)随机选取一个整数k∈Z3q,计算K1=kQ A,K AB=e(kQ B,SA),生成随机会话密钥K=kdf(KAB‖A‖B),其中kdf是一个密钥导出函数[4]。
2)随机选取r∈Z3q,计算R=rP,T=rP pub+H(m)S A,由于R∈E(Fp ),T∈E(Fp),不妨设R=(Rx,R y),T=(T x,T y),则(R x,T x)便是用户A对消息m的签名。
3)加入时戳:设t0为发送消息m的当前时间,计算T3= H(m,R,t0)。
4)用密码反馈模式(Cipher FeedBack mode,CFB)的AES和密钥K对(m,R x,T x,T3)进行加密,得到密文c=E K (m,Rx,Tx,T3),发送{c,t0,K1}给用户B。
2.4 签名解密算法B收到{c,t0,K1}后,计算Δt=t b-t0,t b是B收到密文的时间,如果Δt大于规定的时间,则拒绝解密,否则进行如下处理:1)计算K BA=e(S B,K1),恢复随机会话密钥K=kdf(KBA‖A‖B)。
2)用CFB的AES和密钥K对密文c进行解密DK (EK(m,R x,T x,T3))。
3)计算Ry =(R3x+1)3q(mod p),T y=(T3x+1)3q(modp)。
由上式可恢复R=(Rx ,Ry)∈E(Fp),T=(Tx,Ty)∈E(F p)。
计算H(m),验证等式e(T,P)=e(P pub,R)e(Q A,P pub )H(m)或e(T,P)-1=e(Ppub,R)e(QA,Ppub)H(m)是否成立。
若等式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则(Rx,T x)是A递交的合法签名。
4)检验时戳:计算等式H(m,R,t0)=T3是否成立。
当且仅当3)和4)两个等式同时成立时,接受m为用户A 发送的有效消息。
2.5 方案的合理性证明2.5.1 会话密钥的合理性证明K BA=e(S B,K1)=e(s Q B,K1)=e(s Q B,kQ A)=e(kQ B,s Q A)=e(kQ B,S A)=K AB则K=kdf(KAB‖A‖B)=kdf(KBA‖A‖B),通信双方能动态交换会话密钥K。
2.5.2 签名的合理性证明B对{c,t0,K1}解密处理后得到m,R x,T x,计算H(m), R=(R x,R y),T=(T x,T y),则:e(T,P)=e(rPpub+H(m)SA,P)=e(rP pub,P)e(H(m)S A,P)=e(Ppub,rP)e(H(m)SA,P)=e(P pub,rP)e(S A,P)H(m)=e(Ppub,R)e(SA,P)H(m)=e(P pub,R)(s Q A,P)H(m)=e(P pub,R)e(Q A,sP)H(m)=e(Ppub,R)e(QA,Ppub)H(m)通过Rx和Tx构造R∈E(Fp),T∈E(Fp)时,可能会出现-R和-T,所以有:e(T,P)-1=e(Ppub,R)e(QA,Ppub)H(m)3 参与者的初始设置商家选择I DS为自己的身份标识,密钥对记为(SS,QS);移动运营商的身份标识是I DT,密钥对是(S T,Q T);银行的身份标识是I DB,密钥对是(S B,Q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