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传播学教程 第十章 大众传播
(三)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代表学者: 代表学者:密尔斯 李斯曼 孔豪瑟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P170~P171
(四) 对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
大众社会理论不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大众社会理论不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 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大众社会论主要是一种精英史观, 大众社会论主要是一种精英史观,它虽然把权 力精英看做批判的对象, 力精英看做批判的对象,但又把它看做是历史的主 导者,而大众则是软弱无力、一盘散沙式的存在。 导者,而大众则是软弱无力、一盘散沙式的存在。 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有借鉴意义。 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有借鉴意义。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
• 一、“大众”的概念 大众” 大众的内涵: 大众的内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作为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作为工业革命、资 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 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 种传统社会结构、 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 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参照系, 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参照系,变成了 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 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
第十章 受众
传播学总论
第二节 受众主体
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2)猎奇心理(喜新心理) 简单的重复、司空见惯的事物,其信息量是很 低的。与认知心理相关,人们总是乐于接受反常的、 新奇的、罕见的信息,以期获得更大的信息量。除 了信息内容的新鲜、奇特之外,信息的表现方式、 结构和材料等的新奇,同样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量 的期待。
要的信息而抛弃无用的信息。可见,受众的心理选择过
程既有“防卫”又有吸收,而吸收的成分更大一些。
传播学总论
第二节 受众主体
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不同, 使不同的受众对相同的传播内容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和态度,从而受传播的影响及程度也不同
潜在受众:在心理上对某一媒介内容具有潜在接受意愿 的受众。
传播学总论
第一节 受众
受众的分类
3、依据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分为 读者:包括书刊报纸的受众,受文化水平制约。
听众:广播、录音等声音媒介的受众。
观众:电视、电影等视觉媒介的受众,以视为主。 网民:互联网的受众。
传播学总论
第一节 受众
受众的特征
传播学总论
第二节 受众主体
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2、心理因素 表现在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1)认知心理 这是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 寻求信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 从而更好地生存发展。因此,每一个受传者都有一 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新的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 息进行验证。
6章 3 大众传播的受众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作为“市场”
把受众看成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也 把受众看成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也 是一种很普遍的受众观. 是一种很普遍的受众观 它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受众观. 它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受众观 观点:受众即市场(经营性、商品性、竞争性) 观点:受众即市场(经营性、商品性、竞争性) 缺点: 缺点: 1、问题简单化(单纯的买卖关系) 、问题简单化(单纯的买卖关系) 2、重视消费特点忽视深层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 3、媒介成功与否评价标准单一 、 4忽视了受众作为公共事务参与对象的角色 忽视了受众作为公共事务参与对象的角色
(一)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
时代背景:保守的政治家和资本家对工业革 命和工人和社会大众的立场感到恐惧。 1、19世纪 法国 托克威尔 《美国的民主制》 认为阶级的平等化是打着人民旗号的多数人 的专制。 2、勒朋 用群集理论来解释大众行为 认为他 们是被传染机制和暗示支配的无理性暴徒 3、奥特加 1930 《大众的造反》 认为大众 是缺乏 历史感,自我义务的服务意识的平庸 集合体。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1944 H。赫卓格针对广播节目“专家知识 竞赛”的11位爱好者进行研究 认为此类节目可以满足人们三种心理需求: 1、竞争心理需求 2、获得新知需求 3、获得新知需求(借以确认自己) 对广播肥皂剧的研究(受众动机): 1、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 2、寻找代理参加的幻觉 3、当作“生活的教科书”
大众传播的受众
4、作为亚文化群体的受众 、
一个社会的文化除了其代表性的主流文化外,还存在着种种亚文化,而 这些亚文化自然也是社会分化的产物。比如,相较于日本文化的注重合 作性与团队精神,那么美国文化更注重独立性与冒险精神; 如刮痧
5、作为社会关系的受众 、
它与社会类别论的差别在于社会类别论强调一些静态的分类因素,所形 成的社会类别彼此之间也还是孤立的,而社会关系论更多地强调动态的 因素主要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
传媒报道什么、不报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影响受 众对周围环境的知觉与印象。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舆论引导形成规范与价值,同时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 规范和价值。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传播,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仿 效的对象。
Biblioteka Baidu
6、作为使用者与消费者的受众 、
传播过程可以理解为受众在使用媒介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这就是使用与满足理 论的基本观点。比如,一个体育爱好者就会去买《体坛周报》,他通过这一消费 行为,通过使用这份报纸满足了自己的体育爱好。
7、作为商品的受众 、
中央电视台黄金节目时间的广告价位就远远高于地方电视台,这主要取决于其收 视率,也就是受众的多少。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3个时期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 个时期 1、第一时期(魔弹论时期):20世纪初至 30年代末; 2、第二时期(有限效果论时期):40年代至 60年代; 3、第三时期(新效果理论时期):70年代至 现在。
10、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一、大众社会与乌合之众 1.基本理论
几种主要受众观
二十世纪初,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像涂尔干、韦伯、 特尼斯等,对工业文明的流弊深恶痛绝,有意无意地将以前 的社会浪漫化、理想化。 特尼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德国社会学家 , 他的代表作是1887年问世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community and Society)。 所谓礼俗社会,是指工业化之前的社会;法理社会, 则是指工业化之后的社会。
第三节 受众调查
二.受众调查的种类
1.读者概况调查 2.读者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 3.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 4.读者——非读者研究
三.调查工具 电话法、日记法、人员调查仪法 央视索福瑞(CSM)、AC尼尔森
第一节
几种主要受众观
三、作为“市场”的受众 斯宾塞的受众商品论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别具一 格。他认为受众才是大众媒体的主要商品。媒体公司 生产受众,并将他们卖给了广告商。 积极意义: 一方面,它强化了受众的主观地位,突出了受众的主动 性,避免了“传而不通”的零效果或负效果现象; 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大众传播业运作的商品性、经营 性、竞争性。
传媒的这些权利,是建立在它们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基础 之上的。换句话说,只有在传媒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实现 自己的传播权和知晓权的场所、工具和手段而发挥作用的 时候,它们才能享受这些特权;
传播学基础教程3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本质上,受众是被动的存在。 本质上,受众是被动的存在。 清水几太郞 拷贝支配”社会(第二手信息, 清水几太郞:“拷贝支配”社会(第二手信息,与李 普曼的“拟态环境”有共通之处) 普曼的“拟态环境”有共通之处) 两条“抽象的原则”导致“心理的暴力” 两条“抽象的原则”导致“心理的暴力”: 利润原理。利润最大化原则, 1)利润原理。利润最大化原则,满足受众的本能兴 趣。 政治或宣传原理。注重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2)政治或宣传原理。注重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潜移默化地进行,更具有“麻醉”效果。 潜移默化地进行,更具有“麻醉”效果。 现代人已经屈服于大众传媒机构的庞大规模和它们的 垄断地位; 垄断地位;对来自传媒的种种刺激使受众放弃了严肃 认真的态度, 认真的态度,在玩世不恭和无可奈何的心态主导下而 自甘消极、被动的处理。 自甘消极、被动的处理。 这种观点有偏颇之处,没有看到受众积极能动的一面 这种观点有偏颇之处,
从传播学角度看“受众即市场” 从传播学角度看“受众即市场”
麦奎尔: 麦奎尔: 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 买方” 1)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 的关系。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单纯的买卖关系。 的关系。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2)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 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 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商品销售量” 收视率、发行量) 3)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 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 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 要的位置上。 要的位置上。 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 4)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 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 场出发考虑问题。对受众来说,他们不仅仅是消费者, 场出发考虑问题。对受众来说,他们不仅仅是消费者,更 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 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
传播学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IPP指数
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 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 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 综合指数。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 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
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 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 今所持的政治倾向。很显然,人们的政治态度, 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三、意义与局限性
动机和形态
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 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 精神和心理需求等。现实中的各种媒介或内容 形式都具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效用Hale Waihona Puke Baidu只不过 满足的侧重点和程度各有差异罢了。
广播媒介 印刷媒介 电视媒介 互联网媒介 年龄 :老年、 青、中年、 儿童 性格 — 内 外 教育 高 低 经济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
第一,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 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有助于纠正 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第二,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 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 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些基本效 用,这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 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在这个意义上, 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第10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10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大众的含义
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大众社会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mass)。
(2)大众的主要特点
①规模的巨大性——在人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或集团。
②分散性和异质性——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其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③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面识,对试图进行大众操作的社会精英来说也是难以把握的对象。
④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⑤无组织性——大众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因而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大众行为主要是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的。
⑥同质性——大众成员虽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但又有同一的行为倾向,因而具有同质性,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2.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与演化。
答:大众社会理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理论,在当代社会科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
早期的大众社会论者主要是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并站在贵族主义立场上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
广告学教程笔记(10-12章)倪宁著
广告学教程笔记(10-12章)倪宁著第十章广告受众
一、名词解释
1、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的受传者,而从广义上看,一切在信息交流活动中的信息接受方。
2、广告受众:就是接收广告信息的受众,指在传播过程中广告信息的接受方,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通过媒体接触广告信息的人群;另一层意思是广告主的目标受众,即广告的诉求对象。
二、简述
1、受众的特点。
⑴主动性;⑵归属性;⑶自述性。
2、受众的类型
⑴积极选择型和随意旁观型;⑵纯粹受众和介质受众;⑶预期受众、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⑷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和平视型受众。
3、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⑴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⑵享有几个基本权利:①知晓权;②表达权;③反论权;④隐私权;⑤监督权。
⑶接受信息具有选择性;
⑷监测和反馈传播效果。
4、广告受众与受众的关系
⑴在数量和特性上完全等同。
⑵二者在特性上相同,但广告受众在数量上小于受众。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做好媒体组合,尽量避免购买媒体的资金上的浪费。
⑶二者在特性上相同,但广告受众在数量上达于受众。这说明媒体选择和组合没有达到理想的覆盖面。
⑷广告受众和受众出现交叉;
⑸广告受众和受众没有联系。
5、广告受众的特性。
⑴扮演多重角色。①广告受众是社会成员,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而存在的。②广告受众是消费者,是市场活动中的核心。③广告受众又是媒体受众。
⑵占有主导地位。;
⑶具有互动功能;
⑷形成群体特点。
第十一章广告效果的测定
一、名词解释
1、广告效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广告效果是指广告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即广告传播促进产品销售的增加程度,也就是广告带来的销售效果。广义的广告效果则是指广告活动目的的实现程度,广告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变化的总和,包括广告的经济效益、心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简言之,广告效果就是广告消费者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
文化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传播: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强调信息的传递;从信息科学的观点来看,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与物质、能量共同形成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广义的信息,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他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有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①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②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
本问题
传播学
传播
发展传播学
健康传播学
风险传播
信息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双重偶然性
传播隔阂
第二章人类传播历史发展信息爆炸
“信息过载”(信息超载)NII计划
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赛博空间
第三章人类传播符号意义编码和解码
能指/所指
乔治·赫伯特·米德
符号
符号互动论
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
互文性
讯息
信息与讯息
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符号
索绪尔
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文化
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传播者
模式
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反馈
香农—韦弗模式
噪音
单向传播
双向传播
循环模式
施拉姆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
式
马赛克传播模式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
总过程
另类媒体
第五章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亲身传播
主我/客我
“自我互动”理论
“镜中我”
初级群体
次级群体
基模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社会认同模式
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
流言
奥尔波特公式
集合行为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群体模仿
群体传播
公共传播
组织传播
第七章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
社会雷达(环境监测)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麻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
信息环境
拟态环境
第八章媒介技术媒介组织地球村
马歇尔·麦克卢汉
媒介即讯息
“热媒介”和“冷媒介”容器人
“电子乌托邦”
网络成瘾
流媒体
自媒体
媒介生态环境
媒介生态
把关人(守门人)
双重行动模式
媒介事件
社交媒体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
范理论
传播制度
集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
媒介责任理论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观点的自由市场
哈钦斯委员会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先提出。
定义: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它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意义:(郭庆光补充)(1)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居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它突出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枪弹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于纠正“有限效果论”也有积极作用,在这一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
1、认为她缺乏理论性,对关键概念定义太泛,认为它是一种搜集资料的策略。
2、极少有研究去寻求满足的前提。
3、认为使用与满足理论用自我报告来确定人们的动机,显得有些简单和天真。
4、认为它过于狭隘地集中于对个人的研究,忽视社会结构和媒介在该结构中的位置。(对此鲁宾和温德尔提出了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依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使用与依赖模式将个人置于社会系统之内,这些系统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需要)
考研《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记忆法
(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统一)社会信息 ← 开放性 子系统 自我创造 自完 双重偶然性 传播障碍 ↓ 结构 功能 ↓ 制度 渠道
传播 ↓
→ 特点 人内 人际 群体 组织 大众(5个特点)
特点 ← 系统性 → 类型
传播隔阂 ↓ 无意误解 有意曲解
马克思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传播观) 决定 ↓ 起源于 受制约 反映着 (能动性)反作用(独立性) ↓ 推动 主矛盾 特殊规律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构成两个方面 ← 双重含义
传播主体与~ 传播技巧与~ 传播对象与~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
传播效果
影响传播效果的要素和环节
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
→ 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戈尔丁)
大众传播的效果和 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影响的三个理论 ↓ (麦奎尔) 20世纪初-30年代末 40年代-60年代 ↓ ↓ 传播流 子弹论/魔弹论 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 “使用与满足” 核心观点 缺陷 理论背景 评价 政治即有倾向假说 选择性接触假说 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 ↓
受众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 “使用与满足” → 传媒接解的社会条件因素 ↓ ↓ ↓ 广播 印刷 电视 卡兹“使用与满足”过程基本模式 评价 ↓ ↓ ↓ ↓ ↓ 1喜欢知识 1读书动机 麦奎尔的满 竹内郁郎的补充 1 、意义 竞赛的心 2报纸使用 足四种类型 ↓ 2 、局限性 ↓ 理需求 形态 目的 条件 印象 结果 修正 心绪转换 2收听肥皂 人际关系 剧的动机 自我确认 环境监视
10110编号郭庆光_传播学教程(最终版)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
目 录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第二节 人际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 群体传播
第二节 组织传播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第二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十四)、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十四)、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3)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念
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主要特点P168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早期的贵族主义的观点(奥特伽观点)P169;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曼海姆观点)P179;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斯的观点)P170;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P171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大众社会论的“被动”受众观(清水几太郎;“拷贝支配”社会及其形成原因,“拷贝的支配”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的两条原理P172-173;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P173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克劳斯的受众规模三个不同层次观点P174
一、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选择性接触假说”P176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P177;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个问题P177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的三个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P178-179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P180倒11-13行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赫尔卓的人们喜爱知识竞赛的三种心理需求P181;收听肥皂剧的动机P181
(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论(实用、休憩、夸示、逃避)P181;对报纸六种使用形态P181-182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
3,讨论权 受众享有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的权利。 对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4,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 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
隐私权,就是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 受侵害的权利。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 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 新闻媒介不报道、不评论以及不非法获得。 二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 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扰,包括自己的身体不受搜查, 自己的住宅和其他私生活区域不受侵入、窥探。
第十章 受众
第一节 受众
一、受众的界定和类型 Audience 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或称阅听 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具体而 言,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 电视戏剧的观众、网络的浏览者等等。
受众的分类: (1)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 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 (2)依据日常接收某一媒介内容的习惯和程 度,分为基本受众和潜在受众。 (3)根据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可以分为读 者、听众、观众,以及网络的浏览者。
受众权利具体包括: 1,知情权 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 。 “三权说”:认为知情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 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 国家和传播媒介应为公民享有这项权利提供法 律和实际业务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受众权利
• a.传播权
• 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 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 b.知晓权
• 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 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c.传媒接近权
•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 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 “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 “开放频道”活动。
• 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 1.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 模); 2. 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 3.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 响的人(有效受众)。
(二)受众观
•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 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 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
②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 a.广播媒介
• 美国赫卓格 • 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
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 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
• b.印刷媒介
• B.R.贝雷尔森 • 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 • 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
• (利润原理:激发人的原始本能营利;政治或宣传原理: 拷贝选择和加工麻醉大众)。
• 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 的划一主义。
二、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 (一)受众 • (二)受众观
(一)受众
•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 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 分众观的核心内容 :
• 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 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 • 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
应 • 受众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理解上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
• 传播媒介发展过程及其未来趋势三阶段 :
• 1.精英媒体阶段
2012年5月27日,CCTV新闻联播头条《创 业服务业:新业态迸发新活力》向全国人民和 世界华人华侨对36氪、创新工场、亚杰商会等 6家新兴创业服务机构进行了报道[13]
2012年6月30日,36氪获得2012(首届) 中国新媒体峰会“中国新媒体30强”荣誉[14]
2012年10月30日,36氪获得第六 届”2012 ChinaVenture中国投资年 会”“最具影响力创业媒体”荣誉称号[15]
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
• c.电视媒介
• 麦奎尔 • 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 • 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 • 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 • 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 • 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
③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
• 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 条件制约。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第三节 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第四节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 1、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 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 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
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 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 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3、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
• 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 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 有各种正当的权利。
④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 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 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 含义 • 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
的社会和心理根源; •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第四节 “使用与满足” 理论
•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当时,美国 的收音机得到高度普及,一些“格调低俗”的娱乐节目 收听率极高。学者围绕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 心理动机 进行研究。
• 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 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②受众即市场
•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受众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媒体 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 消费者的集合体。
• 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 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 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③评价
• 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 • 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
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 • 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
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评价
• 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 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 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 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节 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 一、分众的概念、社会观和理论依托
在传播学研究中,把大众传播的受众在本质上看做同质化、 无差别的“大众”的观点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但是,大众论并不是受众研究的唯一视角,在传播学经验 的和实证的研究出现以后,分众理论逐渐取代大众理论成 为主流。
• 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 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指早期的报纸和政党报刊时代,教育普及程度很低、媒体资源昂贵, 媒体资源是少数社会精英和富裕人群的奢侈品
• 2.大众媒体阶段
国民教育高度普及、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媒介接触和使用 成本不断降低、受众的规模达到顶峰,媒体内容力图满足最大多数人 的最基本的信息需求
• 3.分众媒体阶段
满足多样化需求、以不同的受众群体作为目标定位的各种新型媒介。 在受众人数上,专业媒体功能越细分,其受众规模也就越小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
• ①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 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本质 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
• 有失偏颇。
②清水几太郎
• 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环境的扩大和 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 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 支配易转化为“心理的暴力”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 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理现象。 • 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与蓝领阶层一起构
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权 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 原因。
• b.李斯曼
• 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 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 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 “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 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 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 大众。
• 受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受到群体 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 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社会关系意义)或社 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 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 ②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众传播的竞选 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
2012年12月27日,36氪获得“2012搜狐 移动新媒体年度成就奖”荣誉称号[16]
2013年5月24日,36氪获得中关村授予的 “创新型孵化器”[17]
2013年12月11日,36氪在北京首次举办互 联网创业峰会[18]
2014年1月15日,36氪获得“2013中关村 十大新锐品牌”
窄播
• 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 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 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 c.分析发现:
• 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
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 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 • 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更愿意 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 (说明受众具有某种能动性)。
• c.孔豪瑟
• 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 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
• 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 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 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4)评价
• 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史观 (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操纵)是 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 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 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社会有帮助。
• “选择性接触”并不仅仅存在于政治信息领域,在消 费、文化和娱乐信息领域,这种机制都是普遍存在的。
• 而作为选择依据的,除了兴趣或爱好等个人因素外, 他们的群体价值和群体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
2、受众即市场
• 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 传媒的市场。
• 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 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 费者集合体。
有关分众需求的实证研究
• 分众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人们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 职业、学历、文化,有着不同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因 而他们的媒介需求、接触动机、兴趣和爱好也是不同的, 媒介只要对受众进行准确的定位,就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 果。
• (一)杰克·兰蒂斯关于电视的全国调查 • (二)美国报业广告协会的调查
②特点
• 规模巨大性; • 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 • 无组织性; • 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 • 匿名性; • 流动性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
• 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人和劳动 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 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 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汽车之家成立于2005年6月,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 汽车之家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买车、用车、养车及与汽车生活相关的全程服务,以 全面、专业、可信赖、高互动性的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影响最广泛的汽车消费者 ,是中国最具价值的互联网汽车营销平台。中国互联网汽车网民60%的时间花费在 汽车之家。 2013年12月 “汽车之家”于美国纽交所上市
• 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由传统 媒体广播功能形式的话语பைடு நூலகம்权遭到质疑。现代传媒由此开 始了由“广播”向“窄播”转变的尝试。
• 窄播的形式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点对面式的传播,如专业电台、单选频道; 另一种是点对点式的窄播,如音频点播、准视频点播、交
互电视等。
• 由广播走向窄播,由单向性向双向性过渡,从哲学的角度 看,这体现了一种“去中心主义化”的趋势。窄播和电子 传媒相结合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必将推动新型社会文化的生 成。
(2)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
• 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
• 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 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 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 持者。
• 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 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 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