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会商制度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会商制度实施方案》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为深入贯彻新的课改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方针,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全面育人的重任,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促成素质教育的深入拓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依据潍教字[xx]30号文件,我校特制定柳疃初中学情会商制度。

一、学情会商制度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一)地位与作用
1、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成学情会商小组。

学情会商小组既是学校的一种团队组织,又是学校基层的一种会议形式。

作为学校基层的团队组织,学情会商小组承担着统一工作目标、沟通教育信息、协调教育行为等职能;作为学校基层的会议形式,学情会商小组能够解决协同育人、跨学科研讨的具体问题。

2、学情会商小组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教育教学工作会,由分管领导组织,班主任主持,全体任课教师参与。

通过学情会商小组进行管理资源的整合利用,让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着眼于推进班级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落实教师一岗双责、全员育人的有效措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建立和完善学情会商制度,让全体任课教师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引导全体教师不断提升团队管理新意识;有利于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有利于整合各学科管理资源,开发学
校的管理潜能,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基本任务
学情会商小组会议要求全体任课教师针对班级管理、小组发展、学生成长等问题共同研究现状、探讨措施、制订方案,做到整合资源、信息共通、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育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证班级教育管理协调、科学发展。

二、学情会商制度的原则、内容及形式与流程
(一)基本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学情会商小组所有成员要以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统一目标,分工协作,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2、整体性原则。

学情会商小组会全体成员应发挥整体育人功能,团结合作,教育与教学、班级管理紧密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争创优秀班级管理工作团队。

3、生本性原则。

学情会商小组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

4、多样性原则。

应遵循教育规律,围绕教育目标,创造性的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情会商小组活动,以增强活动的鲜活性。

5、针对性原则。

会议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思想状况、学科教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提出科学对策,整体优化班级教育管理。

6、协调性原则。

学校协调好教学处、班级学情会商小组工作的开展,注意教学处间的教育衔接;班主任协调好各任课教师,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7、实效性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务实求实,研究形成教育智慧,指导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基本内容
学情会商小组应围绕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育人措施,改进班级工作。

(三)形式与流程
为促进学校常规管理,学情会商会议可分为班级教师碰头会、班级学情会商例会、教导处学情会商大会等主要形式。

碰头会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交流沟通,提高育人时效性。

班级学情会商例会一般每周开一次,交流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教导处学情会商大会由学校或教导处分管领导参加,教导处主任负责组织,班主任和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一般于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召开,着重围绕本教学处的工作重点、难点等方面进行总结部署研讨,制定相关措施。

学情会商流程。

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包括备课)、现状分析、研究对策与思路、班主任总结等环节。

三、学情会商小组的领导与管理
(一)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学情会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协调组织活动开展。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贾可涛副组长:徐国安满广永
成员:徐国义谭翠莲刘克森刘宏邦张敏高祥成
2、制定计划。

学期初学校依据学情会商制度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特点,制定学校学期学情会商工作计划,对本学期学情会商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计划要注重实效。

3、组织实施。

学校领导小组要分级包干深入学情会商小组参与活动,加强对学情会商小组工作的指导。

4、总结提升。

学校每学期要对本学期的学情会商小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

(二)制度制定落实
1、建立《柳疃初中对重点关注学生的排查制度》
2、建立《柳疃初中“学情会商”领导包靠制度》
3、建立《柳疃初中“学情会商”导师考核评价制度》
(三)评价与考核
1、学校制定学情会商小组工作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情会商小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学期末,学校领导小组对各班级学情会商小组进行检查评价,检查评价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2、检查、考核和总结要制度化。

每个班级学情会商小组会议的开展情况都要一一记录、总结,期末要总结出经验材料存档。

每学期末,学校要把这项工作做为年终评选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条件之一,并与教师的绩效分数结合,跟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挂钩,对于在学情会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班主任,要给予表彰。

三、实施细则
学情会商制度具体做到:
1.学期开始,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情台账”,内容包含学生的优点、弱点、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由班主任牵头对本班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评估判断,加以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个案育人计划。

2.每周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导师研究一次“学情”,使每位任课教师都熟悉班内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背景状况,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3.每月校长主持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学生工作的办公会议,研究学生教育措施,指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以班主任为组长的会商小组的工作开展。

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工作培训。

4.认真落实“特别关注学生”领导包靠制度,定期谈心,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建立好“特别关注学生”成长档案。

5.班主任要有全局观念,注意通过各种手段,如召开学生座谈、走访家长等活动,掌握班级的思想动态,分析班级形势,不断发现新问题,找出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地与学校和任课教师联系。

6.注意开好以帮教活动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让进步突出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教育学生,以推动帮教活动深入开展,这样的班会每学期都要举行三至七次。

教导处和政教处将对活动的开展情况,深入班级调查。

7.任课教师要树立“一岗双责”的观念,既教书,更育人。

在促进自我专业化的同时,使自己的教育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锻炼。

8.学情会商小组会的组织,要秉持“发现”的理念,把好的做法提升为经验,大家共同学习,提升整体管理能力。

9.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管理。

结合实际,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提出具体的要求。

每学期至少自行组织两次学法交流会,促成每个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根据学校安排适时举行主题班会,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0.学情会商活动开展要经常化、制度化,活动的内容要有计划、有安排,要特别注意开好学期初和期中考试之后的学情会商大会。

学期初,学情会商大会要结合上学期考试情况,在班主任的主持下,会同学校领导、任课教师一起分析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要素,从而对每个学生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全体任课教师要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并把活动内容认真记录在《学情会商记录》中,建立起学情会商会议的基础档案,作为检查、评比的一项内容。

四、工作要点
1.关注每一位学生,形成班级合力。

关注的实质关心、尊重、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师的教育理念应是:班内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关注的对象。

2.充分利用好家长学校开课机会,学校不仅是师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家校合作、家长成长的公共教育组织。

树立家长是孩子生命成长
的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倾听家长的呼声,从新生一入校,家长就成为学校的同盟军。

3.工作有热心,使学情会商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五、评价与考核
1、学校制定学情会商小组工作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情会商小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考核标准见《柳疃初中“学情会商制度”导师考核细则》)
2、学期末,学校领导小组对各班级学情会商小组进行检查评价,检查评价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3、检查、考核和总结要制度化。

每个班级学情会商小组会议的开展情况都要一一记录、总结,期末要总结出经验材料存档。

每学期末,学校要把这项工作做为年终评选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条件之一,并与教师的绩效分数结合,跟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挂钩,对于在学情会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班主任,要给予表彰。

xx年9月
第二篇:学情会商制度学情会商制度
为进一步构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田柳一中实行学生学情会商制度,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任务目标
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把育人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做到人人有育人目标,人人承担育人责任,切实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认识发展自己,促进学生特长及个性化品质的健康发展。

三、内容与形式
学校以课程部为主导,各级部紧密配合,以学习困难学生为主,具体包括:学习困难、家庭贫困、家庭优越、思想波动、心理障碍等五类学生。

学校要求各班建立“学情台账”,每周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导师研究一次“学情”,使每位任课教师都熟悉班内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背景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校长每月至少主持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学生工作的办公会议,研究学生思想教育措施,逐班排查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情况,并逐人落实校级领导包靠责任制,切实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明确导师职责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终身发展
奠定基础。

导师的主要职责是:
1、思想引导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各类学生积极进步。

(2)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2、学业辅导
(1)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业基础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定期向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3)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3、生活指导
(1)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2)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心理疏导
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

对结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与各相关教师、家长联系,为学生排忧解难。

(二)组织选择聘任导师
学校全面实施学情会商制,根据师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师与
学生双向选择实施方案,学校导师的选择应充分尊重师生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并在新学年开学前(新生入学一周内)完成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工作。

1、摸底调查。

各班学生由班主任摸底,其中要特别关注“来本街道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八类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行为偏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个性发展有特殊要求,以及在集体授课条件下,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发展的学生。

2、师生结对。

每位任课教师(班主任除外)需要受导多名学生;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协商确定,并报课程部备案;班主任老师对班级全体学生负责,其中重点对“来本街道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八类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进行特别指导。

一般情况下,师生结对最少一学年。

如果任课教师出现工作岗位变动,则及时进行相应的变更。

3、建立学生档案。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受导学生档案,特别要跟踪记录好“来本街道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八类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受导过程及成长档案。

(三)制定辅导计划。

辅导教师要结合自己所辅导学生的情况,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可行的辅导计划与措施,保证辅导的过程有实效,带动、影响、促进所有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定期培训与检查。

学校将定期举行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如听专家报告、经验介绍、观看相关视频等,对辅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水平。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检查考评,跟踪调查,保证导师辅导工作的质量。

五、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
1、注重策略方法的研究。

导师要将每一位受导学生当作一个课题去研究。

从学习、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导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特别是“来本街道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八类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卫生情况、纪律情况等情况,帮助学生学会自理、自律、学会生活。

2、实施亲情化教育。

导师指导学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严禁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导师应认真倾听受导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努力帮助受导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4、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导师要不定期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家长沟通。

每周必须与受导学生谈心一次,每月总结谈话情况记录汇总一次,每月与学生家长电话
或当面联系一次。

5、及时辅导学生的学习。

导师要经常了解和分析受导学生情况,通过检查学生作业、分析试卷等,查找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习信心,经常督促、检查、指导各科知识掌握情况。

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六、考核与评价
1、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结合学生发展情况,采取导师自评和学生、教师、学校四方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一次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成绩显著者给予表扬与奖励。

2、凡不能履行导师职责的,学校将有权予以更换,并限期进行自查整改。

第三篇:温泉小学学情会商制度实施细则温泉小学学情会商制度实施细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培育阳光生命,奠基智慧人生”的育人宗旨,保障每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全面育人的重任,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学情会商制度。

一、组成与作用
学情会商制度要与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相结合。

学情会商小组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主持,让全体任课教师都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
一种团队组织,承担着统一工作目标、沟通教育信息、协调教育行为等职能,集体研究的措施由学生成长导师加以认真落实。

二、基本任务
学情会商小组会议要求全体任课教师针对班级管理、小组发展、学生成长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等问题,共同研究现状、探讨措施、制订方案,做到整合资源、信息共通、班会共备,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育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改进班级工作。

三、基本形式
学情会商会议可分为班级教师碰头会、班级学情会商例会、学情会商大会三种形式。

碰头会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随时、随地、随机进行交流沟通,提高育人时效性。

班级学情会商例会一般每周开一次,交流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根据需要,与会人员可以安排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参加。

学情会商大会由学校分管领导参加,级部主任负责组织,班主任和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着重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难点等方面,进行总结部署研讨,制定相关措施。

一般于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召开。

四、组织流程
1、活动安排。

每学期开始级部主任与班主任进行协商,确定本学期学情会商活动安排总计划,研究学生导师,报学校教导处备案,并按计划进行相关活动。

2、建立台帐。

每学期开始,班主任牵头对本班学生情况进行全
面深入分析和评估判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情台账”,内容包含思想实际、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个案育人计划。

全体任课教师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把活动内容认真记录在《亲子成长活动记录》中,建立起学情会商会议的基础档案,作为检查、评比的一项内容。

3、研究学情。

以班为单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导师每周研究一次“学情”,日常随时进行交流。

每位导师根据自己承包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背景状况等情况进行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的发展变化情况、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交流,并对一周来班级纪律、秩序、存在问题等提出建议,共同研究制订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

认真落实“八类特殊群体学生”导师包靠制度,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

特殊学生的导师重点汇报特殊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和教育结果,定期谈心,建立好“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成长档案。

教师学情会商的内容由班主任执笔记录在学情会商笔记本中,其他教师将涉及承包学生的相关内容记录在亲子成长活动记录中。

4、专题研究。

校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学生工作的办公会议。

程序是由班级、级部、校区为单位形成学生教育情况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教育取得的效果、目前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努力方向等。

由分管领导汇报一月以来学生的思想、学习现状,研究学生教育措施,指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以班主任为组长的会商小组的工
作开展。

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工作培训。

5、学生评价与反思。

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管理。

结合实际,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提出具体的要求。

每月根据校长办公会的要求,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每月的综合评价,以评促改。

每月组织学生进行思想、学习交流或者召开主题班会,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成每个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

要十分注意中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培养,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坚定自信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习成绩,达到转差促优的目的。

五、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学情会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协调组织活动开展。

学期初各校区教导处依据学情会商制度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区特点,制定学校学期学情会商工作计划,对本学期学情会商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计划要注重实效。

学校领导小组要分级部包干深入学情会商小组参与活动,加强对学情会商小组工作的指导。

学校每学期要对本学期的学情会商小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

学情会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华志校长成员:赵顺总党支部书记
张学福教导主任赵玉峰政教主任吴献州教导副主任郑树新教导副主任
六、评价与考核
学校领导小组制定学情会商小组工作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科学的学情会商小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学期末,学校领导小组对各班级学情会商小组进行过程性检查和终结性评价,检查评价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每个班级学情会商小组会议的开展情况都要一一记录,周周小结、月月总结,期末要总结出经验材料交教导处存档。

每月一通报,每学期一汇总。

学校根据学生的成长量化信息,通过师生座谈、家长访谈等定期对导师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考核,将导师育人的工作质量、学科教学成绩、所指导的学生综合素质一起纳入业绩评价,捆绑纳入学期绩效考核指标。

对于在学情会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班主任,要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篇:班级学情会商总结学情会商总结
庆文中学七年级一班赵子成
学情会商总结
学情会商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建立“学情台帐”,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会商优化学生发展的策略。

重点是加强对学生思想、生活的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对行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搭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平台,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即时帮助学生,真正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学情会商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认真分析学情,研究并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中差生转化。

对中差生帮教活动的原则是抓薄弱环节,促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