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ging插值法)1961_2005年淮河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淮河流域上游不同尺度降雨集中度时空变化分析

淮河流域上游不同尺度降雨集中度时空变化分析

淮河流域上游不同尺度降雨集中度时空变化分析肖紫薇;石朋;胡健伟;瞿思敏;王建金;戴韵秋;陈颖冰;陈星宇【摘要】在评估洪水风险和计算水资源利用率的时候,了解不同时间内的降雨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关系是很必要的.本文对淮河上游降雨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通过降水集中指标,采用月降水量和日降水量系列分别探讨研究区域内降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随后利用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这种变化趋势的显著性水平,同时采用线性相关法来分析降雨量占比与CI值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降水无论是在季节性变化还是日尺度的变化上,都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且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区的防洪风险;CI值与占总降雨天数的15%天中所下的降雨量占比相关性最高.%Understanding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of various timescale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s importa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flood risk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In this study,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uai River of China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wo indices:the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PCI) and the concentration index (CI) for measuring seasonality and daily heterogeneity using monthly and daily precipitationseries,respectively.Then using the rank correlation test to analyze this trend level of significance.The CI and percentage of precipitation contributed by the rainiest days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rainfall in the study area,whether seasonal changes or changes in the date scale,shows a clear trend characteristic and in space also shows a significant spatial imbalance,which adds a certain study offlood risk areas.The daily heterogeneity of the rainfall in a year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heavy rainfall amount of the 15 % rainiest days.【期刊名称】《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6页(P74-79)【关键词】大坡岭流域;降雨集中度;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作者】肖紫薇;石朋;胡健伟;瞿思敏;王建金;戴韵秋;陈颖冰;陈星宇【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水利部水文局,北京10005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1.2降雨强度、数量以及模式的改变会造成干旱、洪水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基于Kriging插值的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格局

基于Kriging插值的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格局

基于Kriging插值的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格局邵晓梅;严昌荣;魏红兵【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06(27)2【摘要】采用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60-2000年黄河流域97个气象站点的系列资料和Kriging插值方法,对黄河流域降水时空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既受天气系统的制约,又受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造成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就年际变化而言,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降水偏多,尤其是80年代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与正常值相比要偏高许多,而70年代和90年代降水偏少,目前正处于降水偏少时期.黄河流域上游的降水增加趋势相当明显,而中游和下游降水则明显减少;就降水年内分配而言,降水高度集中在汛期(6-9月),且上、中、下游降水均以7、8月最多,但下游7、8月降水较中、上游更为集中.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对了解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页数】6页(P65-69,75)【作者】邵晓梅;严昌荣;魏红兵【作者单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康明创业科技开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相关文献】1.近53年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J], 贺俊平;贺振2.甘肃省近42年降水量变化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J], 王红霞;柳小妮;李纯斌;任正超;潘冬荣;魏靖琼3.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的降水盈亏格局分析 [J], 邵晓梅;严昌荣4.基于PER-Kriging插值方法的降水空间展布 [J], 王舒;严登华;秦天玲;刘汝海5.基于TRMM卫星降水的太行山区降水时空分布格局 [J], 杜军凯;贾仰文;李晓星;牛存稳;刘欢;仇亚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淮河片区面降水量演变趋势诊断研究

淮河片区面降水量演变趋势诊断研究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98淮河片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淮北属暖温带区,淮南属北亚热带区,片区内降水量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尤其是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年际降水多雨年与少雨年降水量比值可达3~5倍,且洪涝、干旱时常交替发生。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洲南部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1900—2005年间存在减少的趋势,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及其各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研究。

该文以淮河片区及其周边气象站1951—2006年的逐日实测降水资料,采用动态式的泰森多边形模型,评价计算淮河片区及其南部、北部3种区域尺度不同时段的面降水量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3种片区面降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及其演变趋势、突变趋势,为区域水利、铁路、城市建设等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和防汛与抗旱提供技术分析支撑。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1.1 分析数据来源降水量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 t p://c dc.c m .c n /),包括淮河片区及其周边基本、基准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1951—2006年的逐日降水量。

1.2 研究评价方法淮河片区面平均降水量的评价计算面积约329 371 k m 2,其中南部约191 653 k m 2、北部约137 718 k m 2。

区域面平均降水量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其精度较高,尤其适合于测站分布不均匀的区域。

由于各计算区域在不同年份使用的雨量站点是动态式的,其泰森多边形根据实际采用站点进行构建。

区域面平均降水量的演变趋势、突变趋势诊断分别采用时间序列线性倾向率估计法(最小二乘法)、M a n n -Kendal l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2 面降水量特征2.1 面降水量分布特征淮河片区1951—2006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44.9 m m ,其中夏季为463.6 m m ,连续4个月最大563.4 m m,汛期为545.2 m m,非汛期为299.8 m m,分别占多年平均的54.9%、66.7%、64.5%、35.5%,说明淮河片区的降水量高度集中在汛期(或夏季)。

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林琳;刘健;陈学群;管清花【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2(028)001【摘要】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及埋深4个指标对1961-2000年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降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年内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年际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自南向北逐渐下降的趋势.②黄河入境径流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根据趋势分析1986年之前径流量变化较平缓,之后呈线性下降趋势.当地径流量年内变化较大,夏季径流量超过全年的80%;年际变化较小,呈峰-谷-峰的变化趋势.③东营市浅层地下水位年内变化较小,其中广饶县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平均下降了12.78m.④广饶县地下水埋深自70年代至90年代增幅达到14.70 m.1975-2000年广饶县地下水埋深呈显著线性增加趋势(R2 =0.93),年均增速达到0.72 m/a.【总页数】6页(P29-33,37)【作者】林琳;刘健;陈学群;管清花【作者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1【相关文献】1.基于MODIS黄河三角洲湿地NPP与NDVI相关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J], 蒋蕊竹;李秀启;朱永安;张治国2.长江流域近七十年空中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陈婷;敖天其;黎小东3.近10年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J], 张成扬;赵智杰4.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张林;陈沈良5.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土壤pH值时空变化特征 [J], 段梦琦;丁效东;李士美;张晓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60—2014年淮河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间的时空特征

1960—2014年淮河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间的时空特征

1960—2014年淮河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间的时空特征潘欣;尹义星;王小军【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19(38)2【摘要】利用淮河流域25个分布相对均匀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借助线性趋势、圆形统计、EOF分析等方法对1960—2014年流域的极端降水发生时间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1)淮河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际振荡。

流域平均的极端降水发生时间表现出提前趋势,但未达到0. 05显著性水平。

发生时间集中程度随年份上升,上升趋势达到了0. 05显著性水平。

综合分析表明,流域7月份发生极端降水的可能性增大。

(2)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间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逐渐推迟,大部分站点发生时间呈微弱提前的趋势,该分布规律与梅雨和台风的影响有关,而提前趋势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雨带的年代际北移有关。

(3)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间的EOF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模态空间典型场呈"西北-东南"反位相分布;第二模态空间典型场呈一致性分布,分别揭示了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时间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和近似一致性分布特征。

【总页数】9页(P377-385)【作者】潘欣;尹义星;王小军【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14【相关文献】1.1960-2014年淮河上中游流域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2.1960年-2010年淮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3.淮河流域1960-2007年极端强降水事件特征4.1960—2018年嫩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5.1960—2008年淮河流域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61-2011年黄淮海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1961-2011年黄淮海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1961-2011年黄淮海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尹军;杨志勇;袁喆;袁勇【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基于 ArcGIS 平台,分析了黄淮海地区1961-2011年最大1 d、3 d 和5 d 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 Pearson-III 分布对其进行拟合,对比1985年前后10年一遇和50年一遇最大1 d、3 d 和5 d 降雨的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1年黄淮海地区最大1 d、3 d 及5 d 降水整体有下降趋势,1995年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海河流域极端降水量下降幅度较大,洪涝灾害风险近年来有降低趋势;淮河流域整体上存在上升趋势,但200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整体上洪涝风险有加剧趋势。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ArcGIS,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maximum precipitation within 1 day,3 days and 5 days in Huanghuaihai area from 1961 to 2011 wasanalyzed.Besides,maximum precipitation within 1 day,3 days and 5 days in 10 and 50 year return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1985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precipitation within 1 day,3 days and 5 days in Huanghuaihai area from 1961 to 2011 are having a decreasing trend on the whole,especially after 1995;the decreasing trend is more obvi-ous in Haihe river basin,so the risk of flood disaster is decreasing in the recent years;Huaihe river basin is having an increasing trend on the whole but it began to decrease after 2005;Huaihe river basin is facing an increasing risk of flood disaster overall.【总页数】5页(P71-75)【作者】尹军;杨志勇;袁喆;袁勇【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24;X43【相关文献】1.1961-2011年通辽市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分析 [J], 高荣;尤莉2.新疆1961-2011年极端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 [J], 刘琳;陈静3.1960-2015年秦岭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孟清;高翔;白红英;张扬;王辉源4.1965-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 [J], 赵安周;朱秀芳;潘耀忠5.1961-2011年秦巴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杨波;张勃;安美玲;张调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61年—2014年西辽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异性诊断

1961年—2014年西辽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异性诊断

1961年—2014年西辽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异性诊断作者:吴凯王晓琳王高旭吴永祥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第02期摘要:对西辽河流域1961年-2014年降水量年值建立了由基于过程线、滑动平均、Hurst 指数的初步诊断,基于相关系数、Manrr 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的详细诊断两部分组成的变异诊断系统。

并聚焦近10年(2005年-2014年)年降水量时空分布,其年均降水与多年(1961年-2014年)、1961年-1970年、1971年-1980年、1981年-1990年和1991年-2000年五组平均年降水空间分布比较,对采用ArcGIS的Kriging插值后的差值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序列呈轻微下降的整体态势,未来具有增加的可能性;6 a、18 a或30 a为其主周期,1998年是年降水量的突变年。

空间分布上,年降水量变异程度大致呈现自流域西南、东部向北部增大的趋势。

近10年属于少雨年份。

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少于上述五组降水数据。

关键词:降水;西辽河流域;时空变异;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小波分析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2-0022-07大气降水是决定水资源量时空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陆地水循环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关键环节。

我国用水矛盾突出,而在区域水循环、水资源的研究中,降水的时空变异研究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已有相当数量和深度研究。

但先前针对西辽河整个流域的降水的时空变异相关研究较少,且多数研究利用的观测资料基于的气象台站数量稀少,精确度受限,对该区域降水的时空变异的诊断细部分析表达不够,同时对影响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最大的近10年降水情况则未给予特别关注。

本文采用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础资料专项最新整编的中国地面2 472台站降水资料得到的高密度气象站网的降水长序列观测分析资料,详细计算和探讨区域降水时空变异。

安徽省1961~2007年降水特征分析

安徽省1961~2007年降水特征分析
趋 势性 成分 的强度 。 ( )突 变分 析 。气 候 的突变 表现 为气候 状态 从一 3
个 平均 值到 另一个 平 均 值 的不 连 续 性 , 其研 究 方 法 有
多种 。本文 采用 Ma n—K n a 检验 法 , 时 间序 列 n ed l l 在
安 徽省 降水 的季节变 化 明显 , 多年平 均状 况 下, 各 季 节降 水 占全 年 降 水 量 的 比 例 为 : 季 2 % , 季 春 8 夏
( 5)
图 1 安 徽 省 年 平 均 降 水 强 度 年 际变 化
‘ ; i 。
现 考 虑 比值 R(./ ( ) 垒 R S, 存 在 如 下 关 7 Sr ) / 若
系: R/ Cr So ( 6)
由安 徽 省春 、 、 、 四季 降水 量 的 线性 拟 合 倾 夏 秋 冬
摘要 : 为揭 示 安 徽 省 16 2 0 9 1~ 0 7年 的 降 水 变 化 规 律 , 用 安 徽 省 7 利 8个 气 象 站 16 9 1—20 0 7年 降 水 数 据 , 于 基
R S分析 、 n / Man—K n a 检 验 和 小 波 变 换 等 方 法 , 降 水 时 间 序 列进 行 了 线 性 趋 势 分 析 、 变分 析 和 周 期 分 e dl l 对 突 析 。 结 果 表 明 :7a间安 徽 省 年 降水 量 呈 现 出增 加 趋 势 , 、 季 平 均 降水 呈 增 加 趋 势 , 、 季 呈 减 少 趋 势 ; 4 夏 冬 春 秋 年 降水 和 季 节 降 水都 存在 H r 现 象 , 水 过 程 具 有 反 持 续 性 ; 5 us t 降 近 0a间安 徽 省 年 降 水 量 的 变化 过 程 可 以 分 为 偏 湿 、 干 、 湿 3个 阶段 , 偏 偏 四季 降水 也 具 有 突 变性 ; 降水 量 和 四 季 降 水量 均具 有 周 期 性 。 年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而降水集中度 D ct 和集中期 P ct 如下式进 行计 算:
n
70
旬 月
D ct = Rt
i= 1
R t i ; P c t = arct an ( R x t / R y t ) ( 4)
80
候 旬 月 候 90 旬 月
1. 3
降水 z 指数 降水 Z 指数作为评价气候旱涝的一个常用指 , 在我国旱涝的科研和工作中也有着广泛的
2
2. 1
结果分析
淮河流域年内降水不均匀性特征 表 3 列出了淮河流域 5 个代表站不同年代的降
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 , 图 1 为 45 年平均的候和月降
428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 19 卷
图1 F ig . 1
候 ( 左图 ) 、 月 ( 右图 ) 降水年内分 配不均匀性系数分布
Distributio n of N on - unifo rmity Coefficient o f Pentad ( left) / M o nthly ( rig ht) P recipitat ion 表4 T ab. 4 淮河流域降水年内分配的集中度 Precipit ation Concentr ation Deg ree Ov er Huaihe Riv er Basin
[ 7] [ 4~ 6]
资料来源于河南省气象科技档案馆, 其他 3 省的 29 个站资料来自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资 料均为 1961~ 2005 年的候、 旬、 月降水量资料。 降水量年内分配特征的标度有多种不同方法, 常规采用各月、 各季等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和距平 百分率等。本文分析淮河流域降水的年内分布, 采 用降水不均匀性系数、 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等 [ 3~ 7] 指标 。对于 气候 旱涝 分 析, 则 采用 降水 Z 指 数[ 1 2~ 14] 。 1. 1 降水不均匀性 由于淮河流域季风气候的特点 , 降水年内分配 上的不均匀性特征非常突出。综合反映降水年内分 配不均匀性的特征值的指标很多, 本文采用年内分 配不均匀系数[ 5, 7] C u t 来衡量。 Cu t = t = 1 , 2, 1 n

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降水量时间序列趋势性 、 周期性 以及 降水集 中度 、 集中期 、 降水质心 、 旱涝发生频率 、 涝交 替在 空间上的分布 特征 。 旱 结果表 明: 近 5 ① 0年来 , 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 , 南部地 区降水增 加 , 北部地 区降水减少 ; 年 际变化上存 ②
在 2 年 的主周期 , 内分配集中在夏季 , 7 年 且北部地 区降水更为集 中; 干旱易发 区分布面积较 广 , ③ 洪涝易 发区分布
( . o l e f S i a d Wa e o s v t n, e i gF r s y U ie s y, iig 1 0 8 , h n ; 1 C l g ol n tr n e a i B i n o et n v ri Be n 0 0 3 C i a e o C r o j r t j
第 1 O卷 第 2期 21 0 2年 4月
南 水 北 调 与 水 利 科 技
S uht— rhWae ies na dWae c ne& Teh oo y o t-oNot trDvri n trSi c o e c n lg
Vo.O No 2 1 1 .
Ap . 0 2 r 2 1
S ta nd Te pa i la mpo a rato s o e i t to n a heRie sn n c nt5 a s r lVa i i n fPr c pia i n i Hu i v rBa i i Re e 0 Ye r
YUAN h YANG h — o g , Z e ~, Z i n ZHENG a - o g ”, y Xio d n 。 YUAN n 。 Yo g ’
6 i1 .7 4 8 ..2 12 1 .2 9 o:0 32 / P d 10 .0 2 00 变 化 特 征 分 析 O年

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作者:袁喆杨志勇郑晓东袁勇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年第02期doi:10.3724/SP.J.1201.2012.02098摘要:以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48个气象站点1961年-2010年共50年逐日降水过程为基础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数据处理平台,结合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Morlet小波变换和集对分析法(SPA)等,分析淮河流域年降水量时间序列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降水集中度、集中期、降水质心、旱涝发生频率、旱涝交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南部地区降水增加,北部地区降水减少;②年际变化上存在27年的主周期,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且北部地区降水更为集中;③干旱易发区分布面积较广,洪涝易发区分布相对较集中,上游和中游部分地区为旱涝交替易发区。

关键词:淮河流域;降水量;旱涝;时空变化中图分类号:TV213.4;P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2)02-0098---(1.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3.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4.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48 weather stations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from 1961 to 2010,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s of Mann-Kendall rank correlation test,Morlet wavelet transform,and set pair analysis on the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trend,periodicity,concentration degree,concentration period,and centroid ofprecipitation,the frequency of drought and flood,and the alternation of drought and flood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on the whole during the time period and it increased in the south but decreased in the north of the area;(2)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had a 27-year primary period,and the precipitation occurred mainly in summer within a year and it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area;(3) the drought-prone area was distributed widely whereas the flood-prone area was concentrated.The alternation of drought and flood existed main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Key words:Huaihe river;precipitation;drought and flood;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气候变化所诱发的环境资源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诸多学者对各类气象要素(如降水、气温、蒸发等)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1-3]。

1961—2005年鲁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1961—2005年鲁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引 言
鲁南 地 区地 处 鲁 中山 区 的东南 麓 , 依鲁 中群 北 峰 , 接苏北 平原 , 南 夏季 盛行从 海上 吹来 的潮湿 的东
还运 用 Ma nkn al 验 、 西哥 帽小波分 析 ( e. n .ed l检 墨 Mx i nht c a) ” 方 法 对 其 时 间 序列 变 化 特 征 进 行 了 a
量 为滕州 、 山 、 微 枣庄 、 费县 、 邑、 阴 、 平 蒙 沂水西 北部
采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对 降 水 资 料 标 准化 值进 行 分
解 , 3个 特 征 向量 方 差 贡 献 分 别 为 6 . % 、 . % 、 前 8 1 76 5 6 , 计 方 差 贡 献 已超 过 8 % , 本 上 代 表 了 鲁 .% 累 0 基
性 的持续 变暖 趋势 , 水 量 变化 格局 及 其 区域分 布 降
关键 词 :主 成 分 ; 转 主 成 分 ; 型 ; n ・e d l 检 验 旋 雨 Ma nk n al 中 图分 类 号 : 4 6 6 4 P 2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1 8 2 0 ) 刊 一 0 8—0 17 7 4 (0 8 增 04 5
2 1 主 成 分 分 解 结 果 .
降水量 的 7 % 以上 。汛 期 降水 的研 究 对 短 期 气 候 0
预测有着 十分 重要 的 意义 , 国许 多科 技 工作 者 在 我
这方 面作 了诸 多研究 。 。在 山东 汛期 降水 研究 方
面, 也取 得 了许 多最 新 研究 成 果 。相对 于 全球
第3卷 1
增 刊
气 象 与 环 境 科 学
M ee rl gc la d Envr n ntlSce c s to oo ia n io me a in e

1960年-2010年淮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1960年-2010年淮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1960年-2010年淮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刘丽红;颜冰;肖柏青;李娴【摘要】采用淮河流域25个代表性站点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法、累计距平法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突变检验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该流域降水量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淮河流域多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但中间多年都保持下降的趋势,突变起始年为1965年;在空间尺度上,淮河流域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上游、中游多呈现上升趋势,下游多呈现下降趋势.对淮河流域时空上的降水量的趋势特征和突变特征分析,可以为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6页(P43-47,66)【关键词】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累计距平;淮河流域【作者】刘丽红;颜冰;肖柏青;李娴【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5;P333旱灾洪涝是我国常见的气候灾害。

近年以来,极端天气频发,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旱灾洪涝的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所以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有利于了解旱涝的变化特征,为防治旱灾洪涝提供参考[1-5]。

对于降水变化特征,人们通常采用小波分析法[7]、水文频率曲线法和R/S分析法进行研究,如王澄海等利用小波分析对近50年中国降水变化的准周期性特征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研究[5-9];周陈超等利用累计距平曲线法分析了青海省近50年来水资源变化趋势[10];钟平安等利用Hust指数R/S分析方法研究了淮河流域主汛期降水演变规律[11]。

淮河流域蚌埠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

淮河流域蚌埠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

■【水文水资源淮河流域蚌埠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等方向对降水的 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

王小玲等研究发现,年降水 量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趋势变化,但 不同强度级别降水量的趋势变化表现 出较为一致的特征,强降水量的变化 趋势最为显著,降水量的变化主要由 强降水量的变化引起。

各级别降水频 率变化对降水量趋势的贡献远远大于 强度变化,趋势变化主要由降水频率 变化产生。

伍红雨等研究发现,华南地 区降水量受降水强度的变化影响较 大,受降水日数变化的影响较小。

刘金 平等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不同等级降水 日数及其变化趋势,研究指出京津冀 地区小雨日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及高 低值位置均与降雨日总数较相似;在 一定程度上,小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基 本可以表征降雨日总数的分布特征。

在安徽范围内,谢五三、黄勇等对安徽 省降水强度、降水日数进行了研究,但 对蚌埠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研究 尚未发现。

本文参照郭军等细化降水等级的 思路,对蚌埠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 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蚌埠地区各等级 降水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可为提 高蚌埠市降水预测能力和应对旱涝灾 害提供信息支撑。

一、数据与方法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安徽省气象 局信息中心,为质控后的2〇〇7~2015 年蚌埠地区61个气象观测站数据中 的逐日降水数据,对其中部分缺测数 据通过插值补齐。

本文在中国气象《降水强度等级 划分标准(内陆部分)》的24h降水级 别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微雨,降水量 级共分为6个等级,具体定义见表1。

田磊汪翔蔡雄辉数据分析上,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法计算倾向率,分析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倾向率的算法为:设某站某气象要素时间序列为*1/*2…*+,用多项式表&:*+(t)=a〇+a%t+a2t2…+am t+(m<n)(1)式中:t为时间,单位为a。

将(1)化为一次直线方程来定量描述:*(t)=a〇+a1t趋势变化率方程为:dy(t)/dt=a1方程中的系数可用最小二乘法或经验正交多项式来确定,A为倾向率,其单位为m m/a。

近50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近50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近50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叶金印;黄勇;张春莉;杨祖祥【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流域水资源、农业和生态环境将对气候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响应,研究淮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特征,将有益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利用1961─2010年淮河流域145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近50年以来淮河流域常规气象要素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全流域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南四湖地区、淮河干流中下游以南以及伏牛山区,为气温显著上升区;山区最高气温上升缓慢,而最低气温上升明显;全流域平均气温日较差有下降的趋势,气温日较差的空间变化呈现出流域中部平原区减小而其他地区增加的分布特征。

(2)全流域地面气压呈降低趋势,空间差异性增大,淮河流域广大平原为降低速率慢的区域,上游桐柏山区和大别山区则为降低速率快的中心;风速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均呈减小趋势,但在淮干上游山区、沂蒙山区以及里下河沿海地区地面风速有增大的趋势。

(3)流域西部相对湿度呈微弱增大的趋势,而流域东部呈微弱减小的趋势;日照时数逐年递减的趋势比较明显,空间上呈现流域西部递减的趋势比东部明显。

(4)年均降水量以淮河干流为界,呈现南部增多,北部减少的特征,导致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差异呈增大趋势。

%Water resources,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iver basins are affect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to different degrees. Knowledge of the tren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ulation of the basin’s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strategies.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several key climatic factors are analyzed based on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at 145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between 1961and 2010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Study results suggest that, (1)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entire basin. However, there is much spatial variability in its chang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include the Nansihu regio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Huaihe River Basin, and the Funiu Mountain region. Annual maximum temperature increases slowly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while annual minimum temperat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regions. Annual average daily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entire basin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Spatially, it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rest areas. (2) Surface air pressure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entire basin with increasing spatial variability. Its central plains exhibit a slow rate of decrease, while the Tongbai and Dabie Mountain regions in the upstream exhibit a fast rate As a whole average wind speed of the entire basin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as well as its spatial variability. However, wind speed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of the Upper Huaihe River Basin, the Yimeng Mountains, and the coastal Lixiahe region.(3) Relative humidity shows a weak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western region in contrast to a weak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ea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in sunshine duration with more decrease in the west than in the east. (4)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shows a trend of increase to the south of the main reach of the Huaihe River and decrease to the north. This leads to a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between the wet south and the dry north.【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6(025)001【总页数】8页(P84-91)【关键词】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作者】叶金印;黄勇;张春莉;杨祖祥【作者单位】淮河流域气象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 安徽省气象台,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天津市气象局,天津 300074;安徽省气象台,安徽合肥 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6YE Jinyin,HUANG Yong,ZHANG Chunli,YANG Zuxiang.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Recent 50 Years [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6,25(1):84-91.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100 年来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较为明显,总体上升了0.5~0.8 ℃(丁一汇等,2006)。

安徽淮河流域不同级别降水时空变化及对农业影响分析

安徽淮河流域不同级别降水时空变化及对农业影响分析
的差 值 对 西 北 地 区 降 水 变 化 及 对 农 业 影 响 进 行
分析。 基 于 流 域尺 度 的研 究 也 有许 多成 果 , 如 对 黄河
农业 区也分布在季风 区, 在平均年降水总量在 2 0世
纪6 0年 代 到 9 O年 代 有下 降趋 势 , 1 9 9 0年代 后 回升 的降水 变化 特征 的基 础上 引, 分 析降 水及其 对农 业 的影 响 已有 很 多的研 究成 果 。
1 相关研究与 问题提 出
淮 河 流 域位 于我 国的东 部 , 长 江 流 域 和黄 河 流 域之间, 在 我 国南 北 气候 过渡 带上 , 深受 东亚 季 风 的 影响 , 降水 的时 空差 异 显 著 , 气象灾害频发 , 对 该 地
区的农业 影 响显 著 。淮河 流域 在安徽 境 内总 面积 约
的趋 势 , 而春 秋 季 降 水 量 随 时 间 的变 化 不 显著 。但 是此 类研 究 是基 于 季 节 降水 量 的研 究 , 没 有 涉 及 不
可 信度 还有 待 提 高 。蒋 跃 林 等 ¨ 利 用 降水 效 益 系
同级别降水量 的变化趋势。黄勇等 剖将降水量划 分为不同的降水级别 , 分析了安徽省不 , 但是研究数据只参考 了个别站点的降水量 , 还 有待 深入 研究 才 能 得 到 准 确 性更 高 的结 果 。 此外 ,
流域 降水 时空分 布特 征 的分 析 , 有 利 于该 区域 水
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的
研 究 , 对 治理 流域 内频 发 的洪 涝灾 害具 有 重 要 的 指导 意 义 。汉 江 中 下 游 流 域 的 降 水 量 的 周 期 特 征l 2 。 。 也表 明该 流域 防洪 压力 大 , 但 是 研究 的方 法 只

1961-2005年鲁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1961-2005年鲁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1961-2005年鲁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张美玲
【期刊名称】《气象与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8(031)0z1
【摘要】使用鲁南地区14个气象站1961-2005年汛期(6-9月)降水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旋转主成分分析方法、M-K检验、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了汛期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鲁南汛期降水可分为6种雨型和3个分区:东部区、南部区和西北部区.雨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各分区汛期降水极端最少年相同,极端最多年并不完全相同.汛期降水连续偏多(少)年多为2~3年,连续偏多(少)年最长为5年.汛期降水量第一主成分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其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76年发生由多雨期到少雨期的突变.1976年之前存在9 a左右的周期,1976-1989年有6 a左右的周期,1990年代以后为12 a左右的周期.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张美玲
【作者单位】滕州市气象局山东滕州 27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4
【相关文献】
1.1961-2010年鲁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异特征及气候归因 [J], 张美玲;鹿翠华;陈连侠;万庆海
2.1960-2014年淮河上中游流域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景才;徐蛟;蒋陈娟;黄金柏
3.1961—2005年鲁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J], 张美玲
4.珠江三角洲地区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J], 邹贤菊;宋晓猛;刘翠善;张春桦
5.1961-2005年新疆博州地区农业热量因子的时空变化 [J], 辛渝;张广兴;刘兴旺;陈胜;陈向阳;王美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_佘敦先

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_佘敦先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第66卷第9期2011年9月V ol.66,No.9Sept.,2011收稿日期:2011-05-16;修订日期:2011-06-0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10CB428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25)[Foundation:National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2010CB428406;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71025]作者简介:佘敦先,男,安徽芜湖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研究。

E-mail:shedunxian@通讯作者:夏军(1954-),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1624M)。

E-mail:xiaj@1200-1210页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佘敦先1,2,夏军1,张永勇1,杜鸿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摘要:以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选取年最大降水量序列(AM)和超门限峰值序列(POT),分析淮河流域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淮河流域降水极值的统计特征。

研究发现:过去50年,淮河流域大多数站点年最大日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少数站点有减少的趋势,但增加和减少的趋势均不明显。

从单个气象站点50年降水序列来看,年最大日降水事件发生的时间大多集中于20世纪60-70年代,且以汛期居多。

利用L-矩法、K-S 检验等方法,发现GEV 和GP 分布分别能够较好的拟合AM 和POT 序列。

通过计算比较在不同重现期水平下的降水量,发现POT 序列及其对应的GP 分布能够更好的模拟淮河流域极端降水序列。

1961—2005年河南盛夏降水特征分析

1961—2005年河南盛夏降水特征分析

1961—2005年河南盛夏降水特征分析
刘云丰;张博;李沁东
【期刊名称】《科技与创新》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利用河南17个测站1961—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EOF(正交分解)对我国河南省7月、8月降水进行了年代际特征分析。

结果表明,近45年来,河南省7月、8月降水量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降水量有微弱的上升趋势,且降水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准2年、准7年的周期振荡现象。

由合成分析可知,东亚夏季风偏东南气流的增强有利于河南地区降水量的增加,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极端降水频次空间分布在河南中部地区。

运用EOF分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模态为河南省7月、8月极端降水频次的一致性,第二模态为南北反位相。

此外,极端降水频次呈微弱上升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次突变,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且存在准3年、准7年的周期振荡。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刘云丰;张博;李沁东
【作者单位】[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德阳618307;[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德阳618307;[2]四川省西充县气象局,四川南充63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8.024
【相关文献】
1.1961~2005年临沂市6月降水及成因探析
2.1961—2005年河南盛夏降水特征分析
3.1961-2005年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
4.喀什地区1961-2005年降水变化特征
5.1961-2005年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淮河流域60年来降水变化分析

秦淮河流域60年来降水变化分析
算公式为 :
T : r N / — ( n - 4 — ) / ( 1 - — r — 2 )
程 。若 r ( 1 ) ≤0 , 用 白噪声谱检验 , 其
计算式为 :
服从 自由度 为( n 一 2 ) 的t 分布 。
S o z = 季 = 1 2 s
而当 r ( 1 ) > 0时 , 则 用红 噪 声谱 检 验, 其计 算式为 :
2 0 1 5年 第 5期
江 苏水 利
秦淮河流域6 0 年来降 水变化分析
孔 维 俊 1 胡 电海 2
( 1 . 南京 市秦淮 河河道管理处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1 2 ; 2 . 南京市水文局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8 ) 摘 要: 以秦 淮河流域 1 9 5 1 ~ 2 0 1 1 年 降水资料 为例 , 分析 了该地 区降水特征 , 并采用 S p e a r ma n 秩 次相 关分析法和功 率谱估计法分析 出降水年 际变化的趋 势性和周期性。 其结果 可为 当地防汛防旱和水资源开发利 用提供依据。 结果表
具有 较显著 的周 期 ,反 之则 不显
著。


情况 , 笔者采用 东山水位 站的降水资 料( 1 9 5 1 年一 2 0 1 1 年) 作为代表 , 分析 本地 区降水变化 的趋势性 和周期 性。
1 . 2 方 法
2 t 叫 1 1 r ( 0 ) + ∑r ( r ) C O S O ) r
明, 地 区降水量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 , 年 降水量具有接近显著的增加趋势 , 且年 降水量具有 准 2年 、 3 . 5 — 4年、 6  ̄ 7
年 的周 期 。
关键词 : 降水 变化 ; 趋 势性 ;周期性 ; S p e a r ma n 秩 次相 关分析 法;功率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1-2005年淮河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卢燕宇1吴必文1田红1 孙维2(1安徽省气侯中心,2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合肥230061)摘要利用淮河流域四省170个气象站点1961-2005年的降水观测数据,降水量进行了插值,得到了1km×1km降水栅格序列。

在此基础上,对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呈南高北低的格局。

近45年来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年际振荡较为剧烈,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各季节变化趋势不一,但均未达显著水平。

流域内汛期和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90年代前基本为下降趋势,2000年后明显上升。

当前,淮河流域正处于降水的高气候变率时期。

45年来,降水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现在淮河中上游和淮河沿岸地区的降水量升高,而流域东北部的降水则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Kriging插值降水淮河流域空间分布变化趋势1 引言当前,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科学界日益重视的重大科学问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必将导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变化,从而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1]。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淮河流域洪水灾害是我国水患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淮河流域洪水灾害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

同时,全球变暖所驱动的水循环和降水时空格局的变化将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发[1-3]。

因此,系统研究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尤其是降水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淮河流域气候变化与洪水致灾机理间的相互联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和流域各气象要素的气候变化事实[4-8],然而,针对淮河流域气候变化的研究仍不多见。

与此同时,目前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多是直接利用气象观测站点的离散数据,采用各种气象统计方法对多年时间序列的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是在空间有限气象站点的时间尺度的研究,然而气候现象是兼具时空属性的大气物理过程,在研究中必须考虑区域尺度上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因此当前随着现代气候学、生态学以及3S技术的发展,许多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迫切需要高时空分辨率、空间栅格化的气象/气候要素数据[9]。

本研究试图在对淮河流域约170个气象站点1961~2005年实测降水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的基础上,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地区降水变化的若干基本事实及其时空变化趋势,以期科学认识该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并且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2 资料与方法*资助项目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编号CCSF2007-20)资助2.1 数据来源气象数据来自于淮河流域四省气象局(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包括了183个站点的1961~200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

剔除部分缺测较多或者观测年限较短的站点,经过整理后,基本保持在170个站。

空间数据主要包括淮河流域边界、淮河水系、气象站点分布等,主要是通过数字化和利用站点经纬度自动生成。

由于空间数据为经纬度坐标系,而最终结果需要以公里网坐标存储运算,因此利用ArcGIS 的投影变换功能将空间数据的坐标系转换成等面积Albers 投影下的公里网坐标。

2.2 空间内插方法气象要素空间栅格化的核心是空间内插技术,空间插值的实质是通过已知样点的数据来估算未知点的数据。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空间离散数据的空间插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空间插值的方法,包括多项式插值法(Interpolating Polynomials Methods)、趋势面法 (Trend Surface Methods)、 反距离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样条函数法(Spline Methods)、克里金法( Kriging Methods)等[10~12]。

这些空间插值方法各有利弊,应针对不同的插值对象,选择出最优的空间插值方法。

目前,针对中国区域降水量的研究表明,Kriging 法相较而言插值效果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尺度的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12~15];并且Kriging 法已经较为成熟,插值容易实现,较为简单易行。

因此,综合考虑下我们最终采用了Kriging 法将1961~2005年淮河流域的各站点降水量数据插值成连续的面状数据。

对空间栅格化的气象要素值分别求全年、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季(12月,次年1、2月)和汛期(5~9月)的降水量,然后利用ArcGIS 的区域统计功能得到流域范围内降水量的逐栅格平均值,形成多年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以分析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

2.3 趋势分析方法为研究淮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检测气候序列的突变点,我们采用了世界气象组织(WMO )推荐的Mann-Kendall 非参数统计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适用于水文气象等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计算也比较简便,方法如下[16]。

对于具有n 个样本量的时间序列x ,构造一秩序列:1kk i i S r ==∑ (k = 2, 3, 4,…, n )式中 r i = 10i j i j x x x x + >⎧⎪⎨≤⎪⎩(j = 1, 2, 3,…, i ) 由上可知,秩序列S k 是第i 时刻数值大于j 时刻数值个数的累计数。

在时间序列随机独立的假定下,定义统计量:k UF (k = 1, 2, 3,…, n )式中 UF 1 =0;E(S k )、Var(S k ) 是累计数S k 的均值和方差,在x 1,x 2,…, x n 相互独立,且有相同连续分布时,它们可由下式算出:(1)()4(1)(25)()72k k n n E S n n n Var S +=−+=UF i 为标准正态分布,它是按时间序列x 顺序x 1,x 2,…, x n 计算出的统计量序列,给定显著性水平α,查正态分布表,若∣UF i > ∣U α,则表明序列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

本文取α = 0.05,此时U 0.05 = ± 1.96 。

按时间序列x 逆序x n ,x n-1,…,x 1,再重复上述过程,同时使UB k = -UF k (k=n ,n -1,…,1),UB k = 0。

3 空间分布格局根据降水量空间化结果可以看出,淮河流域内各时段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呈南高北低的格局,大体上为纬向分布。

淮河流域降水较多的区域基本上集中在淮河中上游和淮河沿岸地区(图1,其中又以流域南部的大别山区降水最多。

对于年降水量而言,全流域的年降水基本高于600mm ,其中流域内河南省中东部和山东省西南部年降水量不足800mm ,属于半湿润地区,而其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800mm ,达到湿润水平。

根据图1所示,由于淮河地区处于强季风区,各季降水量相差很大,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与量值大小与其他各季均有较大不同。

图1 淮河流域1961~2005年不同时段内降水量(单位:mm )的空间分布 (a. 春;b. 夏;c. 秋;d. 冬;e. 汛期;f. 全年)Fig.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d) winter, (e) flood season and (f)annual precipitation(mm) averaged for 1961-2005 in Huai River basin低 low高 high4 变化趋势4.1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图2 1961~2005年淮河流域不同时段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a. 春;b. 夏;c. 秋;d. 冬;e. 汛期;f. 全年)Fig. 2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d) winter, (e) flood seasonand (f) annual precipitation during 1961-2005 in Huai River basin淮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1966年,为553 mm ;2003年降水量最高,为1306 mm ;45年平均值为887mm (图2)。

流域内全年和各季节降水量的年际振荡均较剧烈,线性倾向分析表明,45年来淮河流域春秋两季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季、冬季、汛期和全降水量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m m降水量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m m降水量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m m(a)(b)(c)(d)(e)(f)y = -0.551x + 1270.6R 2= 0.0106010020030040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y = 1.0767x - 1663.4R 2= 0.016320030040050060070080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y = -0.7701x + 1700.6R 2= 0.0224501001502002503003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y = 0.5381x - 1002.2R 2= 0.05312040608010012014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y = 0.4092x - 176.44R 2= 0.0016200400600800100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年份 Yeary = 0.379x + 135.59R 2= 0.00140060080010001200140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年份 Year平均值 Average趋势线 Trendline年降水量均为微弱的升高趋势,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升高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00年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较大增幅所导致。

而显著性检验则表明,各时段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均未达到0.05的信度水平,淮河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应属于气候的自然振荡。

淮河流域以汛期降水占了全年的绝大部分,约为71%。

季节分配特征是夏季降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的53%;其次是春季降水占20%;降水最少的冬季降水只占8%。

降水量在各季节分配比例随年份波动较大,近45年来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然而近年来汛期和夏季降水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图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