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c098cc56137ee06eff9180f.png)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执教者新浦中学万红教材内容: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
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共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且三者之间为因果关系。
一、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影响,并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2.通过录像再现历史,从中获得有用的历史信息,感受爱国官兵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3.知道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列表比较,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投影)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合影(播放)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师:刚才教室里一直回荡着的悲壮的乐曲,是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张老照片是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最后一张合影。
照片中这些年轻的面庞、鲜活的生命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视死如归、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今天,就让我们拂去尘封,翻开历史,重返甲午战场,去探寻那些消逝在历史烟云中的人和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5页,进入(板书)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同学们齐读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师:从课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课主要学习的有三个一:一场战争、一个人物、一个条约,一场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一个人物是邓世昌,以及从他身上涌现出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一个条约是《马关条约》,和从中折射出的中国落后的社会状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c9fe453b3567ec102d8a99.png)
(六)民族工业衰败--- 抗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大批民营企业破产倒闭
(七)民族工业灭亡--- 1945---1956年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山穷水尽,陷入 绝境,三大改造之后消亡
金圆券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 的一种货币。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抗日战争胜利 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消耗了巨量财富,引起财政赤字 直线上升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一片 混乱,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国 民党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 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从当年的画面可 以看得出,民众买东 西必须用一捆一捆的 钞票才够,由于钞票 太多,出门购物必须 带麻袋逛街,为此当 时政府只能把钱印得 越来越大,原来的壹 佰元纸钞,最后居然 变成五十万才够。
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二)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三)领导阶级: (四)经过 “公车上书” 1、揭开序幕---__________ 1895.5 (1)时间: 康、梁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公车上书” (2)经过: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影响: 提出...进呈...实行变法 2、发展: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北京强学会遗址
时务学堂
报刊
百日维新 3、高潮---_______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直接原因: 1898.6.11---1898.9.21 (2)起止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 (3)代表人物: 1898.6.11---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 (4)开始标志: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事 (5)内容: ①政治上...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0b4f437a01f69e3143329451.png)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8.《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1895年4月 1、时间: 2、重要战役: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战争结果:北洋 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 伊腾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自己补充) 2、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 危机;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 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 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A李鸿章“避战自保” B日军偷袭威海卫后路
A
C日舰封锁威海卫港 D丁汝昌自杀后舰队失去指挥 5.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通商的 条约是:D
第3课
学习目标: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 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 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 剧的关系。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1895年4月 1、时间: 2、重要战役: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重要人物: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内
容
影
响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增开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四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afd9613b3567ec112d8a27.png)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A、放弃天朝观念B、学习西方技术C、拥护民主共和D、反抗列强侵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
这两项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黄海海战中牺牲,被称为“海军之魂”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魏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法国②美国③日本④英国⑤俄国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句话是维新志士谭嗣同临刑前说的,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ef9446a300a6c30c229fe7.png)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 军军费2.69亿 日元
1892:23万
战舰:31艘
1892:41%
(5.9万余吨)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 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
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强可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
同点是( D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选择题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国内地
开设工厂(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的族发展危机
甲午战争中国 为什么战败?
吴玉章说: “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
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 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 辱啊?”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 远 号
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vs伊藤博文
八年级历史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61870d5901020207409cd7.png)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知道黄海海战以及邓世昌的爱国事迹、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等基本史实。
培养阅读、收集史料和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能说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认识《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判断,提高得出结论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质,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将领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本课重点“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本课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材、中考指南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黄海海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名称的由来由本课标题引出问题:这次战争爆发于什么时间?为什么叫做甲午中日战争?让学生看书回答。
(战争发生于1894年,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纪年中的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指图讲述战争的主要过程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日军是从陆上和海上分兵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的。
战争爆发后,1894年9月,日军先对平壤的清军发起猛攻,很快占领了平壤,之后日军由陆路北上。
与此同时,日军也在海上积极寻找机会。
就在平壤陷落的第二天,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上,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这就是黄海海战,又叫大东沟战役。
3. 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材料阅读”,然后提问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备投入不足,军事力量不如日本。
你是否同意李鸿章的观点,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马关条约》1.《马关条约》的签订指导学生看“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图片,引导学生讲述教材小字中介绍的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故事,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提示:能看出日本侵略者的凶恶贪婪,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强调记住《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以及双方签字代表分别是谁。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1181f08cc175527072208f1.png)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列队迎战示意图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双方在黄 海激战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损失5艘战舰,日本舰队也受到沉重打击。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舰队力量对比表
国别 参战 军舰 数量 装甲情况 总排 平均 水量 航速 (吨) (海 里/小 时) 鱼雷 发射 管数 总数 火炮 鱼雷 艇数 20厘 米以 下
邓世昌殉国
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殉国
吉野舰
日本海军主力巡洋舰,排水量4225吨,有火炮34门,其中15公分速射 炮4门,10.12公分速射炮8门。该舰在黄海海战中,为日本常备舰队旗舰。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殉国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 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威;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祭文 奋击则寡能敌众,冲锋则义不顾身。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碑文
《点石斋画报》中台湾军民抗击日军的情景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签订
城头蓬蓬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
——黄遵宪《台湾行》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时局图》是1898年 谢缵泰先生创制的一副反 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的漫画。图中,熊代表俄 国,虎代表英国,肠(一 说蛇)代表德国,蛙代表 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 代表美国。原图上有黄遵 宪的题诗;现在原件藏于 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8c40372af90242a895e598.png)
八旗兵
• 变法措施的作用: • 1、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 知识的传播; • 2、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 • 3、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
变法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戊戌政变
时间:1898.9.21
囚禁光绪皇帝
捕杀维新派人士 除保留“京师大学 堂”外,其余新法 全部被废除。
谈一谈:
你知道邓世昌血战黄 海的故事吗?邓世昌有哪 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致 民族英雄邓世昌 远 舰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 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康、梁避往国外,谭嗣同本来也有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你们如何看待他的选择?谭嗣同身 上有哪些可贵精神?
动 脑 筋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 顽固派的利益。 3、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4、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 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大生纱厂大门
大生纱厂车间
随堂演练 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 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B
C.左宝贵
D.叶志超
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
A.双方互有损失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 的不平等条约:
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1d605a6f9b6648d7c1c746be.png)
10、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被任命 为议和全权大臣的是 (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纪泽 D.琦善 11、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清诗 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 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后
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 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13、关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 成的危害的叙述中,最准确的表 述是 (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打开中国西南的门户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填空题
1、____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 后签订《 》条约。 2、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 3、 _________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 _______对中 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 5、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三国是 _____ _____ _____。 6、1895年率台湾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义军 首领是________,黑旗军首领是 。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 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 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 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 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德国, 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 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 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 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 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 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 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 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 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 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 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 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 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b89202af1ffc4ffe47acef.png)
1945.10.25台湾光复 (1895——1945)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春愁南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仓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台湾归还中国,但琉球 归属权未定。1951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均无代表 出席的情况下,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本私自将琉球 和冲绳交给美国托管,对于这一“和约”,我国政府宣布不予 承认。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 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 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双方的有关承诺 ,默许右翼团体到岛上建灯塔、立界碑,派军舰阻止大陆和台 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阻止我方在该海域进行军事演 习,气焰十分嚣张。日本之所以垂涎钓鱼岛,主要是因为1969 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该地区可能蕴藏着石油。因此,日本 政府想通过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将其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 大的经济利益
租借地:资本主义国家用强迫定期租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国领土。租期有长有短,长的高 达99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 在这片领土上,该国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他国染指。
“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政府提出,实质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 中国的矛盾,让美国有机会插足别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之内,保证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和 商品的自由开放。
肠(蛇)代表德国
虎代表英国
鹰代表美国
蛙代表法国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bd962458fb770bf78a55f6.png)
定远舰及管带刘步蟾
战斗开始后,丁汝 昌受重伤,由刘步 蟾代理指挥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骇 人听闻的大屠杀。日军 “缚数华人于一处,鸣枪 肆击,复以利刃乱剁,直 至体无完肤始已”。全城 约有两万人被杀,幸免于 难者仅36人。西方报刊对 此发表评论说:“日本是 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 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 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 野蛮的真面目。
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甲午 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 领是(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2.下列侵华战争中,时间最短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 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二、填空题
李鸿章 1895年 年,清政府派______ ________ _ 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在日本被迫签订了中日 _________ 《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大大 民族危机 。 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_
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 破坏,香港岛成为以 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 地 清政府财政更加吃 紧,中国人民的负 担更加沉重
《马关条约》
丧失更多领土,使台湾隔 离祖国几十年,更加刺激 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了财 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 的财政和经济
香港岛
赔 款
北师大版义务教Βιβλιοθήκη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 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双方参战舰队实力对比 中国北洋舰队参战舰只14艘(内含鱼雷艇 2艘),约3.5万吨。其主力是4艘铁甲舰,拥有 远东最大战舰7300吨的定远号(北洋舰队旗舰 镇远号,以及铁甲舰靖远号、来远号。日本联 合舰队参战舰只12艘,约4.1万吨。其主力有 4200吨的旗舰松岛号,4100吨的英国制造的新 式战舰吉野号、以及严岛号等。从装备上看, 北洋舰队在重炮上超过日本舰队 ,但日本舰队 占有航速、中小口径速射火炮方面的优势。从 参战总兵力上看,日本舰队3530人,中国舰队 2089 人。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fcfd6aaeaad1f346933fb6.png)
——《申报》
刘永福、徐骧…….
《马关条约》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 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穿越时空漫话未来
日本跟中国每100年打一次仗,19 世纪爆发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中日 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 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 再次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 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 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 上?
——《读者》
• 为什么说现在的日本既是离我们最近又 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
• 为什么说“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 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 它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国力逐渐强盛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内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因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武器装备落后
外 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因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 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 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 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
认识 商品输出阶段
资本输出阶段
•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列强强加给中国最 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半 封建的程度。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 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 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8ec4ceb14e852458fb5772.png)
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并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10月,日本入侵辽 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
爆发: 1894年9月,黄海海战
东半岛 全军覆没。
结局: 中国战败,被迫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民族英雄——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 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 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 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 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张謇的大生纱厂
思考:
中国民族工业在什么时候开始快速发展,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是什么?
《马关条约 》规定的新 开放的口岸
思考:由图
中新开放的口 岸地区的变化 ,你得出什么 认识?
列强对中国的 侵略由沿海深 入到内陆地区 。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慷慨就义,甘愿为变法而死
思考: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它有什么
影响?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直接原因: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力量过于强大; 以光绪皇帝为首的维新派手中并没有实 权;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得不到人 民的支持
联络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_________。 5、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在康有为等 人主持下,开始实行变法,历史上称为 __________。变法遭到了以_______为首的 保守派的反对,最终在历时103天后,以失 败告终,因此这次变法又称__________。 6、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 得了初步发展,以________为代表的实业家 提出_________主张,大力兴办工业,成为 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第3课 中日甲午战争 练习题
![第3课 中日甲午战争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983ec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0.png)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的是在某战争中致远号舰艇直冲敌舰的一幕。
下令采取这一壮举的英雄人物是()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邓世昌2.邓世昌曾在1894年指挥了()A.中俄海战B.中英海战C.中日海战D.中法海战4 .近代中国饱受到列强欺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其中导致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尼布楚条约》5.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通商口岸B.是继《南京条约》后,第二个丧权辱国的条约C.条约签订后侵略势力逐步深入内地D.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6.《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的铁路修筑权7.“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朽B.清政府不抵抗C.中国人民不觉醒D.日本的强大二、填空题8.识图分析题识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将图二中的大东沟、旅顺、威海卫改为A、B、C)(1)图一中的人物是,他在中为国捐躯。
这次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日方的代表是。
(2)图二中A、B、C、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的地区是:A. B. C.(3)我们如何评价图一人物?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答案:(1)邓世昌黄海海战伊藤博文(2)A.大东沟 B.旅顺 C.威海卫(3)邓世昌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学习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902f551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1.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3 八年级班姓名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学习目标一、记住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刻、要紧战役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二、记住《马关条约》的要紧内容,通过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明白得《马关条约》的阻碍。
3、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捐躯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和阻碍。
难点:明白得《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更严峻的不平等条约。
三、内容导读(一)、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展现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那么假设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
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用意和野心是什么?二、甲午中日战争的通过(1)黄海海战【讨论】邓世昌的举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2)威海卫战役【试探】北洋舰队什么缘故会全军覆没?【试探】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什么缘故会失败?(从中日两方面来考虑)(二)、《马关条约》一、两边代表二、时刻及地址:3、《马关条约》的内容和阻碍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3 八年级班姓名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学习目标一、记住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刻、要紧战役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二、记住《马关条约》的要紧内容,通过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明白得《马关条约》的阻碍。
3、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捐躯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和阻碍。
难点:明白得《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更严峻的不平等条约。
三、内容导读(一)、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展现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那么假设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
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用意和野心是什么?二、甲午中日战争的通过(1)黄海海战【讨论】邓世昌的举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2)威海卫战役【试探】北洋舰队什么缘故会全军覆没?【试探】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什么缘故会失败?(从中日两方面来考虑)(二)、《马关条约》一、两边代表二、时刻及地址:3、《马关条约》的内容和阻碍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3 八年级班姓名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学习目标一、记住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刻、要紧战役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材料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材料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5ebecdb9f3f90f76c61b73.png)
材料题:甲午中日战争1.读下图,请回答:(1)此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发起国是哪国?(2)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谁?(3)此次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条约?此条约签订的危害怎样?2.阅读下列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请回答:(1)诗中体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判断诗人写此诗应在哪一年?3.阅读下列材料:甲午中日战争中,礼部侍郎志锐上书道:“总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
夷焰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请回答:(1)志锐在上书中对中国清政府和日本的看法是怎样的?(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志锐对日的主张是什么?(3)志锐对日本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用中日战争前和中日战争中的有关史实证明你的判断。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诗于京师城门上:“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读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作,请你说一说:(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对联的含义,并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诗中“郑氏”指谁?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参考答案1.(1)1894至1895年;日本。
(2)邓世昌。
(3)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l)《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
(2)1896年点拨:此题属诗歌式材料解析题,需在诗歌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历史背景答题。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0f20d8571fe910ef12df8a7.png)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朝的概况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史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由此积极对外扩张,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迫使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这场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讲授新课】:(27分钟)一、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通过援引材料、列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首先,展示援引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
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cf7c0f84cc22bcd126ff0ca4.png)
• ④清军装备落后
• B.客观原因(外因)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③装备先进
甲午战争后,中日双方在日本马 关的春帆楼进行谈判签约。(1895年4月) 日本马关的春帆楼
第二模块
• • • •
读,思
读《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签订人。 2.与《南京条约》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最严重的不平 等条约?
第一模块
读,思
• 读《黄海海战》 • 1.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表现如何? • 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 日本新教科书对《甲午战争》的原因性 质的表述 • “清(政府)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 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基本上 是着眼于国土的防卫,并非早就准备对 大陆采取攻势” “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 性的因素引起的。”
4.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5、通过( )帝国主义国家获得在中国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钓 野心 ③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④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 华的主要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伊藤博文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李鸿章
无奈何·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蓄谋已久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
3、重要人物:
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我立的地方极高,望那池塘约离我一丈五尺, 只见那池塘岸边,立满了日本兵,赶着一群难人逼 向池塘里去,弄得逃难人挤满了一池。只见在水里 攒头搅动,忽沉忽没,那日本人远的放洋枪打,近 的拿洋枪上的刀来刺。那水里断头的,腰斩的,穿 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池塘里的水搅得通红一 片……那池塘里活的人,还在死尸上扒来扒去。满 身的血污……..我不忍再看,回头逃走.……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 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5)影响:
A、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日本的哪些举 动可以看得出来日本 侵华是蓄谋已久?
我们应该 学习邓世 昌的哪些 精神?
海 军 提 督 丁 汝 昌
如违令出战, 虽胜亦罪
----英国海员阿伦《旅顺落难记》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结果: 中国战败 2、《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4月
(2)地点: 日本马关
(3)中日代表: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4)内容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 要在1994年,痛心疾首地写下“不 要忘了甲午海战“这句话,1894年 的甲午中日海战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 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现了哪些英雄人 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 些问题,阅读课文。
---北洋大臣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