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
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分析【摘要】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分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系统概述了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并从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和培养课程三个方面展开了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发现,中美两国在幼儿教师培养模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有优势和劣势。
结合优劣比较,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为我国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有助于促进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幼儿教师培养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分析,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培养课程,优劣比较,启示和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幼儿教育在各国日益受到重视。
在中美两国,幼儿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
中美两国在幼儿教育领域有着各自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这为我们进行比较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借鉴。
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幼儿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注重师范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培养机构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提供了有力支持。
美国是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国家,幼儿教育更是得到了广泛重视。
美国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培养,强调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
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培训方式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异同点,为我国的幼儿教师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在中美两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推动教育改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中美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两国教师培养体系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有利于借鉴对方的经验,推动我国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道尔顿课程体系
道尔顿课程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道尔顿课程体系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个性。
该体系由美国教育家海伦·帕克斯·道尔顿创立于20世纪初,至今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道尔顿课程体系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质,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道尔顿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人”的教育。
道尔顿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潜力和特点,应该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展能力。
道尔顿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在道尔顿课程体系中,学生被视为活跃的学习者,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合作来获取知识。
道尔顿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力。
道尔顿课程体系强调综合素养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素质、社会责任感等各个方面的培养。
在道尔顿课程体系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能力。
道尔顿课程体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道尔顿课程体系注重跨学科教学,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跨学科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道尔顿课程体系中,学生可以通过跨学科项目学习,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道尔顿课程体系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道尔顿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目标。
在道尔顿课程体系中,情感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教师和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文精神。
美国康奈尔大学本科博雅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与特点
科 生入 学后 需先 接 受 2年 博 雅 教 育 , 旨在 让 学生 通 过前 两 年 博雅 学 科 ( 1 i b e r a l a r t s ) 课 程 的学 习发 现 自 己的学 习兴 趣 和研 究 方 向 , 再进 入 各 专 业 领 域进 行 深度学 习 , 使学 生最 终 在 各 个 领域 获 得 合 理 的 知识 与能力 构成 , 成 为一个 完 整 的“ 人” 。
康奈 尔 大学共 设 l 4个学 院 , 其 中 7个本 科生 学
院、 4个 研 究 生 学 院 和 2个 医 学 院 。截 至 2 0 1 1年
秋, 共有 在校 生 2 2 4 0 0人 , 其 中本科 生 1 4 1 5 8人 , 本
科 生与 研 究 生 之 比为 1 . 7 1 : 1 。 ¨ 作 为研 究 型 大 学 ,
“ 教 育 理 念是 实施 教 学 的 先 导 , 培 养 目标 规 定 了教育 的总方 向” 。康 奈 尔 大学 非 常注 重 本科 生 的教育 与培 养 , “ 博雅 教育 ” (1 i b e r a l a r t s e d u c a t i o n)
是 其本 科教 育 的重要 理念 。康奈 尔 大学规 定所 有本
设, 每学期开设课程 超过 1 0 0门 , 这 些 课 程 涉 及 人 文、 社 会 科学 、 富 有表 现力 的艺 术和 科学 等各 个学 科
文理 学 院在解 答 “ 学 院能 为 你 提 供 什 么 ” 这 一 问题 时指 出 : 博 雅教 育 提 供 的 并非 某 项 特 定 的 技 能
2 0 1 3年 3月
重 庆 高教 研 究
Ch o ng q i ng Hi g he r Ed uc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美国教育的精神
美国教育的精神对平等、自由、机会均等的长期不懈的追求,使美国今天的教育更趋于公平和机会平等的目标。
倡导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公平而由此形成美国教育的多元性、开放性(向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和经济条件的人开放)、国际性、灵活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学校满足不同目标的人的需要,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的特点,使美国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确保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
美国人认为,从整体上讲,学校培养不出天才,而是培养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
影响美国这一教育理念的有两位教育家,一是纽曼,一是杜威。
两位都主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
约翰?亨利?纽曼生于1801年,逝世于1890年,是英国的宗教领袖和教育家。
他在《大学的理念》(有的翻译为《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教育。
其实,杜威还是一位平民主义的教育家,他坚决主张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平民。
他宣传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提出平民主义教育的两个要素:发展个性的智慧和养成协作的习惯。
他大力提倡教育要培养富有个性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平民和公民。
美国人认为,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是对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能力,宽容精神,尊重人,合作精神等,甚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美国的学校和教授们认为,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是和创造之魂,像人文精神一样也是教育之魂。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先生说:“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对任何事情都提出质疑,不管是你从这个学校的老师,不是从同学那里学到的,或者是你从书上读到的。
第二点是学习,虽然你应该先提问题,但是你需要学习读书,得到更多的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努力学习。
最后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学会如何独立的思考。
”美国人认为,让孩子们具备批判性思维,才会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才能突破人伦关系,做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美式教育
美式教育美式教育是指在美国所应用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综合素质。
美国的教育系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为他们提供广泛的学术和课外活动选择。
美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包括体育、艺术、音乐、辩论和社区服务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美国的教育系统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常会接受实践性的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实习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美国的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教育体系有所不同。
在美国的课堂上,教师通常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此外,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帮助他们在不同学科间建立联系,培养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
美国的教育系统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由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方式。
此外,美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通常会参与学校社团和学生会等组织,通过与同学合作和交流,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然而,美式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美国教育系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可能面临选择困难和学习压力。
其次,美国的教育系统注重竞争和选拔,这可能导致学生过度强调成绩和排名,而忽视了对个人兴趣和发展的关注。
此外,美国教育的质量和资源分配存在着差距,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
总的来说,美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它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美式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美国的教育理念
一、美国的教育理念:1、教育是以一种信仰。
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要做的,并伴随一生,一是接受教育,一是新宗教。
2、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柱。
美国的教育体系完备,制度健全,各州各具特色。
3、教育是社会自由的保证。
杰斐逊曾反复说过,一个国家的民主、自由只有教育才能得到永久保证。
4、追求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平等。
5、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
6、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7、独立思考,质疑一切。
二、美国的教育特点——教育的主要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探究为主的方法2、探究式学习的基础: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实践调查三、美国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为变化的社会和文化做好准备。
学校课程所反映的是学校所存在其中的社会。
学校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为将来参加到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经济的活动中去而做好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判定、辨别、解决变化着的社会中的冲突。
要实现这个任务学生要研究社会,而研究作为一种活动,要求自由的思考。
四、美国的文盲率:14%五、美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名人:1、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2、迈克尔•福克斯(Michael J. Fox)他成立的迈克尔·福克斯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帕金森症治疗研究私人基金会。
3.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4.罗恩•霍华德(Ron Howard)5.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6.穆罕默德•奥兹博士(Dr. Mehmet Oz)他的影响力大多来自于成功的You系列图书。
7.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8.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9.波诺(Bono)现在他以政治活动而闻名于世10.比尔•科斯比(Bill Cosby)他的应用程序能让用户成为他的Twitter 粉丝、寻找他下次表演的地点、下载他的电子书等等。
美国 科学 课程标准
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美国科学课程标准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一部分,旨在为K-12年级的学生提供科学教育的指导。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技能、理解科学概念和培养科学思维。
本文将对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其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美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即学生应该具备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
这些技能包括观察、实验、推理、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技能来进行科学实验、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和进行科学推理。
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科学知识,包括物质和能量、生物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基本概念。
其次,美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科学教育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
标准要求学生在科学实验和研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实验、观察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
这种积极的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此外,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还强调了跨学科的学习。
标准要求科学教育应该与数学、技术、工程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相互关联,以便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还强调了科学教育的社会和伦理责任。
标准要求学生应该了解科学知识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和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以便能够在未来的科学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的来说,美国科学课程标准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这些标准强调了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倡导了积极参与和跨学科学习,同时也强调了科学教育的社会和伦理责任。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美国科学课程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英美教育理念与差异之比较
英美教育理念与中国差异之比较一美国一.总述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中美两国经济水平也存在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发展背景,中国的传统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的教育则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和积累,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而言,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二..幼儿阶段3-6岁.比如面对如何评价孩子,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方式.在中国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老师有着绝对的权利,学生对老师只有服从.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幼儿教育中,很多父母都采取的是一种“打击式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表现有共同特征:自信心不够强、内敛、迷茫、对外界的评价非常的敏感.这其实与中国人的本性特征有很大关系,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是内敛、不爱表现自己,尤其是当面对外人时,许多家长习惯性的批评孩子,认为这种批评是个人谦虚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特点.美国的幼儿教师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评价,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其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你的孩子会刺激别的孩子.这种有关幼儿评价的观念与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大相径庭的.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是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这一向是各国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美国的学前教育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还表现在美国幼儿教育者十分注重儿童的天性,玩的比重比较大,注重启发和引导孩子.幼儿园的教育中虽然也有常识、语言、美术等教学活动,但没有通用的教学大纲,也没有教材,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幼儿的学习与否也是比较随性的.与美国幼儿园相比,中国幼儿园,尤其到了大班以后,明显地侧重于学,全国有统一的教育纲要,每个幼儿园有精细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中美幼儿教育的差异.创造力是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标志.实验调查结果表明,创造力高的儿童都具备兴趣爱好广泛、热情、自信、坚毅和能吃苦耐劳等非智力因素.每个幼儿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科学家创造力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力应从小开始.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但同时又缺乏对人类已有文化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所以在理解他所接触的世界时,幼儿有其独特的视角,而这种独特的视角正是创造力的表现.幼儿理解的过程正是他创造力发挥的过程,他创造性地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去同化或顺应未知的知识、技能、经验、情感等.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根据兴趣而学,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因此美国的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同样是教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美国的教师偏向让幼儿亲自参加比较严格的实验过程.在教授孩子对环保问题的看法,美国的许多幼儿园都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比如环保问题,幼儿园会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环保的材料:塑料瓶、纸杯等等,带到幼儿园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这些材料进行再利用,做成好看的玩具或者容器,让孩子明白环保和回收垃圾的重要性.再比如认识动物或者植物,老师会带领孩子外出野外参观,让孩子亲自去观察各种植物的不同特性,去亲身触摸和感知大自然.这种科学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视让幼儿掌握科学探索技能和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而我国的教师习惯于通过书本知识,告诉他们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肥料,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在接受知识时不易形成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而简单的认为老师说的肯定是对的,久而久之,会限制孩子们的创造力发挥.因此,与美国幼儿园相比.他只需要快乐就好,只要表现出自己的本性就好.创造力就是在快乐的氛围中才能体现,如果孩子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死记硬背,也不可能存在创造力的火花和灵感.另外,从美国的教材编写来看,美国的幼儿教材显得很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数学方面的计算和中国的数学知识传授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可能和美国初中的教材难度相当.但是美国人更注重的是对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先来看看一个美国幼儿园对于幼儿园里所有人的行为的规定:从这张表可以看出,美国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所有人,包括教师、家长都是抱着极其耐心的态度在对待每一个孩子.尤其在对于大龄幼儿的教育中,如果教师发现有孩子不愿意听老师讲课,不会去斥责他,而是劝其离开,保持其他孩子在一个好的氛围内学习.强迫是美国幼儿教育中的最大忌讳.而国内许多幼儿园在这方面还远远不够.在家庭教育中,中美幼儿园教育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尤其我们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这种宠爱无疑使得孩子自立的能力与责任的精神日渐欠缺,甚至减退,而不少孩子更易于出现心理的疾病和性格的偏执表现.这样的结果才会产生现今社会中的高分低能的孩子的出现.当然目前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善,很多中国家长已经清楚的认识到独子的家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努力去改善.与此相比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自身的能力特长,并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孩子们很小就需要懂得父母的并不会完全遗留给他们,要过好的生活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国家长并不比中国家长更有耐心,也不是不如中国家长负责任.他们主要是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成人要接受、理解并尊重它们,这是教育的前提.中、美两国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无论在广度、深度以及内容的组织上均有显着差异.美国的科学教育目标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原动力的发展,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以及拓宽的职业意识与性别角色.美国提出的幼儿科学教育的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是比较全面和科学的.其中对发展幼儿创造性、批判性的重视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另外力;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对人与事物的正确态度.在教学方法方面,美国幼儿园中对五岁左右的幼儿一周会有几次和生活相关的课堂知识,比如做面包或者姜汁饼干,在做饼干的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的器皿和量勺,教师会让每个幼儿都有经历去亲自摸下面粉、搅拌下姜汁,让幼儿亲自感受和使用各种安全的厨房用具.在例如美国幼儿园中会在天气爽朗的时候带领幼儿出门观察花朵的颜色、小草的成长,让幼儿亲自去感受大自然中的种种动植物,并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孩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中小学阶段7-18岁下面主要介绍美国.美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是其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国自身在短短几百年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些特有的民族特性,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美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小学不开设与中国对应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观、访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来进行,不讲很多道理,却直观、形象地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美国学校从小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美国从小学就为孩子营造培养信心的环境.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跟老师平等的人格和地位,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讨论甚至争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人“生而平等”的人格感,能够在活动、游戏、讨论、实验等各个环节中学会独立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团队精神.美国教育所倡导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恰恰是中国教育所忽视的,我国中小学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老师习惯于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严肃地站在学生面前训话、布道,学生只能毫无质疑的听取、尊重.然而一味强调尊人,势必抑压尊己,无形中减弱了思维能力还很低的孩子的自信心,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仍然被高考、中考的大棒指挥得团团转,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亿万学生的创造可能被强力禁锢在考试升学一条路上,学生只知道考试,只知道背书的高分低能儿学生竞争压力大,负担过重,娱乐活动极少,社会活动更是单一,其主要知识来源于课堂,因学校几乎包揽一切,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仅学会了死记硬背,无条件服从,形成了习惯性的,依赖性的思维定势,不会自己做决定,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更谈不上独到的见解和创意,对社会对人的认识严重缺乏.这些都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违背,学生既不能发展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也感受不到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此,学生就会缺乏自信心和独立能力.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约孩子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正如拿破仑所说:“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为了战胜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加强中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很有必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逐渐出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教法改革——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个思想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着美国教育,今天我们尚未追踪到它的足迹、但是,这个思想带来的影响却日益响亮地回荡在美国学校的课堂里,它甚至波及英国课堂、德国课堂和日本课堂.“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是围绕现实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观察或实验最终获得答案的一种学习方法,通常包括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或假说.问题作为学习的最初动机和挑战,它结构不明确,没有简单、固定、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它能激起学生探索、寻找解决方法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2针对问题或假说进行观察或实验.学生要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或答案的“开放性”问题,通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工作,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对突破学生思维的僵化、呆滞,刺激思维的灵活性有一定作用.{3学生通过研究、分析,接受或拒绝先前假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如美国爱恩中学,针对书包负重对学生健康的影响问题,成立了“书包”研究小组、并邀请儿童健康专家加以指导,试图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法案.他们还向地方的校董事会提出可能解决的办法,并要求学生考虑成本、空间、地方现行法规、法律问题及学生自身利益等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们运用知识去分析演绎.经过这番思考,进而学生们必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方法部分地回答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究竟在哪里的问题.它的背后隐含着美国人对基础教育目标的潜意识:大量地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基础教育的立足点已不仅仅是学到什么,而是要学会探索什么,“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能提供真实的体验,这些体验不但有助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化,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框架,并能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理念是一种积极的教学策略、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探究式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即杜威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20世纪中叶,美国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施瓦布认为科学知识、科学结构处在不断变化中,随着探究方法的改变,它们会不断地更新和修正.因此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体现科学特有的探究方法,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教师应当用探究方法来教授知识,学生也应通过探究活动来进行学习.探究式教学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发现学习、科学精神等必将为创新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付诸于现实.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很好载体.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去完成自己设计的问题,才能真正在研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素质.中国严格规范的教育管理虽然为中小学初级教育打下了基础,但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我国课堂上的知识难于美国,美国学校一星期的课程,我们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教师只是照课本讲公式、原理,学生听后背熟即可.正是由于进度快,所以课程内讲授的知识点多,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教育省略了很多东西,省略了学生自己准备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制作的全过程.因而我们的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尝试到成功,也不会体验到失败.中美两国教学过程的差异向我们显示,同样是一个知识点,对中国学生来说,这只是书本上枯燥乏味的并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的抽象理论,学生不会知道按照书上的程序去做仍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材料的性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细节是否有误差;而对美国学生来说,书本上的内容是有趣的,并且是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闲为学生必然在实际生活中要自己动手操作、要思考、要选择、要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克服各种困难、要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与实际生活相连的教学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同时培养了创造力.美国从小学就普遍让学生做“课题”和“项目Project”,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进行研究学习,使学生从小独立掌握学习方法,老师没有大量的知识灌输.没有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主动学习的方法,良好的科学习惯,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非常有益.探究实际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科学领域的探究,有生活领域的探究,有课堂上的探究活动等.课堂上探究式教学实际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课堂,在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原理之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做出科学的解释.即让学生通过重复或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科学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识记”的“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去思考.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探究本能和个性,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不要把问题限制得过死,不能轻易给学生答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归纳总结,在实践中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我们学生的创造能力.四.大学阶段18-24岁在中国,虽然考取好大学不易,但是一旦考取,要毕业是容易的.只要不挂科,只要达到基本要求,毕业证书是不愁没有的.毕业率几乎接近100%.在美国则不然,部分高校的毕业率保持在60%左右,这就意味着学生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为了不成为那40%,学习会更努力.在耶鲁大学,每个学生要选修至少36门课程,方能申学士学位,每位学生必须在自己必修的领域之外,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并且来自同一个系的课程不得超过4门,一个领域内的课程不得超过6门;此外,每位学生还必须从法语、德语、日语、汉语等24个语种中至少选修一门外语,并达到中级水平.1可见在美国上大学是很艰苦的,学生背负着如此大的压力,自然会在学业上投入巨大精力,收获自然也多.中美大学对课程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假使在中美的大学都开设了“经典电影赏析”选修课,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一般会放一些电影片段,整节课学生就在那里看电影,即使学生睡觉看小说,老师也不闻不问,学期末时交一篇论文就够了,也不会去追究这论文是抄袭还是独创的;在美国则不然,老师会布置一大堆必须学生课后看的电影,在课上有时是自由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表任意观点,对论文的要求是必须有自己思想,抄袭是严格禁止的.在中国,本科生教育主要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或板书、或PPT,把课程要点罗列出来,学生在下面埋头记笔记,把老师的话当做金玉良言,下课后则反复咀嚼老师课堂上传授的内容,把概念、知识点牢记于心.期末试卷上多的是名词解释、概念分析,只要学生花时间去记忆,就可以拿高分.而美国高等院校本科生教育的共同目标之一是向学生传授人类处理知识的主要方式,向学生显示现成的知识和探索知识的形式、所需要的不同的分析手段,特别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分析知识的方法,批判地看待事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成为终身的独立性学习者.在美国,强调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各尽其才,教师授课形式多种多样,通常使用的课型有演讲课、个案研究、模拟法庭、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教师广泛使用录像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在促使学生获得各科知识最新动态的同时,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协调的工作精神,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另外还有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营造重视学术的气氛等教学活动.在中国,当你进入大学的时候,你的专业已经确定了,你的课程表几乎也是确定了的公共课、必修课占绝大部分,选修课比重很小,选择范围也小,你可以一眼望到你毕业后能达到的水平,你和你们班级中的其他同学一样,和已经毕业的学姐学长们一样,和还没进入大学校门的学弟学妹们一样,你们将受到同样的教育,得到同样的知识,成为同样的人,而这在“寻求不可替代性”的如今社会是行不通的.中国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很多都不甚了解各个专业,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被调剂的更不用说了,就这样被吊死在了一棵树上,真可谓是“被选择”了自己的专业,而且中国大学专业设置过细,课程配置缺乏灵活性,许多专业中,专业课程长期不变的教材与教学内容使人怀疑他的先进性.在美国则不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本科生入学前不选专业,上完一年课程以后才决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而且在求得学校学术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还可以退出原专业,重新再申请自己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学生选课的方式十分灵活,有很大的变通余地.中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虽因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学习要求基本一致,都包括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大板块.其中涉及专业学术性的课程主要为专业必修课、限定性专业选修课,二者占总学分的比例高达70%.而且中国大学对选修课的要求很低,在一些大学,学生只要出勤,最后交篇论文学分就拿到了,可以说,这样的选修课形同虚设.在美国则不然,选修课和专业课并重,如在哈佛大学,本科生四年共修32门课程,其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2新生入学的第一、二年,通常不属任何院系,也不分专业,全部学习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成的普通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到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这使得美国大学培养出的本科生知识面广.。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念,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教育目标比较中发现,中美两国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具体细节上存在一定差异。
教学方法比较中,美国注重师生互动和实践教学,而中国则更加注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课程设置方面,两国在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教师角色比较中,美国教师更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国教师则更注重知识传授和纪律管理。
学生评价标准比较中,美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中国则更重视学术成绩和考试成绩。
总体比较显示,中美两国的科学教育理念各有特点,互补之处也值得借鉴。
最后提出了启示和建议,指出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优点,不断改进科学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比较、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学生评价标准、总体比较、启示、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大国之一,而科学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基石。
中美两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共通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优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启示。
在中国,科学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科,并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与此美国的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的机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差异,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区别
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区别引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国家的幼儿园教育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家长参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区别。
一、教育理念1.1 美国幼儿园:美国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强调学习的乐趣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教育者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索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中国幼儿园:中国幼儿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果的评估。
教育者通常会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强调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竞争力。
在中国的幼儿园中,教育者通常会更加注重纪律和秩序。
二、课程设置2.1 美国幼儿园:美国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注重全面发展,包括社交、情感、认知、语言和身体活动等方面。
通过游戏、艺术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学习。
2.2 中国幼儿园:中国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语言、数学和科学等。
教育者会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强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此外,中国幼儿园还会安排一些额外的课外辅导班,如英语、音乐和美术等。
三、教师角色3.1 美国幼儿园:美国幼儿园的教师通常被视为孩子们的导师和合作伙伴。
他们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注重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3.2 中国幼儿园:中国幼儿园的教师通常被视为权威和知识传授者。
他们会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强调纪律和秩序。
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发挥更加主导的作用,指导孩子们完成任务和学习目标。
四、家长参与4.1 美国幼儿园:美国幼儿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
家长通常会参加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与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被视为孩子教育的重要伙伴,与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4.2 中国幼儿园:中国幼儿园也重视家长的参与,但通常更多关注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和支持。
论中美小学教育之差异
论中美小学教育之差异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对两国小学教育的影响。
从教育理念来看,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这一差异导致了美国小学生可能在课堂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更出色,而中国小学生可能在数学和科学等学科上表现更优秀。
课程设置方面也有所不同。
美国小学教育实行的是“综合课程”,即不同科目之间相互融合,例如历史、数学和科学等科目可能被整合在一个主题下。
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分科教学,不同科目之间相对独立。
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上,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老师通常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项目制学习等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评估体系方面也有所不同。
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
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两个国家的小学生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教育、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点:教育理念不同:中国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美国教育则更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中国,学生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和规范,而在美国,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美国启蒙教育是什么
美国启蒙教育是什么
美国启蒙教育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美国启蒙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在这一时期,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启蒙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个体的理性和自由,倡导实用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际技能,提倡平等和包容的教育观念。
美国启蒙教育的实践包括建立公立学校系统、推广通识教育、提倡教育改革和教育民主化等方面。
首先,美国启蒙教育强调个体的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想认为人类具有理性和自
由意志,应当受到尊重和培养。
因此,美国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其次,美国启蒙教育倡导实用主义教育。
启蒙思想家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主张教育应当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能力。
因此,美国启蒙教育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职业导向,倡导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美国启蒙教育提倡平等和包容的教育观念。
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等级制
度和种族歧视,主张教育应当向所有人开放,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
因此,美国启蒙教育致力于建立公立学校系统,推广通识教育,提倡教育改革和教育民主化,促进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总的来说,美国启蒙教育是一种注重个体理性和自由、实用主义教育和平等包
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这种教育模式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美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体系,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美国启蒙教育的理念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美国学校教育观
美国学校教育观美国是全球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超级大国之一,其教育模式被各国所模仿。
在美国国内,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但是大体上全美国的学校教育观念相似。
下面我将谈论美国学校教育观。
首先,美国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美国教育没有严格的规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课程,例如他们可以选择在哪个时间上哪个科目,是否参加某些活动等。
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安排课程。
美国的教育体系是十分灵活的,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其次,美国教育观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领导力。
美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探究和发现新的知识。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再次,美国教育观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美国的学校通常不只给学生上学科的知识,还会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体育和社会义务等方面的培养。
学生在其中体验和感受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发展。
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获得的自信和社交经验有助于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最后,美国教育观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
美国是一个民族和文化不同的大国,因此,美国的学校就必须全面包容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
美国的教育体系会尽力让教师和学生理解到其他文化和习俗的重要性,以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且互相尊重彼此的差异。
总之,美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领导力、创造力以及实践能力。
我们应该从美国的教育观中学习并发扬光大。
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区别
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区别一、教育理念的差异在美国,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
幼儿园教师鼓励孩子们通过自由游戏和探索来学习,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教师更像是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导者。
而在中国,幼儿园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纪律的培养。
中国幼儿园更加注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美国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情感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自由游戏、艺术创作、音乐舞蹈、户外活动等。
幼儿园教师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中国幼儿园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的学习。
幼儿园教师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学制和学费的差异在美国,幼儿园通常是3至5岁的孩子们进入,学制为1至2年。
幼儿园通常是私立的,学费相对较高,家长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
在中国,幼儿园通常是3至6岁的孩子们进入,学制为1至3年。
幼儿园分为公立和私立,公立幼儿园的学费相对较低,私立幼儿园的学费相对较高。
四、教师素质和培训的差异在美国,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培训。
他们通常持有学士或硕士学位,并且需要通过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
在中国,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培训。
他们通常持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并且需要通过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
五、家长参与的差异在美国,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要。
幼儿园会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家长可以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家长还可以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和义务工作。
在中国,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也很重要。
幼儿园会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家长可以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家长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家长通常会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和义务工作。
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区别
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区别一、教育体系和理念的差异美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社交技能。
幼儿园通常采用自由游戏和探索的方式,鼓励孩子主动参预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而中国幼儿园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强调孩子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二、学习内容的差异美国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学习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音乐、体育等多个领域。
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学习。
而中国幼儿园主要注重语言、数学和文化知识的教学,以准备孩子进入小学阶段。
三、教学方法的差异美国幼儿园采用“学以玩”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教师会提供各种教具和游戏材料,引导孩子主动参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中国幼儿园注重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纪律性。
四、课程设置的差异美国幼儿园通常设置有主题课程,如音乐课、艺术课、科学课等,每一个课程都有特定的目标和教学内容。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不同的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而中国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较为固定,主要包括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等基础课程,内容较为统一。
五、教师角色的差异美国幼儿园的教师通常被视为孩子的引导者和合作火伴,他们会与孩子一起参预游戏和活动,引导他们学习和探索。
教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而中国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扮演指导者和传授者的角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纪律的培养。
六、评价方式的差异美国幼儿园的评价方式注重孩子的个人发展和进步,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评价通常采用观察记录和综合评估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考试成绩。
而中国幼儿园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孩子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在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美国几种幼教课程模式之比较
美国几种幼教课程模式之比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幼儿教育界逐渐涌现出多种课程模式。
这些课程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拥有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幼儿教育体系,其中几种主流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包括:蒙台梭利课程、皮亚杰课程、福禄贝尔课程和光谱课程。
这些课程模式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蒙台梭利课程是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思想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其核心特点是注重儿童的自由和尊严,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纠正来学习。
该模式强调为儿童提供有序的学习环境,培养其自律、合作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能力。
皮亚杰课程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其核心特点是注重儿童思维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该模式通过儿童参与各种活动来促进其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同时强调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
福禄贝尔课程是以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思想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其核心特点是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和自我表现。
该模式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强调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光谱课程是一种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其核心特点是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发展。
该模式旨在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培养其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光谱课程还强调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蒙台梭利课程注重培养儿童的自由、自律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能力;皮亚杰课程儿童思维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发展;福禄贝尔课程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和自我表现;光谱课程则旨在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蒙台梭利课程通过为儿童提供有序的学习环境,让其自由探索和发展;皮亚杰课程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进其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福禄贝尔课程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光谱课程则注重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
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罗必新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一、美国的教育理念一、教育是一种信仰。
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并伴随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信宗教。
教育与宗教并行,教育与宗教一样重要。
美国人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与信仰宗教一样的虔诚境界。
1620年,欧洲最早的第一批移民,坐着五月花号这只船抵达美洲,就是在现在的马塞诸塞州波士顿的普里茅斯上岸。
如今,在当时上岸时的一块石头上写着1620几个数字,就是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纪念。
那时的移民生活艰苦异常,但从1620年起,这批移民就同时在当地建学校与教学,并在1636年创办哈佛大学,所以,哈佛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很自豪,说美国算不了什么,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欧洲移民到美洲以后,每到一处,必先做三件事:一是建教堂,这些移民大多是受到欧洲宗教迫害的新教徒,建教堂是首先必做的一件事,他们认为,有了教堂,人的精神就有了归宿,人就有了精神家园。
二是建学校,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化之源,是一个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必经之路,教育可以消除很多人性中的许多弊端。
三是建邮局,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在过去,邮局是人们联系外部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有利工具。
这种理念在美国诞生之前一个半世纪就已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
教育与宗教同样是一种信仰理念,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此,政府和民众对教育的认识,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人们对教育具有了宗教般的虔诚。
二、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柱。
美国人和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就像一座大厦,支撑这座大厦有三大支柱,一是政府,美国政府分四级,即联邦政府,州政府,郡政府(郡有的翻译成县),市政府;美国政府的概念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平时我们所说的三权分立的三权都属于政府的范围。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政府就不成其为国家和社会。
二是宗教,美国人中,有统计说10人中有9人信教,还有1人也信教,其中,基督教新教占57%,天主教占28%,犹太教占2%,还有信其他宗教的,以信仰基督教新教为主,美国是一个法治加神治的国家;实行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
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什么差异?
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什么差异?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制度有着显著的不同。
尽管两国都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但他们的理念、目标、方法和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
一、教育目标的区别1. 美国:注重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美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们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并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因此,美国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究精神,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力。
2. 中国:注重培养实用性和适应性中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他们倾向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增加知识面、掌握技能和完成任务上。
因此,中国学校注重学生的记忆力、应对能力以及遵守规则和纪律方面的表现。
二、教育方式的区别1. 美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美国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以便个体发挥其所长。
美国教育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重视知识的实践性应用与合作学习。
美国学生有许多途径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科和课外活动,以便展现自我和塑造自己的个性。
2. 中国:尊重教师的权威和规范中国教育的传统倾向是强调教师的权威和规范,同时强调学生遵守纪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和学科进行学习,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和体验。
三、课程设置的区别1. 美国: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美国教育的课程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科学、文学、美术、音乐、社交科学、体育和其他科目。
美国的教育制度着眼未来,允许学生以自由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科目,以便培养全面发展且适应多样工作场所的人才。
2. 中国: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对于美国,中国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比较死板的,强调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的掌握能力,即实用性的学科技能。
此外,还强调体育技能方面的训练。
结语: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教育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究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个起源于美国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能力和结果的培养。
基于OBE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行的重要教育改革。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评价的研究。
一、OBE的理念和原则OBE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的展示和应用。
具体而言,OBE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 学生为本:OBE将学生看做是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
2. 能力导向:OBE的教学和评价都是以能力为导向的,着眼于学生实际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的展示和应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发展。
4. 教学相长:OBE认为,教学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应该在教学与学习中共同成长,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共同推进教育的发展。
基于OBE的教学和评价理念和原则,我们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案。
二、基于OBE设计课程基于OBE的课程设计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 设定目标: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和目标,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制定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2. 确定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如授课、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材和资源选择:选择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水平的教材和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和资源的组合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评价标准设定: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评价标准,从能力、知识、实践、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美国学校教育基本内容
美国学校教育基本内容教育是指人们经过教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格等多方面的教学活动而取得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体系一直被世界所瞩目。
那么,美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呢?一、义务教育美国的义务教育至少包括12年的学习期限,即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高中毕业为止。
在这过程中,美国的学校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体系。
其中,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是美国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内容。
与此同时,美国学校教育还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元文化教育美国的社会结构非常复杂,种族、文化差异极为明显。
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对多元文化背景的认知和尊重、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优化师生关系等。
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培训,学生能够成为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三、科技教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教育在美国的学校课程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科技教育在美国学校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学习使用电脑和其他数字设备、培养电子图书馆检索技能、学习软件程序的使用等。
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地与新技术、新知识接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四、艺术教育美国学校教育中也包括了艺术教育的内容,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其欣赏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艺术教育在美国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图形艺术等。
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感受艺术的力量和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能力。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从课程设置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非常注重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会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对学生最优的教育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罗必新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一、美国的教育理念一、教育是一种信仰。
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并伴随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信宗教。
教育与宗教并行,教育与宗教一样重要。
美国人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与信仰宗教一样的虔诚境界。
1620年,欧洲最早的第一批移民,坐着五月花号这只船抵达美洲,就是在现在的马塞诸塞州波士顿的普里茅斯上岸。
如今,在当时上岸时的一块石头上写着1620几个数字,就是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纪念。
那时的移民生活艰苦异常,但从1620年起,这批移民就同时在当地建学校与教学,并在1636年创办哈佛大学,所以,哈佛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很自豪,说美国算不了什么,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欧洲移民到美洲以后,每到一处,必先做三件事:一是建教堂,这些移民大多是受到欧洲宗教迫害的新教徒,建教堂是首先必做的一件事,他们认为,有了教堂,人的精神就有了归宿,人就有了精神家园。
二是建学校,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化之源,是一个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必经之路,教育可以消除很多人性中的许多弊端。
三是建邮局,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在过去,邮局是人们联系外部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有利工具。
这种理念在美国诞生之前一个半世纪就已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
教育与宗教同样是一种信仰理念,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此,政府和民众对教育的认识,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人们对教育具有了宗教般的虔诚。
二、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柱。
美国人和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就像一座大厦,支撑这座大厦有三大支柱,一是政府,美国政府分四级,即联邦政府,州政府,郡政府(郡有的翻译成县),市政府;美国政府的概念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平时我们所说的三权分立的三权都属于政府的范围。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政府就不成其为国家和社会。
二是宗教,美国人中,有统计说10人中有9人信教,还有1人也信教,其中,基督教新教占57%,天主教占28%,犹太教占2%,还有信其他宗教的,以信仰基督教新教为主,美国是一个法治加神治的国家;实行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
三是教育,美国教育体系完备,制度健全,各州各具特色。
特别是近四千所各种类型的大学,私立的,公立的,教会的,色彩纷呈;美利坚合众国还没有诞生之前,十三个殖民地的教育就已具有特色和规模,因此,美国教育具有天生的独立性。
有人这样评价过美国大学所遵守的大学精神:美国大学所坚守的大学精神是使大学成为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成为培养智者的地方,成为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学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成为一个拒绝庸俗、坚持操守、努力用思想知识、精神呼唤社会良知,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
由于美国教育已经成美国国家和美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美国政府和民众都认为教育实际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
三、教育是社会自由的保证。
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倡者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
这是里着重介绍一下这一理念的首倡者托马斯·杰斐逊,因为他一理念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
对于杰斐逊,其实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们和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华盛顿,称他为反专制、反暴政的民主斗士;他一生对暴政、对专制深恶痛绝,对自由、民主无限向往,而且终其一生而为之奋斗,美国人称他是自由王子,是民主之父,其人品之高尚,境界之高远,对人类自由福祉之关心,且成就之伟大,不仅影响了美国,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而且还将永远下去,人类还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他的思想心脏建立起来的文明制度的福祉。
杰斐逊由于对教育有这样的认识,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是美国第一个提出完备初等教育的人,他提出公民要义务完成初等教育。
杰斐逊在生前为自己写过一篇墓志铭,他说,他死后就把他自己棺盖的志铭刻于他的墓碑上,不要增加一字,他希望人们记得的就是这些。
他写到:《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弗吉尼亚大学之父——托马斯·杰斐逊安葬于此。
墓志铭极其朴实无华。
杰斐逊如此壮丽伟大的一生就是用两行字写完。
在人们看来,当了八年总统、评价如此之高的杰斐逊,就干了这么三件事:两篇文章,一所学校。
《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翻成中文约2000字左右,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写的,他只是主要,另加一所大学,如此而已。
今天看来,历史也证明,而且人类未来也将继续证明,绝不可小看这三件事,美国能有今天的强大和繁荣,就与这三件事密切相关。
先看第一件事《独立宣言》。
这篇《独立宣言》是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战斗的一入篇檄文,它历数了英国殖民统治在美洲(美国原十三州)的种种劣迹和暴行,它宣布了一个事实:我们十三个州独立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正义的。
从此,原美国十三州的人民,在《独立宣言》的鼓舞下,以开始较为弱小的实力赶跑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者,从此,就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独立宣言》的价值还远远不止此。
《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一个官方的、具有法律效果的形式,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之……这样集中阐述了天赋人权的先进理念。
《独立宣言》所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后来又写入《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成为美国民众、政府、政党的共识。
从此,人人生而平等就成为美国梦,成为美国人两个多世纪以来所追求的梦想。
第二件事是《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
这个《法令》奠定了美国的宗教方针和宗教政策,使美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大的宗教争端和排斥仇杀的事件,这比起欧洲和亚洲就要好得多。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连绵不断,打击异端、火烧科学家的事件时有发生。
杰斐逊就是在这个《法令》中规定:万教并存,政教分离,极力主张信仰自由、宗教宽容的基本理念,可以说这种理念使美国宗教相互共存而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而富有正义,使美国宗教真正成为圣洁之源,道德之源,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他在《法令》中写到:谬误并不可怕,如果谬误不允许别人反驳,就十分可怕。
如果政府的权力干涉到思想领域,那么,这个政府就是腐败的《法令》极力倡导思想包容和思想宽容,洋溢着人类的最高理想和智慧,展示了一个伟人的博大胸怀和精神境界,以及宽容精神的人类美德。
第三件事是创办弗吉尼亚大学。
这是杰斐逊的又一杰作。
他晚年立志于办教育,建学校,四处奔波,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这所学校。
他亲自选址,规划,建筑;亲自选定教材、校训、校规,聘请教师,选定课程。
专家认为,弗吉尼亚大学至今还是最适合于学习研究的地方,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开阔幽深,意境悠远,富于自然和人文气息,传统和现代的和谐兼容,充分表现了杰斐逊的思想境界和教育理念。
杰斐逊十分重视教育,对教育一往情深,晚年倾注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于教育。
他为什么这样重视教育呢?他说: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他认为他一生致力于反专制、反暴政,致力于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如果人民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国家不是由受过教育的人组成,他的努力和梦想都将成为泡影,或者如同沙上建塔,顷刻倒塌;或者如海市蜃楼,终究是幻境而已。
他一生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奠定了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框架,美国今天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之强,饮水思源,其发轫之初就得益于杰斐逊总统。
这一教育理念把美国教育提升到了与美国民主、自由密切相关的境界。
杰斐逊曾反复说过,一个国家的民主、自由只有教育才能得到永久保证,反之,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是专制、暴政的温床。
而美国的后继者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成为社会和民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这一理念影响了美国教育二百多年,这一理念使美国教育具有天生的独立性和社会良知,使美国永远没有专制和暴政的藏身之地。
四、追求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平等。
美国从1776年7月4日宣布建国至今228年的历史中,始终忠于美国开国者们赖以立国的正义、平等、自由的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目标。
虽然在此过程中,走过多少坎坷之路,并为此付出过很多牺牲,但美国人特别是一大批致力于此的志士仁人对这个理想的追求是虽九死而犹未悔。
今天,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这两句话,作为美国教育部的座右铭镶嵌在教育部总部的大理石的墙壁上,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美国的历史上,存在着种种的不平等,特别是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少数裔美国黑人是受歧视的主要人群,在各方面与白人谈不上有什么平等的权利,更谈不上有相同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
在历史上,黑人没有选举权,坐车、吃饭、上学、就业、居住,甚至上厕所都得与白人分开,很多州的法律规定黑人与白人必须隔离,美国历史的上种族骚乱不断,直到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演讲之一《我有一个梦》。
什么梦想呢?是追求黑人与白人一样有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的梦想。
他说: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他说: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磬石上的时候。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